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上如何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6
数学课堂上如何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知识目标为本位的,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目标的达成而忽视了对学生水平、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
反思传统的课堂教学,我们必须实行价值本位的变革,即由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准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新课程课堂的重要内容。
现在对于“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浅谈几点个人在教学中的体会。
(一)、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孩子对自然与社会现象的好奇心、求知欲是一种重要的素质,它能够使一个人持续地学习持续地得到发展。
对于低年级学生应鼓励他们对身边与数学相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
让学生经常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物。
比如,问学生“这个堆东西有多少个?你是怎么去数的?”把它们分成两份,使一份比另一份多5个,如何分?”等。
从小培养它们的数感。
也能够向学生提出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引导他们的好奇,及一探究竟的欲望。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引导他们将“数学眼光”转向更为广阔的生活情境,看一看身边信息中存有哪些数学现象,有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
我在教“吨的理解”一节内容时,不是单纯让学生知道“1吨=1000千克”就结课,而是利用身边的事物,多少块煤是1吨,多少个同学的体重是1吨,等来充分理解吨。
并且我搜集了一些资料,知道10吨废纸垃圾造出的纸相当于砍伐18棵大树造的纸,不过我国每天的废纸垃圾就有900多吨。
如果把废纸全部回收,一年能够保护多少棵大树免遭砍伐啊!这样设计既给同学设疑,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又把环保、保护生态这些知识渗透到数学中去。
(二)、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
信心。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成功和自信是关键,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质,它是一个人从事事业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前提。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只有成功的学习,才能增强信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不像知识水平目标落实那样显而易见,当堂见效,而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持续地积累,在学生获得成功时,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兴趣也会得到增强。
这就要教师有意识地多让学生回答问题,以演讲赛、擂台赛、辩论会等多种形式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已才能的舞台,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落实在学习的全过程。
我在讲圆的周长一节时,绝大部分同学都知道了周长与直径或半径的关系,我让学生来验证一下,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学生活动非常投入,汇报时说了好多种各自不同的想法,就连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也涨红了脸说了自已的做法,我不失时机地一句夸奖,更对他们的表现得到了认可,让所有的同学获得成功的体验。
当我们的激励给学生带来的不但仅是知识的增长,而是培养了学习兴趣,激发了探索的欲望,启迪了学生的智慧,塑造了良好的品格,放飞了孩子的梦想,我们也就为每个孩子的成长积蓄了成长的力量!
(三)、初步理解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首先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很多事物与活动都存有着数学,其次让学生了解一些数学家的事迹或相关数学史实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活动的探索性与创造性,也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四)、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实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教学中经常会有这样一些同学讲过的题就会做。
没遇到的就不知从何入手了。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能举一翻三。
面对这种现象,人们应从平时培养。
当学生学习一个新的数学知识时。
鼓励他们采用探索的方法,经历由已知出发,经过自己的努力或与同伴合作获得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不是采取“告诉”的方式,当学生面临困难时,引导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所获得的经验。
而不是直接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当学生对自己或同伴所得到的“数学猜想”没有把握时,要协助他们为“猜想”寻求证据而不是直接肯定或否定他们的猜想,即使猜想错了。
也理应对其尊重事实敢于猜想的意识给予鼓励。
总来说之,教师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这就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准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准确的价值选择,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三个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所有目标中最为重要的、最为核心的部分,它最能体现学数学的魅力和价值。
本人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立足于以学生为本,全面注重学生的学习情感,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展示激情、智慧与个性的大舞台。
一、优化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应有知识方面的信息传递,而且应有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爱他们,尊重他们。
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只不过是一个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是平等的,让学生在爱的感召下学习。
例如:教“角的初步理解”,设计了一个实践活动——做一个角。
先让学生在教室里找一个角,然后用两根小纸条把找到的角搬下来,做成了一个角,做的这个角要求与原来的角一模一样。
活动开始,学生在教室里找到了各种各样的角。
突然,有一个学生走到我面前,怯怯地说:“老师,我
在您的衣领上找到了一个角,您能弯下腰来吗?”我愉快地答应了,其他同学见状,也纷纷跑到我身边,在我的身上找角,我始终微笑着,学生兴高采烈。
这个堂课,效果很理想。
此次教学,我摔掉了“师道尊严”的大架子,让学生亲自体会到老师爱他们,老师与他们是亲密的朋友。
这种爱,缩短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架起了老师与学生情感沟通的桥梁。
正是这种爱,促使学生产生了探索知识的动力,让他们获得良好的情感。
二、善待学生的错误,欣赏学生的想法
失败乃成功之母。
教师只有在学生犯错的时候给予他精神的鼓励,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想法时,赏识他,他才有信心掌握知识,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达到成功的彼岸。
例如:教“角的初步理解”,出示练习题:“画一个角。
”让一个学习有点困难的学生到黑板上画,结果一个角画成两条基本重合的直线。
大家都说:“画错了。
”这位学生失望地低下了头。
这时,我笑着说:“不错,非常接近准确画法。
你再仔细想想应该怎么样画。
”同学们都笑了,这位学生也笑了,然后信心百倍地画出了角,并说出了方法。
他们都没想到老师能以幽默的语言善待学生的失误,大家在笑声中轻松愉快地参与学习,课堂沉闷的空气被打破了。
我又顺水推舟,说:“谁能画出一个与众不同的角?”学生的学习激情很高,不一会儿,学生画出了三种不同的角:钝角、直角、锐角。
我说:“真棒!想得真周到!”马上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反驳:“我还有一种不同的画法!”我一怔,转儿一笑,“你能说说你是怎样画的吗?”像一条直线一样的也是一个角。
过一点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直线就成了一条直线,这也是一个角。
“我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同学们不禁鼓起掌来。
突然又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还能画出一个不同的角,像一条射线。
”他拿出他自做的活动角演示给大家看,他拿着一条边旋转一周直到与另一条边重合。
教室里又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同学们为他喝彩。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能如此回答问题,思维如此深刻,真不简单。
欣赏学生的想法,巧妙地借助学生的智慧解决问题,升华知识,这岂
不是让学生经历了一次愉悦的情感体验吗?
三、接纳学生的意见,诱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人都有希望自己被人赏识的欲望。
这就是一种情感。
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具有独立的思维方式,对事情有独到的见解,所以,教师要善于接纳学生的意见,让学生感觉到自己被重视,从而诱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主动学习,培养创新水平。
例如:教“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时,刚出示课题,有一个学生就说:“老师,我会做了,能不能不学?”我征求其他同学的意见,他们也表示赞成,于是,我同意了,并且问:“你们是怎样学到的?”学生抢着说:“我们上学期学过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加法,计算方法是一样的,只不过这学期要求我们列竖式,我们通过预习已经会做了。
”原来学生能触类旁通,利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新问题,这种解题策略,这种思维过程,看似简单,但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确实是一种创新思维、创新水平的表现。
于是,我采纳了学生的意见,调整了教学计划,让他们独立完成作业,他们个个美滋滋的。
本节课,让学生充分领略到学习主人的角色感,体验到了获取知识,迈向成功的喜悦之情,促使他们产生积极的创造情感。
四、激励评价学生,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
教师不但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而且要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成功的体验对于学生发展良好的自我意识,养成积极向上的个性非常重要。
苏霍姆林斯常说:“给儿童劳动的欢乐,取得学习成绩的欢乐,唤醒隐藏在他们心中的自豪感、自尊感,是教育工作的一条金科玉律。
”成功的体验不但为学生积极主动的行为提供了强有力的动机,而且促动学生形成良好的态度,稳定的情绪,养成他们健康的人格。
开放的课堂教学就要让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
尤其是对那些挫折多于成功,沮丧多于快乐的学生,更要为他们提供机会和条件体验成功。
从而让他们相信自
己能学习、会学习。
这样,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理想的发展。
如一年级学生在理解长方形时,我让学生用小棒摆出长方形,比一比,哪个小组摆放的方法最多?在我的激励下,学生的积极性十分高涨。
在汇报时,一般的学生用6根小棒摆放出最基本的长方形图案,也有的小组把其中一根小棒平均分后摆出长方形。
爱动脑筋的学生发现只要把正方形其中的一根小棒往里移,会形成大小不一的长方形。
不同的摆法,我都一一给予鼓励。
不同的学生通过主动探索,都得到了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信心,产生争取更大成功的欲望,自发地投入到再学习中去。
总来说之,做为新一代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是一个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鼓励者。
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创设情境,挑起矛盾,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促使学生积极探究,并在学生研讨时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使问题的研究持续深入,层层推动,直至达到研究目标。
从而引导学生在探究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和探究水平。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学习愿望的源泉是思维智力上的感受和情感色彩,儿童的思维是同他的感受和情感分不开的,数学和理解周围世界的过程充满情感,这种情感是发展儿童智力和创造力极其重要的土壤。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注重每位学生的情感体验,充分调动一切情感因素,形成良好的“情感磁场”,努力实现认知过程的“情感化”,使认知和情感和谐发展,达到“情知协调”的理想境界,这样才能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