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机电运输职工培训教案教材

煤矿机电运输职工培训教案教材

煤矿机电运输职工培训教案教材
煤矿机电运输职工培训教案教材

煤矿机电运输安全培训教案

课程名称:机电运输安全

任课教师: ***

培训单位: ***

*******安全培训中心

第一章: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知常识

在煤矿生产中电的应用十分广泛,掌握煤矿安全用电至关重要。现就电的基础知识、矿井供电设备、井下电气设备的隔爆与失爆、井下电网的三大保护、触电事故、矿井运输分述如下:

一、电的基础知识

(一)电流、电压和电阻

1、电流----电荷有规则的定向运动称为电流。也作为电流强度的简称。电流有方向性,习惯上把正电荷流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电流有两种及:交流与直流。

交流电----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

直流电----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变化。

电流用符号I 表示,单位为安培,简称安,用符号A表示。常用单位还有千安(kA)、毫安(mA)和微安(μA)。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1 kA(千安)=1000A(安)

1A(安)=1000 mA(毫安)

1 mA(毫安)1000μA

2、电压

在电路中,由于电源中电动势的作用,使电源的一端聚集正电荷,另一端聚集负电荷,形成电源的正极和负极。人们规定,正极电位高,负极电位低,在正负极间接上负载(如灯泡),构成闭合回路后,电流就会从高电位的正极经负载流向低电位的负极。电源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位差,称为电压。

电压用符号U表示,单位为伏特,简称伏,用符号V

表示。常用单位有千伏(kV)、毫伏(mV)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1 kA(千伏)=1000V(安)

1V(伏)=1000 mV(毫伏)

3、电阻

物体对电流通过所呈现的阻力称为电阻。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断面和材料等有关。导体愈长,电阻愈大。断面愈大,电阻愈小;材料对电阻的影响用电阻系数来衡量。电阻系数

以银为最小,铜次之,吕再次之。因为银的价格昂贵,所以人们一般以铜和铝来做导线。

电阻用符号R或r表示,单位为欧姆,简称欧,用符号Ω表示。常用单位有千欧(kΩ)和兆欧(M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1 kΩ千欧=1000Ω(欧)

1MΩ(兆欧)=1000000Ω(欧)

(二)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

1、导体

电荷容易流过的物体称为导体。常见的金属如银、铜、铝等都是良好的导体,所以,矿用电缆的导电芯线,都是用铜和铝作为导体。

除银、铜、铝外,还有其他金属及各种水溶液等都是导体,大地也可作为导体。

2、绝缘体

除导体之外,电荷难以流过的物体称为绝缘体。常见的如橡胶、塑料、陶瓷、空气等等。习惯上把绝缘体的电阻专门叫做绝缘电阻。用兆欧作单位,它是衡量绝缘性能好坏的依据。

绝缘体的绝缘性能随条件而变化,一旦正常的绝缘受到损伤、过热、受潮或加压超过规定时,都能使其绝缘性能急剧下降,甚至失去绝缘性能,可能引起严重的后果。

3、半导体

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绝缘体之间的物质,称为半导体。常见的半导体有锗、硅、硒和半导体橡胶等。半导体经过加工后可以制成各种晶体管、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等,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电路中,如手机、电视和煤矿生产中使用的硅整流、可控硅、综合保护器等。

(三)欧姆定律

水管中流过水流的大小与水管两端压力差成正比,与水管的阻力成反比,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验。同样,由实验证明。一段电阻内流过的电流大小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本身的电阻值成反比,这就是欧姆定律,可用下式表示:

I=U/R

式中: I——电流,A;

U——电压,V;

R——电阻,Ω。

(四)简单电路

电流所流过的路径称为电路。电路是由电源、用电设备(负载)、连接导线和开关组成。

短路的特点是电流很大,其值可达额定电流的几十倍或更大,很大的短路电流不仅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烧毁设备,甚至可能引起煤矿井下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为了防止短路故障的发生,煤矿井下在电气设备中装设过流保护装置,以防止因短路故障所造成的危害。

(五)电功与电功率

我们知道灯泡是要消耗能量的,这个能量由电功或电能转化而来。在单位时间,即一秒钟内所作的电功,称为电功率,或简称功率。

电功率用符号P表示,单位为瓦特,简称瓦,用符号W 表示。功率和电压与电流之间都保持着正比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P=U.I

式中 P——电功率.W.

在实用中,经常用KW做单位,即1KW=1000W。例如电机铭牌标明的40KW就是指他的功率来说的,有时也罢功率叫做容量。

电功和电能通常用“度电”来表示。每1度电等于1KW 的设备工作1h所消耗的电能,即1千瓦.小时。例如10个500W的灯泡工作1h,消耗5度电。

二、煤矿企业要求供电具有:

1、可靠性----就是要求供电不间断。

2、安全性----就是在供电过程中,不应发生人身触电事故和设备事故,也不致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

3、技术合理性----即供电质量要稳定。

4、经济性----即基本建设投资少;设备材料消耗低;运行成本小。

矿井供电设备主要包括:高压控制设备,变电设备,低压馈电设备及线路。主要任务是分配与输送电能以及控制电路通与断,完成供电。

煤矿提升运输安全机电运输培训教案)

教案 课程:煤矿机电运输提升应急培训任课教师:王伟伟 单位:高庄矿职教中心 煤矿机电运输提升安全教案

教学目标:了解提升运输安全知识 教学重点:安全知识 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过程:新课传授 一、提升设备的安全运行及安全检查 (一)提升系统的检查 对所安装的提升设备,经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投入运行后的设备,必须每年进行一次检查,每3年进行一次测试,认定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检查验收和测试的内容包括: ①《煤矿安全规程》所规定的各种保险装置。 ②天轮的垂直和水平程度、有无轮缘变形和轮辐弯曲现象。 ③电气、机械传动装置和控制系统的情况。 ④各种调整和自动记录装置以及深度指示器的动作状况和精密程度。 ⑤检查常用闸和保险闸的各部间隙及连接、固定情况,并验算其制动力矩和防滑条件。 ⑥测试保险闸空动时间和制动减速度。对摩擦式提升机,要检验在制动过程中钢丝绳是否打滑。⑦测试盘形闸的贴闸压力 ⑧井架的变形、损坏、锈蚀和震动情况。 (二)提升容器的安全运行 (1)立井中升降人员,应使用罐笼或带乘人间的箕斗。在井筒作业或因其他原因,需要使用普通箕斗或救急罐升降人员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凿井期间,立井中升降人员可采用吊桶,并遵守下列规定: ①应采用不旋转提升钢丝绳。

②吊桶必须沿钢丝绳罐道升降。在凿井初期,尚未装设罐道时,吊桶升降距离不得超过40 m;凿井时吊盘下面不装罐道的部分也不得超过40 m;井筒深度超过100 m时,悬挂吊盘用的钢丝绳不得兼作罐道使用。 ③吊桶上方必须装保护伞。 ④吊桶边缘上不得坐人。 ⑤装有物料的吊桶不得乘人。 ⑥用自动翻转式吊桶升降人员时,必须有防止吊桶翻转的安全装置,严禁用底开式吊桶升降人员。 ⑦吊桶提升到地面时,人员必须从井口平台进出吊桶,并只准吊桶停稳和井盖门关闭以后进出吊桶。双吊桶提升时,井盖门不得同时打开。 (2)专为升降人员和升降人员与物料的罐笼(包括有乘人间的箕斗)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①乘人层顶部应设置可以打开的铁盖或铁门,两侧装设扶手。 ②罐底必须满铺钢板,如果需要设孔时,必须设置牢固可靠的门;两侧用钢板挡严,并不得有孔。 ③进出口必须装设罐门罐帘,高度不得小于1.2 m。罐门或罐帘下部边缘至罐底的距离不得超过250 罐帘横杆的间距不得大于200 。罐门不得向外开,门轴必须防脱。 ④提升矿车的罐笼内必须装有阻车器。 ⑤单层罐笼和多层罐笼的最上层净高(带弹簧的主拉杆除外)不得小于1.9 m,其他各层净高不得小于1.8 m。带弹簧的主拉杆必须设保护套筒。 ⑥罐笼内每人占有的有效面积应不小于0.18m2。罐笼每层内1次能容纳的人数应明确规定。超过规定人数时,把钩工必须制止。

煤矿工人培训教案

煤矿工人培训 培 训 教 案 授课教材:《煤矿新工人》 教案编写: 第一讲 所用时间:1小时授课时间:年月日 授课人: 授课内容:第一章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及法律法规 煤矿安全生产现状 一般的作为认知了解的内容 煤炭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煤炭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 国外煤矿安全生产现状。 主要识记的内容 煤矿事故给煤矿职工家属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也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国内、国际政治影响。 事故总量过高,百万吨死亡率过高; 煤矿重、特大事故近年来频繁发生; 尘肺病危害严重,煤矿职业卫生形势严峻。煤炭行业是职业危害最严重的行业。 第二讲 所用时间:1小时授课时间:年月日 授课人: 授课内容:第一章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及法律法规 煤矿安全生产方针 煤矿安全生产方针 方针:是指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而确定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在现阶段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涵义 安全第一,就是在生产过程中把安全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上,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预防为主,就是把安全生产工作的关口前移,超前防范,建立预教、预测、预想、预报、预警、预防的递进式、立体化事故隐患预防体系,改善安全状况,预防事故发生。 综合治理,是指适应我国安全生产形势的要求,自觉遵循安全生产规律,正视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综合性和复杂性,抓住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人管、法治、技防多管齐下,并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的监督作用,有效解决安全生产领域的问题。 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贯彻落实 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原则 坚持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十项标准 坚持落实各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教案

公司 煤矿 2017年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教案 2017年8月

第1部分总则 一、基本条件 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煤矿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齐全有效; 2.矿长、副矿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由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组织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并取得考核合格证; 3.不存在各部分所列举的重大事故隐患; 4.建立矿长安全生产承诺制度,矿长每年向全体职工公开承诺,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保证安全投入,持续保持煤矿安全生产条件,保护矿工生命安全。 二、等级设定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为最高级。 三、工作要求 1.建立和保持 煤矿是创建并持续保持标准化动态达标的责任主体。应通过实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范行为、控制质量、提高装备和管理水平、强化培训,使煤矿达到并持续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标准,保障安全生产。 2.目标与计划

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年度计划,并分解到相关部门严格执行和考核。 3.组织机构与职责 有负责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机构,各单位、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职责明确。 4.安全生产标准化投入 保障安全生产标准化经费,持续改进和完善安全生产条件。 5.技术保障 健全技术管理体系,完善工作制度,开展技术创新;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编制符合要求,审批手续完备,贯彻执行到位。 6.现场管理和过程控制 加强各生产环节的过程管控和现场管理,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自检工作。 7.持续改善 煤矿取得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是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主管部门在考核定级时,对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现状的测评,是对煤矿执行《安全生产法》等相关规定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情况的考核认定。取得等级的煤矿应在取得的等级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持续改进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管理措施,规范员工安全行为,进一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使煤矿持续保持考核定级时的安全生产条件,并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长效机制。

煤矿提升运输安全(2017年机电运输培训教案) (1)

贵州五轮山煤业有限公司辅助运输安全培训教案 课程名称:提升运输安全 培训单位:生产技术科 2018年2月22日

目录 第一章提升设备的安全运行及安全检查 (3) 第二章电机车运输的安全运行及安全检查重点 (5) 第三章矿井轨道的检查标准及检查 (6) 第四章上下山绞车安全使用及维护 (8) 第五章小绞车安装标准 (11) 第六章连续牵引车 (17) 第七章钢丝绳管理规定 (19) 第八章矿用车辆装封车管理规定 (21) 第九章“四超”车辆管理制度 (25) 第十章车辆掉道复轨安全管理规定 (28) 第十一章防跑车装置 (32)

课题:提升运输安全 教学目标:了解提升运输安全知识 教学重点:安全知识 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 第一章提升设备的安全运行及安全检查 (一)提升系统的检查 对所安装的提升设备,经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投入运行后的设备,必须每年进行一次检查,认定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检查验收和测试的内容包括: 1、《煤矿安全规程》所规定的各种保险装置; 2、电气、机械传动装置和控制系统的情况; 3、各种调整和自动记录装置以及深度指示器的动作状况和精密程度; 4、检查常用闸和保险闸的各部间隙及连接、固定情况,并验算其制动力矩和防滑条件; 5、测试保险闸空动时间和制动减速度。 (二)提升信号及信号把钩工 井口信号装置必须与绞车的控制回路闭锁,只有在井口信号工发出信号后,绞车才能启动。除常用的信号装置外,还必须有备用信号装置,一声停车、二声提车、三声松车、四声慢下、五声慢上。井底车场与井口之间,井口与绞车房之间,除有上述信号装置外,还必须装设直通电话。信号系统必须设有保证按上述顺序发出信号的闭锁装置。不仅如此,各绞车安装地点也实行此要求。 (三)倾斜井巷提升安全 1、倾斜井巷内使用串车提升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在倾斜井巷内安设能够将运行中断绳、脱钩的车辆阻止住的跑车防护装置。 (2)各车场安设能够防止带绳车辆误入非运行车场或区段的阻车器。 (3)在上部平车场人口安设能够控制车辆进入摘挂钩地点的阻车器。 (4)在上部平车场接近变坡点处,安设能够阻止未连接的车辆滑人斜巷的阻车器。 (5)在变坡点下方略大于1列车长度的地点,设置能够防止未连挂的车辆

最新煤矿班组长培训教案

教学计划

第一节班组的重要性及班组建设 目的要求:了解班组长的重要性、熟知班组建设的几个方面。 教学重点:班组的重要性、班组建设。 教学难点:班组建设。 课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讲解讲授法现场交流法 教具选用:书本粉笔黑板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8学时 板书设计:分主板(主要内容)和副板(讲解辅助)。 讲授新课: 一、班组的重要性: 班组作为煤矿企业的前沿阵地,是执行和落实规章制度的主体,也是现场安全管理的主体,只有班组安全生产搞好了,才能保障企业安全稳定,才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好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关键在区队,落脚点在于班组。班组细胞的重要性: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最基层、最活跃的组织。企业的一切工作,最终都要通过班组来执行落实,企业管理的成功离不开班组的穿针引线,班组作为企业当中的细胞,他有没有活力,决定了企业发展能不能给力。而在集团公司领导今年提出的

“三基三抓一追究”里,班组建设是其三基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抓管理必先抓基础,抓基础必先抓班组”,班组作为企业运转的细胞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班组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最基层的组织形式,是保证安全生产、提高企业效益、激发职工活力的细胞。加强班组建设对进一步夯实基础管理,增强基层组织的执行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推进企业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班组建设: (1)班组安全建设:以“五个到位”(安全措施到位、现场管理到位、干部带班到位、监督检查到位、责任追究到位)为统领,全面落实班组安全生产各项管理制度,不断夯实安全基础。严格班组安全生产定员管理,严格控制作业人数,严禁超定员生产。认真落实班组作业现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职工岗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减少和杜绝“三违”,从源头上预防安全事故发生。推行班组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完善班组安全生产目标控制考核激励约束制度,将安全生产作为推优评先、效益工资分配的“一票否决”指标。 (2)班组生产建设:完善以班组长为核心的生产指挥、组织协调、岗位协作等职能,强化班组生产目标管理,细化量化工作任务,增强班组生产管理的计划性、可控性。围绕生产任务,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大力推行成本理念践行活动,建立健全以岗位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各项班组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班

煤矿生产技术培训教案

煤矿开采方法 一、课程教学目的及内容 《煤矿开采方法》是学习和掌握煤矿开采技术的综合性技术课程,是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是:根据煤矿生产、技术、管理职业岗位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坚持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阐述不同煤层赋存条件下的井田开拓方式、采煤方法、开采设计等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因此,学习好本课程,对于从事煤矿生产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当具备以下技能: 掌握采区巷道布置方案的设计、合理确定采煤工艺、编制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采煤等主要工种的技术操作、编制采煤工作面各种安全技术措施的基础知识。了解我矿矿井开拓、采区巷道布置、矿山压力、采煤工艺的实际情况。 二、课程内容及授课重点 《煤矿开采方法》课程内容讲授煤层赋存特征、矿井开拓、采区巷道布置与设计、矿山压力、采煤工艺知识,了解其它采矿方法,详细介绍我矿矿井开拓、采区巷道布置、矿山压力、采煤工艺的实际情况,采面工作面作业规程、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采煤、掘进工程质量验收标准、采煤工作面顶板灾害类型及防治。 课程内容及重点: 第一部分:井田开拓基本知识 掌握:煤田划分井田基本原则,矿井储量、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三者之间关系,井田内的再划分方式。

理解:阶段、水平和区段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点。 了解:井田开拓的概念及分类。 第二部分:井田开拓方式 掌握:立井、斜井开拓系统主要特点,开掘顺序、主要生产系统。 理解:立、斜井不同适应条件。 了解:平硐开拓形式及特点,综合开拓的概念及大型矿井采用的开拓方式。 第三部分:井底车场 掌握:井底车场形式分类,车场主要硐室和线路布置原则,线路布置方式,各线路长度、坡度的确定。 了解:车场调车方法,车场通过能力计算方法与要求。 第四部分:井田开拓基本问题 掌握:井筒数目及位置的确定,上、下山开采的特点及适用性,大巷布置方式及运输方式选择,大巷位置合理确定。 理解:矿井延深技术改造的方法与目的,延深、技术改造方案与实施。 了解:开采水平划分原则,主要影响因素,矿井开采顺序确定方法。 第五部分:采煤方法概述 理解:采煤方法基本概念掌握采煤方法分类及应用。 了解:柱式开采和壁式开采的主要特点及适用性。 第六部分:采煤工作面矿山压力基本规律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教案

贵州中纸投资有限公司 盘县红果镇打牛厂煤矿 2017年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教案 2017年8月 第1部分总则 一、基本条件 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煤矿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齐全有效; 2、矿长、副矿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在规定得时间内参加由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组织得安全生产知识与管理能力考核,并取得考核合格证; 3、不存在各部分所列举得重大事故隐患; 4、建立矿长安全生产承诺制度,矿长每年向全体职工公开承诺,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保证安全投入,持续保持煤矿安全生产条件,保护矿工生命安全。

二、等级设定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为最高级。 三、工作要求 1、建立与保持 煤矿就是创建并持续保持标准化动态达标得责任主体。应通过实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范行为、控制质量、提高装备与管理水平、强化培训,使煤矿达到并持续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标准,保障安全生产。 2、目标与计划 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年度计划,并分解到相关部门严格执行与考核。 3、组织机构与职责 有负责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得机构,各单位、部门与人员得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职责明确。 4、安全生产标准化投入 保障安全生产标准化经费,持续改进与完善安全生产条件。 5、技术保障

健全技术管理体系,完善工作制度,开展技术创新;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编制符合要求,审批手续完备,贯彻执行到位。 6、现场管理与过程控制 加强各生产环节得过程管控与现场管理,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自检工作。 7、持续改善 煤矿取得得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就是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主管部门在考核定级时,对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现状得测评,就是对煤矿执行《安全生产法》等相关规定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情况得考核认定。取得等级得煤矿应在取得得等级基础上,有目得、有计划地持续改进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管理措施,规范员工安全行为,进一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使煤矿持续保持考核定级时得安全生产条件,并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长效机制。 四、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 1、井工煤矿 (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考核内容执行本方法第2部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得规定; (2)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考核内容执行本方法第3部分“事

煤矿提升运输培训教案

煤矿提升运输 安全培训教案 课程名称:绞车工、把钩工、皮带司机、刮板司机 授课教师: 培训单位: 2017年1月15日

课题:提升运输安全 教学目标:了解提升运输安全知识 教学重点:安全知识 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过程:新课传授 第八章煤矿机电运输提升安全 第二节煤矿运输提升安全 一、提升设备的安全运行及安全检查 (一)提升系统的检查 对所安装的提升设备,经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投入运行后的设备,必须每年进行一次检查,每3年进行一次测试,认定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检查验收和测试的内容包括: ①《煤矿安全规程》所规定的各种保险装置。 ②天轮的垂直和水平程度、有无轮缘变形和轮辐弯曲现象。 ③电气、机械传动装置和控制系统的情况。 ④各种调整和自动记录装置以及深度指示器的动作状况和精密程度。 ⑤检查常用闸和保险闸的各部间隙及连接、固定情况,并验算其制动力矩和防滑条件。 ⑥测试保险闸空动时间和制动减速度。对摩擦式提升机,要检验在制动过程中钢丝绳是否打滑。⑦测试盘形闸的贴闸压力 ⑧井架的变形、损坏、锈蚀和震动情况。 ⑨井筒罐道的垂直度及固定情况。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提升装置的各部分,包括提升容器、连接装置、防坠器、罐耳、罐道、阻车器、罐座、摇台、装卸设备,天轮和钢丝绳,以及提升绞车各部分,包括滚筒、制动装置、深度指示器、防过卷装置、限速器、调绳装置、传动装置、电动机和控制设备以及各种保护和闭锁装置等,每天必须由专职人员检查1次,每月还必须组织有关人员检查1次。发现问题,必须立即处理,检查和处理结果都应留有纪录。 (二)提升容器的安全运行 (1)立井中升降人员,应使用罐笼或带乘人间的箕斗。在井筒作业或因其他原因,需要使用普通箕斗或救急罐升降人员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凿井期间,立井中升降人员可采用吊桶,并遵守下列规定: ①应采用不旋转提升钢丝绳。 ②吊桶必须沿钢丝绳罐道升降。在凿井初期,尚未装设罐道时,吊桶升降距离不得超过40 m;凿井

煤矿新工人培训教案(全新)

目录 第一章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及法律法规 (3) 第一节煤矿安全生产方针 (3) 第二节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3) 第二章矿纪矿规 (5) 第一节煤炭企业有关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5) 第三章劳动合同与劳动保护 (6) 第一节劳动合同 (6) 第二节煤炭企业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7 第三节劳动保护 (7) 第四章入井须知 (8) 第一节入井前的准备 (8) 第二节矿灯 (8) 第三节井下行走及乘车安全 (10) 第四节井下安全设施与安全标志 (11)

第五章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 (11) 第一节矿井通风作用及气候条件 (12) 第二节瓦斯防治 (13) 第三节矿尘防治 (16) 第四节矿井火灾防治 (17) 第五节矿井水灾防治 (19) 第六节顶板事故防治 (20) 第七节爆破安全基础知识 (23) 第六章矿井概况 (26) 第一节采矿基本知识 (26) 第七章职业道德 (27) 第八章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 (29)

《煤矿新工人培训教案》 第一章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及法律法规 第一节煤矿安全生产方针 一、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含义和意义 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是党和国家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而确定的指导思 想和行动准则,即“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是强调安全、突出安全、安全优先,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要求各级政府和煤矿领导及职工把安全生产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切实处理好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生产的关系;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前提条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目标原则和手段措施的关系。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方针。贯彻落实好这个方针,对于处理安全与生产以及与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科学管理、搞好安全,促进生产和效益提高,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有重大意义。 二、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贯彻和落实 贯彻落实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应当做到以下3点 1.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 2.坚持煤矿安全生产方针 3.坚持各项行之有效的措施标准。 第二节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一、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内容有: 1.法律有《安全生产法》、《煤炭法》、《矿山安全法》、《劳动法》、《矿产资源法》等。 2.行政法规有《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炭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乡镇煤矿管理条例》、《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等。

煤矿新工人培训教案

龙金煤矿 职 工 培 训 教 案 编制:狄锡恩 2013年6月

《矿长保护职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培训教案》 授课老师:范铁柱 授课时间:2013、6、11上午 第一章制定《七条规定》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第一节制定《七条规定》的背景 煤矿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炭行业是高危行业,煤矿安全生产始终是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煤矿一旦出事往往容易酿成大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在各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我国的煤矿条件比较复杂,自然灾害比较严重,一些煤矿基础条件薄弱,事故风险依然较大,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通过近几年煤矿事故的分析,梳理出40多个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问题,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反复归纳和提炼,最后确定了七个方面,依法作出了硬性规定,并以国家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令的形式颁布实施。七条规定是血的教训和总结,是每个矿长必须做到的。只要做到了,就能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 授课老师:范铁柱 授课时间:2013、6、11下午 第二节制定《七条规定》的目的和意义 一、是保护矿工生命安全的需要; 二、是落实煤矿企业主体责任的需要; 三、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目标的需要;

授课老师:狄锡恩 授课时间:2013、6、12 第二章深刻领会《七条规定》的基本内容及内在 含义 《七条规定》中所指的矿长,包括生产煤矿矿长、各类煤矿建设项目的负责人,煤矿企业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小煤矿实际控制人等。 《七条规定》的内在含义: 第一条为: 1、在建矿井必须持有《采矿许可证》或矿区划定范围的文件、《工商营业执照》、开采方案设计和安全设施设计批复文件、合格的矿长两证。 2、生产矿井: 必须持有《采矿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合格的矿长两证、 授课老师:柴银中 授课时间:2013、6、13 第二条为: 1、煤矿必须按照《采矿许可证》划定的开采范围,标高或批准的开采方案设计规定的区域和煤层内实施正规开采,否则为超层越界开采。 正规开采三要素: ①全负压通风;②保证有两个或以上安全出口;③合理的开采方法和支护。 空顶作业是不按规定的支护类型、材料和施工方式进行支护;禁止使用木支护和摩擦支柱支护。 授课老师:狄锡恩 授课时间:2013、6、14

煤矿队组安全知识培训教案实用版

YF-ED-J1210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煤矿队组安全知识培训教 案实用版 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煤矿队组安全知识培训教案实用 版 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第一章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要求 一、煤矿企业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 的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和规范。 二、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 任制、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安 全技术审批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安全检 查制度、安全办公会议等制度。 三、煤矿企业必须设置安全生产机构,配 备适应工作需要的安全生产人员和装备。 四、煤矿企业必须建立人井检身制度和出

入井人员清点制度。人井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随身携带自救器和矿灯,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严禁穿化纤衣服,入井前严禁喝酒。 五、煤矿企业必须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未经安全培训的,不得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培圳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 六、煤矿企业必须实行群众监督,职工有权制止违章作业,拒绝违章指挥;工作地点出现险情时,有权立即停止作业,撤到安全地点;当险情没有得到处理不能保证人身安全时,有权拒绝作业。 七、煤矿矿长必须具备安全专业知识,具备领导安全生产和处理煤矿事故的能力,并经依法培训合格,取得安全任职资格证书。

煤矿机电运输安全培训教案

煤矿机电运输安全培训教案 课程名称:机电运输安全 任课教师: 培训单位: 安全培训中心

第一章: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知常识 在煤矿生产中电的应用十分广泛,掌握煤矿安全用电至关重要。现就电的基础知识、矿井供电设备、井下电气设备的隔爆与失爆、井下电网的三大保护、触电事故、矿井运输分述如下: 一、电的基础知识 (一)电流、电压和电阻 1、电流---- 电荷有规则的定向运动称为电流。也作为电流强度的简称。电流有方向性,习惯上把正电荷流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电流有两种及:交流与直流。 交流电---- 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 直流电---- 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变化。 电流用符号I 表示,单位为安培,简称安,用符号A表示。常用单位还有千安(kA )、毫安(mA)和微安(μA)。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1 kA(千安)=1000A(安)1A(安)=1000 mA(毫安) 1 mA(毫安)1000μA 2、电压 在电路中,由于电源中电动势的作用,使电源的一端聚集正电荷,另一端聚集负电荷,形成电源的正极和负极。人们规定,正极电位高,负极电位低,在正负极间接上负载(如灯泡),构成闭合回路后,电流就会从高电位的正极经负载流向低电位的负极。电源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位差,称为电压。 电压用符号U表示,单位为伏特,简称伏,用符号V表示。常用单位有千伏(kV)、毫伏(mV)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 kA(千伏)=1000V(安)1V(伏)=1000 mV(毫伏) 3、电阻 物体对电流通过所呈现的阻力称为电阻。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断面和材料等有关。导体愈长,电阻愈大。断面愈大,电阻愈小;材料对电阻的影响用电阻系数来衡量。电阻系数以银为最小,铜次之,吕再次之。因为银的价格昂贵,所以人们一般以铜和铝来做导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