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之家
首页
教学研究
幼儿教育
高等教育
外语考试
建筑/土木
经管营销
自然科学
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
《艾灸和痛经》PPT课件
《艾灸和痛经》PPT课件
格式:ppt
大小:2.41 MB
文档页数:45
下载文档原格式
下载原文件
/ 45
下载本文档
合集下载
下载提示
文本预览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灸法操作
艾条灸:点燃一端艾卷, 在穴位和患处熏灸。
常用灸法操作
温和灸:点燃一端 艾卷,在穴位和患 处上方0.5—1寸许 熏灸。
常用灸法操作
雀啄灸:点燃一端艾卷, 在穴位和患处上方如鸟 啄食上下移动熏灸。
常用灸法操作
回旋灸:点燃一端艾卷, 在穴位和患处上方反复旋 转熏灸。
常用灸法操作
拔罐
头皮针:双侧生殖区
中医治疗
中药治疗
寒湿凝滞 治宜温经散寒,方用温经汤加减。
气滞血瘀 治宜理气活血,逐瘀止痛, 方用膈下逐瘀汤加减。
气血不足 治宜益气养血,温经止痛, 方用圣愈汤加减。
艾条灸 温和灸、 回旋灸、雀啄灸
法
温针灸 针+灸
源自文库
其他 灸法 灯火灸、 天灸等
常用灸法操作
直接灸: 是把艾绒直接放在皮肤上施
灸。 化脓灸 非化脓灸
常用灸法操作
隔姜灸:适应于一切虚寒病症。 隔蒜灸:可治痈疽肿毒、未溃疮疖。 隔盐灸: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功效。
隔附子饼灸:用治各种阳虚病症。
辨证论治(中药)
中医治疗
针灸治疗
治法
寒湿凝滞、气滞血瘀---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针灸并用,泻法;
气血不足---益气养血、调补冲任, 针灸并用,补法。
中医治疗
针灸治疗
穴位
以足太阴经腧穴和任脉腧穴为主。 关元,三阴交,地机,十七椎
穴位加减
寒湿凝滞加灸水道温经止痛; 气血瘀滞加合谷、太冲、次髎调气活血; 气血不足加血海、脾俞、足三里益气养血止痛
概述
分类
原发性痛经---生殖器官无器质性 病变,常于婚后或分娩后自行消失
继发性痛经---常见于子宫内膜异位症、 急慢性盆腔器官炎症或子宫颈狭窄 阻塞、子宫内膜增厚、子宫前倾 或后倾、子宫腺肌病等。
主要病因病机
不通则痛--实证(气滞、寒凝)
不荣则痛--虚证(气血不足)
诊断要点
1、经期或行经前后小腹疼痛, 随着月经周期而发作。
一般施灸程序
先灸上部,后灸下部, 先灸阳部,后灸阴部, 先背部、后胸腹、 先头身、后四肢。
施灸时的注意事项
①灸治的适应范围一般以虚证、 寒证、阴证为主。
凡属实证、热证及阴虚发热者, 一般不宜用灸法。
②施灸或温针时应防止艾绒脱 落烧损皮肤和衣物。
施灸时的注意事项
③颜面五官、阴部和有大血管 的部位不宜施用直接灸;
湖南省邵阳县中医院
周多艳
祝参加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的朋友们
定义
灸法 艾灸 灯火灸 天灸 外治方法
艾灸疗法的作用
疏风解表,温散寒邪 温通经络,活血通痹 回阳固脱,消瘀散结 防病保健
艾灸疗法的分类
艾柱灸 直接灸 化脓灸、非化脓灸
灸 艾灸
间接灸
隔姜、隔蒜、隔盐、 隔附子饼灸
④关节活动处不宜化脓灸。 ⑤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
灸。 ⑥对神昏、感觉迟钝的患者,
不可灸过量,要避免烫伤。
谢 谢!
湖南省邵阳县中医院 周多艳
主要内容
痛经概述 诊断要点 中医治疗 注意事项
概述
定义:“经行腹痛” ,是指经期或行经前
后出现的周期性小腹疼痛。
对象:初潮后至绝经前时期的女性 时间:经前——经期——经后 部位:小腹(或少腹)、腰骶部 程度: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工作 好发对象:青年妇女
中医治疗
针灸治疗
主 穴释 义
关元—任脉穴,通调冲任之气, 散寒行气。(局部取穴)
三阴交—足三阴经交会穴,可通经 止痛。(远部取穴)
地机—足太阴脾经郄穴,止痛效穴 十七椎—活血调经止痛(经验穴)
中医治疗
针灸治疗
随证配穴: 腹胀----天枢,大肠募穴。 胁痛----阳陵泉、光明。 胸闷----内关
虚证特点: 行经后期、隐痛、喜按、色淡、量 少
辨证
实证
气滞血瘀:有血块,排出痛减,伴乳胀痛、舌 有瘀斑、脉细弦。
寒湿凝滞:得热则舒,伴便溏、怕冷,腰脊痛, 苔白腻,脉沉紧。 虚证
气血不足:面色苍白,乏力,懒言,舌淡,舌 体胖大边有齿痕,脉细弱。
中医治疗
针灸治疗 体针疗法 其他疗法
温针灸:针刺得气后,在针 柄上穿置一段长约2—3厘米 的艾条施灸,至艾绒烧完为 止。
施灸壮数的选择
艾炷分为大、中、小三种,小者如麦粒,中 者如半个枣核,大者如蒜头。
施灸壮数的大小、数量可根据病性、病势、 体质、年龄及治疗部位而定。
在肌肉浅薄处宜小壮少灸,在肌肉深厚处宜 大壮多灸;
久病体虚者宜小艾炷,新病体壮者宜大艾炷。
中医治疗
其他疗法2
皮肤针法:叩刺少腹部任脉、肾经、 脾经和腹股沟部,腰骶部督脉、膀 胱经,用皮肤针循经叩刺,中等刺 激,腹部和背部交替进行,中度刺 激,以皮肤潮红为度。隔日1次。
中医治疗
其他疗法3
耳针疗法:取内分泌、内生殖器、子宫、 肝、肾、皮质下、肾上腺、神门。每次 选3~5穴,中度刺激,留针15~30分 钟;也可行埋针、药丸贴压法。
2、疼痛可放射到胁肋、乳房、 腰骶部、股内侧、阴道或肛门等 处。
诊断要点
3、一般于经期来潮前数小时即 已感到疼痛,成为月经来潮之先 兆。甚者疼痛难忍,面青肢冷, 呕吐汗出,周身无力,甚至晕厥。
4、妇科检查、盆腔B超扫描和腹 腔镜检查有助于诊断。
痛经虚实辨别
实证特点: 行经前期或经期、剧烈、拒按、经 色紫红或紫黑
中医治疗
针灸治疗
实证操作:毫针泻法,寒邪甚者可 用艾灸。
虚证操作:毫刺补法,加用灸法。
中医治疗
针灸治疗
针刺操作
针刺关元,宜用连续捻转手法,使针感 向下传导;
针后在小腹部穴位施加灸法。
发作期每日治疗1~2次,间歇期可隔日 1次,月经来潮前3天开始治疗。
中医治疗
其他疗法1
穴位贴敷:取中极、关元、三阴交、肾 俞、次髎、阿是穴。经前或经期用2cm 见方的“代温灸膏”贴敷。每日换l次。
中医治疗
其他疗法4
穴位注射:取肝俞、肾俞、脾俞、气海、 关元、归来、足三里、三阴交。每次选 2~3穴,用黄芪、当归、红花注射液 等中药制剂或维生素B12注射液,每穴 注入药液1~2ml。
中医治疗
其他疗法5
皮内针法:气海、三阴交、阿 是穴、地机。月经前1-2天, 每月一次,连续3个月
悬灸
文档推荐
初中讲一般过去时课件(PPT)讲课教案
页数:38
一般过去时ppt
页数:10
初中英语一般过去时课件(PPT)
页数:24
一般过去时课件
页数:35
一般过去时课件(PPT)
页数:27
一般过去时(1) ppt课件
页数:28
讲解(一般过去时)ppt课件
页数:14
初中一般过去时ppt课件
页数:16
六年级一般过去时 ppt课件
页数:12
一般过去时公开课优秀课件
页数:14
最新文档
提升潼南旅游营销策略 做大做强做活旅游产业
武汉交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各章知识点及练习题
爱的教育中雪球小故事的350字读后感
2024年去北京科技馆的心得体会(实用篇)
包装覆膜技术综述(下)
吊兰的诗句赞美兰花的诗句
人力资源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范文
选修3-11_2库仑定律教学设计
(设计院)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控制措施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