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二年级10年级

语文二年级10年级

语文二年级10年级
语文二年级10年级

第1单元

1古诗二首

第一课时

一我是拼音写词小专家

liǔyīn jiǎn dāo yàn zi xiāng sìduàn qiáo shuāng fēi

二我会辨字组词。

咏()条()剪()阴()

泳()涤()箭()阳()

三好朋友,一线牵。

咏裁化碧

剪妆玉柳

四我会填反义词。

高——()阴——()开——()出——()细——()双——()

五我是查字典小能手。

1·“撑”字的大写字母为(),部首为(),组词()。

2·“燕”字共()笔,第三笔是().

六我会判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似”字的右半部分为“以”字,该部分要写紧凑,中间一“点”略高。()2·“裁”字的最后一笔是“撇”不是“点”。()

3·诗句中“蘸水开”中的“蘸”,读音是“zàn”.()

4`《咏柳》前两句意思是:春天里的柳树翠绿莹润,就像是用碧玉装扮成的,那垂挂着的千万根枝条柔软细长,就像美丽的绿丝带。()

七我是小小解释员。(联系课文)

1 咏:咏柳:2碧玉:妆:3丝

第二课时

一、我是小小书法家。

柳剪燕断裁阴

二、我会玩词语接龙。

例:蓝天→天空→空中→中华

1·春天→()→()→()

2·柳枝→()→()→()

3·绿色→()→()→()

三、课文内容我精通。

(一)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不知细叶谁裁出,

1·《咏柳》的作者是代诗人。

2·把诗句补充完整。

3·这句诗后两句的意思是

4·这是一首咏物诗。诗文由整体到部分,描写了——之莹绿,——之柔长,——之细巧。

最后一句又巧妙地从描写柳树转移到赞美——,表达了诗人——。

(二)春游湖

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

1·《春游湖》的作者是代诗人。

2·我能把诗句补充完整。

3·解释词语。

夹岸:

不度:

4·诗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物?找出并写下来吧!————————————————————————

四、春天来了,你还记得哪些赞美春天的诗歌。赶快写一首吧!

2 月亮船

第一课时

一、正确读音我来补充

m___ m___ m___ j___

陌生山脉光芒渐远j__ y___ y____ t___

驾驶沿着高雅拖动二、拼音写字我最棒。

yǎn jing mílùhēi àn kělián shāng xīn ( ) ( ) ( ) ( ) ( ) 三、我会辨字组词。

路()很()伤()迷()

跑()眼()仿()谜()四、我会写反义词。

陌生—()可怜—()远—()哭—()五、多音字组词我最棒。

教jiāo( ) 看kān( ) 好hǎo( )

jiào( ) kàn( ) hào( ) 六、我是选词小能手。

教交

1.这首歌是妈妈()给我的。

2.爸爸把倒垃圾的工作()给了我。

那哪

3.你能告诉我吗?你的家在()儿?

4.村庄()边有一片金黄的油菜花。

七、找朋友,把对应的数字和字母写在下面横线上。

1.一首A蒲公英

2.一朵B小船

3.一个C歌

4.一条D地方

八、我是小小审判家。(对的画“√”,错的画“×”)

1.“渐渐黑了”中“渐”的偏旁是“斤”。()

2.“怜”的音节是“lín” ()

3.“大手向上伸,上边有树林,树林里边有杈杈,使劲抓住往上爬。”这首儿歌解释的是“攀”字。( )

九、我会用加点字说一句话。

1.她高兴的唱了起来,那是妈妈教.给她的一首歌。

2.天渐渐

..黑了,迷路的蒲公英急得哭了。

3.小白兔的尾巴越.变越.长,一直拖到地上。

第二课时

一.我能把词串成通顺的句子。

1.家世界的我东方在的

2.小船月亮弯弯一只的真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面了亮光一片出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标点符号我会用。

1. 我迷路了我要回家蒲公英说

2.啊这是什么地方陌生的树陌生的山陌生的小河

三.我能把句子补充的跟课文一样。

1.月亮爬上了山顶,真像一只_______.

2.蒲公英______一看,______!这是什么地地方?

3.仙女看见蒲公英在____地哭,就问她:“_____的孩子,你怎么了?”

四.课文精彩内容我知道。

1.小白兔把______伸到船外,尾巴越变越长,一直拖到地上。

2.“再见,孩子!记住,你的家叫____ ……”仙女说着,_____月亮船走了。

3.《月亮船》一文,采用______形式,讲述了蒲公英____________的故事。

五.阅读小天地。

月亮船在云海里飘哇飘,蒲公英看见了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仙女告诉她,那叫太平洋。蒲公英看见了世界上最高的山,仙女告诉她,那是喜马拉雅山。突然,地

面上出现了一片亮光,仙女告诉她,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

那儿的灯光发出红的,绿的,蓝的,黄的光芒

..。月亮船来到了万里长城上空,蒲

公英看到了,激动

..的喊了起来:“停一停,停一停!这就是我的家,我就住在大墙下的一颗小草旁。

1.选文共有()句话。

2.解释文中加“. .”的词。

光芒:_______________

激动:________________

3.填空。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___________;世界上最高的山是_____________;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是______________。

4.根据你的感悟填空。

祖国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祖国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苹果乐园

“世界之最”来考你。

1.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华北明珠白洋淀

一.拼音写字我最棒。

zǔchéng xīyǐn píng yuán shíjiéyóu yù( ) ( ) ( ) ( ) ( )

二.我能辨字组词。

平()由()很()组( ) 苹()田()根()粗()

三.多音字组词我能行。

划huá( ) 切qiē( ) 相xiāng( ) huà( ) qiè( ) xiàng( ) 四.词语选择我能行。

闻名著名

1.白洋淀的芦苇远近()。

2.她是一位()的歌唱家。

美丽美好

1.()的生活要珍惜!

2.()的鸟儿在蓝天上飞翔。

五.课文内容我精通。

1.她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着,_____________着。_______________苇篾在他们手下飞起来,_________________苇席从她们手中编出来。

2.白洋淀的苇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远近______________。

六.阅读小天地。

夏天,整个淀区芦苇密布,一望无边,像是绿色的海洋。湖面上一片片荷叶挨挨挤挤,一枝枝荷花摇摇摆摆。那些荷花有白的,有粉的,还有红的,真好看!湖中心,渔舟三五成群。渔民们一会儿张网,一会儿收网,那些网就在湖中上下翻飞。等到鱼儿满舱的时候,渔舟就一个跟着一个向村边划去。

1.选文共有____句话。

2.用“________”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3.仿写句子。

例:一片片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例:挨挨挤挤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金苹果乐园

猜谜语,看谁先猜到。

半截白,半截绿,半截实,半截空,半截在土上,半截在土中。

打一蔬菜:()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

一.我能组词并造句。

柳()

平()

由()

二.补充词句我最棒。

春()化()春()满()春()拂()春()盎()三()成()春()花()

三.我会词语接龙。

例:浅→浅海→海洋→洋洋自得

1.粉→()→()→()

2.黑→()→()→()

3.阴→()→()→()

四.把不同类的词语送进“()”.

1.春风春雨春天春雷()

2.红色黄色绿色颜色()

3.铅笔小刀橡皮文具()

五.判断对错我最棒。(对的画“√”,错的画“×”)

1. “切”字的部首是“土”。()

2.《华北明珠白洋淀》一文第四自然段,写秋天时,作者重点描绘了白洋淀的妇女编织苇席的劳动情景,说明白洋淀景美人更美。()

3.“急”是上中下结构,在写的时候,心字底要写的稍宽一些,心字第一点为左点。()

六.填写反义词我最拿手。

浅→()睁→()分散→()精美→()

七.阅读小天地。春的消息

风,摇绿了树的枝条;水,漂白了鸭的羽毛。盼望了一个冬天,春已经来到!

来到去年叶落的枝头,等待它吐出新的绿苞;再去唤醒沉睡的溪流,和它一起奔跑。

走累了,躺在田野上,头顶有太阳照耀。是谁瘙痒了我的面颊?啊,是嫩绿的小草……

1.照样子写一写。风,摇绿了树的枝条。

河水,。

2.用短文中的词语填空。

风摇绿了,水漂白了,枝头吐出,田野钻出,春天已经来到。

3.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八.习作乐园。

春天来了,请用上“春天”“绿色”“鲜花”将心中的春天写一写。

奥林匹克小赛场

和风()雨()风习习狂风()()

()()呼啸

第二单元

4祖国的摇篮

第一课时

一、拼音写字我最棒。

yuánshǐyìsihuíyìyáoyuǎn()()()()

二、我能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

心:

女:

忄:

辶:

三、辨字组词我最棒。

意()浓()想()选()竟()农()相()远()

四、我能找出句中的反义词。

1.这杯茶不浓也不淡。()→()

2.做事要有始有终。()→()

3.爸爸是远近闻名的医生。()→()

五、我会写近义词。

祖先――()遮――()捉――()

六、我能组词并造句。

始()

想()

忆()

七、补充句子我能行。

()的天空()的森林()的树荫

八、判断对错我能行。(对的打“√”,错的打“×”)

1.“女”字作偏旁时“女”要变窄,横画变短不出头。()

2.“意,思,想,”都带有“心字底”,写时把上面的部分写匀称,每一部分要写

的扁一些,不要把字写得太长。()

3.课文采用诗歌的形式,以成人的眼光去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

第二课时

一、我能把音节补充完整。

y_sh_c_j_d_zh_g_g_

原始曾经逮住蝈蝈二、我能把句子排列的跟课文一样。

()真有意思

()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那该是多大的摇篮啊

()爷爷说

三、课文内容我精通。

1.那树荫,.

2.“啊!古老的,我们祖先的摇篮。”这一段和开头爷爷说的话相同,前后“____________”两次出现,它强烈的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之情。

四、阅读小天地。

我想,

我们的祖先

可曾在这些大树上

摘野果,

掏鹊蛋?

可曾在那片草地上

和野兔赛跑,

看蘑菇打伞?

那时候

……

逮绿蝈蝈儿吗?

1.给多音字组词

曾cén g( ) zēn g( ) 逮dǎi( ) dài( )

2.选文内容是作者亲眼所见祖先的生活还是想象的?从哪个词可看出来?

3.借助想象,画一幅我们祖先生活在原始森林的图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金苹果乐园

选择下面的字,填在成语里,再说说你的发现。

兔鼠马鸡羊鹿鸟

()飞蛋打守株待()亡()补牢()到成功()语花香()目寸光()肠小道指()为()

5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一、正确读音我会用“√”标出。

忠实z hōn g( ) zōn g( ) 沟渠gōu( ) góu( )

分辨biàn( ) pián( ) 乱闯c h uān g( ) c h uǎn g( ) 二、拼音写字我最棒。

yěwài z hǔn q uègào sùjīx uě

( ) ( ) ( ) ( )

三、我会用加点的词语说一句话。

1雪特别怕太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能认出它,就不会在黑夜里乱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我能找出下列词语中的近义词与反义词。

忠实慌张辨别稀快南分辨慢北忠诚

稠惊慌

1近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判断对错数我行。(对的画“√”,错的画“×”)

1 “野”字中“里”作字旁时,字形要窄,最后一笔横要变成提,与右面呼应。右半部分书写时不要多谢一撇。()

2 “确”字,左窄右宽,要写紧凑。“角”字的第三画是撇不是竖。()3文中“积雪”一词的“积”是中医指儿童消化不良的病。()

六、阅读小天地。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可千万别紧张。

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

只要你细细观察,

多多去想。

1读这一段话你明白了什么?(填空解答)

大自然有()

只要你()

2你还知道哪些指南针?(除课文之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露珠

第一课时

一、拼音写字我最行。

lùshuǐzhūbǎojīngshen()()()báiyángshuǐjīngfēijī

()()()二、我会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王______________

雨______________

木______________

三、我能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露珠一()钻石一()珍珠

()的白杨树()的向日葵()的喇叭花

四、我是小小审判家。(对的画“√”,错的画“×”)

1.“粒”字左边的“米”字旁,书写时,字形要窄,最后一笔是捺,不是点。()

2.“露”念“lòu”还念“lù”,本课中读“lù”()

3.“俊俏”中的“俊”读“zùn”。“蟋蟀”中的“蟀”读成“suāi”。()

4.“向日葵对她点头,白杨树向她招手,喇叭花动情地吹奏着乐曲。”这个句子是拟人句。()

五、仿写句子我最棒。

1.小露珠爬着

..,笑着

..。

..,滚着

小雨点___着,____着,____着。

2.小动物们都喜欢

..小露珠。

______喜欢______。

3.向日葵对她点头

..着乐曲。

..,喇叭花动情的吹奏

..,白杨树对她招手

我走在上学的路上,太阳_____,花儿_____,小鸟______。六词语选择我能行。

显现出现

1.小露珠反射着霞光,所有植物都变得格外精神,连那些衰老的花草,树木也都()出生机。

2.夜幕降临了,草叶上,花朵上,禾苗上()了一颗颗小露珠。

第二课时

一、我是查字典的小能手。

1.“钻”字的部首是(),除部首外还有()画,第四笔是(),组词()。

2.“奏”字的部首是(),除部首还有()画,第五笔是(),组词()。

3.“透”字的部首是(),除部首外还有()画,“透明”一词在字典中的解释是:_______。

二、我给乱句排排队。

()小露珠的身子也越来越轻了。

()小露珠爬着,滚着,笑着。

()渐渐地,太阳公公散发的热量越来越大。

()她感到有一股热气袭来。

三、课文内容我精通。

1.小露珠__呀,___哪,越来越大,___等到黎明的时候,已经有___那么大了。

2.“早哇,像___那么___的小露珠。”蹦到大荷叶上的小青蛙对小露珠说。“早哇,像___那么___的小露珠。”爬到草秆上的小蟋蟀对小露珠说。“早哇,像___那么___的小露珠。”落到花朵上的小蝴蝶对小露珠说。

3.《小露珠》这篇优美的童话通过对小露珠这一自然现象的___,经历___的介绍,向我们展示了小露珠___的特点,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___之情。

四、阅读小天地

一会儿,太阳公公披着彩霞,从东方升起来了,照亮了天空和大地。小露珠反射着霞光,所有的植物都变得格外精神,连那些衰老的花草,树木也都显现出生机。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还有那数不尽的鲜花嫩草,都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闪闪发光的珠宝。

1.这一段共有__句话。

2.写出文中词语的近义词。

格外——()显现——()

生机——()俊俏——()

3.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4.植物为什么喜欢小露珠?

7小蝴蝶和毛毛虫

一、我能加偏旁组字再造句。

京+()=()()

票+()=()()

言+()=()()

只+()=()()

二、写出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及反义词。

1.近义词:

惊讶——()漂亮——()糊涂——()

2.反义词:

糊涂——()开心——()

三、我能将词串成通顺的句子。

1.妈妈蝴蝶我的真的呀是

2.一片绿叶毛毛虫上趴在

四、读句子,我能用加点词说句话。

1.毛毛虫委屈

..得快要哭了。

2.小蝴蝶惊讶

..的问。

3.小蝴蝶开心

..的笑了。

五、课文精彩内容我知道。

1.毛毛虫抬起头来,_____的喊:“妈妈,妈妈!”

2.“你一定____我的妈妈,她可美啦!”

3.毛毛虫的情感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蝴蝶的情感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小天地

蝴蝶妈妈爱抚的对小蝴蝶说:“傻孩子,你__从妈妈产的卵里孵出来时,也是毛毛虫这个样子的。_____,你不停的吃东西,越长越大。____,

就吐丝结茧,把自己封在里面,脱去外皮成了蛹。蛹在茧里睡上一段时间,____脱去蛹皮,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别看你弟弟现在丑,长大了肯定是个英俊的蝴蝶王子呢。”

1.“爱抚”的意思是______。

2.补充横线上的词语。

3.你知道蝴蝶一生经历了哪些变化吗?结合课文,写下来吧。

()→()→()→()

金苹果乐园

猜谜语

小时穿黑袄,大时换绿袍。

水里过日子,岸上来睡觉。

打一动物:()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课堂指南A卷

海之南教育集团海口海之南外国语实验学校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课堂指南(A 卷) 第56-61课时 评 分: 课 题:《 小草和大树》 备课人:六年级组 审核人: 晚修一 (总第 56 课时) 月 日 星期 第 节晚修 教师清点人数、每日一吼 (40分钟) 学习目标: 1. 会写6个生字,认识2个二类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通过语言文字感受霍金的精神和人格,知道写人的详略得当的写法。(重点) 4. 学习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难点) 流程:1、读课文,写收获。(10分钟) 2、学习生字词,请在课本上圈画出字词,在课后生字表上标出音序、部首、结构并组两 个词,了解霍金的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10分钟) 3、理解课文的重点词义。(10分钟) 4、再读课文,进行文本分析(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主要内容)。(10分钟) 一、 请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0分钟) 读了这篇课文后,我的朗读收获是 。 二、学习生字词,请在课本上圈画出字词,在课后生字表上标出音序、部首、结构并 组两个词,学习作者和背景。(10分钟) 1、史蒂芬·霍金 : (国家)伟大的 (科目)科学家。他因患 ,被长期禁锢在 ,他身残志坚,克服了残疾之患而成为伟大的物理学家。 3、1988年霍金写成科普著作《 》,被人们称为“ ”。 ★三、理解课文的重点词义。(10分钟) 顶礼膜拜: 神秘莫测: 禁锢: 景仰: 悲悯: 龇牙咧嘴: 众星捧月: 跻身: 鸦雀无声: 四、再读课文,进行文本分析(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主要内容)。(10分钟) 1、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课文有 自然段,可以分为 部分。 早读一 月 日 星期 第 节早读 教师清点人数 (30分钟) 早读任务安排:1、6:50-7:00朗读课文两遍 2、7:00-7:05检测课文的生字词 3、7:05-7:15背诵重点词语。 4、7:15-7:20检测 措施:1、对子互背。 2、组长检测。 3、老师抽测。 4、过关签名。 奖罚:1、按完成任务的名次进行加分8——1分。2、未完成任务的同学中午留下来过关。 正课一(总第 57 课时) 月 日 星期 第 节课 教师清点人数、每日一吼 (40分钟) 学习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了解详略得当的写法,学习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 英文名 中文名 班级 学号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葡萄沟》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葡萄沟》课文原文 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盛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八九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去,有的运到阴房里制成葡萄干。阴房修在山坡上,样子很像碉堡,四壁留着许多小孔,里面钉着许多木架子。成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把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这里生产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权宽浮,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篇二】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葡萄沟》教案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盛产葡萄的好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文分为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列举了葡萄沟盛产的水果。第2自然段,介绍了种在梯田里的葡萄成熟前后的迷人景象。第3自然段,介绍未运到城市的葡萄被制成葡萄干,非常有名。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 课文第2自然段是本课语言训练的重点。第1自然段亦可作为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的例子。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15个新词。 2.理解并能听写课文中描写葡萄的句子。 3.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话。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5.知道我国新疆吐鲁番葡萄沟是盛产水果的好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活。 教学难点:背诵第2自然段。 四、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课文录音、梯田图片。 五、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学习课文第1段,知道作者是按时间顺序列举葡萄沟生产水果的。 3.正确的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二)教学过程 1.出示课题,读题。提出预习要求: (1)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葡萄沟在什么地方?那里产哪些水果? (2)自学生字新词,不理解的词语划出来。 (3)把课文读正确。 2.检查与学习。 (1)葡萄沟在什么地方? ①读准三个带点的生字:新疆吐鲁番 ②出示"吐鲁番"、"葡萄沟"、"新疆"3个词,请同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日月潭》教案

10、日月潭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景,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积累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课前准备: 日月潭的图片,课件,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激越导入 1、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不信,你瞧!(出示图片)2、看过这么美的地方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生说感受) 3、揭题:这就是我国台湾省一个美丽的地方——日月潭。(板书:日月潭) 二、初读课文 1、这么美的地方,就在我们的课文当中,请小朋友自己去看看这美丽的地方吧。请同学们做好小节号,画出生字词,并且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 fùhuán rào mào yǐn zhùxī 附近环绕茂盛隐隐约约建筑清晰 méng long jìng 朦胧仙境 ①认读生自读生字,再请小老师领读。 ②质疑对“隐隐约约、朦胧、清晰”的理解。 先把书本放到幻灯机下面,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上面的字。然后,老师用一张纸巾盖在字上。字就看上去模糊,让学生自己感受“隐隐约约、朦胧”。最后,

给它们找反义词“清晰”。 ③检查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3、朗读课文 日月潭实在是太美了,这些词语也都跑到日月潭里去了,我们也赶紧去看一看吧。 检查学生课文朗读的情况,老师随机正音。 三、指导书写 重点四个字 展:竖提的左边没有撇。 绕:联系烧、浇,注意右上部没有一点。 省:第一笔是竖。 茂:注意斜勾的写法。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给合课后“读读记记”出示词语,认读词语。 二、品读课文 1、出示课文课文最后一节。学生朗读。 2、出示问题,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请小朋友们帮忙,到底是怎么样的风景,能吸引这么多的中外游客。 3、学生自学。请小朋友们多读课文,看谁找得多。 板块一:第一小节 学生找到第一小节时,老师点拨。 读了这小节,除了知道它的风景美,还知道了什么?(日月潭的位置在台湾)板块二:第二小节 学生找到第二小节时,老师点拨。帮助理解日月潭名字的由来。一个学生读一个学生画。 板块三:第三四小节 生读第三小节时,指导朗读“薄薄、隐隐约约”这些词语,读时要轻一点。 1、原来你找到了清晨时的风景。那么清晨时,周围的环境,例如声音,会

2017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葡萄沟》教学实录

《葡萄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学习课文中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葡萄沟》课堂实录 一、导入: 1、师: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吗?有一集叫做《三借芭蕉扇》,里面有个地方叫做火焰山,同学们觉得那个地方怎么样?(热)在火焰山西侧有一处峡谷,因为盛产葡萄而著名,这个地方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葡萄沟。板书:葡萄沟,请同学念一念“葡萄”)这两个字。 师:“葡萄”这两个都是生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葡萄”两个字都是草字头,草字头下面都是“勹”。 师:它们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请小朋友拿出小手在桌子上写一写,记住这两个字。生:(书空) 2、师:下面请大家再看大屏幕,(点击出示“沟”)发生了什么

变化?一起念一遍。 生:葡萄沟。 师:“葡萄”和“葡萄沟”有什么不同? 生:葡萄沟是一个地方,葡萄是一种水果。 生:葡萄是一种水果的名字,葡萄沟是一个地方的名称。 3、师:是的,同学们说得很好。那葡萄沟在哪里?它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下面我们一起来整体感知一下葡萄沟。 生:(看大屏幕——出示葡萄沟的资料。) 吐鲁番的葡萄沟[1]坐落于吐鲁番市东北,葡萄沟是火焰山西侧的一个峡谷,沟谷狭长平缓。沟内,溪流环绕,水质纯净。葡萄沟像一条绿色的丝带,飘逸在吐鲁番盆地中央。葡萄沟是国家5A级名胜风景区,这里是一处幽静的避暑、观光、旅游胜地。每年都有几十万游客来这里观光旅游。在葡萄沟里,您不仅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景观、品尝到世界上最甜的葡萄,还能领略到葡萄沟里维吾尔族小伙儿的热情舞蹈、惊险刺激的达瓦孜表演、热闹喜庆的少女采葡萄等,令人目不暇接。 ) 师:了解完了葡萄沟,谁能告诉大家葡萄沟在哪里? 生:葡萄沟在新疆吐鲁番。(出示地图) 师:请大家再看一看地图,新疆在我国的西北部,新疆有个吐鲁番,吐鲁番里面又有一个葡萄沟。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课黄山奇石∣人教部编版

2019年秋期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9 课黄山奇石 【教学目标】 1. 会读“区、尤、其”等14个生字,会写“尤、其、区”等8 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黄山奇石的独特和美丽。 3. 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石的栩栩如生,感受拟人、比喻的描写手法。 4. 通过反复阅读、分析、理解课文,结合图片想象其他奇石的形貌,并且培养对黄山的向往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石的栩栩如生,感受拟人、比喻的描写手法。 教学难点: 通过反复阅读、分析、理解课文,结合图片想象其他奇石的形貌,并且培养对黄山的向往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方法】 教法: 讲授法、朗读指导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法: 想象感悟法、圈点批注法、读写结合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有关黄山的视频介绍、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黄山奇石的照片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搜集有关黄山奇石的资料 【教学过程】 激情生趣,初始黄山 视频展示 1. 教师播放有关黄山介绍的视频。(其中有黄山奇石) 2. 学生观看视频,并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说说感受。

一.激趣导入同学们,课前通过大家搜集的资料,我们已经知道黄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的脚步,去看看黄山的奇石。 二.揭示课题 1. 师生一起板书。 2. 全班美美地读读课题。 3. 释义“奇”:这里的“奇”是什么意思?(奇特、奇怪、神奇) 三.教师小结一个课题就吸引了我们全班的眼神,那么课文又介绍了哪些奇石呢?哪些奇石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赶紧去文中看看吧! 初读课文,感知黄山 一. 初读要求 1. 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度的字词可以多读几遍 2. 用“_____ ”划出文中写了几种黄山奇石。 二. 生字学习 出示生词: 1. 齐读,教师相机正音。 2. 教师打乱生字卡片,小火车读。 3. 巧记生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加点的字? 1. 自由读。 2. 小老师领读,教师相机正音。 3. 巧记生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加点字的? 4. 读读原句:你能找出原文中的句子读读吗? 三. 整体感知 1. 课文一共写了几种黄山奇石?【归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2. 这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难怪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一一?那里景色 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1)指名读。 2)提醒笔画“尤”、“其”:这两个字的哪些笔画需要相互提醒?(提醒“尤” 字没有撇)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葡萄沟》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葡萄沟》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葡萄沟》一文主要介绍了葡萄沟是个好地方。那里出产水果,其中葡萄最惹人喜爱。葡萄的品种多、颜色鲜、味道甜、产量高,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葡萄沟》课文原文 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盛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八九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去,有的运到阴房里制成葡萄干。阴房修在山坡上,样子

很像碉堡,四壁留着许多小孔,里面钉着许多木架子。成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把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这里生产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权宽浮,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篇二】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葡萄沟》教案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盛产葡萄的好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文分为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列举了葡萄沟盛产的水果。第2自然段,介绍了种在梯田里的葡萄成熟前后的迷人景象。第3自然段,介绍未运到城市的葡萄被制成葡萄干,非常有名。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 课文第2自然段是本课语言训练的重点。第1自然段亦可作为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的例子。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15个新词。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黄山奇石》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黄山奇石》 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黄山奇石》课文原文 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不用说,这就是的“金鸡叫天都”了。 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篇二】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黄山奇石》教案1 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

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3.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4.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2.把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想象出来。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初读课文,学会12个生字及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二、教学重点、难点(一)弄清“区、滚、著、状”的字形。(二)查字典、观察图画以理解词语的意思。三、教学过程(一)引题激趣。同学们,我国有许多的游览圣地,你们也许去过“五岳独尊”的泰山,也许去过“天下奇秀”的庐山,但不知你们去没去过“人间仙境”的黄山。从今天起,老师要和同学们一齐游览黄山奇景,你们愿意吗?(二)初读课文,画出生字。(三)小组讨论,学习生字。方法:四人为一小组,先读准字音,易错的字音相互提醒;再分析字形,易写错的字找出来,一齐学习。找出最巧妙的识记方法。(四)汇报学习情况。请一组同学汇报,汇报后,重点指导以下字形。区:共4画,笔顺是:区。滚:右边中间部分是“公”,不是“合”。著:要和“着”区别字形。状:要和“壮”区分形、义。(五)理解词义。1.观察图画、查字典理解词义。2.哪些词义不懂提出来,同学一齐解决。重点理解:闻名: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十课教案

课题:《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10* 别饿坏了那匹马 设计者:普兰店市实验小学王君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写了酷爱读书的“我”在失去看书机会时,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谎称家中有马,买下“我”的马草,让“我”继续看书的事。赞扬了残疾青年不计一己得失想方设法让“我”读书的良苦用心,表达了“我”得知真相后的感激之情。全文主线清楚,脉络分明。围绕“别饿坏了那匹马”这个善意的谎言被揭穿的过程,展现了普通百姓的美好心灵。本文语言简朴,主要通过人物的言行神态和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品德。二、学情分析 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内涵,学生不一定能很快理解,即使理解了也不一定能理解深透,必须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反复阅读讨论等活动才能充分理解课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这位残疾人深深的感激之情。 2、能力目标 ⑴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进一步领会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 感受普通百姓的美好心灵,体会“我”对青年的感激之情,学习文中人物的美好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这位残疾人深深的感激之情。 2、难点:体会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相关课件 六、学习策略教师:讲授法。 学生:探究法。 七、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揭示课题。(3分钟) 1.板书“欺骗”并理解“欺骗”。

2.生活是复杂的,并不仅仅是几句话能概括得了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一场特殊的欺骗。齐读课题:别饿坏了那匹马 3.关于这场欺骗,你们想知道什么? (1)谁欺骗谁? (2)为什么欺骗? (3)怎么骗? 【设计意图】通过欺骗导入课题,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带着疑问去了解文中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欺骗故事,让学生边读边思考,生活中为什么有这样的欺骗?它是善意的吗? (二)回顾预习,交流收获(10分钟) 1、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进行再学习,思考: (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 (2)文章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 2、反馈交流。 (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 (主要写了酷爱读书的“我”在失去看书机会时,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谎称家中有马,买下马草,让“我”继续看书的事。赞扬了作为书摊主人的残疾青年不计一己得失、想方设法让“我”读书的良苦用心,表达了“我”得知真相后的深深感激之情。) (2)文章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 (第一次是残疾青年叮嘱“我”以后把马草卖给他时说的;第二次是“我”担心马饿坏了,急着推门进去时说的。) (这两次的意思不一样,第二次是“我”真的担心误了喂马时间而饿着马。而第一次,表面上是残疾青年让“我”以后把马草卖给他,不要耽误时间,饿坏了马。实际上,根本没有这样一匹马,残疾青年怕“我”因卖马草耽误时间,耽误学习而善意地欺骗了我。) (3)为什么会有这个欺骗故事?这场欺骗的动机是什么? (为了帮助我能继续看书。由此可以看到残疾青年善良、宽厚、善解人意的美好的心灵!)【设计意图】根据课文前导语的提示,学会自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的思路,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印象,以及从根据第一印象而产生的一点点体会和感受。 (三)学法指导,自主探索(20分钟) 1、出示自学提示: (1)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残疾青年美好的心灵?画出具体语句体会,做批注。 (2)文中只有残疾青年有着美好的心灵吗?你还看到了谁的善良和美好?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葡萄沟》优质教案

11.葡萄沟 教学目标: 1.会认1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3.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老乡的喜爱之情,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感悟“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有关句子。 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听说新疆的吐鲁番有个好地方(板书:好地方),想去吗?要想去,事先要对葡萄沟有些了解,课文会告诉你。(下面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特别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生字更要多读几遍。) 2.检查朗读情况。(板书生字带出来的词语:最喜爱、山坡、梯田修在、留着、味道、茂密。这样,为下一步借助词语定位联想生字做铺垫,注意指导第二段中描写葡萄的长句子。

3.采用猜字、定位联想等游戏识字,重点指导“梯”书写。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现在我们看看葡萄沟到底好在哪儿?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先标上序号,然后你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2.自由读。 3.汇报 三、再读读文,重点探究 1.听完后师问:你觉得葡萄沟怎么样?(板书好地方)为什么说是个好地方?她好在哪儿?自己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 2.完成练习:(出示) (1)葡萄沟在()。 (2)葡萄在()月份成熟。 (3)葡萄种在()。 (4)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去,有的运到(),制成葡萄干。 四、细读课文,了解内容 1.师:葡萄沟出产这么多水果,我们不得不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葡萄沟盛产哪些水果呢?老师引读第二句。(老师读表示月份的词)

部编本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牛郎织女(一)》同步练习题(一)含答案(2020年最新)

10.《牛郎织女(一)》课后作业 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勤恳.(kěn gēn)筛.(sāi shāi)选好歹.(dǎi xī) 罕.(hǎn gàn)见监狱.(yú yù)酿.(niàng liàng)酒 瞌.(kē kě)睡拘.(jū jú)束 二、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1.由于diē mā()都死了,牛郎和gē sǎo()起生活。 2.细雨蒙蒙,好像给大山穿上了一层shā yī()。 3.我们不能在没有大人的看护下下水yóu yǒng()。 4.织女最后和牛郎jié hūn()了,成了他的qī zǐ(),要和他过一bèi()子。 三、写出与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1.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 ..。() 2,牛郎在草房旁边开辟 ..了一块地,种些庄稼,这就算安了家。() 3.王母娘娘拿她织的彩锦装饰..天空。() 4.现在能够在湖水里无拘无束 ....地游泳,心里真痛快。() 四、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姑娘梳她长长的黑头发。姑娘跟牛郎谈话。(用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 句话) 2.①叫他吃剩饭,穿破衣裳,夜里在牛棚里睡。牛棚里没床铺,他就睡在干草上。 ②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嫩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儿土也没有。当我们读到①中的“吃剩饭”“穿破衣裳”等词语时,我们看到了一个的牛郎。②中写牛郎对老牛的照顾,表现了牛郎的。 3.姑娘听得出了神,又同情他,又爱惜他,就把自己的情形也告诉了他。原来姑娘 是天上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得一手好彩锦,名字叫织女。天天早晨和傍晚,王母 娘娘拿她织的彩锦装饰天空,那就是灿烂的云霞。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葡萄沟》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葡萄沟》原文及教案 【原文】 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盛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八九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去,有的运到阴房里制成葡萄干。阴房修在山坡上,样子很像碉堡,四壁留着许多小孔,里面钉着许多木架子。成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把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这里生产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权宽浮,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教案】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盛产葡萄的好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文分为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列举了葡萄沟盛产的水果。第2自然段,介绍了种在梯田里的葡萄成熟前后的迷人景象。第3自然段,介绍未运到城市的葡萄被制成葡萄干,非常有名。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 课文第2自然段是本课语言训练的重点。第1自然段亦可作为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的例子。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15个新词。 2.理解并能听写课文中描写葡萄的句子。 3.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话。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5.知道我国新疆吐鲁番葡萄沟是盛产水果的好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活。 教学难点:背诵第2自然段。 四、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课文录音、梯田图片。 五、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学习课文第1段,知道作者是按时间顺序列举葡萄沟生产水果的。 3.正确的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二)教学过程 1.出示课题,读题。提出预习要求: (1)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葡萄沟在什么地方?那里产哪些水果? (2)自学生字新词,不理解的词语划出来。 (3)把课文读正确。 2.检查与学习。 (1)葡萄沟在什么地方? ①读准三个带点的生字:新疆吐鲁番 ②出示"吐鲁番"、"葡萄沟"、"新疆"3个词,请同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③出示中国地图,教师指出吐鲁番的位置。 (2)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吗?为什么? ①仔细读第1自然段,说说自己的收获。 ②交流讨论。 要点:

六年级上册语文复习第10课

第10课《别饿坏了那匹马》复习检测 河南省汝南县金铺镇中心学校李宏伟 基础知识点点记 一、我能把字写漂亮(看拼音,写词语)。 二、一锤定音(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后画“√”)。 瘦削(xiāo xuē)挣扎(zhēnɡzhènɡ) 强制(qiánɡqiǎnɡ)瞥见(piēpiě) 立即(jíjì)冲着(chōnɡch?nɡ) 三、填字解义。

()之大吉:__________ 不()分说:__________ 刻骨()心:__________ 吱呀()响:__________ 一如()往:__________ 羞愧不():__________ 四、活学活用(用上本课的四字词语) 1.我现在__________,穷得买一口水的钱都没有。 2.这地方真美,令所有的游人都__________。 3.窃读时那种__________的心情,是无法言表的。 4.他是真伤心了,你看他__________的样子。 5.他这会儿__________的,样子挺吓人的。 6.经他一指点,我顿时__________,有了主张。 五、用“然”字组五个词,分别用在句子里。 1.()后面有人就住了我的衣领。

2.姑娘一脸(),不知他说的什么意思。 3.拿着马草换来的钱,我()地坐下来读书。 4.()抬头拭泪时,发现他正注视着我。 5.不管别人怎么说,他()做着自己的事。 六、内容梳理(课文回放)。 1.以后每天,当我背着马草来到书摊时,他便冲里屋叫道:“碧云,快把马草提进去,别饿坏了那匹马。”这是课文中第__________次出现“别饿坏了那匹马”这句话。残疾青年这样说的目的是既是暗示碧云__________,更是说给“我”听的,目的是__________。残疾青年在给妹妹说这句话时语带双关,“那匹马”实际上指的是__________,“饿坏了”则是指__________。 2.对号入座(将人物及品质连线)。 乐于助人作者 善解人意父亲 酷爱读书碧云姑娘 善良正直残疾青年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解析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解析 生命之谜 (1)古时候,科学不发达,人们一直向往着“天上的世界”。于是,有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嫦娥奔月,仙女下凡,蟠桃盛会......现在,科学发达了,人们知道那都是古人编出来的神话。但是,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从古代神话的话题,引出了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 命存在这个问题。) 第一部分(1)提出地球之外的太空是否有生命存在的问题。 (2)从理论上说,宇宙是无限的。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小的部分,银河系又是宇宙的沧海一粟。整个银河系中有几千亿颗恒星,类似太阳系这样的天体系统为数不少,其中肯定有与地球类似的行星。可以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但是,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具有生命的星球。(介绍宇宙的浩瀚,同时也说明人类对于宇宙的未知 还有很多,需要不断的探索研究。) (3)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零下五十摄氏度至零上一百五十摄氏度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体系提供能源。(运用设问的手法,介绍了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4)根据这些条件,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水星离太阳最近,向阳时表面温度达到三百至四百摄氏度,不可能存在生命。金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我们成功了》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我们成功了》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初步了解课文按不同地点连段成篇的方法。 ★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初步感受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审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了题目你想到什么? 二、读中识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3、小组内读课文:互查读音。

三、学生自主识字、小组交流。 1、教师重点强调生字读音。 指名读句子:注意读准句子中生字的字音。 教师辅导讲解。 2、借助熟字识记生字。 出示卡片。 教师帮助识记。 四、写字指导。 1、观察分析字的结构。 2、讲解字的主笔。 3、教师范写。(边写边讲) 五、自由读课文。 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内容。 1、课文写了哪些地方的欢乐场面? 2、学生讨论得出:*广场和中华世纪坛。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通过读,了解课文按不同地点连段成篇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北京申奥成功的画面。 2、还记得这情景吗?谁知道是什么时间?

3、说一说:你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二、自由读课文: 课文中介绍的和你看到的画面一样吗? 三、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你从老师的范读中听出什么? 2、学生自由读:读出激动自豪的语气。 3、小组内开火车读。 4、指名朗读,教师点评。 5、师生读课文。 6、教师小结。 四、布置作业。 【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3、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第一课时 课前谈话 (出示奥运会标志)你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生:奥运会)奥运会的全称是奥林匹克运动会。奥运会世界上规模的运动会。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日子吗?指名说。 2、(点击出示句子:2001年7月13日的夜晚,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教案2篇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宇宙 生命之谜》教案2篇 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酶、碳、析、揭、磁、陨”等9个生字,会写“谜、摄、磁、御”等12个生字。会写“揭开、轨道、拍摄、枯萎、稀薄、抵御、沧海一粟”等10个词语。 2.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哪些科学知识? 3.培养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从小养成热爱科学、热爱地球、保护环境、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重难点: 1.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哪些科学知识? 2.难点是通过了解宇宙生命之谜,培养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从小养成热爱科学、热爱地球、保护环境、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的资料。

2.教师准备《宇宙》音频、微课《宇宙之谜》、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的资料、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课件播放《宇宙》音频)师伴随着音乐导入新课:同学们,在茫茫宇宙中,除了地球之外,还有很多不可计数的星球,你来猜猜这些星球上有没有生命存在呢?(学生自由回答)你们的观点是否正确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科学知识的说明文《宇宙生命之谜》,文中向我们介绍了科学家们对“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这一课题的探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吧!生齐读课题:《宇宙生命之谜》,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等掌握不认识的字,并标注读一读。 2.以开火车的形式读生字,指名读生字。 重点指导:辐(fú)射轨(gǔi)道土壤(r ǎng)陨(yǔn)石厌氧(yǎng)菌 3.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十一课《葡萄沟》教案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十一课《葡萄沟》教案 Teaching plan of grapevine ditch Lesson 11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十一课《葡萄沟》教 案 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 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 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 辑修改及打印。 教学目标: 1、知识点教授: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 词语,会用“五光十色、热情、有名”造句,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及好在什么地方。 2、技能运用:利用多媒体教具进行优化教学,使学生主动、快乐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听、想、说、写的综合能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二段。 3、激发情感:通过讲读、理解课文,及正确流利、有感 情地朗诵,增强学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理解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日月潭》这篇课文了,那 大家喜欢“日月潭”这个地方吗?为什么?(生述)现在,老师要再带领大家一起去参观一个与日月潭一样美丽的地方,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看图生述) 2、播放课文教学录像带,激发学生情感。 3、过渡语设计:葡萄沟这个地方可真美呀!大家喜欢 “葡萄沟”吗?(生述)师揭示并板书课题:葡萄沟。 二、设疑点,齐读课文解疑。 1、提问:那你们知道这个地方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吗?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齐读一遍课文。(纠正部分字读音) 2、师诱:课文中告诉了我们葡萄沟是一个出产什么的地方?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九十月有葡萄。

二年级上册语文9课

二年级上册语文9课《欢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3、能借助图画,联系生活,理解词语的意思。 4、感受语言美,体会诗歌描写的情景,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创设情境读,背课文,感受语言的优美。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你知道“十月一日”是什么节日吗?说说你们是怎样庆“十一”的。回忆当时的情景,说说当时的心情。板书课题《欢庆》认识“庆”字。 二、初读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2、自由读课文,小组同学互助学习,识记生字,读通句子。 三、识字 1、指名一句一句读课文,教师把生字卡贴在黑板上,师生相机纠正字单音。强调:“庆”是后鼻音;“帜”是翘舌音;“奏”是平舌音;“曲”在课文中读第三声。 2、多种形式巩固识字。如:我读你猜,扩词读句子等。 四、写字 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说一说自己的发现。教师范写其中的“旗”字,其他字让学生独立完成,还可以让学生找一找自己学得不好写的字,教师再范写。 五、品读理解课文 读好前四句诗句 1、学生个别读,说一说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出示词语: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旗帜,洁白的鸽子,欢乐的乐曲,学生读词语。 2、看图再读诗句,展开想像,说说从诗句中体会到什么,教师范读。 3、学生多种形式朗读。(师生评议) 读好后四行诗句

1、学生自由读句子,边读边想像;十三亿孩子是怎样欢庆国庆的? 2、课件演示少年儿童欢度国庆的场面。体会他们欢乐的心情。 3、学生齐读,教师示范,学生再读。 4、读一读自己喜欢的诗句,说一说为什么喜欢它。 5、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评议。 六、指导背诵 1、把课文内容去掉一部分你还能读吗? ()献上()果实,()举起()。()飞着()。()奏起()。十三亿孩子欢庆这(),十月一日——()。 2、看画面背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日月潭》优质教案

10 日月潭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自主感悟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体会那里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中国地图、多媒体课件师生搜集的台湾及其他风景区的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读“潭、湖、绕、围”等1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能与同学交流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点击鼠标,出现中国地图,让学生观看中国地图,然后请学生走上讲台指指宝 2.岛台湾的位置,师生结合课外资料简要介绍介绍台湾岛。 3.师:今天我们就要到台湾岛去,看看那里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 (出示日月潭的全景图) 学生观看。 (教师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读一读课题。

4.读后解释“潭”:水很深的池。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在那见过这个字。 (玉渊潭、龙潭湖) 二、检查预习,识记生字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⑴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读准字音。 ⑵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⑴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 (指名读,开火车读) 潭、湖、绕、茂、盛、围、胜、央、岛、华、纱、童、境、引、客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对读得正确的同学及时送上增强物,鼓励她们再接再厉。 ⑵看电脑,读词语: 环绕仙境建筑朦胧清晰隐隐约约 童话附近倒映茂盛吸引风光秀丽名胜古迹 (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请学生走上讲台,自主地指词语,带领同学们读词语) ⑶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⑷理解词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环绕:围绕。本课指:四周围着,日月潭就在其中。 倒映:本课指湖水中照出天上的星星和岸上的灯光。 清晰:非常清楚,晰:清楚。 展现:全部显现出来,使人一目了然。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我的影子》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我的影子》教 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我的影子》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我的影子》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教学重点: 1、知道影子为什么会变来变去的原因。 2、通过学文,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产生好奇,并愿意去探索,去研究。 教学方法: 激趣法、实验法、引导法、自主探究法、顺学而导法等 教学准备: 1、台灯 2、写好字的“红苹果” 3、图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做小实验,导入新课 1、出示台灯,做小实验 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认识吗?我要做一个实验,请大家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现象? 2、问:你刚才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它有趣吗?这的确是一件很有趣的事,老师在灯光下找见了手的影子,那么,我和我的影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今天老师带领大家来学习一篇课文。 3、出示课题:《我的影子》 二、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1、老师范读,学生听读识字。 2、学生指读,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互帮识字。 4、检查学生认识生字情况。 摘苹果游戏:老师借助简笔画用绿色的粉笔在黑板上画一个苹果树,再把写有生字的红苹果贴上。告诉学生,你认识什么字,就摘带这个字苹果,告诉大家这是什么字,再领同学们读两遍,才能把苹果带回家。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刚才写字的苹果又回到了课文中,你还能认识它们吗?请同学们自由读文。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黄山奇石》优质教案

9、黄山奇石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著名的黄山风景区有许多姿态各异的奇石,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找出各段中概括段意的句子,了解并体会各段是如何围绕概括句写具体的。 3.会认本课15个生字,会写本课9个生字。积累课后要求“读一读”的词语12个。 4.学习用“每当……就……”的句式造句。 5.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5自然段。 教学重点: 读懂每一段的意思,了解怎样围绕中心句把这一段话写具体。 教学难点: 认识先概括后具体的结构段式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山上有许多形状奇特的石头,人们给它们起了有趣的名字。 2.同学们,你们去过黄山风景区吗?请你谈谈你的见闻。 3.师介绍: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是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对黄山的精辟评价。古人还有“天下名景集黄山”之说。1990年,黄山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黄山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风景区的面积约154平方公里,有大小72个山峰,其中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三大主峰都在海拔1800米以上。黄山有四绝,即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 (1)“闻名”是什么意思?“闻名中外”是什么意思? (2)除了黄山风景区闻名中外,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风景区闻名中外? 3.理解“奇特” 奇特什么意思?黄山风景区什么很奇特?(石头)

板书:奇特 这篇课文写的就是黄山风景区奇特的石头。 二、范读课文 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特的石头? 用“——”划出,交流 板书: 仙桃石 猴子观海 9.黄山奇石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 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四、初学课文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生字。要求读准字音。 2.给各段落标序号,读通课文; 检查自学: 1.比赛读生字。 2.分节朗读课文。 3.交流课后2题。 “每当……就”的上半句表示时间,后半句是说在这样的时候,谁(或者什么)会产生什么情况。“就”是连接词,并且还有必然性的意思。 五、齐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我们上节课己经初步了解了黄山的美。谁来说说这篇课文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认为这些石头奇特在什么地方? 二、精读课文: (一)理解第一段 1.小组朗读课文,理解第一段两句话分别写了什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交流: 第一句:地理位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