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打保龄球机器人比赛规则

打保龄球机器人比赛规则

打保龄球机器人比赛规则
打保龄球机器人比赛规则

打保龄球机器人比赛规则

1、场地示意图

2、比赛场地规格:

1)机器人打保龄球比赛规则的场地为一块长240厘米,宽180

厘米的白色底板,底板上绘有深色地板砖线,线宽1厘米。线间距离为20厘米;另外一块130厘米×40厘米的浅红色区域为机器人的起始区域(见附图一、二)。

2)场地设施主要由发球台、斜坡、保龄球、保龄球托板、保龄瓶、黑色围墙板等组成。具体为:

A、发球台:为长方体形状的积木块一块,(长80厘

米×宽50厘米×高30厘米)表面绘有深色的地板砖

线,线宽1厘米。线间距离为20厘米,在发球台靠

近保龄球道的边缘有一条宽2厘米的黑线。(见附图),

其摆放位置见图示坐标位置。

B、斜坡为

1)、机器人上行坡:两直角边长分别为30厘米、60厘

米、宽50厘米,白色(见附图),其摆放位置见图示坐

标位置。

2)、保龄球赛道坡:两直角边长为30厘米、40厘米,宽

50厘米棕黄色(见附图),其摆放位置见图示坐标位置。

3)、机器人下行坡:两直角边长分别为30厘米、100厘

米,宽30厘米白色(约30度,见附图),其摆放位置

见图示坐标位置。

C、保龄球:2个颜色为黑色、红色,直径为8厘米

的塑料玩具保龄球(或普通的网球),摆放位置见图示坐标

位置。

保龄球重:25克摆放位置见图示坐标位置。

D、保龄瓶:塑料保龄瓶(玩具瓶)10个,瓶高:15

厘米;瓶重:30 约克(或用“太子奶”饮料空瓶装水制作)。

保龄瓶摆放位置见图示坐标位置。

E、保龄球垫托:直径为4厘米、高2厘米圆托,浅色,

保龄球置于圆托上,保龄球垫托摆放位置见图示坐标位

置。

F、保龄球道及场地四周镶有10厘米高、2厘米厚

的木质深色围墙板。

G、机器人起始点为30厘米×130厘米的浅红色区域。

H、地板砖线宽为1厘米,黑色。

3、机器人设计与器材要求:

1)机器人的创意、设计、制作与程序设计必须由学生独立完成。鼓励青少年在器材使用,机器人的设计、制作有创造性,体现创新精神。同时,机器人部件之间的衔接可以使用胶水、螺丝钉等材料进行固定。

2)机器人体积大小、重量不限。

3)电子器件:可编程处理器一个,马达、传感器使用数量各不超过3个。4)搭建机器人的“积木块”不限。

5)使用电池的电压不超过10V。

6)各参赛队须自备电脑和竞赛所需的机器人器材并带齐常用工具、电源接线板、转换插头等。

4、竞赛要求:

1)任务要求:设计并制作一个机器人,从起始区域出发,上坡至发球台上,分两次抓取黑、红颜色的保龄球后,将球投入保龄球赛道内,撞击保龄瓶,然后沿机器人下行坡下行,并回到起始区域止,当机器人身体的任何一部分进入起始区域后,计时结束,则一个回合结束,参赛队员经裁判员许可取回机器人。

2)任务结束,参赛队员可将机器人放回指定地点,不得增加或减少部件,不得转换、重新下载程序,不得重新调整机械结构、安装运输物等,比赛人员迅速离场。

3)本回合的任务要求必须在2分钟内结束,超时为任务失败。

4)机器人在起始区域的摆放位置,应该是其身体的任何一部分不得越过起始区域的边线。

5、计分:

1)记分方法。

每一回合的记分方法:机器人完成任务的得分,加上完成全部任务所用时间的得分为每一回合比赛成绩。

2)任务得分:

从起始区域至上坡道下——10分

爬坡中保龄球台上——20分;

抓取保龄球并将球投到保龄球赛道内——每一个加30分;

击倒保龄瓶的数目——每击倒一个保龄瓶计5分;

下坡回到起始区——20分;

任务得分的基本要求是:每项任务的得分必须建立在前一项任务得分的基础上。

3)完成全部任务的时间得分:为120分-完成全部任务的时间(每1秒为1个分值,精确到百分之一秒)

4)任务失败:

没有完成任务

A、机器人只完成部分任务,根据完成部分任务的分值计分;

B、机器人没有完成一项任务,则分值为零分。

5)完成任务超时

A、只根据完成任务的分值计分,不计算时间分并扣除超时占用的负时间分值。

6)竞赛成绩得分相同:未完成任务的以机器人重量最轻者为胜(不包含电池),完成任务的以完成时间最短为胜。

竞赛期间,凡是规则中没有说明的事项由竞赛裁判委员会决定

机器人擂台赛-智能机器人比赛规则

机器人擂台赛-智能机器人比赛规则 一、比赛场地 比赛场地为边长200cm的正方形,由木板做成。场地台面离地面高10cm。比赛场地台面平坦,地板的接合处可能不是很平整,要求机器人可以处理0.3cm的不连续区域就可以了。 比赛场地台面上铺有一张蓝色渐变色图纸,共分10种色块由内向外逐渐变深。离场地150cm远的地方有围墙,围墙高100cm,颜色为黑色。比赛开始,任何人不得进入围墙内。 200cm 2m 200cm 二、机器人 机器人的整体外形尺寸(包括机器人触角、探测物及装饰物等)必须在一个直径为35cm圆的范围内,高度不限,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允许伸展自己的手臂,但手臂必须与机器人是硬连接的,手臂伸展的尺寸不能超过40cm,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允许自己改变形状及大小,但最大尺寸不许超过以上范围。 机器人重量限制在4kg之内,制作材料、机器人型号等不做限制。

机器人自备电源电压应低于12V。 机器人上所装备的传感器在不违反其他规则的情况下没有限制。机器人装饰物不能对比赛有任何影响。 参赛机器人必须是智能机器人,不能与外界有任何通信。禁止使用无线或红外线装置等进行遥控,禁止参赛选手在墙上、地上或其他位置放置灯塔或反射物等来帮助机器人导航。 三、机器人运行 机器人开机方式要求采用声音控制。当机器人电源打开后,裁判会发送3000—4000Hz的声音或哨声,机器人接收声音信号自动运行。 机器人一旦启动,必须在没有人的干预下自主控制,而非人工控制。 机器人在比赛过程中不能故意标记或破坏场地。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不能把任何东西留在场地上,如果裁判认为机器人故意破坏场地将取消该机器人的参赛资格。 机器人在比赛过程中,不能运用任何危险性方法,如:火、液体(水、硫酸)、化学物质、高压电等,机器人上的任何物体不能脱离主体。如果现场裁判认为机器人的行为对人员或设备有危险或可能有危险,现场裁判员可以随时终止比赛。 四、比赛顺序 比赛分小组循环赛和决赛。 小组循环赛每回合三分钟,回合之间休息2分钟,每回合时间将持续计时,不会停止。胜一场积分3分,平一场积分1分,负一场积分为0分。小组排名第一的参赛队进入决赛。 决赛为单轮淘汰制,胜者进入下一轮。 五、得分 机器人一次有效的将对方机器人击倒(机器人翻倒或被破坏后原地不动超过10秒)时,可得5分。此时,裁判吹哨暂停比赛,进攻机器人应停止攻击,被击倒的机器人可由参赛选手将其恢复继续比赛。如果双方机器人同时被击倒,裁判员开始从1到10数秒数,只要一方先爬起,可得3分,否则双方均无得分。 机器人一次有效的将对方机器人推出或打出场地时(以机器人任何部分触地为准)可得4分。被击出台面的机器人可由参赛选手按裁判要求将其放入比赛场地,然后由裁判鸣哨继续比赛。

机器人足球比赛规则

机器人足球比赛规则 1.前言 本规则对已经沿用多年的2对2机器人足球比赛规则做了一些修改。目的是强调机器人足球比赛中的技术成份,而不是一味比拼速度和力量。对于本规则肯定会有一个适应过程,但对机器人足球的正常发展是有益的。 2.比赛场地和足球 2.1.机器人足球的矩形比赛场地长2430mm、宽1820mm。球场区长1830mm、宽1220mm,球场四周有宽度为300mm的白色界边,如图1所示。场地周围包括球门后面有高为80mm黑色亚光围栏。 2.2.赛场地面覆盖一层乙烯基场地纸。球场应水平和平整。白色边界包括场地边缘,也应平坦。 图1 比赛场地(mm) 2.3.场地应放置在地毯或毛毡基底上。场地可放在桌上或地板上。 2.4.球门宽度为450mm,深度为80mm。每个球门在距地面140mm处有一横梁。球门内的后面和侧面涂成天蓝色。地面平坦和水平,为白色。球门外侧面应涂有亚光黑色。球门的侧壁延伸到围栏,以防止足球从球门后方滚入。 2.5.场上有两个发球区,图2中用白色表示,但在场地纸上并未标记。它们是绿色区域

和黄色区域与灰色区的两条交接线(如下图白线)。 2.51最近发球点:如下图,如果球从B 区出界或在C 区犯规,最近发球点为作通过出界点或犯规点并与虚线平行的直线,该直线与靠近出界点或犯规点的白线的交点;如球从A 区出界或在罚球区犯规,最近发球点靠近出界点或犯规点的白线端点。 图2 发球区 2.6.参赛队必须根据场馆的照明和磁场条件调整机器人。比赛组织者将尽力保持较低的照度,并使赛场远离磁场(比如地板下的布线和金属物体)。不过仍建议各参赛队应设法让自己的机器人能适应各种照明和磁场干扰情况,并应对场地表面大约5mm 高的轻微起伏。 2.7.比赛采用会发射红外线的直径75~80mm 的电子球。每场开赛前,裁判都要检查足球是否损坏。本届竞赛用球为Wiltronics 制造的MK2红外球,或由日本EK 公司制造的RoboSoccer RCJ-04足球。这两种球都被允许用于比赛。MK2红外球外壳较薄,参赛队必须控制机器人的动力,否则损坏足球后可能会根据规则5.9被取消比赛资格。 3.机器人 3.1.机器人必须是经参赛队员启动后能够自动控制的机器人,禁止使用任何遥控方式操控。每支参赛队可使用不超过两个机器人参赛。比赛中禁止使用备用机器人,即在所有场次比赛使用相同机器人,违者取消比赛资格。 3.2.参加本比赛的机器人限用竞赛组委会指定的教育 机器人套材。只要有可能,也允许以上器材混用。 3.3.机器人必须能纳入内径和高度为220mm 的圆筒 中,重量不得超过2.5kg 。 3.4.机器人带球装置的控球区定义为连接在机器人身 上的任何突出部位形成的内部空间,控球区的深度不得超过 30mm ,如图3所示。 图3 控球区示意图 A A A A B B

趣味运动会游戏规则

趣味运动会游戏规则 一、沙包投准 游戏方法: 距离3米处放桶1个;成男、女混合人数均等(16人)的两队,每名队员手持3个沙包;比赛开始,每名队员依次把沙包投进桶内,结束后,以桶内沙包多的班级为胜。 游戏规则: 1、投沙包时,脚不能过线。 2、在投沙包过程中,脚过线,沙包投进,成绩无效。 3、沙包挂在桶上,成绩无效。 器材准备:沙包30个,桶4个, 二、跳单、双圈 游戏方法: 单圈与双圈之间间隔20厘米;成男、女混合人数均等(16人)的两队,各队队员成纵队站在线后,听命令后,每队第一名队员迅速跑出,采用双脚并拢跳单圈,双脚分开跳双圈,至终点后,采用同样的方法返回起点,同下一名队员击掌后,下一名队员方可出发,其他队员依次进行。时间最少的队获胜。 游戏规则: 1、跳圈时,双脚不能出圈。加强自我保护 2、返回时,必须击掌后,另一名队员才能出发。 器材准备:呼啦圈30个 三、迎面接力: 游戏方法:每班选16人参加(男女各8人),两地相距30米。抱球跑:第1人双手抱1个球到对方接物区,把球给对面第一个人,对面的第一个人再把球抱给第2个人,依次进行。时间最少的队获胜。 四、传球接力 游戏方法:每班选16人参加(男女各8人),排成一路纵队,依次将球从头顶向后传至排尾,

排尾抱球跑到排头,依次进行,每人跑完一次算完成一轮,用时最少的班级获胜。 器材准备:小皮球3个 五、三人四足走 游戏方法:每班选6男6女共12人(4组)组队参加,两地相距30米。用时最少的组获胜。 器材准备:绑腿绳子数根 六.夹球跳接力 游戏方法:每班选5男5女共10人组队参加,两地相距15米。用时最少的队获胜。 游戏规则:脚下掉球后应在掉的地方夹好球后再继续进行比赛。 器材准备:小皮球4只 2. 项目一:《懒惰的自行车》在前面车筐上放标志 规则:自行车在规定的跑道上(约50厘米宽,15米长的跑道)行驶,看哪辆自行车行驶的速度最慢,谁就是获胜者。 参赛者单脚触地、压线均为犯规。 参赛人数:不限 项目二:《串珍珠》有道具 器械:针线若干 规则:比赛采用接力形式进行,每队第一人听到发令后,跑向终点处首先把线穿到针上然后用针线把道具串起来挂到指定地点跑回,第二个继续,最先完成的队为胜。 项目三:《纸衣往返接力》纸衣为宣传海报 比赛人数及分组:每队5名队员 道具:一张大小适合的宣传海报 规则:将宣传海报贴在前胸,在奔跑过程中保持不掉,如果掉下重新捡起继续奔跑,跑到对面交给另一名同伴,以最快完成为胜利。

2019年中国电教馆电脑制作机器人足球竞赛规则

附件2 机器人足球竞赛规则 该规则适用于1对1和2对2对抗赛,不同之处有注明。小学组为1对1竞赛,初中组和高中组为2对2竞赛。 一、竞赛场地及设备标准 1.场地(内侧):长183cm,宽122cm,高14cm。四角有防死球的等腰直角三角柱,直角边长8cm。 2.墙壁:场地边界有墙壁(包括球门区)。墙壁高为14cm,墙壁内侧为黑色(哑光)。 3.球门:球门位于场地底线的中间,宽60cm,深12cm,高14cm。球门上方有2cm宽的横梁,在搭建和编程时,应保证机器人不能进入球门横梁内侧。可以使用球门上方的横梁以防止机器人进入球门内。球门内部,包括地面、墙壁和横梁可以涂色(两边球门分别为黄色和蓝色)。 4.地面:地面是草绿色光滑硬质地面,可以是广告喷绘膜或者油漆板材等。 5.开球点:球场中央点。 6.坠球点:场地中定义了五个坠球点。一个在场地正中;其余四个坠球点位于四个墙角附近,沿着赛场的长边分布,是在两边球门内侧联线方向上,靠近场地中部且距离门柱45cm远的那一点。场地中的坠球点将用黑点标示。 7.中圈:场地上将标出中圈,以场地中心为圆心,直径60cm,由黑色窄圈标示。在开球时裁判可以中圈为依据。 8.禁区:在每个球门前有个宽30cm、长80cm的禁区。禁区由宽1cm的白线标示,白线也是禁区的一部分。当机器人所有部分都在禁区内时,才视作“机器人在禁区内”。 9.照明:为稳定的室内照明灯光。 10.机器人:机器人体积(包括静止和比赛状态)正常置放时垂直投影面积必须在直径22cm(含)范围之内,限高22cm(含)以下,限重1.1kg(含)以下,机器人的启

动、停止开关应设于机器人上方。 根据机器人电源连接方式不同(串联或并联),一台机器人使用的所有电源的总输出不得超过9V(即2串锂聚合物电池或6节干电池),不得使用升压、稳压装置。每台机器人的电源都必须有一个接口,以便测量电压,除非该机器人的电源从外观和连接方式能明显看出它的电压。单场比赛期间不允许充电或更换电池。 机器人不允许使用发射管发射红外光,可以使用红外测距传感器,但不能用于干扰其他机器人,各类测距传感器的数量不能超过4个。不允许在机器人表面使用能够反射红外光的材料。如果给机器人涂色,则必须涂成哑光的。选手应采取措施避免非主观的可见光及红外光源影响机器人的行动。 机器人只允许采用双驱动轮配置,即由两个电机分别独立控制一个着地的轮胎,可以安装辅助平衡的随动轮或万向球,随动轮或万向球与两个驱动轮必须成“十”字分布或“品”字分布,不能安装成两列形式。机器人不能在己方球门前只作左右移动,而应该能做出直接迎向足球的动作。 机器人(形成三面包围球体的)踢球装置的控球深度最大为1cm,以突出的两点之间成一水平连线中任一点且垂直到机器人边沿的直线距离计算。 机器人如果有盘球和弹射装置,可使用相对应的电机进行操控,在盘球装置可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机器人(形成三面包围球体的)踢球装置处的控球深度最大可放宽至为3cm。 11.足球:使用直径(74±5)mm的匀称电子球,该球会发出红外调制光,1200Hz阶梯波调制(载波40kHz),重95±5g(不含电池)。 二、名词定义解释 1.出界球:足球(越过墙壁)被机器人踢出球场外。 2.进球:当球完全进入球门区域或碰到球门后壁反弹,

竞赛类项目比赛规则

竞赛类项目比赛规则 机器人灭火竞赛规则 一、任务机器人灭火是模拟现实家庭中机器人处理火警的过程。制作一个由计算机程序控制的机器人,在一间模拟平面结构的房间里运动,找到代表房间里火灾点的正在燃烧的蜡烛并尽快将它扑灭。 二、标准 1. 模拟房子平面结构和特性机器人灭火竞赛的场地平面结构示意图见《规则附件》。示意图中的尺寸供练习和实践时参考,竞赛场地的实际尺寸与示意图给定尺寸基本相同,但允许有1cm范围内制作误差。最终竞赛场地以当天现场提供为准。 模拟房间的墙壁高33cm材质为木板。墙壁为白色。竞赛场地地板为黑色的光滑木制表面。地板允许有接口,但接合处平整并为同样的黑色。有一些机器人可能采用泡沫、粉末或者其他物质来扑灭蜡烛火焰,所以当每一场竞赛后应清理场地。不保证每一个机器人在该次竞赛过程中,地板都能保持完全黑色。 竞赛场地模拟房间里的整体地面是水平的,没有斜坡和楼梯。场地平整度要求:在不连续区域小于0.3cm 水平误差。 房间所有走廊和门框的宽度均不小于46cm门框上没有门,在门框所在地面上用一条2.5cm 宽的白线表示房间入口和门。 机器人必须从竞赛场地中代表起始位置的白色正方形中开始启动,如示意图中标有“ H'的正方形,代表起始位置。实际竞赛场地并不标记“ H。 代表起始位置的白色正方形为30cmx 30cm边长,正方形的对角线交点将设在 46cm走廊的纵向中心线上。 参赛选手可以用一些装置来校正机器人在正方形中的位置。一旦启动,它可以在竞赛场地中向所希望的横向或纵向运动。 2. 场地照明 竞赛场地周围的照明等级根据比赛实际场地条件确定。参赛者在竞赛前将有时间了解场地及周围环境灯光等级。竞赛期间的照明条件是相对稳定不变的,因此,不会为迁就个别竞赛者的要求进行调整。机器人灭火竞赛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特点之一就在于机器人应能够在一个含不确定照明、阴影、散光等实际情况的环境中运行。 3. 机器人 机器人的整体外形尺寸在出发前和任务完成后都应在30cm^ 30cm^ 30cm 之内,包括机器人的触角、探测物及装饰物。

保龄球的积分计分规则

保龄球的积分计分规则 1、保龄球按顺序每轮允许投2个球,投完10轮为1局。 2、每击倒1个木瓶得1分。投完一轮将两个球的“所得分”相加,为该轮的“应得分”,10轮依次累计为全局的总分。 3、保龄球运动有统一格式的记分表。第一球将全部木瓶击倒时,称为“全中”。该轮所得分为10分。第二球不得再投。但按规则规定,应奖励下轮两个球的所得分。它们所得分之和为该轮的应得分。 4、当第一球击倒部分木瓶时,应在左边小格内记上被击倒的木瓶数,作为第一球的所得分。如果第二球将剩余木瓶全部击倒,则称为“补中”。该轮所得分亦为10分。按规则规定,应奖励下轮第一球的所得分。它们所得分之和为该轮的应得分。 5、第10轮全中时,应在同一条球道上继续投守最后两个球结束全局。这两个球的所得分应累计在该局总分内。 6、第10轮为补中时,应在同一条球道上继续投守最后一个球结束全局。这个球的所得分应累计在该局总分内。一局总分为300分.局分为10格,每格里有两次投球机会,如在第一次投球时全中,就有需要投第二球。每一格可能出现三种情况: 1.失球(MISS)无论何种情况,在一格的两次投球时,未能击倒10个瓶,此格的分数为击倒的瓶数,未击中用一个(-)符号表示。 2.补中(SPARE)当第二次投球击倒该格第一球余下的全部瓶子,称为补中,用一个(/)符号表示。补中的记分是10分加上下一次投球击倒的瓶数。 3.全中(STRIKE)当每一格的第一次投球击倒全部竖立的十个瓶时,称为全中,用一个(×)符号表示。全中的记分是10分(击倒的瓶)加该球员下两次投球击倒的瓶数。 但在第十格中情况比较特殊: (1)如第二次投球未补中,则第十格得分为第九格得分加上第十格所击倒瓶数。 (2)如第二次投球补中,则追加一次投球机会,第十格得分为第九格得他加上10加上追加一次投球击倒瓶数。 (3)如第一球为全中,则追上加二次投球机会,第十格得分为第九格得分加上10加追加二次投球击倒的瓶数。 因此从第一格到第十格的两次追加投球,都为全中,则为12个全中,得分为满分300分。

机器人相扑比赛规则

机器人相扑比赛规则 1、定义 这是两支队伍互相竞技的比赛,每支队伍可以有多位参赛者。只有一位队员可以靠近比赛场;其他队员必须在观众席观看比赛。 2、对机器人的要求 2.1.基本机器人规格要求 2.2机器人可以在比赛开始后展开,但是不可以分散成不同部件,而且必须一直保持为一个紧凑的机器人。机器人的足部比赛中不可展开。违反这些限制的机器人会被判输掉比赛。从机器人上掉落的螺丝,螺母,和其他机器人零件总重少于5g不会导致比赛的失败。 2.3所有的机器人必须是自动的。任意控制器都可以被使用,只要所有的部件都在机器人上,并且控制器不和任何的外部控制系统接触(例如人和其他机器)。 3. 相扑拳击场的要求 3.1 拳击场内沿

拳击场的内沿被规定为边线及其内部的比赛空间。其他在这外的区域都被叫做拳击场外部空间。 3.2 拳击场规格要求 A. 拳击场形状应该是圆形的,并且是在给定组下合适的大小。 B. 边界线是给定组下合适宽度的白色的正圆形环。边界线在比赛场地的最外边界。边界线面积超过这条圆形线的最外边。 C. 所有的比赛场规格允许5%的误差。 3.3 比赛场外部 在给定组别下,拳击场外应有适当的空间。这些空间可以是任何颜色,任何材料,或者任何形状,只要这些规则的基本概念不被违反。以拳击场为中心的这片区域,被称为“拳击场区域”。任何在最小尺寸外的拳击场平台的标记或部分,也会被认为是拳击场区域的一部分。3.4 如何进行相扑比赛 机器人相扑比赛采用小组赛和决赛制。小组赛实行循环赛,根据循环赛总成绩决出参与决赛的队伍。根据小组赛内参赛队伍数量的不同决定小组内出线队伍的数量,若出线的队伍数量超出规定数量,则

机器人足球赛简介

机器人足球赛简介 RoboCup是一个通过提供足球比赛这样一个标准问题来促进人工智能、机器人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而建立的国际组织。 1997年,是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人研究史上重要的一年,同年5月,IBM的深蓝机器人击败了人类国际象棋冠军,人工智能领域四十多年的挑战终于成为现实;7月4日,NASA 的“火星探路者”飞行器及其配置的自主移动机器人系统,Sojourner,成功地在火星表面登陆;也就在这一年,首届RoboCup比赛及会议在日本的名古屋举行,为实现机器人足球队击败人类足球世界冠军的梦想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Alan Mackworth在1992年的论文《On Seeing Robots》(新加坡世界科学出版社:《计算机视觉:系统、理论与应用》)中提出训练机器人进行足球比赛的设想。1992年10月,在日本东京举行的《关于人工智能领域重大挑战的研讨会》上,与会的研究人员对制造和训练机器人进行足球比赛以促进相关领域研究进行了探讨。1996年,RoboCup国际联合会成立,并在日本举行了表演赛,以后每年举办一届。RoboCup 的使命是促进分布式人工智能与智能机器人技术的研究与教育。通过提供一个标准任务,使得研究人员利用各种技术,获得更好的解决方案,从而有效促进相关领域的发展。他的最终目标是经过五十年左右的研究,使机器人足球队能战胜人类足球冠军队。 RoboCup机器人足球的研究融入了计算机、自动控制、传感与感知融合、无线通讯、精密机械和仿生材料等众多学科的前沿研究与综合集成,其研究领域包括智能机器人系统,多智能体系统,实时模式识别与行为系统,智能体结构设计,实时规划和推理,基于网络的三维图形交互,传感器技术。其技术特点有:动态实时系统、分布式合作与协调、带噪声的,非全信息的环境模型、非符号化的环境信息、受限的通讯带宽等,它的设计主要分成以下模块:机械系统、电子系统、视觉系统、决策系统和通讯系统和车载系统等系统的设计。 l、RoboCup足球机器人仿真组(2D、3D) 仿真组比赛是RoboCup 的组成部分。RoboCup 仿真比赛是一个能为多智能体系统和模拟智能进行研究与教育的工具。比赛是在一个标准的计算机环境中进行的,提供了一个完全分布式控制,实时异步多智能体环境。通过这个平台,测试各种理论,算法和Agent 体系结构。在实时异步,有噪声的对抗环境中,研究多智能体的合作对抗问题。当然,仿真组的比赛使用的机器人并非是真的机器人。一个机器人是Agent, 拥有自己的大脑,是一个独立的"主体"。而一个球队实际是程序组成的。服务器的工作就是计算并更新球场上所有物体的位置和运动,发送视觉和听觉信息给球员,接收球员的命令。

擂台赛智能机器人比赛规则

擂台赛-智能机器人比赛规则 一、比赛场地 比赛场地为边长200cm的正方形,由木板做成。场地台面离地面 高10cm。比赛场地台面平坦,地板的接合处可能不是很平整,要求机 器人可以处理0.3cm的不连续区域就可以了。 比赛场地台面上铺有一张蓝色渐变色图纸,共分10种色块由内向 外逐渐变深。离场地150cm远的地方有围墙,围墙高100cm,颜色 为黑色。比赛开始,任何人不得进入围墙内。 200cm 2m 200cm 二、机器人 机器人的整体外形尺寸(包括机器人触角、探测物及装饰物等)

不限,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允许伸展自己的手臂,但手臂必须与机器人是硬连接的,机器人重量限制在2.5kg之内,制作材料、机器人型号等不做限制。 机器人自备电源电压应低于12V。 机器人上所装备的传感器在不违反其他规则的情况下没有限制。机器人装饰物不能对比赛有任何影响。 参赛机器人必须是智能机器人,不能与外界有任何通信。禁止使用无线或红外线装置等进行遥控,禁止参赛选手在墙上、地上或其他位置放置灯塔或反射物等来帮助机器人导航。 三、机器人运行 机器人启动前,应与另一方的机器人面对面位于场地中央。 机器人开机方式要求采用声音控制。当机器人电源打开后,裁判会发送3000—4000Hz的声音或哨声,机器人接收声音信号自动运行。 机器人一旦启动,必须在没有人的干预下自主控制,而非人工控制。 机器人在比赛过程中不能故意标记或破坏场地。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不能把任何东西留在场地上,如果裁判认为机器人故意破坏场地将取消该机器人的参赛资格。 机器人在比赛过程中,不能运用任何危险性方法,如:火、液体(水、

机器人足球比赛规则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 机器人足球比赛规则 1 前言 2对2机器人足球比赛规则经过几次调整,基本达到强调机器人足球比赛中的技术而不是一味比拼速度和力量的目的,加强了对参赛学生能力的考核,对机器人足球的正常发展是有益的。为了更方便训练和比赛,再次对规则进行修订。 2 比赛场地和足球 2.1 机器人足球赛台的球场区长1220mm、宽1830mm,球场四周有宽度为220mm的白色边界区。边界区四周有宽80mm的坡面,四周为高150mm、厚18mm的档板。边界区及坡面均刷白色亚光漆,档板刷黑色亚光漆。赛台尺寸如图1所示。赛台用木工板制成。 2.2 赛台中央的木质底板上覆盖一层喷绘的背胶场地纸。绿色球场及白色边界区应水平和平整。 图1 比赛场地(mm) 2.3 赛台应放置在约600mm高的架子上。

2.4 球门内宽为450mm,深度为80mm。每个球门在距地面140mm处有一横梁。球门内有高度为80mm的后壁。球门内侧涂成天蓝色,地面为白色。球门外侧面应涂成亚光黑色。球门用厚度不超过12mm的木板制成。 2.5 场上有六个发球点和一个开球点,图2中用白点表示,但在场地纸上并未标记。 图2 发球点、开球点和罚球区 2.6 参赛队必须根据场馆的照明和磁场条件调整机器人。比赛组织者将尽力保持较低的照度,并使赛场远离磁场(比如,地板下的布线和金属物体)。但是,建议各参赛队应设法让自己的机器人能适应各种照明和磁场干扰情况,并能应对场地表面大约5mm高的轻微起伏。 2.7 比赛采用能发射红外线的直径70~75mm的电子球。每场开赛前,裁判都要检查足球是否损坏。本届竞赛用球为日本EK公司制造的RoboSoccer RCJ-05足球,使用抗于扰力较强的调制模式。参赛队必须控制机器人的动力,否则,损坏足球后可能会根据规则5.7.2和6.7被罚出场或取消比赛资格。 3 机器人 3.1 机器人必须是经参赛队员启动后能够自动运行的机器人,禁止使用任何遥控方式。为了策略或备份的需要,每支参赛队可携带三台机器人参赛,但在同一场比赛中只能使用两台机器人且不能更换。 3.2 参加本届比赛的机器人限用竞赛组委会指定的厂家的机器人套材。只要有可能,也允许以上器材混用,允许自制机器人。

机器人大赛比赛规则

机器人大赛比赛规则 一.比赛主题 “夺宝奇兵”。每个人心中都有梦想,梦想对于每个人都是无价之宝,但是真正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必须去靠我们的智慧和勇气去努力拼搏。过程中纵然会有艰难险阻,会有重重迷雾,只要我们有冷静的头脑,有缜密的分析,有持之以恒的精神,面对挑战的勇气,我们并定会找到属于我们的宝物,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让我们用我们制作的机器人去帮助我们夺取宝物,实现我们人生中的科技梦想。本次比赛的主题为“夺宝奇兵”。 机器人的任务就是经过艰难险阻夺取宝物。过程中机器人需穿过复杂地形,途中读取条形码,根据提取到的关键信息判定藏有机关的密室,通过寻磁方式找到机关控制器,关闭机关,然后从多个物体中识别出宝物密钥,将密钥推到开关区,最后抵达宝物密室,触发开关,表示成功夺取宝物。 二.场地说明 参考场地如下图: 1.比赛场地:长600cm,宽300cm,场地四周围有高5cm的挡板。地板基本平整,场地左右两边镜像对称,表面材料为:白色免漆板。场地中铺有黑色引导线,宽度为5cm。一些地方设有交叉线标记位置,宽度5cm,长20cm。 2.启动区(图中标号[1]区)

分红、蓝两区,分别由红线和蓝线圈定,双方机器人各占一个启动区,具体颜色由开赛前抽签决定。机器人需在启动区识别场上开赛声音信号(一定频率的声音信号,持续一段时间后停止,声音开关由裁判长控制),自动开始比赛。 3.跷跷板(图中标号[2]区) 面积:160cm×50cm,高度:30cm 跷跷板中间有黑色引导线,板两端与地面平滑衔接,在跷跷板前10cm处有 交叉线提示位置。跷跷板中间有交叉线提示位置,交叉线长度同跷跷板宽度。 机器人需在跷跷板上停留一段时间,在20秒内使跷跷板两端同时离开地面 的时间尽可能长,期间可多次通过跷跷板,取最长停留时间。若最长停留时间不 足20秒则比赛结束时在总完成时间上累加缺少时间的4倍。 4.解码区(图中标号[3]区) 在黑色引导线两侧分别有一段总长度25cm、宽度10cm和总长度25cm、宽度 20cm的条形码(后者为两个场地共用),距离引导线10cm。条形码信息提示机 关开关放置地点。条形码由5位2进制码组成,位码中心线距离为5cm,其中宽 3cm的黑线表示二进制1,宽1cm的黑线表示二进制0。条码每场比赛更换,条 码映射信息见附录。在条码区开始前10cm以及结束后10cm处均有交叉线提示位 置。机器人需识别条码信息并通过一定方式显示,可以选择数码管或者无线串口 发送到大屏幕上(串口模块的接口标准由组办方提供)。若机器人无法显示条码 信息,比赛总时间加5秒。 5. 机关区(图中标号[4]区) 四个机关室每个面积:45cm×45cm 四个机关室由高15cm白色挡板围成。每个机关室中有一个距地面15cm的急 停开关及一个指示灯,此开关控制机关的开闭。机器人需要根据从条形码中读出 的数据判断进入相应密室关闭开关。开关初始时处于闭合状态,按下后回路断开, 指示灯关闭。每个区域前方15cm处的位置场地下方埋有一个磁铁,机器人可根 据寻磁方式确定密室位置,安放开关的挡板前15cm处下方也埋有一个磁铁,以 提示开关放置地点,密室前的定位磁铁位于密室区域前黑色引导线上。进入机关 区处有交叉线(交叉线宽度3cm,长度32cm)标记位置。此环节只能关闭一个开 关,如果一方关闭多个开关,直接宣告比赛结束,该方失败。若此环节没有完成, 即没有正确关闭机关,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有可能会触碰机关,直接导致比赛失败。 6. 密钥区(图中标号[5]区)

RoboCup中型组机器人比赛规则(MSLR).

RoboCup中型组机器人比赛规则(MSLR) 陈卫东叶道年张小冰等编译 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研究所 目录 第一章RoboCup比赛项目 (3) 1.1国际规则项目 (3) 1.22Vs2项目 (3) 第二章RoboCup国际规则 (4) ●规则1 -比赛场地要求 (4) ——规则1.1 尺寸 (4) ——规则1.2 场地标识 (5) ——规则1.3 球门区 (5) ——规则1.4 罚球区 (5) ——规则1.5 旗杆 (6) ——规则1.6 角弧 (6) ——规则1.7 球门 (6) ——规则1.8 安全 (7) ●规则2 -比赛所用球 (8) ——规则2.1 质量和尺寸 (8) ——规则2.2 受损球的替换 (8) ●规则3 -比赛队员装备 (9) ——规则3.1 安全性 (9) ——规则3.2 基本装备 (9) ——规则3.3 守门员 (11) ——规则3.4 犯规和制裁 (11) ——规则3.5 重新比赛 (11) ●规则4 -裁判及助理裁判 (12) ——规则4.1 裁判之权威 (12) ——规则4.2 权力与职责 (12) ——规则4.3 助理裁判 (12) ——规则4.4 裁判判决 (12) ●规则5 -比赛时间 (13) ——规则5.1 半场 (13) ——规则5.1 中场休息 (13) ——规则5.2 补时 (13) ——规则5.3 罚球 (13) ——规则5.3 加时 (13)

——规则5.4 中途终止之比赛 (13) ●规则6 -比赛开始与重新开始 (14) ——规则6.1 开球 (14) ——规则6.2 开球过程 (14) ——规则6.3 开球的犯规及措施 (14) ●规则7 -比赛的进行与暂停 (15) ——规则7.1球赛暂停 (15) ——规则7.2 球赛进行 (15) ●规则8 -比赛的计分 (16) ——规则8.1 进球得分 (16) ——规则8.2 比赛胜利 (16) ——规则8.3 竞赛规则 (16) ●规则9 -犯规行为 (17) ——规则9.1 停球与持球 (17) ——规则9.2 踢球与运球 (17) ——规则9.3 犯规及其犯规后的处罚 (18) ●规则10 -任意球与罚球点及点球 (20) ——规则 10.1 任意球 (20) ——规则10.2 任意球的位置 (20) ——规则10.3 任意球犯规/制裁 (20) ——规则10.4 罚球 (21) ——规则10.5 球出边界的处理 (22) ——规则10.6 球门发球 (22) ●规则11- 上场队员的人数 (23) 第三章RoboCup 2Vs2项目规则 (24) 3.1 2Vs2比赛基本规则 (24) 3.2 2Vs2比赛其它规则 (24)

18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综合技能比赛规则

第十八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 机器人综合技能比赛主题与规则 1 机器人综合技能比赛简介 机器人综合技能比赛是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项目之一。其活动对象为中小学生,要求参加比赛的代表队在现场自行拼装机器人、编制机器人运行程序、调试和操作机器人。参赛的机器人是程序控制的,可以在赛前公布的竞赛场地上,按照本规则进行比赛活动。 在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设置机器人综合技能比赛的目的是检验青少年对机器人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激发我国青少年对机器人技术的兴趣,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 2 比赛主题 本届机器人综合技能比赛的主题为“海洋开发”。 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自古以来人类就与海洋有着密切的联系,海洋能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人类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拓展生存空间的可行途径。人类的海洋经济活动以及建立的海洋经济关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如今向海洋进军,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成为现今扩大人类生存空间、增加资源储备的重要出路。世界各国对海洋资源和开发高度关注,不断强化海洋发展战略,运用高科技进行海洋的开发与管理。中国正是这样一个海洋国家,而且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海洋,发展海洋经济的国家之一。 海洋开发可分为海洋油气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水综合利用和海洋环境保护等专项开发技术。现代海洋开发活动中,海洋石油、天然气的开发、海洋捕捞属于已成熟的产业,正在进行技术改造和进一步扩大生产。海水淡化、潮汐发电、海底隧道等正在迅速发展,因此海洋开发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 本届比赛就是用机器人模拟海洋资源开发,加深青少年对海洋这个大宝库的了解,培养青少年的海洋、海权意识和科技探索能力。 3 比赛场地与环境 3.1 场地 图1是比赛场地的示意图,待命区的位置只是示意。

1:机器人足球竞赛规则

该规则适用于全国活动决赛中2对2和1对1对抗赛,不同之处有注明。小学组为1对1竞赛,初中组和高中组为2对2竞赛。 一、竞赛场地及设备标准 1.场地(内侧):长183cm,宽122cm,高14cm。四角有防死球的等腰直角三角柱,直角边长8cm。 2.墙壁:场地边界有墙壁(包括球门区)。墙壁高为14cm,墙壁内侧为黑色(哑光)。 3.球门:球门位于场地底线的中间,宽60cm,深12cm,高14cm。球门上方有2cm宽的横梁,在搭建和编程时,应保证机器人不能进入球门横梁内侧。可以使用球门上方的横梁以防止机器人进入球门内。球门内部,包括地面、墙壁和横梁可以涂色(两边球门分别为黄色和蓝色)。 4.地面:地面是草绿色光滑硬质地面,可以是广告喷绘膜或者油漆板材等。 5.开球点:球场中央点。 6.坠球点:场地中定义了五个坠球点。一个在场地正中;其余四个坠球点位于四个墙角附近,沿着赛场的长边分布,是在两边球门内侧联线方向上,靠近场地中部且距离门柱45cm远的那一点。场地中的坠球点将用黑点标示。 7.中圈:场地上将标出中圈,以场地中心为圆心,直径60cm,由黑色窄圈标示。在开球时裁判可以中圈为依据。 8.禁区:在每个球门前有个宽30cm、长80cm的禁区。禁区由宽1cm的白线标示,白线也是禁区的一部分。当机器人所有部分都在禁区内时,才视作“机器人在禁区内”。 9.照明:为稳定的室内照明灯光。 10.机器人:机器人体积(包括静止和比赛状态)正常置放时垂直投影面积必须在直径22cm(含)范围之内,限高

22cm(含)以下,限重1.1kg(含)以下,机器人的启动、停止开关应设于机器人上方。 根据机器人电源连接方式不同(串联或并联),一台机器人使用的所有电源的总输出不得超过9V(即2串锂聚合物电池或6节干电池),不得使用升压、稳压装置。每台机器人的电源都必须有一个接口,以便测量电压,除非该机器人的电源从外观和连接方式能明显看出它的电压。单场比赛期间不允许充电或更换电池。 机器人不允许使用发射管发射红外光,可以使用红外测距传感器,但不能用于干扰其他机器人,各类测距传感器的数量不能超过4个。不允许在机器人表面使用能够反射红外光的材料。如果给机器人涂色,则必须涂成哑光的。选手应采取措施避免非主观的可见光及红外光源影响机器人的行动。 机器人只允许采用双驱动轮配置,即由两个电机分别独立控制一个着地的轮胎,可以安装辅助平衡的随动轮或万向球,随动轮或万向球与两个驱动轮必须成“十”字分布或“品”字分布,不能安装成两列形式。机器人不能在己方球门前只作左右移动,而应该能做出直接迎向足球的动作。 机器人(形成三面包围球体的)踢球装置的控球深度最大为1cm,以突出的两点之间成一水平连线中任一点且垂直到机器人边沿的直线距离计算。 机器人如果有盘球和弹射装置,可使用相对应的电机进行操控,在盘球装置可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机器人(形成三面包围球体的)踢球装置处的控球深度最大可放宽至为3cm。 11.足球:使用直径(74±5)mm的匀称电子球,该球会发出红外调制光,1200Hz阶梯波调制(载波40kHz),重95±5g(不含电池)。 二、名词定义解释 1.出界球:足球(越过墙壁)被机器人踢出球场外。 2.进球:当球完全进入球门区域或碰到球门后壁反弹,

2018年浙江省大学生机器人竞赛规则:探险游寻宝游(1.0)

“旅游机器人探险游、寻宝游”竞赛规则 (2018浙江省第三届大学生机器人竞赛) 一、竞赛项目、机器人及报名要求 二、场地、路线与环境 三、非计分点:门、倾斜路面、长桥等 四、计分点:景点、挡板、标识牌 五、赛程、种子队、赛前准备工作 六、计分计时、分值表 七、其他 附录、比赛场景路线图 一、竞赛项目、目的、机器人及报名要求 §1.1竞赛项目设置 本比赛共设置2个竞赛项目,探险1个,寻宝1个。 项目设置及比赛限时 §1.2 竞赛项目简介 探险游:要求机器人在规定假期时间内,穿越险境、游历尽量多的景点,获得尽量多的得分,并在假期结束前回到出发地。 寻宝游:要求机器人在规定假期时间内,穿越险境、去随机指定的宝物所在景点寻宝,同时游历尽量多的景点,获得尽量多的得分,并在假期结束前回到出发地。 机器人竞赛的目的是引导参赛队研究、设计并制作具有优秀硬件与软件系统的移动机器人,逐步提高机器人多方面的能力与智能,如: a、系统规划与优化能力:在预定的假期时间内游历尽量多的景点,完成计划中的旅游活动,并回到出发地点。是一种最优规划活动;需要有一定的系统规划与优化能力。想得高分, 就要游历尽量多的景点和难度高的景点,但存在来不及在规定的假期内回家的危险。 每一轮比赛中走两次,使得在第一次经验基础上,其后进行路径与方式的优化成为可能。 b、应变能力:旅游路线可能在比赛开始前很短的时间内正式公布;有些可移动景点与路障的摆放数量与位置,在机器人放进出发区后,随机确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可控制竞赛的难度,并使旅游路线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c、视力及定位:考验机器人辨别数字、二维码、文字、形状和色彩的能力,引导机器人视力及定位能力的提高。 d、爬坡能力:对于Ⅱ型和Ⅲ型机器人难度更大。 e、跨越门槛的能力:这对三类机器人都是重大考验。

广茂达赛制机器人足球比赛_2v2-2009

广茂达赛制机器人足球比赛 ( 2 Vs 2 ) 一、比赛场地及设备标准 1、场地:长240cm,宽160cm,高18cm。 2、墙壁:场地边界放置墙壁(包括球门区),由木板制成。墙壁为绿色,球门内侧为灰色。 3、球门:球门位于场地底线的中间,球门宽60cm,深15cm,门前有一条宽0.8cm的红色球门线。 4、基板:球场铺有一张灰度由白至绿的渐变色图纸,基板应尽量保持平整和水平。 5、球门区:从球门线两端向中场延伸20cm的矩形区域。 6、点球位:两个半场内距球门线中点垂直距离60cm处。 7、开球点:球场中央点。 8、坠球点:将球场纵向4等份,形成3条线,与中场线的3个交点。如图所示(在真实的场地中坠球点没有明显标志)。 9、照明:比赛场地照明为室内体育馆灯光,采用冷光源。照明等级在比赛时才能确定。参赛者在比赛期间有时间了解周围的灯光等级及标定机器人。 10、机器人:机器人(包括所有部件)必须在一个直径为30cm圆的范围内,限高22cm,限重2.0kg。机器人踢球装置的深度最大为3cm。机器人的传感器与所安装部件必须不影响其他的机器人正常比赛。 11、足球:直径9cm,重160±5g。是一个内部装有电池与小电珠的透明发光球。 二、名词解释 1、出界球:足球(越过墙壁)被机器人踢出球场外。 2、进球:足球的中心(即球的1/2以上)越过球门线且非出界球,即为进球。 3、死球:足球被机器人和墙夹在中间无法移动、或足球被多个机器人包围卡住不动超过5秒钟,以及裁判认为球已不可能自由运动了,则为死球。 4、丢球:机器人在第一次踢出球以后5秒内没有再接触到球。 5、比赛中断:裁判员吹哨宣布比赛开始或继续后,在30秒内没有任何机器人触到球,而且看上去没有机器人将会触到球,为比赛中断。 6、坠球:当发生比赛中断时所采用的继续开始比赛的方式。 7、任意球:发生犯规判罚、出界球、点球未中时所采用的继续开始比赛的方式。 三、比赛规则 1、赛前准备: 各参赛队应根据比赛时间安排,提前10分钟进入比赛区域,做赛前检查及准备调试。比赛开始前,每个机器人需要接受全体裁判员的检查,以确证它们符合上述规范。检查时,机器人大小以其最突出部位为准,即最长点为计算点。不符合规则的机器人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不允许指导老师进入检查区域。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足球杯竞赛规则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足球杯竞赛规则 A-2VS2机器人足球比赛规则 一、竞赛场地与参赛环境 1.基板: 场地的基板下方一般应由龙骨加固,基板上覆盖一张不光滑的、灰度渐变的标准场地纸(见图示)。比赛场地可能放置在桌子上或地板上,尽量保持比赛场地的平整和水平,注意防止场地表面轻微的弯曲。 提示:建议参赛队设计的机器人能应对场地表面3mm高的轻微起伏。 2、三角形挡板:如上图所示,在场地四个角上有四个8cm长的三角形挡板。 3、墙壁:在场地四周放置高为14cm的围墙板作为球场墙壁(包括球门的后面均要设置),墙壁上涂有消光(matte)黑色。 4、球门:A型2对2对抗比赛场地球门的宽度为45cm;位于场地底线(窄边)的中央。球门的后壁、两侧以及基板须涂消光灰(75%消光白和25%消光黑混合即成)。球门纵深均为8厘米。 5、防守区:从球门底线向中场延伸20cm的矩形区域。 6、开球点:场地中央点。 7、坠球点:两种比赛的场地均有5个坠球点(见图示),一个坠球点在场地正中央,其余四个坠球点位于四个拐角附近,间隔球门的宽度沿着场地长边缘分布,且与每个球门柱并排。从球门柱延伸出来的坠球点距离场地中间位置大约为45cm。在场地的基板上用蓝色的十字交叉线标记了这些坠球点。 当比赛出现过程中断后,裁判可以利用这些坠球点布置足球和机器人。 如果在球门区出现中断,将球放置在球门附近的坠球点上。如果在场地中间区域出

现中断,则把球放置在中央坠球点上。这些布置应本着公平原则进行。 8、照明:比赛场地照明的说明由当地承办单位提供,应采用冷光源。比赛前组委会将发布比赛照明条件,组织参赛者了解比赛场地的灯光等级,参赛者可根据现场照明条件标定机器人。 9、磁场条件 比赛场地应尽量远离磁场(地板下的导线和磁性物体)。 提示:建议参赛队设计的机器人应该能够应对赛场内的磁场条件,参赛队员应能够根据当时场地的磁场环境及时对机器人做出相应的调整。 二、机器人的技术设计要求 1、直径:机器人直径的测量必须在机器人所有部件全部伸展后才能进行测量,本届竞赛将使用标准的圆柱筒进行现场测量。参加2对2对抗赛的机器人必须能够竖直放入直径为22cm的圆柱筒内。 2、高度与重量:机器人高度不能超过22cm ,重量不能超过2公斤。 3、硬件要求:机器人使用的传感器种类、数量不限;传感器及其所安装的其它部件必须不影响其他的机器人正常比赛。所有参赛机器人输入电压要求不能超过12V。 4、控制:机器人必须是自动控制,并由参赛队员亲自启动。比赛时,不允许以各种遥控的方式控制机器人。 5、标识与颜色:本届竞赛要求参赛者装饰它们的机器人,以便能够识别同一支队伍的机器人,并让机器人更具个性化,然而,机器人颜色、光线发射必须不影响其它机器人的光感读数。每个机器人的光电传感器发射管必须进行遮拦,建议使用BLUE TAC。 6、队伍:2对2对抗赛中只允许2个机器人上场比赛,在比赛中严禁更换机器人(但可携带必要的配件应对被损坏的部件)。 7、结构:参赛队只要符合上述要求,可以使用商业器材,为培养参赛学生的创新精神,足球机器人的外观创意设计、结构搭建、程序编写必须由学生独立自主完成,提倡对现有的商业器材进行改造。参赛队员必须提供机器人是由学生搭建和编程完成的证据,如果发现参赛队使用其它队伍的机器人或者使用与其它参赛队相同的机器人,将取消比赛资格。机器人部件之间的衔接可以使用胶水、螺丝钉等材料固定。

第十八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机器人创意比赛主题与规则

第十八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 机器人创意比赛主题与规则 1关于机器人创意比赛 机器人创意比赛是基于每年一度的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的主题与规则,组织在校中小学生机器人爱好者,花费6 个月左右的时间,在课题导师或教练员的指导下,在学校、家庭、校外机器人工作室或科技实验室,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进行机器人的创意、设计、编程与制作,最后提交机器人实体作品参加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组委会举办的机器人创意比赛活动。 机器人创意比赛对于培养学生学习与综合运用机器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工程技术,激发创新思维潜能,提高综合设计和制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基本素质极为有益。 2主题 2.1主题简介 本届机器人创意比赛主题选定为“家庭服务机器人”,旨在促进青少年了解机器人技术在帮助人类家庭生活方面的作用,并使得同学们在探索机器人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2.2示例 “家庭服务机器人”的选题相当宽泛,可谓多姿多彩,很适合作为中小学生机器人创意的主题。下面的三个机器人的创意仅仅是为了抛砖引玉,实际应用的机器人远不止这些。 送餐机器人 根据室内房间面积和楼层高度,来安装机器人视觉能识别的航标(此航标安装精度要求很高)。设定餐桌位置及转弯位置,由此形成机器人可识别的电子地图。根据此地图机器人形成自动记忆导航并沿着航标指引方向准确无误地到达餐桌完成送餐任务和返回原点!由于机器人的自动记忆导航功能、视觉校正功能,后台调度控制系统可调度多台机器人同时运行,任务优先,柔性化更好,路径最短,效率更高!语音报菜名及障碍物语音提示内容:可自行录制方言或特色语言,方便添加更改。

图1 送餐机器人 ●烹饪机器人 图2 烹饪机器人 在上海世博会的企业联合馆曾展出一种厨师机器人,它头戴厨师帽名叫“爱可”,这个厨师机器人高约2m,宽1.8m。拉开“爱可”肚子上的拉门,里面有特制的烹调设备,有锅,有自动喷油,喷水和搅拌设备,与之相连接的是一个智能化触摸屏,上面是系统控制界面,根据工作人员事先设定好的特级厨师菜谱,“爱可”一共可以独立烹调24 种中华美食。只要按照程序“下单”,头戴专业厨师帽的机器人便会像模像样地开始准备:将早以“定量”好的主料、配料和调料都放在一个专用盒子里;然后又将它们放入炒锅中,放上油、水,炒锅开始旋转,将食材充分搅拌,然后点火,炒锅不停翻转,就像人炒菜一样,大约三分钟后,一盘佳肴就做呈现在顾客面前。 烹饪机器人的市场前景还是非常的巨大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加上社会节奏的加快,为了给自己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在中国,厨师机器人将会进入千家万户。 ●草坪修剪机器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