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纠正与预防措施单模板

纠正与预防措施单模板

纠正与预防措施单模板

纠正与预防措施单模板

纠正预防措施程序文件

纠正预防措施程序 (IS09001 : 2015 ) 1. 目的: 1.1对已出现的或潜在的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不合格的再次发 生或不发生。 2. 范围: 2.1本公司品质管理体系运行的所有环节和过程、产品及服务。 3. 职责:

4. 定义: 4.1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4.2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它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4.3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它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纠 正、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的区别见附件)。 4.4有效性:完成策划的活动并得到策划结果的程度。 4.5不合格:没有满足某个规定的要求(包括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或质量体系要素,偏 离规定要求或缺少) 4.6重大质量异常: 4.6.1经常性发生的重复性异常。 4.6.2不良造成停止生产或停止出货。 4.6.3异常问题足以造成产品致命伤害或严重影响产品使用寿命。 4.6.4 RoHS发生不良时。 5. 内容: 5.1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提出 发生下列事项时可提出纠正预防措施给责任部门分析及对策: 5.1.1客户抱怨、退货时,由品质部QE提出〈客户投诉/退货处理报告》。 5.1.2当顾客反馈品质信息的统计分析中已表明质量有下降趋势时,由品 质部QE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

5.1.3当生产过程出现品质异常时,由生产单位或IPQC提出不合格品评审单》。 5.1.4成品检验批次不合格时,由FQC提出不合格品评审单》。 5.1.5当内审(体系、产品、过程)不合格时,由审核组提出〈内审不合格报告》;当 外审(第三方审核、客户审核)发现不符合时,由外审提出专用不符合报告。 5.1.6来料检查不合格时,由IQC提出不合格品评审单》。 5.1.7当生产过程中出现重大品质隐患因素或者发现产品质量不符合客户 要求时,由发现部门人员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 5.2原因分析 5.2.1责任部门应对不合格现象进行原因分析,确定不合格产生的根本原 因及流出原因,并填入上述相应报告中。 5.2.2各相关部门可通过因果图、排列图、直方图、数据分析、5个为什么等方法分析 不合格产生的根本原因。 5.2.3若有顾客规定的解决问题方式,依顾客要求执行。 5.3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制定 5.3.1针对不合格原因,责任部门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纠正措施应包括临时措施、永 久措施。措施的描述应采用5W1H的方式。 5.3.2措施的制定应重点考虑防错、防呆方法、标准化要求(文件化要 求),同时需针对同类产品、过程实施水平展开。 5.4审核 5.4.1纠正与预防措施的确认,由品质部QE进行审核。 5.4.2当确认措施不可行时,须由其相关责任部门进行重新分析原因及制定措施,直至 确认符合整改要求后方可执行。 5.5措施执行

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40367 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目的 为对实际存在的或潜在的不符合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并使之与问题的严重性和伴随的危险相适应,以防止不符合的重复发生和产生新的不符合,特制本程序。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对公司范围内所有的OHS不符合所采取的纠正与预防措施。 3.职责 3.1安全处负责对各单位OHS的不符合发出

通知,通知中注明对不符合的纠正与预防措施建议。同时要求责任单位采取积极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安全处应对纠正与预 防效果进行验证。 3.2责任单位负责不符合原因调查与处理,制订纠正与预防措施并有效实施。 3.3 OHS管理者代表负责纠正与预防措施实施中的组织、协调、监督工作。 4.工作程序 4.1不符合信息来源 4.1.1安全处管理人员巡检中发现的不符合。 4.1.2各单位专、兼职安全员日常巡检或有关领导巡检时发现的不符合。 4.1.3公司每月安全大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 4.1.4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标准的变更

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目的: 采取必要的(有效的)纠正、预防措施,实现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范围 适用于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和验证。 3.定义: 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它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它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4.责任: 1)品保部:负责对外部审核、管理评审、客户品质方面的投诉、产品检验方面出现的不合格的纠正预 防措施进行跟踪验证。 2)企管部:负责对涉及相关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投诉、紧急事故情况的纠正预防措施进行跟 踪验证。 3)生产部:负责对生产过程中产品或原物料出现不合格时提出“改进行动要求”,由责任单位制订纠 正与预防措施,品管负责跟踪验证。 4)各责任部门:负责不符合的原因分析、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制订与实施。 5.作业程序 5.1 不符合的来源: 1)内部审核 2)外部审核(第二、三方) 3)管理评审 4)相关方抱怨 5)监控与测量 6)数据分析 5.2 不符合的原因调查: 1)企管部、品保部对质量、环境、有害物质管理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的不符合信息进行 分析、研究、归纳出带有规律性或管理性方面的不符合项,以“不符合项报告”的形式通知 责任部门。 2)企管部、品保部根据问题类别的不同,在“不符合项报告”注明不符合项的类型:严重不符 合项和一般不符合项,尽可能体现问题的严重程度,以便责任部门采取适宜的措施。 3)严重不符合由企管部、品保部组织有关单位,共同进行调查与分析;一般不符合由责任部门 负责调查。 4)管理者代表核准质量、环境、有害物质管理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重大不符合的纠正与 预防措施,并对纠正与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监督。 5)产品检验发生的不符合由发现部门及品保部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将不符合信息转达换成 “改进行动要求”单。 6)产品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问题相关的现场确认、调查、分析、临时对策,由现场QC主管 负责进行判定、签署“改进行动要求”单并予以实施;必要时QC主管可邀请QE及评审小 组产品工程师共同参于确认、调查、分析、临时对策意见。 7)客诉产品质量问题相关的客户端现场确认、调查、分析、临时对策,由CQE负责进行判定, 依据RMA单,客户邮件,提交生成“改进行动要求”单、CQE主管负责审核签署“改进行 动要求”单并予以实施;必要时CQE可邀请相关部门、QE、产品工程师共同参于确认、调 查、分析、临时对策意见。 8)供应商产品质量问题相关的制程现场确认、调查、分析、临时对策,由现场QC主管主导, QE、SQE、采购参于,现场进行判定,依据不良比率,现场QC主管提交生成“改进行动 要求”单、SQE负责转换“改进行动要求”单成“SCAR单”给予供应商要求回复;必要时 可邀请产品工程师共同参于确认、调查、分析、临时对策意见。 5.3 不符合项的纠正措施:

不符合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范本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不符合纠正预防措施控制 程序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45498不符合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Non-compliance with corrective and preventive action control procedures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1.目的 为对实际存在的或潜在的不符合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并使之与问题的严重性和伴随的危险相适应,以防止不符合的重复发生和产生新的不符合,特制本程序。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对公司范围内所有的OHS不符合所采取的纠正与预防措施。 3.职责 3.1安全处负责对各单位OHS的不符合发出通知,通知中注明对不符合的纠正与预防措施建议。同时要求责任单位采取积极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安全处应对纠正与预防效果进行验证。

3.2责任单位负责不符合原因调查与处理,制订纠正与预防措施并有效实施。 3.3OHS管理者代表负责纠正与预防措施实施中的组织、协调、监督工作。 4.工作程序 4.1不符合信息来源 4.1.1安全处管理人员巡检中发现的不符合。 4.1.2各单位专、兼职安全员日常巡检或有关领导巡检时发现的不符合。 4.1.3公司每月安全大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 4.1.4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标准的变更引起的不符合。 4.1.5相关方的合理抱怨及职工在生产实践中发现的不符合。 4.1.6OHSMS内审及外部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 4.1.7事故调查时发现的不符合。 4.2现存问题的处理由不符合责任单位负责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减少由此产生的影响。如所发生问题较简单,责

纠正预防措施实施.docx

纠正 / 预防措施实施 1范围 适用于针对质量体系内审所反映的问题和产品检验结果、设备质量、客户质量投诉等质量问题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2控制目标 2.1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预防和纠正质量问题,确保质量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准确、有 效的整改 2.2通过对质量问题分类台帐的管理,改善质量体系的薄弱环节,对整个体系中存在的 实际或潜在的不利于质量的因素进行纠正和预防,防止其再发生,使质量体系不断改进、完善 3主要控制点 3.1质量管理员根据质量体系审核记录和质量事故报告、客户质量投诉以及质检报告登 记分类台帐 3.2质量管理员审核相关部门制定的整改措施是否可行 3.3质量体系主管对整改措施实施后的状况进行评审 3.4质量管理部经理对质量问题趋势分析报告进行评审 4特定政策 4.1需整改部门接到质管部下发的整改单后需在 2 个工作日内按整改通知单要求制定整 改措施并报质管部 4.2需整改部门对同一问题的整改不应超过 2 次,否则应报总经理采取相应措施 4.3质量管理部在生产月度结束后 2 日内完成质量问题趋势分析报表并报总经理阅

5纠正和预防措施流程说明 C-10-03-002 步骤涉及部门步骤说明 1生产厂、技术出现质量问题的部门收集、汇总、分析质量事故报告、中心、设备客户质量投诉以及质检报告,对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登 部、采购部、记并报质量管理部 销售部、市场 部等出现质量 问题部门 2质量管理部接质量体系内审流程 3质量管理部质接相关部门上报的质量事故报告、客户质量投诉、不合量管理员格品检验报告以及本部门的质量体系审核记录后做登记 分类台帐 4质量管理部质对非质量体系问题的质量问题要填写整改通知并报质量量管理员体系主管 4.1质量管理部质针对质量体系是否存在问题进行相关判断 量管理员

纠正与预防有效措施报告总结模板总结模板.doc

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Q/EKD-QHSE-CX33-JL-01 项目部对检测测量仪器控制不到位,主要体现在对部分测量仪器的鉴 问 题定证书未曾保留 点 措 述 发现部门日期责任部门 采取改进措施类型:纠正措施□预防措施□ 项目部相关人员对GB/T19001:2016 标准第 7.1 条、责任部门 原GB/T24001:2016 标准 9.1 条款、 ISO45001:2018 标 因 准 9.1 条款及 DZ/T0251:2012 标准第 7.3、7.4 条款要日期 分 析 求学习、理解不到位,未能按要求对测量仪器的鉴定 证书实施管理。 1. 认真学习标准条款要求。计划完成日 2.按要求做好了监视和测量设备周期检定 /校准计划, 改并收集有效鉴定证书。责任部门 进 对 策 日期 实施完毕□不合格已消除□ 实实施延迟至□不合格需进一步纠正□ 施实施时已引起如下文件更改,且更改进一步纠正效果良好□ 结 果完成: 验证人 日期 1

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Q/EKD-QHSE-CX33-JL-01 项目部对检查力度不到位,主要体现在对生产及卫生检查的记录保存问 题不够。 点 措 述 发现部门日期责任部门 采取改进措施类型: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现场相关管理人员未养成规范管理的良好习惯,检查 责任部门 原相关工作时未及时收集保存检查记录。 因 分 日期析 1. 认真学习标准条款要求。计划完成日 2.在今后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及时 改收集保存检查记录。 进 对 策 实施完毕□不合格已消除□ 实实施延迟至□不合格需进一步纠正□施 实施时已引起如下文件更改,且更改进一步纠正效果良好□结 完成: 果 验证人 日期责任部门 日期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