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影响当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影响当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摘要:现代社会里,越来越多的人缺乏幸福感,尤其是现在的大学生。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概述,分别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分析影响当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并指出了对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一步探讨主观幸福感的其他因素;加强跨文化和跨地域研究;研究方法要创新。

关键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

一、主观幸福感的概述

主观幸福感(SWB)专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整体性心理指标。它主要包括:认知评价(即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正性情感)和消极情感(负性情感)三个方面,但在消极情感中不包括重度感情障碍和神经症。其中,认知评价是对生活总体质量认知的评价,它是主观幸福感的关键指标,作为认知因素,它是更为有效的肯定性衡量标准,是独立于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因素。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指个体在生活中的情感体验的态度倾向。主观幸福感从形式上被定义为具有较多的积极情感体验,较少的消极情感体验和更高的生活满意度,侧重于自身的主观评价。主观幸福感的三个主要特点是主观性、整体性和相对稳定性。目前,国外学者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简单描述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人口统计学变量;第二个阶段主要是建构有关的理论框架,探讨获得幸福的各种途径和跨文化研究;第三个阶段主要是将研究方法、途径和主观幸福感测量的理论进

行整合。

二、影响当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一)主观因素

1.人格

人格因子是影响主观幸福感最重要的因素。一般说来,主观幸福感在不同时间是相对稳定的,它与稳定的人格特质高度相关。人格的五个因素:开放(openness to experience)、尽责(Conscientious)、和谐(Agreeable)、神经质(Emotional Stability)、外倾(Suvgeney)。这五个因素分别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有所不同。神经质和外倾分别对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有着较高的内在敏感性,起着气质性作用,而其他三个因素不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

因此,近年来各国许多理论和实验工作都集中于研究主观幸福感与神经质和外倾之间的相关关系。国内有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也表明,主观幸福感与外倾正相关,与神经质负相关。

2.自尊

自尊与个体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Diener的研究认为,自尊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虽正相关,但随着大学生文化知识的融会贯通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他们对自我的关注日益加强,对个体的主观幸福感的预测相对来说也比较强。高自尊的个体对自我持积极的正向评价,对自己为人处世,适应社会能力各方面有足够的信心,对自己有足够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对自己的生活学习比较满意,人际关系比较和谐,积极体验的比较多,对生活充满了激情与活力,因此幸福感体验高;而低

自尊的个体则与之相反。

Hurberte研究发现了反相关,也就是说高自尊个体将引起较低幸福感。当一个人过度自尊,但又没有办法满足自己的自尊时,就会引起个体愤怒的情绪,甚者还会造成个体自尊的失去或伤害,这样主观幸福感自然而然明显降低。

自尊与主观幸福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不一定意味着高自尊感伴随时存在,也不一定表明高自尊的个体主观幸福感就会降低,这同样与其他因素有关。

3.归因倾向

心理控制源的概念反映人们对行为与后来事件之间关系的期望,并反映人们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的倾向性。内控者倾向于把行为后果看作是由行为以内的因素决定的,比如自己的努力程度、自身的性格特点、身体状况;而外控者则认为是由行为以外的因素来决定的,比如运气、环境、外界刺激。内控者会通过调节自身行为和心理活动来改变环境,通常有计划,做事谨慎,富有激情,能应付各种情况,因而内控者的主观幸福感一般较高。当然如果事件是内控者无法控制的,则会产生抑郁焦躁不安而降低主观幸福感。而外控者容易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样的主观幸福感也会因为外界的事件刺激,而会有所波动。通常内控者介于两者之间者幸福感指数均较高,且无显著差异;外控者幸福感较低,与内控者介于两者之间者有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

4.自我价值感

个体的价值取向包括内部取向和外部取向,内部价值表现为自我成长、自我目标实现、自我认可、学习能力、道德水平的提高;外部价值表现为财富、健康、地位、形象等。对于一般人来说在外部价值取向相对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大多数人更倾向于内部价值的追求。在内部价值的追求过程中,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尤其当个体内部价值得到充分实现时,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会明显提高。当个体在实现内部价值的过程中遭遇消极体验时,主观幸福感会相对降低,在实现内部价值与外部价值时,由于个体情感体验相对较深刻,因此内部价值更有可能使个体体验到较高的主观幸福感。

1.经济状况

有的研究认为,收入与主观幸福感正相关。收入意味着自尊、社会地位、自我价值高,多数大学生没有经济收入,他们的经济状况只能代表父母的经济能力,家庭经济收入高了,意味着学生经济状况良好,主观幸福感相对较高。但只有当学生的物质当极度匮乏时,学生的物质得到满足时,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会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随着人们的基本需要达到满足以后,物质上相关的经济状况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相对较小。低收入家庭经济收入的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通常比高收入学生的要低。这也是由个体对物质的欲望度来决定的。

2.生活事件

生活事件是指导人们对社会生活过程中经历的各种特性刺激。生活事件或多或少对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有着一定的影响。生活事件分为良性的生活事件和不良性的生活事件。良性的生活事件,给学生带来

积极向上富于热情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并且有利于学生以积极眼光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具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不良性的生活事件,会给个体带来消极的、萎靡不振的情感体验,严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学生逃避社会,以消极厌世的眼光认识社会而否定自我,其主观幸福感急剧下降。当然有些生活事件可能对大学生主观幸福都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

3.社会支持

对于大学生而言,主要的社会关系包换家庭关系、朋友关系、恋爱关系、室友关系。这些都是与主观幸福感息息相关的。而社会支持就是个人在这些社会关系中得到承认的重要体现。朋友支持、家庭支持以及学校老师的支持,均表现在生活支持、情感支持、社会关系方面的支持。具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的个体,会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具有较高主观幸福感。具有不良社会支持的个体,则会导致误入歧途,危害个体的身心发展,严重影响到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在某种意义上,良好的社会支持关系还会抵制不良社会关系的发展,对个体造成积极影响,提高个体的主观幸福感。

4.家庭教育

家庭是影响学生幸福观最直接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家庭教育也是影响个体主观幸福感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和谐幸福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学生正确幸福观的形成,不和谐或者充满暴力的家庭教育只能阻碍学生正确幸福观的形成,更有甚者,会促使学生转向对错误的、片面的幸福观的追求,尤其是父母的幸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