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
作者:陈云静
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05期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正在面临着越来越难以驾驭的危机,学生和教师文化素质的高低不齐,应试教育的影响,新教育理念实际运用失当,形式主义风行,等等,都在考验着新时期的语文课堂教学。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成了语文课堂教学面临的严峻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认真践行新教育理念,形成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良好师生互动,完善教学活动和学生个性发展,这是实现新教育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有效性
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应该禁止灌输、培养学生的思析能力、鼓励创新意识,能体现课堂教学的指向性,突出重难点,有利于发展学生创造能力。所以,课堂教学互动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下几点:
一、必须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罗素认为智力生活的基础是好奇心,好奇心一死,活跃的智力也就跟着消亡了,更别提创造力的培养了。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重在知识的灌输,内容含量大,知识点过多,再加上教师教学方法的落后,唯成绩论的盛行,教学沦为了获取成绩的工具,给师生的自由极少。有时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讨论似乎很热烈,学生之间也有讨论,教学效果却不佳。其实,这只是学生敷衍老师,配合老师,谈不上有效的互动。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就应该是老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去寻找答案,并且在追寻真知的过程中体味到幸福,在得到答案后获得喜悦和满足。教师在教学过程不应该把知识“嚼碎”了喂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去寻求知识,教师要坚持主导作用,维持教学指向性和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因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在课文中“发现自己的世界”。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师生互动的环节上,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力求让课堂教学内容充满趣味,让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和谐,提出的问题和解决的问题充满创意和建设性。从教师“点名提问”变成学生“举手提问”,从“一言堂”到“百家争鸣”,从而实现语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二、必须培养学生对“讨论出真知”的渴求
对真知的渴求,是人们对某件事情产生兴趣的前提,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由此,语文教师要使学生要对语文产生兴趣,就必须培养学生“透过课文去看真相”的能力,课堂教学就是发现“真相”最直接的方式。教学艺术就表现在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能透彻、迅捷、愉快地学习知识技能。虽然学生的性格各异,学生的文化层次参差不齐,但
是他们都拥有好奇心,乐于看到不同的观点,渴望成为知识的探求者,这是语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有效的保障。
学生愿意参与课堂互动,才能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语文教师的课堂互动环节就是要给学生提供上好的“米”,让他们这群“巧妇”做成自己的“炊”。以下是我的一个课堂案例,没上到鲁迅的《藤野先生》这篇课文时,学生都喊“怕”鲁迅。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就问他们“怕”鲁迅什么,他们七嘴八舌地说怕鲁迅文章难懂,怕分析文章的内容,等等。如果像平常一样对着教案照本宣科,那将是一节教师个人“一言堂”的课,我决定结合后面的《雪》这篇课文,给学生上一堂鲁迅的“矛盾文学”课。结合了鲁迅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冲突,我把《藤野先生》变成了鲁迅的困惑,把《雪》变成了他宣泄矛盾思想的出口,学生觉得耳目一新,很活跃地参与课堂互动,取得了完满的效果。
三、必须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
孔子有这样一个教学观:除非学生已经受到了思想触动,否则不会启发提点。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的确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公平,但是也造成了当前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中学语文以单元为单位编排语文知识,基础教育的性质决定了中学生所学的知识是基础性的。但是由于学生的学识水平差别较大,有的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较牢靠,过分强调基础知识训练提不起他的学习兴趣,而部分学困生连基础知识都没掌握,无法教授更高层次的知识。这种哑铃状教育教学想象已经越来越明显。语文教师在课堂互动中如何兼顾二者,使得学优生更优,学困生上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要解决这个问题,要在课堂教学互动中不能采取折中的方案,而是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活动环节,使得学优生可以接触到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进行一些具有启发性、创造性的学习活动,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不拘束在浅显的基础知识层次。同时也不把学困生晾在一边,让他们自生自灭,而是在教学互动中引导他们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学习活动,特别是基础知识的训练,使他们保持着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并且在学习中得到一定的提高。最后,教学互动中不要“标准答案”。教育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禁止思想灌输,长期的思想教化是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有效性较差的原因之一,教学归根结底就是对人的教学,必须遵循人性的发展规律,不管是哪个层次的学生,他们都有自己对语文知识的观点和看法,都会对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而他们的看法往往得不到拥有“标准答案”的教师的尊重,久而久之,他们的“不标准答案”得不到教师的肯定,就会挫伤学习积极性,提不起学习兴趣,更别提课堂上与老师互动了。
四、必须坚持给予师生更广阔的自由空间
现在语文教学,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师生的自由空间不够大。学生处于教学活动的被动端,主动性、创造性被压抑,缺少自由发表自主观点的空间。所以,语文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展开,要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基准,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课堂教学互动中可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应改变听老师话的学生就是好学生,老师的话就是“标准答案”的做法,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让教与学互相促进。使学生敢于各抒己见,敢于老师互相探讨,逐渐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
意识。学生主体作用能更好地发挥,离不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没有老师创造力量的自由释放,也很难谈得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老师也要学会给教学更大的自由,没有敢于突破教学现状,具备超前教育视野的教师,就没有给学生更多自由空间的魄力,也没有把握课堂教学全局的能力。只有在教与学自由的前提下,课堂教学互动才会真正实现有效性,而不会流于形式,成为教学表演。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是关系到新语文教学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构建一个教与学良好互动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值得我们全身心地为之追寻和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尚文主编.中学语文教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2][英]罗素著.杨汉麟译.罗素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3]张行涛,郭东歧主编.新世纪教师素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4]曾毅.20世纪中国语文教育问题史论.广西民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