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大《哲学引论》形考册小抄版

电大《哲学引论》形考册小抄版

电大《哲学引论》形考册小抄版
电大《哲学引论》形考册小抄版

《哲学引论》形核册

一.哲学对科学和思想文化的作用有哪些?(P33-42)

二.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P57-58)

三.如何理解哲学作为一门人类思想探索性活动的特点?(P30-32)

四.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的特点是什么,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P74-77)

五.亚里士多德说过:“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现象,逐渐积累一点一滴的解释,对一些较重大的问题,例如日月星辰的运动以及宇宙之创生,做出说明……这样,显然,我们不为任何其他利益而寻求智慧;只因人本自由,为自己的生存而生存,不为别人的生存而生存,所以我们认取哲学为唯一的自由学术而深加探索,这正是为学术自身而成立的唯一学术。”请结合教材的学习,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P2-3,P29-42)

六.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未经检验的生活是毫无价值的生活。”你同意他的这一观点吗?什么叫“已经检验过的

生活”或“未经检验过的生活”?请概括它们之间的区别,并举例说明之。(第1章、第2章相关章节)

作业册上的第2次练习。

一.如何区分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强决定论与弱决定论这两对范畴?

(P122,P126)

二.什么是经验?什么是理性?二者在认识中各具有什么样的地位、作用?(P146-151)

三.试比较“是”、“在”、“无”这三个概念的异同?(P103-117)

四.比较分析理想语言学派和日常语言学派的异同?(P176-178)

五.我们知道,西方语言属于拼音文字,汉语属于象形文字,试从这个角

度,分析一下“是论”、“在论”和

“道论”的区别,以及这三种本体论

对于科学、宗教和艺术的不同作

用?(P103-117)

六.《中庸》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请你分析一下这段话的意思,并谈谈自己的看法?(P185-189)

“哲学引论”课程作业讲评(3)

一.如何理解“是”与“应当”二者之间的关系?(P198-199)

二.义务论和圣谕论的共同点(P217)与不同点(P221)表现在哪里?三.如何区分利己主义与功利主义?(P211)功利主义是以怎样的论证最终在理论上取代了利己主义而成为广

泛被接受的结果论道德哲学理论的?(P212-213)功利主义自身又存在哪些基本的理论弱点?(P215-216)四.义务论与功利主义看待行为道德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哪里?你支持义务

论的道德主张还是功利主义的理论观点?试用逻辑和论据说明之。

(P210-225)

五.一位男子有很长时间的家庭暴力史。在一次他于酒后滥施暴力的过程中,他的妻子为了保护自己和两个孩子不受到伤害,用随手抄起的一根擀面杖打击他的头部,导致他休克死亡。这位女士的行为是道德的吗?请说明你认

为这种行为是道德的或不道德的理由。(P210-225, P233-235)

六.动物权利在当代越来越被认真地看待。真的有动物权利这种东西吗?你支持还是反对把动物权利与人的权利相

提并论?请详细说明你的理由。(伦理

学整章内容)

练习册第四次作业。

一.什么是客观论(P246)和主观论

(P247)?请说明美与主观的关系

(P248)。

二.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关系是什

么(P317)?

三.试述艺术表现与艺术表达的基本区

别(P269-270)?

四.试述牟宗三的“儒学三期说”与“儒

学三统说”的基本含义及其理论价值?

五.对于凡高的绘画《农鞋》,海德格

尔曾有很高的评价,他说他从这双破旧

的农鞋中看到了存在之被遮蔽的真理。

请欣赏这幅绘画(见教材),运用所学

的美学理论谈谈你自己的看法?(本题

依据的理论材料,主要是教材第六章的

知识点。我在分析中采用了“客观论与

主观论”的理论知识。当然还可以采用

其他知识点从其他角度进行评述。)

六.新儒学作为中国的新保守主义思

潮,到底有哪些可以肯定的地方?它的

发展空间有多大?

一.哲学对科学和思想文化的作用有哪

些?(P33-42)

答:哲学对科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

方面:一是确立科学的理论前提,二是

阐明科学的基本形式,三是捍卫科学的

独立性,谋求全体科学的统一;哲学对

思想文化的作用也表现在3个方面:一

是对日常意识的反思,二是对学科前提

的批判,三是对自由意识的促进。

二.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P57-58)

答: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包括:

(1)以形而上学为论证方式;(2)以

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3)以融合佛

道为工具手段。

三.如何理解哲学作为一门人类思想探

索性活动的特点?(P30-32)

答:抽象作为一种思维活动,有多种不

同的形式:宗教活动、艺术活动、道德

活动都是抽象。哲学与哲学抽象活动不

同的地方在于,哲学本质上是一种人类

基于自身需要而进行的思维性探索活

动。

哲学的思想探索特征,首先表现在它所

涉及的对象,往往是那些作为寻常信念

基础的原则或假定。哲学原则或假定,

既有日常生活意义上的,又有科学意义

上的。哲学的思想探索特征,还表现为

哲学本身的发展是历史的、连续的,但

哲学所研究的问题,却是相对不变和基

本固定的。从一般意义上来说,人与世

界的关系有三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即常

识、科学与哲学。相对于这三个不同的

领域,存在着三类不同性质的问题,即

常识性问题、科学性问题和哲学性问

题。由于思想的探讨是永无止境的,因

而哲学性问题也不可能有所谓一劳永

逸的证明或结局。

四.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的特

点是什么,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P74-77)

答:通过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和对康德

哲学关于“科学与价值”二元分析的继

承和发展,现代西方哲学形成了两大主

要思潮或理论倾向:科学主义思潮和人

本主义思潮。

在科学主义思潮看来,现代科学是人类

文明最伟大的成就,是解决人类生存与

发展等一切重大问题的充分而有效的

工具。不仅如此,现代科学理论更是人

类知识得以真正确立的典范或摹本。因

此,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及其广泛应

用,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应当相应地发生

根本变化。与科学的实证性、精确性相

比,传统意义上的哲学不仅在方法上

“思辨、空洞”,而且妄图“凌驾于科学”

之上,因而这种哲学作为“形而上学”必

然遭到拒斥。这样,哲学要想切实得到

发展,就必须用实证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来改造哲学,也就是说,通过对科学方

法的研究才能真正达到“科学的哲学”。

在这个意义上,科学主义思潮的各个主

要流派的哲学,诸如逻辑实证主义、语

言分析哲学、批判理性、逻辑实用主义、

科学实在论等,大多倾向于把哲学归结

为知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并进而把哲

学归结为对语言的逻辑分析。他们认

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坚持和维护科

学的理性传统。罗素和维特根斯坦是哲

学哲学家中比较典型的代表。从总的方

面看,批判、改造传统理性,树立和发

扬现代理性,是科学主义思潮最重要的

特征。

与科学主义思潮发展的相对集中相比,

现代人本主义思潮的发展更复杂。总的

来说,现代人本主义思潮主要包括现象

学运动、存在主义、法兰克福学派、人

格主义、生命哲学和哲学人类学等哲学

流派。这些流派在总体上呈现出一些共

同特征。它们都继承了文艺复兴以来所

倡导的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思想,把

人以及人的发展、完善、尊严、自由、

创造等对人有重要意义的各个方面的

问题,放在哲学乃至整个文明的中心的

地位。它们普遍认为,无论现代科学技

术如何发达,都不可能消除以反思人的

存在为基本宗旨的哲学的价值。它们强

调,现代哲学的任务就在于通过对科学

或理性的反思,来探讨人的存在、人的

价值、人性、人道主义及其“异化”等问

题。现代人本主义的哲学家大都采取

“非理性”或“反理性”的哲学立场。

在上面分别对科学主义思潮及人本主

义思潮的介绍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二

者的区别,那就是科学主义强调应该从

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成果中吸收经验,

运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注重精确

性,强调理性,重视知识论的研究;而

人本主义则主张超越理性,不仅要注重

理性,而且更应该注重“非理性”,认为

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不能涵括人生价

值的研究方法,强调哲学必须超越“知

识论”,注重对人类生存的状态、价值

进行研究。

五.亚里士多德说过:“古往今来人们

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

惊异;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现象,

逐渐积累一点一滴的解释,对一些较重

大的问题,例如日月星辰的运动以及宇

宙之创生,做出说明……这样,显然,

我们不为任何其他利益而寻求智慧;只

因人本自由,为自己的生存而生存,不

为别人的生存而生存,所以我们认取哲

学为唯一的自由学术而深加探索,这正

是为学术自身而成立的唯一学术。”请

结合教材的学习,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

解。(P2-3,P29-42)

答:这段文字,说明了哲学这门知识的

几个重要特点:一是哲学是一种爱智的

学问;二是哲学同其他具体科学相比,

其价值是深层次的,其作用不是直接

的;第三是哲学探索是人类本性的一种

自然追求,它的最大特点是自由和独

立。

一.哲学是一种爱智的学问。哲学一词,

从词源上考虑,本意是“爱智慧”。因此,

哲学是一种智慧之学,哲学以智慧为研

究对象,而不以实际的功利或功用知识

为研究对象,是一种为知识而知识、为

学问而学问、纯粹穷理尽兴的知识和学

问。从逻辑上说,哲学对智慧的热爱和

追求,起源于人类对宇宙或人生方面的

那些根本性问题的好奇及沉思。

二.哲学不具有直接的现实功利性。一

般的具体科学都以研究某一具体领域

的现象为任务,通过研究具体领域的具

体问题,寻求出解决具体问题的具体办

法,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来说,具有明

显的价值和直接的用途。哲学则不是这

样,因为哲学是研究智慧的,是为知识

而知识,为学问而学问的,它从一开始

就不是为了要满足人们解决具体生活

问题或生产问题而进行的。另外,哲学

所探讨的问题,都是具体科学的理论前

提或生活信念问题,不提供具体发*作

方法或技巧。因此哲学不具有直接的现

实功利性。但是不具有直接的现实功利

性并不就表明哲学毫无用处。哲学的用

处,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对自然和人生问

题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哲学探究有助

于确立科学理论前提、阐明科学基本性

质、维持科学的独立和统一,同时也有

利于促使对日常意识进行反思和对学

科前提进行批判,并能促进自由意识。

哲学本质上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实

际的改造世界的活动。

三.哲学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由和独立。

从起源上看,哲学并不是因为人们为要

解决某一具体实用问题而产生,它起源

于人们对自然和人生的好奇。它是人类

本性的一种自然追求。因为哲学产生的

非功利性,决定了它从一开始就具有比

较鲜明的自由和独立性,再加上哲学是

一种思维探索性活动,它主要是一种意

识的内在过程。它通过思辨、反思、分

析等各种形式的思维活动,对现实问题

的基本前提和信念进行剖析和检验,它

具有非常鲜明的批判性,任何事物都可

以成为哲学批判分析的对象。它作为一

门爱智的学问,具有突出的自由性和独

立性。

六.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未经检验的

生活是毫无价值的生活。”你同意他的

这一观点吗?什么叫“已经检验过的生

活”或“未经检验过的生活”?请概括它

们之间的区别,并举例说明之。(第1

章、第2章相关章节)

答: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

他相信如果我们真地要过美好而幸福

的生活,就应该对人生中的各种选择和

决定进行诘问、检查和批判。我们大部

分人即使在做重大决定时,几乎很少问

自己基于什么原则而如此决定,或者那

些原则是否值得我们的重视与承诺。他

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用批判分析与

质问来审视自己的生活,未经审视的生

活不值得活,换句话说,未经审视的生

活昏昏噩噩,既没有尊严,也不光荣,

只是日复一日。苏格拉底认为,要做个

真挚完整的人,每个人就应该把自己的

生活与信念交付给自我检视来探测。进

一步而言,只有通过自我检视的过程,

人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按照苏格拉底的想法,事情真相并不像

表面所显现的,我们都知道事物表面的

样子与其真实面貌可能存在差异。比

如:一半插在水中一半露在水面的筷子

看起来弯曲,但其实它是笔直的;太阳

在接近地平线时,看起来远大于日正当

中之时,其实它并未改变大小;魔术师

似乎从你的耳朵里取出一枚硬币,其实

那是从它手里拿出来的。诸如此类,不

胜枚举。因此,某些在我们看来是正确

的道理,可能实际上是错误的。如果我

们依据那些仅仅是看起来正确的道理

安排自己的行为,那就有可能做出错误的行为。

另外,苏格拉底还认为,真理不在我们之外的某个地方,而在我们自己的心里。真正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就在我们内心深处,惟有无情而批判的自我审视才能将它揭露。因此,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想获得生活的幸福,就必须按照正确的行为准则或真理去行动,而这些正确的行为准则或真理,需要我们在行动中通过批判分析和审视,才能发现。所以,只有经过检验的生活才是正确的有价值的生活。

当然,苏格拉底还采用一种发现真理的方法——俗称“苏格拉底的辩证法”,用于帮助我们从事舞的表面现象中去发

现真理。这不是本文要探讨的内容,此处从略。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知道,在苏格拉底的意见中,所谓“已经检验的生活”,就是经过我们自己认真思考核分析过的生活,而“未经检验的生活”,就是未经我们自己认真思考和审视的生活。譬如,当我们择业的时候,我们如果在做出决定之前,认真研究过诸如“我为什么应该做出这种选择?”、“这种选择能够使我觉得更加幸福吗?”、“幸福是什么?”、“这份工作有利于促进我的幸福吗?”、“我这种选择符合我作为一个自由的人的本性吗?”等问题,那么,我们依据思考结论所作的选择,就属于“已经检验过的生活”(之一件事);如果我们只是根据社会的风气,或者只是一具别人的建议,作出择业选择,那么,我们的选择就属于“未经检验过的生活”(之一件事)。

(说明:这道题的内容,在教材中没有整块内容集中介绍。但是苏格拉底的辩证法以及他对真理进行追问的精神,在哲学史上是非常有名的。同学们要想回答这道问题,必须具备一定的哲学基础。但是,从我所接触的同学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同学不具备西方哲学史的理论基础。因此,我在这里给大家提供这道题的答案,暂共大家参考。如果个别同学对这一问题感兴趣,建议选读相关哲学史著作。譬如:(1)《哲学概论》罗伯特?保罗?沃尔夫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2)《柏拉图全集》4卷本第1卷,人民出版社。第1本书形式灵活,通俗易懂,非常适合同学们阅读。

作业册上的第2次练习。

一.如何区分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强决定论与弱决定论这两对范畴?

(P122,P126)

答:所谓决定论,意味着承认普遍的因果联系,承认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免予被决定的;非决定论认为并非宇宙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是有所谓原因的。所谓强决定论,就是主张自由与决定论的不相容性,认为人既不可能超脱他的环境,也不可能控制他的遗传结构,而只能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和程度来行动、来活动,因而从根本上来说,人是不自由的,或者说自由不过是一种幻觉;所谓弱决定论,则是承认自由与决定论的相容性,承认事物的因果联系,同时也承认自由的可能性。

二.什么是经验?什么是理性?二者在认识中各具有什么样的地位、作用?(P146-151)

答:所谓经验,在直观的意义上,就是借助人的感官所获得的关于作为认识

对象的事物的感觉和知觉。所谓理性,在直观的意义上,主要是指人的理智通过抽象或推理把握事物类的特性和一般性的能力。

人所知道的东西,至少就其作为常识的

部分来说,绝大部分是来自感觉经验

的。经验大致可以分为感知、内省和直

观等几种形式。人的感官是人用来感知

外部世界的最重要的窗口,离开了感

知,我们将无法了解世界;如果说感知

是对外部对象的体验,那么内省则是对

内部情感、思想、信念等的体验;直觉

作为一种体验性认识,既不象逻辑那样

复杂,也不象累积经验那样简单,直觉

能够发挥理性或感觉经验所不具备的

认识作用,它能够突破感知和内省的限

制形式形成对对象的直接的、即时的、

敏捷的认识。

理性的作用非常重要。只有通过抽象或

推理的认识活动,人们才能达到对真理

的认识。理性使认识活动在经验基础上

形成对事物的理性认识,并且通过逻辑

等思维规则构建知识体系。理性是人类

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

三.试比较“是”、“在”、“无”这三个

概念的异同?(P103-117)

答:(1)“是”、“在”、“无”这三个概念,

都是哲学本体论的重要概念。西方哲学

从一开始就存在优先于非存在,因此西

方哲学对“是”和“在”都比较重视;而比

较而言,中国哲学特别重视非存在,因

而对“无”有充分的研究。

(2)“是”本是一个系词,在判断中充

当逻辑连接词,通过“是”这个词的运

用,人们可以在日常语言中进行顺利地

表达和理解,并建立起纯形式的逻辑系

统。语言和思想之所以有逻辑,正是因

为有“是”作为连接词。也就是说,“是”

是思想和语言的逻辑界限。通过“是”,

人们可以运用思维,并建立起一套知识

系统。

(3)“在”强调事物的自身同一性,与

人的思维判断和认知无关,不在人们的

认识范围之内。事物之在是事物本身的

事情,不待人的判断,即使人类思维不

对之进行思维,事物仍然在那里。因此

“在”与思维无关,与逻辑无关,不在逻

辑范围之内。虽然如此,人们仍然可以

谈论事物之“在”,因为事物之“在”虽然

不依赖人类的判断而本然存在,但人仍

然可以对“在”有一种理解。“在”是理解

的对象。既然有对“在”的理解,当然也

可以谈论“在”,因此,“在”还没有完全

脱离语言。所以,可以说,“在”是语言

的语言界限。

“在”和“是”在词源上,本来都是

“being”这一个词,如果从人类对事物

的判断和认识来看,那么事物的

“being”就是“是”;如果从事物本然的

状态来看,那么事物的“being”就是

“在”。“是”和“在”是事物的两个方面:

前者是事物作为认识对象进入人的思

维逻辑系统的“being”,后者是事物作

为自身本然存在的“being”。

(4)“无”强调非存在。中国哲学对“无”

有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老子的“道”,就

是“无”的一种别名。在老子哲学里,“无

(或者“道”)” 是一种绝对的本体,是

万物之母,既是存在的基础,也是存在

的根据。

总之,“是”和“在”强调存在,“是”是存

在的判断本体,“在”是存在的价值本

体;“无”强调非存在,是存在的根据和

基础。

(说明:这道题涉及的三个概念,对于

哲学基础比较弱的同学来说,理解起来

有一定的难度。这里的答案,基本交待

清楚了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对此问题

有兴趣的同学,不妨认真阅读教材“本

体论”部分,那里介绍得比较详细。)

四.比较分析理想语言学派和日常语言

学派的异同?(P176-178)

答:理想语言学派强调,所谓语言分析

实际上就是逻辑分析。这不仅是因为哲

学研究要自觉地以现代逻辑为基础,而

且也是因为哲学只有以现代数理逻辑

为工具,从形式方面分析日常语言和科

学语言中的命题,才能得出准确可靠的

结论。理想语言学派哲学家普遍认为,

日常语言是很不完善的,是造成哲学混

乱的一个重要根源。要彻底消除哲学研

究的这个隐忧,就必须以现代逻辑为基

础建立理想的人工语言,从而一劳永逸

的解决问题。

如果说理想语言学派试图通过改造语

言来实现其“语言批判”的任务的话,日

常语言学派则是希望通过“更好地理解

和使用我们的日常语言”来达到“语言

批判”的根本目的。日常语言学派哲学

家认为,语言的丰富性、深刻性是社会

现实所赋予的,这表明日常生活本身就

蕴含真理,日常语言应该受到重视,这

是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意见的尊重。日常

语言学派哲学家普遍反对理想语言学

派试图改造日常语言的做法,认为不仅

是多此一举,而且由于理想语言学派制

定的经验实证的意义标准过于苛刻,还

造成了认识论上的诸多困难。因此,日

常语言学派哲学家强调通过对日常语

言的分析建立新的意义理论。

五.我们知道,西方语言属于拼音文字,

汉语属于象形文字,试从这个角度,分

析一下“是论”、“在论”和“道论”的区

别,以及这三种本体论对于科学、宗教

和艺术的不同作用?(P103-117)

答:1?(1)“Ontology”(本体论)是

研究希腊文“On”的学问,作为名次的

“On”是从动词“to On”(英文to be)

而来的,西文中“to be”主要有“系词、

存在、断真”三种用法,因而名词

“being”只能从“to be”中索解,可以有

“是”、“在”、“等于”以及表达真理等多

种意思,其中“是”是其原始含义。因此,

所谓本体论,既可以是“是论”,也可以

是“在论”。

(2)人类思想是随语言而诞生的,思

想没有逻辑,就不能进行,而“是”则是

语言中的连接词,为逻辑判断提供了逻

辑连接中介,因而思想逻辑的发展,从

一开始就离不开“是”的作用。这可能正

是西方哲学本体论从希腊哲学开始就

十分重视“是论”的原因。“是”是语言的

逻辑界限。任何事物,一旦进入人类的

认识范围,成为认识的对象,就必然要

通过概念得到表述,各概念之间,首先

需要“是”来连接,然后才能进行判断。

因此,西方哲学在本体论研究中,不知

不觉迈上这样一条道路:即把本来是对

事物本身的研究,变成了对事物概念的

研究,也就是变成了思想逻辑的研究。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是论”作为逻辑判

断的基本内容,成为本体论的持久话

题。而正是在“是论”的长期探讨中,西

方逻辑系统得到空前发展。逻辑系统的

发展,必然导致逻辑方法和科学方法的

进步,从而导致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

这是“是论”在哲学之外的重大成果。

我们知道,“being”一词除了有“是”之

意外,还含有“在”的意思。由于思想对

语言的依赖,西方哲学在本体论中,对

“being”的研究走上“是论”一端,而忽

视了“在论”的理路。长期以来,由于过

分重视“是”的研究,而造成了“在的遗

忘”。直到20世纪前期,海德格尔写作

了《存在与时间》等著作,指明本体论

的“在”的方面,西方哲学才开始发生了

存在论的转向。存在论抛开“是论”的一

贯观点,强调对事物本身的研究。事物

存在既可以作为认识的对象(是者),

也可以作为理解的对象(在者)。从“在

者”的角度研究事物,就是“在论”。“在

论”强调把事物当作物自身来研究。我

们可以对事物的存在进行理解。“在论”

的这种研究指向,一方面可以强调了经

验体验的重要,另一方面强调了事物的

价值世界。它有两个实际作用:一是重

新清理存在的地基,以“在者”超越“是

者”,这对于建立更加完整的经验性知

识体系具有某种间接的范导作用;二是

面对当前科技异化的严酷现实,重新强

调精神价值和艺术的作用,以“在者之

在”超越“是者之是”,为心灵的精神家园

寻找安身立命之所。

(3)“道论”从中国哲学来看,主要突

出了对“非存在”的强调和重视。“道”也

叫做“无”。老子哲学强调“无”对于“有”

的本体作用,赋予“道”宇宙本体和规律

两重意义,并由此衍生出人的社会生存

规则和精神境界。“道论”的意义一是有

利于推演出生态哲学,二是养成了中国

人达观逍遥的心态,三是包含了丰富的

辩证法思想。特别是在培育中国人超越

纷争和是非的达观境界方面有深远意

义。

六.《中庸》说:“自诚明,谓之性;

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请你分析一下这段话的意思,并谈谈自

己的看法?(P185-189)

答:中国哲学强调对大道的认识,认识

的途径是“穷理尽性”。穷理尽性实际上

包含两种认识途径:穷理侧重于认识大

道的自然方面,而尽性侧重于认识大道

的道德方面。穷理就是“自明诚”,尽性

就是“自诚明”。“诚”是所谓尽性之学所

得到的道德,“明”是穷理之学得到的知

识。按照《中庸》的说法,认识大道有

两种途径,一是通过道德修养“尽性”而

知天(理),一是通过穷尽物理而知天

(理),前者强调道德修养以获得对终

极天理(道)的认识,后者强调通过知

识积累达到对天理(道)的认识。一是

顿悟的途径,一是渐修的途径。不过,

路经虽然有异,而结果却是一样的。“诚

则明矣,明则诚矣”,是说,道德修为

达到最高境界,就自然会获得对真理的

认识(明);同样,穷尽物理最后也必

然达到道德圣境(诚)。

儒家这种将道德修养和认知合二为一

的主张,在西方哲学标准看来,是无法

理解的。因为西方哲学强调知识论和伦

理学的区分。但是,从中国哲学系统内

部来看,实际上并不存在困难。因为,

在儒家哲学看来,“道”也好,“理”也好,

作为最高的本体,既是认知对象,又是

道德境界。就是说,既是大智慧,又是

至善,既是德性之天,又是自然之天,

既是道德实践的准则,又是理性认知的

对象,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把握了道

德实践的准则,自然也就对它有了理性

认识;从理智上把握了它,自然也就能

够从实践上践履。《中庸》关于“诚”和

“明”的界定,为后来哲学家“知行合一”

说埋下了伏笔。

(本题要求“谈谈自己的想法”,所以这

里只是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简单地谈

了谈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同学们可以有

自己的理解。答案不必求同

“哲学引论”课程作业讲评(3)

一.如何理解“是”与“应当”二者之间

的关系?(P198-199)

答:在伦理学涉及的各种问题中,最为

复杂的一个问题,就是“是”与“应当”的

关系问题。“因为别人是这样做的,所

以我也可以这样做。”这是日常生活中

人们用来为自己行为辩解的一种常见

方式。其实,“别人是如何做的”与“我应当怎样做”之间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这就是“是”与“应当”的关系问题。“是”和“应当”之间,并没有什么直接或必然的联系,从事实性的“是”中,无论如何也推不出规范性的“应当”来。人们实际做什么和他们应当做什么这二者

之间,并没有一种直接的或必然的联系。在有关人的行为是否道德的问题的判断上,重要的不是看人们实际做了什么,而是看人们究竟应当做些什么。二.义务论和圣谕论的共同点(P217)与不同点(P221)表现在哪里?

答:共同点:二者都是非结果论道德理论。都认为一种行为的道德与否是取决于实事而非取决于结果,都把道德看作是一种先天的、绝对的东西,即一种不受任何经验性结果影响的、与人的欲望或功利无关的、预先规定者人的行为的一般规则。

不同点:圣谕论把道德的根据移于人以外的精神存在,把道德看作是由某种超自然的至善之物决定的东西;而义务论则与此相反,它把道德内置于人的理性观念,把道德看作是由理性的意志决定的,出于人的自觉的一种善的行为,即是不计功利、不讲结果的,纯粹由一种义务感或说是动机决定的善的行为。三.如何区分利己主义与功利主义?(P211)功利主义是以怎样的论证最终在理论上取代了利己主义而成为广

泛被接受的结果论道德哲学理论的?(P212-213)功利主义自身又存在哪些基本的理论弱点?(P215-216)答:(1)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区别在于:前者相信,如果人们想要达到道德,他们就必须假定自己的行为结果是能够给自己带来益处的;后者则主张,如果我们想要达到道德,我们就应当假定自己的行为是能够为这种行为有关

的各方带来益处的。

(2) 功利主义取代利己主义,首先是因为利己主义具有三个弱点:

首先,从直接方面看,利己主义势必引起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其次,从间接方面看,利己主义容易引起道德建议方面的混乱;最后,也是利己主义的最大弱点,它会从深层侵蚀多数人认可的、生活所依赖的共同道德观。

利己主义的这三个弱点,使得它不可能成为主流道德价值观,它不得不让位于其他类型的道德论。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具有根本优势的功利主义就取而代之。

(3)功利主义具有三个理论弱点:一是功利主义原则在实践中难以贯彻到底;二是功利主义对幸福、快乐、愉快等功利进行量化理解难以做出准确说明;三是功利主义在逻辑上缺乏清晰性。

(说明:本题是分析题,我这里给大家提供参考答案要点,请大家根据要点进行发挥)

四.义务论与功利主义看待行为道德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哪里?你支持义务

论的道德主张还是功利主义的理论观点?试用逻辑和论据说明之。

(P210-225)

答:义务论强调道德内在于人的理性观念之中,认为道德是由理性的意志决定的,出于人的自觉的一种善的行为,即是不记功利、不讲结果的,纯粹由一种义务感或说是动机决定的善的行为。所谓义务论,指的就是康德的“义务伦理学”。义务论看待行为的道德性,主要根据行为动机的善或恶来判断:动机是善的,行为就是善的;动机是恶的,行

为就是恶的。

功利主义坚持:一种行为如果在道德上

是正确的,只有当,且仅当这种行为能

够为所有那些受这种行为影响的人带

来最好的结果时才是可能的;而且,这

种结果在任何其他以这种方式来行为

的人那里表现出来也是如此。功利主义

看待行为道德性的主要依据是行为的

结果,根据功利主义的标准,一种行为

的结果对最大多数人有益时,该行为才

是善的,否则就是恶的。

我觉得这两种主张都有其合理性,也有

其弱点。

义务论的合理性在于它有助于形成一

种社会正义和良心,有利于社会风俗的

改善,并且,在很多情况下,动机与行

为的效果并不矛盾,多数情况下,善的

动机会导致好的行为后果,不良动机会

造成不好的后果,特别是在人们对行为

有较强的控制能力以及对事情发展趋

向有较准确的估计时更是如此。当然,

义务伦也有其困难,首先是究竟哪些原

则是善的,哪些原则是恶的,在不同的

社群众还难以取得一致意见;其次是在

不少的情况下,动机与行为结果可能发

生矛盾。

功利主义的合理性在于,一是避免了善

恶标准的无休止讨论,直接根据行为效

果对行为的道德性进行判断;二是根据

行为的结果判断行为道德善恶,认定*

作比较简单。但是功利主义也有其弱

点,首先是因为人们在做出一个行为

时,并不是总能提前知道结果好坏的;

其次是,仅仅根据结果判断善恶,会在

利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要求利益大小

的精确计量问题,而对行为结果的利益

大小进行计量,很难精确;三是功利主

义容易导致利益争执,有可能会走向利

己主义。

五.一位男子有很长时间的家庭暴力

史。在一次他于酒后滥施暴力的过程

中,他的妻子为了保护自己和两个孩子

不受到伤害,用随手抄起的一根擀面杖

打击他的头部,导致他休克死亡。这位

女士的行为是道德的吗?请说明你认

为这种行为是道德的或不道德的理由。

(P210-225, P233-235)

答:事例中女士的行为的道德性,不能

一概而论。这里可以分为几种情况。

一是根据义务论的标准来衡量。义务论

要求从行为人的动机来判断行为的道

德善恶。在以上事件中,该女士的动机

有三种可能:

(1)完全是为了自卫和保护孩子。如

果真是这样,那么,根据义务论的主张,

该女士的行为当然是善的。因为她的动

机是善的。

(2)出于报复。鉴于丈夫施暴不是偶

然的,妻子长时间遭受暴虐,难以排除

她情急之中借机报复。如果真是如此,

那么根据动机论主张,她的行为是恶

的,因为她的动机是恶的。

(3)既是为了自卫和保护孩子,也有

借机报复的因素。这种情况就很复杂

了。此时,仅仅根据义务论的主张,很

难对该女士的行为做出道德判断。当

然,一种行为,既有可能是纯善的,也

有可能是纯恶的,至于是否有这样一种

行为,既包含善又包含恶?这种问题还

需探讨。因为如果一种行为在道德上可

以善恶兼备的话,那么这种行为就是善

恶兼备的。但是“善恶兼备”这种说法恐

怕在逻辑上难以立足,因为根据排中

律,一种行为不可能既是善的,又是恶

的。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们就只好求

助于功利主义的道德主张来对这种行

为进行判断了。

二是根据功利主义的标准来衡量。功利

主义要求从人的行为结果来判断行为

的道德善恶。在以上事件中,该女士的

行为有两方面的结果:(1)保护了自

己和孩子;(2)打死了丈夫。

如果单纯从使孩子和自己得到保护来

看,其行为自然是善的;如果单纯从其

导致丈夫死亡来看,其行为自然是恶

的。

但是,实际的情况并非如此简单,因为

她的行为是既保护了自己和孩子,又打

死了人。根据功利主义,我们就应该进

行更深入的分析。关键的问题是应该回

答:如果她不打死丈夫,她自己和孩子

是否就会遭受到这样一种伤害——她

和孩子所受的伤害要比丈夫之死要

大?这在事实没有发生的情况下,谁都

无法预计这种关系:“女士和孩子遭受

的伤害总量”与“丈夫之死”而这究竟哪

一个更多。如果能够预测这种关系,我

们似乎就能比较容易判断她的行为的

道德性了。但是,实际上,在以上事件

中,是很难进行准确计量的。这也就是

教材上所介绍的功利主义的弱点之一。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对以上

事件中女士的行为进行道德判断,并不

是一件简单的事。不过,虽然我们没有

得到一个确定的答案,但是,通过这番

分析,我们可以说我们对这类事件的道

德性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就是伦

理学意义的一种表现。

(说明:(1)本题答案根据个人自己

的价值取向可能会有根本的不同,这个

答案只是个人的一种分析,仅供参考;

(2)哲学提出问题而不一定解决问题,

但是提出问题本身仍有重要的意义,本

处提供的答案就鲜明体现了这一特色)

六.动物权利在当代越来越被认真地看

待。真的有动物权利这种东西吗?你支

持还是反对把动物权利与人的权利相

提并论?请详细说明你的理由。(伦理

学整章内容)

答:说到“动物权利”,首先得讨论“权利”

这个词。我们通过学习哲学这门课程知

道,“权利”一词在西方哲学史中被广泛

提到,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新兴资

产阶级思想家在反对宗教神权过程中

提出“天赋人权”概念,从而有了“人的权

利”的概念。这表明“人的权利”这个词不

是从一开始就有的,它是在一定的历史

背景下,人们意识到自己的生存处境极

端恶劣的情况下而提出来的。现在有人

提出“动物权利”这个概念,也是因为自

然环境遭到人类的破坏,使得动物生存

条件极端恶劣的情况下提出来的。近代

史上“人的权利”这个概念反映了人对

自身的尊重,而现在“动物的权利”这个

概念的提出则反映了人类对环境恶化

的深刻忧虑。只有站在这样一个角度,

我们才能对“动物权利”这个概念有一

个比较准确的理解。根据这种理解,“动

物权利”这个概念,不是有没有的问题,

而是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该不

该有的问题。

生活中有些人对动物权利持有极端的

理解,认为动物权利与人的权力是平等

的。这是一种及其肤浅的理解。我们知

道,在中国哲学史上,从来都把人当作

万物之灵。宋朝哲学家周敦颐《太极图

说》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

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

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

立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

太极本无权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

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

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

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唯人也得其秀

而为灵。”认为万物之中,只有人汇集

了大自然的精华,成为最优秀的种类

(唯人也得其秀而为灵)。不仅如此,

还十分强调禽兽的区别。我们日常生活

中骂人的时候,常用“畜牲”、“禽兽不如”

等对对方进行苛责,就说明在中国文化

传统中,从来都认为人是天下最可贵

的。即使是在西方基督教的圣典《圣经》

中,也强调了人畜的区别,《圣经》借

上帝之口,告诉人们:所有的植物和动

物,都是人的衣食。

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提出“动

物的权利”,实际上是表达了对自然环

境的关心,而关心自然,实际上就是对

人类生存条件的关心,最终还是对人类

生存的关心,是对人本身的尊重。并不

真的就是提倡“动物权利”与人的权力

平等。

(说明:本题实际上是考察同学们学习

哲学引论这门课程之后的分析能力。如

果一定要扣教材,是难以找到答案的。

但是从哲学课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

角度看,应该说是没有超纲的。本处答

案纯粹是个人的想法,各位同学斟酌参

阅)

练习册第四次作业。

一.什么是客观论(P246)和主观论

(P247)?请说明美与主观的关系

(P248)。

答:1.所谓客观论是指这样一种观点,

即它相信,从根本上说,事物的美是由

客体自身的属性决定的,是一种与主体

意识无关的东西。(按照这种观点,一

朵花是美的,在于它本来就是美的,而

后我们才感觉到美。美与我们的感觉无

关。审美体验乃是在人的感官获得关于

对象属性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美的性质的理解问题上,与客观论对

立的另外一种见解是主观论。它坚持,

美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主观的而不是客

观的概念,美不是起源于事物的属性而

是起源于人的心灵。只有人对对象或客

体的感觉和经验才有所谓美的问题。按

照这种观点,美的性质并不是内在地包

含在客体自身之中的。对一个客体来

说,如果说它有某种美的性质的话,那

也只是针对它能够在主体那里引起某

种美的反应这一点来说而已。美并不存

在于被欣赏对象的身上,而只存在于欣

赏者的眼里。

2.主观论在美的主观性问题上提出了

一系列重要论证,这些论证能够说明美

与主观之间的关系。主观论关于美的主

观性论证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1)主观性论证:所谓美具有主观性,

是指美并不取决于物而取决于心,是人

的知觉使一事物成为美。这是主观论美

学的一个根本立场和观点。

(2)相对性论证:强调美具有相对性,

否认存在普遍一致的审美判断,是主观

论美学的又一个重要特点。所谓美的相

对性,是指审美判断从根本上说,是一

个属于个人审美情趣和情感偏好的范

畴,不可能在具有不同历史、文化和生

活背景的个人之间建立起共同的判断

标准。

(3)非认知性论证:这种观点坚持,

审美活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主体感受

性的体验活动,不能把它等同于人类追

求真理的认知活动。认知的目的是与外

部实在取得一致,而审美的目的则是为

了满足主体的情感需要,二者的性质是

根本不同的。

二.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关系是什

么(P317)?

答:现代主义在哲学领域主要是指西方

现代哲学。西方现代哲学是指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解体之后,西方哲学所处的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哲学表现出比较鲜明的理性主义、科学主义特征,强调主体性、确定性。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现代主义在西方国家出现。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影响重大的文化思潮,涉及文学、艺术、语言、历史、伦理等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诸多领域,其影响正在逐渐扩展。后现代主义尽管影响巨大,但其内部各流派之间从未有一致的主张。虽然如此,从其对现代主义的态度来看,后现代主义各流派之间却有着比较明显的共同性。在某种意义上,后现代主义哲学主要是作为所谓“现代性哲学”的对立面出现的,后现代主义哲学认为,肇始于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的所谓“现代性哲学”,普遍具有“对基础、权威、统一的迷恋”,“视主体性为基础的中心”,“坚持一种抽象的事物观”等特点。而这一切,在后现代主义哲学看来,都是应当受到彻底质疑的。因此,后现代主义哲学,通常采取以“否定性、非中心、不确定性、非连续性和多元化等”为基本特征的后现代思维方式,坚决反对“现代性哲学”主——客对立的思维模式,反对基础主义、本质主义、理性主义和道德理想主义,反对主体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等等。

三.试述艺术表现与艺术表达的基本区别(P269-270)?

答:所谓“表现”,就是指用一个东西来代表另外一个东西,而这种代表也得到了观者的认可。例如,一幅肖像画就代表着某个人,而看这幅画的人也能够把画中人与它的原型统一起来。在表现被当作模仿的角度来理解的地方,艺术家的作用就类似于举着一面镜子来“照”

所谓本质,艺术哲学的探究被引导到只是对客体的外观和人的行为等外部世

界的客观性特点发生兴趣。

所谓“表达”,比较理想的解释是:一件东西是艺术作品,当,仅当它通过线条、形状、颜色、声音、行为和语词等向观众传递了自我的某种动机、意愿、情感、体验等的情况下,才有可能。

艺术表现和艺术表达的区别,简单地说,在于“艺术表现”强调艺术家通过艺术活动和作品本身来为艺术欣赏者提

供客观对象的本质,一件艺术作品就像一面镜子,欣赏者在审美活动中借作品来洞察所摹画物体的本质;而“艺术表达”则强调艺术家在艺术创作活动中借助艺术作品的各种创作手段和构成要

素来表达艺术家的意愿、情感、体验等主观内容。

艺术表达理论是较之艺术表现理论更

为现代的一种主流艺术理论。它不仅强调了对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主观特

性的重视,还能用来解释艺术表现理论所解释的那些内容,因此“艺术表达”理论比“艺术表现”理论更具有包容性。四.试述牟宗三的“儒学三期说”与“儒学三统说”的基本含义及其理论价值?答:牟宗三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儒学三期说进行了系统的论证和阐发,他认为,儒学三期的划分及其特点是:第一期是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儒学铸造期,此一时期“孔子以人格之实践与天合一而为大圣,其功效则为汉帝国之构造”,其特点是“积极的,丰富的,建设的,综合的”;第二期是“宋明儒之彰显绝对主体时期,此则较为消极的,分解的,空灵的,其功效见于移风易俗”;第三期指的则是当代新儒学,“此特殊性之规定,大端可指目者,有二义。一,以往之儒学,乃纯以道德形式而表现,今

则复其转进至以国家形式而表现。二,

以往之道德形式与天下观念相应和,今

则复需一形式与国家观念相应和。”

在牟宗三看来,儒学第三期的发展是必

要的:如想求得中国问题之解决,其前

提就必须是复兴儒学;儒学第三期发展

也是可能的:一是因为以“仁义”为主要

内容的儒学“常道”在千百年的发展中

已经成为中国人的内心准则;二是因为

儒学的“仁义”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关系

紧密,并非单纯的道德规范。

所谓“三统”,即道统、学统和政统。“三

统”说是牟宗三对中国儒学乃至全部中

国文化的未来发展而提出的建设蓝图。

“三统”的内涵是:一,道统之肯定,此

即肯定道德宗教之价值,护住孔孟所开

辟之人生宇宙之本源;二,学统之开出,

此即转出知性主体以容纳希腊传统,开

出学术之独立性;三,正统之继续,此

即由认识政体之发展而肯定民主政治

为必然。

三统说的价值在于,它既不是主张全盘

接受西方文化,也不是死守中国传统文

化,而是在继承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的

基础上,借鉴西方文化的学术科学性和

政治民主性,来创造新的中国文化。这

是一种比较客观、公允的主张。

五.对于凡高的绘画《农鞋》,海德格

尔曾有很高的评价,他说他从这双破旧

的农鞋中看到了存在之被遮蔽的真理。

请欣赏这幅绘画(见教材),运用所学

的美学理论谈谈你自己的看法?(本题

依据的理论材料,主要是教材第六章的

知识点。我在分析中采用了“客观论与

主观论”的理论知识。当然还可以采用

其他知识点从其他角度进行评述。)

答:海德格尔对凡高的《农鞋》作出高

度评价,他感到自己从中发现了存在之

被遮蔽的真理。这与海德格尔本人的思

想状况有很大关系。(在教材112页

谈到)海德格尔作为一个伟大的哲学

家,他一生都在致力于存在哲学的探

讨。正是由于他的深入研究,使得西方

哲学在海德格尔的时代发生了“存在

论”的转向。

主观论美学告诉我们,美并不存在于被

欣赏对象的身上,而只存在于欣赏者的

眼中——我们也可以说:真理并不存在

于被欣赏对象的身上,而只存在于欣赏

者的眼中。海德格尔称其在《农鞋》中

发现了存在之被遮蔽的真理,并不表示

《农鞋》这幅作品本身就真的包含“存

在之被遮蔽的真理”,也不表示其他的

欣赏者也必然能从《农鞋》中发现“存

在之被遮蔽的真理”。

主观论美学理论较之客观论美学理论

的优势,已经被多数人接受。主观论为

其主张提出了比较令人信服的论证:

(1)主观性论证:所谓美具有主观性,

是指美并不取决于物而取决于心,是人

的知觉使一事物成为美。这是主观论美

学的一个根本立场和观点。(2)相对

性论证:强调美具有相对性,否认存在

普遍一致的审美判断,是主观论美学的

又一个重要特点。所谓美的相对性,是

指审美判断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属于个

人审美情趣和情感偏好的范畴,不可能

在具有不同历史、文化和生活背景的个

人之间建立起共同的判断标准。(3)

非认知性论证:这种观点坚持,审美活

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主体感受性的体

验活动,不能把它等同于人类追求真理

的认知活动。认知的目的是与外部实在

取得一致,而审美的目的则是为了满足

主体的情感需要,二者的性质是根本不

同的。特别是根据第三个论证,我们可

以知道,审美活动主要是一种体验活

动,属于情感体验,而非认知性活动。

对于一件艺术作品,每个人会有不同的

情感体验,基于各自的情感体验,可能

会产生不同的认知判断。海德格尔通过

自己的审美情感体验,从《农鞋》这幅

作品中发现了“存在之被遮蔽的真理”。

这是他自己告诉我们的,不容怀疑。但

是,我或者你,在欣赏《农鞋》时,也

许没有任何美感体验,也许有某种体验

但是很模糊,也许有明显的审美体验,

但是不必就是象海德格尔那样从中发

现“存在之被遮蔽的真理”。也许我或者

你从中感受到了生活的贫苦性(社会评

价),或感受到凡高本人对朴实生活的

眷恋,或者感受到人生的真实,或者感

受到荣华的虚无……我们可以有各种感

受,不必是发现“存在之被遮蔽的真

理”,但不管是什么样的感受,都是我

们自己的。而且即使是特定的艺术观赏

者,他在不同的情绪状态、思想状态下,

面对同一件艺术品,也可能会有不同审

美体验。

客观论美学理论主张作品本身包含某

种固定的东西,任何欣赏者从作品中获

取的信息乃至得到的什么体验都是由

包含在作品中的东西决定的。如果接受

客观论的观点,那么不仅海德格尔,任

何其他人都只能从《农鞋》中发现“存

在之被遮蔽的真理”。这不仅有些无端,

而且不符合实际。

不过,无论我们从《农鞋》中得到什么

样的审美体验,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

那就是《农鞋》是一幅伟大的艺术品。

这倒不仅仅是因为它是凡高这位伟大

艺术家的作品,更因为这件艺术品已经

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经受过无数艺术鉴

赏者的认真鉴审,证明它是具有强大生

命力的。

六.新儒学作为中国的新保守主义思

潮,到底有哪些可以肯定的地方?它的

发展空间有多大?

答:在儒、释、道三家之中,儒学或曰

儒家一直被称作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精神气质方面,它一直深刻影响着中

国人的思想世界和日常生活,迄今其巨

大的影响还隐约可见。

在历史上,儒学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发

展阶段,先秦儒学、宋明儒学和当代新

儒学。近代史上,中国自清朝中后期开

始,社会、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遭到西

方帝国主义的入侵,文化领域也面临着

前所未有的挑战,儒家文化的价值理念

同样受到西方科学主义的冲击。在这种

情势之下,思想文化界的人士开始自觉

反省儒家文化,思考儒家文化在近代化

进程中的出路问题。这一时期,特别是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以梁漱溟、熊

十力、冯友兰、牟宗三为代表的当代新

儒学思想家,怀着强烈而悲苦的民族危

机意识和复兴民族精神的历史使命感,

在尽力吸纳西洋哲学精髓的基础上,以

前所未有的形而上学思辨功夫致力于

传统儒学精神价值的弘扬、发掘和重建

工作,其成就一时成为当代哲学的一大

亮点。

他们在研究工作中,提出了很多有价值

的理论主张:

梁漱溟在其《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将

世界文化按照递进关系区分为三种不

同质的文化: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印

度文化。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文

化的发展思路:第一,排斥印度文化丝

毫不能容留,因为这种文化虽然高明,

但是它相对于人类当前和今后一段时

期的发展来说是“最违背生活本性的”;

第二,对于西方文化要“全盘接受”(特

别是其在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民主精

神和科学精神)而又要“根本改过”,也

就是对其态度要做适当调整;第三,批

评地把中国原来的态度重新拿出来,亦

即将儒家文化和西方文化在现实的时

空点上予以衔接。

熊十力哲学特别重视本体论的研究。他

认为西洋哲学固有其自然发生的原因

与轨迹,但就其本质来说终将形成障碍

与执着;佛学固有荡执去蔽之功效,却

又有蹈空之嫌,从而易招致另一种障碍

与执着;而中国儒学相对于西洋哲学而

言,日用而不遗其体,相对于佛学而言,

见性而又不遗其用,故惟有中国儒学方

能得大体大用的真理,即能在“重立大

本”中发挥重要作用。熊十力在当时全

盘西化的思潮中,给人们注入了一支清

醒剂。他对传统儒学的阐释,不是照抄

照搬,而是经过了一番改造,他所构筑

的形而上学体系,对中国儒学的那些根

本观念进行了重新阐释,形成了相对完

整的概念系统。

冯友兰在20世纪30-40年代发表“贞

元六书”,建立了自己的“新理学”。在他

的新理学体系中,融汇了西方新实在论

和宋代程朱理学的要素和方法。按照新

实在论的方法,他接续儒学道统,系统

阐发了自己的性儒学主张。他的哲学主

要体现了三个特色:一是在方法论上,

强调逻辑分析和直觉体认的统一;二是

在本体论上,强调以“真际”解释、成就

“实际”;三是在价值论上,强调通过“觉

解”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冯友兰的哲学

体系,由于既接续了传统儒学的基本精

髓,又借用了西洋哲学的新方法,所以

使得儒学进展到一个更加精致的理论

阶段。

牟宗三是海外新儒家的重要代表和集

大成者。他通过一系列哲学著作,建立

起了自己的新儒学哲学体系。同冯友兰

巧妙借鉴西方逻辑学方法不同,牟宗三

特别注重对康德哲学的借鉴,他的努力

方向在于使中国儒学“哲学地”建立起

来。他先后提出了“儒学三期说”和“儒学

三统说”,指明了儒学第三期的发展的

必要性和可能性,并通过“三统说”力主

在继承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借鉴西方文化的学术科学性和政治民

主性,来创造新的中国文化。这一观点

客观公允,具有较强的现实价值。

新儒家所提出的理论,虽然有其时代局

限性,但不乏闪光点。作为中国的新保

守主义思潮,新儒学的哲学主张在海外

华人社会和大陆文化界有着持久的影

响。即使在是21世纪的今天,新儒学

哲学仍不乏其传人。海内外仍有很多华

人在继续探讨新儒家提出的问题。中国

目前仍处在新旧文化交替激荡的转型

时期,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多

元发展势在必行,不可能形成全球文化

一统的局面。因此,新儒家提出的问题,

将是中国社会与外界交往时所不可避

免的长期课题。随着时间的发展,国际

社会交流的日益广泛,多元文化的冲突

和互动,势必使新儒家的课题显得日益

重要。因此,可以断言,新儒家必将会

因起所提出的问题的日益重要而得到

蓬勃发展。如果考虑到中国社会在国际

上的影响日益增强这一趋势,中国文化

也将因此在国际文化中产生更大的影

响之一要素,那么,新儒家提出的课题

将来不仅是中国的国内问题,也将会成

为一个国际文化交流中的重要课题。从

这一点来看,新儒家提出的问题也必将

得到更广泛讨论,新儒家的发展空间自

然也会更加广阔。

国开电大 建筑力学 形成性考核册(线下提交)答案(2)(1)

作业1 1.约束反力中含有力偶的约束为(A)。 A.固定铰支座 B.固定支座 C.可动铰支座 D.光滑接触面 2.只限制物体沿任意方向移动,不限制物体转动的支座是(A)。 A.固定铰支座 B.固定支座 C.可动铰支座 D.光滑接触面 3.若刚体在三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则此三个力的作用线必(A)。 A.在同一平面内,且互相平行 B.不在同一平面内,且互相平行 C.在同一平面内,且汇交于一点 D.不在同一片面内,且汇交于一点 4.力偶可以在它的作用平面内(C),而不改变它对物体的作用。 A.任意移动 B.任意转动 C.任意移动和转动 D.既不能移动也不能转动 5.平面一般力系可以分解为(C)。 A.一个平面汇交力系 B.一个平面力偶系 C.一个平面汇交力系和一个平面力偶系 D.无法分解 6.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结果是(B)。 A.一个合力偶 B.一个合力 C.一个力偶和一个合力 D.不能确定 7.平面力偶系的合成结果是(A)。 A.一个合力偶 B.一个合力 C.一个力偶和一个合力 D.主矢 8.平面一般力系有(C)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可用来求解未知量。 A.1 B.2 C.3 D.4 9.由两个物体组成的物体系统,共具有(D)独立的平衡方程。 A.3 B.4 C.5 D.6 10.力的可传性原理只适用于(B)。 A.固体 B.刚体 C.弹性体 D.任何物体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若两个力大小相等,则这两个力等效。(错) 2.在任意一个已知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一个平衡力系,会改变原力系对变形体的作用效(错)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只适用于刚体(对)。 4.合力的数值一定比分力数值大。(对) 5.力沿坐标轴方向上的分力是矢量,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是代数量。(对) 6.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点。(对) 7.由n个物体组成的系统,若每个物体都受平面一般力系的作用,则共可以建立3n个独立的平衡方程。(错) 8.若两个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相等,则这两个力一定相等。(错) 10.力偶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恒等于零。(对) 三、作图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018年电大统考英语复习小抄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一、交际英语 1、- Thank you ever so much for your lovely gift. - ___B___ A:Never mind B:I'm glad you like it. C:Please don't say so. D:No, It's not so good. 2、Would you go to the concert with me?_____A____, but I'm very busy now. A:I'd like to B:Sure C:No problem D:Certainly 3、- Thank you for inviting me. - _____C______ A:I really had a happy time. B:Oh, it's too late. C:Thank you for coming. D:Oh, so slowly? 4、- Hello, I'm Harry Potter. - Hello, my name is Charles Green, but _____C______. A:call my Charles B:call me at Charles C:call me Charles D:call Charles me 5、- Excuse me, could you show me the way to the nearest post office? - ___D___ Oh yes! Two blocks away from here at the Green Avenue. You can't miss it. A:I beg your pardon? B:What do you mean? C:You're welcome. D:Mm, let me think. 二、阅读理解 1、Mrs. Weeks was reading a newspaper story to her class. 威克斯老师正在读报纸上的一个故事给她班上的学生听。The story said: "Were you ever in a hospital when you were small? How did you feel?" The doctors in Children's Hospital are asking for money for children's toys. Some children in the hospital must stay in bed for many weeks. Toys are needed to keep the sick children happy and quiet. Money for them can be sent to the hospital. After Mrs. Weeks read the story,she said,"This story gave me an idea." "You want us to bring some money for the toys." "We could bring some of our own toys for the children in the hospital, "said the boys and the girls one after another. "Well, your ideas would be nice, "Mrs. Weeks said,"but mine is different." "We could make some toys, "shouted one of them. Mrs. Weeks smiled. "Do you think you could make toys?" she asked. "Yes, yes, "the whole class answered. "Great! Let's begin to make toys tomorrow, "said Mrs. Weeks. On Saturday afternoon,Mrs. Weeks took the children to the hospital with the toys made by her students. The children in the hospital felt very happy to see the toys. So did the children in the class. A few days later,Mrs. Weeks read another newspaper story to the class: Some school pupils brought toys to Children's Hospital last week. The toys were made by the pupils of Grade Three in Green Street School. The doctors said,"We have never had so many wonderful toys. Our children are very happy with them. They say,'THANK YOU,GRADE THREE.'" (1)、The first newspaper story was mainly about sick children in children's Hospital. T A:T B:F (2)、Let the class make some toys and give them to the children in the hospital was in Mrs. Weeks' mind. T A:T B:F (3)、At first,the doctors in Children's Hospital wanted to get some money to buy toys for the sick children. T A:T B:F (4)、From the passage we can learn that what Mrs. Weeks really wanted to do is to ask her class to save money for toys. F A:T B:F (5)、The author's tone in this passage is enthusiastic. T A:T B:F 2、Places to stay in Britain are as varied as the places you visit. 在英国,住的地方随着你游览地点的不同而有所区别。Whatever your budget is the choice -from basic barn to small hotel, from tiny cottage to grand castle - is all part of fun. Hostels Cheap, good-value hostels are aimed at all types of like-minded travelers, who prefer value over luxury and you don't have to be young or single to use them. Britain's independent hostels and backpackers hostels also offer a great welcome. Facilities and prices vary, especially in rural areas, where some hostels are a little more than a bunkhouse (临时住房) while others are remarkably comfortable -almost like bargain hotels. Youth Hotels Founded many years ago to "help all, especially young people of limited means, to a greater knowledge, love and care of the countryside", the Youth Hotels Association is still going strong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network of 230 hotels is a perfect gateway for exploring Britain's towns and countryside. B&Bs The B&B (bed and breakfast) is a Great British institution, In essence you get a room in somebody's house, and small B&Bs may only have one guest room, so you'll really feel like part of the family. Larger B&Bs may have four or five rooms and more facilities, but just as warm as a welcome. In country areas your B&B might be in a village or an isolated farm surrounded by fields. Prices reflect facilities: and usually run from around £12 to £20 per person. City B&Bs charge about £25 to £30 per person, although they're often cheaper as you go further out to the suburbs. Pubs & Inns

建筑力学形考作业3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号 姓名 课程代码110011 课程名称建筑力学 完成日期:2018-05-05 评阅教师 评阅时间: 第 3 次任务 共 3 次任务 得分: 任务内容: 一.判断题(每小题表述是正确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在括号中打×)

F 1.压杆上的压力大于临界荷载,是压杆稳定平衡的前提。( × ) 2.物体系统是指由若干个物体通过约束按一定方式连接而成的系统。( × ) 3.超静定问题无法能用平衡方程求解出所有未知因素。 ( √ ) 4.梁某一段剪力图是水平线,则此段弯矩图是直线。 ( √ ) 5.桁架是由二力直杆结成的结构。 ( √ ) 6.集中力作用处,弯矩图发生突变。 ( × ) 7.力矩方程建立与坐标原点位置有关。 ( × ) 8.由桁架结构中L 型结点,其两根杆件均为零杆。 ( √ ) 9.超静定问题无法能用平衡方程求解出所有未知因素。 ( √ ) 10.没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组成的结构是超静定结构。( √ )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左端固定的等直圆杆AB在外力偶作用下发生扭转变形(如图所示),根据已知各处的外力偶矩大小,可知固定端截面A上的扭矩T应为( C )KN.m 。 A.0 B.7.5 C.2.5 D.-2.5 2.图示桁架中有( B )根零杆。 A.4 B.5 C.6 D. 7 3.光滑面对物体的约束力,作用在接触点处,方向沿接触面的公法线,且( C ) A . 指向受力物体,恒为拉力 B . 指向受力物体,恒为压力 C . 背离受力物体,恒为拉力 D . 背离受力物体,恒为压力

建筑力学形考答案

建筑力学#-0002答案1. ()适当增加梁的支座,可减小梁的跨度,从而减小梁的最大弯矩值。 ?√ ?× 2. ()静定刚架作弯矩图时应注意:刚结点处力矩应平衡,铰结点处无力偶作用弯矩必为零。 ?√ ?× 3. ()桁架是指由若干直杆在其两端用刚接连接而成结构。 ?√ ?× 4. ()轴向拉伸(压缩)的正应力大小和轴力的大小成正比,规定拉为正,压为负。 ?√ ?× 5. ()平面桁架的基本计算方法是结点法、截面法。 ?√ ?× 6. ()集中力作用的截面,其剪力值有突变,突变的大小等于集中力的大小,其弯矩有转折点。 ?√ ?×

7. ()凡由静力平衡条件即可确定全部反力和内力的平面刚架,称为静定平面刚架。 ?√ ?× 8. ()梁横截面上弯矩的计算方法是:使研究对象上各力对横截面剪力作用点处力矩的代数和等于零,列出平衡方程即可求出该横截面上的弯矩。 ?√ ?× 9. ()在平面桁架计算时通常假设:各杆的轴线都绝对平直,且在同一平面内并通过铰的几何中心。 ?√ ?× 10. ()压杆稳定的临界力统一形式的欧拉公式中,μ称为长度系数。 ?√ ?× 11. ()工程上常把材料伸长率大于等于5%的材料称为脆性材料,材料伸长率小于5%的材料称为塑性材料。 ?√ ?× 12. ()一根钢杆、一根铜杆,它们的截面面积不同,承受相同的轴向拉力,它们内力也相同。 ?√ ?× 13. ()桁架的各杆都是只有轴力的二力杆。

?√ ?× 14. ()桁架中内力为零的杆件称为零杆,零杆是多余杆,可以去除。 ?√ ?× 15. ()用截面法求解平面桁架的内力时所使用的截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 ?√ ?× 16. ()在平面桁架计算时通常假设:荷载和支座反力都作用在结点上并位于桁架平面内。 ?√ ?× 17. ()轴力是指沿着杆件轴线方向的内力。 ?√ ?× 18. ()在拉(压)杆中,轴力最大的截面一定是危险截面。 ?√ ?× 19. ()梁横截面上剪力的计算方法是:使研究对象上沿剪力方向的力的代数和不为零,列平衡方程即可求出需要的剪力。 ?√

电大英语网考统考真题题库及答案(完美版)

真题一 一、交际英语 1、- Hello, I'm David Chen. Nice to meet you. - _______ A:Are you? B:Nice to meet you too. C:Yes. D:Very nice. 答案:B 2、-- Happy birthday to you! -- _______________ A:Happy birthday to you! B:I am very glad. C:That's all right. D:Thank you. 答案:D 3、- Mr. Jones, this is Sean, an English teacher from the United States. - ______________ A:What can I do for you?

B:Nice to meet you. C:Please keep in touch. D:Haven't seen you for ages. 答案:B 4、- I'm sorry. I lost the key. - ________ A:Well, it's OK. B:No, it's all right. C:You are welcome. D:You are wrong. 答案:A 5、- Could I speak to Don Watkins, please? - ________ A:Speaking, please. B:Oh, how are you? C:I'm listening. D:I'm Don. 答案:A 二、阅读理解 1、Snowflakes look like white stars falling from the sky. But there have been times when snow has looked red, green,

2018年电大建筑力学专业期末考试题与答案

2018年电大建筑力学专业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约束反力中能确定约束反力方向的约束为( D )。 A.固定铰支座 B.固定端支座 C.可动铰支座 D.光滑接触面 2.平面平行力系有(C )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可用来求解未知量。 A.4 B.3 C.2 D.1 3.三个刚片用( A )两两相连,组成几何不变体系。 A.不在同一直线的三个单铰 B.不在同一直线的三个铰 C.三个单铰 D.三个铰 4.工程设计中,规定了容许应力作为设计依据:[]n σ σ=。其值为极限应力0σ除以安全系数n,其中n为( A )。 A.≥1 B.≤1 C.=1 D.<15.图示构件为矩形截面,截面对1 Z轴的惯性矩为( D )。 A. 12 3 bh B. 6 2 bh C. 4 3 bh D. 3 3 bh 5.在梁的强度计算中,必须满足( C )强度条件。 A.正应力 B.剪应力 C.正应力和剪应力 D.无所谓 7.在力法典型方程的系数和自由项中,数值范围可为正、负实数或零的有( D )。 A.主系数 B.主系数和副系数 C.主系数和自由项 D.副系数和自由项 8.图示单跨梁的转动刚度 AB S是( D )。( l EI i=) A.2i B.4i C.8i D.16i 9.利用正应力强度条件,可进行 ( C )三个方面的计算。

A .强度校核、刚度校核、稳定性校核 B .强度校核、刚度校核、选择截面尺寸 C .强度校核、选择截面尺寸、计算允许荷载 D .强度校核、稳定性校核、计算允许荷载 10.在图乘法中,欲求某点的转角,则应在该点虚设( D )。 A .竖向单位力 B .水平向单位力 C .任意方向单位力 D .单位力偶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表示正确,以×表示错误) 1.对于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和作用线。( √ ) 2.梁按其支承情况可分为静定梁和超静定梁。(√ ) 3.力偶的作用面是组成力偶的两个力所在的平面。( √ ) 4.如果有n 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每个物体都受平面一般力系的作用,则共可以建立3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 5.未知量均可用平衡方程解出的平衡问题,称为稳定问题;仅用平衡方程不可能求解出所有未知量的平衡问题,称为不稳定问题。( × ) 6.平面弯曲是指作用于梁上的所有荷载都在梁的纵向对称面内,则弯曲变形时梁的轴线仍在此平面内。( √ ) 7.应力是构件截面某点上内力的集度,垂直于截面的应力称为剪应力。( × ) 8.在工程中为保证构件安全正常工作,构件的工作应力不得超过材料的许用应力[]σ,而许用应力[]σ是由材料的极限应力和安全因素决定的。(√ ) 9.压杆丧失了稳定性,称为失稳。( √ ) 10.折减系数?可由压杆的材料以及柔度λ查表得出。(√ ) 11.在使用图乘法时,两个相乘的图形中,至少有一个为三角图形。( × ) 12.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为结构多余约束反力。(× ) 13.轴力是指沿着杆件轴线方向的内力。(√ ) 14.桁架中内力为零的杆件称为零杆。( √ ) 15.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组成的结构为静定结构。( √ ) 三、计算题(共40分) 1.计算下图所示桁架的支座反力及1、2杆的轴力。(10分) 1.(10分)(1)求支座反力 由∑=0A M 得,04106=?+?By F 即() ↓-=kN F By 7.6

建筑力学形考答案模板

建筑力学#-0004答案 1.( ) 单位荷载是广义力, 必须根据所求位移而假设。 ?√ ?× 2. ( ) 单跨超静定梁的单位杆端位移产生的单跨超静定梁的杆端力称为载常数。 ?√ ?× 3. ( ) 求位移的单位荷载法是由叠加原理推导出来的。 ?√ ?× 4. ( ) 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是: 独立的节点位移, 基本未知量与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无关。 ?√ ?× 5. ( ) 单跨超静定梁的跨中荷载产生的单跨超静定梁的杆端力称为形常数( 也叫固端力) 。 ?√

?× 6. ( ) 力矩分配法中的转动刚度反映了杆件抵抗结点转动的能力。 ?√ ?× 7. ( ) 应用单位荷载法求位移时, 应先画出单位荷载弯矩图, 写出其表示式, 再画出实际荷载弯矩图, 写出其表示式, 然后作积分运算。 ?√ ?× 8. ( ) 位移法和力法的求解依据是: 综合应用静力平衡、变形协调条件, 使基本体系与原结构的变形和受力情况一致, 从而利用基本体系建立典型方程求解原结构。 ?√ ?× 9. ( ) 静定结构的静力特征是: 满足平衡条件内力解答是唯一的, 即仅由平衡条件就可求出全部内力和反力。 ?√ ?×

10. ( ) 多结点结构的力矩分配法进行第一轮次的分配与传递, 从不平衡力矩较小的结点开始, 依次放松各结点, 对相应的不平衡力矩进行分配与传递。 ?√ ?× 11. ( ) 位移法中角位移的数目不等于结构中刚结点的数目。 ?√ ?× 12. ( ) 某一点设一单位集中力偶, 是欲求该点的角位移。 ?√ ?× 13. ( ) 结点角位移的数目不等于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 ?× 14. ( ) 力法基本结构: 去掉多余约束后得到的静定结构作为基本结构, 同一结构能够选取多个不同的基本结构。 ?√ ?×

建筑力学形考答案

建筑力学#-0001答案1. ()对物体运动起限制作用的周围物体称为约束。 ?√ ?× 2. ()力的合成遵循矢量加法,只有当两个力共线时,才能用代数加法。 ?√ ?× 3. ()约束是阻碍物体运动的一种装置。 ?√ ?× 4. ()光滑接触面的约束反力一定通过接触点,为垂直于光滑面的压力。 ?√ ?× 5. ()约束反力是约束物体对被约束物体的反力,是限制被约束物体的力。 ?√ ?× 6. ()在平面力系中,所有力作用线汇交于一点的力系,称为平面一般力系,有3个平衡方程。 ?√ ?× 7.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能用一个或二个力矩方程来代替。

?√ ?× 8. ()力沿坐标轴方向上的分力是矢量,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是代数量。 ?√ ?× 9. ()物体系统是指由若干个物体通过约束按一定方式连接而成的系统。 ?√ ?× 10. ()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则力矩为零。 ?√ ?× 11. ()同一平面内作用线不汇交于同一点的三个力一定不平衡。 ?√ ?× 12. ()两个力相等的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但方向可以不同。 ?√ ?× 13. ()合力就是各分力的代数和。 ?√ ?×

14.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是力多边形自行闭合。 ?√ ?× 15. ()力偶的作用面是指组成力偶的两个所在的平面。 ?√ ?× 16. ()柔体约束的特征:只能承受沿柔索轴线的拉力;约束反力过接触点且沿柔索轴线,恒为拉力。 ?√ ?× 17. ()力对刚体的效应与力的作用点在作用线上的位置无关。 ?√ ?× 18. ()合力一定比分力大。 ?√ ?× 19. ()二力杆就是只受两个力的杆件。 ?√ ?× 20. ()在约束的类型中,结点可分为:铰结点、刚结点、自由结点。

2018-2019年最新电大《人文英语3》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人文英语3》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 考试说明:2018年秋期电大把《人文英语3》网络核心课纳入到“国开平台”进行考核,它共有五次形考任务。针对该门课程,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标准题库,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占课程综合成绩的50%,终结性考试占课程综合成绩的50%。课程考核成绩统一采用百分制,即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试、课程综合成绩均采用百分制。课程综合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及格),可获得本课程相应学分。单元自测 1 一、选择填空,从A、B、C三个选项中选出一个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每题10分) 题目1 —Do you have much experience with caring for babies? ______ 选择一项: A. Yes, I do. I often take care of kids in my free time. 题目2 —It's raining so heavily outside. I'm terribly anxious about my son's safety. ______ 选择一项: C. Don't worry about him. He will come back safe and sound. 题目3 Young people ______ 62% of University teaching staff. 选择一项: A. comprise 题目4 We often compare children ______ flowers. 选择一项: B. to 题目5 We consider it necessary ______ Tom should improve his behavior. 选择一项: B. that 题目1 —How do you feel about your family life? ______ 选择一项: B. Not bad. I think it is a good choice to be a full-time mother. 题目2 —Ken did badly in his math test. I'm terribly worried about the result. ______ 选择一项: C. Come on. It isn't the end of the world. 题目3 It is said that ______ 2000 factories were closed down during the economic crisis. 选择一项: B. approximately 题目4 He asked me ___________ Zhang Hua came to school or not. 选择一项: B. whether 题目5 Lily is a good student except ________ she is a little bit careless. 一项: C. that 题目1

建筑力学形考4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在图乘法中,欲求某点的竖向位移,则应在该点虚设()。 正确答案是:任意方向单位力 2.在图乘法中,欲求某点的转角,则应在该点虚设()。 正确答案是:单位力矩 3.在图乘法中,欲求某两点的相对转角,则应在该点虚设()。 正确答案是:一对反向的单位力矩 4.平面刚架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主要是由()产生的。 正确答案是:弯曲变形 5.作刚架内力图时规定,弯矩图画在杆件的()。 正确答案是:受拉一侧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使用图乘法时,两个相乘的图形中,至少有一个为三角图形。 正确的答案是“错”。 2.图乘法的正负号规定为:面积Aω与纵坐标y c 在杆的同一侧时,乘积Aωy C 应取正号;面积Aω与纵坐标y c 在杆的不同侧时,乘积Aωy C 应取负号。 正确的答案是“对”。 3.单位荷载法就是将两个弯矩图的图形进行简单拼合。 正确的答案是“错”。 4.一次截取两个结点为研究对象,来计算桁架杆件轴力的方法称为结点法。正确的答案是“错”。 5.桁架中内力为零的杆件是多余杆件,应该撤除。 正确的答案是“错”。 6.桁架中的内力主要是剪力。

正确的答案是“错”。 7.多跨静定梁基本部分承受荷载时,附属部分不会产生内力。 正确的答案是“对”。 8.刚架在刚结点处联结的各杆杆端弯矩相等。 正确的答案是“对”。 9.轴线是曲线的结构称为拱。 正确的答案是“对”。 10.三铰拱的支座反力中水平推力与拱高成反比,与拱轴曲线形状无关。正确的答案是“对”。 三、计算题(共70分) 1.试作图示静定多跨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10分) (1.1)梁的弯矩图如()所示(5分) 正确答案是: (1.2)梁的剪力图如()所示(5分) 正确答案是: 2.试作图示刚架的内力图。(10分) (2.1)刚架的弯矩图如()所示(5分)

《建筑力学》形成性考核答案

《建筑力学》形成性考核答案 一、选择题 1、约束反力中含有力偶的约束为 【固定端支座】 2、若刚体在三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则比三个力的作用线必 【在同一平面内,且汇交于一点】 3、力偶可以在它的作用平面内 【任意移动和转动】 ,而不改变它对物体的作用。 4、平面一般力系可以分解为 【一个平面汇交力系和一个平面力偶系】 5、平面一般力系有 【3】 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可用来求解知量。 6、由两个物体组成的物体系统,工具有 【6】 独立的平衡方程。 7、最大静摩擦力 【方向与相对滑动趋势相反,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 。

8、一个点和一个刚片用 【两根不共线的链杆】 的链杆相连,组成几何不变体系。 9、三个刚片用 【不在同一直线的三个单铰】 两两相连,组成几何不变体系。 10、静定结构的几何组成特征是 【体系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 二、填空题 1、光滑接触面对它所约束的物体的约束反力必定沿着接触面的 【公切线】 作用在物体上。 2、柔索的约束反力T通过 【接触点】 (位置),沿柔索而 【中心线方向且背离】 方向。 3、物体的受力分析有两个步骤,一是取 【脱离体】 ,二是画 【受力圆】

4、作用在刚体上A点的力F可以 【平行】 地平移到此刚体上的任意一点B,但必须附加一个力偶,附加力偶的力偶矩等于 【原力对新作用点】 的矩。 5、力偶使物体绕其作用面内任一点的转动效果,是与矩心的位置 【开关】 ,这个效果完全由 【力偶矩】 来确定。 6、力与 【力偶】 分别为力学中的两个基本要素。 7、当有摩擦时,接触面的约束反力由两个分量组成,即 【正压力】 和切向摩擦力。 8、在结构体系中能限制体系 【自由度】 的约束,成为必要约束。

电大网考英语B级选择答案

精心整理40.-Hi,Tom,how’severythingwithyou?你好,汤姆,近来都好吗? -_________,andhowareyou?还不错,你呢? ADon’tmentionit BHm,nottoobadCThanks DPrettyfast B 41.-Canyougototheconcertwithusthisevening?今晚你能和我们一起去听音乐会吗? -_________.我很高兴去,但今晚我很忙。 ANo,Ialreadyhaveplans BI’dloveto,butI’mbusytonight CNo,Ireallydon’tlikebeingwithyou DI’mill,soIshouldn’tgoout 42.-Marilyn,I’mafraidIhavetobeleavingnow.玛琳,我恐怕现在不得不走了。 -_________噢,那么早? AThatsoundswonderful. BOh,soearly?CNotatall. DGoodluck! 43.Hi,welcomeback!Hadanicetrip?欢迎回来,旅行还不错吧? —____________噢,太棒了!每天都有新鲜的空气和温暖的阳光。 A.Oh,fantastic!Freshair,andsunshineeveryday. https://www.doczj.com/doc/fd5664098.html,eon,I’vegotlotsoffun. C.Bytheway,Idon’tlikeSaturdays. D.Well,I’lllookforwardtoyourphonecall. 44. —Excuseme,howmuchisthejacket?请问,这件夹克衫多少钱? —It’s499Y uan.____________.499元。你想试一下吗? A.Oh,no.Tha t’sOK! B.Howdoyoulikeit? C.Whichdoyouprefer? D.Wouldyouliketotryiton? 45.—MayIuseyourbikeforamoment?你的自行车我可以用一会吗?

电大建筑力学形考

2348建筑力学-0002 判断题(共10题,共40分) 1. 力偶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T√ 2. 力在某坐标轴上投影为零,如力的大小不为零,则该力一定与该坐标轴垂直。() T√ 3. 力矩方程建立与坐标原点位置有关。() F× 4. 轴力是指沿着杆件轴线方向的力。() T√ 5. 梁横截面上的弯矩是截面上各点正应力合成的结果。() T√ 6. 只要平面有图形存在,该图形对某轴的惯性矩肯定大于零。() T√ 7. 细长压杆其他条件不变,只将长度增加一倍,则压杆的临界应力为原来的4倍。()F× 8. 梁的变形有两种,它们是挠度和转角。() T√ 9. 力法的基本未知量是多余未知力。() T√ 10. 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数目和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有关。() F× 单项选择题(共10题,共40分) 1. 平面力偶系合成的结果是一个()。 B合力偶 2. 一个平面力系最多可建立()个独立的力矩方程 C 3 3. 切断一根结构部链杆相当于解除()个约束。 A 1 4. 杆件的力与杆件的()有关。 A外力

5. 杆件的应力与杆件的()有关。 B力、截面 6. 矩形截面,高为h,宽为b,则其抗弯截面模量为()。 A 7. 某两端固定的受压杆件,其临界力为120kN,若将此杆件改为两端铰支,则其临界力为()kN。A30 8. 在单位荷载法中,欲求某点的水平位移,则应在该点虚设()。 B水平向单位力 是由()图乘得出的 9. 力法中,自由项Δ 1p A 10. 等截面直杆的线刚度为i ,远端的约束是固定端支座,则转动刚度为()i。 D 4 计算与作图题(共2题,共20分)

建筑力学形成性考核作业1

一、选择题 1.B 2.C 3.C 4.C 5.B 6.D 7.B 8.B 9.A 10.D 二、填空题 1.公法线方向 2.接触点 作用在被约束物体上 3.隔离体(研究对象) 受力图 4.等效 力F 对A 点 5.无关 力偶矩 6.运动 7.法向反力 8.自由度 9.虚铰 瞬铰 10.三角形 三、计算题 1.解:取梁AB 为研究对象,作受力图如下, 再取梁BC 为研究对象,作受力图如下: 最后取梁整体ABC 为研究对象,作受力图如下: F Ax F Ay F Bx F By F 2 F D A B D B C F 1 30? F C Bx F ' By F ' F Ax F Ay F 2 F D A D C F 1 30? F C B

*2.解:取图示坐标, 计算合力: F ox =F T +F Q =193 +140=333kN F oy =F P + G =2740 +5280=8020kN 合力大小: 22 22 o o x o y F = F +F = 333+8020=8026.9k N 合力方向: oy ox F 8020 tg α= = =24.08F 333 α=87. 6? 合力偶大小: m o =m+ F T ?21+F Q ?10.7=5125+193 ?21+140?10.7 =10676 kN ?m( ) 求合力作用点P 位置,如图。 o o m 10676 d = = 1.33m F 8026.9 ≈ 3.解:取梁AB 为研究对象,由三力平衡汇交定理,作受力图如下, 由几何关系,得: 1s i n α=5 2 c o s α=5 由平衡方程,x F =0∑ A P F cos αF cos450?=- 故: A P cos4525 F =F =20=15.8kN()cos α22 ??? 由 y F =0 ∑ A P B F s i n αF s i n 45 F =0 ?+- ? ox F oy F o F O P m o o F x y α d F A x F B F P A B 2m 2m y 45? D α

浙江电大形考任务《建筑力学》

建筑力学#形考一-0001 试卷总分:100 判断题(共30题,共60分) 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2分) ()同一平面内作用线不汇交于同一点的三个力一定不平衡。 √ × 2.(2分) ()在约束的类型中,结点可分为:铰结点、刚结点、自由结点。 √ × 3.(2分) ()约束是阻碍物体运动的限制物。 √ × 4.(2分)

()一个力偶不能与一个力平衡。 √ × 5.(2分) ()对物体运动起限制作用的周围物体称为约束。 √ × 6.(2分) ()两个力相等的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但方向可以不同。 √ × 7.(2分) ()光滑圆柱铰链约束的特点是:既能限制两物体的相对移动,也能限制两物体间的相对转动。 √ × 8.(2分) ()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应,用力偶矩度量而与矩心的位置有关。 √ × 9.(2分)

()约束是阻碍物体运动的一种装置。 √ × 10.(2分) ()力对刚体的效应与力的作用点在作用线上的位置无关。 √ × 11.(2分) ()合力一定比分力大。 √ × 12.(2分) ()二力杆就是只受两个力的杆件。 √ × 13.(2分) ()如果静止的物体与构件的一端紧密相连,使构件既不能移动,也不能转动,则构件所受的约束称为固定端约束。 √ ×

()合力就是各分力的代数和。 √ × 15.(2分) ()力的合成遵循矢量加法,只有当两个力共线时,才能用代数加法。 √ × 16.(2分)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能用一个或二个力矩方程来代替。 √ × 17.(2分) ()力沿坐标轴方向上的分力是矢量,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是代数量。 √ × 18.(2分) ()物体系统是指由若干个物体通过约束按一定方式连接而成的系统。 √ ×

电大网考英语B词汇与结构(翻译版)

第三部分:词汇与结构(2011.12网考)全翻译版 1.This train is going _______ the tunnel quickly. A、down B、through C、along D、in 这列火车正在快速地穿过隧道。go through介词的固定搭配。 2. This room ______ cool in summer and warm in winter. It's quite comfortable to live here. A、feels B、is felt C、finds D、is founded 我们的房子冬暖夏凉,住在这里非常舒服。 3.John succeeded _______ what he wanted. A、to get B、to getting C、in getting D、and getting 约翰成功地完成了他想要做的事情。Succeeded in dong sth 成功地做了某事。 4. I forgot to return the book to you yesterday. So I ________today. A might do it B must do it C had to do it D must have to do it 我昨天忘记把书还给你了,所以我今天必须去做。 5.They sent the letter to me ________ mistake. A、by B、for C、on D、with 他们误把这封信寄给了我。By mistake 错误的 KEY:BACBA 6.We are disappointed to find that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s here _______ very poor. A、to be B、have been C、is D、being 我们非常失望的发现这个产品的质量非常差。 7.The twin brothers are only _______ in appearance. A、like B、likely C、likelihood D、alike 这对双胞胎兄弟外表上只有一点像。 8.If I don't ________ the phone home, ring me at work. A、reply B、return C、respond D、answer 如果没人接家里电话,就打我办公室电话。Answer the phone 固定搭配,接电话。 9.As a primary school teacher, one should be ______ with children. This is the first standard for being a good teacher. A patient B positive C negative D peaceful 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必须要对小孩有耐心,这时作为一名好老师的第一准则。 10."Town Hall is the tallest building in the city." "_______ from here?" A Can it see B Can it be seen C Can be seeing D Can see 市政府是这座城市最高的建筑。在这里能看到它吗?(它能被看到吗) KEY:CDDAB 11.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bridge has been ____ for two weeks because of the bad weather. A devoted B developed C depended D delayed 因为天气差的原因,这座桥的施工已经被推迟了两个礼拜。 12.Who else, _______ Mary, took part in the English speech contest? A besides B additional C except D without 除了玛丽,还有谁参加了这次英语演讲比赛。 13.He has been ______ for nearly three weeks after the death of his dear pet. A sad B satisfied C evil D joyful 他的宠物死了以后,他最近三个礼拜都非常伤心。 14.I don't have much free time as my work _______ all my time. A takes away B takes over C takes up D takes in 我不是经常有空余的时间,因为我的工作占去了我所有的时间。 KEY:DAAC 16.Jenny is learning Japanese. ______ her brother. A So is B So does C Nor is D Nor does 珍妮和他哥哥一样正在学习日语。 17.The rain was _______ make our picnic impossible. A hard enough B hard so to C so hard as to D so hard to 这雨下的这么大让我们没有办法出去野餐了。 18.The policeman needs to see _______ your ID card or your driver's license. A every B each C either D both 警察必须要检查你的身份证和驾驶证其中的一样。 19. This is ________film I have ever seen. A a wonderful B the most wonderful C wonderful D most wonderful 这是我看过的最精彩的电影了。 20.She has been working hard day and night during these years _______ she could pay for the lost necklace. A in order that B as long as C the moment D because 她这些年一直夜以继日的努力工作,是为了能支付得起这串丢失的项链。 KEY:ACCBA 21.The new assembly line having been adopted, the factory produced ____ cars in 1999 as the year befor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