论银行理财产品现存问题及对策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银行理财产品现存问题及对策

目录

一、银行理财产品的概述 (1)

(一)什么是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 (1)

(二)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五个方面的主要趋势 (1)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状况 (1)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

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对策 (4)

五、总结 (5)

前言:随着个人理财产品的层出不穷以及交易规模发展迅速,个人理财业务已成为各商业银行推出的一项主要业务。但总体来说个人理财业务在我国仍处在初级阶段,理财产品市场上还存在许多问题。通过前段时间在工行实习学到的关于个人理财业务的专业知识,浅谈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

一、银行理财产品的概述

(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定义

按照标准的解释,应该是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在理财产品这种投资方式中,银行只是接受客户的授权管理资金,投资收益与风险由客户或客户与银行按照约定方式承担。一般根据本金与收益是否保证,我们将银行理财产品分为保本固定收益产品、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与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三类。另外按照投资方式与方向的不同,新股申购类产品、银信合作品、QDII产品(境内金融机构获得开办境外代客理财业务的牌照QDII后,推出的代客境外理财产品称之为QDII产品)、结构型产品等,也是我们经常听到和看到的说法。

(二)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五个方面的主要趋势

其一,同业理财产品的逐步拓展,将原有外资机构和中资商业银行之间的“银银”合作模式映射到国内大型银行和中小银行之间的同业理财模式。

其二,投资组合风险策略的逐步尝试,产品的稳健与否并不在于是否参与了高风险资产的投资,而是在于投资组合的合理配置。

其三,动态管理类产品的逐步增多,投资方向和投资组合灵活多变和高流动性是该类产品的主要优势。然而,该类产品的信息透明度问题值得关注。

其四,POP(Product of Product)的逐步繁荣,通过不同类型银行理财产品之间的投资组合构建来满足不同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者的投资需求。

其五,另类投资的逐步兴起,艺术品和饮品(酒与茶)已逐步进入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投资视野,未来的低碳概念、不动产和自然资源的投资将会成为下一个热点。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状况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可以说是商业银行新兴的一个市场,它的发展速度十分迅速,是商业银行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分为人民币理财产品和外汇理财产品。近年来,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营销工作日渐受到重视,成为各银行获取市场份额,追求更大利润的重要手段。国内最早的个人理财业务是由中信实业银行广州分行于1996年推出的,而真正拉开内地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竞争序幕的则是2002年10月招商银行推出的“金葵花理财业务”。至今,商业银行已经发展到能够提供综合性的一揽子个人理财服务,尝试打造强势理财品牌,构建立体营销网络阶段。商业银行的大力营销和创新理财观念开始渐入人心,个人的理财需求开始日益高涨。

据中国社科院陆家嘴研究基地金融产品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统计,截至到2011年12月20日,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共发售产品17463款,同比增长102%,其中普通类产品为7450款(包括48款开放式产品),同比增长122%;结构类产品为952款,同比下降19%。发售产品的商业银行数量由2010年的81家上升为2011年的85家。飙升的银行理财产品数量一方面展示出了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空前繁荣,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商业银行由于吃紧的资金压力变相的通过发售银行理财产品来揽储的窘境。相较翻番的普通类产品,结构类产品则是在数量激增的理财市场背景下显得相对冷清。

从理财产品的投资币种来看,2011年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共发行14902款,占到了全部产品数量的85%,占比较2010年上升了3个百分点。而外币类产品仅占15%,数量为2561款。与2010年不同的是,2011年新增发售了7款新西兰元产品,占比0.04%,数量虽微,但却丰富了银行理财产品外币的投资种类。总体而言,2011年各币种占比较2010年变化不大,下降幅度最大的为美元产品,由2010年的占比7.8%下降到了2011年的5.2%,欧元产品升幅最大,但仅微幅上升0.7%。

从产品的资产主类来看,利率类产品依旧是占到了所有产品数量的半壁江山,共发售9244款,同比上升96.1%,占比达52.9%,但较2010年占比下降了1.7%。混合类产品发售数量居次,共发售6837款,同比上升153.2%,占比为39.2%,较2010年上升8个百分点。2011年,信用类产品共发售996款,占

比5.7%,同比下降0.3%。汇率类产品则发售183款,较2010年的65款,同比上升了181.5%,但仅占2011年产品总数量的1%。股票类和商品类产品分别发售了164款和39款,占比为0.9%和0.2%。总体而言,除汇率类产品和混合类产品之外,其余各类产品占比较2010年都有所下降。

从理财产品收益类型来看,2011年理财产品的收益类型分布较2010年有些许变化。2011年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共发售11737款,同比上升33%,占2011年产品总量的67%,较2010年占比上升了17个百分点。而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和保息浮动收益型产品的占比分别下降了11个和6个百分点,占比分别为21%和12%。

从理财产品的发行主体分布来看,2011年上市股份制银行、国有控股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分别发售7117款、6977款、2811款和558款产品。相比2010年而言,三类中资银行的产品数量均大幅上涨,国有控股银行和上市股份制银行的增长动力更为强劲,而外资银行的发行量大幅下滑。从占比来看,中资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占比上升9个百分点。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宣传和营销力度做的不够,客户对理财产品的认识不深,各家银行推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同质化问题仍然较严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理财产品开发设计机制不健全

部分商业银行未能按照符合客户利益和风险承受能力的适应性原则设计个人理财产品。在产品开发和投资组合设计时也没能完全从资产配置的角度考虑。同时还有部分银行在代理其他金融机构的投资产品时,对其该代理的产品的分析不够充分,而且对其代理产品的风险受益预测数据未能及时验证。

2、客户投诉处理能力及评估客户能力低

部分商业银行没有建立完善有效的客户投诉管理制度,对客户投诉情况分析研究不足,对客户的投诉也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在进行客户风险偏好评估工作时,评估工作过于表面化,没有做到准确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投资目的、投资经验以及风险认知和承受能力等;没有评估客户是否具备购买该理财产品的条件,并将有关评估意见告知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