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风带说课稿课稿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气压带风带》说课稿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中的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适用于高中一年级学生使用。整个说课共分三个部分。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气压带和风带属于第二章重要的一节,它在第二章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而三圈环流却是本节重点,是关键之关键;因为三圈环流控制着各种形式的大气运动,它的分布及变化直接影响着天气和气候。用图表示:

大气运动(根本原因)

全球性大气环流(承前启后)

天气现象、气候形成(重要影响)

世界气候类型、自然带的形成及分布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形成过程。

2、能力目标

a 、绘制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培养和提高学生绘制示意图的地理技能。

b 、通过立体几何图的讲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德育目标

通过三圈环流的学习,了解大气环流对全球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影响,认识地理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三圈环流的形成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移动过程.

2。难点:三维空间中的风的方向。

(四)教材处理:

讲解三圈环流的形成时,注意知识的迁移及图文结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引出赤道和两极之间由于冷热不均,分别形成大气的上升或下沉运动,这种垂直运动,导致水平方向上:低空由赤道向两极的运动,高空由两极向赤道的运动;当空气沿水平方向运动时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使空气运动的方向发生偏转,从而形成三圈环流。

二。教法和学法分析

(一)说学生

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是历史与社会,很少接触地理概念,基础较差,再加上高一学生还没有涉及立体几何的知识,在空间想象能力上较欠缺,因此在教学时要制造假设,化繁为简,层层推进,便于学生的理解,再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效果会更好

(二)说教法

1.设问式探究教学

假设一:地表均一,地球不自转也不公转—-单圈环流

假设二:地表均一,考虑地球自转,但不考虑公转—-三圈环流

假设三:地表均一,考虑地球自转和公转-—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2.多媒体演示教学,通过板图、侧视图、立体图等方式多角度的突破三圈环流中的重点和难点

(三)说学法

1、探究式学习

2、创设环境、课堂模拟

3、板图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全球看获取太阳辐射能量最多和最少的地区各是哪里?

赤道附近地区获热最多,空气在垂直方向上如何运动?极地附近地区终年或热较少,空气在垂直方向上如何运动?这种垂直运动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如果不考虑地表起伏和海陆分布,只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大气运动的结果如何?三圈环流的作用是什么?

(二)新课讲授

(二)、具体教学过程:

1、对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的教学,成败在于如何指导学生边做模型(或边画图),边理解.为此,采用以下教学程序。

依据上节课内容由于地表冷热不均导致气流上升和下沉运动,是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从而导致气流运动导入新课。

(1)明确大气环流的概念,即“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为大气环流”。

(2)假设条件“地球表面均匀,不考虑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活动。学生会在上节课学过热力环流的基础上很容易实现知识的迁移,完成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图。得出结论形成单圈环流。

(3)假设的条件“地球表面是均一的、考虑地球自转、但不考虑公转"组织学生按活动2的要求制作三圈环流模型,让学生亲身体会高、中、低三个环流圈形成的过程。同时与学生共同完成低纬环流的制作,要把它讲清楚、讲透彻.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 (4)通过“三圈环流立体图”小结三圈环流,将学生的注意力从集中在三圈环流的全部到近地面部分,总结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南北半球对称分布等。

(5)如果进一步考虑地球公转,分析出气压带和风的季节移动。得出结论,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这节课的内容难点比较集中。难度存在于几个方面:一是空间跨度大,二是抽象,三是运动形式比较复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务必注意多利用图、模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将复杂的地理事物分解,把握从简到难、从单一到多个、从纯理论到实践。

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可能会遇以下问题,教师要有预案。

问题1 低纬环流圈的高空气流为什么只能到30°纬度而不能继续往南或北运移?

问题2 极地东风与中纬西风相遇后,哪支气流上升?

问题3 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如何移动?

三、板书设计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一、大气环流

二、三圈环流

1.假设一:地表均一,地球不自转也不公转——单圈环流

2.假设二:地表均一,考虑地球自转,但不考虑公转-—三圈环流

3。假设三:地表均一,考虑地球自转和公转—-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五、教学反思:新课程强调师生共同参与课堂建设,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成为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而让学生成为探究者、发现者,从而使创新的思想在他们身上得以闪光。通过观察启发、案例分析、小组活动等来加强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等综合性能力的培养,达到预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