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宗教现状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4
中国宗教现状分析
摘要:这篇文章从中国宗教发展的现状出发,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进
一步分析了当今中国宗教发展背后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就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宗教现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信教原因
中国宗教现状
2010年7月26日至27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的中国宗教的现状与未来——第7届宗教社会科学年会上,美国普度大学中国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的研究者们公布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根据他们的研究,在相当一部分中国人中,存在着无神论的认同与自身宗教信仰、宗教实践相矛盾的现象。报告指出,85%的中国人有某些宗教信仰或某些宗教信仰活动的实践,只有15%的中国人是真正的无神论者。在报告中,真正的无神论者指的是明确认同自己是无神论者,并且不信仰任何宗教和超自然事物,也不参与任何宗教和民俗活动的人,这一概念的界定是比较严格的。按照“中国人精神生活调查”的数据推论,中国自我认同为基督教信仰者的有3000万人,另外,还有4000万人虽不认同基督教,但却相信耶稣的存在,并且参加过基督教的宗教活动。1
在大学校园中,也出现了一些“宗教文化追随者”,还有个别大学生皈依了宗教。仅以北京地区为例,1998年,北京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九五”项目“改革开放以来北京青年宗教信仰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显示,北京市大学生中明确表示有宗教信仰的占13.4%;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李志英副教授在对北京地区10所高校2820名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信奉各种宗教的占9.2%。尽管不同调查的结果出入很大,但宗教信徒在大学生中的出现并增多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国家,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理应坚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成为真正的无神论者。但在现实中,越来越多的人转而信仰宗教,这一现象体现了当今中国社会的某些问题。
为了正确理解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要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只有真正认识到了宗教的实质,才能明白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
1《中国民族报》 2010.08.24
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看,宗教本质上是一种“颠倒的世界观”,是统治人们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的头脑中虚幻的颠倒的反映,是一种由对神灵的信仰和崇拜来支配人们命运的意识形式,是人的种种愿望在幻想中的实现。早期人们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对自然现象的蒙昧无知与恐惧促使他们创立了宗教,阶级压迫给劳动人民带来苦难而人们又不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是宗教产生的又一根源。所以说,宗教是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产物。
后来,统治者看到了宗教对广大人民精神上的统治,于是,宗教成为了统治阶级奴役民众的工具。残酷的教会统治和森严的等级制度,成为了黑暗的中世纪的标志。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继续通过宗教奴役者一无所有的劳动人民,促使劳动者驯服地为资本家工作,从而维持了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剥削。列宁认为宗教为压迫阶级提供了“牧师的职能”:“牧师的使命是安慰被压迫者,给他们描绘一幅在保存阶级统治下减少苦难和牺牲的前景……促使他们放弃革命行动,打消他们的革命热情,破坏他们的革命决心。”1
除此之外,宗教还有着其他众多消极作用。宗教曾被用来作为殖民主义扩张和帝国主义侵略时掩盖其侵略剥削行为的工具。在中世纪,宗教严重阻碍了科技的发展,残害了一大批追求真理敢于反抗的科学先驱者。当今社会,纵观世界形势,有多少国际争端是由宗教所引起。宗教问题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问题交织在一起,已经构成了当代社会最不稳定的因素。
中国宗教现状分析
那么,既然宗教有如此多的负面作用,为何当代中国有如此多的人信仰宗教呢?我们必须要从个体和社会角度来分析。
当人们面对诸多需要他们独自处理的问题,无力解决、无法承受而又缺少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关爱时,常会引发内心激烈的矛盾和冲突。在此状态下,他们会产生一种依赖感,需要找到心灵上的依托。宗教可以为他们提供超脱于现实之外的一种稳定心态,从而让他们感到内心的舒适和安宁。
正如马克斯所说:“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2
宗教是一种麻醉剂,它让人们感受不到现实社会的种种黑暗与不公,从而更好地在这个社会中生存。但我们应该意识到,只有精神是软弱的人才会信仰宗教,真正有着坚强意志的人是不会相信宗教的,精神上的坚强让他们敢于直面残酷的现实,敢于和现实中的黑暗与不公作坚决的斗争。他们有着崇高的理想,正是这个理想支持着他们不懈地战斗,决不在困难面前低头,追求着心中的理想社会,他们才是这个社会的先驱,是真正的无神论者,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革命时期,无数革命者怀揣着梦想,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抛头颅、洒热血;如今,依旧有数不清的社会主义者为了我们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把自己的一生奉献在了社会主义的建设中。
从社会原因来分析,宗教的社会作用不只是限于给生活贫穷、窘迫者提供“精1《列宁全集》第26卷,第248页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4页
神安慰”,而且也可能为承受社会、心理压力者带来“精神解脱”。宗教还有对社会群体或个体的心理调适功能,这种“心理安慰”、“心理治疗”在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亦很重要,因为我们的社会发展尚不太健全、不太平衡,人们的物质及精神生活条件也还不太完满、不太理想,仍需相关的“精神慰藉”和信仰带来的超脱感、安全感和“平常心”,起到群众情绪“疏导”和社会“安全阀”的作用。
当一个社会出现大量的人民信仰宗教时,这必然反映了这个社会还存在众多不完美之处,正是现实的不完美才促使大量人民转向宗教寻求帮助。
当今中国,正经历着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其初期所类似的阶段。如今,社会在飞速的发展,就像一个巨大的运行着的机器,我们每个人就像这个机器中的一个零件,只有不停的运转,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没有间歇的不断工作中,我们感到的不仅是体力上的劳累,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疲乏。卓别林的电影《摩登时代》就表现了现代生活的巨大压力。在巨大的机械化工厂中,在看不见尽头的生产流水线中,每个员工就像机器人一样机械的工作,承受着无比庞大的压力。一年前的富士康跳楼事件就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国是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约100万人死于自杀,而国家疾控中心与北京回龙观医院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也就是说全球每年自杀身亡者的1/4集中在中国。工作的劳累、利益的诱惑促使人们对自身以外的事物变得冷漠。不久前的小悦悦事件就证明了这一点。年仅两岁的女孩被车碾压后,在七分钟内,有十八人路过,却没有一个人施以援手。人们的日益冷漠和社会道德底线的丧失让人忧虑。正是由于生活压力的巨大和社会关爱的缺失,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信仰宗教,在宗教中寻求解脱。
中国作为一个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生产力的矛盾一直处于根本地位。但是精神文明层面的矛盾也一直存在,只是在社会主义刚刚开始建设的时期,经济矛盾处于主要地位,精神文化上的矛盾则居于次要地位,没有显现出来。如今,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逐渐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却逐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矛盾也就逐渐显现。虽然还不是主要矛盾,对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问题的解决方案
毛泽东在他的《矛盾论》中写道:“对于不同质的矛盾,必须要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1对于经济矛盾,我们可以通过发展生产力来解决,但对于精神文明问题,这一方法不再有效。不管物质文明如何发达,如果没有好的精神文明辅助,这样的社会依旧是腐朽的、堕落的,是充满铜臭的、拜金主义的社会。
对于如何从精神文化层面上解决这一矛盾,宗教信仰的确是一个途径,但显然不是最好的途径。宗教的确起到了一些规范道德素养、净化社会风气的作用,但是,当一个教徒按照上帝的指示而完成某项任务时,他并不是经过理性的分析认为我应该这样做,而是上帝要我这么做。这样的结果是,他没有自己的分析能力,他所做的一切都来自上帝的指示。而事实上,上帝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他所认为的那些上帝的神谕其实是许多的牧师、主教们共同创造的,这样一来,他在精神上处于被奴役的状态,而心甘情愿的被统治者所利用和剥削。而且,当现实
1《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99—3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