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建筑策划与建筑设计的讨论

关于建筑策划与建筑设计的讨论

关于建筑策划与建筑设计的讨论
关于建筑策划与建筑设计的讨论

关于建筑策划与建筑设计的讨论

摘要:随着建筑投资的多元化和大型化,建筑策划、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和建筑使用的完整体系越来越重要,其中建筑策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最不明确,需要在实际工程中仔细斟酌。本文首先简单介绍建筑策划与建筑设计的含义,然后详细讨论建筑策划与建筑设计的联系和差异,最后进行全文总结分析。

关键词:建筑策划建筑设计联系影响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近年来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同质产品的相互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具有特色的建筑产品、独到的设计理念成为在竞争中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而新的建筑理念更是在建筑市场是非常重要的。建筑策划并不是概念上的楼市炒作,而是为客户和发展商创造一种核心价值,发展具有特质的建筑产品,享受独到的居住乐趣。建筑策划只有通过特定的操作系统才能实现其自身价值,进而把握建筑产品的市场,树立并弘扬建筑产品的文化传承,也为建筑设计的方向提供一个主要的航标。建筑设计包括设计条件的分析、建筑空间的构想和建筑空间的具象表述三个阶段,是建立在建筑策划的基础之上的,建筑策划的任务是为建筑设计提供科学的设计依据,建筑设计是根据建筑策划的引导将主要理念贯彻执行的过程。

建筑策划与建筑设计的联系

2.1建筑策划是建筑设计的指南和前提

[导向,形态,气候]气候导向下的建筑形态设计方法分析

气候导向下的建筑形态设计方法分析 气候是自然界中最普通的自然资源,广泛分布在各个角落,并跟人们的生活、生产和社会活动息息相关,因此建筑形态的设计必然会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我国的建筑设计从一定角度上融入了气候条件,关键是要注重建筑设计与气候条件相适应,体现建筑的灵活性、开放性、可调整性和可持续性等特点,与气候被动式相协调,下而从内蒙古扎责诺尔地区博物馆建筑形态设计出发,分析其设计方法。 一、气候的组成要素与分类 1气候的组成 气候主要由日照、风、石、雨、雪、冰雹、闪电、温度、湿度、雾等组成,同时也会涵盖太阳辐射、大气稳定度和大气透明度等广义概念,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建筑的设计形态,因为建筑形态是为人类服务的,必须要免受这些气候因素的影响,从而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2建筑形态与气候的关系 建筑设计形态中必须要考虑气候的影响因素,尤其是要免受气候灾害的影响。对于北方建筑的形态设计更重要的是要保暖,日照时间尽可能长,己消除北方寒冷区域温度低的影响。而在南方区域更应该注重降水气候的影响,建筑大多设计成排水方便的形态,避免洪涝灾害。 3被动式设计 从被动式方向探究建筑形态设计主要是考虑到建筑设计中的地区气候状况 ,居民的热舒适度和建筑的能耗标准等因素,考虑太阳辐射情况、风向、风速、温度、湿度和常年降水等,从微观和宏观方而服务于居民生活。 二、建筑形态与气候适应性的被动式关系 把握人、气候和建筑的关系是现代建筑形态设计的重要理念,既保证了人类的生活所需,同时还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免受气候的影响,提高建筑形态的舒适度。考虑建筑设计中,人体对气候的舒适度指数,人体自身状I、心理、生理和机能对环境的承受能力,下表为人体生理热感觉和温度的关系。 设计中时刻把握建筑形态与气候适应性的设计原则:可调整}P}的气候适应原则、灵活开放性的气候适应原则和}可持续性的气候适应原则等,同时要考虑整个建筑接受太阳辐射的角度和日照射量,满足建筑物中人们对日照的需求,而严寒区域更重要的一条是保证建筑的采暖功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建筑的受暖状沉,同时要避免大雪、风沙等恶劣气候的影响。 三、气候导向下的扎区博物馆建筑形态设计 该博物馆工程位于内蒙古省满洲里市扎来诺尔地区,该博物馆历史悠久,充分展现该区域经济、文化、科教和风土人情。

(营销策划)建筑设计策划书

建筑设计策划书 第一章墙体位置分类 1. 外墙.................................................................... ........................... ⑴外墙涂料.................................................................... ................ ⑵外墙涂料分类.................................................................... ........ ⑶按装饰质感分类及介绍........................................................... ⑷外墙涂料性能要求.................................................................... ⑸外墙涂料发展趋势.................................................................... 2. 内墙.................................................................... .............................. ⑴内墙涂料....................................................................

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方案审批

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方案审批 1

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方案审批 ( 一) 工作目的: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审查是规划行政管理部门依照项目的选址, 结合城市控制性规划的要求对项目规划进行全方位的审查。批准后的详细规划将是项目工程施工图、环境、环保、市政配套等设计文件的依据。 ( 二) 主管部门: 行政许可中心规划局窗口。 ( 三) 工作内容: 此项工作应按以下步骤分别进行: 1、首先委托详细规划的设计院将规划总平面方案报请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认可后, 再进行详细规划设计。 2、详规成果完成后, 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申报表》、《市政工程规划设计方案申报表》。汇集填报上述表格。执表格及相关要件到窗口进件。 3、详细规划批准后, 委托施工图设计院设计建筑方案, 方案应包括建筑效果、总平面、各层平面、立面和剖面等。建筑方案设计完成后领取《建筑设计方案申报表》。汇集填报上述表格。执表格及相关要件到窗口进件。 ( 四) 要件: 1、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申报 2

( 1) 出让供地方式提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其它供地方式提交《选址意见书》; ( 2) 总平面方案( 包括设计说明、现状地形图和规划总平面图等) 、规划设计方案( 包括规划设计说明、现状地形图和规划图等) 、在规划设计方案审定前, 根据《规划设计方案修改通知书》要求提交规划设计方案; ( 3) 申报单位( 人) 委托代理的, 须提交授权委托书。 2、市政工程规划设计方案申报 ( 1) 市政工程规划设计要求通知书; 属于修建性详细规划项目, 须提交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 2) 规划设计方案( 含规划说明、图纸、电子文件, 其中图纸包括: 现状及规划方案、规划路网及横断面) ; ( 3) 图纸比例要求: A、外环线以内: 管线综合和路径规划1/500, 选线规划1/ ; B、外环线以外: 路径规划1/1000或1/ 。选线规划1—10公里管线工程1/10000, 10公里以上长输管线工程1/50000; ( 4) 申报单位( 人) 委托代理的, 须提交授权委托书。 3、建筑设计方案申报 ( 1) 1/500现势地形图; ( 2) 出让供地方式的建设项目提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3

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关系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关系 作者:薛静, 余翔, Xue Jing, Yu Xiang 作者单位:薛静,Xue Jing(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60), 余翔,Yu Xiang(中国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四川,成都,610017) 刊名: 天然气与石油 英文刊名:NATURAL GAS AND OIL 年,卷(期):2010,28(2) 参考文献(11条) 1.许乙弘Art Deco的源与流 2002 2.张建华建筑设计 2007 3.张兵城市规划实践的分析理论 1998 4.谢文慧;邓卫城市经济学 1999 5.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城市规划原理 2006 6.徐建刚城市规划信息技术开发及应用/新世纪中国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丛书 2002 7.王爱华;夏有才城市规划新视角 2005 8.王祖华;蔡健;徐进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2008 9.同济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城市环境保护 1982 10.许浩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技法 2005 11.日本建筑学会建筑与城市空间绿化规划 2006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窦志.赵敏试论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期刊论文]-建筑学报2002(10) 2.王民成.WANG Min-cheng浅析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的关系[期刊论文]-山西建筑2009,35(26) 3.高云.金长峰试论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期刊论文]-城市建设2010(9) 4.李冠.朱方位浅谈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关系[期刊论文]-科技信息2009(27) 5.冯丹.王东军浅谈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期刊论文]-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6) 6.彭碧.向德军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研究[期刊论文]-大科技·科技天地2010(9) 7.郑伟.王健浅议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期刊论文]-中华民居2010(11) 8.尹彦凤.李勇城市设计、城市规划一体论[期刊论文]-中国科技博览2010(25) 9.郑倩.Zheng Qian现代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分析[期刊论文]-价值工程2010,29(6) 10.冯志刚浅谈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期刊论文]-科技创新导报2008(8) 引证文献(1条) 1.胡术颖.叶崇福关于建筑设计与城市的综合探讨[期刊论文]-中华民居 2011(6)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f813794875.html,/Periodical_trqysy201002016.aspx

建筑设计策划书范本

. . 建筑设计策划书本 -----------------------作者:-----------------------日期:

建筑设计策划书 第一章墙体位置分类 1. 外墙................................................................... ............................ ⑴外墙涂料................................................................... ................. ⑵外墙涂料分类................................................................... ......... ⑶按装饰质感分类及介绍........................................................... ⑷外墙涂料性能要求.................................................................... ⑸外墙涂料发展趋势.................................................................... 2. 墙................................................................... ............................... ⑴墙涂料...................................................................

建筑工作方法施工图设计优化方案

建筑工作方法施工图设 计优化方案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工作方法: 配合报规的组织安排以及工期计划: 为保证工程设计按进度完成并确保设计质量,我们安排工作经验丰富、专业素质较高的设计人员组成设计团队, 从项目开始即日起,我们要求各专业设计者利用这段时间与建设单位进行及时的沟通、了解,到现场勘查场地现状,作好充分的前期准备,设计最优方案。 规划方案报审阶段: 在确定我方设计后与建设单位的相关负责人进一步进行沟通,充分了解建筑方案的设计意向,组织各专业设计人员详细勘察现场,了解现状,尽可能详细的收集相关资料,以便对建筑方案进一步加深理解。 项目负责人组织各专业对建筑方案仔细讨论研究,从施工图角度对建筑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 根据以上我们掌握的信息,我方对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针对此些建议有建设单位组织与方案设计方进行方案讨论。 与方案设计方沟通完成后,及时配合建设单位以及方案设计单位进行方案深化工作,包括日照分析等,我方具有资质以及较专业的日照分析人员。 方案设计单位的方案完成后,将以我院的资质进行报规,充分利用我方对当地规划局的要求较熟悉,与规划部门及时沟通,尽快完成规划审批。 施工图设计进度安排: 进入施工图阶段我院会立即组织项目组的各专业人员对建筑方案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建设方进行施工图前的沟通讨论:项目负责人把整个项目的所有资料认真的浏览一遍,保证在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时前期资料的完整。认真阅读甲方提

供的设计任务书,把所有资料传给各专业负责人,各专业负责人认真查看项目资料,做好施工图设计前期的准备工作。 项目负责人和各专业总工组织讨论,与建设方交流,根据初步设计审查意见进行技术问题讨论,特别是精细化设计讨论,确定优化技术措施,以便更好的节省造价。 各专业反提设计条件给建筑专业,提供之前应由专业负责人审核。结构专业需提供柱子、梁等截面,设备电气专业需提供相关设备用房及井道、集水坑的准确地位尺寸,人防需要多大面积、人防口部的设置等设计条件给建筑专业。 施工图设计工作完成,首先组织设计人员自校,修正设计中出现的不合理之处,项目负责人在此过程中定时组织各专业设计人员交流讨论保持与建设方的密切交流,认真听取建设方的合理意见,并作出及时反馈;设计院管理人员督促设计人员按时保质进行施工图的设计工作。 项目负责人组织各专业总工对施工图图纸和各专业计算书进行校对、审核工作和并修改图纸,各专业完成会签。 所有图纸提交总工办进行图纸审定,确认无误后,加盖注册师章后交由资料室负责晒图盖章,然后将图纸提交甲方。 密切关注项目施工进度,对建设方提出的变更,进行讨论后,及时提出处理方案及变更图纸,保证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 项目竣工后,组织设计人员进行验收,并虚心听取建设方和施工单位提出的建议和批评,公司内部组织设计人员进行项目总结,对项目的全过程进行评价,总结优点和不足,并进入公司存档系统。 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提供7×24小时的服务,及时做好后期的施工现场服务工作,包括施工图设计交底;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的图纸会审;及时处理施工现场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如果工程需要,我公司有关人员将

厂区规划建筑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有限公司厂区规划建筑设计方案 设计说明 1、项目概况 本项目用地位于青岛路以南,上海路以东,规划占地34187平方米。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北侧围墙退让青岛路道路红线4米,西侧围墙退让用地红线4米,建筑退让围墙6米。2、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 国家其它相关厂区规划设计通则、规范 6). 甲方提供的规划设计任务书以及基地地形图 3、规划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 1)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规划认真汲取优秀厂区规划的先进经验和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努力创造一个功能布局合理,结构清晰,交通便捷,适宜于现代化厂区管理的安全、卫生、工作环境舒适的现代化式厂区。 ·分区合理化、功能网络化。 ·自然、建筑、人共生共荣。 2)规划原则 ·本项目规划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工业园区建设的有关法令和政策,遵循“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上质量、上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发展方针进行规划设计。做到厂区的总平面布置与开发区总体规划相协调、精心规划,合理布局,展示现代风貌。 ·宏观入手,从巨入微,依据厂区用地的总体形态,把握厂区发展的大方向、大格局,注重厂区布局合理性和环境景观的理想性。 ·建立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做到经济与技术上可行、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建立厂区内简捷、明晰、互动的功能体系。 ·充分利用基地原有的独特优势,构筑厂区交往环境。 ·建筑设计与布局上强调建筑组群的构成,力求使厂区建筑空间环境形态整体性强、视觉张力强、环境可读性强。 ·规划设计有利于生产、因地制宜、节约用地、功能完善而又节能。 4、总体规划设计 1)总图规划设计要利用厂区的地形,因地制宜进行布置,充分考虑厂区功能配套的完整性。对厂区合理分区,满足环保、安全和消防规范的要求。 2)在地块北侧设厂区入口,满足退城市主要道路红线交点70米的距离,北侧设计为办公研发综合楼,同时西侧沿上海路设计厂区休憩公园,同时丰富上海路景观效果。南侧设计为1#车间及2#,3#车间,西侧是职工食堂与仓库。 3)厂区道路依据厂房规划的防火规范要求布置,整个路网系统,在秩序中有变化,在变化中有秩序,骨架系统在传统基础上更趋于合理性、人文性、生态性。路网结构的合理性还在于其对于国家有关交通、消防、卫生防疫等相关法规规范的充分尊重与满足。所有建筑外围均设有消防车道。 4)厂区总体建筑效果采用红瓦坡屋顶,与其周边建筑和谐统一。 5、竖向设计 影响因素:规划基地现状地形,防洪防涝,工程管线的布置要求,景观结构,空间结构,填方量,经济效益……… 设计中充分考虑与现状道路的衔接,以雨水就近排放为原则,并同时考虑道路的行车要求 6、环保、消防、安全、卫生 在厂区总图设计中,严格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布置建筑物,确保防火间距和消防通道符合规范的要求,为创造良好的厂区生态环境,除在生产工艺上采取根本措施的同时,

规划建筑设计方案技术审查实施细则

项目设计方案技术审查要点(草案)本要点依据《规划工作职责及规划管理制度》而制定,规划管理科负责组织技术审查工作,技术审查人员应严格按规划设计条件和相关技术规范、规定进行审查。 一、初步审查内容 1、建设单位报审项目的材料,包括两家以上(含两家)设计单位编制的规划建筑设计方案文本,绿化景观、亮化设计方案文本,以上材料的电子文件(光盘),出让资料,出让合同是否齐全; 2、设计单位的资质和营业执照的审查。 二、规划方案审查内容 1、建筑内部与外部的建筑间距、日照间距、离界距离、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强制性内容的审查,不符合处应提供具体数据; 2、项目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容积率、停车泊位、建筑密度、绿地率等经济技术指标的审查; 3、配建的公共服务设施位置及面积的审查; 4、项目的主次出入口、日照分析图的审查; 5、现状地形图及周边环境影响资料和图片的核准。 三、建筑方案审查内容 1、地下车库出入口是否合理,地下停车位数量、地下面积的核算;

2、建筑占地面积、建筑密度、计容建筑面积、容积率的审查,不足处应提供具体数据; 3、建筑平面、立面、剖面是否与总图一致; 4、建筑色彩、风格、广告位及外墙材质的审查。 四、绿化景观、亮化方案审查内容 1、中心景区以及景观节点效果图的审查; 2、游憩道、人行道、铺装场地等无障碍设计的审查; 3、绿化面积、绿地率、集中绿地等指标的审查,不足处应提供具体数据; 4、植物配植情况以及投资估算表的审查; 5、沿街建筑、绿化草坪亮化效果图的审查; 6、公共开场空间、河道滨河绿化带与外围环境的衔接。 五、市政工程方案审查内容 1、明确主要管网的平面布置以及和城市主干网搭接情况; 2、配电房的位置、规模及与周边关系; 3、场地内的高压线与建(构)筑物距离; 4、场地内的水系与外围水系的沟通关系; 5、环卫设施、消防设施、社区用房、物管用房的审查。

建筑设计服务计划书

建筑设计服务计划书 一、对项目的认识 1、项目地点 某某路?号 2、项目规模 总用地面积:1248887平方米 其中:地块可建设用地面积:590000平方米 地块规划建筑总面积:1280000平方米 其中:地块商业面积:300000平方米 街铺 30000平方米 集中高层商业 270000平方米 地块住宅建筑面积:980000平方米 3、项目性质及要求 是一个集住宅、商业、商务、配套等为一体的综合性、高品质房产开发项目。其目的不仅仅是满足简单的房产开发需求,也是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项目策划、规划设计和可持续开发建设,来构建和谐社区和和谐社会,以满足城市发展具体要求的需要。本次设计的意义在于满足以下要求: ——为开发企业寻求合理的利润平衡点; ——构建和谐社区的要求; ——尊重生态环境的要求; ——构建城市新地标的要求。 二、设计的成果、内容及深度 为确保本项目的设计质量,缩短设计周期、保证设计进度及施工配合我们采取如下措施: 1、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条文、满足现行的建筑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规程)、制图标准和

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根据业主要求及国家有关法规规定,完成该建设项目的总体规划、建筑方案设计及建筑初步设计。为保证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整个设计过程分两个阶段进行: a.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 b.建筑初步设计 设计深度依据《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3、在收到业主的委托设计任务书和相关设计资料后60日内,我方将根据中选方案及业主的修改意见完成总体规划平面调整和主要建筑单体的方案设计。 该阶段的设计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规划部分 规划说明书 区位分析图 基地现状分析图(建筑、风貌、用地评价) 规划结构分析图 规划总平面图(1/500) 道路交通分析图 步行系统分析图 竖向设计图 停车场及地下空间分析图 绿化系统分析图 景观结构分析图 环境意向设计图 主要景点放大设计图 开放空间组织图 建筑高度分布图

论建设策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论建设策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建筑策划在现今的城市发展中越来越重要,建筑策划对建筑设计,投资决策等方面作用也日益显现,越来越被广泛重视。他把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做了很重要的衔接,是建筑设计更加合理化,使建筑效率大大的提高。所以,为了更清楚的了解建筑策划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以及将来对建筑设计有更好的操控,本文对建筑策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做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摘要: 简述了建筑策划的发展过程,讨论了建筑策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阐明了建筑策划在建筑设计中的必要性。 关键词: 建筑策划;建筑设计;关系;必要性 1、建筑策划的定义 什么叫建筑策划?建筑策划是一门科学的建筑设计方法。包括总体规划目标确定后,根据定向研究得出的设计依据,建筑策划强调有依据,根据科学办法和市场研究数据。从建筑学的角度出发,建筑策划可以理解为根据总体规划的目标设定、在对建筑设计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为其提供科学、逻辑优化的设计依据。建筑策划追寻建筑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和逻辑性,它从新的角度来审视建筑学,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建筑策划的发展过程 自建国以来,国内的建筑规划设计决策市场经历了如下几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领导人指导规划;此代表的建筑比如有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等政治性纪念建筑。第二阶段:政府指导规划;此代表的建筑比如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各级政府新建的办公大院,几乎清一色的“清水红砖和大红瓦”的办公建筑。第三阶段:规划设计院指导规划;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国内有了商品房的雏形以来,几乎所有的商品房都是在规划设计院的指导下完成了建筑规划设计。第四阶段:投资商指导规划;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国内投资商在经历了商品房的雏形以来,逐渐开始以投资者的观点来要求和指导规划设计工作。第五阶段:策划指导规划;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外来专业细分观念的碰撞,国内建筑规划设计市场逐渐的由“投资商指导规划”发展到由“策划来指导规划”的第五阶段,也就是“以市场需求来指导规划设计”阶段。 3、建筑策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通常所说的建筑设计无疑应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实际上包括建筑设计的前期研究即建筑策划理论广义的设计概念应有三个段: 第一阶段:设计条件的设定分析阶段;第二阶段:建筑空间构想设定阶段;第三阶段:建筑空间的具象表述阶段,但从建立建筑策划理论的观点出发,前两个阶段又属于建筑策划的范畴,而且建筑策划通过第二阶段与建筑设计相沟通,建筑策划的后期工作,如空间构想、合方式的研究、空间要素的把握以及材料设备的确定等是与建筑设计的前期工作,如初步方案的设计、总图、平立剖图、设备系统图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们共同为进一步完成实施设计做准备。建筑策划是建筑设计的先行者,建筑策划如果没到位,房地产发展商往往会遭遇这样的困境:投入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在多家设计单位中进行建筑设计招标,常常得不到理想的结果,即使是初步选择一家设计单位再做方案优化,多数也不尽人意,建筑师也往往有这样的怨言:发展商主意多变,图纸的修改没完没了,究其原因是在建筑设计之前缺乏系统的建筑策划。建筑策划的任务是为建筑设计提供科学的逻辑再加上形象的设计依据,它先于建筑设计,又是和建筑设计互动深化发展并衔接于营销策划。

浅谈我国建筑设计方法的现状和发展研究

浅谈我国建筑设计方法的现状和发展研究 发表时间:2018-07-16T11:13:21.2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6期作者:何文湘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升,现我国居民对住房、办公建筑等要求也不断提高,使得建筑设计行业发展迅速。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004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升,现我国居民对住房、办公建筑等要求也不断提高,使得建筑设计行业发展迅速。而我国建筑设计方法仍存在着建筑个性化设计不足、人性化设计欠缺、设计理念不明确等问题,导致建筑缺乏艺术美感,不利于其发展。应该不断培养创新型设计人才,强化设计理念,增加个性化、人性化的设计部分,让建筑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并通过建筑材料、格局的整改,以实现绿色化、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设计理念;创新 探讨建筑设计方法包括建筑理念确定、图纸测绘等方面,但我国的建筑设计方法还处在发展阶段,存在一定的弊端,如设计理念不明确、前期勘测工作不到位、创新能力不足等,这些问题影响着建筑的发展。要正视问题所在,不断调整设计方法以适应多变的市场,并深化绿色、节能的理念,增加个性化设计风格,逐步实现建筑的现代化建设。 1 我国建筑设计方法的现状 1.1 建筑设计方法中人性化体现较少 建筑本身的意义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办公等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美感的创造,而设计者往往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忽视了建筑自身的存在意义,过分的追求视觉上的美感,导致建筑设计的成效不佳、不尽人意。如,某些设计者设计的建筑功能性、适应性发挥作用不大,不能有效的满足人们的正常需求,甚至给使用者造成一定的不便与隐患,导致建筑的设计很失败,出现了不利的声誉以及经济的巨大损失。而仅仅是做到了功能性设计的建筑也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部分建筑缺乏美观性,不符合大众的审美观,缺乏个性化的体现,使得设计的建筑难以在市场中博得大众的欢心,导致经济效益低下,不利于建筑自身的发展。这样缺乏人性化体现的建筑设计方法,急需处理与解决。 1.2 建筑设计理念不明确 建筑的设计理念是建筑的灵魂,只有具备科学的设计理念,才能塑造出完美的建筑。但目前,部分建筑设计缺乏明确的设计理念的现象十分严重,限制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如建筑设计缺乏先进的理念,不能将传统的中国文化与国外的建筑文化相结合,不能将两者的设计理念相结合,使得建筑设计过于单一或者建筑风格难以把持,不利于建筑的设计与发展;建筑设计缺乏绿色、环保的意识,运用大量的不可回收、不可再次利用的建筑材料,给建筑后期的拆除带来危害与不利;在设计时,不顾及经济效益,不能做到建筑资源的整体调控,有效的利用剩余材料,使得出现了建筑资源浪费的问题,提高了建筑设计成本,造成生命安全问题。 1.3 建筑设计者缺乏创新思维 我国建筑设计者的综合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普遍较低,缺乏先进的设计理念,没有系统性的建筑设计理论知识体的创新能力,这样缺乏创新思维的建筑设计,阻碍了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 2 我国建筑设计方法的发展前景 2.1 加强建筑设计中人性化设计 建筑设计是将建筑的功能性与美观性有机结合的过程,要不断增强建筑自身的功能性、适应性,以满足人们的正常需求,辅助人们工作,简化操作流程;并要不断提升建筑的艺术美感,使人们能领略到建筑的美,进而体悟生活的美。如,设计者应该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进行实地考察,还可以进行市场问卷调查,收集各项信息数据,选择合理的分析软件,进行综合分析与设计,以了解潜在客户的实际需求,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主要功能性的建筑设计,这样更好的把握市选择出灵活度更好、可塑性更强的材料,以便设计出更加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采取科学、合理的颜色搭配、材质搭配,更好的突出人性化的设计,为建筑增加亮点,也促进经济、社会效益的增收。 2.2 强化建筑设计理念 良好的设计理念能够有效的指导建的设计与施工,以及吸引潜在客户及更好的服务客户。建筑应该具备先进的设计理念,可以将传统的文化与国外的地域风情相结合,并结合当地人们的生活习俗,进行建筑设计理念的创新,打造出具有鲜明特色、别具一格的新式建筑,使得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并增加市场影响力,推动建筑的发展;加强绿色、环保设计理念的创新,对市场建筑材料进行进行结构塑造,并根据建筑设计的理想目标进行设计与创新;优化资源配置,科学、合理的调整各项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资源利用率,避免建筑材料的大量浪费现象出现;在材料使用过程中,按照正确的方式进行整改,避免产生二次危害,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2.3 不断培养建筑设计者的创新意识 应该聘用综合素质水平高的建筑设计者,以提高建筑的设计水平;并对已工作的建筑设计者进行综合素质培训与考核,增加建筑设计的实习机会,提升设计者的专业水平,有利于建筑设计行业的蓬勃发展;而建筑设计者的本身,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职业观,主动参加各种培训与实习,不断丰富个人经验,增强技术水平,并积极投身于设计工作中,勤于发现,勇于创新,能够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设计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建筑来,既发挥了个人价值,也推进了建筑设计行业的不断进步。 3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设计是一项操作繁琐且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各项指标、经济与社会效益等,为应对建筑设计中存在的设计理念不明确、个性化设计欠缺、现代科技应用不足等问题,应该不断培养综合素质水平高的设计者,充分做好设计的准备工作,掌握基础理论与实际情况,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建筑设计理念,不断融入绿色、环保新概念,改善建筑整体的功能性、适应性;加强创新能力,通过对建筑材料、布局等的科学调整,推动建筑设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海滢.浅谈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创新[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0(03):234 ~235.[2]李铭茜.浅析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创新[J].城市建筑理念研究,2015(16):283 ~284.

从建筑策划到建筑设计

作者为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北京,  100084)1 建筑学科的新体系构成 从建筑策划到建筑设计 庄 惟 敏 提要 拓展建筑学学科体系,完善和建立新的理论、概念和方法是当代建筑师的历史责任。阐述了建筑策划思想的产生和概念轮廓;特别就建筑策划到建筑设计这一环节,论述了两者的相关性、制约性和理论模式;指出在世纪更替的今天,建筑师理应学会和具备建筑策划的方法,并以此确保建筑创作在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方面俱佳,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 建筑策划 建筑设计 空间 信息 可行性研究 ABSTRAC T Ar chitectur al Pr og ram ming,a com pr ehensiv e ov erv iew of fault in tr aditio nal pro cess fr om urban planning to archit ect ur al de-sig n is her eby pr esented.Pr oposals ar e made fo r r eaching the go al o f est ablishing a scientific,log i-cal cr eating pr ocess,and a rat ional basis fo r ar -chitectura l desig n.A r enewal patter n for ar chi-tectur al pro cess and an open system of ar chitec-tur al design ar e made to meet this times. KEY WORDS A rchit ect ur al pro gr amming ,A r chitectur al design, Space, Infor mation,F easibility 建筑学有两类课题:一类是研究已经存在了的正确的标准;另一类是研究对立、冲突、悬而未决的问题。前者可以通过继承来完成,而后者只能通过创造新的建筑理论和概念来解决。 C.亚历山大 建筑学是与人类同时产生,同时发展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学也不断地拓宽着它的领域。社会学、环境学、城市学、生态学、人体工效学、行为心理学、市场经济学、系统工程学等都已逐步渗入建筑学这门古老的学科中,传统的建筑学正发生着变化。与自然科学、人文学科相融合,通过艺术构思的软件与信息论、运筹学、统计学以及计算机等近代科学方法论和技术手段的硬件相结合,建筑师们已经开始重新认识建筑学了。 古典的建筑学是以建筑设计为核心,把建筑设计作为一种技艺,总结设计经验,探讨设计规律。与其他自然学科相比,建筑学是一门惰性较大的综合 学科。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外向化和多元 化。现代建筑科学与时代脉搏一起跳动,已经发展到可与任何近代科学、学科相互关联、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地步,形成了一个完全开放的,与近代科学、前沿科学建立逻辑联系和系统组合的全新的体系(图1)。 从学科的性质来看,现代建筑学几乎是一门无所不包的交叉学科。它随着世界近60年来科学技术专业化与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在学科的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都大大地前进了,已不再局限于“盖房子”这样一个较为原始的概念。广义建筑观的概念已逐步形成。 人类社会经过农业、工业革命浪潮的冲击,已经进入信息和新技术革命时代。从信息论的观点来看,信息性是客观世界的物质属性、能量属性之外的第三种属性,它是物质的普遍属性。任何物质都载有信息并发出信息,广义信息是指物质世界的普遍的相互作用。我们把与人有关的相互作用亦称作信息,其中又可分为自然信息和文化信息。信息的流程实际就是认识、思维、观念的流程,即由人对外部信息从感觉到知觉的理解,及选择运用信息的全过程。 信息社会的一大特征是更加强调人的因素,更加讲求科学性和逻辑性。早在1981年,国际建筑师协会(U IA )第十四届大会发出的建筑师华沙宣言中就强调:人是环境的核心。要“认识到人类—建筑—环境三者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认识到建筑师和规划师在形成人类环境的过程中的历史责任”。1996年7月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国际建筑师协会第十九 28 1997. 3 新建筑

建筑设计方法要点分析

建筑设计方法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17-11-27T15:24:46.927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作者:赵得祥 [导读] 这一基本原则是指建筑设计师在对建筑进行合理设计时,除了考虑建筑自身的基础功能以外。 摘要:伴随建筑业的飞速发展,与之相关的施工工艺、建筑材料、电器设备都有了极大的进步,而建筑设计技术也要相应的向前发展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科技的多样化需求,进而为建筑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设计需遵循的基本原则,接着研究了建筑设计的方法,最后深入探讨了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建筑;设计;方法 一、建筑设计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1、整体性设计与联系性原则 这一基本原则是指建筑设计师在对建筑进行合理设计时,除了考虑建筑自身的基础功能以外,还需要对建筑的不同组成部分和不同功能进行综合化的考虑,将整个建筑的构成和相关规律通过合理联系的方式作为整体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设计,同时注重建筑物中整体与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结合、制约等多个方面,在建筑设计时需要对彼此联系的多个方面加以进一步设计,进而充分表现建筑的特征和规律。 2、有序性设计与最优化原则 一般来说,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应当是有序并且分为不同层次的,在建筑物的系统结构中,高一层系统往往是由多层次的低层系统组合而成的,从建筑设计师的角度考虑,建筑物内部的不同结构应当被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建筑物的不同的空间序列也应当有更为明确且合理的组织,建筑物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更为明确。同时,建筑设计师还应当针对建筑物不同部分的联系和发展趋势、功能使用方向、活动方式等因素进行综合性的多方面考虑,最终筛选出最优化设计方案,达到不仅要满足当前的设计需求,还应该考虑到未来建筑物发展的变化,最终让设计出的建筑物能够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并发挥更好的功能和效果的最优化设计原则。 3、综合性设计与统一性原则 建筑设计师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同样也应当注重对其基础功能、自身结构要素以及内外部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综合的考虑,并在综合性考虑的基础上,将建筑物的不同结构部分及相关要素进行合理且针对化的应用,同时对建筑物每一部分进行综合化的分析,最后再根据相互之间的比较从不同角度对建筑加以重新更改和整合,最终达到建筑物的不同部分能够相互统一的优秀目的。 二、建筑设计的方法 1、平面功能法 平面功能法是解决绝大部分建筑功能的重要方法,在对建筑物的功能分析时就会对建筑平面进行具体分析,平面处理的好坏将直接作用于建筑的使用功能。所以我们所要研究的是怎样通过使用科学的设计方法,设计出合理的建筑使用功能。平面功能法主要使用方法是:先分析用地之间的关系,通过了解建筑物使用的性质,从建筑的使用功能出发进行平面的合理组合,并且考虑建筑的空间设计。 2、结构法 结构法是结构主义的建筑设计方法,其表达的宗旨是通过建筑的结构形式来表达建筑的设计。建筑空间与结构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可以通过结构设计的表达来诠释建筑物的性质和形式。 3、构图法 搞清楚建筑师是怎样对其所设计的建筑进行定位是使用构图法进行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前提。建筑设计通过构图的几个重要因素来分析几何形体之间的关系,从中分析出形体之间的主从、比例、对比、均衡、韵律等形式美的具体规律。 4、建筑沿革法 建筑沿革法主要是通过我们要系统的对以往的建筑设计进行分析,从中研究和提炼自然的法则、历史、文化与人类的生活习惯及思想,以这些来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从而进行相关的建筑设计,极力想通过设计的建筑去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及行为习惯。这个方法对于建筑师是非常难掌握的。 5、符号象征法 符号象征法是我们把约定俗成的符号使用在建筑表面或内部的装饰部位,或是用符号来演绎建筑平面和空间体量。虽然很多的建筑在设计时生硬的照搬这一特定的符号并不一定能很好的体现建筑的文化,但是这个方法还是大量的运用在一些对建筑形象有特殊要求的建筑中,例如企业可能想通过企业符号在建筑设计时很好的融入其中来展示企业的形象等。 6、综合法 这个方法是以上几种方法的综合。在很多的群体建筑设计中,将不同的个体建筑分析为不同的几何形体来作为总体设计的一个大方向,使每个建筑单体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这种手法通常是运用到大型的综合建筑设计中。 三、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发展方向 1、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设计相结合的创新理念 建筑艺术是社会的艺术,也是历史的艺术,他的本质在于不断的创新、发展和改革,才能符合历史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在学习传统建筑设计时要以积极进取的心态来吸取从古至今的建筑设计的精华,把建筑设计创新作为设计创作的的高度来衡量现代建筑设计的创作水准,从而反映新观念的设计创作。西方建筑师在其社会发展进程和文化框架中有意识地发展了现代建筑,而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建筑师则是被动地被拽入了现代设计。 2、建筑工程设计中科技的创新 现代建筑设计的科技化不仅仅是一种信息的储存和处理技术的运用,而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技术基础。建筑设计的创新不仅可以体现在建筑外形中,也可以体现在建筑技术中。例如:在清华大学超低能耗楼设计中就有多处创新之处,在围护结构设计中包含了生态舱的

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创新思考

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创新思考 发表时间:2017-10-19T10:01:36.790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5期作者:弘育涛[导读] 本文对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创新展开讨论,现阶段的工作实施中,整体上表现为良性循环的状态,很多方面都未展现出强烈的不足。广州伯盛建筑设计事务所广东广州 510000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建设水平的提升,现代建筑设计的很多方面,都展现为不断健全的特点,整体上的发展趋向愈加明朗。伴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物质需求的强烈,建筑行业在未来存在更加广阔的空间,这就要求我们在现代建筑设计方面,不断的进行创新,要积极的从长远角度出发,努力将建筑设计价值巩固。文章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创新 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难度并不低,在很多方面都需要通过积极的手段来应对,即便是出现了很小的缺失和不足,都容易在未来的工作中造成特别不好的影响。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未来需要面对的挑战和机遇是比较多的,应该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来处理问题,对社会的需求进行有效满足。 一、现代建筑设计分析 从建筑的角度来分析,设计是比较核心的组成部分,同时产生的影响非常显著。现代建筑设计,是社会上高度关注的内容,即便是出现了很小的问题,或者是在某些地方没有达到尽如人意的效果,肯定会对建筑本身的价值和日后的应用,都造成特别不好的影响【2】。本文认为,现代建筑设计的特点和内涵,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设计工作的执行过程中,其目的在于更好的改善工程的使用效果,所以需要考虑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包括内部的各项施工组成,以及外部的环境变化,还要在国家规范、行业条文、自然人文和谐等方面,都努力做出较大的协调处理,这样才能让建筑工程更好的存在,由此来对多方面的工作进行合理的改善。第二,现代建筑设计的落实过程中,一定是在大量数据、信息支持之上来完成的。传统的建筑设计,依赖于工作人员长年的经验来实施,但是这种经验与当代的科学理念,存在一定的冲突,我们可以将经验作为参考和指导,但是不能作为决定性的内容,否则很容易在现代建筑设计方面出现严重的偏差。 二、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创新的原则 (一)综合性原则就现代建筑设计本身而言,其不可能长久停留在固有的水平上,肯定是要不断的追求新的理念和新的东西,要让大众对建筑存在一些新的需求,不断的挖掘潜在性的价值,这样才能为将来的发展和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认为综合性原则,是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主要原则,是必须遵守的内容。首先,现代建筑设计在创新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很多内容的协调开展【2】。建筑工程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的项目,我们在研究设计内容的时候,不可能单纯将一方面的内容作为重点,这样很容易导致设计出现极端的问题,根本无法帮助工程去具体落实,产生的损失和隐患也非常严重。其次,创新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目的,在于获得更好的建筑成果。所以,我们开展设计方法的创新过程中,应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积极的考虑到新理念、新方法的可靠性、可行性、价值性,要综合的前进。 (二)动态性原则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创新,想要在短期内得到良好的成效,必须要对动态性原则充分的遵守。简单而言,现代建筑设计的各项影响因素,都是呈现为动态变化的,如果在某一个方面的把控上,没有随着时代的转变、需求的转变来进行改善,很容易陷入到固有的框架、体系当中,进而造成的不良影响比较突出,无法在短期内得到良好的纠正【3】。例如,现代建筑设计的实施,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城市规划及国家标准,如果对这两项内容进行违背,肯定会遭遇到相关部门的谴责和处罚,届时不仅会影响到工程的价值展现,还会对地方社会发展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由此可见,动态性原则的遵守过程中,要求设计部门与其他工作部门相互联合工作,尽量的对本部门需要的信息进行搜集,而后大家进行汇总讨论,通过提出专业性的意见和看法,将现代建筑设计的方案进行不断的优化,既要将工程的功能有所增加,又要在工作的价值上不断的提升,努力推动现代建筑设计向着更高的层次来进步。 (三)最优化原则除了上述的两项原则以外,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创新的过程中,最优化原则也是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产生的影响是非常突出的。本文认为,最优化原则的落实,意味着现代建筑设计的革新、创造,都必须朝着最高、最好的标准来实施,这样就可以不断的对固有工作体系进行打破,从而将涉及的理念进行重新塑造。现代建筑设计工作没有最佳,只有结合实际的最优化,在现代建筑设计里应该结合市场实际需要整合各现代建筑设计的优长,彼此相互竞争、取长补短,形成最优化的现代建筑设计,这有利于提升现代建筑设计的质量,同时也会形成现代建筑设计的新型模式,加速现代建筑设计工作的深入发展【4】。最优化原则在目前的研讨当中,得到了行业内部的高度认同。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建筑行业的前景相对广阔,在未来还有很多的难题需要去突破,如果完全停留在表面的优化上,不仅无法得到良好的成绩,还会在长远的工作中造成特别不好的影响,甚至是形成工作体系内部的恶性循环。 三、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创新的要点 (一)设计方案时期设计工作的要点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和落实,就是从理论上想象到实践上落实的过程,我们可以在设计的过程中,不断的去突破固有的思维,去想象一些不太可能的设计,但是在转变的过程中,会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国家研发的新型施工方法不断的融合,促使不可能的设计转变为可能。当然,现代建筑设计的落实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一定的改善,无法完全按照理论的想法来实施。此时,我们必须对设计方案时期设计工作的要点,采取积极的手段来把控,从而提高工作可靠性、可行性。现代建筑设计的第一个重要阶段是设计方案时期,这一阶段应该根据建筑立项和设计主导思想重点控制功能、技术、形象,落实建筑设计的外形、结构、形象等主要目标,从艺术性、经济性、合理性方面展开对设计方案的研讨,优中选优,确定设计的最佳方案。值得注意的是,设计方案的要点把控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进行勘察分析,要找出工作当中容易出错的环节,并且采取合理的方法来应对,尽量的在主体设计方案、备案方面保持和谐,互相辅助实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