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及启示

德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及启示

德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及启示发布处室:重项办信息来源:宁波发展研究报告2007发布日期:2008-10-13点击数:1730

【字体:大中小】保护视力色:

德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及启示

杨明祥

一、德国等欧盟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经验

2006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23027亿欧元(+2.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7957欧元,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9.8%和69.2%。德国主要农产品是牛奶、猪肉、牛肉、谷物和甜菜,部分地区以种植水果和蔬菜为主。目前,德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已走在世界前列,从考察情况看,德国等欧盟国家的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经验是:

(一)以比较优势和可持续发展原则选择本国的农业产业结构和国际贸易政策德国在农业用地结构上,根据其自然资源禀赋特点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突出发展生态农业。其森林用地占农业用地的比重达到29%、牧场占22%、耕地占45%、建筑用地占4%。同时,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以国际市场为导向调整和选择农业产业结构和国际贸易政策。目前已形成以畜牧养殖业和葡萄、小麦、大麦、玉米、牧草等种植业为特征的高度国际化的高效农业产业结构。除个别不宜直接产业化加工的农产品(如小麦以原料形态进出口)外,大宗农产品的初级产品生产所占比重已经相当低。德国等欧盟成员国的农产品相互采取“以出养进”的办法,大量生产和出口比较效益高的农产品,进口部分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如德国超过本国居民需求总量89%的糖、36%的土豆和15%的小麦生产,主要用于向周边国家出口,而占本国居民需求总量37%的黑麦粉、59%的蔬菜、64%的牛奶、66%的牛肉、79%的鸡蛋、81%的猪肉、85%的家禽、91%的水果都是从周边其他欧盟国家进口。其中原料进口加工后的奶制品、肉制品、焙烤制品又成为德国最重要的出口产品,2004出口额各为53亿、37亿和29亿欧元。德国是美、法、荷之后世界第四大农产品出口国,2004年出口额282亿欧元,出口比例为21.6%,占全球份额超过5%。农产品进口一直排在美、日之后,居世界第三位,进口额占全球7%左右。德国农产品贸易进口一直大于出口,1997年逆差达158亿欧元。这种农业产业结构的选择和国际贸易政策调整,充分发挥了欧盟成员国的山地资源、地理环境和劳动力素质优势,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构建现代化的农产品生产体系

一是生产的专业化。不论是种植业、养殖业和园艺业的家庭农场主,基本上都从事某一产品的生产,专业性较强,而且形成范围较大的产业带,其产前、产后的服务都由各种专业合作社、农林协会承担,服务信誉都很高。二是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目前德国农业用地面积为1700万公顷,5 0年前每个农户平均耕种8.5公顷的土地,而目前为40公顷。如波恩8000多个家庭农场主,1998年的平均经营土地面积27公顷。德国农业企业约是欧盟平均规模(14公顷)的两倍以上(详见表1)。预计到2020年将有许多经营上千公顷土地的家庭农业企业,规模经营成本将显著下降。随着德国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家庭农场主的经营规模也逐年扩大,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现在一个德国农民生产的粮食可养活110余人,大约是1949年的11倍。同期,粮食产量平均增加了两倍。平均每头牛的产奶量也增加了两倍,而农民(包括农业工人)在全部就业人口中所占比重却从1949年的25%下降到目前的3%。目前德国从事农业的人员(折算成全日制工人)有67.2万左右,其中在兼营性企业里工作的有9.1万人。预计到2020年,将只有20万人从事农业,其中有2.7万人在兼营性企业工作。三是农业作业高度机械化。小麦、谷物的生产、收储,牧草的收割、翻晒、起堆、打包等作业环节,全部使用机械。机械化收割小麦每小时每台1.2-1.5公顷,机械化挤牛奶每人每小时65头奶牛。而蔬菜、花卉的园艺生产场都是大面积的玻璃温室,实行无土栽培,供水、供肥、调温、调湿等全部利用“3S”(遥感技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实行电脑自动化管理和控制。四是农产品的标准化。农产品的供给实行按品种分类、规模分类、质量分级、颜色分装、统一标准。在超市上看到出售的农产品形状、大小、颜色和成熟度都比较一致,而且都分

级包装。

表1:德国农业企业历年耕地规模化发展情况

农业企业耕地规模1949年(%)1970年(%)1998年以来(%)1-4.9公顷492228

5-9.9公顷242011

10-19.9公顷183313

20-29.9公顷51511

30-49.9公顷3718

50公顷以上1319

(三)配套建立发达的农产品加工体系

德国等欧盟国家都把农产品加工作为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而且精深加工的水平比较高。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农产品都是经过不同程度加工后才进入市场的。德国食品加工业发展为实现种、养、加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的产业化道路起了关键性作用。1989年德国食品工业的营业额超过800亿欧洲货币单位,占欧盟总量的21%以上,位居欧盟第一。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德国等欧盟国家的城市和农村几乎没有差距,也没有农村工业的概念,政府把农产品的生产、收购、加工、储运和销售各环节的全部内容始终作为一个完整的农业产业链来开发,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间的连接比较顺畅,农产品的增值效应十分明显。

(四)建立健全农产品服务体系

为德国农民提供农业各类服务的主要有三大类组织:一类是联邦政府农业部和各州农业部负责农业教育培训和咨询的机构及其下设的各类服务站;另一类是独立于农业部但得到各级政府部分资助的农林业协会;再一类是发育最早、具有上百年历史的各类农民合作组织。截至2006年底,德国农业合作社协会有3188个合作社,其中包括2027个农村商品和服务合作社,214个商品贸易信贷合作社,925个农业合作社和22个联邦一级的管理机构。就业总人数约10.4万。德国几乎所有的农户都是合作社成员,一半以上的农民、园丁和葡萄种植人员通过农业合作社进行购销。2006年,德国农业合作社销售总额达382.5亿欧元。这三大类组织的工作人员都是受过农业高等教育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门人才。他们分工明确,有的专门负责种植业方面,有的专门负责畜牧业方面,有的专门负责林业方面。各类服务组织为农民服务都随叫随到、热情周到。在服务内容上各类组织都有自己的特色,农林协会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法律服务、缴税服务、预算平衡、职业技术再教育、新品种种植及指导、计算机教育、社会和市场信息咨询、动物家禽养殖指导、农作物栽培种植等方面的教育。各级政府下属的农业部门的咨询服务基本上是免费的。农林业协会提供的咨询服务有两种收费办法,一种是会员制的,会员每年按土地面积或按牲畜多少缴纳一定的会费,可以免费得到咨询服务。如在网上咨询是免费无偿的服务。另一种是专业技术服务或一部分不愿意为会员的农民的咨询,可按价目表,即时收费,明码标价,费用低廉(平均约为300欧元)。除了专业人员上门服务外,各级农业咨询部门还发布各类农业科技信息和市场信息,引导农民正确领会共同农业政策和法规条例,选择最佳产、供、销品种,让农民得到最多的实惠。

(五)强化和完善农产品的安全及质量监督保证体系

德国等欧盟国家十分强调农产品安全问题,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农产品的生产标准、农产品加工的添加剂使用标准,以及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安全要求。在农业生产环节,

明文规定禁止使用可能有害于人体健康和环境污染的化肥、农药;在农产品加工环节,要求每种农产品加工品注明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和使用的添加剂名称;在农产品运输、流通环节,要求对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对整个过程不受有害污染或变质作出保证。可以说,在德国等欧盟国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农产品安全及质量监督保证体系。他们的主要保证措施是:在农产品生产环节保证上,德国等欧盟国家竭力倡导、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并逐渐淘汰化肥、农药的使用,积极推广无公害有机肥耕作法,生产绿色食品。1992年,德国、荷兰、法国、西班牙等国共有1万多个农场主在30多万公顷农田上实行有机肥耕作法,2000年已占欧盟成员国农业的2%。截止到2006年1月1日,德国有16791家生态农场,占德国农场总数的4.1%;占地面积约811724公顷,占德国整体农业面积的4.8%;此外从事生态农产品加工绿色食品的农业企业还有6361家。在畜牧养殖过程中,他们对牲口的种系、产地、饲料品种及来源畜牧兽医师均有原始记录。在监督环节保证上,德国建立了完善的食品安全质量监督机构,尤其是在巴伐里亚州出现德国第一例疯牛病例后,更强化了这一职能。并在各地设立了数百个下属监测机构。具有专业技术的公务员(如玉米大师、畜牧兽医大师、食品卫生大师)不定期地到辖区企业或农场进行监测。这样的公务员在向德国出口产品的国外企业中仅巴伐里亚州就派出了400多名。在销售环节保证上,要求农产品都贴上绿色食品的标签,标明食品的主要成分、生产环境条件、产地、生产单位和绿色食品的检验单位,使消费者放心。同时设置专门生态超市约300家,目前平均每周开张一家。2005年德国生态食品销售额达到40亿欧元,比上年增长14%,约占全部食品市场销售额的3%。德国的生态食品市场占整个欧盟的30%,可以说德国是生态食品的消费大户。此外,德国等欧盟国家十分注重保护消费者的权利,一旦消费者在食用农产品后出现不适反应,可到有关机构投诉,投诉受理部门将严格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因此,生产企业为了确保自己生产的农产品质量万无一失,都建立了庞大的质量检测队伍,一旦发现产品质量问题,企业马上按规定销毁产品,严格防止不合格农产品流入市场。政府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也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抽查,一旦查出问题,立即进行严厉处置。

(六)形成强大的农产品市场营销贸易体系

德国等欧盟国家都把开拓市场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措施,十分重视扩大农产品的对外贸易。德国政府为帮助中小企业和广大家庭农场主开拓农产品市场渠道,每年专门拨款,建立农产品销售基金协会。并下设企业化运作的两大公司即CMA公司和ZMP公司。分别负责农产品的市场营销(运作)和市场调研。CMA公司对会员企业或农场主的农产品实行统一的质量保证和标志,即统一的CMA保证、生产环节保证和生态标志保证。然后由CMA公司组织会员企业的农产品到国内外参展,通常采用三种方法:一是由当地妇女现场促销;二是在当地超市中举办短期的农产品展销活动,

如德国周活动;三是通过传媒宣传促销。德国政府和宣传媒体对农产品在组织、筹备、宣传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把德国介绍给世界、让德国农产品更多地走向世界,进一步扩大了内需,促进了对外贸易。如利用电视、报纸广告,与铁路公司合作搞活动广告,通过国际互联网发布广告或印制小册子发送到各家庭,在电视栏目中制作谈话类节目专题宣传,邀请有关人士到农场、企业实地参观等促销活动。此外,德国农业部每年春天都要举办一次国际绿色周农产品展销活动,邀请世界上几十个国家的上千家企业到德国去,交换信息,探讨问题,扩大眼界,促销产品。德国各州各地区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把自己最具特色、最有竞争力的农副产品推向展览会。每次展销活动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汉诺威开幕的世界博览会和在柏林举办的绿色周活动,更是盛况空前,每天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几十个展览馆挤得水泄不通,其入场券收入就令主办者眉开眼笑。

(七)培育农业科教及技术推广体系

在政府大量科技教育投入的推动下,德国等欧盟国家形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教育科研和技术推广体系。根据WTO的规定,各国对农业科技和教育增加投入不属于变相设置“贸易壁垒”的范畴,因此,德国等欧盟国家都在充分利用其资金优势,大量投入农业科技教育,以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目前,以“3S”技术为基础,旨在实现因地块、因苗情作物管理(施肥、农药喷洒等)而达到节本、增产、减轻农化污染的“精确农业”已在德国等欧盟国家迅速扩大应用,并被认为是一项将改变21世纪农业面貌的关键技术,而且已成为农业生产资料产业(农机、化肥、农药等)的新增长点。目前转基因农作物播种面积不断扩大。由生物技术产业公司研制提供基因种子,以及以农业高科技成果促进农业产业化,不仅对发展中国家,而且对发达国家也是一项全新的课题。德国政府十分重视农民素质的提高,对就业的新农民有较高的职业技术要求。普通年轻的新农民必须受过9年义务教育,然后经过3年的学徒生涯和职业技术培训,考核合格者才有资格担任农业企业主和农场主。同时,只有在农业学校经过4年学习和实习,最后通过农技师考试的人所经营的技术先进、规模适中的农业企业,才有资格接收学徒工。目前,在德国农民中有10%以上的农民接受过高等教育,其余的农民都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或专业技能培训。强大的科技和高素质的劳动

力推动了德国农业现代化高水平的发展。

二、考察后的几点启示

(一)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建立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具有区域特

色的高效农业产业结构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重要转折时期。浙江要抓住机遇,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和可持续发展要求,选择和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尽快构筑起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效农

业生产结构,着力在培育区域特色农业上创出新路。浙江农产品开发要在国际国内农业分工和农产品市场分割中争得一席之地,必须立足浙江自身比较优势,找准市场定位,重点围绕水产、蔬菜、水果、竹笋、畜禽、花卉、茶叶等农产品开发,加大扶持力度,建设高标准的农产品基地,扩大特色产品规模,形成产业带、产业链,把主导农产品做大做强,把特色产品做精做深,建立起有效益、

有竞争实力的新的农业产业结构。

(二)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着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浙江的农业龙头企业虽有一定数量,但农产品的加工面还不够宽,加工度还不够精深,已加工的产品也多为初级产品。而德国等欧盟发达国家近年来其农产品出口结构逐渐改变,未经加工的初级农产品出口越来越少,精深加工的农产品越来越多,农业附加值大大提高。扶植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不仅能有力地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产、加、销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而且能促进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因此,我们在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要始终把培育提高农业龙头企业作为牛鼻子,努力扩大农产品加工转化率,通过引进关键技术和先进工艺,开发新产品,提高精深加工水平。政府在政策资金扶持上应把握导向,突出重点,加强指导,在主要产业培育中兴建一批有规模、上档次的农业龙头企业,以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要着力强化浙江现代化农产品生产和服务体系

一是要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发展。浙江农民家庭经营土地平均不足1公顷,规模小、收益低。要提高农业效益,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道路是国内外农业的必然趋势。要借鉴德国等欧盟国家的一些做法,有条件的地方,鼓励土地“兼并”、租赁,大力推进农业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和规模化经营,促进土地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引导农户土地向种养能手和“职业农民”集中,以进一步提高农业规模效益和竞争能力。二是要加大土地整理改造和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抓手,建设一批数千公顷以上规模,具有自动喷灌、滴灌、施肥、施药、给排水等功能的计算机管理和控制的高标准农田和利用“3S”技术的设施农业示范基地。三是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广泛应用农业科学技术。四是修订出台并实施各类农产品生产质量标准,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五是要积极推广无公害有机肥耕作法和测肥配方技术,严格控制和减少化肥和高残留剧毒农药的使用。六是要在继续发展浙江农产品生产各类服务组织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农业服务组织的服务功能,扩大覆盖的范围,增强各类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服务组织的凝聚力和指导能力,真正为农户排忧解难,解疑释惑,开拓市场,增加效益。七是要进一步提高现代农业组织化程度,加大政府对各类农协、

专业合作社的支持力度。要像德国等欧盟国家政府那样对农协和专业合作社提供大量的资金帮助。政府通过农林协会和专业合作社指导农户进行农产品开发生产、加工、销售,调整产业产品结构,

落实国家的农业政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四)要加大浙江农产品市场促销力度,健全完善对外贸易体系省和各市、县(市)区政府对农产品促销采取了许多措施,每年分别在上海和本省市举办短期展销会,取得了不少成效。但缺乏专业的市场营销公司,帮助中小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户促销,也没有走出国门组织展销的先例。要借鉴德国政府组建CMA公司推进农产品市场营销的经验,在我省各市分别组建1-2家农产品市场营销公司,统一质量、统一认证、统一绿色标志,帮助中小企业和农户开拓市场。与此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把展销会办到国外去,让世界了解浙江高质量的农产品。

(五)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督保障体系

一是要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体系,大力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加强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重点就农产品特别是蔬菜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进行检测,对检测不合格的产品督促加强基地管理,直至取消交易资格。在高温季节,对农产品批发市场逐步推行强制性蔬菜产品检测,实行严格的市场准许入。二是要健全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依托现有农产品质量管理机构,成立农产品质量认证中心,归口管理农产品的安全、优质认证工作。继续开展各级名牌农产品的认定和原产地地理标识审报认定工作,推动农产品的品牌化。同时加快质量认证体系与国际认证机构接轨,互相确认,减少壁垒。三是强化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要建设好各级农、畜、水产品检测中心,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的农业检测网络,并明确各级检测机构的职责和职能。四是要完善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要组织协调卫生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出口商品质量检验部门、农业部门形成比较完整、系统、有权威的农产品安全和质量监督保证体系,从生产环节、企业加工环节、流通环节、原料供给和产地地理气候、社会疫情等环节对重要出口农产品进行全过程质监、质保和认证,以提高浙江出口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信誉度。同时,要加强对农户和加工企业进行质量管理的培训

和指导。

(六)要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

德国等欧盟国家实行高度的社会市场经济,各国政府对农业实行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对现代农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德国农业虽占整个经济比重很小,但因农业承担着提供食物、加工原料、保护生态、保证生存需要和维护社会稳定的特殊使命,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德国政府很重视对农业补贴,资金来源主要是欧盟、德国联邦政府、州政府三个渠道。德国农民的收入,50%来自于欧盟和德国政府对生态农业、绿色食品、休耕轮作土地等方面对农场主、养殖户的政策性奖励、

补贴。在欧盟每年1050亿财政支出预算安排中,用于各成员国农业的补助就达500亿欧元。德国联邦和各州政府按60︰40比例,采取补贴、贷款贴息、担保等形式,支持具体农业项目。按农民人均计算,德国每年每位农民享受的补贴为1.7万美元。我们虽然还没有那么强大的财力支持,但在浙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农业的支持和财政投入,不仅少不得,而且要加强。不能因农业增加值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降低,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而减少或忽视对农业的投入。借鉴德国等欧盟国家政府的经验,要调整财力支持的结构和投入方向。重点要在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生态农业、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予以支持和投入。如对农民生态公益林补助标准可从现行的12元提高到30元,这不仅是对山区农民培育管理公益林,加强生态保护的补助,也是一项支农惠

农的重要扶贫政策措施。

三、几点建议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新时期以来,浙江“三农”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如何继续引领中国“三农”新潮流,推动“三农”工作创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挑战。建议:

(一)加快建设和培养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专业化的现代新型农民队伍目前我省从事农业一线生产经营的多数为初中文化的中老年农民,受过中等职业教育以上的年青人务农很少,不能适应浙江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一是要积极鼓励支持免费就读农业类中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从事一线农业生产经营工作,对申办注册家庭农场型农业企业各级政府要提供系列化配套支持。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三是对具有一定土地规模的现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户,通过农业职业培训和技能考核认证后,工商注册登记为家庭农场型农业企业,设立统一的企业账号、税号和企业机构代码,确立起具有法律地位的市场主体,作为今后政府对现代新型农民农业项目补助的基础性依据。

(二)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将农民纳入国家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在统筹城乡发展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大趋势的背景下,社会保障制度不能再人为设置农村和城市两元化的模式。德国25万农民参加国家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每年筹集的社会保险金达33亿欧元,其中农民个人缴纳7.55亿欧元,政府补贴农民参加各类社保的资金25.6亿欧元。我们要允许并鼓励支持农民参加城镇居民养老、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对工商注册登记为家庭农场型农业企业的现代新型农民,可实行个人缴纳与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办法参加城镇五大社会保险制度,其中属企业缴纳部分由各级政府给予补贴。同时,做好农民参加各类社保制度的

相互转换、衔接工作。

现代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现代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当前,农业正逐步进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反哺农业、回报农民”的新时期,这将对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了解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客观分析建设现代农业所面临的问题,笔者以“现代农业发展”为调研课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企业开展了详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赣县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狠抓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赣县共有19个乡镇,农业人口万人,农村劳动力万人,现有耕地面积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万亩,农业生产以种、养殖业为主,二三产业发展较慢。20XX年全县粮食总产量 21万吨,比去年增产5%,农村经济总收入达亿元,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95元,同

比增长%。 优化产业结构,特色产业发展呈现新亮点按照高效农业的发展目标,以典型示范引领结构调整,以政策措施推动新农村建设,初步形成了“甜叶菊、烟叶、蔬菜、”三大主导产业,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初见雏形。以韩坊、王母渡、大埠等乡镇为主的烤烟生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县种植烤烟面积亩,收购烟叶36259担,比去年净增烟叶4059担,均价元,比去年增加元,亩产值达2149元,烟叶收购总产值2500多万元,实现烟叶税550万元。以田村、南塘、茅店等乡镇为主的甜叶菊生产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全县种植面积万亩,比上年增长%。收购干叶吨,比上年增长% ,实现总产万元。为赣县甜叶菊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和群众基础。以五云、储潭等乡镇为主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取得了显著成绩,年产量达12940吨,年产值达3896万元,稳稳打入了赣州市这个大市场,并占具40%以上。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新提高 紧紧抓住国家把基础设施建设转向农村的机遇,认真贯彻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大力实施农水改造、把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狠抓水利工程建设和农村“一池三改”沼气等项目建设。落实农机补贴政策,积 极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极大的提高了赣县农业机械

狼性文化与执行力

狼性管理打造执行力团队 纵观当今中外市场,诸多企业中,为什么有着相似策略的企业结果却相反?为什么有着聪明才智的经营者最后以失败告终?为什么无数的拥有伟大构想的企业成功的却是寥寥?我们再看,为什么市场上众多的咖啡店只有星巴克一支独秀?为什么在众多的超市中只有沃尔玛、家乐福能够成功?同样做PC机为什么只有戴尔独占熬头?所有那些失败的企业都有着不同的失败原因,所有那些成功的企业之也有着诸多的原因,但有一点是相同的,这一点就是强有力的执行力团队。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明白“团队精神”和“执行力”的重要性,也有很多的学者在研究相关的理论,同时,更多的企业在实践中摸索,大家都知道“执行力团队”已成为企业永续成长的必要条件!那如何才能打造“执行力团队”? 有很多的理论在阐述如何打造执行力团队,但是有些学者对于狼性的研究却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狼是陆地动物食物链的最高终结者,就连老虎、狮子这样的兽中之王都要对狼退避三舍,原因无他,就是害怕狼群这个团队!通过对狼的性格及组织行为的研究,我们能从中总结出很多打造“执行力团队”的有益的原则和启示。 一、团队意识 狼知道自己的力量弱小,和老虎、狮子、豹子等兽中之王比,狼比不过,甚至与野牛、斑马、角马等猎物比,狼也自认实力不足,正是由于狼有自知之明,知道单打独斗不仅不能成事,相反还有可能被吃掉,所以他们选择群居,选择了团队,同时也就成为了陆地动物世界中最可怕的最高终结者。 一个企业也是如此,没有团队的合作,光靠个别英雄是难以成功的。有人说现在经济社会已到了后英雄主义时代,以前靠英雄式领导托起一个成功企业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当初的第一批企业英雄们到现在还剩几个?时势造英雄,当年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交替的混乱的时势中造就了多少英雄,而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最终确立和市场的日趋规范,英雄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企业发展靠集体的智慧,靠团队密切的合作精神,我们应该看到个体的力量太单薄,需要团结,需要合力,狼的这种自知之明的团队意识,不也正告诉我们这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吗?! 二、整体利益至上 我们都知道,在群狼中,当一匹狼嚎叫时,其他的狼都会响应,于是我们就听到了此起彼伏的群狼的嚎叫,让所有的动物,甚至人类都胆战心惊!在这此起彼伏的嚎叫中,

德国人的优秀品质

德国人的优秀品质 德国的宗教革命家马丁路德曾经说过一句话:“即使我知道整 个世界明天将要毁灭,我今天仍然要种下我的葡萄树”。这句话充 分显示了德国人的埋头苦干、不肯苟且的精神。德国的国徽是一只 尖嘴利爪的鹰,鹰的特性是勇猛。德国的公园、车站以及其他公共 场所用以装饰的铜像,多半是狮子、马和肌肉结实的男人,很少用 女性作宣传的。这都是德国民族性格的写照。世界上存在着形形色 色的人种,其性格特征也是千奇百怪、千差万别的。作为一个拥有 八千多万人口的德意志民族,其性格也是不可能一致的。德国人有 的深沉、内向、稳重,有的开朗、豪爽、风趣……但多年来受到德 国文化的不断熏陶塑造,使德国人养成了一些较为共同的特点: 严谨、实在、勤奋、认真、整洁、俭朴、周密、准时。 国内某家医院收到一封来自德国的信,信中称该医院大楼是德 国建筑师在1919年设计建成的,设计使用年限为87年,现在已经 到了设计年限,要注意该建筑的修缮和安全。之后过了几天,德国 方面又打电话提醒该医院,让那家医院的人惊讶之余,很是感动。 1911年4月,云南滇池螳螂川上的石龙坝电站建成发电。100 年过去了,它仍然在为邻近的村寨提供所需的电力。这座水电站所 用水轮机、发电机和变压柜全部是德国西门子公司的产品。 同样是建筑,德国人的周全、精密、严谨让人不得不叹服。20 世纪初期,我国的青岛曾经被德国人占据,留下了大量的德国式建筑。几年前,青岛连日暴雨,国人建造的新城区,下水系统全面瘫痪。而在老城区,德国建筑师一百年前修造的排水系统,却运作正常。这是因为,百年前德国建筑师在修建城市下水道系统时,已经 充分考虑到青岛的地势和天气因素。 同样是指路,德国人一丝不苟的态度不禁不让人折服。我曾经 在德国乡村马路上问路,得到了德国人十分认真的解答,距离精确 到米,方向精确到路,严格按照他们指的方向行进,目的地还真的 就在前面。而在中国问路,最常听到的回答是“往前走不远再向右 一拐就到了”这类的回答,让你不清楚向前要走两百米还是两公里,也不知道在哪条横路上向右一拐? 同样是赴约,德国人会把时间精确到分钟,而不是我们习惯的 小时。如何保证按时到达呢?德国人并没有诀窍,只是提前出发,

德国文化对我们的启示

德国文化对我们的启示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曾经是一个传统落后的农业国家。曾经经历二次世界大战,今今天它又是一个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为什么德国在二战后历经沧桑却从新崛起,迅速发展,这些都源于德意志民族在各个时代文化的发展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其中的经验教训都值得我们借鉴。 文化就是指人类的确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这些集中体现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精神信念、思维方式、思想认识、价值取向、生活习惯、交往方式、研究方式、处世态度。通过这砦来影响每个人的信仰、理想、价值、人格、认识等。由此我们看出,社会的真正核心是文化,更确切地说是人们内在心灵世界的人文精神。一个民族文化的确立,先有民族精神的孕育,然后有一种宗教信仰或哲学运动的产生,在这过程中使用社会上的每个人的思想或得更新,从而在生活工作中改变社会的面貌。从大的方面讲,一个民族的创造力与自觉能动性取决于文化这一核心,文明进步和发展的核心在于文化。 德国之所以在起伏的历史中沉浮不定,其中的文化的影响使其深刻的。首先,路德的宗教改革体现了现代精神。他强调个人的人格至上,以每个人的良心来指导个人的行动。这一点使个人从当时的宗教盲从,宗教压迫是解脱出来,使教徒可以去怀疑,去思考,让他们更具理性化。这一点从路德教的教义中有所体现。信仰不靠盲从,而与内心求知冲动怀疑联系在一起,爱因斯坦之所以提出相对论,就与他的怀疑精神密不可分。正是他敢干向牛顿力学体系提出怀疑,经过自己的潜心研究才提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相对论。路德教对德意志民族的影响从爱因期坦身上很好地体现出来。如今,社会上总是说我们国家缺乏创造力,深究其中原因,有些人提出提高国民素质,多培养高级人才,可事实摆在我们面前,对需要改变的东西并没有多大改观,其实要增强一个国家的创造力,是要从最核心的文化上着手。并不是说我们也来办一个路德教就够了。这些关键在于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才能是这些有根本性的改变。 在教育方面,当时的普鲁士国王虽然在战争中败给了拿破仑,自己的半壁江山也被他人占有,并且有巨额的战争赔款,但他在这种服及其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力主办大学。他曾经说过:“这企图家必须用它的精神上的力量来弥补它物质上的损失。正上贫穷,所以要办教育。教育不仅不会使国家贫穷,恰恰相反,教育是摆脱贫穷的最好手段。”这一点恰好与抗战时期延安的情况相似。当时共产党刚完成万里长征,在延安这样艰苦环境中办起了延安抗大,并且一次次的掀起学习浪潮,使延安成为当时的文化中心。不仅融和了各个层次的人,而且为抗战和解放战争乃至建国后的经济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在文化环境方面,国家为知识分子提供了用其宽松的政治环境,无论这位学者的观点是这样还是那样,只要其理论言之成理,就有一席之地。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学术气氛。有交流有碰撞的思想才是有活力的思想。因此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层出不穷,理性化的领导阶层,富有创新精神的科学家。这也正是德国在二战后能够从废墟中迅速崛起的原因所在。 出生在德国的马克思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不能不说是德国文化的又一贡献。马克思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18-01-09 10:16 来源:欧柯奇技术 一、现代农业内涵定义 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发达国家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 (1)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2)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二、主要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状况 1、美国 美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高,是世界上唯一的人均粮食年产量超过1吨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农业是美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美国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家庭农场,目前美国拥有204万个农场,每年创造的农业产值3000多亿美元,

其中10%由400个大农场贡献,40%由中等规模的3.5万个农场贡献,其余由200万个农场贡献。 2、日本 日本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占有量小,农业发展面临较多障碍与限制。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业发展迅速,现代化水平非常高,有多项农业指标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日本的水稻、豆类、饲用玉米、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的品质很高;日本的食品与水产品大量出口,其上市公司的市值占据日本总制造业的10%,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部门。3、荷兰 荷兰人均农业用地仅2亩,地少人多。但荷兰农业坚持集约化、外向型发展道路,农产品出口率达70%,居世界首位;出口额占全球市场的9%,居世界前列。花卉出口占世界市场的6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花卉王国”;蔬菜、乳制品和猪肉出口名列世界前茅。 4、以色列 以色列耕地少,自然条件恶劣,农业从业人员仅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4%,但依赖滴灌技术等高科技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农业奇迹。农产品不仅能自给,水果、蔬菜和花卉还出口到欧美市场,被称为“欧洲的菜篮子”。 5、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农业发展水平和生产效率非常高,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人均农业生产总值排名第一。澳大利亚农业属于外向型经济,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收入平均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60%以上。 三、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日本和德国工匠精神的启示

日本和德国工匠精神的启示

————————————————————————————————作者:————————————————————————————————日期:

日本和德国工匠精神的启示-电气论文 日本和德国工匠精神的启示 本刊记者李曾婷 “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发出的这一号召,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工匠精神”成为“网红”名词。以如此方式号召,证明了中国制造业对工匠精神需求的迫切程度。 日本和德国都是将工匠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的代表国家,因此成为拥有长寿企业最多的两个国家。那么,日本和德国的工匠精神是什么?又是如何培养工匠精神的?为此,《电器》记者整理了两个典型的案例,希望能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一点借鉴价值。 “双元制”教育体系 作为制造业强国,德国非常注重制造业人才的培养,其“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为制造业源源不断地输送着高质量的人才。双元制是源于德国的一种职业培训模式,所谓双元,是指职业培训要求参加培训的人员必须经过两个场所的培训。一元是指职业学校,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 学生交替在学校和企业学习 在“双元制”教育体系下,学生交替在学校和企业学习,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 按德国政府相关规定,德国企业有义务提供职业教育的培训岗位。虽然名义为“实习”,但是学生在企业的培训阶段实际上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师

傅”传授给学徒的都是当下应用在生产一线的实用知识和技术。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职业精神是一丝不苟、照操作规程办事。正是这种职业精神使得德国的职业教育非常重视培养学生们的严谨、负责态度,为“德国制造”的质量做好铺垫。 技师培养机制 除了学校对人才的培养外,工厂的技师培养机制也造就了德国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毋庸置疑的是,生产工人的技术水平以及生产态度,对于产品品质的提升非常重要。但对于中国工厂而言,生产工人的流动性非常大,甚至许多工人是“一年游”。这种现象导致许多企业陷入每年初耗费时间和经历培养新人,年底已上手工人离职的恶性循环。随着工匠精神的提出,中国制造业的这种不良循环亟待改变。德国的技师培养制度,恰好可以为中国制造业带来一些借鉴。 在德国人看来,技师与工程师一样,均是受人尊敬的职业,只不过分工不同。工程师是德国所有工种中收入最高的职业之一,但即使是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技师,收入同全国平均工资相比也并不低。如果技师有兴趣,还可以进入应用科学大学,取得文凭后成为工程师。 在德国,质量是产品生命,同时也与生产工人的职业声誉息息相关。在德国工厂,如果一个技师出现超过两次错误,将面临巨大的职业压力。如果技师因为生产中出现质量问题被解雇,他将很难再在行业中找到新的工作。 哈德洛克——不到50 人的小公司 若林克彦将哈德洛克称为中小企业——确实,哈德洛克是一家员工不足50 人的小公司,都在螺丝(螺母)这种成熟度极高的行业,拥有世界上拥有令人瞩目的核心竞争力。若林克彦表示,哈德洛克目前仍然是那种随处可见的街道工厂,在创业阶段时,为了支撑下去,也誓死付出过努力。在这一点上,哈德洛

德国制造业发展能给中国哪三点启示

德国制造业发展能给中国哪三点启示? 2016年03月05日来源:世界(微信)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经济都萎靡不振,但有一个国家却是例外,那就是德国。德国不但失业率低而且经济增长迅速,这样的成绩单都是由制造业强劲出口带来的。德国制造业出口贡献了国家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二,拉动人均GDP的速度比其他任何发达国家都要快,德国被公认为欧洲四大经济体当中最 为优秀的国家,经济实力居欧洲首位,是当今欧洲乃至世界一流的强国。 工业是德国的经济支柱,作为一个多工业中心的国家,德国的汽车工业、机器和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电气工业均在国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经济危机以来,世界各国均意识到制造业对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性。德国作为为数不多、一直坚持发展制造业的国家,成为许多国家学习的楷模。 高度重视产业链发展 历史上,德国制造业一直将“规模优势”发挥到极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经济、政治被各种垄断性集团所控制。例如,联合钢铁股份公司作为德国和整个资本主义欧洲生产力能力最大和最现代化的采矿-冶金托拉斯,控制着几百家企业,资本超过40亿马克,拥有职工约40万人。西门子-舒克特公司,作为电气工业的垄断组织,1936年所属企业职工达93300人,1939年总资产超过15亿马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15个最大的工业垄断组织和银行垄断组织拥有的资产高达660亿~700亿马克。 二战结束后,德国制造业垄断组织被强制拆分,大量资产被没收,厂房、设备严重毁坏,给德国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但依赖于原有的管理、技术、市场等,德国制造业迅速崛起。在原有垄断组织基础上拆分的德国大企业功不可没,西门子、大众、拜耳、巴斯夫等众多耳熟能详的企业集团给世界制造业市场带来一轮新的洗牌。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全球竞争压力的增大,德国制造企业展开了多次大范围的兼并重组活动。例如,汽车领域,1950-1980年间,德国较大规模的企业从11 家缩减至5家;到2010年,只剩大众、宝马、奔驰3家公司。 通过对德国制造企业一系列兼并重组活动的观察,不难发现,其对产业链的保留非常完整。例如,德国化工领域逐渐形成了这样的格局,巴斯夫以原材料为主,拜耳以农用化学品、医药用品为主,汉高则以涂料、化妆品、洗涤剂等为主等,这样既保证了德国化工企业对整个化工领域全面的掌控,又减少了企业间的竞争,进一步提高了德国化工企业在国际上的整体竞争力。因此,在德国制造业的某个领域内,通常同时存在多家世界著名企业。

国际国内会展业发展现状趋势

国际国内会展业发展现状趋势 国际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99会展业又称会展经济,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展览或展览,获得直接或间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经济行为。会展经济是客观存在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自18世纪中叶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成功举办以来,会展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一个新兴产业,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目前,会展业已经发展到相当的水平。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它在贸易交流、技术交流、信息交流、经济合作和增加就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发展状况 1。欧洲会展产业发展状况 欧洲是世界会展产业的发源地。经过150多年的发展,欧洲的会展经济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实力最强。德国、意大利、法国和英国都已成为世界级的会展业强国。从世界上举办大型展览最多的25个国家的市场分布来看,最大的展览场馆大多集中在欧洲,世界上绝大多数大型和行业级展览都在欧洲举办。专业贸易展览占世界总量的60%以上。他们的展览规模、参展商数量、国外参展商比例、观众数量、贸易效应和相关服务质量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德国被称为“世界展览王国”,拥有23个大型展览中心,包括9个1000多万平方米的展览中心。德国拥有世界五大展览中心中的四个。目前,德国的总展览面积为240万平方米。在世界主要会展业国家中,德国举办的专业国际展览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效益最大。目前,德国每年举办400多场国际展览。在世界上有很大影响的210个专业国际贸

易展览会中,近三分之二(超过130个)在德国举行。德国展览机构在全球有386个办事处,并形成了一个全球展览网络。德国会展业的显著特点是许多专业展览都是在城市产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杜塞尔多夫国际印刷和包装展以及旅游城市纽伦堡的玩具展。 法国也是世界上会展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它的优势是举办综合性展览。法国每年举办1500多场展览,其中约180场为国内和国际展览,约12场以上为国际专业贸易展览。法国展览馆占地160万平方米,分布在全国80个城市。 英国会展业近年来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据英国展览报告统计,1999年英国举办了约900场展览,在1XXXX吸引了700多场展览,成为欧洲展览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意大利的主要国际展览主要在米兰、博洛尼亚、巴里和维罗纳举行。米兰国际展览中心是世界第二大展览场馆,展览面积37万平方米,会议厅面积13554平方米。 2。美国会展业发展现状 北美会展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今天,在美国举办的展览会的数量和展览业的直接收入在世界上排名第一。根据美国展览业研究中心的报告,在美国和加拿大XXXX举办的13185场展览,总展览面积为4561万平方米(其中美国占3498万平方米),843场展览,展览面积为9290平方米或以上,展览业的直接收入为104亿美元(包括90亿美元)

目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

目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 1.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有些人错过了,永远无法在回到从前;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远都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2. 3.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目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 (一)从农业经营模式看 中国目前大多数地方仍然是精耕细作的小农经营模式,尤其是在一些不发达地区。这是中国上个世纪制定的政策,一直延用至今。无可否认,这种政策在制定之后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这种模式因为其经营的灵活性不足和低效性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经营走向困难。 这就要求农业的经营策略要全局考虑,制定合理的生产结构,并能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及时改变生产的品种和数量,经得起市场的跌宕起伏。而小农经济经营模式下经营者往往只注重眼前利益,根据目前市场行情来决定生产什么,而且产品非常单一,结构很不合理。这样可能在短期内收益会比较明显,但是由于盲目的大量的生产,该产品的市场很快出现饱和,价格迅速下降,收获不到好的收益后,营者们只能又再投入大量的资金去经营新的目前市场上走俏的产品,再次走上追逐—>失利—>转营的怪圈(其实转营也不一定就能获得好的收益,因为农业的生产周期通常比较长,等到转营后有产品产出是时候那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市场了)。这严重影

团队精神,狼性文化

团队精神狼性文化 1:没有捕捉不到的猎物,就看你有没有野心去捕;没有完成不了的 事情,就看你有没有野心去做。 2:没有猎物我们就去寻找猎物,发现猎物我们就去追逐猎物。寻找、发现、追求、获得———这就是狼的生活要素。 3:尽管面对上万只的黄羊,面对凶猛的老虎,我们都毫不退缩。但 是面对人类的枪口,适当的转移是明智的。我们不缺乏成功的信念,但是我们绝不是痴心妄想只会送死的傻瓜。 4:追逐猎物仅仅靠猛跑是不够的,尤其在对付大群猎物的时候,必 要的准备和步骤是获得成功的基础。而谋划是实现这一切的唯一保障。

5:我们绝对不会花费任何多余的时间和体力在无意义的事情上,因为我们的眼睛永远只盯着猎物。 6:自然是神圣伟大的,生活在这万能自然之神的庇护下本身就需要很强的能力,如果不能改变自然。就只有适应自然。 7:如果注定要承受痛苦,那么就把痛苦当作是一种磨练,既然一切不可避免,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吧! 8:要想能做大事,就必须要能屈能伸,只要能达到最终目的。过程可以有很多选择。 9:燃烧人生并不是一味地透支,即使是再强壮的身体也有疲劳的时候,劳逸结合是一种生存的策略。身体是生存的本钱,休息是狂奔的前奏。 10:家乡固然值得眷恋,但是危险降临,生存受到威胁的时候,我们会选择离开。离开家乡不是逃避,是为了寻找更美好的明天。 11:在草原上,即使我们什么都没有了。至少我,还有勇气。这是我们最大的财富,有了勇气就可以得到一切。 12:在狼的眼睛里,永远看不到失败的气馁,因为它们知道,不管经历过多少次失败,最后的成功一定是属于它们的。所以狼永远是草原上的王者。 13:有时候,靠单纯的判断并不能确定成功的几率,与其在等待中浪费青春,不如在追求中燃烧生命。 14:没有固定的规则就是永恒的规则,自然界变化无常,人世间瞬息万端,只有不拘泥于过去,才能活得更好。

我眼中的德国人

姓名:许岳梅班级:英语115 学号:2011012946 我眼中的德国人 关键字:德国人,节俭,不张扬 内容摘要:国人的节俭,主要不是计较省下的几个小钱。他们尤其是有钱人做这一切的时候,真的能让你感觉到那种对物质的尊重和珍惜,那种避免犯罪的虔诚。 每个人看德国人,都有自己的视角。每个人脑海中形成的对德国人的印象,毫无例外地受到他接触的人,经历的事的影响。形形色色的印象,也许大同小异,也许大相径庭。下面就说说我眼中的德国人。 德国人十分含蓄,不事张扬。虽然德国的经济实力高居世界前列,发达程度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只看表面,很难了解德国富庶的程度。很多来德国匆匆一游的国人,觉得德国比中国差远了。在德国,难得见到像国内那样装潢高档的名牌店或精品屋,五星级酒店也远不及国内的规模。媒体很少报道大款富豪排名榜之类的玩意,那些世界富豪排行榜上有名的德国人,难得能让人一睹真容。 德国人不会动不动就豪宅别墅,很多有钱人也就是普通的住房。德国人的住房,尤其是外表注重朴实无华。但对建筑材料的质量十分考究,各种配置如门、窗等都要求坚固耐用。购物多从注重实用的角度,决不虚有其表。完成一座建筑或一套设备,德国人是当作百年大计来对待,决不只追求表面的噱头。讲究内在品质的德国人,日子是过给自己看的,日子的滋润程度,只有自己知道。他们不爱显摆,不讲排场,日子过得实惠而踏实。 德国人的节俭也是很让人回味的。在国人的眼里,节俭只是穷人的专利。在德国却有这样的说法,“和富人在一起,可以学会节俭”。有钱人不会因为富足去赌城一掷千金,去酒吧砸高档酒取乐,更不会把金饰武装到牙齿来显示自己的财富。他们的节俭,不了解的国人肯定难以理解。我有个朋友刚到德国留学时,有人请他吃饭。因为朋友不太习惯德国食品,故剩下不少在盘子里。那人在对付完自己的盘子,征得朋友同意后,拿过朋友的盘子,毫不扭捏地吃了个干净,让初到德国的朋友惊讶不已。 感觉德国人的节俭,主要不是计较省下的几个小钱。他们尤其是有钱人做这一切的时候,真的能让你感觉到那种对物质的尊重和珍惜,那种避免犯罪的虔诚。曾经听朋友说有个德国女友,当她从路边捡回几个被丢弃的塑料桶作为沤肥之用时,想到的不是因此而省下的几文钱,而是废物利用,于己于环保都有利。

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第一讲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第一部分农业发展的阶段分析 一、原始农业阶段 1、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发生 动机:环境变化引起新的食物来源的需要 产生:驯化野生动植物 标志:“神农氏”的出现(约6000年前) 过程:黄河流域的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仰韶文化,长江下游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 2、原始耕作技术 刀耕火种,使用的工具主要有石刀、石斧之类,这些都是用来砍伐树木。 3、原始动物的驯养 (1)由于狩猎的需要,最先驯养的动物可能是狗。(2)到四、五千年前,家畜饲养进一步发展,狗、猪、牛、羊的数量增加。(3)新石器时代晚期,马和鸡在成了饲养的家畜、家禽,后世所称的“六畜”此时都已被人们驯养了。(4)种植业和养殖业开始发展。 二、传统农业阶段 (1)产生:奴隶制后期至蒸汽机发明之前时期。 (2)内涵:在生产过程中以精耕细作、农牧结合、利用自然环境条件进行生产经营;不使用合成农用化学物资,充分利用有机肥进行地力

培肥,保持土壤良好的结构性和耕性,延长土壤的使用寿命;采用农业和人工措施,如多种种植、增加天敌、人工捕捉、合理倒茬和换茬、筛选和种植抗病品种等措施,进行病虫草害防治,逐步地形成了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农业耕作体系。 (3)特点: 1、铁制农具和畜力的广泛使用。 2、畜牧业出现以放牧或游牧为主的生产方式。 3、经济形式以自给自足、生产规模小的自然经济为主体。 三、石油农业发展阶段 “石油农业”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现代化模式。这一模式之所以被称为“石油农业”,是因为它大量地使用以石油产品为动力的农业机械,大量使用以石油制品为原料的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 特点:追求产量,不计成本和环境破坏。 后果: 1、破坏土壤,加速水土流失。美国每年流失的土壤高达31亿吨,由土壤流失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每年超过400亿美元。 2、化肥农药造成环境污染。美国31个州存在化肥污染地下水的问题,农村钦用水中63%被农药污染。 3、单一作物种植减少了遗传的多样性。单一作物种植造成了农业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减退,病虫害加重。 4、大量消耗能源且能源利用率低。 5、高投入带来高成本,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增加。

当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文化政策对我们的启示

当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文化政策对我们的启 示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当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文化政策对我们的启示 【专题名称】 【专题号】G0 【复印期号】2004年02期 【原文出处】《》(昆明)2003年05期第30~33页 【作者简介】霍桂桓,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100732 【内容提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各主要发达国家进入第二次现代化进程,文化要素逐步进入经济活动领域,全球文化市场正在形成。西方发达国家已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 研究与开发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意义,制定了灵活多样的文化政策。在加入WTO、文 化市场开放的情况下,我国应借鉴其经验,全面推进社会经济文化的转型,在继续 完成第一次现代化的同时,研究二次现代化的新情况,奠定文化政策基础,实现文 化观念的转型与文化管理体制的转轨。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40X(2003)05-0030-04 当前,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国内的文化研究、文化产业研究与开发,以及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和探索,不仅已经在有关学术研究部门开展起来,也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积极的参与及合作。在这种形势下,翻译和引介西方主要国家的文化政策,并结合其具体国情现状对这些文化政策进行比较全面和准确的理解、探讨及研究,对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文化、文化产业研究和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显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借鉴价值,因而也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目前正在大力实施的重要科研项目之一。 一、西方主要国家的社会文化现状和文化政策特征 根据我们通过互联网和其他渠道掌握的资料(注:需要说明的是,其中的某些材料和数据已经刊登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编印的《文化政策调研》上,但读者可能由于保密方面的原因无法看到这份刊物;需要这些材料的读者,请直接与该文化研究中心办公室联系索取。)来看,当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虽然都在关注文化研究和文化产业的研究与开发,但由于它们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当前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水平各异,其社会文化管理体制和相应的文化政策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综合看来,我们可以把当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社会文化现状和文化政策特征分为以下四种基本类型:

狼性文化与团队精神分享

狼性文化与团队精神 1.狼性精神第一条宗旨:是团队精神, 一群老虎斗不过一群狼(团队讲究各司其责,谁是头狼,谁是负责主要战斗的,谁是负责放哨的,谁是指挥的等等)! 2.狼性精神第二条宗旨:危机意识,优秀的头狼是优先享受食物,获取的部分也是最大的,讲解销售的优胜劣汰,但是百度在优胜劣汰方面做的是人性化的一面,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公司对我们好,就选择性遗忘这方面,要随时具备危机感,不断优化自我!如果不能做到,能够被随时取代,那么就不是狼,是羊了! 3.狼性精神第三条宗旨:服从绝对指挥,任何一个月都是一次食物的争夺,这个时候有统一的目标,任务的达成将是打到最好的! 4.狼性精神第四条宗旨:自我保护意识,过于危险的区域狼是可以嗅出来的,一旦威胁到整个团队,绝对不去触碰,果断放弃,即使这块食物再甜美,也要保证自己团队的安全! 5.狼性精神第五条宗旨:狼在草原才称之为狼,离开草原就失去野性,所以平台很重要有一个可以发挥自己能力的平台,一定要把握住!

1销售技巧 2心态 3目标 结合自身案例来体现狼性文化团队精神各司其责 危机意识优胜劣汰 服从绝对指挥 自我保护意识 平台 2012年11月6日销售N2 自信:两次面试,才进入百度,所以很感谢百度这个平台能给我这次机会。 危机感:一百起进入度11个人,新人培训完,进入N2部门打电话的第一天,下午下班的时候,除了我们部门的两个新人,其余全部被淘汰。这个时候就感觉到了危机感,心里就发誓一定要在百度留下来。并且要做的很优秀。所以第二天开始只要是经理教练分下来的任务一定超量完成,电话量一天在6点之前必须打完2个小时,完成两个小时就必须有客户资源,所以我每天回家都会找资料找到很晚很晚,知道够用或者多余。才会休息。因为我自己知道新人下班后有很多培训。很有优秀的人分享。 积极心态:还记得新人的时候我只要碰见一个优秀的人来分享,就会开心,因为又可以学到新东西,又可以认识新优秀的人才了。只要这个人分享完后,我一定会去加他的HI。平时遇见问题一定去咨询这样的人。因为经理说的很对,想要自己变的优秀,就一定要跟优秀的人站在一起。(可以说一下V6的刘繁怎么样打电话) 2013年1月1日下部门销售B1 幸运:N2是一个远程部门,但是很幸运分到深本,是一中幸运也是一个新的挑战,因为以后开发的客户就变成了深圳,之前的资料就没有用了,不过来到B1很幸运,遇见了牛B的经理,牛B的优秀团队,因为B1是一个年度冠军部门。所以压力肯定小不了。 积极:电话量8000每天必须打完,资料还是照样的找。不过我觉得我情商还不错,都会利用下班的时间和同事关系相处的比较好,不懂的也马上问师傅,问部门优秀的同事,后面没有到一个月,在部门关系就很不错。 压力:但是我还清楚的记得两件事:1是在我们部门业绩没有达到优秀,没有达到经理要求的目标在部门是没有发言权的。所以心里发誓一定要在半年内拿到发言权,后再7月做到了,通过公司的启明星项目上了领奖台。2:我还记得那时候部门的一姐每个月都会拿到很多激励和钱。心里想想这个激励一定会属于我的。后通过自己的努力,也拿到了。目标达到。当然非常开心。 2013年8月至今高度组组长 机会:这个时候部门发生了变动,经理去广州当高经,部门要

德国制造业发展近况、政策举措及启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f1878413.html, 德国制造业发展近况、政策举措及启示 作者: 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8年第02期 关键词:制造业创新工业40数字化 欧债危机爆发后,欧洲普遍深陷债务泥潭,唯德国经济表现出众,逐渐成为欧元区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和重要引擎。究其原因,除完备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稳定的金融市场外,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是德国快速走出危机阴霾的根本所在。研究德国制造业发展经验对我国建设制造强国具有借鉴意义。因此,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德国制造业发展情况,梳理近年来德国鼓励制造业发展政策举措,进而提出推进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一、近年来德国制造业发展情况 (一)整体走势在波动中趋稳 金融危机爆发后,德国制造业总体表现良好,虽然2009年制造业增加值大幅回落192%本文数据来源:德国统计局官网及笔者计算(本文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但在稳健的财政政策及旺盛的国内外需求推动下,2010年强势拉升至184%;2011—2012年受制于 欧债危机传导效应,德国制造业再次小幅探底,但很快于2013年反弹,并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和增长,至2016年德国制造业增加值637313亿欧元,同比上升164%。同时,德国制造业增加值增速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走势基本一致,表明工业对经济复苏具有非常重要的带动作用。在对经济发展贡献方面,自2006年至今,除2009年受欧债危机影响,德国制造业对增加值的贡献曾下降到20%以下,其它年份始终维持在22%—235%之间相对稳定的水平。2016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增加值的比重达226%,高于欧盟16%的平均水平,也远高于法国、英国等主要工业国家。 (二)高端制造业占绝对优势 德国是全球制造业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不仅拥有门类齐全的制造业体系,更是占据了全球产业链的高端,在汽车及零部件、机械设备、化工制药、电子电气产业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以2016年为例,德国制造业营业总额为16899亿欧元,其中汽车、机械设备制造、化工产品、基本药物产品及试剂等高附加值等高端制造业占绝对优势,营业额分别为4046亿欧元、2285亿欧元、1298亿欧元和474亿欧元,占营业总额的239%、135%、77%和28%。 (三)直接或间接拉动就业 截至2016年12月,德国制造业拥有雇员542万人,其中汽车、机械设备制造、化工产品、药物产品及试剂、钢铁行业雇员数分别为81万人、94万人、31万人、11万人和7万人,合计占制造业雇员总数的40%以上。特别地,制造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快速兴起,随着

现代农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现代农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竹山县大庙乡四庄坪村---吴胜波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当前,农业正逐步进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反哺农业、回报农民”的新时期,这将对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了解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客观分析建设现代农业所面临的问题,我以“现代农业发展”为调研课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企业开展了详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大庙乡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狠抓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大庙乡共有12个行政村,农业人口13270人,农村劳动力10800人,现有耕地面积3.85万亩,播种2.85万亩,农业生产以种、养殖业为主,二三产业发展较慢。2014年全乡粮食总产量 21万吨去年增产5%,农村经济总收入达3000万元,增长7.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995元,同比增长10.1%。(一)优化产业结构,特色产业发展呈现新亮点。按照高效

农业的发展目标,以典型示范引领结构调整,以政策措施推动新农村建设,初步形成了“茶叶、烟叶、核桃、”三大主导产业,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初见雏形。以铁炉沟、鲁家坝村、为主的烤烟生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乡种植烤烟面积1000亩,收购烟叶5259担,比去年净增烟叶859担,均价6.89元,比去年增加1.07元,亩产值达4149元,烟叶收购总产值500多万元,实现烟叶税50万元。以黄兴村、全胜村、大庙村为主的茶叶种植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全乡种植面积1000亩,比上年增长50%,年绿茶产量0.5吨,比上年增长56.6% ,实现总产192.09万元。为大庙乡茶叶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和群众基础。以四庄坪村、万兴村、大营盘村为主的核桃种植取得了显著成绩,现有种植管护核桃面积1800亩,预计年产值达300万元,并将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加大市场占有量。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新提高紧紧抓住国家把基础设施建设转向农村的机遇,认真贯彻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大力实施农水改造、把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狠抓水利工程建设和农村“一池三改”沼气等项目建设。落实农机补贴政策,积极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极大的提高了赣县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力实施乡村道路通达工程,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公路、通宽带的目标。

德国文化崛起的启示

二战后德国崛起的启示 内容摘要:大国崛起有赖于综合国力的上升,综合国力(National Power)是衡量一个国家基本国情和基本资源最重要的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 技术实力的综合性指标。他包括政治力、经济力、科技力、国防力、文教力、外 交力、资源力。近代以来的德国,先后经历统一后的崛起与二战后的复兴与再统 一这两个历史转变过程.并崛起成为当今仅次于美、目的第三大强国。近代以来 的中国命运多舛,直到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才迅速提升。并成为当今世界第四 大强国。尽管中、德之间综合国力差距在不断缩小.但在实现民族复兴与和平崛 起过程中,中国要特别正视各方面实力方面与德国的巨大差距,借鉴德国成功崛 起的经验,尽快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 关键词:德国历史经济政治军事国防文教地理资源 引言 2008年8月美国发布的棉十次全球综合国力排名》显示,尽管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超过德国,但综合国力依然不敌美、日、德而位居世界第四。中国在和平崛起的过程中,德国的发展尤为值得借鉴。德国在二战之后,政治、经济、科技、国防、文教、外交等多方面都有相当大的进步,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也是发展过程中不断努力创造经营的结果。当前的中国依然是个发展中国家,与美、日、德等工业化强国还有着很大差距,更何况单纯经济实力的增强并没有改变中国的综合国力排名,中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德国作为一个世界级强国,自1871年以来,德意志民族不仅经历了统一一分裂一再统一的坎坷历史,而且还经历了早期崛起一沦为废墟一民族复兴的曲折道路。对于近代德国的崛起历程,历史学家曾这样评述道:“德意志,一块盛产诗人和哲人的土地,一个崇尚思辨、拥有渊深文化传统的民族。他们一度是世界历史的旁观者,却在短短百余年间以雷霆之势闯入历史舞台,将原属地理概念的德国,变为强大的民族实体、工业化强国,称雄世界。他的成长之路有诸多智慧值得借鉴,纵向比较德国崛起,有利于中国的民族复兴之路,且看德国给我们什么启示。 1德国历史 1.1简述 公元前境内就居住着日耳曼人,是欧洲的古代民族之一。公元前5世纪起,以部落集团的形式分布在北海和波罗的海周围的北欧地区。公元2-3世纪逐渐形成部落。10世纪形成德意志早期封建国家。13世纪中期走向封建割据。18世纪初奥地利和普鲁士崛起,根据1815年维也纳会议,组成了德意志邦联,1848年德国各地爆发革命,普鲁士于1866年的“七星期战争”中击败奥地利,次年建立北德意志联邦,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建立。该帝国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因战败而宣告崩溃。1918年11月德意志建立魏玛共和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在德国1000多年的历史上曾经历过三个帝国,这期间也有一个共和国。 1933年希特勒上台实行独裁统治,于1939年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5月8日德国战败投降。战后,根据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协定,德国分别由美、英、法、苏四国占领,并由四国组成盟国管制委员会接管德国最高权力。柏林市也划分成4个占领区。1948年6月,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并。翌年5月23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