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蔬菜采后病害危害及防止措施

蔬菜采后病害危害及防止措施

蔬菜采后病害危害及防止措施
蔬菜采后病害危害及防止措施

果蔬采后病理及病害的控制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果蔬采后病理及病害的控制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主要对果蔬采后主要病原菌及侵染过程做了介绍,主要介绍了酵母类抗菌剂防病害的生物防治方法,并对微生物种类、拮抗机理及生物防治应用前景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采后病理;酵母菌类抗菌剂;病害侵染;微生物防治; 1.前言 影响食品食用安全性的最主要因素是化学农药残留。天然植物成分(精油和植物提取物)、生物药剂( 酵母和细菌类拮抗菌)和非选择性生物杀菌剂(碳酸钠、碳酸氢钠、活性氯、山梨酸)等防治果蔬采后病害的技术已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重点介绍微生物抗菌剂防治果蔬采后病害的一些研究进展。迄今为止,已从苹果、柑橘、梨、桃、猕猴桃等10余种水果中筛选出几十种拮抗微生物,目前商品化应用的主要有:丁香假单胞杆菌、枯草芽胞杆菌、酵母菌中的季也蒙毕赤酵母菌、哈氏木霉、白粉寄生菌[1~2]。 果蔬采后病害造成的腐烂损失十分巨大。据统计报道, 发达国家为l0%~30%, 发展中国家则高达40%~50%。长期以来防治果蔬采后病害主要依靠化学杀菌剂, 然而, 连续使用化学杀菌剂易使病原真菌产生抗药性, 易造成环境污染, 且危害公众健康。上世纪80 年代中期开始, 在农作物大田病害生物防治蓬勃发展的带动下, 生物防治果蔬采后病害成为研究热点[3~4]。 果实采后病原性腐败的生物防治技术是近年来国外发展起来的极具前途的绿色防腐技术,主要原理是利用微生物之间的拮抗作用,通过改变果实表面微生态环境,促进病原微生物拮抗菌的繁殖,达到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减少腐败的目的[1]该技术安全环保性能优越,越来越受到普遍欢迎可以预见,采用生物防治将是今后果蔬防腐保鲜技术的发展方向果蔬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因其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深受人们的重视与欢迎。 2. 果蔬采后主要病原菌及侵染过程 2.1主要病原菌 引起蔬菜采后腐烂的病原菌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和原生动物,其中以真菌和细菌性病原菌为主[5~6]。

第2章 果蔬采收及采后商品化处理

第2xx果蔬采收及采后商品化处理 一、填空题(每空2分,总分16分) 1、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检验检疫杀虫处理技术有____、____和____。 2、用机械进行果蔬的采摘主要是利用____细胞的形成。 3、果实分级机械按工作原理可分为____分级机、____分级机和____分级机。 4、黄瓜的采收宜在____进行。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总分20分) 1、预冷 是指在果蔬贮藏或运输之前,迅速将其温度降低到规定温度的措施。 2、脱涩 涩果进行无氧呼吸时可产生乙醛、丙酮等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可与可溶性的单宁物质结合,使其溶解性发生变化,单宁物质变为不溶性,涩味就可脱除。根据以上原理,可以采取某种方法,使果实进行无氧呼吸,使单宁物质的溶解性变化而脱涩。 3、检疫杀虫 是针对检疫危险性有害昆虫除害防疫的有效手段,是进出口农产品的重要环节。农产品携带的检疫危险性有害昆虫通过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而传播,进口国常常设置检疫关卡来检查。 4、真空冷却(Vacuum- and water spray vacuum-cooling)是将果蔬置于密闭容器内,通过真空泵,迅速抽出容器中的空气和水蒸气,强制水分从果蔬蒸发,并夺去果蔬中的汽化潜热,使果品温度降低。 一、填空题

1.低温杀虫处理、热处理杀虫技术、高能电子辐射杀虫技术 2.离层区 3.大小分级、重量分级、颜色分级 4.清晨或傍晚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总分20分) 1、预冷是指在果蔬贮藏或运输之前,迅速将其温度降低到规定温度的措施。 2、脱涩涩果进行无氧呼吸时可产生乙醛、丙酮等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可与可溶性的单宁物质结合,使其溶解性发生变化,单宁物质变为不溶性,涩味就可脱除。根据以上原理,可以采取某种方法,使果实进行无氧呼吸,使单宁物质的溶解性变化而脱涩。 3、检疫杀虫是针对检疫危险性有害昆虫除害防疫的有效手段,是进出口农产品的重要环节。农产品携带的检疫危险性有害昆虫通过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而传播,进口国常常设置检疫关卡来检查。 4、真空冷却(Vacuum- and water spray vacuum-cooling)是将果蔬置于密闭容器内,通过真空泵,迅速抽出容器中的空气和水蒸气,强制水分从果蔬蒸发,并夺去果蔬中的汽化潜热,使果品温度降低。 三、问题题(每题8分,总分64分) 1、简述采收期与农产品的产量、品质和耐贮性的关系。 答: 采收期由产量、品质、耐贮性确定。最佳采收期由生物学特性、食用品质、采收后的用途。如果鲜销或短途运输,采摘通常在成熟度较高采收;如果长途运输或加工,通常选择在成熟度较低采收。 2、简述涩味的产生原理、脱涩原理及常用的脱涩方法。

最新蔬菜病害试题

第八部分蔬菜病害试题 一、请译出下列英文的中文名称 1. Soft Rot 2. Seedling Diseases 3. Tomato Viral Diseases 4. Tomato Leaf Mold 5. Tomato Gray Mold 6. Tomato Late Blight 7. Phomopsis Blight of Eggplant 8. Eggplant Verticillium Wilt 9. Cucumber Downy Mildew 10. Cucumber Angular Leaf Spot 11. Vegetable Knot Nematode 二、请写出下列学名的中文名称和引起病害的名称 1. TuMV 2. Erwinia carotovora pv.carotovora 3. Peronospora parasitica 4.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5. 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6. Alternaria brassicae 7.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campestris 8. Pythium aphanidermatum 9. Fulvia fulva10. Botrytis cinerea 11. Phytophthora infestans 12. Phomopsis vexans 13. Verticillium dahliae14. Colletotrichum capsici 15. 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16. Fusarium oxysporum17. Pseudomonas syringae pv. Lachrymans 18. Uromyces appendiculatus 19. Septoria apiicola 三、请写出下列病原的拉丁文名称 1. 芜菁花叶病毒 2. 胡萝卜欧氏杆菌胡萝卜致病变种 3. 寄生霜霉菌 4. 核盘菌 5. 芸苔根肿菌 6. 芸苔链格孢 7. 野油菜黄单胞杆菌野油菜黑腐病致病变种 8. 瓜果腐霉 9. 褐孢霉 10. 灰葡萄孢 11. 致病疫霉 12. 茄褐纹拟茎点霉 13. 大丽轮枝孢 14. 辣椒炭疽菌 15. 古巴假霜霉菌 16. 尖孢镰刀菌 17. 丁香假单胞杆菌黄瓜角斑病致病变种 18. 疣顶单胞锈菌 19. 芹菜生壳针孢 四、请将下列病害名称译成英文 1. 软腐病 2. 苗期病害 3. 番茄病毒病 4. 番茄叶霉病 5. 番茄灰霉病 6.番茄晚疫病 7. 茄子褐纹病 8. 茄子黄萎病 9. 黄瓜霜霉病 10.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11. 蔬菜根结线虫病 五、填空题 1.十字花科主要病害是病、病、病、病和病。 2.白菜软腐病病原和;此病的侵染途径有和。 3.白菜软腐病为属细菌引起,从侵入,主要通过来传播. 4.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菌主要在和中越冬,病菌主要通过、传播, 从侵入寄主。 5.举出六种蔬菜苗期病害病、病、病、病、病和病。 6.黄瓜霜霉病的的发生流行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是一个温湿病害,. 和药剂可有效防治该病害。

绿叶蔬菜常见病害防治

绿叶蔬菜常见病害防治讲义 绿叶蔬菜包括生菜、芹菜、菠菜、茼蒿、落葵、苋菜、蕹菜、芫荽、苦荬菜等,分属多个科。其中生菜、茼蒿、苦荬菜等均属菊科。 一、芹菜、菠菜、蕹菜、苋菜、落葵(潺菜、藤菜)病毒病 其症状共同特点是:叶片变小、皱缩、畸形,花叶斑驳状,植株矮化、枯萎。主要通过蚜虫传染,也可通过接触磨擦传染。栽培管理粗放、干旱少雨、蚜虫数量多的发病重。其防治方法有: 1、灭蚜防病:田间挂银灰色塑膜条避蚜,或在播种、定植前后喷药防治蚜虫。 2、农业防治:施足有机肥,注意施用磷钾肥。清除杂草,及时拔除病株。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1.5%植病灵1000倍液加20%病毒A600倍液,或混合脂肪酸(83增抗剂)100倍液,或病毒A可湿粉500倍液,或阿克泰7500倍液等交替喷施。 二、菠菜、落葵炭疽病

主要危害叶片及茎。叶斑近圆形或椭圆形,灰褐色,具轮纹;茎上病斑近棱形,稍凹陷,上密生黑色轮纹状排列的小点。温暖多雨的天气条件有利发病,种植过密、田间通风透光差、施肥不足或氮肥过多、地势低洼等均易诱发炭疽病。其防治方法有: 1、选用抗病品种。 2、种子消毒:播种前投入52℃温水中浸种20分钟,再投入冷水中冷却,晾干播种。 3、农业防治:实行2-3年的轮作制;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增施磷钾肥,排除渍水,注意田间卫生。 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粉500倍液,或75%百菌清+70%托布津(1:1)15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75%百菌清(1:1)1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粉800-1000倍液,或25%炭特灵可湿粉600倍液,或用世高800倍液,交替连喷3-4次,隔7-10天喷1次。 三、芹菜叶斑病(早疫病)和斑枯病(叶枯病、晚疫病) 上述两病均为芹菜叶部常见病害,其症状的共同点是:叶斑形状、

我国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_李继兰

即菇床上密度大的地方先采,而出菇疏的则迟采。 3.2 严格消毒管理,严防病原菌侵染。采收前已经潜伏的病原菌在采收后,往往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菇体耐贮性和抗病力的降低,使病害泛滥成灾,导致保鲜失败,所以在采收前,就要做好采菇工人、器具及场所的消毒工作,严防病原菌侵染。 3.3 低温预冷,降低呼吸强度,延缓蘑菇变色。据测定,蘑菇在贮藏过程中,营养物质的损耗和菇体变色是导致其品质劣变的主要原因,所以在贮藏过程中,尽可能采取提供适宜的贮藏条件,蘑菇采收后立即送进保鲜库中,在0—5℃贮藏,以降低呼吸强度,延缓变色过程,减少营养物质的损耗,从而获得良好的保鲜质量。 3.4 运输。采用冷藏车运输时,可调至2℃左右,纸箱包装时宜采用该运输方式。包装保鲜 我国是果蔬生产大国,2010年底全国果蔬总产量达7亿多吨,但产量大,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的现状多年来一直未能根本解决。我国重采前轻采后的传统一方面导致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水平差,内销和出口价格都很低;另一方面精深加工技术产品缺乏,果蔬的附加值未能很好地体现出来。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国内消费者对新鲜水果蔬菜的消费需求已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不仅花色品种要多,还要求产品新鲜、干净和精美。因此,大力开展以提高果蔬质量为中心的采后商品化处理工作,美化产品,使其对消费者更具有吸引力,提高果蔬产品的附加值和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减少 我国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李继兰 葛玉全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摘 要:本文着眼于我国是果蔬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的现状,阐述了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环节,分析技术现状,对我国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发展趋势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关键词:果蔬;商品化处理技术;现状;发展趋势整理、分级后的鲜菇,温度在1—2℃范围时,可放入硅窗袋中,由于特殊的制作技术,袋内CO 2浓度则高达25%,该条件下鲜菇呼吸量极小,故可达到保鲜的目的。 采后损失,逐步实现果蔬采后流通保鲜产业化可谓是当务之急。 1、商品化处理技术环节 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是为了保持或改进果蔬产品质量并使其从农产品转化为商品所采取的一系列再加工再增值措施的总称,包括水果蔬菜采收后所经过的挑选、修整、分级、清洗、打蜡抛光、包装等技术环节。 1.1 挑选 挑选是果蔬采后处理的首要环节,即剔除果蔬产品中不符合商品要求的产品,以利于流通过程中后续分级、包装和贮运等环节的顺利进行。因挑选涉及到病虫、伤、残、色、畸形等多项指标,综合 48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治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综述 院(系)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学生姓名王猛 指导教师(职称)王军

目录 摘要 (1) 1引言 (2) 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3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 (2) 4绿色防控基本措施 (3) 4.1农业防治 (3) 4.1.1选择适应性抗病虫能力强的品种 (3) 4.1.2有机基质无土栽培技术 (3) 4.1.3隔绝和清除病原 (4) 4.1.4合理施用肥料,增强抗病虫能力 (4) 4.1.5调节设施环境、减少发病机会 (4) 4.1.6深翻晒土 (5) 4.1.7配方施肥与科学施肥 (6) 4.1.8大力推广滴灌[3] (6) 4.2物理防治 (6) 4.2.1利用趋性诱杀害虫 (6) 4.2.2趋避隔离 (6) 4.2.3嫁接防病 (6) 4.2.4种子处理 (7) 4.2.5高温闷棚防治病虫 (7) 施肥技术[4] (7) 4.2.6采用CO 2 灭菌杀虫 (8) 4.2.7 O 3 4.2.8套袋防治 (8) 4.3生物及生物制剂防治 (8) 4.3.1以虫治虫 (8) 4.3.2以抗生素治虫 (8) 4.3.3以抗生素治病 (8) 4.3.4使用昆虫生长调节剂 (9) 4.3.4以病毒制剂防治茄果类蔬菜病毒病 (9) 4.4药剂防治 (9) 4.4.1搞好测报 (9) 4.4.2慎重选药 (9) 4.4.3科学用药 (9) 4.4.4严格控制施药安全间隔期 (9) 5前景展望 (10) 6相关地区病虫害发生特点 (10) 6.1西安市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7] (10) 6.2陕西省岐山县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6] (10) 6.3拉萨市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情况[8] (11) 6.3.1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 (11) 6.3.2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危害态势 (11) 6.4江淮地区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9] (12)

蔬菜病虫害防治

蔬菜——不用农药怎么防止病虫害? ?A+ ?A- 2017-04-05 10:01:47农产信息网关注 说实话,作物病虫害防治不用农药很不现实,比较麻烦且费人力,但要有想学习如何不用农药来防治病虫害的朋友可以来看一下。 蔬菜虫害是蔬菜种植户们非常头疼的问题,若是用传统的农药喷洒方式解决虫害,会因为农药残留影响蔬菜的品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蔬菜虫害的科学防治方法。

一、伴生植物法: 1.青椒和大蒜间作。由于大蒜有一种特殊气味,能使为害青椒的害虫闻之即逃,避免青椒受害。 2.番茄和甘蓝套种。番茄的叶片会散发一种特殊的气味,可驱赶走为害甘蓝的菜青虫和蚜虫。除此之外,这两种蔬菜吸收的营养有很强的互补性,能充分发挥地力。 3.葱头与胡萝卜间作。它们各自散发的气味能驱走相互间的害虫。若单一种植胡萝卜,为防止虫害,可在地内或四周种上几棵葱头,这也能起到驱虫的作用。 并非所有的蔬菜都可以间作,如甘蓝和芹菜、黄瓜和番茄等不宜间作在一起,因为它们各自的分泌物能抑制对方的生长。 这种方法对适用于种植户和家庭小面积种植者。 二、自然材料治虫

1.草木灰液治虫。草木灰10千克对水50千克浸泡24小时,取滤液喷洒可有效地防治蚜虫、黄守虫。若葱、蒜、韭菜受种蝇、葱蝇的蛆虫危害,每亩沟施或撒施草木灰20~30千克,既治蛆又增产。 2.红糖液防治病。害红糖300克溶于500毫升清水中,加入10克白衣酵母,置于温室或大棚内,每天搅拌1次,发酵15~20天,待其表面出现白膜层为止。然后将此发酵液再加入米醋、烧酒各100克,对入100千克水。每隔10天1次,连喷4~5次,防治黄瓜细菌性斑点病和灰霉病有良好效果。 3.兔粪治地老虎每10千克水加兔粪1千克,装入瓦缸内密封沤15~20天,用时搅拌均匀,浇于瓜菜根部,可防治地老虎。 4.尿洗合剂治菜蚜用洗衣粉、尿素、水按1∶4∶400的比例制成混合液,可防治菜蚜,杀虫率达90%以上。 5.猪胆液治病虫10%浓度的猪胆液加适量小苏打、洗衣粉,能防治茄子立枯病、辣椒炭疽病,能驱赶长豆角、四季豆、瓜类等蔬菜上的蚜虫、菜青虫、蜗牛等多种害虫。稀释液可保持10天有效。 6.大蒜、番茄叶巧杀红蜘蛛用大蒜(捣烂成泥状)2份,水1份混拌均匀,取其滤液喷治。或用新鲜的番茄叶(捣烂成浆)加清水2倍并浸泡5小时然后取滤液喷洒果树、花木或蔬菜,都可有效将红蜘蛛杀死。 7.糖醋、烂果诱捕金龟子选用熟烂酸臭的无花果、烂西瓜等,与糖醋液(红糖、醋、水比为1:3:16),一起放入陶钵,支撑分布在果园或菜园中,每2—3天收集钵中的金龟子即可。 8.三合板涂漆聚捕微型害虫在较大的三合板两面涂上橙黄色油漆,干后再涂一层机油、黄油混合油,分布挂在果园或菜园中,蚜虫、白粉虱、美洲斑潜蝇等害虫就会自投罗网。1周后更换涂刷油漆、混合效果更好。

蔬菜病害-习题

蔬菜病害-习题

一、选择题 1. 十字花科软腐病的侵染来源是(AC)。 A. 菜窖附近的病残体 B.土壤和堆肥 C. 昆虫 D.以上都是 2. 蔬菜苗期病害主要有(ABD )。 A.猝倒病 B.立枯病 C.灰霉病 D.生理性沤根 E.上述均是 3. 番茄病毒病的病原主要是(C )。 A.TMV和TuMV B.CMV和CAMV C.TMV和CMV D.CAMV和TuMV 4. 蔬菜苗期病害主要在(ABC)越冬。 A.种子 B.土壤和病残体 C.病残体 D.昆虫 5. 防治黄瓜霜霉病可采取(AD)等措施。 A.高温闷棚 B.喷施1%红糖 C.喷施农用链霉素 D. 选用抗病品种 6. 防治白菜软腐病的常用药剂为(C )。 A.多菌灵 B.百菌清 C.农用链霉素 D.病毒A 7. 瓜类白粉病病斑上可散生许多黑色小颗粒,这些颗粒为病菌的(B) A.分生孢子器 B.子囊壳 C.分生孢子 D.菌核 7、属活体营养的病原物有(ACE)。 A.小麦锈病菌 B.玉米小斑病菌 C. 油菜霜霉病菌 D. 玉米丝黑穗病菌 E. 小麦白粉病菌 8.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在病部产生的霜状霉是病菌的(B) A. 卵孢子 B. 孢囊梗和孢子囊 C. 子囊孢子 D. 接 合孢子 9.瓜类白粉病菌主要为害瓜的(A) A. 叶片 B. 茎 C. 叶柄 D. 果实 10.引起茄科蔬菜灰霉病的病原物是(A) A. 真菌 B. 细菌 C. 病毒 D. 线虫 11.大白菜软腐病菌主要产生(D)消解寄主细胞的中胶层

A. 角质层酶 B. 纤维素酶 C. 半纤维素酶 D. 果胶酶 15. 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在( A )时发生严重。 A. 高温低湿 B.高温高湿 C.低温高湿 D.低温低湿 二、填空题 1. 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菌主要在病株、病残体和窖藏种株、害虫中越冬,病菌主要通过流水、昆虫传播,从伤口侵入寄主。 3. 番茄病毒病的症状可归纳为花叶、条斑 和蕨叶三种类型。 4. 瓜类枯萎病的病原物为镰刀菌在PDA培养基上病菌可产生大型分生孢子、小型分生孢子和 厚垣孢子。 5. 白菜三大病指的是病毒病、软腐病和霜霉病三种类型,白菜品种与这三大病害之间的抗性存在的问题是品种好的抗性弱,品种差的抗性强 。 9. 黄瓜霜霉病的病症是叶子正面形成多角形病斑,叶背产生黑色霉层,角斑病的病症是叶子正面形成多角形病斑,潮湿时溢出乳白色菌脓。 10. 辣椒疫病由卵菌门疫霉属病菌引起,病菌以卵孢子在土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越冬病菌产生

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研究进展

第19卷第4期2003年7月农业工程学报 T ransacti ons of the CSA E V o l .19 N o.4July 2003 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研究进展 张红印,蒋益虹,郑晓冬,席王与芳,孙 萍 (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系,杭州310029) 摘 要:该文对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其中包括防治效果、防治机理、防治的优势及最新研究成果。许多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酵母菌抑制霉菌的机理主要在于营养与空间的竞争、对病原菌的直接寄生作用及诱导寄主产生抗病性。酵母菌与其它生防微生物相比,具有拮抗效果好、不产生毒素、可以和化学杀菌剂共同使用等优点。使用生物工程技术改造拮抗酵母菌从而提高其生防效果,是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生物防治的最新研究领域。该文还指出了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关键词:果蔬采后病害;生物防治;酵母菌;生物防治效果与机理 中图分类号:T S 20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6819(2003)0420023205 收稿日期:200220922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170659) 作者简介:张红印,男,讲师,博士研究生,杭州市凯旋路268号 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系,310029 1 引 言 果蔬采后病害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据报道,发达国家有10%~30%的新鲜果蔬损失于采后的腐烂,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储运冷藏设备,果蔬腐烂损失率更高[1]。目前我国的果蔬采后损耗约占总产量的30%~40%[2]。果蔬采后腐烂大多由真菌引起。水果在采收、包装、贮存和运输过程中若受到机械损伤[3],霉菌很容易通过伤口侵蚀水果,并在水果上大量生长,从而造成水果的腐烂。长期以来防治真菌病害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化学杀菌剂。然而,连续使用化学杀菌剂会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由于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公众健康的危害[4],迫使人们寻求安全、无毒和有效的新方法。生物杀菌剂可分为植物杀菌剂、动物杀菌剂和微生物杀菌剂三种,用微生物进行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是国内外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自从Gu ter 首次报道枯草杆菌(B acillus S ubtilis )对水果病原菌有拮抗作用以来,国外学者对用微生物拮抗菌对果蔬采后病害的防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5,6]。目前,已研究可作为果蔬采后病害拮抗菌的微生物有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等,其中酵母菌由于具有拮抗效果好、不产生毒素、可以和化学杀菌剂共同使用等优点而成为果蔬采后生物防治研究的热点[7,8]。 2 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效果 目前已证明对果蔬采后病害具有防治作用的酵母菌品种很多。在国外Chalu tz 等从柠檬果实表面分离得到的一株汉逊德巴利酵母(D eba ry o m y ces hansen ii ),对柑桔青霉病、绿霉病和酸腐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其对青霉病的抑制效果在11℃或22℃条件下可以维持21d [9];W isn iew sk i 等研究发现,假丝酵母(C and id a oleop h ila )对苹果灰霉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Ca 2+ 可促 进这种效果,而M g 2+没有这样的作用[10];B enbow 等研究了隐球酵母属的C ry p tococcus .inf ir m o 2m in ia tus 、C .lau ren tii 和红酵母属的R hod otoru la .g lu tin is 对梨病害的生物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隐球酵母属的C .I nf ir m o 2m in ia tus 和红酵母属的R hod otoru la .g lu tin is 在采收前一天对梨进行处理,能有效地控制梨的采后腐烂[11];Zahavi 等的研究发现,假丝酵母(C and id a g u illier m ond ii )对葡萄由灰葡萄孢霉及黑曲霉引起的腐败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与对照相比,分别可以减少腐败损失16.81%和60%[12]。 在国内,范青等研究了季也蒙假丝酵母(Cand id a g u illier m ond ii )对桃采后果实软腐病的抑制效果,用5×108CFU mL 悬浮液处理的果实贮藏在25℃下经4d 、 15℃经7d 和3℃经30d 后软腐病的发病率都为零,和1000m g L 扑海因处理的效果一样[13] 。范青等研究了丝孢酵母(T richosp oron sp )的不同处理和接种时间对“富士”苹果灰霉病和青霉病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当接种灰霉菌和青霉菌孢子浓度分别为1×105个 mL 和5×104个 mL 时,在25℃,1×108 CFU mL 的酵母悬浮液完全抑制这两种病害的发生;在1℃冷藏30d 后,灰霉病和青霉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3%和0[14]。范青等对果实病害生物防治拮抗菌进行了筛选和分离,结果表明:季也蒙假丝酵母(C .g u ilier m ond ii )、柠檬形克勒克酵母(K loeckera ap icu la ta )、汉逊德巴利酵母(D eba ry o m y ces hansen ii )等3种酵母菌对甜樱桃褐腐病都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效果,季也蒙假丝酵母和柠檬形克勒克酵母能有效地防治核果类果实采摘后软腐病;从桃果实表面分离得到的浅白隐球酵母(C ry p tococcus a lbid us (sa ito )sk inner )和丝孢酵母(T richosp oron sp )能防治苹果灰霉病和青霉病,而从桃果伤口处分离到的膜醭毕赤酵母(P ich ia m e m branef aciens H ansen )则对核果类果实软腐病有较好的抑制作用[15]。刘绍军等研究了啤酒酵母对草莓的保鲜作用,结果表明,以活细胞数为1.75×107个 mL 的酵母液处理草莓,常温下可延 长保鲜期2~3d [16] 。梁泉峰等从腐败玉米中分离到一株间型假丝酵母(C .in ter m ed ia ),对苹果青霉病及洋葱黑曲霉病都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接种致病菌后 3 2

蔬菜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蔬菜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主讲:郭华 一、蔬菜主要有哪些病害?如何科学防治? 1、蔬菜苗期病害:主要是猝倒病、立枯病、沤根、枯萎病、炭疽病和疫病等。 (1)猝倒病:又称卡脖子是各种蔬菜苗期的重要病害。种子在萌发后出土前受侵染可造成烂种,幼苗出土后在茎基部呈现水渍状,病部随即缢缩凹陷,幼苗猝倒。地面潮湿时病部表面生白色绵毛状霜菌。可危害瓜类、茄果类和叶类蔬菜等。 (2)立枯病:刚出土幼苗及大苗均可发病。病苗茎基变褐,后病部收缩细缢,茎叶萎垂枯死;稍大幼苗的白天萎蔫,夜间恢复,当病斑绕茎一周时,幼苗逐渐枯死,但不呈猝倒状。可危害瓜、茄果、豆及叶类蔬菜等。 (3)沤根:可危害瓜类、茄果类、豆科、葱蒜类及根类蔬菜等。蔬菜苗期遇到连阴雨天气或浇水过多,造成土壤水分过大,土温低,幼苗根系的呼吸作用弱,吸水力降低,易发生沤根,不发新根,根皮发黄褐色,最后腐烂,幼苗萎蔫易拔起。 防治:注意排水防涝,适当深耕松土,降低水位;加强苗床管理,进行床土消毒,按每平方米用40%五氯硝基苯粉剂9克与50%拌种双7克混匀,加细干土4--5公斤拌匀,取1/3药土撒在畦面上,播种后将剩余的药土均匀覆盖在种子上;药治可在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细喷雾或用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或用5%井菌霉素水剂1500倍液喷施。 2、叶类蔬菜包括白茶、甘蓝、花菜、芹菜、菠菜、窝笋、空心菜等)常见的病害。 (1)霜霉病:可危害白菜、甘蓝、花菜、菠莱、芹菜、莴笋和空心菜等。苗期成株期都可发病。初生水渍状淡黄色周缘不明显的斑,水渍状病斑持续较长时间后,病部在湿度大或有露水时长出白霉,病斑受叶脉限制呈不整齐或多角形。 防治:实行每二年以上轮作;播种前用种子量0.3%的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拌种;药治可用40%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150--2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亩喷药液60--70升,每隔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2)软腐病:可危害白菜、花菜、甘兰等。其症状可见成株于晴天萎蔫,早晚恢复,持续几天后,叶柄茎或根茎处髓组织溃烂,流出灰褐色粘稠状物,轻碰病株即倒折渍烂,病组织呈粘滑腐烂状,腐烂的病叶茎日晒逐渐失水变干呈薄纸状,紧贴叶球,病烂处均流出硫化氢恶臭味。

2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与运输练习题及答案果蔬贮运与加工

第二章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与运输 第一部分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 一、名词解释 1.预贮 2. 预冷 3. 热处理 二、填空 1. 果实的成熟度可划分为:( )、()、()。 2. 常用的确定果实成熟度的方法有:()、()、()。 3. 采收原则是:();采收分为:()和()。 4. 采后处理方法主要有:()、()、()、()、()、()。 5. 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的主要程序是()、()、()、()、()、()、()、()、()。 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用于长期贮藏的果实最好是在食用品质最佳的时候采收。() 2.只要果实的面色变红,就说明该果实已经成熟。() 3.果实的硬度越高,说明果实的成熟度越低。() 4.糖酸比过高或过低都不是果蔬的最佳采收期。() 5.由于蔬菜供食的器官不同,贮藏、运输、加工对产品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对成熟度的要求很难一致。 6.无论果品还是蔬菜,凡是淀粉含量多的都比较耐贮藏。 7.用于长期贮藏的果蔬,采收时应轻拿轻放;用于短期贮藏或加工的品种没必要轻拿轻放。 8.预贮的主要作用是使柑橘果实降温、回软、愈伤。 9.马铃薯采收后保持在18.5℃以上两天,然后在7.5~10℃和90%~95%的相对湿度下,保持10~12天,促进伤口愈合。

10. 果蔬预冷是果蔬入库前的重要环节,预冷可以降低果蔬的呼吸强度,散发田间热,降低果温,有利于贮藏。 11. 化学处理的目的是抑制病菌的侵染,防止腐烂,延长贮藏寿命。 12. 果品和蔬菜食用的部位不同,分级标准各异。 13. 在苹果的分级中,果个在65mm以上,不允许有病虫果、梨园介壳虫伤、裂果等。 14. 清洗的目的是除去果蔬表面的污物和农药残留以及杀菌防腐。 15. 在果蔬表面涂上一层食用蜡、胶等,形成一层薄膜,阻碍了果蔬与环境的接触,从而起到了抑制果蔬的呼吸强度,防止水分蒸发,减少病菌感染的作用。 四、选择填空(将其中一个正确的题号填在括号内) 1.决定果实风味的依据是:(1)糖酸比(2)糖含量(3)酸含量 2.香蕉催熟时,温、湿度是关键因素,尤其是湿度不能 (1)大于90% (2)小于80% (3)90~95% 3.用于长期贮藏的果实最好在(1)可采成熟度(2)食用成熟度(3)生理成熟度采收为适。 4.确定果实成熟度的关键因素是(1)底色(2)面色(3)面色比底色重要 5.黄瓜、茄子、丝瓜等蔬菜的适宜采收期应该在(1)叶片枯黄(2)种子膨大硬化之前(3)果皮硬化的时候。 6.葡萄采收的适宜时期为:(1)晴天上午晨露消失(2)太阳曝晒(3)阴雨连绵、浓雾未散 7.在果蔬商品化处理过程中,切分能够(1)延长果蔬的贮藏寿命(2)提高果蔬的商品价值(3)既能提高果蔬的商品价值,又能延长果蔬的贮藏寿命。 8.涂膜可以保持果蔬的新鲜状态,增加光泽,改善外观品质,提高商品价值,延长贮藏寿命。该项措施最先在(1)马铃薯和胡罗卜(2)柑橘和苹果(3)菜花和菠菜上使用。

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研究进展

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研究进展摘要:该文对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其中包括防治效果、防治机理、防治的优势及最新研究 成果。许多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酵母菌抑制霉菌的机理主要在于营养与空间的竞争、对病原菌的 直接寄生作用及诱导寄主产生抗病性。酵母菌与其它生防微生物相比,具有拮抗效果好、不产生毒素、可以和化学杀菌剂共 同使用等优点。使用生物工程技术改造拮抗酵母菌从而提高其生防效果,是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生物防治的最新研究领域。 该文还指出了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果蔬采后病害;生物防治;酵母菌;生物防治效果与机理果蔬采后病害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据报道,发达国家有10%~30%的新鲜果蔬损失于采后的腐烂,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储运冷藏设备,果蔬腐烂损失率更高[1]。目前我国的果蔬采后损耗约占总产量的30%~40%[2]。果蔬采后腐烂大多由真菌引起。水果在采收、包装、贮存和运输过程中若受到机械损伤[3],霉菌很容易通过伤口侵蚀水果,并在水果上大量生长,从而造成水果的腐烂。长期以来防治真菌病害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化学杀菌剂。然而,连续使用化学杀菌剂会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由于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公众健康的危害[4],迫使人们寻求安全、无毒和有效的新方法。生物杀菌剂可分为植物杀菌剂、动物杀菌剂和微生物杀菌剂三种,用微生物进行采后病

害的生物防治是国内外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自从Guter首次报道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水果病原菌有拮抗作用以来,国外学者对用微生物拮抗菌对果蔬采后病害的防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5,6]。目前,已研究可作为果蔬采后病害拮抗菌的微生物有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等,其中酵母菌由于具有拮抗效果好、不产生毒素、可以和化学杀菌剂共同使用等优点而成为果蔬采后生物防治研究的热点[7,8]。 1 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效果 目前已证明对果蔬采后病害具有防治作用的酵母菌品种很多。在国外Chalutz等从柠檬果实表面分离得到的一株汉逊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hansenii),对柑桔青霉病、绿霉病和酸腐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其对青霉病的抑制效果在11℃或22℃条件下可以维持21 d[9];Wisniewski等研究发现,假丝酵母(Candidaoleophila)对苹果灰霉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Ca2+可促进这种效果,而Mg2+没有这样的作用 [10];Benbow等研究了隐球酵母属的Cryptococcus.infirmo-miniatus、 https://www.doczj.com/doc/ff1401616.html,urentii和红酵母属的Rhodotorula.glutinis对梨病害的生物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隐球酵母属的 C.Infirmo-miniatus和红酵母属的Rhodotorula.glutinis在采收前一天对梨进行处理,能有效地控制梨的采后腐烂[11]; Zahavi等的研究发现,假丝酵母(Candidaguilliermondii)对葡萄由灰葡萄孢霉及黑曲霉引起的腐败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与对照相比,分别可以减少腐败损失16.81%和60%[12]。 在国内,范青等研究了季也蒙假丝酵母(Candidaguilliermondii)对

第2章 果蔬采收及采后商品化处理

第2章果蔬采收及采后商品化处理 一、填空题(每空2分,总分16分) 1、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检验检疫杀虫处理技术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用机械进行果蔬的采摘主要是利用_______细胞的形成。 3、果实分级机械按工作原理可分为_______分级机、_______分级机和_______分级机。 4、黄瓜的采收宜在_______进行。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总分20分) 1、预冷是指在果蔬贮藏或运输之前,迅速将其温度降低到规定温度的措施。 2、脱涩涩果进行无氧呼吸时可产生乙醛、丙酮等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可与可溶性的 单宁物质结合,使其溶解性发生变化,单宁物质变为不溶性,涩味就可脱除。根据以上原理,可以采取某种方法,使果实进行无氧呼吸,使单宁物质的溶解性变化而脱涩。 3、检疫杀虫是针对检疫危险性有害昆虫除害防疫的有效手段,是进出口农产品的重要环节。农产品携带的检疫危险性有害昆虫通过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而传播,进口国常常设置检疫关卡来检查。 4、真空冷却(Vacuum- and water spray vacuum-cooling)是将果蔬置于密闭容器内,通过真空泵,迅速抽出容器中的空气和水蒸气,强制水分从果蔬蒸发,并夺去果蔬中的汽化潜热,使果品温度降低。 一、填空题 1.低温杀虫处理、热处理杀虫技术、高能电子辐射杀虫技术 2.离层区 3.大小分级、重量分级、颜色分级 4.清晨或傍晚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总分20分) 1、预冷是指在果蔬贮藏或运输之前,迅速将其温度降低到规定温度的措施。 2、脱涩涩果进行无氧呼吸时可产生乙醛、丙酮等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可 与可溶性的单宁物质结合,使其溶解性发生变化,单宁物质变为不溶性,涩味就可脱除。根据以上原理,可以采取某种方法,使果实进行无氧呼吸,使单宁物质的溶解性变化而脱涩。 3、检疫杀虫是针对检疫危险性有害昆虫除害防疫的有效手段,是进出口农产 品的重要环节。农产品携带的检疫危险性有害昆虫通过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而传播,进口国常常设置检疫关卡来检查。 4、真空冷却(Vacuum- and water spray vacuum-cooling)是将果蔬置于密 闭容器内,通过真空泵,迅速抽出容器中的空气和水蒸气,强制水分从果蔬蒸发,并夺去果蔬中的汽化潜热,使果品温度降低。 三、问题题(每题8分,总分64分) 1、简述采收期与农产品的产量、品质和耐贮性的关系。 答:采收期由产量、品质、耐贮性确定。最佳采收期由生物学特性、食用品质、采收后的用途。如果鲜销或短途运输,采摘通常在成熟度较高采收;如果长途运输或加工,通常选 择在成熟度较低采收。 2、简述涩味的产生原理、脱涩原理及常用的脱涩方法。 答:水果中的涩味主要是单宁等多酚化合物。涩果进行无氧呼吸时可产生乙醛、丙酮等中 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可与可溶性的单宁物质结合,使其溶解性发生变化,单宁物质变为 不溶性,涩味就可脱除。根据以上原理,可以采取某种方法,使果实进行无氧呼吸,使单 宁物质的溶解性变化而脱涩。(1)温水脱涩(2)冷水脱涩(3)石灰水脱涩(4)食盐、明矾溶液脱涩(5)酒精脱涩(6)高二氧化碳脱涩(7)冻结脱涩法(8)保鲜膜包装脱涩(9)混果脱涩(10)乙烯脱涩(11)乙烯利脱涩 3、为什么不同种类的果蔬(农产品)不宜混合在一起贮藏? 答:收获后的果蔬,虽然脱离了母体和栽培的环境条件,同化作用已基本停止,但仍然是 活的有机体,还在继续进行生命活动,如呼吸代谢、蒸腾作用、成熟衰老变化等。故不同 类果蔬混在一起有可能导致品质下降,更容易变质腐败。 4、简述果蔬采后处理的主要工序。 答:a分选;b分级;c清洗;d风干;e杀菌处理;f预冷;g检疫杀虫;h涂蜡;i 脱涩;j催熟;k包装;l封箱;m临时贮藏;n运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