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综合保税区全面介绍

上海综合保税区全面介绍

上海综合保税区

一、简介

上海综合保税区,2009年11月正式挂牌,由洋山港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含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构成,标志着三区联动实质性启动。

三区联动,实现了政策、资源、产业和功能的联动互补,集聚效应大大增强,凸显了三区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整体优势。上海综合保税区将积极探索,锐意创新,建设具有自由贸易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使区域功能更丰富、成本更低廉、运作更顺畅、企业更便利,实现1+1+1>3的放大效应,形成资源优化整合、区域联动发展的新格局,成为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区域、国际贸易中心的重要载体、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突破点。

二、封关运作时间和地理位置

1、洋山保税港区

2005年12月正式封关运作,封关面积8.14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一个保税港区。

洋山保税港区由位于上海芦朝港的陆域部分、东海大桥和位于浙江嵊泗的小洋山港口区域组成,规划面积14.16平方公里,已封关面积8.14平方公里,是上海市和浙江省跨区域合作建设、实行海关特殊监管的经济功能区。

2009年,国务院赋予洋山保税港区探索建设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的重要使命,洋山保税港区正式成为航运物流服务进一步与国际惯例接轨、航运金融服务进一步对外开放、区域运作监管进一步创新的先行先试综合试验区。

2、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含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

1990年6月,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应运而生,是重点建设国际贸易的示范区。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濒临长江入海口,地处黄金水道和黄金岸线交会点,紧靠外高桥港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已封关运作面积8.9平方公里,是全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全国所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经济总量最大、经济效益最好的保税区。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现已发展成为集国际贸易、先进制造、现代物流及保税商品展示交易等多种经济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保税区,同时还是上海市重要的现代物流产业基地之一、上海市重要的进出口贸易基地之一和上海市微电子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4年4月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通过海关总署联合验收小组验收,被赋予了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转口的四大功能。园区在营运中以管理

创新、功能创新、技术创新为动力,优化营运环境为目标,构筑出航运、港口、物流园区联动发展的新框架。

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位于我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上海浦东新区,与外高桥港区连成一体,距离外高桥保税区仅有3公里。园区是国务院特批的全国第一家保税物流园区。

3、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

2010年9月,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启动运营,是重点建设临空功能服务的先导区。

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位于浦东机场第三跑道西侧,北通外高桥保税区,南达洋山保税港区,已封关面积3.59平方公里,是浦东新区东海岸线的区域中心节点之一。

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将以临空功能服务创新区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其亚太航空复合枢纽港优势,大力拓展航空口岸物流、贸易和金融服务等功能。

三、功能定位

上海综合保税区融洋山保税港区、外高桥保税区(含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及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于一体,“三区联动”,实现稳定、均衡、快速发展的同时,在目标体系、政策需求和产业重点中实行差别兼顾、错位发展、多点突破。

1、洋山保税港区

重点建设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大力发展国际中转、现代物流、商品展示、保税仓储、期货保税交割等多层次业务。

①国际采购

国际采购商可以在洋山保税港区对货物实行统一调拨管理,有效实现物流链和贸易链的整合,为建立采购中心提供便利。

②出口集拼

利用洋山保税港区“入区退税”的政策优势和欧美航线集聚的特点,方便开展集装箱出口集拼业务。

③离岸账户

允许企业开设离岸账户,为其境外业务提供资金融通便利。

④中转集拼

发挥洋山保税港区货物水水中转的特点,开展集装箱装卸、堆存、拆拼、多式联运等业务。

⑤期货保税交割

利用洋山保税港区的净价环境,将处于保税状态下的货物纳入交割系统,便利区内企业同时兼顾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

⑥保税展示

为进口高档汽车、机械设备、航空配件等提供保税展示交易的平台。

⑦船舶租赁

成立船舶租赁单船项目公司(SPV),向境内外航运公司提供船舶租赁业务。

⑧保税船舶登记

为注册在洋山保税港区的企业所拥有的从事国际航运业务的保税船舶办理船舶登记业务。

2、外高桥保税区(含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

重点建设国际贸易示范区,大力发展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保税展示、仓储分拨等服务贸易功能。

①外汇试点

开展跨国企业资金收付汇集中管理试点,探索组合型转口贸易模式下的外汇收付、结算。

②离岸贸易

积极推动外汇、税收、监管等方面的政策创新,深化离岸贸易运作模式,集聚跨国公司资金结算中心,进一步丰富贸易运作模式,提升贸易能级。

③商品分拨

运用“保税-滞后纳税”为特征的分拨运作模式,将区内商品销售到国内和国际市场,建立商品快速进入市场的高效流通渠道。

④保税延展

区内保税货物、入区保税延展货物在存储、加工和销售环节实现海关的统一监管。

⑤采购配送

集中采购众多供应商的小批量多批次货物,在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进行简单增值服务后进行配送。

⑥产品维修

允许开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高端产品维修业务。

⑦保税市场

集聚高能级贸易主体,建立各类专业化的国际商品交易市场,成为上海服务长三角和全国的重要载体。

3、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

重点建设临空功能服务先导区,大力发展航空口岸物流、贸易和金融服务等功能。

①临空服务

开展以航空快件速递、分拨、第三方物流、空运保税仓储等为主的航空口岸物流功能及检测、维修等为主的物流增值服务。

②国际中转

依托浦东国际机场航空枢纽港的地位,开展空运货物的国际中转业务。

③飞机租赁

成立飞机租赁单机项目公司(SPV)等金融租赁公司,向境内外航空公司提供飞机、发动机等租赁业务。

四、优惠政策

上海综合保税区集聚保税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和出口加工区五种类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政策优势,在海关监管、外汇管理、检验检疫等进出口管理上基本达到了国内最为齐全、最为便捷和最为开放的程度。现有的政策优势和监管便利包括:

1、免税缓税

货物可以在保税区与境外之间自由出入,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免验许可证件,免予常规的海关监管手续(国家禁止进出口和特殊规定的货物除外)。区内企业进口自用设备、办公用品、生产用原材料、零部件等免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进口产品进境备案,内销产品进关完税。

对注册在洋山保税港区内的企业从事国际航运、货物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国际航运保险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2、增值税率

区内企业进口设备免进口环节增值税,在全国其他地区推行的增值税转型改革不适用保税区。

3、外汇管理

不实行外汇核销,企业的外汇收入可全额留存,根据《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办法》,实行灵活、便利的外汇政策。

4、出口退税

在外高桥保税区国内货物装船离岸出口,办理退税;在洋山保税港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办理退税;从国内其他港口启运经洋山保税港区中转的货物,在离开启运地时即可办理退税。

5、保税加工

对境外运入区内的企业加工出口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件、转口货物以及区内存储货物实行保税。加工产品内销按照进口原材料、零部件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区内企业不实行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帐和合同核销制度。

6、集中报关

区内企业出区进国内销售货物可集中办理海关申报手续,适用“集中报关”通关模式;陆水、陆空、陆铁联运通关流程优化。

7、快速商检

实现检验工作前置,部分进口商品在进境备案环节可实现“预检验”,进一步缩短检验监管时间和流程。

8、存储期限

保税货物在区内存储无期限限制。

9、市场准入

外商投资企业可以从事生产加工、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国内分销、物流、分拨配送、商品展示、商业性简单加工及检测,售后服务等业务。

10、财政扶持

鼓励跨国公司“营运中心”集聚,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对“成长型”企业贷款贴息;注册的外资生产加工企业,以及经过认定的研发中心、高新技术企业可享受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扶持。

五、先行先试

上海综合保税区将融合三区的政策和功能优势,先行先试,积极推进功能创新,加快建设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探索研究使之扩展为自由贸易区的途径和可能性。

1、融资租赁

在飞机船舶单机单船融资租赁(SPV)全面启动基础上,创新丰富SPV模式,将SPV业务领域从飞机船舶拓展至大型海洋工程、成套重装备、轨道运输设备等租赁领域,探索建立以SPV为重点的资产证券化和转让交易平台,形成航运金融服务的制高点。

2、国际贸易结算中心

培育和发展新型国际贸易结算中心业务,实现进出口贸易、离岸贸易以及离岸和在岸贸易整合发展,巩固提升上海综合保税区作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订单中心、定价中心、结算中心的集聚优势。

3、期货保税交割

发展期货保税交割功能,建立与大宗商品期货交易市场接轨的大宗商品竞价(保税)交易平台,增强我国期货交易价格国际影响力。

4、水水中转集拼

做大做强水水中转集拼业务,进一步降低集装箱运输服务各环节成本;探索有利于国际集装箱拆拼的港区一体化监管模式,打通国际中转集装箱拆拼业务流程。

5、启运港退税

落实启运港退税政策,提高江(河)海联运、海铁联运和海空联运业务的便捷高效性。

6、商品保税展示

发挥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新型国际贸易、物流服务、保税政策等集成优势,创新和拓展进口高档商品(汽车、游艇等)、国际品牌消费品展示交易市场,提升进口商品交易市场辐射力。

六、经济状况

上海综合保税区的进出口贸易在全国特殊区域中属于领先位置。

上海综合保税区成立以来始终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10年1-12月上海综合保税区累计完成进出口贸易额806.2亿美元,同比增长42.3%;税务部门税收311.2亿元,同比增长25.7%;商品销售额7813.0亿元,同比增长39.4%;物流企业营业收入3302.0亿元,同比增长29.5%,其中物流业收入560.0亿元,同比增长57.8%;工业总产值680.0亿元,同比增长18.0%。

2011年,全国特殊区域共完成进出口总额4683.4亿美元,上海综合保税区完成进出口总额986.9亿美元,增长22.5%,增幅比全国特殊区域平均水平高1.9个百分点,所占比重从上年的20.8%提升到21.1%。

我国内陆地区综合保税区建设规划研究

我国内陆地区综合保税区建设规划研究 1 我国综合保税区的发展历程和类型 1990 年 6 月 10 日,国务院批准在上海设立外高桥保税区,开启了对保税区的试验和探索的进程。根据《保税区海关监督管理办法》规定,保税区是海关监管的特定区域,是我国境内进出口货物督管的特殊监管区域,是受海关监管的特殊经济区,即“境内关内”.在此后的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先后又成立了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等多种海关特殊监管区,所承担的职能逐渐发展演进和功能复杂化,开放度越来越高。例如,保税港区就是对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等多种类型的外向型功能区的整合。上述每一种类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的设立都顺应了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了我 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并为我国对外开放和迅速融入世界贸易体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综合保税区是设立在内陆地区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我国于 2006 年 12 月批准设立了全国第一家综合保税区---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经过若干年的发展,截至 2014 年底,我国已经在 40 个省、区、市设立了综合保税区。(见图 1)综合 保税区内可开图 2 综合保税区“境内关外”图解展保税港区的一切业务,是中国目前开放层 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特殊开放区域,国家参照保税港区的运管办法对其实施监管,区内可开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 因其具有免征关税和免于报送,区内企业间、区内与境外企业之间可以自由贸易,免于国内管制政策约束等一些开放性特点,可以将综合保税区理解为“境内关外”的区域(见图 2) . 目前,我国已批复设立的综合保税区可大致分为五种类型:①口岸枢纽型,指依托 重大交通枢纽(空港、水港、铁路港)而设立的综合保税区,如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和 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②边境口岸型,是分布在国家边境地区,依托边境口岸而设 立的综合保税区,如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新疆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③产业依托型, 是依托当地的优势产业集聚基础而设立的综合保税区,通常位于内陆地区制造业发达的产业集聚区内,如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④项目配合型,指依托国家重大项目或发展战 略而设立的综合保税区,如西安高新综合保税区就是依托三星电子高端闪存芯片项目而设立。⑤类型升级型,在旧有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基础上升级为综合保税区,享受更多开放 政策和功能,如海口综合保税区就是在原有海口保税区的基础上升级而来。 2 区位选择 首先,综合保税区的加工、贸易等职能也需要当地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包括具备以较高水平或者地方特色的二次产业发展基础和与之相匹配的相对发达的生产者服务业。从我

上海综合保税区全面介绍

上海综合保税区 一、简介 上海综合保税区,2009 年11 月正式挂牌,由洋山港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含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构成,标志着三区联动实质性启动。 三区联动,实现了政策、资源、产业和功能的联动互补,集聚效应大大增强,凸显了三区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整体优势。上海综合保税区将积极探索,锐意创新,建设具有自由贸易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使区域功能更丰富、成本更低廉、运作更顺畅、企业更便利,实现1+1+1>3 的放大效应,形成资源优化整合、区域联动发展的新格局,成为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区域、国际贸易中心的重要载体、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突破点。 二、封关运作时间和地理位置 1、洋山保税港区 2005年12 月正式封关运作,封关面积8.14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一个保税港区。洋山保税港区由位于上海芦朝港的陆域部分、东海大桥和位于浙江嵊泗的小洋山港口区域组成,规划面积14.16平方公里,已封关面积8.14平方公里,是上海市和浙江省跨区域合作建设、实行海关特殊监管的经济功能区。 2009 年,国务院赋予洋山保税港区探索建设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的重要使命,洋山保税港区正式成为航运物流服务进一步与国际惯例接轨、航运金融服务进一步对外开放、区域运作监管进一步创新的先行先试综合试验区。 2、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含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 1990年6 月,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应运而生,是重点建设国际贸易的示范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濒临长江入海口,地处黄金水道和黄金岸线交会点,紧靠外高桥港区,规划面积10 平方公里,已封关运作面积8.9平方公里,是全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全国所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经济总量最大、经济效益最好的保税区。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现已发展成为集国际贸易、先进制造、现代物流及保税商品展示交易等多种经济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保税区,同时还是上海市重要的现代物流产业基地之一、上海市重要的进出口贸易基地之一和上海市微电子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4年4 月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通过海关总署联合验收小组验收,被赋予了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转口的四大功能。园区在营运中以管理创新、功能创新、技术创新为动力,优化营运环境为目标,构筑出航运、港口、物流园区联动发展的新框架。 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位于我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上海浦东新区,与外高桥港区连成一

上海综合保税区

上海综合保税区,2009年11月正式挂牌,由洋山港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含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构成。洋山保税港区,由上海市和浙江省跨区城合作建设,2005年12月25日正式封关运作,封关面积8.14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一个保税港区。在功能定位上,按照打造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的定位,依托世界一流的集装箱深水港口设施和完善的配套条件,主要发展国际中转、现代物流、商品展示、保税仓储、期货保税交割等多层次业务,其中集装箱中转业务占保税港区业务量的40%以上。上海外高桥保税区,1990年9月正式启动,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已封关运作8.9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一个,也是目前我国所有海关特殊监管区中经济总量最大、效益最好的保税区,进出口额、商品销售额、税收等规模指标总量都占全国保税区规模总量的一半左右。在功能定位上,按照打造国际贸易示范区的定位,依托浦东开发开放的优势,大力发展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保税展示、仓储分拨、商品分拨等服务贸易功能,形成了汽车、钟表、医药分销、酒类、机电、文化服务、化妆品、进口水果交易等十大专业贸易平台,其中进口酒类、医药品、化妆品贸易分别占上海同类商品进口额的93.3%、65.2%、42.2%。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紧邻货邮吞吐量世界第三的浦东国际机场,规划面积3.59平方公里,一期封关1.6平方公里,2010年9月启动运营,是我国封关建设周

期最短、实际运作最快的空港型综合保税区。在功能定位上,按照打造临空功能服务先导区的定位,依托浦东机场丰富的航线资源与独特的区位优势,主要发展航空口岸物流、国际中转、飞机租赁、贸易和金融服务等功能。上海综合保税区融三区政策、资源、产业和功能于一体,联动互补,成为我国功能最齐全、通关最便捷和开放程度最高的保税区。2010年,完成商品销售额7939.4亿元,物流业务营业收入597.7亿元;进出口贸易额806亿美元,工业产值708亿元。 昆山综合保税区,位于国家级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规划面积5.86平方公里,2010年6月30日一期2.86平方公里正式挂牌运作,是我国首个封关运作的出口加工区转型而成的综合保税区,区内以仁宝电脑、纬创资通等企业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实力雄厚,笔记本电脑年产量占世界产量的50%左右,是全球电子产品的重要研发、制造、营销中心。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881亿元,完成进出口总额534亿美元,保税物流金额660亿美元。在功能定位上,依托毗邻上海、辐射华东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展览展示、研发、口岸服务、转口贸易等产业。在开发建设上,由昆山综合保税区管委会下设的规划建设科和综合保税区投资开发公司共同开发建设,规划建设科负责综保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建设项目办证、施工管理等;开发公司负责综保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通用厂

保税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的概念和功能及运作模式

保税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的概念和功能及运作模式 概念 保税区、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区是中国贸易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指 设立在某一特定地理区域内,按照特殊的管理制度进行外向型经济运作的自由贸易区。 保税区是指境内的一定区域,依法划为保税区,进口的货物可以免税且可以进 行加工、展览、维修等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 保税港区是指以海港或河流港口为依托的保税区,进口的货物可以免税且可以 进行加工、展览、维修等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它还可以为进境物品提供基础设施和相关服务。 综合保税区综合了保税区和保税港区的优势,是指开放的地理区域,实行特殊 的保税制度,既可以进行工业生产,也可以进行贸易运作,以满足国内企业的需求。 功能 保税区、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区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进出口贸易 保税区、保税港区可以实行“以外为本”的贸易方式,允许境外商品在保税区内 进行加工、销售等贸易活动,在进口和出口环节享受一系列贸易便利政策并实现免征关税、增值税、消费税等优惠政策。 2. 加工贸易 保税区、保税港区能够为企业提供自贸区外环境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服务,允 许企业自主选择加工贸易方式开展生产活动和利益转移。 3. 服务贸易 保税区、保税港区的服务贸易指向全球范围内,同时这里的民生社会服务体系 也向国际化发展,如于境外免税店采购门票和旅游服务等。 运作模式 保税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的运作模式基本相似,但细节或有所不同。这 里我们以保税区运作模式为例来解释这三种贸易区的运作模式。

保税区的运作形式主要是经过海关特殊区域的批准,防止非法物品的进入,并保证经济特协区的市场生态能够顺畅的发展。在合法经营的前提下,保税区的企业可以享受到优良的汇率环境和税则加工贸易环节的特权。但是,保税区企业也必须遵循自治经济、独立业务和独立营业所等的运营管理方式,同时保证各项法律规定的遵守和监督来确保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行业信任基础。 以上就是保税区、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区的概念和功能及运作模式。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保税区、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区已成为中国贸易经济中的重要枢纽,提高了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也为欧洲、非洲、亚洲以及全球经济的开放提供了多元化的贸易切入点,是一个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自由贸易区。

综保区的利用和介绍

保税港区介绍 1、什么是保税港区? 保税港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在港口作业区和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内,集港口作业、物流和加工为一体,具有口岸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港区是海关按照我国国情实际需要,借鉴发达国家海关的先进管理经验,与国际通行做法相衔接,适应跨国公司运作和现代物流发展需要的新兴监管区域,是我国目前港口与陆地区域相融和的保税物流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区位优势最明显的监管区域。是真正意义上的境内关外,是在形式上最接近自由贸易港的政策模式。 2、什么是自由贸易港? 真正自由贸易港是指设在国家与地区境内、海关管理关卡之外的,允许境外货物、资金自由进出的港口区。对进出港区的全部或大部分货物免征关税,并且准许在自由港内,开展货物自由储存、展览、拆散、改装、重新包装、整理、加工和制造等业务活动。目前排名世界集装箱港口中转量第一、第二位的新加坡港、中国香港,均实施自由港政策,吸引大量集装箱前去中转,奠定其世界集装箱中心枢纽的地位。 自由贸易港政策对发展外贸确实极为有利,但综合考虑我国当前的外贸、经济运行态势,税收监管政策等因素,还不宜在全国范围内过快推进。当前保税港更多的是作为航运中心的配套政策实施,因此目前只有经过国家认定具备国际航运中心资质的沿海城市才可以申请并获得批准。分别对应三个保税港区,上海港定位为“国际航运中心”,天津港定位在“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大连港定位于“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宁波港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 分。 3、保税港区具有哪些功能? 保税港区政策着眼于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拓展相关功能。 ――国际中转功能。目前中国的贸易进出口已经发展到14000多亿美金,但在中国众多的港口城市当中没有具有成熟国际中转能力的港口,中国绝大部分的进出口货物都是通过周边国家进行输送,要想为了更好的参与国际间港口的竞争,首先就要拥有具有国际中转能力的枢纽港口。保税港区的建立首先就要担负起参与国际间港口竞争的功能,使我们自己拥有世界级的航运中心。 ――国际配送功能。保税港区由于政策的支持和发展特点,已经具备了国际配送的要求。保税港区不但有现代化的港口,同时也拥有保税物流园区。在该园区内,世界各国的公司都可以开展国际配送的业务。 ――国际采购的功能。目前保税港区的优惠政策规定,国内货物进入保税港区港口或区内卡口即可享受出口退税政策。采购进港口保税区内仓储物流园区的国内货物,可以进行出口集运的综合处理或商业性的简单加工,向世界外分销;采购进区的进口保税货物,同样可以在进行商业性的简单加工后,再向国外分销;需返销国内市场的货物,按规定办理进口手续。将来企业入驻后,不但可以发展进出口贸易,同样也可以发展区内企业之间的贸易,以及保税港区企业和境外企业之间的贸易。 ――国际转口贸易的功能。在中国许多个省市,上千个港口开放城市当中,除了上海、天津、大连,目前还没有一个具有强大国际转口贸易功能的港口。现在保税港区的企业就可以从事转口贸易、交易、展示、出样、订货等经营活动。 ――出口加工区功能。在保税港区陆上特定区域设立出口加工区,开展加工贸易。进口

上海综保区的管理模式 -回复

上海综保区的管理模式-回复 上海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综保区)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成立的第一个综合性保税区。其建立旨在推动国际贸易发展、优化贸易环境、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提升上海与全球经济的连接度。综保区管理模式是一种具有高度包容性和灵活性的政策模式,其管理机制强调效益导向和规模经济,通过提供一揽子的贸易便利和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企业在综保区内发展。在本文中,我们将一步一步回答上海综保区的管理模式。 1. 综保区的背景和特点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综保区的背景和特点。上海综保区位于上海浦东新区,成立于2013年,总占地面积约29平方公里。综保区的特点是拥有自由贸易试验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多个功能区域,以及一系列的便利措施和优惠政策。综保区是中国推进贸易便利化和改革开放的重要尝试区域,也是吸引外商投资和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示范区。 2. 综保区的管理机构和职责 综保区的管理机构是上海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该机构负责综保区的规划、管理和监督工作。管理委员会由上海市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组成,下设行政服务中心、市场监管部门、投资促进部门等职能部门,负责综保区内企业的登记注册、审批服务、市场监管等工作。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是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推动综保区的可持续发展。

3. 综保区的自由贸易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 综保区的管理模式依托于一系列的自由贸易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自由贸易政策包括货物进出口无需再次申报、关税征收便利等,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贸易便利性。税收优惠政策包括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免征、企业所得税优惠等,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强了竞争力。 4. 综保区的产业布局和项目引进 综保区具有多种功能区域,包括保税物流中心、科技创新基地、现代服务业园区等。通过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综保区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资和高新技术企业入驻。管理委员会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项目,提供一体化的服务和政策支持,助力企业实现升级和发展。 5. 综保区的监管与服务 综保区的管理模式注重监管与服务的平衡。管理委员会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建立了严格而高效的市场监管体系,确保企业合规经营。同时,为了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管理委员会积极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在线办事等,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6. 综保区的创新和改革 综保区管理模式具有创新和改革精神,不断推动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管理委员会积极探索新型管理机制,尝试改革营商环境,提高行政效能。此外,综保区还积极推进金融创新和科技创新,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推动

中国综合保税区现状及发展意见

中国综合保税区现状及发展意见 摘要: 一、中国综合保税区概述 1.定义与功能 2.发展历程 二、中国综合保税区现状 1.总体规模与分布 2.产业特点 3.运营情况 三、中国综合保税区发展意见 1.存在的问题 2.对策与建议 正文: 中国综合保税区概述 综合保税区是中国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特殊开放区域。它整合了原来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等多种外向型功能区,成为更为开放的一种形态,也更符合国际惯例。综合保税区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港口的功能于一身,可以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 发展历程 自2000 年代初以来,中国综合保税区经历了从试点到推广的过程。

2002 年,国务院批准在上海外高桥设立第一个综合保税区。此后,综合保税区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目前全国共有140 多个综合保税区。 中国综合保税区现状 总体规模与分布 截至2023,中国综合保税区数量已达到140 多个,分布在31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总体规模逐年扩大,对当地经济和外贸的贡献不断提高。 产业特点 中国综合保税区的产业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国际贸易为主导,二是以加工制造为支撑,三是以物流仓储为配套。同时,不同地区的综合保税区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发展了各具特色的产业。 运营情况 近年来,中国综合保税区运营情况良好,贸易额和出口额均保持稳定增长。同时,综合保税区在吸引外资、促进就业、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综合保税区发展意见 存在的问题 尽管中国综合保税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产业结构单一、区域发展不平衡、优惠政策利用不充分等。 对策与建议 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议加强综合保税区之间的产业协同,优化区域布局,提高运营效率,发挥综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上海综保区的管理模式

上海综保区的管理模式 上海综保区(Shanghai Free Trade Zone,简称FTZ)是中国政府为推进改革开放、加快自贸试验进程而设立的一类特殊经济区域。它坐落在上海市,由陆家嘴金融区、外高桥保税区和浦东机场保税区组成。自2013年设立以来,上海综保区作为中国自贸试验区的先行示范区,探索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有效促进了经济发展、改革创新和区域合作。 上海综保区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优化环境和国际化服务等几个方面。 首先,政府引导是上海综保区管理模式的重要特点之一。政府负责制定政策、规划发展方向,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服务。例如,政府在设立综保区时提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如简化企业注册程序、减免税费、提供更加便利的财务、税务和外汇管理等。政府还设立了上海自贸试验区管理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各项工作,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合作。政府引导的作用在于引导市场主体发挥决定性作用,促进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其次,市场化运作也是上海综保区管理模式的重要特点之一。综 保区鼓励企业依法经营,实行市场化竞争,提供公平的市场环境。企 业在综保区内享受自由的经营权限,同时也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政府对企业的监管也更加注重监督和服务的平衡,鼓励企业进行创新 并提供支持。例如,综保区允许外资企业与中国企业合资经营,鼓励 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和创新研发,促进了资源的整合和 产业的升级。 优化环境是上海综保区管理模式的另一个特点。为了吸引更多企 业来综保区投资和经营,政府积极改善营商环境,提供更高效的公共 服务。综保区建立了一套高效的行政管理机制,包括简化审批程序、 提高效率、减少繁文缛节。同时,综保区还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提 供便捷的交通、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综保区还注重保护知识产权,加强法律保障和执法力度,提高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最后,国际化服务也是上海综保区管理模式的重要特点之一。综 保区积极拓展对外开放,吸引境外企业和人才来投资和工作。政府提 供了丰富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平台,包括高层论坛、产业峰会、贸易洽 谈会等。同时,综保区建立了完善的服务机制,提供一站式服务,帮

上海综合保税区融资租赁产业介绍

上海综合保税区融资租赁产业介绍 上海综合保税区是上海市在推动全面深化、扩大对外开放的背景下,为促进金融创新和经济转型升级而设立的特殊经济区域。作为综合试点区域,上海综合保税区依托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政策优势,吸引了大量的金融机构和企业进驻,培育了一批独具特色的产业,其中包括融资租赁产业。 融资租赁是一种将租赁和融资相结合的金融工具和服务模式,通过出租资产的方式,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企业购买和使用所需的设备、机器设施等各类固定资产。上海综合保税区作为一个开放的经济特区,为融资租赁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空间。 首先,在政策层面上,上海综合保税区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融资租赁发展的政策。例如,为吸引海外资金和企业进入,上海综合保税区设立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免税、税收优惠、出口退税、投资补贴等,为融资租赁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和财务支持。 其次,在产业链方面,上海综合保税区形成了集聚效应。综合保税区内有大量的金融机构和企业进驻,包括银行、租赁公司、保险公司等,这些机构提供了丰富的融资渠道和金融服务,为融资租赁业务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支持。同时,上海综合保税区附近还有众多的制造业和科技企业,为融资租赁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合作机会,形成了融资租赁产业链条。 再次,在人才方面,上海综合保税区拥有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资源。区域内有众多的金融机构和企业总部设立,这些机构吸引了一大批金融专业人才和经验丰富的管理人才。这些人才不仅为融资租赁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和专业支持,还为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智慧。

另外,上海综合保税区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机制和平台。通过与国际金融中心、租赁中心等进行交流与合作,上海综合保税区融资租赁产业得到了国际金融资本和市场的支持和认可,并且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 总的来说,上海综合保税区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特区,为融资租赁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产业链条和人才资源,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在未来的发展中,上海综合保税区将进一步加强融资租赁产业的支持和培育,推动融资租赁在促进金融创新和经济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上海乃至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上海金桥综合保税区产业招商研究

上海金桥综合保税区产业招商研究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保税区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最早设立的综合保税区之一,上海金桥综合保税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资源条件,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的目光。 上海金桥综合保税区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紧邻浦东国际机场和金桥出口加工区,距离上海市中心仅有30分钟车程。该保税区占地面积约3.5平方公里,规划建筑面积超过150万平方米,是上海最大的综合保税区之一。保税区内设有多个功能区,包括物流园区、加工制造区、商务服务区等,能够满足企业多样化的需求。 上海金桥综合保税区在吸引企业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保税区享受政策上的优惠,包括进口免税、出口退税、减免关税等,能够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保税区内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包括道路、电力、通信、物流等配套设施,为企业提供便捷的生产和运营环境。保税区还与当地政府和金融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和政策咨询,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 针对上海金桥综合保税区的产业招商,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可以通过对保税区内的企业进行调研和分析,了解目前的产业布局和发展趋势。通过了解企业的需求和痛点,找到合适的产业方向,发掘潜在的招商机会。可以利用保税区作为平台,开展招商活动,邀请国内外企业参观考察,并提供相关的政策和资源支持,吸引企业入驻保税区。可以积极与当地政府和金融机构合作,建立招商引资的合作机制,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可以加强与其他保税区和产业园区的合作交流,共同推动保税区产业的发展。 上海金桥综合保税区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关注。研究保税区的产业招商策略,能够进一步发掘潜在的商机,促进保税区产业的发展。希望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能够为上海金桥综合保税区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支持。

上海金桥综合保税区产业招商研究

上海金桥综合保税区产业招商研究 上海金桥综合保税区是上海市第一个综合保税区,成立于1990年,总面积达到28.6 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毗邻浦东国际机场,地处滨 江区,环境优美,是上海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之一。上海金桥综合保税区是中国保税区 的代表之一,是一个集贸易、物流、加工制造和金融服务为一体的现代产业园区。 作为上海市的经济高地,金桥综合保税区具有丰富的产业资源和人才资源。其优越的 地理位置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给企业发展提供了便利,并且也有着良好的政策支持和税 收优惠政策。目前,这里已经聚集了众多知名企业,如联想、惠普、IBM、诺基亚、百思买、长江电力、沃尔玛等,是上海市著名的企业集聚区。 针对产业发展,金桥综合保税区制定了“四个战略”,即电子信息产业战略、港口物 流产业战略、现代服务业战略和新兴产业战略,以培育多元化的产业为重点,形成具有核 心竞争力的产业链和集群。 其中,电子信息产业是金桥综合保税区最具特色和优势的核心产业之一。金桥综合保 税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区已经形成了ICT类电子、IT类电子、媒体类电子、LED等完整的产 业链,涵盖了电视机、手机、笔记本、网络设备等多个领域,并引进了诺基亚、惠普、联 想等知名企业,形成了以研发、制造和销售为一体的综合产业链。 在港口物流产业方面,金桥综合保税区不仅拥有世界一流的港口和空港,还有现代化 的物流设施和优越的物流地理位置。与此同时,该区建设了以金桥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形 成了以物流配送、进出口贸易为主的现代物流服务业,以及以国际供应链管理、国际采购 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 除此之外,金桥综合保税区还着重打造新兴产业,如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产业等,助力“健康上海”、“低碳上海”战略的实施。在新兴产业的招商引资方面,金桥综合保 税区还将秉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理念,为新兴产业提供更好的政策和服 务保障,吸引更多的新兴企业入驻。 总之,上海金桥综合保税区是中国保税区的代表之一,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 政策资源,同时也有着多元化的产业优势和人才优势。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 进步,金桥综合保税区也将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机遇,促进更多的企业入驻,实现共同发展。

上海综保区的管理模式 -回复

上海综保区的管理模式-回复 上海综保区的管理模式是指上海市在综合保税区建设中采取的一系列管 理措施和制度安排。综保区是上海市为推动自贸试验区建设、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而设立的特殊区域,具有更开放的经济环境和更优惠的政策待遇。本文将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介绍上海综保区的背景、管理模式构建、主要特点和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第一部分:背景 上海市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大都市,积极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并在2015年成立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综保区则是自贸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吸引国内外企业在该区域设立生产、仓储和销售基地,加速经济发展、提升外贸水平,同时还有助于吸引外资、推动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 第二部分:管理模式构建 1. 综保区的立法和政策:上海市根据自贸试验区政策推动,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综保区的法规和政策。其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综合保税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保税区管理办法》等文件,为综保区提供了法律依据。 2. 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上海市在综保区内设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包括领导小组、综合管理办公室和各职能部门。这些机构承担着综保区的日常管理、监督和服务工作,具体的人员配置根据工作需要进行调整。

3. 业务流程和审批制度:为了提高办事效率,上海综保区采取了一系列简化审批流程和创新管理制度。例如,推行“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实现企业在线申报和审批,减少时间和成本。另外,还建立了投资项目预审制度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等,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营商环境。 第三部分:主要特点 1. 开放的经济环境:上海综保区依托于自贸试验区,享受了更开放、更自由的经济环境。在综保区内,企业可以更加自由地进行贸易往来,享受更优惠的税收政策和规避关税的便利。 2. 丰富的政策支持:上海综保区拥有丰富的政策支持,包括税收优惠、金融支持、人才引进等。这些政策有利于吸引国内外企业在该区域投资、生产和经营,并提升综保区的竞争力。 3. 高效的服务和管理:为了方便企业经营,上海综保区构建了一套高效的服务和管理体系。例如,提供专业的物流服务和海关通关支持,为企业保障供应链的顺畅运作。同时,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服务,确保企业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经营活动。 第四部分: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1. 地理限制问题:上海综保区位于城市中心地带,土地资源有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上海市加大了土地供应力度,通过拆除老旧厂房或利用城市空地,增加综保区用地面积。 2. 市场开放程度:虽然综保区享受了更开放的经济环境,但仍面临一些市

上海综合保税区优惠政策

上海综合保税区优惠政策 上海综合保税区集聚保税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和出口加工区五 种类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政策优势,在海关监管、外汇管理、检验检疫等进出口管理上 基本达到了国内最为齐全、最为便捷和最为开放的程度。现有的政策优势和监管便利包括: 免税缓税 货物可以在保税区与境外之间自由出入,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免验许可证件,免 予常规的海关监管手续(国家禁止进出口和特殊规定的货物除外)。区内企业进口自用设备、办公用品、生产用原材料、零部件等免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进口产品进境备案, 内销产品进关完税。 对注册在洋山保税港区内的企业从事国际航运、货物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国际航 运保险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增值税率 区内企业进口设备免进口环节增值税,在全国其他地区推行的增值税转型改革不适用 保税区。外汇管理 不实行外汇核销,企业的外汇收入可全额留存,根据《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办法》,实行灵活、便利的外汇政策。 出口退税 在外高桥保税区国内货物装船离岸出口,办理退税;在洋山保税港区、外高桥保税物 流园区、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办理退税;从国内其他港口启运经洋山 保税港区中转的货物,在离开启运地时即可办理退税。 保税加工 对境外运入区内的企业加工出口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件、转口货 物以及区内存储货物实行保税。加工产品内销按照进口原材料、零部件征收关税和进口环 节增值税,区内企业不实行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合帐和合同核销制度。 集中报关 区内企业出区进国内销售货物可集中办理海关申报手续,适用“集中报关”通关模式;陆水、陆空、陆铁联运通关流程优化。 快速商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