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之第八讲课程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3.53 MB
  • 文档页数:9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的诞生。 1949年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泰勒出版《课程与
教学的基本原理》标志着课程理论研究的系统展开。 泰勒被誉为“当代教育评价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
(一)知识中心课程理论
知识中心课程理论=学科中心课程理论。 是指以教学各学科知识为中心任务的课程理论。
1.要素主义课程理论
主要观点:主张把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作为学校课程 的核心,按照严格的逻辑系统编成教材,教 给下一代。
代表人物: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巴格莱。 缺点: 过于重视书本教学、脱离生活实际,加重了学
生的学习负担。
发展: 20世纪60年代后日渐式微。
2.永恒主义课程理论
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 其代表人物有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美国教育哲学
基本含义是指课业及其进程,即学程。
在西方教育史上,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斯宾 塞(H.Spencer)在其名著《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首 先使用出了“课程”(curriculum)一词。
该词源于拉丁语,意思是“跑道”(race— course),规定赛马者的行程路线。
几种典型的课程定义
1.课程即学科(教学科目)
验; 2)过于重视“书面化”的课程形式,忽视了真实教学情景的
课程意义; 3)混淆了课程与教学的区别,缩小了课程的外延,导致课程
5.课程即文化再生产
一些课程学者认为,任何社会文化中的课程,实际上是这种 文化的反映。课程是一种文化现象,并从文化中产生、发展 的现象和规律出发揭示课程的内涵。
这一课程概念主要有两种观点。 其一,以英国课程学者劳顿为代表,认为学校的职责是再生
2.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
20世纪20年代,巴比特在《课程》及《如何编制课程》中 提出这个观点,60年代后期开始流行,后经泰勒等人修改 ,发展至今。
强调预测、控制、效率,把目标看成是至高无上的。 局限性: 1)预期发生的事情与实际发生的事情存在差异; 2)把预期的学习结果作为课程的基本因素,会忽视非预期
4.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这种定义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受到重视,它超越以往观念中 单一对象化规定性的课程本质观,反对30、40年代以来从学 生角度定义课程,而把课程定义为一种教学计划,实际上包 含了教学范围、序列和进程的安排。
局限性: 1)过于重视计划性,忽视了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学生的实际体
主要特点: 第一,知识是课程的核心; 第二,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 第三,学校教学以分科教学为核心; 第四,以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为目标; 第五,学科专家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
从古至今在学校教育中居统治地位,历史最悠久的一种课 程理论。
中国“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子以四教”—— 文、行、忠、信 古希腊、罗马“七艺”——
家艾德勒、利文斯通和马里坦等人。 该理论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理性,理性是人性
的基础。 “永恒学科”是其课程的核心,名著是实现教育目的
的最好途径。
3.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 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提出,不论人们选教什么学科,
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是学科的基本原理,懂得学科的基本原
大家好
《教育学原理》之第八讲
课程理论
源自文库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课程的内涵及理论
第二节 课程编制
第三节 课程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课程内涵及理论
西方:课程改革一直是西方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研究 始终是西方教育理论的中心论题。
中国:我国长期重教学轻课程。 课程改革是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 课程论侧重研究教什么 教学论侧重研究如何教学
除上述五种比较典型的课程定义外,还有“教学事件 ”、“种族经验”、“法定知识文本”等定义。
面对以上定义,我们不是从其中任何取舍某一种,在 目前课程尚未取得一致定义的情况下,尊重各种不同 的见解。
二、课程理论的主要流派
课程有一悠久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 1918年美国学者博比特的《课程》一书出版,标志着课
产对下一代有用的知识、技能。 另一,以巴西教育家弗雷尔为代表,认为课程的使命不是要
使学生适应和顺从社会文化,而是要帮助他们摆脱现存社会 制度的束缚,为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发挥积极作用。
局限性: 没有认识到课程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特殊性,以及文
化本身的复杂性,特别是人类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等 方面的巨大差异性。
把课程等同于教学科目,是最普遍也是最常识化的定义。但只 概括出课程的主体,不能反映出课程的全貌。
局限性: 1)学校为学生提供的远远超出了学科范围; ➢ 2)把作为“客观文化”的知识直接等同于课程; ➢ 3)易忽视学生的智力发展、情感陶冶、创造力表现及师生互
动; ➢ 4)把课程内容和课程过程割裂开,片面强调内容,忽视过程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 1)大课程论(大课程小教学) ➢ 2)大教学论(大教学小课程) 而实际上,应该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 课程是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则
是具体的施工过程; ➢ 课程是一场球赛的方案,教学则是球
赛进行的过程; ➢ 课程是一首乐谱,教学则是对这首乐
谱的演奏。
一、课程的内涵
“小立课程,大做功夫” “宽着期限,紧着课程” -------南宋朱熹《论学》
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夸美纽斯主张设置“百科全书式”的课程,以便“把一切 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玄学、物理学、光学、天文学、地 理、年代学、历史、算术、几何、静力学、机械学、辩证 法、文法、修辞、文学、音乐、经济学、政治学、道德学 和宗教,共20门之多。
20世纪该理论的代表:要素主义、永恒主义、结构主义课 程理论
结果。
3.课程即学习经验
20世纪初杜威根据实用主义教育论,反对把课程看作预先决 定的学科知识体系这类观点,认为手段和目的是一个连续体 ,是一个过程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认为课程应当是学生在 学校通过各种活动获得的经验。
局限性: 1)未能提出何种经验应由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提供; 2)可能排除了系统化的知识; 3)即使在教师的指导下,也可能包含好的和不好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