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学家简介

经济学家简介

经济学家简介
经济学家简介

About The Economist------its history

It is not only The Economist's name that people find baffling(难解之谜). Here are some other common questions.

First, why does it call itself a newspaper? Even when The Economist incorporated(并入,包含)the Bankers' Gazette and Railway Monitor from 1845 to 1932, it also described itself as "a political, literary and general newspaper".

It still does so because, in addition to offering analysis and opinion, it tries in each issue to cover the main events—business and political—of the week. It goes to press on Thursdays and, printed simultaneously (同时的)in six countries, is available in most of the world's main cities the following day or soon after. Readers everywhere get the same editorial(编辑的,社论的)matter. The advertisements differ. The running order of the sections, and sometimes the cover, also differ. But the words are the same, except that each week readers in Britain(大不列颠、英国)get a few extra pages devoted to (致力于,投入)British(英国人的) news.

Why is it anonymous(adj匿名的,无特色的)? Many hands write The Economist, but it speaks with a collective voice. Leaders are discussed, often disputed(争论,争辩), each week in meetings that are open to all members of the editorial staff. Journalists often co-operate on articles. And some articles are heavily edited. The main reason for anonymity(n.匿名), however, is a belief that what is writte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who writes it. As Geoffrey Crowther, editor from 1938 to 1956, put it, anonymity keeps the editor "not the master but the servant(仆人;受某人某物支配的人) of something far greater than himself. Y ou can call that ancestor-worship if you wish, but it gives to the paper an astonishing momentum(动力,势头)of thought and principle."

Who owns The Economist? Since 1928, half the shares have been owned by the Financial Times, a subsidiary(n子公司;adj附属的,次要的)of Pearson, the other half by a group of independent shareholders(股东), including many members of the staff. The editor's independence is guaranteed by the existence(存在;生活方式)of a board of trustees(受托人;理事,董事), which formally(正式的;礼貌的)appoints(任命,委派;约定,确定)him and without whose permission(准许,许可)he cannot be removed.

What, besides free trade and free markets, does The Economist believe in? "It is to the Radicals that The Economist still likes to think of itself as belonging. The extreme centre is the paper's historical position." That is as true today as when Crowther said it in 1955. The Economist considers itself the enemy(敌人)of privilege(特权,光荣), pomposity(自命不凡的)and predictability(可预测的). It has backed conservatives(保守的;英国保守党)such as Ronald Reagan and Margaret Thatcher. It has supported the Americans in Vietnam. But it has also endorsed(赞同;背书,签名;宣传;记录违章的事)Harold Wilson and Bill Clinton, and espoused(支持,拥护)a variety of liberal causes: opposing capital punishment (惩罚)from its earliest days, while favouring penal(刑罚的)reform and decolonisation, as well as—more recently—gun control and gay marriage.

Lastly, The Economist believes in plain language. Walter Bagehot, our most famous 19th-century editor, tried "to be conversational, to put things in the most direct and picturesque(美丽的,古雅的,风景如画的;生动的,形象的)manner, as people would talk to each other in common speech, to remember and use expressive colloquialisms(口语用词)". That remains the style of the paper today.

Established in 1843 to campaign on one of the great political issues of the day, The Economist remains, in the second half of its second century, true to the principles of its founder. James Wilson, a hat maker from the small Scottish town of Hawick, believed in free trade, internationalism and minimum interference (干涉,干预)by government, especially in the affairs of the market. Though the protectionist Corn Laws which inspired Wilson to startThe Economist were repealed in 1846, the newspaper has lived on, never

abandoning its commitment to the classical 19th-century Liberal ideas of its founder.

The Corn Laws, which by taxing and restricting imports of corn made bread expensive and starvation common, were bad for Britain. Free trade, in Wilson's view, was good for everyone. In his prospectus for The Economist, he wrote: "If we look abroad, we see within the range of our commercial intercourse whole islands and continents, on which the light of civilisation has scarce yet dawned; and we seriously believe that free trade, free intercourse, will do more than any other visible agent to extend civilisation and morality throughout the world - yes, to extinguish slavery itself."

Wilson's outlook was, therefore, moral, even civilising, but not moralistic. He believed "that reason is given to us to sit in judgment over the dictates of our feelings." Reason convinced him in particular that Adam Smith was right, that through its invisible hand the market benefited profit-seeking individuals (of whom he was one) and society alike. He was himself a manufacturer and wanted especially to influence "men of business". Accordingly, he insisted that all the arguments and propositions put forward in his paper should be subjected to the test of facts. That was why it was called The Economist.

Wilson was not The Economist's greatest editor in terms of intellect. That title probably goes to his son-in-law, Walter Bagehot (pronounced Bajut), who was the paper's third editor, from 1861 to 1877. Bagehot was a banker, but he is best remembered for his political writing and notably for his articles on the British constitution. The monarch, he argued, was head of the "dignified" parts of the constitution, those that "excite and preserve the reverence of the population"; the prime minister was head of the "efficient" parts, "those by which it, in fact, works and rules." The distinction is often drawn, even today. It was Bagehot who broadened the range of the paper into politics. He was also responsible for greatly strengthening the interest in America that The Economist has always shown. Under the editorship of Bagehot, who argued that "The object of The Economist is to throw white light on the subjects within its range", the paper's influence grew. One British foreign secretary, Lord Granville, said that whenever he felt uncertain, he liked to wait to see what the next issue of The Economist had to say. A later admirer of Bagehot's was Woodrow Wilson,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from 1913 to 1921.

The paper, however, had to wait nearly half a century before getting another rema rkable editor. He came in 1922, in the shape of Walter Layton, whose achievement, in the words of The Economist's historian, Ruth Dudley Edwards*, was to have the paper "read widely in the corridors of power abroad as well as at home", even if critics said it was "slightly on the dull side of solid". That was certainly not a criticism that could be levelled at his successor, Geoffrey Crowther, who was probably The Economist's greatest editor since Bagehot. His contribution was to develop and improve the coverage of foreign affairs, especially American ones, and of business. Its authoritativeness had never been higher.

From the earliest days, The Economist had looked abroad, both for subjects to write about and for circulation. Even in the 1840s, it had readers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By 1938, half its sales were abroad although, thanks to world war, not for long. Crowther's great innovation was to start a section devoted to American affairs, which he did just after the Japanese attack on Pearl Harbour in December 1941. "American Survey" (renamed "United States" in 1997) was aimed not at Americans but at British readers who, Crowther believed, needed to know more about their new allies. In time, however, it earned a follow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that became the base for the great rise in American circulation that began in the 1970s.

For most of its existence The Economist has been content with a small circulation. When Bagehot gave up as editor, it stood at 3,700, and by 1920 had climbed to only 6,000.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it rose rapidly, but from a base of barely 18,000, and when Crowther left it stood at only 55,000, not reaching 100,000 until 1970. Today circulation is over 1.4m, more than four-fifths of it outside Britain. The American circulation accounts for over half of the total.

A recent editor, Rupert Pennant-Rea, once described The Economist as “a Friday viewspaper, where the readers, with higher than average incomes, better than average minds but with less than average time, can test their opinions against ours. We try to tell the world about the world, to persuade the expert and reach

the amateur, with an injection of opinion and argument.” With readers such as these, and aims such as these, The Economist was bound to find it progressively harder to increase its circulation in Britain. That became especially true in the 1960s and 1970s, when British daily papers started to carry more of the interpretive, argumentative and analytical articles that had traditionally been the preserve of the weeklies. The Economist has survived, and indeed prospered, by building on the internationalism of its outlook and by selling abroad.

In this it has been helped enormously by its coverage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 affairs. Wilson believed that even statistics, so far from being dull, could “afford the deepest and often the most exciting interest.” To this day, readers such as Helmut Schmidt, chancellor of West Germany from 1974 to 1982, agree. But few readers buy The Economist for one thing alone, and in recent years the paper has added sections devoted to Europe, Asia, Latin America, international issues,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t has also expanded coverage of books and arts and introduced a new column on financial markets, Buttonwood. Articles in The Economist are not signed, but they are not all the work of the editor alone. Initially, the paper was written largely in London, with reports from merchants abroad. Over the years, these gave way to stringers who sent their stories by sea or air mail, and then by telex and cable. Nowadays, in addition to a worldwide network of stringers, the paper has about 20 staff correspondents abroad. Contributors have ranged from Kim Philby, who spied for the Soviet Union, to H.H. Asquith, the paper's chief leader writer before he became Britain's prime minister, Garret FitzGerald, who became Ireland's, and Luigi Einaudi, president of Italy from 1948 to 1955. Even the most illustrious of its staff, however, write anonymously: only special reports, the longish supplements published about 20 times a year on various issues or countries, are signed. In May 2001, a redesign introduced more navigational information for readers and full colour on all editorial pages.

《经济学家》(The Economist)于1843年在伦敦建刊,以独立和全球化的视角着称。说它是杂志,其实它是以报纸的身份注册的。经济学家每周四晚上在世界六个地方同步印刷,每周六全球同步出版,4-5期/月,同时于当天晚些时候在网上更新最新一期的内容。经济学家是一本完全国际化期刊,其中80%的发行量来自英国之外。

自建刊以来,经济学家一直秉承其创建者James Wilson的办刊原则。在创刊计划书中James Wilson写到:“我们真诚的相信,自由贸易和自由交往在全世界传播文明和道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现有的媒介无法比拟的” 。但杂志的第三任主编Walter Bagehot(1861-77)才是使经济学家发扬光大的人。他使杂志的触角向政治问题延伸。现在,经济学家的文章不仅涉及时势,商业,金融和经济,还涉及到科学,技术和艺术。无论主题是什么,经济学家的独立,坦率,简练和尊重事实的品质任使其与众不同。

客观公正是经济学家杂志的的生命所在。公司的构成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获得杂志半数以上的持股权。该杂志所有的文章都不署名,皆由集体创作,就象它的主编们认为的那样:写出了什么东东,比出自谁的手笔更重要。

The Economist 字体鲜红的底色,秉承了刊物创始人James Wilson一贯倡导的朴实无华的作风,一个多世纪以来《经济学家》始终恪守创始人James Wilson的办刊思想:“在文章中提出的任何争论和主张必须要经得起事实的考验”。

《经济学家》读者定位为高收入、富有独立见解和批判精神的社会精英,与此相适应,文章始终保持了一种独特的格调:不拘一格、叙述朴实、用词准确和忠于事实。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介绍概要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及 其介绍 张五常 张五常,国际知名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以《佃农理论》和《蜜蜂的神话》两篇文章享誉学界。 中文名:张五常 出生地:中国香港 出生日期:1935年12月1日 职业:教授,经济学家 毕业院校: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 分校

简介张五常(1935年12月1日-),香港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系。张五常教授为现代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于1935年出生在香港,抗日战争时期曾随父母到广西避难,耳闻目睹中国内地农村之艰苦,从小起就希望中国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其著作《佃农理论》获得芝加哥大学政治经济学奖。 求学生涯他早年师从现代新制度经济学大师阿尔奇安和科斯,科斯称张五常是最为了解他的思想真谛的人;他与现代产权大师科斯、巴泽尔共事多年其思想互相影响与激励;他与大多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交往甚笃,张五常香港的家往往成了他们进入中国的桥头堡;他多次陪弗里德曼来中国,与国家领导人畅谈中国改革之大要;他也应邀参加诺贝尔奖颁发大典,被奉为嘉宾;他被选为1997

—1998年度美国西部经济学会会长,这是第一次授予美国本土之外的经济学家的殊荣,等等。此等际遇,在中文世界的经济学家中,恐怕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最受欢迎的教授“最劣的教师”1991年,在香港大学一些所办的“最差教学奖”的选举中,张五常被选为“最劣的教师”。张五常荣登劣座,几乎全香港哗然!其实,这十分自然,如果按照东方传统的教育模式及标准,张五常的教学肯定会与其要求不合。张五常讲课,从来不备课,也没有讲义,更不在黑板上板书。在他看来,自己天天思考的经济学,备课是多此一举。即使是正式场合的演讲他也不会有多少准备(如:1991年到瑞典对众多诺贝尔奖得主的演讲,1998年到美国任西部经济学会会长的演讲)。 中国经济制度分析的第一人 率先将新制度分析系统地运用到中国经济问题研究的第一人,非张五常莫属了。张五常受著名新制度经济 学大师科斯、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亲传,与诺斯、巴泽尔共事多年,耳儒目染,一代新制度经济学宗师呼之欲出(科斯在他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演说中多次提到张五常对新制度经济学的贡献(科斯,1994)。诺斯也多次提到张五常对他经济思想的影响。)。张五常对新制度经济学的最大贡献应该是把制度分析的方法系统地引入到对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张五常将产权制度的分析方法应用在台湾的土地改革上并创立了“新租佃理论”。张五常

21世纪著名经济学家

当今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简介 Robert Mundell(罗伯特·蒙代尔)哥伦比亚大学、诺贝尔经济奖得主 罗伯特·蒙代尔 罗伯特蒙代尔教授现任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系教授,是最优货币区域理论的首创者,被誉为“欧元之父”。1955年,从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1956-1957在芝加哥大学做政治经济学博士后研究。多年来,他先后担任过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加拿大政府、美国联邦银行、美国财政部及欧洲经济委员会的高级顾问。Robert Mundell教授作为金融专家,多年来对中国的经济金融改革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 蒙代尔教授一直担任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和加拿大、欧洲国家政府及美国联邦储备局顾问。1999年因“对不同汇率体制下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以及最优货币区域的分析”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Thomas C. Schelling(托马斯·谢林)美国马里兰大学、2005诺贝尔经济奖

得主 托马斯·谢林 谢林教授现任美国马里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在此之前的20年里,他长期执教于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担任政治经济学教授。 谢林教授曾被推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医学研究所及美国国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1991年,他担任美国经济学会主席,。因其在政治经济学和防止核战争中的行为研究的突出贡献,他分别获得Frank E. Seidman奖和美国全国科学院奖。 谢林教授曾任职于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美国白宫、耶鲁大学、兰德公司和哈佛大学经济学院与国际事务中心。其理论研究覆盖军事、军控、能源、环境、气候、核战略、恐怖主义、国际贸易与冲突、博弈理论、种族隔离、健康政策、烟草与毒品政策、公共政策与商业中的道德问题。 Douglass North(道格拉斯·诺斯)华盛顿大学,诺贝尔经济奖得主

经济应用数学二(线性代数)

2065 - 经济应用数学二(线性代数)单项选择题 1.设A和B都是n阶矩阵,且|A+AB|=0,则有() A.|A|=0 B.|E+B|=0 C.|A|=0 或|E+B|=0 D.|A|=0且 |E+B|=0 答案:C 2. A.1 B.-1 C.2 D.-2 答案:C 3.若C=AB,则() A.A与B的阶数相同; B.A与B的行数相同; C.A与B的列数相同; D.C与A的行数相同。 答案:D 4.A*是A的伴随矩阵,且|A|≠0,刚A的逆矩阵A-1=()。 A.AA* B.|A|A* C.; D.A'A* 答案:C 5.矩阵A的秩为r,则知() A.A中所有r阶子式不为0; B.A中所有r+1阶子式都为0; C.r阶子式可能为0,r+1阶子式可能不为0; D.r-1阶子式都为0。 答案:B 6.A*是A的n阶伴随矩阵,且A可逆,刚|A*|=()。 A.|A| ;

B.1; C.|A|n-1 D.|A|n+1 答案:C 7.设A,B,C为同阶矩阵,若AB=AC,必推出B=C,则A应满足条件() A.|A|≠0 B.A=O C.|A|=0 D.A≠0 答案:A 8.设A是sxt矩阵,B是同m×n矩阵,如果AC T B有意义,则C应是()矩阵。 A.s×n B.s×m C.m×t D.t×m 答案:C 9.设 A、B为n阶矩阵,A可逆,k≠0,则运算()正确. A. B. C. D. 答案:D 10.设A为3阶方阵,且|A|=2,则|A|-1=()。 A.2 B.-2 C. D. 答案:C 11.设A是m×k矩阵, B是m×n矩阵, C是s×k矩阵, D是s×n矩阵,且k≠n,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B T A是n×k矩阵 B.C T D是n×k矩阵 C.BD T是m×s矩阵

经济学各专业介绍及就业前景方向

0201 理论经济学 020101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专业是理论经济学的一个二级学科,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特定经济制度下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学科,学习和研究政治经济学对于把握现实经济运行的规律,理解国家的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的发展趋势,以学好各门应用经济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水平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这种领先地位近年来得到了进一步巩固。自1996年以来,本学科点的成员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重要刊物上每年都有论文发表,多次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课题,5项成果获孙冶方经济学奖,多项成果获省部级优秀成果奖。本专业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经济理论和经济管理工作者,许多成为著名专家、教授、学者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骨干、领导者。多年来主要流向国家政策研究部门、政府部门、重点科研院所。近几年来,毕业生也进入新闻、金融、出版等部门。 020104 西方经济学 目前,各大院校与西方经济学专业相关的研究方向都略有不同的侧重点。以西安交通大学大学为例,该专业所包含的研究方向有:西方宏观经济学研究及其动态研究、微观经济学理论及其发展动态研究和西文经济学说发展历史的研究等。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随着加入WTO后与世界经济体系相互依存的进一步加深,我国急需既熟悉中国国情,又深谙西方经济学理论的专门人才,这里可以从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意义来看该专业的就业前景。 (一)积极借鉴,为我所用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形成,我们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但是,市场经济在我国还处在婴儿期,我们对它的认识还比较浅显,我国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就必须了解、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只有这样,才能了解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及理论依据,知道他们的经济运行机理,懂得他们的经济组织和管理方法,研究他们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积极参与各种国际性和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和机构。真正做到知已知彼,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进行。 (二)融会贯通,相得益彰 西方经济学不单单是一个独立的学科,还是很多经济贸易领域专业的基础,譬如国际经济与贸易,应该是一个越做越值钱的行业,因为经验在积累。现在出口增长比较活跃的省份,如浙江省,广东省,上海市,对该专业人员的需求量很大,尤其是国家放宽企业的进出口权后,许多中小企业有外贸自营权。他们很需要该专业人才,踏踏实实地做外贸业务。而且该专业发展前景广阔,是最有可能自己开公司当老板的专业。西方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横向发展诸多相关领域,这样一来就业渠道自然就多,大显身手的机会也就越多。

经济应用数学二(线性代数)

一、 单项选择题 共 32 题 1、 若A 为4阶方阵, 且|A|=5,则|3A|=( )。 A . 15 B . 60 C . 405 D . 45 2、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 任意n 个n +1维向量线性相关; B . 任意n 个n +1维向量线性无关; C . 任意n + 1个n 维向量线性相关; D . 任意n + 1个n 维向量线性无关. 3、 方阵A 满足A 3=0,则(E+A+A 2)(E-A) =( )。 A . E B . E-A C . E+A D . A 4 、 A . 解向量 B . 基础解系 C . 通解 D . A 的行向量 5、 n 维向量组α1,α2,…αs (3≤ s≤ n ) 线性 无关的充要条件是α1,α2,…αs 中( )。 A . 任意两个向量都线性无关 B . 存在一个向量不能用其余向量线性表示 C . 任一个向量都不能用其余向量线 性表示 D . 不含零向量 6、 对于两个相似矩阵,下面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 . 两矩阵的特征值相同; B . 两矩阵的秩相等; C . 两矩阵的特征向量相同; D . 两矩阵都是方阵。 7、 设λ=-3是方阵A 的一个特征值,则A 可逆时,A -1的一个特征值是 ( )。 A . -3 B . 3 C .

D . 8、一个四元正定二次型的规范形为()。 A . B . C . D . 9、设A和B都是n阶矩阵,且|A+AB|=0, 则有()。 A . |A|=0 B . |E+B|=0 C . |A|=0 或|E+B|=0 D . |A|=0且|E+B|=0 10、矩阵A的秩为r,则知()。 A . A中所有r阶子式不为0; B . A中所有r+1阶子式都为0; C . r阶子式可能为0,r+1阶子式可能不 为0; D . r-1阶子式都为0。 11、设A是m×k矩阵, B是m×n矩阵, C 是s×k矩阵, D是s×n矩阵,且k≠n, 则下列 结论错误的是()。 A . B T A是n×k矩阵 B . C T D是n×k矩阵 C . B D T是m×s矩阵 D . D T C是n×k矩阵 12、设A , B均为n 阶方阵, 下面结论正 确的是()。 A . 若A ,B均可逆, 则A + B 可逆 B . 若A ,B均可逆, 则AB 可逆 C . 若A + B可逆, 则A- B 可逆 D . 若A + B可逆, 则A, B均可逆 13、设A为三阶方阵,且A2=0,以下成 立的是()。 A . A=0 B . A3=0 C . R(A)=0 D . R(A)=3 14、t满足()时, 线性无关。 A . t≠1; B . t=1 ;

经济学家马歇尔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人物简介 (1842-1924) ——剑桥学派的创建人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842-1924)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及至世界最著名的经济学家。1842年,马歇尔出生于英国伦敦区一个朴实的中产阶级家庭,从小接受他那极为严厉的、期望他儿子能成为一个牧师的父亲的教育。但他背叛了他父亲的意愿,去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学习数学并获得学士学位,并被选为圣约翰学院教学研究员。1877年由于他和玛丽.佩利——一个他过去的学生结婚,被迫辞职,因为当时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研究员们要像牧师那样独身。随后,他先后担任布里斯托尔大学校长,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讲师和教授(那时,独身要求已取消)。他参加过英政府组织的政策咨询活动,还曾是1890-1994年皇家劳工委员会颇有影响的成员。1880年,他担任英国协会第六小组的主席,正式领导了创建英国(后改为皇家)经济学会的运动。 .马歇尔是剑桥大学教授,也是英国正统经济学界无可争辩的领袖。他于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被看作是与斯密《国富论》、李嘉图《赋税原理》齐名的划时代的著作,在盎格鲁——撒克逊世界(英语国家)替换了古典经济学体系.其供给与需求的概念,以及对个人效用观念的强调,构成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这本书在马歇尔在世时就出版了8次之多,成 为当时最有影响的专著,多年来一直被奉为英国经济学的圣经。而他本人也被认为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者,他的理论及其追随者被称为新古典理论和新古典学派。同时由于他及其学生,如J.M.凯恩斯,J.S.尼科尔森,A.C.庇古,D.H.麦格雷戈等先后长期在剑桥大学任教,因此也被称为剑桥学派。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受到当时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经济学家亨利西奇威克的影响,正因为这个人对他在经济学及道德哲学方面的影响很大,马歇尔的学术兴趣逐渐由物理学转向了哲学和社会科学。于是,马歇尔的思想开始了一生中最重要的转变。曾经他把西奇威克称为自己“精神上的父母”。后来,他看到了十九世纪中期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英国出现的严重的社会不公平,他感觉到,神学、数学、物理学和伦理学都不能够给人类带来“福音”,于是,他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政治经济学上面来,把理解社会现状的希望寄托在经济学的研究上,打算从经济上来分析社会

影响世界的50位经济学家简介教学内容

影响世界的50位经济学家简介 1.亚当·斯密(1723~1790年) 出生于苏格兰伐夫郡。号称古典经济学的鼻祖,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政治哲学、伦理学、经济学,在古典经济学、现代自由市场、劳动分工等领域有重大学术贡献。 2.大卫.李嘉图(1772~1823年)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生于犹太人家庭,父亲为证券交易所经纪人。12岁到荷兰商业学校学习,14岁随父从事证券交易。1793年独立开展证券交易活动,25岁时拥有200万英镑财产,随后钻研数学、物理学。1799年,读亚当·斯密《国富论》后开始研究经济问题,参加了当时关于黄金价格和谷物法的讨论,1817年发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3.马尔萨斯(1766~1834年) 出生于英格兰一个土地贵族家庭。1784年,入剑桥大学;1798年,加入英国教会的僧籍,任牧师;1799年,到欧洲一些国家调查人口问题;1805年,任黑利伯里学院历史和政治经济学教授;1819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798年,出版了一本颇具影响的小书,题目是《人口原理》(Principle of Population)。 4.圣西门(1760~1825年) 法国哲学家,经济学家,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出身贵族,曾参加法国大革命,还参加过北美独立战争。他抨击资本主义社会,致力于设计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并花掉了他的全部家产。在他所设想的社会中,人人劳动,没有不劳而获,没有剥削、没有压迫。 5.萨伊(1767~1832年) 生于里昂一个商人家庭。少年时代即开始经商。曾在英国伦敦附近一所商业学校学习,在此期间了解到英国工业革命进程并接触到斯密的学说。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时,他正在一家人寿保险公司任职,拥护当时大资产阶级的执政,积极参加政治活动并一度从军。雅各宾派上台后转而反对革命。 1794~1799年任《哲学、文艺和政治旬刊》主编,于该刊发表经济文章,批评国民大会活动,后受拿破仑一世重视被委任为法官,又被派往财政委员会工作。1803年,他出版《论政治经济学,或略论财富是怎样产生、分配和消费的》(简称《政治经济学概论》)一书,宣扬斯密的贸易自由放任思想,后因拒绝支持拿破仑保护关税政策被解职。 6.傅立叶(1772~1837年)

当今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简介

当今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简介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经济学鼻祖。英国人,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获得学术界极高评价。1776年3月,他所著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出版后引起大众广泛的讨论,世人尊称亚当·斯密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年),李嘉图是英国产业革命高潮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经济理论中的精华,使古典政治经济学达到了最高峰,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1817年他发表了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其比较优势学说构成了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石。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剑桥学派的创建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其供给与需求的概念,以及综合边际效用学派的观点,提出均衡价格理论,构成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1890年发表《经济学原理》,他的理论及其追随者被称为新古典理论和新古典学派。 琼·罗宾逊 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1903~1983)(琼·罗宾逊夫人),英国著名女经济学家,新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与美国的张伯伦一起提出了厂商均衡理论,标志着微观经济学体系的最终确立。琼·罗宾逊著述甚多,除《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外,其他主要著作有:《就业理论引论》、《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资本积累论》、《经济增长论文集》、《经济哲学》、《经济学的异端》、《现代经济学导论》等。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英国人,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1936年,,凯恩斯的代表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发表,被西方学者认为“凯恩斯是在致命危机威胁资本主义世界时挽救和巩固了这个社会”。另外两部重要著作是《论货币改革》和《货币论》。 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1915~2009),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一人萨缪尔森和他的导师汉森是凯恩斯主义在美国的主要代表人物,被称为新古典综合派,实质

经济应用数学(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 函数、极限与连续 习题1.1 1.(1)不同,因为它们的定义域不同; (2)不同,因为它们的定义域和对应法则都不同. 2.(1)[2,1)(1,2]-U ;(2)(3,3)-. 3.2,4 1, 1. 4.(1)12,,ln 2+===x v v u u y ; (2)13,sin ,2+===x v v u u y ; (3)x u u y ln 1,5+==; (4)52,sin ,,2+==-==x t t v v u e y u . 5.(100)2000C =,(100)20C =. 6.22 14)(x x x R -=. 7.(1)25000;(2)13000;(3)1000. 8.()1052p Q p =+?. 9.130,(0700)9100117,(7001000) x x y x x ≤≤?=?+<≤?. 习题1.2 1.(1)0; (2)0; (3)1; (4)0; (5)24; (6)41; (7)1; (8)4 1; (9)0; (10)∞. 2.(1)无穷大; (2)无穷大; (3)无穷小; (4)无穷小;

(5)无穷小; (6)无穷大; (7)无穷大; (8)无穷大. 3.(1)2;(2)1;(3)53;(4)4e ;(5)e 1;(6)21 e ;(7)4;(8)0. 4.000lim ()lim ()lim ()1x x x f x f x f x +-→→→===-. 习题1.3 1.(1)32;(2)2sin 2;(3)0;(4)2;(5)2 1;(6)∞. 2.不连续;图形略. 3.2=k .因为函数()f x 在其定义域内连续,即在0=x 也联系,则()0lim (0)x f x f →=, 即()()00lim lim x x f x f x k ++→→==,0 lim ()2x f x -→=,所以2=k . 4.略. 习题1.4 1.本利和1186.3元,利息186.3元;本利和1164.92元,利息164.92元. 2.1173.51元;x e y ?-=1.06000,4912.39元,4444.91元,3639.19元,2979.51元. 第1章 复习题 1.(-2,2),图形略. 2.(1)13,-== x u u y ; (2)x u u y 21,3+==; (3)x u u y ln 2,10+==; (4)2,,x v e u e y v u ===-; (5)x v v u u y = ==,ln ,; (6)x t t w w v v u u y 2,cos ,,lg ,22=====. 3.(1)()1200010C q q =+;(2)()30R q q =;(3)()2012000L q q =-. 4.280,(0900)22450400,(9002000) q q R q q ?=?+

西方经济学简介

《西方经济学》简介 西方经济学指产生并流行于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学范式,狭义指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范式,广义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范式。西方经济学与东方经济学是不同的经济学范式。西方经济学主要是范式概念,而不仅仅是地域概念。改革开放以来流行中国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也属于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微观”是希腊文“μικρο”的意译,原意是“小")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的一门学科。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分析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在此基础上,研究现代西方经济社会的市场机制运行及其在经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并提出微观经济政策以纠正市场失灵;关心社会中的个人和各组织之间的交换过程,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资源配置的决定,其基本理论就是通过供求来决定相对价格的理论。所以微观经济学的主要范围包括消费者选择,厂商供给和收入分配。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中心思想是,自由交换往往使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在这种情况下,资源配置被认为是帕累托有效的。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的。宏观经济学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个经济学分支。 宏观经济学:是研究一国经济总量、总需求与总供给、国民收入总量及构成、货币与财政、人口与就业、要素与禀赋、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经济预期与经济政策、国际贸易与国际经济等宏观经济现象的学科。宏观经济学属于西方经济学范式,由于把宏观经济领域与微观经济领域割裂开来研究,与科学的一般经济学的关系既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也不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所以无法研究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宏观经济领域的特殊规律,只能对宏观层面的经济现象进行现象学意义上的描述。从科学学的角度而言,由于不能研究一般经济规律与宏观经济领域的特殊经济规律,宏观经济学不能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学科。

影响世界地50位经济学家简介

影响世界的 50 位经济学家简介 1.亚当?斯密(1723?1790年) 出生于苏格兰伐夫郡。号称古典经济学的鼻祖,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政治哲学、伦理学、经济学,在古典经济学、现代自由市场、劳动分工等领域有重大学术贡献。 2.大卫.李嘉图(1772 ?1823 年)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生于犹太人家庭,父亲为证券交易所经纪人。 1 2岁到荷兰商业学校学习, 1 4岁随父从事证券交易。 1793 年独立开展证券交易活动, 25岁时拥有 200万英镑财产,随后钻研数学、物理学。1799年,读亚当?斯密《国富论》后开始研究经济问题, 参加了当时关于黄金价格和谷物法的讨论, 1817 年发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3.马尔萨斯(1766 ? 1834 年) 出生于英格兰一个土地贵族家庭。 1784 年,入剑桥大学; 1798 年,加入英国教会的僧籍,任牧师; 1799 年,到欧洲一些国家调查人口问题; 1805 年,任黑利伯里学院历史和政治经济学教授;1819 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 1798 年,出版了一本颇具影响的小书,题目是《人口原理》(Principle of Population)。 4.圣西门(1760 ? 1825 年)法国哲学家,经济学家,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出身贵族,曾参加法国大革命,还参加过北美独立战争。他抨击资本主义社会,致力于设计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并花掉了他的全部家产。在他所设想的社会中,人人劳动,没有不劳而获,没有剥削、没有压迫。 5.萨伊(1767 ? 1832 年) 生于里昂一个商人家庭。少年时代即开始经商。曾在英国伦敦附近一所商业学校学习,在此期间了解到英国工业革命进程并接触到斯密的学说。 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时,他正在一 家人寿保险公司任职,拥护当时大资产阶级的执政,积极参加政治活动并一度从军。雅各宾派上台

经济应用数学教案3.2.3

3.2.3 运输问题数学模型 教学目的:熟练掌握运输问题的表上作业法,掌握图上作业法。 内 容:1. 表上作业法 2. 图上作业法 教学重点:表上作业法、图上作业法 教学难点:表上作业法 教 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精讲多练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由研究配送、运输管理及物资调运等问题引出运输问题数学模型,并给出解决运输问题数学模型的方法:表上作业法与图上作业法。 2.教学内容: 一、表上作业法 【例1】设某种物资有A 1、A 2、A 3三个产地和B 1、B 2、B 3、 B 4四个销地,各产地的产量分别为25吨、25吨和80吨,各销地的销量分别为45吨、20吨、30吨和35吨。由各产地到各销地的单位运价见表1。问如何安排供应才能使得总运费最省(最优调运方案)? 解 设ij x 表示由产地i A 运往销地j B 物质数量(1,2,3;1,2,3,4i j ==),即供应数量,S 为总运费。 由题意可得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为: 1112341112131421222324 31323334112131122232132333142434min 85925258045 ..203035 0(1,2,3;1,2,3,4)ij S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s t x x x x x x x x x x i j =++++++=??+++=??+++=? ++=?? ++=??++=? ++=??≥==? 约束条件实际上只有6个独立的方程。此问题有3416+-=个基变量,其它是非基变量。 一般地,如果一个运输问题有 m 个产地,n 个销地,则该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可表示为: 11 11 min (1,2,,)..(1,2,,)0(1,2,,;1,2,,)m n ij ij i j n ij i j m ij j i ij S c x x a i m s t x b j n x i m j n =====?==???==???≥==?? ∑∑∑∑

经济学家的分类和经济学的分类

看了很多bbs上的讨论,发现大家都不说阿罗-德布鲁,而是在重复阿马蒂亚.森论证过的工作。但其实经济学的研究路径有很多,所谓的经济学家之间也有不同的分工。我冒不讳,斗胆说几句。 sologram的三人经济学包括哈福德周其仁和薛兆丰,我怎么觉得这是一位忠诚的FTchinese 读者?呵呵,至少加上张五常和科斯吧,没有这两位使用经济解释的路子,大概也就没有哈福德、周其仁和薛兆丰什么事情了。而对这一路的经济解释来说,逻辑上推到底,的确有很多很有意思的东西,对这一路有兴趣的可以偶尔去看看铅笔经济研究社https://www.doczj.com/doc/f9822560.html,/,如果我们可以分一类的话,应该可以分到媒体经济学家这一类。 另外阿罗-德布鲁的分支与真实世界的关联甚小,可以被认为是学院派的经济学家,他们不关心时事,但对经济学的理论本身有很强的感觉。钻研基本假设或者经济研究的新方法是他们的长处。这一类现在还要包括一些实验经济学家,例如神经元经济学https://www.doczj.com/doc/f9822560.html,/subject/2063520/ 再有是政府经济学家,主要关注一些公共政策的效应问题,林毅夫,李玲等都是这一路,还包括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这一路与媒体经济学家有重叠之处,例如周其仁曾经就数网竞争问题发表看法,直接参与了电信分拆的决策等。而最近沸沸扬扬的医疗体制改革,更是吸引了诸多政府经济学家的眼球。 以上三类,职业无贵贱,理论有高下。学院经济学家为另外两类经济学家提供了学理上的支持。以哈福德为例,他自己没有什么原创性的贡献,我评论过他的书:https://www.doczj.com/doc/f9822560.html,/review/1084979/他的每一个文章都来自其他人的paper作为观点支撑。 (注:还有人指出企业经济学家也应该算一类,比如投行经济学家,说实话,我觉得投行经济学家之类的那纯粹是乱说了,我之所以分类中没有这一类,是因为我认为投行向来只有经济师而没有经济学家:)) 除了这三种按照职业来分之外,还有种分类是按照研究领域来分,除了微观宏观的基础理论之外,我觉得至少有那么几类: 1,计量和数理,我觉得一般bbs上很少讨论这一块,因为写字不方便。 2,经济学的哲学基础,包括经济学与伦理学,最著名的是森的那个小册子《伦理学与经济学》,以及最近的《理性与自由》。 3,经济学与心理学,以弗农.史密斯和卡尼曼等人的工作为基础。建立在普通心理学实验的基础上,行为经济学等属于这一分支。 4,经济学与生物学,以理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为代表,后面跟了一串研究演化的经济学者。这一路有不少做计算机模拟的学者,已经出了些很厉害的研究成果。 5,经济学与生理学,这是以上面所谓的神经元经济学为代表,其中也得益于3-4的发展,主要目的在于找寻理性的生理基础,或者说,理性决策的脑神经元表现,主要利用Fmri等技术手段来进行。 6,经济学与政治学,这一路其实是最古老的经济学传统,叫做政治经济学,新的发展是在布坎南研究的基础上推进宪政经济学的研究,包括投票,社会选择等。

2015 十大最顶尖女性经济学家

2015 十大最顶尖女性经济学家! https://www.doczj.com/doc/f9822560.html, Kathryn M. Dominguez随着奥巴马总统的一纸聘书,学院派经济学家Kathryn M. Dominguez(卡瑟琳·多米格斯)不仅履新美联储理事,她还一举跻身世界最顶尖女性经济学家行列。除了多米格斯,在这个行列中还有美联储主席艾伦·麦克格兰特等人。在“聚光灯”“镁光灯”之外,有为数众多的女强人,她们在改变我们这个世界的经济规则。下面列出了2015年6月评选的十大最顶尖女性经济学家,该排行依据RePEc (Research Papers in Economics)数据 得出。No.10 Olivia S. Mitchell(奥利维娅·米切尔)Mitchell是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一名教授,也是退休金研究委员会的执行理事。她的研究集中于公共与私人退休金、保险领域,以及风险管理、金融素养普及和公共财政。目前她总共出版了27本著作,以及发表了超过180篇论文。在她最常被引用到的、和Annamaria Lusardi共同完成的论文中,Mitchell强调如何应对金融素养缺失问题正在成为政府需要 面对的巨大挑战:“有效改善和预防金融素养缺失问题是有一定代价的,但投资其中可以获得更高的回报。我们的工作恰恰证明了,普及金融素养不仅有助于巩固脆弱的社会经济环境,还有益于广大民众。”No.9 Ellen R. McGrattan(艾伦·麦克格兰特)McGrattan目前供职于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院,她

同时还是明尼阿波利斯联储的顾问。她曾经就职于明尼苏达联储的研究部门,在那儿她是排名第三的研究员。2015年3月,McGrattan发表了一篇颇引人注目的论文,该文以支持Thomas Piketty提出的全球财富税(wealth taxes)的资料作为依据(注:全球财富税由Piketty在其《21世纪资本论》一书中提出)。通过调查相关数据,McGrattan总结到,目前我们还不了解财富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也不了解衡量财富的方式将会对我们的经济产生什么影响。正如她在文中写的那样:“不幸地是,目前有关于此的理论尚不完善。缺少有关征收财富税的定量有效理论或是经验研究的话,经济学家就没办法准确预测这种税收对总量财富和差量财富的影响。在这种意义上,任何有关征收财富税的提议都显得草率。”No.8 Serena Ng(赛琳娜·吴)Ng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她的研究领域是计量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在她三月份和Kyle Jurado 以及Sydney Ludvigson共同发表的论文中,她指出,市场不确定性波动对实体经济活动的影响周期远没有过去认为 的那么普遍。事实上,他们发现自二战以来仅仅只有三个较大的宏观不确定时期。它们分别是:“1973-1974年和 1981-1982年的经济衰退,以及2007-2009年间爆发的经济危机。需要指出的是,2007-2009年的经济危机是自1960年以来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市场不确定性波动周期。”No.7 Claudia Goldin(克劳迪娅·戈尔丁)Goldin是哈佛大学经济学

经济应用数学复习

经济应用数学复习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经济应用数学》第六次实时答疑 一、函数 1.函数的定义,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构成函数的两个要素是它的定义域和对应法则。 会求函数定义域的求法 2.函数的几个特性: 单调性, 奇偶性, 周期性和有界性 奇函数偶函数=奇函数 奇函数奇函数=偶函数 偶函数偶函数=偶函数 奇函数[奇函数]=奇函数 奇函数[偶函数]=偶函数 偶函数[偶函数]=偶函数 3.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图形特点 4.初等函数,复合函数的构成 单调性,奇偶性,有界性,周期性。 重点掌握单调性的定义和奇偶性的判定。 f (x ) = f (x )为奇函数 图形关于原点对称 f (x ) = f (x )为偶函数 图形关于 y 轴对称 1.幂函数 a y x = 要记住最常见的几个幂函数的定义域及图形 2.指数函数 )1,0(,≠>=a a a y x 定义域:),(+∞-∞,值域:),0(+∞,图形 过(0,1)点,a>1时,单调增加;a<1时,单调减少。今后x e y =用的较多。 3.对数函数 )1,0(,log ≠>=a a x y a 定义域:),0(+∞,值域:),(+∞-∞ ,与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图形过(1,0)点,a>1时,单调增加;a<1时,单调减少。x x x x e ln log ,lg log 10== 4.三角函数 ),(,sin +∞-∞=x y ,奇函数、有界函数、周期函数)2(π; ),(, cos +∞-∞=x y ,偶函数、有界函数、周期函数)2(π;

经济应用数学 试卷

四川农业大学网络教育专科考试 经济应用数学 试卷 (课程代码 391006) 本试题一共五道大题,共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1、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纸上,题号不清或无题号的以零分计. 2、答题前,请在答题纸上准确、清楚地填写各项目; 3、学号、考点名称、考室号、姓名、身份证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培养层次等,不写、乱写及模糊不清者,答题纸作废; 4、闭卷考试,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一、 是非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y = 的间断点为1x =±. 错 2. 2 2sin ()1 x f x x = +是奇函数. 对 3. 若lim ()0x a f x →=,lim ()0x a g x →=.则一定有() lim 0() x a f x g x →=. 错 4. 设)(x f 在a x =点处连续,则有()()f x f a '=. 对 5. 若()f x 为边际收益函数(x 为产量),则0 ()()x F x f x dx = ? 为总收益函数. 对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6. 函数1 lg 1y x =+- [3,1)- ). 7. 设211sin ,0,(),0. x x f x x k x x ? +≠? =??+=? 在0=x 连续,则k =( 1 ). 8. 导数 6(sin 1) 4 []x d e dx dx +=?( 0 ).

9. 定积分 2 2021xdx x =+?( ln5 ). 10. )(x f 一个原函数为sin x ,则 ?=dx x f )('( cos x C -+ ). 三、选择题(每小题3分 ,共15分) 11. 当2→x 时,231 2 x x x ++-是( B ). A .无穷小量 B .无穷大量 C .1 D .-1 12. 极限0sin3lim 3x x x →= ( A ) A .1 B .0 C .不存在 D .3 13.在下列函数中,在0=x 不可导的是( C ). A .x e y = B .x y sin = C .2 1 x y = D .x y arcsin = 14.设122 =+y x ,则dx dy =( D ). A . 2 1x x - B . x y C .y x D . y x - 15. 下列积分不是广义积分的是( B ). A . dx x ? --11 2 11 B .dx e x ?1 C .? ∞+-4 3 1dx x D .dx x x e ?1ln 1 四、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6.求极限 lim 3x t x te dt x →?. 解:“ ”型,用罗比达法则,得 原式0 ()lim (3)x t x te dt x →' =' ? 0lim 03 x x xe →==

论经济学与经济学家

论经济学和相邻学科 科斯的著作《论经济学和经济学家》中,有一篇文章谈及经济学相之于其他社会学科的不同点与研究经济学的优势。名为“经济学和相邻学科”。本文即论述科斯对于该文章的写作思路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科斯既然提及了“相邻学科”这一概念,他文章开头便陈述了“学科的边界”这一概念。是什么决定了学科之间的边界?他自己的观点是学科的边界是由竞争决定的。他认为每个领域的学者都有扩大自己研究领域并将另外领域的学者逐出的欲望。所以在两方的竞争中,学科的边界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之后解释经济学家把他们的研究范围扩展到包括几乎所有的社会学科,及所谈论的相邻学科。 之后科斯便诠释为什么经济学家能够将自己的研究领域扩展到所有的社会 学科,而这就是他本文所重点论述的内容。之后的论述以“提出解释——驳论——再提出解释——驳论”的方式进行分析。第一种解释是经济学家已经解决经济体系的主要问题,为找到新的课题而进入其他领域。科斯提出任意经济领域不可能找不出可供研究的未解答的问题,于是解释不能接受。第二种解释是现代经济学家的兴趣更为广泛,从而扩大了研究领域。然而通过观察发现,经典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的研究范围相之于现代经济学家更为广泛,现代反而更专,更精于数学演算,从而驳斥。第三种解释是经济学理论或经济学分析方法可以构成经济学家涉足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手段。经济学家的决定性优势在于他们关于人类行为的理论或方法是把人当作理性的效用最大化者。然而一旦人们认识到这种经济学智慧,其他领域的从业者也会获得这种方法,而使经济学家失去其优势。最后,科斯提出他自己的观点。经济学家的优势在于:一.经济学家把经济体系作为一个统一的、相互依赖的系统来研究,因此相对于那些不太把体系运行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学者相比,经济学家更可能揭示社会体系中的基本相互关系;二.经济学研究很难忽略那些在所有社会体系中都发挥重要作用的明显因素。而经济学家进入其他领域的动机在于研究其他社会科学的同时可以促进其对经济体系的研究。 在本文中科斯还穿插提到了如何定义经济学的问题。他认为经济学产生的原因是存在“学科黏合力”。即是说共同的分析技巧、共同的理论或方法以及共同的研究对象将研究不同领域的人分到了不同的类别。也就是说是研究对象——即

经济学各个专业介绍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主干学科:经济学、统计学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 教学实践 包括社会调查和专业实习等,一般安排6周。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 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 就业方向 1.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 2.掌握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3.能运用计量、统计、会计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4.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贸易政策; 5.了解中国的经济政策和法规; 6.了解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动态; 7.能够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能利用计算机从事涉外经济工作。经济学 主干学科:经济学。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资本论》、西方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学说史、发展经济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 教学实践 包括社会调查、毕业实习,一般安排12周。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基础专业知识,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中外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了解经济学的学术动态;具有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经济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的专门人才,能熟练掌握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