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京】民国时期的教育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12
【旧京】民国时期的教育
北京地区的大中小学教育在民国时期发展得很快。中华民国政府成立了教育部,对于旧式教育进行了全面改造,停止使用清政府学部颁行的旧教科书,编印了新教科书。在小学实行男女生同校,并且确定了新的学制。初等教育分为初等小学、高等小学两级;中等教育为四年制中学;高等学校有大学和专门学校;还设有各种师范学校、实业学校。这种学制实行了10年。
到了1922年,学制改为小学六年,初中、高中各3年。1920年各小学的教科书废除了文言文,一律改为白话文。1928年北京改为北平,它不再是中华民国的首都,而成了一座文化城。到了1931年北平市共有大学26所,中学48所,1938年中学增加到88所。1937年“七·七”事变后,许多大学南迁到大后方,到了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人办的燕京大学、协和医学院也被日军封闭,仅有辅仁大学等几所大学勉强维持。抗战胜利后,南迁各校陆续回迁。
近现代史上北京有几所十分著名的学校,像坐落在北京沙滩的北京大学,其前身是创办于1898年戊戌变法中的京师大学堂。变法失败后绝大部分新政都被废除,唯独京师大学堂保留了下来。到了1900年义和团运动兴起后,京师大学堂又被迫停办,学生也被迫解散,连负责该校的管学大臣许景
澄也被西太后、端王载漪一伙杀掉了。直到1902年才恢复了京师大学堂。
北大红楼
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改名北京大学,严复任校长。1917年底,著名教育家、国民党人蔡元培担任校长,使北大校风为之一变。蔡元培是浙江绍兴人,他学识渊博,眼界开阔,是一位持有自由主义思想的著名学者。蔡元培担任校长后,提倡“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对学校进行了改革,设文、理、法三科,共14个学系,并且设立文、理、法三个研究所。后来又增设了5个学系。他聘请陈独秀为文学院院长、李大钊为图书馆馆长,后来李大钊又兼任史学、经济、法律、政治等系的教授,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人也被聘为教授,他们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干将。北大的教授中各色人物都有,像辜鸿铭被称为“第一怪人”,他因有外国血统,长得黄发碧眼高鼻,却身着长袍马褂,头上还留着辫子,戴一顶瓜皮小帽,他雇的车夫也是留一根大辫子,头戴红缨帽。此外像性学大师张竟生、诗人徐志摩、哲学家梁漱溟、散文家周作人、小说家郁达夫都曾在北京大学任教,鲁迅先生也曾在北大兼课。同时他也聘请了一些政治上保守,但在学术上确实有造诣的旧派学者如辜鸿铭、刘师培等人来校任教。当有些进步学生对此表示不满时,蔡元培向他们解
释道:“我们尊重的不是辜鸿铭的辫子,而是他的学问。”在当时进步势力还很弱小而保守阵营还很强大的形势下,蔡元培采取“兼容并包”的方针无疑是十分明智的。
在蔡元培提倡的“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指引下,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新思想的发源地。北大活跃的学术思想和政治空气吸引了一大批追求真理的青年,邓中夏、赵世炎、高君宇、何孟雄以及张国焘、罗章龙、刘仁静等人后来都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
蔡元培
北京大学还留下了毛泽东的足迹。1918年毛泽东来到北大,经杨昌济先生的介绍,到北大图书馆任助理员。当时北大红楼刚刚落成,图书馆位于一楼。红楼一层东南角有两间朝西的房间,就是当年李大钊和毛泽东的办公室。从1918年8月到1919年初,毛泽东充分利用了北大的有利条件,潜心学习,探索革命理论,正是在北大红楼,毛泽东开始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开辟为纪念室。陈列着毛泽东用过的三屉桌、木椅及其他家具,还有刊登着毛泽东当年获得“北大新同学会”半年听讲证的《北大月刊》。北京大学并非从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传播民主、自由新思想的摇篮。在新文化运动之前,北京大学仍然是一所旧式的封建学堂,那时的学生大都出身于官僚豪门,他们来上学不是为
了获取知识,而是为了谋取升官发财的资格。从这里毕业后,他们就可以获得政府授予的官职。据说当年的进士馆里的学生每人都带着一个听差,上课时由听差去请老爷上课。上体育课时教员毕恭毕敬地喊着口令:“老爷,向左转。老爷,向右转。”
民国初年,袁世凯阴谋复辟帝制,曾先后两次打算停办北京大学。1915年时袁世凯还打算封北京大学的校长和教授为中大夫、下大夫。当时的北大笼罩在尊孔复古的乌烟瘴气之中,虽然也设了一些现代学科专业,旧式经学仍然占据重要地位,学风沉闷,衙门的官气却很重。
蔡元培还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废除了男女不同校的陈规
陋习,带头在北大招收了11名女学生。蔡元培在北大提倡自由辩论的学风,使北京大学成为中外闻名的高等学府。蔡元培在五四运动中还尽其所能保护了许多爱国学生和进步
教授,使他们免遭军阀政府的迫害。
清华园
清华大学也是一所著名的大学,校址在西郊清华园。1909年美国政府退还了一部分庚子赔款,在这里建造一所留学预备学校,1911年4月正式开学,名为清华学堂。设中等科、高等科两级,学制八年,入学年龄为十二三岁,毕业合格者赴美留学。中华民国建立后改称清华学校,学生从最初的468
人增加到660多人。1925年设立大学部,招收四年制大学生。1928年更名为清华大学,设立文、理、法三院,共设14个学系。1932年又增设工学院。1937年“七·七”事变后迁往昆明,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共同组成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培养出了一大批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周培源、钱三强、梁思成、钱伟长、杨振宁、李政道、华罗庚、茅以升、钱学森等人都曾在清华学习过。语言学家王力、戏剧家曹禺、历史学家吴晗都是清华的学生。文学家闻一多、朱自清都曾在清华大学长期任教。朱自清因拒领美国的救济面粉,于1948年病逝在北京,他的那篇著名的散文《荷塘月色》,写的就是清华园中的景色。
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是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北京女子高等
师范学校。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原是1902年12月创办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4年改为优级师范科,1908年又改名为优级师范学堂,民国后改称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改名北京师范大学,校址在和平门外南新华街。当年设立了9个系和3个专修科。1931年与国立北平女子师范大学合并成立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抗日战争时期该校迁到西安,后来又迁往兰州,1946年迁回北京。国立北平女子师范大学校址在宣武门内的石驸马大街,其前身是1908年成立的京师女子师范学堂,是培养女子小学堂教员的,民国成立后改名为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