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脉宽测向技术在激光告警设备中的应用

脉宽测向技术在激光告警设备中的应用

脉宽测向技术在激光告警设备中的应用
脉宽测向技术在激光告警设备中的应用

脉宽测向技术在激光告警设备中的应用

通过对多窗口阵列型激光告警系统的研究分析,为激光告警设备水平方向的识别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案。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结论:该方法在不增加系统探测窗口数量的基础上,通过采用脉宽测向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系统的激光方位识别能力。

标签:激光告警;脉宽测向;角度分辨力

引言

现代战争中,来自激光的威胁日趋严重。随着激光武器在实战中的利用,能够对激光测距、激光制导、激光高能辐射武器等激光武器的快速、正确的告警,特别是精确测定来袭激光的方位,是激光告警发展的需要。

目前,典型激光告警设备通常采用多窗口阵列型探测体制对激光威胁源方位进行识别。该类型设备主要由激光告警天线与告警处理机箱组成,运用告警天线上探测窗口的布局及窗口的视场设置识别激光威胁源方位。其优点是探测灵敏度高、结构简单、视场大、可靠性高、成本较低。但是,为了提高方位的分辨精度,必须使用足够多的光学窗口和探测单元,这就导致系统较复杂。

在对多窗口探测型体制研究基础上,利用相邻窗口入射激光的脉冲宽度信息进行识别,在不增加接收窗口的情况下能够提高系统的方位识别能力。

1 多窗口探测阵列型方位识别原理

多窗口探测阵列型告警器天线的设计,主要是沿水平圆周均匀排列n个探测窗口,依靠视场光阑限制每个探测窗口的视场。目前常用的激光威胁源水平方位角识别方式,是通过视场光阑将底层探测窗口的视场设为540°/n,每个探测窗口分别与两边探测窗口有180°/n 的视场重合,同时又有180°/n 的独立探测视场,处理器根据探测窗口的告警状况计算出激光威胁信号的水平方位。

图1为探测窗口个数为9的水平视场区域分布。利用视场光阑将每个探测窗口的视场设为60°,每个探测窗口分别与两边探测窗口有20°的视场重合,又有20°的独立探测视场。该告警系统的水平角度分辨力为20°。

图1 探测窗口个数为9的水平视场区域分布

2 脉宽识别测向技术

脉宽识别测向技术主要利用的原理是,激光探测接收电路输出的TTL脉冲信号宽度与激光入射角度成一定比例关系。

报警主机技术参数型号:LHD6000-4F全解

一、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1.报警主机技术参数型号:LHD6000-4F 简介:有线无线兼容,通过电话通讯网络向用户传递报警信息,并可实现远程控制,对警情进行及时处理 ? 可接4路可编程有线防区,4路可编程无线防 区 ? 可接1个键盘,每个键盘可扩展2路可编程有 线防区 ? 可以硬件恢复出厂用户密码,可以软件恢复系 统出厂值 ? 可以使用2个遥控器进行现场布/撤防 ? 通过外部电话拨打报警系统,实现异地布/撤防 ? 发生警情时,自动拨打报警中心或者个人手机、固定电话进行语音报警 ? 配置灵活:可选用防火、防盗探头、玻璃破碎感应器等配件 ? 主机防拆功能、键盘防拆功能、键盘通信线路防剪功能 ? 记录最近发生的40条报警事件信息,可随时查询 ? 兼容安定宝通信协议,可联网报警,也可单机单户使用 ? 3组定时自动布/撤防时间设置 ? 交流掉电、电池欠压、电话掉线等故障报警? 内置实时时钟? 用户地址录音功

? 主机外壳尺寸: 274mm×264mm×86mm ? 键盘尺寸: 150mm×95mm×28mm ? 额定工作电流: 交流220V ? 静态工作电流: 120mA ? 后备电池: 12V,7AH密闭铅酸蓄电池 ? 警铃输出: 10.5-13.5VDC/0.5A ? 工作温度: -10℃~+55℃ ? 遥控器有效控制距离: 无障碍物阻挡时可达100米3.红外线探测器技术参数 功能描述 产品主要性能: 1、双红外通道检测,智能波形处理,误报率 低 2、热敏电阻温度补偿 3、防破坏 4、四档位灵敏度设置 5、指示灯开关设置 6、有线标准接口输出 7、可与各种报警控制器配套使用 产品技术参数 1、产品尺寸:长×宽×高 100×62×45mm 2、包装重量:135g

(完整版)传感器的目前现状与发展趋势综述

传感器的目前现状与发展趋势 吴伟 1106032008 材控2班 摘要:传感器是高度自动化系统乃至现代尖端技术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传感器技术是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高新技术,也是进入21 世纪以来优先发展的十大顶尖技术之一。传感器技术所涉及的知识领域非常广泛,其研究和发展也越来越多地和其他学科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本文首先介绍了传感器的基本知识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历史。之后,综述了近几年高端前沿的光电传感器技术和生物传感器技术的主要研究状况。最后,展望了现代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传感器技术;传感器;研究现状;趋势 引言 当今社会的发展,是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在信息时代,人们的社会活动将主要依靠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及获取、传输与处理。而传感器是获取自然领域中信息的主要途径与手段,是现代科学的中枢神经系统。它是指那些对被测对象的某一确定的信息具有感受(或响应)与检出功能,并使之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与之对应的可输出信号的元器件或装置的总称。传感器处于研究对象与测控系统的接口位置,一切科学研究和生产过程所要获取的信息都要通过它转换为容易传输和处理的电信号。如果把计算机比喻为处理和识别信息的“大脑”,把通信系统比喻为传递信息的“神经系统”,那么传感器就是感知和获取信息的“感觉器官”。 传感器技术是现代科技的前沿技术,发展迅猛,同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一起被称为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许多国家已将传感器技术列为与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同等重要的位置。现代传感器技术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拥有广泛的开发空间,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1 传感器的基本知识

1.1 传感器的定义和组成 广义地说,传感器是指将被测量转化为可感知或定量认识的信号的传感器。从狭义方面讲,感受被测量,并按一定规律将其转化为同种或别种性质的输出信号的装置。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测量电路和辅助电源四部分组成,其中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可能合二为一,而有的传感器不需要辅助电源。 1.2 传感器技术的基本特性 在测试过程中,要求传感器能感受到被测量的变化并将其不失真地转换成容易测量的量。被测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稳定的,称为静态信号;一种是随着时间变化的,称为动态信号。由于输入量的状态不同,传感器的输入特性也不同,因此,传感器的基本特性一般用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来描述。衡量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指标有线性度、灵敏度、迟滞、重复性、分辨率和漂移等。影响传感器的动态特性主要是传感器的固有因素,如温度传感器的热惯性等,动态特性还与传感器输入量的变化形式有关。 2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历史与回顾 传感器技术是在20世纪的中期才刚刚问世的。在那时,与计算机技术和数字控制技术相比,传感技术的发展都落后于它们,不少先进的成果仍停留在实验研究阶段,并没有投入到实际生产与广泛应用中,转化率比较低。在国外,传感器技术主要是在各国不断发展与提高的工业化浪潮下诞生的,并在早期多用于国家级项目的科研研发以及各国军事技术、航空航天领域的试验研究。然而,随着各国机械工业、电子、计算机、自动化等相关信息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以日本和欧美等西方国家为代表的传感器研发及其相关技术产业的发展已在国际市场中逐步占有了重要的份额。 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传感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经过从“六五”到“九五”的国家攻关,在传感器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可靠性改进等方面获得长足的进步,初步形成了传感器研究、开发、生产和应用的体系,并在数控机床攻关中取得了一批可喜的、为世界瞩目的发明专利与工况监控系统或仪器的成果。但从总体上讲,它还不能适应我国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我国不少传感器、信号

激光检测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激光检测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提要:激光检测学科发展现状在光电检测领域,利用光的干涉、衍射和散射进行检测已经有很长的历史。由泰曼干涉仪到莫尔条纹,然后到散斑,再到全息干涉,出现了一个个干涉场,物理量(如位移、温度、压力、速度、折射率等)的测量不再需要单独测量,而是整个物理量场一起进行测量。自从激光出现以后,电子学领域的许多探测方法(如外差、相关、取样平均、光子计数等)被引入,使测量灵敏度和测量精度得到大大提高。用激光检测关键技术(激光干涉测量技术、激光共焦测量技术、激光三角测量技术)实现的激光干涉仪、激光位移传感器等,可以完成纳米级非接触测量。可以说,超精密加工技术将随着高精密激光检测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激光测量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1.测量原理 1.1激光测距原理 先由激光二极管对准目标发射激光脉冲。经目标反射后激光向各方向散射。部分散射光返回到传感器接收器,被光学系统接收后成像到雪崩光电二极管上。雪崩光电二极管是一种内部具有放大功能的光学传感器,因此它能检测极其微弱的光信号。记录并处理从光脉冲发出到返回被接收所经历的时间,即可测定目标距离。

1.2激光测位移原理 激光发射器通过镜头将可见红色激光射向被测物体表面,经物体反射的激光通过接收器镜头,被内部的CCD线性相机接收,根据不同的距离,CCD线性相机可以在不同的角度下“看见”这个光点。根据这个角度及已知的激光和相机之间的距离,数字信号处理器就能计算出传感器和被测物体之间的距离。 2.激光测量系统的应用 激光功率和能量是描述激光特性的两个基本参数,激光功率计和能量计是最常用的两类激光测量仪器。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激光测试技术和测量仪器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调Q和锁模激光的出现和应用,要求测量的激光功率已从毫瓦、瓦、千瓦、兆瓦直到千兆瓦以上。激光能量也从毫焦尔逐渐跨过千焦尔。脉冲激光的持续时间也由毫秒、微秒、毫微秒、而缩短至微微秒量级。光谱范围也从紫外、可见、红外扩展到近毫米波段。激光精密测量和某些生物医学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如眼科治疗、细胞手术器等)的发展,对激光测量的精度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2.1激光非球面检测技术 长期以来,非球面检测技术一直制约着非球面制造精度的提高,尤其对于高精度非球面的检测。规的非球面检测方法如刀口阴影法、激光数字干涉法及接触式光栅测量法等,对于检测工件表面来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原子力显微镜是利用纳米级的探针固定在可灵敏操控的微米级尺度的弹性悬臂上,当针尖很靠近样品时,其顶端的原子与

各种消防报警模块的参数、特点及使用方法

各种消防报警模块的参数、特点及使用方法 1特点 GST-LD-8321中继模块采用DC24V供电,总线信号输入与输出间电气隔离,完成了探测器总线的信号隔离传输,可增强整个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并且具有扩展探测器总线通讯距离的功能。GST-LD-8321中继模块主要用于总线处在有比较强的电磁干扰的区域及总线长度超过1000m需要延长总线通讯距离的场合。 2主要技术指标 (1)总线输入距离≤1000m (2)总线输出距离≤1000m (3)电源电压:DC18V~DC27V (4)静态工作电流≤20mA (5)带载能力及兼容性:可配接1~242点总线设备,兼容所有总线设备 (6)隔离电压:总线输入与总线输出间隔离电压≥1500V (7)使用环境: 温度:-10℃~+50℃ 相对湿度≤95%,不结露 (8)外形尺寸: 85mm×128mm×56mm 采用隔离方式进行总线信号传输,安装在总线上,用于总线长度超过1000米时扩展总线距离,或现场存在强电磁干扰时进行总线隔离。

1特点 GST-LD-8300型输入模块用于接收消防联动设备输入的常开或常闭开关量信号,并将联动信息传回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主要用于配接现场各种主动型设备如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位置开关、信号阀及能够送回开关信号的外部联动设备等。这些设备动作后,输出的动作信号可由模块通过信号二总线送入火灾报警控制器,产生报警,并可通过火灾报警控制器来联动其它相关设备动作。输入端具有检线功能,可现场设为常闭检线、常开检线输入,应与无源触点连接。本模块可采用电子编码器完成编码设置。当模块本身出现故障时,控制器将产生报警并可将故障模块的相关信息显示出来。 2主要技术指标 (1)工作电压:总线24V (2)工作电流≤1mA (3)线制:与控制器的信号二总线连接 (4)出厂设置:常开检线方式 (5)使用环境: 温度:-10℃~+55℃ 相对湿度≤95%,不结露 (6)外壳防护等级:IP30 (7)外形尺寸: 86mm×86mm×43mm(带底壳) 电子编码,可接收设备常开或常闭开关量信号。

压力传感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压力传感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传感器技术是现代测量和自动化系统的重要技术之一,从宇宙开发到海底探秘,从生产的过程控制到现代文明生活,几乎每一项技术都离不开传感器,因此,许多国家对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十分重视,如日本把传感器技术列为六大核心技术(计算机、通信、激光、半导体、超导体和传感器) 之一。在各类传感器中压力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灵敏度高、稳定可靠、成本低、便于集成化的优点,可广泛用于压力、高度、加速度、液体的流量、流速、液位、压强的测量与控制。除此以外,还广泛应用于水利、地质、气象、化工、医疗卫生等方面。由于该技术是平面工艺与立体加工相结合,又便于集成化,所以可用来制成血压计、风速计、水速计、压力表、电子称以及自动报警装置等。压力传感器已成为各类传感器中技术最成熟、性能最稳定、性价比最高的一类传感器。因此对于从事现代测量与自动控制专业的技术人员必须了解和熟识国内外压力传感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 压力传感器的发展历程 现代压力传感器以半导体传感器的发明为标志,而半导体传感器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 ] : (1) 发明阶段(1945 - 1960 年) :这个阶段主要是以1947 年双极性晶体管的发明为标志。此后,半导体材料的这一特性得到较广泛应用。史密斯(C.S. Smith) 与1945 发现了硅与锗的压阻效应[2 ] ,即当有外力作用于半导体材料时,其电阻将明显发生变化。依据此原理制成的压力传感器是把应变电阻片粘在金属薄膜上,即将力信号转化为

电信号进行测量。此阶段最小尺寸大约为1cm。 (2) 技术发展阶段(1960 - 1970 年) :随着硅扩散技术的发展,技术人员在硅的(001) 或(110) 晶面选择合适的晶向直接把应变电阻扩散在晶面上,然后在背面加工成凹形,形成较薄的硅弹性膜片,称为硅杯[3 ] 。这种形式的硅杯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成本低、便于集成化的优点,实现了金属- 硅共晶体,为商业化发展提供了可能。 (3) 商业化集成加工阶段(1970 - 1980 年) :在硅杯扩散理论的基础上应用了硅的各向异性的腐蚀技术,扩散硅传感器其加工工艺以硅的各项异性腐蚀技术为主,发展成为可以自动控制硅膜厚度的硅各向异性加工技术[4 ] ,主要有V 形槽法、浓硼自动中止法、阳极氧化法自动中止法和微机控制自动中止法。由于可以在多个表面同时进行腐蚀,数千个硅压力膜可以同时生产,实现了集成化的工厂加工模式,成本进一步降低。 (4) 微机械加工阶段(1980 年- 今) :上世纪末出现的纳米技术,使得微机械加工工艺成为可能。 通过微机械加工工艺可以由计算机控制加工出结构型的压力传感器,其线度可以控制在微米级范围内。利用这一技术可以加工、蚀刻微米级的沟、条、膜,使得压力传感器进入了微米阶段。 2 压力传感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世界范围看压力传感器的发展动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 2. 1 光纤压力传感器[5 ]

激光显示技术的发展现状

目录 摘要 (2) 1引言 (3) 2激光显示技术 (3) 2.1激光显示技术原理 (3) 2.2激光显示技术特征 (4) 2.3激光显示技术类型 (4) 3激光显示技术发展历史 (5) 3.1国内激光显示技术发展历史 (5) 3.2国外激光显示技术发展历史 (5) 4激光显示技术发展现状 (6) 4.1国内激光显示技术发展现状 (6) 4.2国际激光显示技术发展现状 (9) 5总结 (10) 6致谢 (10) 7参考文献 (11)

摘要 激光显示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继承了数字显示技术所有优点,能够最完美的再现自然色彩。本文简要介绍了激光显示技术的原理、特征、类型,并对国内外激光显示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作了介绍。 关键词:激光显示技术、三基色激光、激光三维显示、数字显示技术 Abstract As a new generation of display technology, laser display inherited all the advantages of digital display, and can perfectly reproduce the natural colors. In this thesis, the principle, characteristic and type of laser display technology are introduced briefly. In addition, the developmental history and present status of which laser display is in domestic and overseas area are introduced too. Key words :Laser display technology;Tricolor laser;Three dimension display of laser ;Digital display technology

激光雷达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应用前景

光电雷达技术 课程论文 题目激光雷达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应用前景

专业光学工程 姓名白学武 学号2220140227 学院光电学院 2015年2月28日 摘要:激光雷达无论在军用领域还是民用领域日益得到广泛的应用。介绍了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工作特点及分类,介绍了它们的研究进展和发展现状,以及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引言 激光雷达是工作在光频波段的雷达。与微波雷达的T作原理相似,它利用光频波段的电磁波先向目标发射探测信号,然后将其接收到的同波信号与发射信号相比较,从而获得目标的位置(距离、方位和高度)、运动状态(速度、姿态)等信息,实现对飞机、导弹等目标的探测、跟踪和识别。 激光雷达可以按照不同的方法分类。如按照发射波形和数据处理方式,可分为脉冲激光雷达、连续波激光雷达、脉冲压缩激光雷达、动目标显示激光雷达、脉冲多普勒激光雷达和成像激光雷达等:根据安装平台划分,可分为地面激光雷达、机载激光雷达、舰载激光雷达和航天激光雷达;根据完成任务的不同,可分为火控激光雷达、靶场测量激光雷达、导弹制导激光雷达、障碍物回避激光雷达以及飞机着舰引导激光雷达等。 在具体应用时,激光雷达既可单独使用,也能够同微波雷达,可见光电视、

红外电视或微光电视等成像设备组合使用,使得系统既能搜索到远距离目标,又能实现对目标的精密跟踪,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战术应用方式。 一、激光雷达技术发展状况 1.1关键技术分析 1.1.1空间扫描技术 激光雷达的空间扫描方法可分为非扫描体制和扫描体制,其中扫描体制可以选择机械扫描、电学扫描和二元光学扫描等方式。非扫描成像体制采用多元探测器,作用距离较远,探测体制上同扫描成像的单元探测有所不同,能够减小设备的体积、重量,但在我国多元传感器,尤其是面阵探测器很难获得,因此国内激光雷达多采用扫描工作体制。 机械扫描能够进行大视场扫描,也可以达到很高的扫描速率,不同的机械结构能够获得不同的扫描图样,是目前应用较多的一种扫描方式。声光扫描器采用声光晶体对入射光的偏转实现扫描,扫描速度可以很高,扫描偏转精度能达到微弧度量级。但声光扫描器的扫描角度很小,光束质量较差,耗电量大,声光晶体必须采用冷却处理,实际工程应用中将增加设备量。 二元光学是光学技术中的一个新兴的重要分支,它是建立在衍射理论、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细微加工技术基础上的光学领域的前沿学科之一。利用二元光学可制造出微透镜阵列灵巧扫描器。一般这种扫描器由一对间距只有几微米的微透镜阵列组成,一组为正透镜,另一组为负透镜,准直光经过正透镜后开始聚焦,然后通过负透镜后变为准直光。当正负透镜阵列横向相对运动时,准直光方向就会发生偏转。这种透镜阵列只需要很小的相对移动输出光束就会产生很大的偏转,透镜阵列越小,达到相同的偏转所需的相对移动就越小。因此,这种扫描器的扫

激光对射技术原理及应用分析.

激光对射技术原理及应用分析 近年来周界防范系统已经成为安防系统基本且不可或缺的安防子系统。 不仅在军工厂、军营、机场、港口、政府机关等高端领域可见其“踪影”。 同时还被广泛应用到住宅小区,并在这些领域保持着相当高的应用增长速度。 众所周知,安全防范技术现在的发展方向是将视频监控、周界报警、入侵探测、门禁控制等独立的安防子系统集成整合,形成一个多功能、全天候、动态的综合安全管理系统。 而周界报警作为安防系统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十分重要,已从过去被动的报警探测,发展为今天的威慑阻挡加报警。 且随着安防技术的发展和安防市场的成熟,以及政策法规的进一步完善,数字化、集成化、网络化将是它发展的必然趋势。 周界报警系统是在防护的边界利用如泄漏、激光、电子围栏等技术形成一道或可见或不可见的“防护墙”。 当有越墙行为发生时,相应防区的探测器即会发出报警信号,并送至控制中心的报警控制主机,发出声光警示的同时显示报警位置。 还可联动周界模拟电子屏,甚至联动摄像监控系统、门禁系统、强电照明系统等。 近年来周界防范系统已经成为安防系统基本且不可或缺的安防子系统,不仅在军工厂、军营、机场、港口、政府机关等高端领域可见其 “踪影”,同时还被广泛应用到住宅小区,并在这些领域保持着相当高的应用增长速度。

本文将对激光对射、张力式电子围栏、泄漏电缆、振动电缆四种最常用的周界防范技术进行分析,借此一窥周界防范报警系统技术的发展踪迹。 激光对射工作原理 三安古德激光对射探测器由收、发两部分组成。 激光发射器向安装在几米甚至于几百米远的接收器发射激光线,其射束有单束、双束,甚至多束。 当相应的三安古德激光射束被遮断时,接收器即发出报警信号。 接收器由光学透镜、激光光电管、放大整形电路、功率驱动器及执行机构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接收器能收到激光射束为正常状态,而当发生入侵时,发射器发射的激光射束被遮挡,即光电管接收不到激光光。 从而输出相应的报警电信号,并经整形放大后输出开关量报警信号。该报警信号可被报警控制器接收,并去联动执行机构启动其它的报警设备,如声光报警器、模拟电子地图、电视监控系统、照明系统等。系统组成 激光周界防越报警系统通常由前端探测系统、现场报警系统、传输系统、中心控制系统、联动系统以及电源系统六部分组成。 1、前端探测系统由激光探测器及其相关附件组成,其对周界围墙或护栏进行防护,检测周界入侵行为,并输出报警信号。 2、现场报警系统由现场报警器及联动装置组成,在探测器检测到入侵行为时,即启动现场报警设备,对非法入侵行为进行威慑。

周界报警激光对射探测器

周界报警激光对射技术原理及应用分析 近年来周界防范系统已经成为安防系统基本且不可或缺的安防子系统。 不仅在军工厂、军营、机场、港口、政府机关等高端领域可见其“踪影”。 同时还被广泛应用到住宅小区,并在这些领域保持着相当高的应用增长速度。 众所周知,安全防范技术现在的发展方向是将视频监控、周界报警、入侵探测、门禁控制等独立的安防子系统集成整合,形成一个多功能、全天候、动态的综合安全管理系统。 而周界报警作为安防系统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十分重要,已从过去被动的报警探测,发展为今天的威慑阻挡加报警。 且随着安防技术的发展和安防市场的成熟,以及政策法规的进一步完善,数字化、集成化、网络化将是它发展的必然趋势。 周界报警系统是在防护的边界利用如泄漏、激光、电子围栏等技术形成一道或可见或不可见的“防护墙”。 当有越墙行为发生时,相应防区的探测器即会发出报警信号,并送至控制中心的报警控制主机,发出声光警示的同时显示报警位置。 还可联动周界模拟电子屏,甚至联动摄像监控系统、门禁系统、强电照明系统等。 近年来周界防范系统已经成为安防系统基本且不可或缺的安防子系统,不仅在军工厂、军营、机场、港口、政府机关等高端领域可见其“踪影”,同时还被广泛应用到住宅小区,并在这些领域保持着相当高的应用增长速度。 本文将对激光对射、张力式电子围栏、泄漏电缆、振动电缆四种最常用的周界防范技术进行分析,借此一窥周界防范报警系统技术的发展踪迹。 激光对射工作原理 激光对射探测器由收、发两部分组成。 激光发射器向安装在几米甚至于几百米远的接收器发射激光线,其射束有单束、双束,甚至多束。 当相应的激光射束被遮断时,接收器即发出报警信号。 接收器由光学透镜、激光光电管、放大整形电路、功率驱动器及执行机构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接收器能收到激光射束为正常状态,而当发生入侵时,发射器发射的激光射束被遮挡,即光电管接收不到激光光。 从而输出相应的报警电信号,并经整形放大后输出开关量报警信号。 该报警信号可被报警控制器接收,并去联动执行机构启动其它的报警设备,如声光报警器、模拟电子地图、电视监控系统、照明系统等。 系统组成 激光周界防越报警系统通常由前端探测系统、现场报警系统、传输系统、中心控制系统、联动系统以及电源系统六部分组成。 1、前端探测系统由激光探测器及其相关附件组成,其对周界围墙或护栏进行防护,检测周界入侵行为,并输出报警信号。 2、现场报警系统由现场报警器及联动装置组成,在探测器检测到入侵行为时,即启动现场报警设备,对非法入侵行为进行威慑。 而当飞禽(如小鸟、鸽子)穿过保护区域时,由于其体积较小,不能遮挡激光射线或仅能遮挡一条激光射线(对双射束及多射束探测器),故接收端认为正常,不输出报警信号。 传输系统,总线制报警控制器包括信号传输模块及传输线路两部分:多线制报警控制器,只涉传输线路。

防盗报警设备技术参数.doc

1、 FE100接警主机 描述 FE100是Honeywell的另一款报警接收机,它结构紧凑,功能强大,且价廉物美。FE100采用DSP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使得其通信环境适应能力极强。FE100完全兼容ADEMCO和原C&K 报警主机的通讯格式,还有来电显示等功能。 FE100的内置软件设置方便,用户可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对FE100作相应的设置变更,从而达到与新产品兼容。 实践证明,FE100是一款非常适合国内组建报警中心的报警接收机。 功能: ?可接入8条电话线,同时处理8个用户的报警 ?来电显示 ?内置电话线错误检测 ?抓擢功能(需与软件及MODEM配合) ?兼容市场上几乎所有流行的通讯格式,即可接收大多数品牌的报警主机的报警信号 ?多达5000条的事件记录 ?内置完善的抗雷击功能及噪音过滤功能 ?设计精巧,功耗极小 特性: ?电压:220 V AC,50 Hz ?后备电池:12VDC,6AH ?通讯协议(部分): ·ADEMCO Contact lD格式 ·l El fast格式

·4+2(1400Hz)格式 ·4+2(2300Hz)格式 ·C&K格式 ·C&K(bell)格式 输出: ·TerminaI(终端) ·打印机 ·RS-232 尺寸:400X200X353mm 2、 Monitor XP 7.0 标准版 Monitor XP7.0监察者系列报警中心管理软件是北京迈特安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最新开发的新一代联网报警中心管理软件。经过了近十年的积累和完善,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传统的公用电话网(PSTN)联网报警中心和新型的网络化联网报警中心。目前已有包括专业保安公司、公安、部队、金融、通信等行业在内的数千家不同规模的报警中心在应用Monitor XP 软件,在行业相关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80%以上,成为各保安协会推荐的以及各报警中心建设、改造的首选专业软件。 功能特点: ?可容纳上千用户入网

激光测量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激光测量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授课教师:冯其波谢芳 学院:理学院 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班级:光科0704班 姓名:杨涛 07272111 (组长) 颜川力 07272110 杨一帆 07272112 戴瑞辰 07272094 (副组长) 赵晓军 07272117 激光测量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光科0704:杨涛戴瑞辰杨一帆颜川力赵晓军 提要:激光检测学科发展现状在光电检测领域,利用光的干涉、衍射和散射进行检测已经有很长的历史。由泰曼干涉仪到莫尔条纹,然后到散斑,再到全息干 涉,出现了一个个干涉场,物理量(如位移、温度、压力、速度、折射率等)的测量不再需要单独测量,而是整个物理量场一起进行测量。自从激光出现以后, 电子学领域的许多探测方法(如外差、相关、取样平均、光子计数等)被引入,使测量灵敏度和测量精度得到大大提高。用激光检测关键技术(激光干涉测量技 术、激光共焦测量技术、激光三角测量技术)实现的激光干涉仪、激光位移传感 器等,可以完成纳米级非接触测量。可以说,超精密加工技术将随着高精密激光

检测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激光测量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及今 后 的发展方向。 Developing Situation of laser detection .In the field of photoelectric detection, there`ve been a long history of making a detection by using the principle of interference, diffraction and scattering of light. Interference field such as Tieman interferometer, Moire fringe, speckle and Holographic interferometry were designed one after another. Form then on, instead of measuring every physical quantity (displacement, temperature, pressure, velocity, refractive index) in turn, people measure the physical field entirely. After the development of laser, a number of detection methods (heterodyne, correlation, sample averaging, photon-counting) were invented, which lead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of the detection. People use the laser interferometer and Laser Displacement Transducer with key technologies of the laser detection to make nano-scaling non-contact measurement. It is clear that Super Precision Technology will raise to a new level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gh Precision laser detection; take which as the foundation, we advance the key technologies which belongs to the laser detection field, and also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field. 关键词:激光测量,扫描隧道显微镜,激光干涉仪,激光共焦测量技术 1 激光测量系统

飞天激光激光对射周界报警方案

周界防盗激光对射报警 系统方案 滕州市飞天激光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2014年11月18日

目录 一、概述 (3) (一)、激光特性优异,品质较高 (3) (二)、安装调试简便,运行稳定 (3) (三)、设防配置灵活,防范精度高 (3) (四)、适应性广,通用性好 (4) (五)、抗干扰性强,对其它设备无干扰 (4) (六)、施工简便,性价比高 (4) 二、系统设计依据 (4) 三、设计思想 (5) (一)、先进性 (5) (二)、可靠性 (5) (三)、实用性和便利性 (5) (四)、可扩充和经济性 (5) (五)、规范性与结构性 (5) 四、系统说明 (6) (一)、系统组成 (6) (二)、系统拓扑图 (7) (三)、主要设备介绍 (7) 1、前端双光束激光对射探测器 (7) 2、DS7400Xi-CHI总线制报警主机 (9) 3、BOSCH保安中心监控管理软件CMS7000 (11) 五、配置清单 (12) 附件1:报警主机及配件选型手册 (13)

一、概述 长期以来,随着户外和野外犯罪越来越高,其隐秘性极高,妨碍了保卫工作的顺利进行。由此可见在加强户外人防物防的同时,引进高科技产品做好技防工作,是有效控制犯罪等改善治理环境的必备要素。 飞天激光对射周界防入侵报警系统是为了保证被防范区域的人身财产安全。通过在其围墙周边安装飞天激光周界入侵探测器进行昼夜警戒。当监测到警情时通过激光对射入侵探测器接收端的开关量信号传输至管理中心的大型通讯报警主机。报警主机将准确显示警情发生的位置,提示保安人员迅速确认警情,及时赶赴现场,以确保住户人身和财产安全。 飞天激光周界入侵探测器由激光发射机、激光接收机组成,以一束或多束独立的激光束为警戒线。适于布设在围墙、栅栏的水泥墙柱顶面及地面,构成长距离警戒线或严密的光墙。 (一)、激光特性优异,品质较高 1、激光入侵探测系统与同类主动探测器相比,对恶劣气候环境的适应性显著增强。激光束发射功率密度大,发散角小,光束集中,方向性好,在使用同等功率器件的条件下,接收机接收光束的功率密度是红外接收机接收光束功率密度的数百至几千倍。因而在同样气候条件下,激光的传输衰减远小于其他同类探测器,穿透雨雾能力强,探测距离可达数百米至几千米,极大降低了气候环境所产生的误报警。 2、激光单色性强,方向性好,相互之间无串扰,可满足较高等级的安防要求。 (二)、安装调试简便,运行稳定 1、发射机配备激光光路精密调整自锁装置,可在任何环境下进行准确快捷的安装调试,完全杜绝激光光束漂移现象,并保持设备良好的抗振性和持久的稳定性。 2、接收机采用经特殊工艺处理的光学过滤和集光器件,能够有效屏蔽外界杂散光源干扰和放大有效光源信号,极大的降低了产品的误报率。 3、设备供电采用多级隔离技术,不受外界供电波动影响,极大地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保证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4、采用全金属结构,可直接在墙面上或墙侧面支架上使用。 (三)、设防配置灵活,防范精度高 1、因激光系统不存在直线连续布设和小角度布设时相互干扰的问题,因而可以根据需要

海湾消防设备技术性能阐述

海湾公司消防设备技术性能阐述 一、海湾报警设备应用介绍及主要设备功能简要 系统功能 海湾公司提供的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可以实现以下控制功能: a、智能电源盘包括直流电源、浮充备用电源及电源监控装置三个部分,电源监控部分采用CPU数码显示电压及电流,用来指示正在使用电源的输出电压值及输出电流值,以及各类故障及状态显示。 b、能控制常用电梯,使其自动降至首层,接收反馈信号并显示状态。 c、火灾时能输出警报装置投入工作的控制信号。 d、火灾时能将火灾疏散层的扬声器和公共广播扩音机强制转入火灾应急广播状态。并将反馈信号显示。 e、火灾时能输出控制的疏散、诱导指示设备投入工作的控制信号。 f、火灾时能对失火区域疏散通道上的门禁系统控制器进行解锁门禁,并将反馈信号显示。 g、能在管网气体灭火系统的报警、喷洒各个阶段发出相应的声、光警报信号,声信号能手动清除;在延时阶段能输出关闭相关的防火门、窗,停止空调通风系统,关闭相关部位防火阀的控制信号,接收反馈信号并显示状态。 h、能停止有关部位的空调通风、关闭电动防火阀的控制信号,接收反馈信号并显示状态 i、通过设置编码输入输出模块能控制用作防火间隔的防火卷帘门的控制信号,接收反馈信号并显示状态。 j、通过设置编码双输入双输出模块能控制疏散通道防火卷帘门的半降、全降的控制信号,接收反馈信号并显示状态。 k、能启动有关部位的防烟、排烟风机和排烟阀等的控制信号,并接收反馈信号并显示状态,排烟风机能自动、手动或手动直接控制启动。 l、可通过自动、手动或手动直接控制消防水泵的启动和停动,接收反馈信号并显示状态。消火栓手动报警按钮带编码可显示其所在位置。

火灾自动报警技术的应用现状及研究发展趋势

火灾自动报警技术的应用现状及研究发展趋势 针对当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存在的误报漏报频繁、智能化和网络化程度低、特殊恶劣条件下火灾探测报警抗干扰能力弱等问题,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用研究势在必行,火灾自动报警技术向高可靠性、高灵敏性、低误报率、系统网络化、技术智能化方向发展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标签:消防工程;火灾自动报警技术;发展趋势 以火灾自动报警技术为核心的建筑消防系统,是预防和遏制建筑火灾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火灾自动报警工程应用技术实现了较快发展,但由于在实际应用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通讯协议不一致,火灾自动报警工程技术水平还相对落后,还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①适用范围过小。我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技术比美、英等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安装范围主要是《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的场所和部位,而在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中小型公众聚集场所和社区居民家庭甚至部分高层住宅都没有规定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适用范围过小,防范措施不到位。②智能化程度低。我国使用的火灾探测器虽然都进行了智能化设计,但由于传感器件探测的参数较少、支持系统的软件开发不成熟、各种算法的准确性缺乏足够验证、火灾现场参数数据库不健全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难以准确判定粒子(烟气)的浓度、现场温度、光波的强度以及可燃气体的浓度、电磁辐射等指标,造成迟报、误报、漏报情况较多。③网络化程度低。我国应用的火灾119动报警系统形式基本上以区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集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控制中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为主,安装形式主要是集散控制方式,自成体系,自我封闭,尚未形成区域性网络化火灾自动报警系统。④组件连接方式有待改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多线制和总线制连接方式为主,探测器和报警器及控制器之间是采用两条或多条的铜芯绝缘导线或铜芯电缆穿管相接,存在耗材多、成本高、抗干扰能力差的缺点。同时,铜导线耐高温性能差、易磨损,系统施工维修复杂,影响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可靠性和更广泛的应用。 ⑤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误报、漏报问题较多。由于火灾探测器的安装环境极其复杂,加之各种传感器在探测火灾方面存在着某些先天不足,无法准确地感应各种物质在燃烧过程中所特有的声波、光谱、辐射、气味等诸多方面发生的微妙变化,对火灾发生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同粒径和颜色的烟存在探测“盲区”,误报、漏报现象时有发生。⑥超早期火灾探测报警技术应用还几乎处于空白。国外已开发出适合洁净空间高灵敏度感烟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如激光式高灵敏度感烟火灾探测器,吸气式高灵敏度感烟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和气体火灾探测报警系统,与普通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相比,其探测灵敏度提高了两个数量级,甚至更多,这些系统采用了激光粒子计数、激光散射等原理监视被保护空间,以单位体积内粒子增加的多少来判断是否发生火灾,系统可在火灾发生前几小时或几天内识别潜在的火灾危险性,实现超早期火灾报警。而该技术我国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发应用。 针对上述问题,火灾自动报警应用技术应进一步着眼于当前国际发展的新形势,加快更新改造进程,加强对数字技术和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改进系统能

传感器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2011-11-16

传感器技术的研究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 传感器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三大基础之一,是当前各发达国家竞相发展的高技术是进入21 世纪以来优先发展的十大顶尖技术之一。传感器在科学技术领域、工农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类社会对传感器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是传感器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而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则提供了坚强的后盾。传感器是信息系统的源头, 在某种程度上是决定系统特性和性能指标的关键部件。本文回顾了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历史,综述了近几年高端前沿的光电传感器技术和生物传感器技术的主要研究应用状况,并通过简述当前的应用实例,展望了现代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1.引言 传感器是将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和机械、土木、化工等工程技术中的非电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换能器。当今社会的发展是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在信息时代人们的社会活动将主要依靠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及获取、传输与处理,而传感器是获取自然领域中信息的主要途径与手段,是现代科学的中枢神经系统,它是指那些对被测对象的某一确定的信息具有感受(或响应)与检出功能,并使之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与之对应的可输出信号的元器件或装置的总称。传感器处于研究对象与测控系统的接口位置一切科学研究和生产过程所要获取的信息都要通过它转换为容易传输和处理的电信号。如果把计算机比喻为处理和识别信息的大脑,把通信系统比喻为传递信息的神经系统,那么传感器就是感知和获取信息的感觉器官。传感器技术是现代科技的前沿技术,发展迅猛,同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一起被称为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许多国家已将传感器技术列为与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同等重要的位置现代传感器技术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拥有广泛的开发空间,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2.传感器的发展历史及分类 2.1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历史 传感器技术是20世纪的中期才刚刚问世的,在那时与计算机技术和数字控制技术相比,传感技术的发展都落后于它们,不少先进的成果仍停留在实验研究阶段并没有投入到实际生产与广泛应用转化率比较低。在国外,传感器技术主要是在各国不断发展与提高的工业化浪潮下诞生的,并在早期多用于国家级项目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技术规格书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技术规格书 1.系统概述 1.1 系统构成 在让胡路西新建信号楼,还建列检所信息机房及还建驼峰信号楼,分别设置区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24小时有人值班室内设置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在设备用房设置气体灭火控制盘、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并设置监视模块、控制模块、声光报警器、放气指示灯等。 1.2 电源 在让胡路西新建信号楼,还建列检所信息机房及建驼峰信号楼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附近设置1套24V消防电源。 1.3 设备配置需求表 序号物资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 1火灾报警控制器套3 2气体灭火控制盘套3 3消防电源套3 4智能型感烟探测器个7 5智能型感温探测器个13 6声光报警器个10 7放气指示灯个5 8紧急启停按钮个5 9监视模块个4 10控制模块个3 2.系统功能 2.1消防控制设备对气体灭火系统有下列控制、显示功能 显示系统的手动、自动工作状态; 在报警、喷射各阶段,控制室有相应的声、光警报信号,并能手动切除声响信号; 在延时阶段,自动关闭防火门、窗,停止通风空调系统,关闭有关部位防火阀; 显示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的报警、喷放及防火门(帘)、通风空调等设备的状态。 2.2火灾报警后,消防控制设备对防烟、排烟设施有下列控制、显示功能: 停止有关部位的空调送风,关闭电动防火阀,并接收其反馈信号; 启动有关部位的防烟和排烟风机、排烟阀等,并接收其反馈信号; 控制挡烟垂壁等防烟设施。 (1)本招标文件用户需求及要求,主要由各相关的消防工程设计图纸和相应的用户需求要求组成。

(2)投标人应对招标文件中的技术要求及项目逐项答复,并应进行必要的说明。与招标技术文件有差异的地方应列出差异表,并做详细说明。 (3)如投标人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需求书提出异议,则意味着投标人所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需求书的要求,如有异议,投标人应在投标书中以“对需求书的意见和同需求书的差异”为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4)在正式合同签订前,招标方保留对本招标文件进行解释的权利。合同签订后,招标方保留对本招标文件解释的权利,遇有修改,双方协商解决。 (5)投标人须对所提供的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做出承诺。提出系统在质保期内的服务承诺及系统在质保期后的维护计划和维护方案。 (6)本技术标书及要求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方应保证提供消防报警控制器、气体灭火控制器及联动模块是符合本用户需求书的要求和有关工业标准的进口产品,获得UL及FM认证,且为同一厂家系列标准产品。 (7)本技术标书及要求所使用的标准和规范如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应按较高标准执行。 (8)投标方所提供的系统和货物,如若发生侵犯专利权的行为时,其侵权责任与招标人无关,应由投标方承担相应的责任,并不得损害招标方的利益。 (9)投标方应仔细阅读招标文件的全部条文,对于招标文件中存在的任何含糊、遗漏、相互矛盾之处或是对于用户需求以及其它内容不清楚、认为存在歧视、限制的情况,投标方应在规定时间之前向招标人寻求澄清。 (10)由于相关专业的设计还未稳定,投标方应充分考虑本项目的未确定因素进行投标方案设计,任何未确定因素引起的变化将不影响总价。 (1)投标方所提供的设备必须是信誉可靠、技术先进、且有成熟的运用实例。 (2)FAS系统中所使用的各种火灾探测器和火灾报警控制器等火灾报警产品需获得中国消防产品质量认证委员会颁发的产品质量认证证书,并经大庆市公安消防局或哈尔滨铁路局公安消防处备案登记。产品必须在明显位置粘贴中国消防产品质量认证委员会印制的安全认证标志。 (3)系统的主要组件(包括报警控制器、气体灭火控制器,点式感烟、感温探测器等)由同一厂商供应,并采用国际国内知名品牌设备。 (4)系统的设备,包括安装中所使用的设备、材料、布线方法、安装工艺、调试开通及验收等,均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范及标准。 (5)本条款仅列出主要设备的要求,其它附件及材料须符合中国有关标准并经业主认可方可使用。 (6)投标方提供的产品如非本厂生产,应提供中国消防产品质量认证委员会颁发的产品质量认证证书。 (7)投标方应在不增加价格条件下,提供供货时的主流电子产品。 (8)FAS系统不能因单点设备故障(包括但不限于开路、短路及接地),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