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肿瘤

  • 格式:ppt
  • 大小:9.20 MB
  • 文档页数:6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状 T2WI
轴位 T1增强
• 增强后实性部分和囊 壁强化明显,囊内容 物不强化。
轴位 T1增强
矢状 T1增强
冠状 T1增强
患者 男 57岁 轴位 T1WI
• 一个月前左侧肢体麻 木,活动不灵,并逐 渐加重,头晕、头疼 及恶心。 • 实性部分呈稍长T1信 号,囊性部分呈更长 T1信号,边缘清楚。 • 脑干及四脑室受压。 • 幕上脑室扩张。
脑转移瘤的CT表现
• 平扫肿瘤密度不等,高、等、低、混杂密度均有。以低密度结节 影为多。 • 60~70%的病例为多发。 • 瘤灶多位于大脑皮层或皮层下灰、白质交界处。 • 肿瘤小者为实性结节,大者中间多有坏死,呈不规则环状。 • 87%的病例有脑水肿,小肿瘤大水肿为转移瘤的特征。 • 增强扫描:94%的病例有增强。坏死、出血不强化。呈环形、结 节状强化。 • 男性脑转移多来自肺癌,女性多来自乳腺癌。 • 癌性脑膜炎:平扫脑池、脑沟增宽,也可有脑室扩大。增强:可 见脑膜或室管膜强化,小脑幕也可呈不规则强化。
• 无分泌功能腺瘤
– 未分化细胞瘤 – 瘤样细胞瘤
按神经影像学与手术信息分类
• 部位
(1)鞍内 (2)鞍外生长 (3)异位
• 大小
微腺瘤(ø ≤10mm) 大腺瘤 (ø>10mm) 转移
• 生长类型
扩张型 肉眼可见周围侵犯
垂体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CT
– 平扫,增强,动态增强
• MRI
– 平扫,增强,动态增强
脑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移瘤
•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发病高峰年龄40~ 60岁,约占80%。
临床与病理
• 肿瘤发生脑转移的频率由多到少依次为肺癌、乳腺癌、 胃癌、结肠癌、肾癌、甲状腺癌等。 • 转移部位以幕上多见,占80%;幕下占20%。70~80 %为多发。多位于皮质髓质交界区。 • 肿瘤中心常发生坏死、囊变和出血,少数可见肿瘤内 钙化。 • 肿瘤周围水肿明显,水肿程度与肿瘤类型有关。 • 肿瘤血供多数较丰富,肿瘤内的血管结构与原发肿瘤 类似。以血行转移最多见。 • 临床表现: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视神经水 肿等。有时表现极似脑中风。
垂体大腺瘤的CT表现
• • • • 肿瘤呈圆形、分叶、或不规则形。 冠状显示呈哑铃状。 平扫为等密度,略高密度,低密度或囊变。 垂体瘤钙化很少见,约占1~14%。呈分散点 状亦可呈块状。 • 垂体卒中包括肿瘤出血、梗死。急性出血为高 密度,梗死和出血后期均为低密度。 • 增强:大多数强化,多数均匀,少部分不均匀, 坏死、液化可不强化。极少数呈环形强化。
• 垂体后叶--神经垂体
– 垂体后叶肿瘤较少,肿瘤又可称垂体细胞瘤
• 分泌性腺瘤(65%~80%)
– 单激素分泌腺瘤
垂体瘤功能性分类
PRL瘤最常见40%~60%,GH瘤20%~30%,ACTH 瘤5%~14%,余TSH和GnH瘤总共小于1%
– 多激素分泌腺瘤
混合性腺瘤,嗜酸性细胞瘤,催乳素生长激素细胞 瘤
CT
CT示垂体微腺瘤
• CT下,垂体微腺瘤 的直接征像
CT下垂体微腺瘤的间 接征像
垂体内密度异常 垂体柄偏斜
垂体局部隆起
垂体厚度增加
垂体下骨质吸收
CT 示 垂 体 大 腺 瘤
MRI正常垂体影像
垂体血管造影
• 利用MRI 增强,进 行血管成 像
颅咽管瘤
• 是颅内常见肿瘤,常见于儿童,也可发 生与成人,20岁以前发病接近半数。
听神经瘤的CT表现
• 肿瘤多为类圆形,多数与岩骨相交呈锐角,少数为钝 角。 • 等密度占50~80%,其余为低密度,高密度和混合密 度。 • 肿瘤周围水肿轻,出现率不足50%。 • 桥小脑角池闭塞,而相邻脑池扩大。 • 50~85%的病例可显示内听道漏斗状扩大,有的有骨 质破坏。 • 肿瘤压迫脑干、小脑及第四脑室。 • 增强:50~80%的肿瘤有增强,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 也可为单环或多环。未强化区,可以是囊变坏死,也 可为瘤内脂肪变性。
临床与病理
• 听神经瘤起源于听神经的前庭部分的神 经鞘,绝大部分为神经鞘瘤。肿瘤呈圆 形或类圆形,有完整包膜。肿瘤大可退 变或脂肪性变,可有内耳道扩大。多为 单发,偶可累及两侧。 • 临床表现为桥小脑角综合征,即病侧听 神经、面神经和三叉神经受损以及小脑 症状。
诊断
• • • • 听力学检查 前庭功能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 影像学检查:CT、MRI。目前MRI及 MRI增强扫描为公认的早期诊断小听神 经瘤的敏感而可靠的方法,并有助于桥 小脑角其他肿瘤的鉴别诊断。
影像学垂体与邻近组织解剖
垂体瘤的分类
• • • • • 良恶性分类 前叶肿瘤与后叶肿瘤 按肿瘤功能分类 按神经影像学与手术信息分类 病理学分类
– 普通光学显微镜分类 – 肿瘤免疫组织化学分类 – 电镜下分类(超微结构)
垂体前叶与后叶
• 垂体前叶--腺垂体,分量70%,女性稍 大于男性
– 垂体瘤大多数为腺垂体细胞瘤,垂体腺瘤
患者 女 55岁 轴位 T1WI
• 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 右侧肢体乏力,口齿 不清,无头痛、恶心, 症状逐渐加重。 • 实性部分呈稍长T1信 号,囊性部分呈更长 T1信号,边缘清楚。 • 右侧内听道扩大。四 脑室受压。
轴位 T1WI
冠状 T2WI
• 实性部分呈稍长T2信 号,囊性部分呈更长 T2信号。
病理特点
• 听神经瘤多源于内听道外(3/4),少数源于内 听道内,听神经瘤极少真正发自听神经,而多 来自前庭上神经,其次为前庭下神经,一般为 单侧,两侧同时发生者较少,肿瘤以内听道口 为中心呈圆形或椭圆形生长,肿瘤外观呈灰红 色,大小不一,形状各异,质底视脂肪性变与 囊变的有无和程度的差异而软硬不同,瘤体表 面有膜,肿瘤增长较缓慢,不同时期速度可不 同,若发展过快,其中心可液化囊变,瘤体本 身血管分布不多,源于神经但无神经从中穿行。
临床与病理
• 胚胎剩余学说:颅咽管在退化过程中的残留上 皮细胞,是颅咽管瘤的起源;化生学说:由垂 体腺细胞的鳞状上皮化生而来。肿瘤小如蚕豆, 大如鹅卵。可为球形或不规则形。肿瘤大多数 为囊性或部分囊性。囊壁光滑,厚薄不等,可 有散在钙化。囊内可为单房或多房,囊液黄褐 色并漂浮胆固醇结晶。肿瘤小部分为实性。囊 变和肿瘤实性部分多有钙化。 • 临床表现:儿童以发育障碍,颅压增高为主; 成人以视力、视野障碍,精神异常及垂体功能 低下为主。
• 血管造影
垂体微腺瘤的CT表现
垂体微腺瘤的CT表现: (1)垂体高度异常:40~81.5%有垂体高度增加。 (2)垂体内密度改变:快速注射对比剂后迅速扫描 肿瘤为低密度,延迟扫描为等密度或高密度。 (3)垂体上缘膨隆:大多数上缘中间或偏侧膨隆。 少数病例垂体上缘平坦。 (4)垂体柄偏移:左右或前后移位。 (5)鞍底骨质改变:鞍底骨质变薄、凹陷或侵蚀。 (6)血管丛征:动态CT扫描观察,垂体腺瘤使垂体 内毛细血管床受压、移位称血管丛征。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二)
川北医学院
垂体腺瘤
• 约占颅内肿瘤的10%左右。发生于成年 人,男女发病相等,但分泌催乳素的微 腺瘤多为女性。
垂体的生理作用与地位
• 内分泌的中枢
– 承上:接受下丘脑释放激素信号 – 启下:决定内分泌腺体发挥功能状态
• 生命必须器官,保护在最安全的部位
垂体与邻近组织 解剖
冠状 T1增强
矢状 T1增强
鉴别诊断
• 桥小脑角区肿瘤除常见的听神经瘤外, 还有三 叉神经瘤、脑膜瘤、胆脂瘤、蛛网膜囊肿等。 • ( 1)听神经瘤与脑膜瘤的鉴别: 神经源性肿瘤易 发生囊变, 可表现为小部分囊变, 大部分囊变及 全部囊变。而脑膜瘤不易发生囊变, 脑膜瘤在 T1加权像呈等或略低信号, 在T2加权像呈等或 略高信号, 在T1加权像和T2加权像上可见一薄 环状脑脊液样信号环绕, 增强后多呈均匀一致 强化, 可出现脑膜尾征。
临床表现
• 早期:多表现为缓慢发生的耳鸣、听力减退、 眩晕以及步态不稳等耳蜗与前庭功能障碍的症 状,也可见突发性聋。 • 中晚期:伴随肿瘤的不断增大,症状逐渐加重。 当肿瘤扩展到桥小脑角,可累及三叉神经,出 现患侧面部感觉异常和麻木等;若肿瘤阻塞脑 脊液循环,可引起脑积水和严重颅内高压症; 肿瘤压迫小脑,可出现患侧手足精细动作障碍, 行走步态不稳等,肿瘤压迫脑干,可导致肢力 减弱、肢体麻木、感觉减退等。
颅咽管瘤的CT表现
• 平扫肿瘤以囊性和部分囊性为多,形态 是圆形或类圆形,少数呈分叶状。CT值 变动范围大,含胆固醇多则CT值低。含 钙质或蛋白质多则CT值高。 • 大多数病例在实体部分与囊壁可出现钙 化。 • 增强:肿瘤实性部分和囊壁可出现钙化。
颅咽管瘤
常发生于鞍 上,向鞍内 生长,压迫 邻近结构。 混杂密度或 信号囊实性 肿块为其影 像学特征, 增强后不均 匀强化。
鉴别诊断
• ( 2)听神经瘤与蛛网膜囊肿、胆脂瘤、血管母细胞瘤的 鉴别: 蛛网膜囊肿表现为桥小脑角池局部扩大, 信号与 脑脊液一致, 对周围结构有压迫, 增强后无强化。胆脂 瘤呈葡行生长, T1加权像信号更低, T2加权像信号更高, 占位效应轻, 无异常对比增强。囊性血管母细胞瘤增强 后可见到有一强化的结节突出于囊腔内, 周围有血管流 空影有助于诊断。 • ( 3)听神经瘤与三叉神经瘤的鉴别: 三叉神经根的肿瘤 MR I信号与听神经瘤相似, 但常位于桥小脑角的上部, 中心位置偏前, 三叉神经瘤多跨越中后颅凹呈哑铃状生 长, 岩骨尖常伴有骨质破坏和吸收, 三叉神经增粗, 第Ⅶ 第Ⅷ 神经束无增粗,可以确定诊断。
MR表现
• 肿瘤位于后颅窝小脑桥脑角区,以内听 道口为中心,呈圆形或是椭圆形。 • T1WI肿瘤呈略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呈 高信号。 • 肿瘤信号可为一致性完全实质性,亦可 有囊性变(T1WI上为明显低信号,T2WI 为高信号)。
MR表现
• • • • • 增强扫描肿瘤强化有: 1、明显均匀一致性强化 2、不均匀强化(内部有液化坏死) 3、单环或是多换强化(囊性变) 占位征象:桥脑及四脑室受挤压变形, 移位,甚至四脑室闭塞。 • 内听道口扩大及骨质破坏。
轴位 T1WI
轴位 T1增强
• 增强后实性部分和囊 壁强化明显,囊内容 物不强化。
轴位 T1增强
冠状 T1增强
矢状 T1增强
患者 男 66岁 轴位 T1WI
• 由于左侧肢体活动不 灵,头晕,视物双影 入院。左侧听力下降。 • 左侧内听道内可见一 椭圆形等T2信号影。
轴位 T1增强
• 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 内听道无扩大。
50%有钙化。
5-10%可发
鞍上及鞍内生长的颅咽管瘤
听神经瘤
• 听神经瘤是指起源于听神经鞘的肿瘤, 占颅内肿瘤的5%—10%,占桥小脑角肿 瘤的75—80%。发病率次于神经胶质瘤、 脑膜瘤和垂体瘤。好发于30~50岁。20岁 以下者少见,多见于女性,左、右发生 率相仿,偶见双侧性。早期常见症状为 耳鸣、听力减退和眩晕,后期出现面神 经和三叉神经受损及小脑症状,高颅压 症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