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默流程优化九原则
- 格式:pdf
- 大小:207.46 KB
- 文档页数:3
流程再造——管理的第三次革命本讲重点流程再造(BPR)的概念与产生背景流程再造的意义流程再造的基本原则1、概念20世纪9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迈克·哈默(Michael Hammer)教授和CSC管理顾问公司的董事长詹姆斯·钱皮(James Champy)提出了管理流程再造(BPR,即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的概念,即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从而使企业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获得进一步的改善。
企业流程再造由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教授的迈克·哈默博士在1990发表于《哈佛商业评论》的《再造不是自动化,而是重新开始》一文中首次提出。
(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随后他与詹姆·钱皮于1993年合着《再造公司》一书,并以“管理革命的宣言”作为副标题,从而掀起了世界性的BPR研究浪潮。
哈默本人被《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列为20世纪90年代最卓越的管理大师之一,并与钱皮一起被誉为BPR的先驱和权威。
如果进一步扩大企业流程再造的概念,就不仅仅是对流程进行再造,而是要将以职能为核心的传统企业改造成以流程为核心的新型企业。
规范化企业一定要有非常规矩的管理原则,大家都要执行原则。
管理规则最重要的就是它的流程,流程表示企业的工作程序,流程被规范化以后,在一段时间内是固定不变的。
管理的三次革命:当前企业面临的“三C”挑战(因为顾客、竞争和变化这三个词的英文字头都是C,所以我们叫做“三C”挑战):顾客越来越精明,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需要个性化的服务,因此要求企业研发个性化的产品,满足不同层次的客户需求。
中国加入WTO给企业带来非常严峻的挑战。
企业要不停地围绕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与同行企业进行竞争。
世界经济形势和竞争规则不断变化,科技高速发展,企业要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增强竞争优势。
迈克尔哈默业务流程再造的8项原则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1. 导言业务流程再造是企业提升效率、优化运营的重要方法之一。
谈谈对流程优化及流程再造的认识流程优化指在企业经营和内部管理运营(如理念、产品、服务、模式、方法等方面)未发生主动、明显改变的情况下,对现有业务流程自发地、持续地进行自我改造、调整,实现流程绩效和组织绩效的持续改善提高。
流程再造,是指对组织的作业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求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各项当今至关重要的绩效标准上取得显着的改善。
流程再造是美国学者哈默和钱皮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在企业界兴起了一个管理变革浪潮。
其目的是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取得显着的改善,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竞争、变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
流程优化和流程再造是相对的,流程优化是在现有的流程上进行改良,流程再造是重新设计新的流程,选择流程再造还是流程优化,取决于企业流程管理深度与方向的战略。
流程优化不仅仅指做正确的事,还包括如何正确地做这些事。
流程优化是一项策略,通过不断发展、完善、优化业务流程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在流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对流程进行不断的改进,以期取得最佳的效果。
对现有工作流程的梳理、完善和改进的过程,称为流程的优化。
流程再造是企业全面的管理改革,它将彻底颠覆企业以前的管理格局,无论组织上、思想上,还是方法上都不同于传统管理。
至于企业是否需要流程再造取决于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将要达到的目标。
濒临破产的企业,必须选择流程再造,否则可能是死路一条。
这是被动选择,也是无奈之举。
雄心勃勃的企业要超越同行,成为行业领导者,则会主动选择流程再造,否则按部就班,无法实现超越目标。
怎么判断一个流程是否需要优化或再造呢?好流程有九个特征:(1)流程是否包括完整的5W2H(WHAT、HOW、WHY、WHEN、WHERE、WHO 、HOW MUCH),流程相关的要素是否全面到位。
(2)流程是否包括大量有商业价值的规则。
(3)流程是否包括运作过程所需要的资源。
(4)流程是否包括运作过程所需要的信息和结果性的事实。
S TA E 职业培训ZHIYEPEIXUN哈默等人建立流程再造管理理论班组管理系列讲座之八:20世纪80年代末、90其中的代表人物有托马斯·达文波特和米歇尔·1990年米歇尔·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文章,出企业再造的概念,1993年与詹姆斯·钱比合著出版《企业再造》一书,并迅速在企业管理实践领域引发了一场革命。
据估计,因受企业再造潮流的影响,美国绝大多数的大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都在不同程度上实施了各种形式的企业再造工程。
企业再造理论之所以产生了如此广泛的影响力,主要是它提出了一整套显著区别于传统管理理论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传统管理理论是基于1776年亚当·史密斯《国富论》的分工理论发展起来的。
这套分工理论认为,组织分工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并指导西方国家企业的大批量生产和流水线生产起了重大作用。
以后的管理理论,包括20世纪70年代的战略管理和80年代的企业文化,都是基于劳动分工原理发展起来的基本管理方法。
20世纪90年代,随着顾客、竞争、变革等经营环境的巨大变化,《公司再造》认为企业需要从200多年来按照分工理论所形成的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以全新的角度对企业经营的方式进行根本性思考,根据信息社会的要求,将组织构架按照自然的跨部门的流程重新组装。
首先,重申了将满足顾客需求摆在第一位的重要性,主张通过对企业各项经营活动进行商业价值分析,保留那些为顾客提供实实在在的价值增值的活动,精简那些价值增值性差的活动,以不断巩固企业的竞争优势。
其次,强调根据价值增值的客观要求,以业务流程为中心,打破传统的以劳动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旧的企业部门结构,将以往分工过细的职责、活动进行重新组合,以实现对企业组织过程的重新构思和重新设计。
最后,倡导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减少既定业务流程中的重复劳动和等待时间,或者是对原有的业务流程进行创造性的设计,以求企业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至关重要的绩效因素上,取得显著且持续的改进。
哈默业务流程再造的七个原则解读The seven principles of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y Hammer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into how organizations can transform their operations to achieve greater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These principles serve as a guide for businesses looking to streamline their processes and improve overall performance. By understanding and applying these principles, companies can identify opportunities for improvement and implement changes that lead to lasting success.在哈默提出的业务流程再造的七个原则中,为组织如何转变其运营以实现更高效和更有效提供了宝贵的见解。
这些原则为寻求优化流程并改善整体绩效的企业提供了指导。
通过理解并应用这些原则,公司可以识别改进的机会,并实施变革以实现持续成功。
One of the key principles is to organize around outcomes, not tasks. This shift in mindset encourages organizations to focus on the end goals of their processes, rather than getting bogged down in the individual tasks that make up those processes. By aligning their efforts with desired outcomes, companies can create a more cohesive and efficient workflow that ultimately leads to better results.其中一个关键原则是围绕结果而不是任务来组织。
公司流程设计与优化的基本原则1.简化流程:将复杂的流程简化为简单明了的步骤,去除冗余环节,提高流程的效率和执行的可行性。
简化流程可以减少工作时间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2.优化资源分配:合理分配资源是流程设计与优化的关键,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通过优化资源分配,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3.强调规范化:制定明确的规范和标准,将流程中的每一步骤、每一个环节都规范化,使得每个人都能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工作。
规范化的流程有利于提高工作质量,减少错误和失误。
4.强化信息化:借助信息技术,实现数据的自动化收集、分析和处理,提高流程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信息化可以更好地管理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减少传统人工处理的繁琐和错误。
5.强调团队协作:公司流程设计与优化需要各部门之间的紧密协作和配合。
流程设计过程中,需要与相关岗位人员进行深入沟通和讨论,充分听取意见和建议,以确保流程设计符合实际需求并能够得到顺利执行。
6.鼓励持续改进:流程设计和优化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公司应该鼓励员工不断反思和总结,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同时,要建立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处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7.风险管理:在流程设计和优化中,要充分考虑潜在的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流程设计应该能够预防和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确保流程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8.客户导向:流程设计和优化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关注客户价值,通过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客户的期望和要求。
9.灵活性和适应性:公司流程设计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适应不同的变化和需求。
流程应该具备一定的弹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10.整体化思维:流程设计和优化需要考虑整个流程的复杂性和关联性,而不仅仅关注于流程中的其中一环节。
整体化思维可以帮助公司发现流程中的薄弱环节和瓶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总之,公司流程设计与优化需要注重简化流程、优化资源分配、强调规范化、强化信息化、强调团队协作、鼓励持续改进、风险管理、客户导向、灵活性和适应性,以及整体化思维。
公司流程设计与优化的基本原则1.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流程设计与优化的根本目标是为了提高客户满意度,因此必须从客户的角度出发,理解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并将其置于流程设计的核心位置。
2.精简化与标准化:流程设计与优化的关键在于简化工作流程,并确保流程的标准化。
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错误率、减少资源浪费,并为公司提供快速、一致的服务。
3.沟通与协作:流程设计与优化需要跨部门合作,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沟通与协作机制。
各部门之间应当及时分享信息、共享资源,协同合作,以确保流程能够顺畅地进行。
4.数据驱动:流程设计与优化应当基于数据分析和评估。
通过收集、分析和评估数据,可以了解流程的瓶颈和问题,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以提高流程的效率和质量。
5.定期评估与改进:流程设计与优化并非一劳永逸,而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
公司应该定期评估流程的效果,找出问题并加以改进。
这样可以确保流程持续优化,适应变化的环境和需求。
6.引入科技支持:流程设计与优化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来提高效率和质量。
例如,公司可以使用工作流管理系统、自动化工具和数据分析软件等科技工具来实现流程的自动化、监控和改进。
7.增强员工参与与反馈:流程设计与优化应当充分考虑员工的参与和反馈,因为员工是流程的执行者和改进者。
公司应该积极听取员工的建议和意见,改善流程的设计和实施,并为员工提供培训和支持,以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8.考虑风险管理:流程设计与优化需要考虑风险管理。
公司应该识别和评估与流程相关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来减轻和管理这些风险,以确保流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9.持续改进与创新:流程设计与优化应该是公司持续改进和创新的一部分。
公司应该鼓励员工提出新的想法和方法,不断寻求改进和创新的机会,以保持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
总之,公司流程设计与优化的基本原则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精简化与标准化,沟通与协作,数据驱动,定期评估与改进,引入科技支持,增强员工参与与反馈,考虑风险管理,持续改进与创新。
流程再造内涵及主要思想和原则自从流程再造思想诞生以来,对于“再造”的理解就存在不同的看法。
且不说由Reengineering 衍生而来的Redesign(再设计)、Reorganization(再组织)、Reposition(再定位)、Revitalization(再生)等分支观点,以及由此激发的人们Re-everything(再造一切)的激情。
单是能用来矫正或丰富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流程再造)的定义的就有BPI(Business process improvement,流程改进)、BMR(Business model reengineering,生意模式再造)、BPM(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流程管理)和IPR(Industrial process reengineering)。
持BPI观点的代表人物是詹姆斯.哈林顿,他认为“BPI是一种以预防为导向的企业管理方法,从源头上预防错误产生。
”“在当今的许多公司里,很多单个组织的工作都十分出色。
他们做着自己的事,热衷于达到或超过自己的目标,但是他们并不了解或关心自己的工作如何影响下一流程中的其他人,他们只是对他们所做的事和他们如何被考核感兴趣。
这种情形导致了工厂车间中普遍存在的次优化行为。
”而BPI的目标就是优化,通过逐步优化实现渐进式的再造。
消除流程中的不增值环节只是流程再造的手段而已,推动生意模式的转型,以适应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已经成为流程再造的主要目标。
信息手段已经不仅仅被用来作为流程再造的工具,更多地被用来搭建面向全程供应链的崭新生意模式。
生意模式再造对企业生存力和竞争力的影响将远远大于流程再造。
所以,有学者提出,为了让再造的主题更明确,更简洁,也更加能够直击要害,企业应该进行生意模式再造,而不是搞别的牵涉面太广重点不突出的再造,更不是陷于低层次的具体流程的再造。
哈默提出的简化改造企业业务流程的方法As businesses continue to evolve in the modern era, it is essential for organizations to streamline their operations and adapt to changing market conditions. 哈默提出的简化改造企业业务流程的方法,为企业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挑战。
One of the key benefits of simplifying and transforming enterprise business processes is the increased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that it can bring. By eliminating unnecessary steps and bottlenecks in the workflow, companies can save time and resources while improvin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ir products and services. 简化和改变企业业务流程可以提高效率,增加生产率,让企业更具竞争力。
Moreover, streamlining processes can also lead to cost savings for businesses. By identifying and eliminating waste in the system, companies can optimize their operations and reduce unnecessary expenses. This not only improves the bottom line but also allows organizations to reallocate resources to more strategic areas of the business. 此外,简化流程还能够带来成本节约,让企业更有竞争力。
十大原则、七大步骤,企业该如何进行流程优化?1990年,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哈默博士首先提出了业务流程再造(BPR)的概念。他认为,业务流程再造就是从根本上考虑和彻底地设计企业的流程,使其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关键指标上取得显着的提高。哈默的BPR思想曾被认为是“恢复美国竞争力的唯一途径”,但是从根本上考虑和彻底地设计企业的流程彻底改变了企业多年来的工作习惯,导致了很多的失败案例,所以,很多学者认为BPR过于激进。因此一些企业在实施业务流程变革过程中,不是对现有流程进行全新设计,而是对现有流程进行柔和的、循序渐进式的改进,使之符合变革目标的需要,这就随之提出了流程优化的思想。一、业务流程优化的内涵流程就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活动。企业流程是指为了完成企业的某一目标或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逻辑相关活动的有序集合。企业业务流程关系到整个企业的运作,因而它是整个企业的核心,企业业务流程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石。业务流程优化(BusinessProcessImprovement,简称BPI),是从企业绩效出发,对现有工作流程进行调研、分析、梳理、完善和改进,打破部门壁垒,增强横向协作,进而提高企业运作效率,降低企业整体运营成本,从而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规范管理的要求促使企业不断进行业务流程的优化,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实现企业快速、稳定、可持续发展。业务流程优化的内涵是是以企业现有业务流程的问题为指向,对现有流程进行调研、分析、梳理、完善和改进,利用IT技术和其他配套支持手段,在满足业务和管理需要的前提下,打破部门间的壁垒,按照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运作企业业务流程,提升企业敏捷性及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尽可能减少无效的或不增值的活动,减少等待时间、协调工作量和重复工作等。例如,审批类流程要考虑审批的分级分类,重在审批规则、审批要素、预算控制和授权体系,减少审批层级和时间等。二、业务流程优化的十大原则企业面对日新月异的外部市场环境和内部运行的低效率状况,原有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模式已难以适应当前市场和经营环境的变化,必须对现有业务流程加以调整和优化。而很多企业在流程优化过程中面临着更现实的问题,如何去优化一条条具体的业务流程,应该遵循什么原则,流程优化才能按照正确的方向持续进行?本文将业务流程优化的原则总结如下:1、以流程为导向。改变原有的职能导向管理模式,根据流程的要求设置相应职能岗位,而不是根据现有的职能岗位设计流程。实现从面向“职能”管理到面向“流程”管理的转变,提高业务流程的运转效率,从“流程”出发调整岗位职责、部门职责及绩效考核指标。2、基于现实。业务流程优化应充分考虑公司现有管理基础、资源能力现状。同时,应走出办公室,亲身体验,绝不可少数人闭门造车。3、循序渐进。业务流程优化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业务流程优化的基本过程是:现有流程描述——探讨其合理性——流程改善——流程运行——再探讨——再改善。这样循环往复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断进行改善,从而最终达到最优设计。4、面向客户。流程的客户是使用流程产出的外部组织、内部部门或个人,流程存在的意义在于最大程度的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比如订单处理流程是满足客户对订单涉及的产品、服务、质量、交货期的要求。招聘及培训流程是向相关业务部门提供符合岗位要求的新员工等等。5、结果导向。客户是流程的终点,流程绩效应是客户意志的体现,流程产出应符合客户要求,流程的各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应以最快速度、最低成本、最小风险和最高品质的确保流程产出。6、职责完整性原则。尽可能使一个人或一个部门完成相对独立的功能,明确流程节点之间的相互协作关系,这样才能打破部门间的壁垒,减少协调工作量。因此,流程优化应根据业务关联度的高低进行业务处理功能的分解和并归,将业务关联度高的业务处理功能归并到同一个岗位或同一个部门。7、并行原则。在流程执行过程中,应尽量缩短业务处理时间,对能够平行开展的工作尽可能安排平行开展,这样可以缩短流程各个节点之间的等待时间。让流程后续过程中的有关人员参与前段过程,如果没有必要参与,也将前端信息及时传递给后续过程的参与者,消除信息孤岛,从而使节点之间进行良好的对接。8、价值增值。通过流程设计,应尽量提高与价值创造有关节点活动的运作质量,减少不必要的非增值作业环节,规范剩余节点中具体的活动内容,紧紧围绕为主价值链提供迅速和有力的服务。9、定义精确。流程的产出、流程活动、流程投入等各组成要素的特征必须定义精确、清晰,应尽可能量化。10、IT支持。业务流程优化过程应该尽可能的与信息技术应用相结合,即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规范管理体系、固化业务流程,并提高信息交互速度和质量。业务流程优化离不开IT的支持,信息化是流程优化的基础,它是提供信息共享和执行业务流程的工具和载体,可以提高流程的运行效率和对外部变化的响应速度。三、业务流程优化的步骤1、组建流程优化组织。业务流程优化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在决定进行流程优化前应该成立由企业高层、中层、业务骨干、咨询顾问组成的流程优化小组,对流程优化工作进行分工,确定流程优化的实施计划。咨询顾问应对流程优化小组成员进行流程管理专业知识培训,确保小组成员掌握流程梳理、流程分析、流程设计、流程图绘制、流程说明文件编制和流程实施等专业知识和技能。2、流程调研。流程优化小组应首先对企业现有业务流程进行系统的、全面的调研,分析现有流程存在的问题,确定流程优化后要达到的目标。一般的制造型企业的业务流程有数百个之多,这些流程分布在各个部门的内部、部门之间以及企业与客户及供应商之间,同时,由于企业原有业务流程的不明确性,同一业务的执行者对流程的描述也存在着差别,这就使得对流程的梳理工作变得更为复杂。3、流程梳理。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调研后应进行流程梳理,流程梳理往往有着庞大的工作量,其成果一般包括一系列的流程文档,包括业务流程图、流程说明文件等。流程梳理工作本身的价值在于对企业现有流程的全面理解以及实现业务操作的可视化和标准化,同时,应明确现有业务流程的运作效率和效果,找出这些流程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后续的流程优化工作奠定基础。4、流程分析。对现有流程进行梳理后应进行分析,清晰原有流程的关键节点和执行过程,找出原有流程的问题所在,并考查优化过程中可能涉及的部门。同时,应征求流程涉及的各岗位员工意见,说明原流程有哪些弊端,新流程应如何设计使之具有可操作性。5、设计新的流程。经过流程分析后,根据设定的目标以及流程优化的原则,改善原有流程或者重新设计新的流程,简化或合并非增值流程,减少或剔除重复、不必要流程,构建新的流程模型。新流程模型构建后应与IT技术相结合,使软硬件和企业的实际管理运营结合起来,并将新流程固化到公司的IT系统中,如ERP或OA系统,使流程信息能通过IT技术及时汇总、处理、传递,这是业务流程优化过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6、评价新的流程。根据设定的目标与企业的现实条件,对优化设计后新流程进行评估,主要是针对新流程进行使用效率和最终效果的评估,即“双效”评估。7、流程实施与持续改进。业务流程经过“双效”评估后,应该进行流程的运行实施,在实施业务流程的过程中,应进行总结完善、持续改进,也就是说,流程优化是一个动态循环过程,流程分析、流程设计、流程评价、流程实施、流程改进再进入下一次分析、设计、评价、实施、改进,也是一种动态的自我完善机制。业务流程管理是企业管理水平的体现,它决定着企业的运作质量和效率。优化业务流程,加强企业流程管理,是企业低成本、高效运营的保证。。
流程再造的原则流程再造的原则尽管流程再造思想还不够成熟和完整,但因为理论界和企业界的持续关注,也在十余年的传播和推广间得到了不断的完善。
迈克尔?哈默在其1990年发表的宣言式文章中,设定的流程再造的原则,随着各国学者理论研究深入和对企业流程再造实践经验的总结,被不断补充和完善。
流程再造原则的日渐丰富,尤其是大量来自企业实践体验、经过反复验证的经验总结,不仅丰富了流程再造的思想,提供了更多的理论依据,更重要地是,为企业的实践归纳了非常宝贵的、可资借鉴的经验。
对这些原则的总结、研究、验证、完善,可以使流程再造的全面推行少走弯路,少绕圈子,少交学费。
对于这些原则的研判和消化吸收,可以为流程再造提供切合实际而又不偏离思想精髓的工作思路。
学者们和企业一起,在研究和实践中,陆续归纳出了不少流程再造的原则,其中,很多原则是重复和相近的,有些原则则显得牵强附会。
笔者在本文中重点介绍三位学者总结的流程再造原则,同时,在学习领会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流程再造原则作了一些补充。
迈克尔?哈默的八原则迈克尔?哈默在他的开篇之作“再造不是自动化,而是重新开始”一文中为流程再造总结了八条原则:一是要围绕结果进行组织,而不是围绕任务进行组织。
企业应当围绕某个目标或结果,而不是单个的任务来设计流程中的工作。
二是要让利用流程结果的人执行流程。
基于计算机的数据和专门技能越来越普及,部门、事业部和个人可以自行完成更多的工作。
那些用来协调流程执行者和流程使用者的机制可以取消。
三是要将信息处理工作归入产生该信息的实际工作流程。
四是要将分散各处的资源视为集中的资源。
企业可以利用数据库、电信网络和标准化处理系统,在获得规模和合作的益处的同时,保持灵活性和优良的服务。
五是要将平行的活动连接起来,而不是合并它们的结果。
将平行职能连接起来,并在活动进行中,而不是在完成之后,对其进行协调。
六是要将开展工作的地方设定为决策点,并在流程中形成控制。
哈默流程优化的9项思想原则•相关推荐哈默流程优化的9项思想原则[原创]我看哈默流程优化的9项思想原则:以客为终、尊重一线、以多样化应对复杂性序:最早从王玉荣老师的《流程管理》(第一版)中接触到哈默提出的流程优化(或流程再造。
对于本文,区分这两者意义不大)9项思想原则。
先后经历了开始感觉很经典,意识到流程优化也有指导原则;后来认为很一般,都是些基本道理,地球人都知道。
到如今,看了《企业再造》的原著,又经历了3年多以流程视角观察企业的实践,越发感觉这些原则确实很经典,越看越有味。
但也发觉这9条找不出太强的逻辑性,在不同的书、文章中还有很多不同的理解,要是少一点就比较好记、好理解。
此外,从我对流程管理的理解来看,“流程优化的思想原则”在流程管理体系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他部分大都涉及“变革管理”的内容。
把“流程优化的思想原则”探讨清楚、理解透非常有价值。
因此,我把我的初步思考,粗略整理如下,和大家分享。
其实每一条,展开都能说很多。
随手写就,详略不一,请大家多多指正,过程中我再丰富和完善。
追问本源,以客为终1、组织结构应该以产出为中心,而不是以任务为中心企业设置组织机构,从事各种任务的目的,最终都是为了实现有效产出,以满足顾客需求。
可以说,满足顾客需求是企业的终极使命。
但随着时光的推移,企业业务逐渐复杂,各种任务自我衍生,派生了很多新的任务。
此时,组织结构也出现了叠床架屋的现象。
蓦然回首间,只见企业中一个个割裂的部门,如何为顾客提供有效产出却模糊不见。
正如“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企业肯定不是为了设置组织机构而存在,为了运作而运作。
不论什么阶段,以如何有效产出来观察企业,都让人有醍醐灌顶之感,触发对任务安排以及组织结构设置的真正反思。
2、单点接触顾客大家对于“首问负责制”都已经非常熟悉,在政府、服务业广泛应用。
就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别人传一句话或者捎一件物品,在把话传到或把物品送到之后,也都会告诉一下托付我们的人,说事情已经办完了。
流程再造必须把握的七大原则【IT168 资讯】流行于上世纪90年代的流程再造(BPR,Bush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的管理思想一经出台,立即被IBM、HP、AT&T、沃尔玛、宝洁、通用汽车、福特汽车等等大公司付诸于实践,并取得了巨大成功,使许多企业获得了新生。
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在600多家欧美大型企业中,有70%的企业在推行BPR计划,有15%的企业表示正在积极考虑。
企业界把它视为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人们希望运用这一新的思想来加速企业自身的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流程再造(Bush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是九十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教授迈克尔·哈默(Michael Hammer)博士和CSC指数咨询公司董事长詹姆斯·钱匹(James Champy)为了探寻美国汽车技术落后的原因,学习日本经验后提出来的。
根据Hammer与Champy的定义,"业务流程再造就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Process)进行根本性(Fundamental)再思考和彻底性(Radical)再设计,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戏剧性的(Dramatic)改善",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竞争和变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
作为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革命的理论,"流程再造"包含着这样两个基本思想:一是组织必须识别哪些流程是关键,并使之尽量的简洁有效;二是必须扬弃枝节(包括企业中可有可无的人)。
显然,BPR对企业的改造是全面的、彻底的,只有紧紧抓住企业的业务流程,以流程改造为核心、依次对企业的战略、组织、管理、人事、理念等进行整体性的彻底改造,才能称作对企业的再造。
这就意味着要从事物的根本着手,不是对现有的事物作表面的变动,而是把旧的一套抛掉,将现行体制打破重组。
哈默评价流程好坏的四大维度
第一维度:目标明确性
一个好的评价流程应该具有明确的目标。
目标明确性指的是评价流程的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并与组织或项目的目标一致。
这可以确保评价流程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如果目标不明确,评价流程可能无法真正满足组织或项目的需求,也无法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第二维度:有效性
评价流程的有效性是评价流程好坏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一个好的评价流程应该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估所要评价的对象或主题,并能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见解。
有效性可以通过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全面性和可信度来评估。
一个有效的评价流程可以提供客观、准确的数据和信息,帮助组织或项目做出正确的决策和改进措施。
第三维度:透明度
第四维度: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是评价流程好坏的另一个关键维度。
一个好的评价流程应该具有可持续性,即评价流程应该能够长期持续地实施,并能够适应组织或项目的变化和需求。
可持续性可以通过评价流程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和可维护性来评估。
一个可持续的评价流程可以确保评价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从而为组织或项目提供持续的改进和学习机会。
综上所述,一个好的评价流程应该具备目标明确性、有效性、透明度和可持续性四个维度的特点。
通过对这些维度进行评估,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评价流程的优劣,并为组织或项目提供有价值的评价和改进建议。
通用工具类
哈默流程优化九原则(Hamer process optimization nine principles,POP)
【工具解析】
哈默流程优化九原则,是由美国迈克尔•汉默总结的流程管理思想原则,它描述了流程管理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的基本关系,是解决流程问题的指导思想。
九原则如下:
1.组织结构应该以产出为中心,而不是以任务为中心
流程管理强调打破原有的职能界限和任务划分,尽可能将跨越不同职能部门由不同专业人员完成的工作环节集成起来,由一个人或一个小组来完成,员工的工作应该是围绕着目标或产出,而不是围绕着单个任务来设计的。
2.让那些需要得到流程产出的人自己执行流程
让流程关系最密切的人自己完成流程时,就大大消除了原有各工作界面之间的摩擦,从而减少了管理费用,提升了效率。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取消所有专业部门的专业职能,而是要以全局最优为标准。
3.将信息处理工作纳入产生这些信息的实际工作中去。
随着IT技术的发展和员工素质的提高,将企业中收集信息的部门和处理信息的部门进行融合成为可能,信息收集和处理工作在产生信息的实际工作中一并完成。
4.将各地分散的资源视为一体
利用数据库、远程通讯网络以及信息分布处理系统,将各地的资源统一处理,可以获得更大的规模效益的同时,保持灵活并满足更多范围的服务。
5.将并行工作联系起来,而不仅仅是联系产出
在进行并行工作时,在各项独立活动过程中建立联系,而不是在最后进行简单的组合,这样可以缩短产品开发期,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6.使决策点位于工作执行的地方,在业务流程中建立控制程序
一种传统的假设认为一线工人既没有时间也没有意愿去监控流程,同时他们也没有足够的知识和眼界去做出决策。
这种假设构成了整个金字塔式的管理结构的基础。
而今,信息技术能够捕捉和处理信息,专家系统又拓展了人们的知识,于是一线工作者可以自行决策,在流程中建立控制,这就为压缩管理层次和实现扁平组织提供了技术支持。
7.流程多样化
传统的大批量生产为实现规模经济,输入无论难易、大小、缓急都遵循统一流程进行。
统一流程把常规情况和特例混杂在一起,运转复杂,速度迟缓,无法适应市场多元化和需求多变化的发展。
为主动适应新的市场环境,流程管理支持流程多样化,企业可以根据不同市场、不同输入、不同形式制定具体的流程流转。
8.单点接触顾客
企业和顾客只有一个联系点即业务专管员或业务负责人。
业务负责人还应该具备这样的能力:能使用流程中所用的信息系统,有能力与流程的其他执行人员保持联系并相互协助工作。
9.从信息来源地一次性地获取信息
在信息难以传递的时代,人们往往会重复地采集信息,不可避免地会给企业造成延迟,输入
错误以及额外费用。
然而今天,当信息技术如此飞速发展而又如此普及的时候,我们可以将信息存储与在线数据库中,让所有需要信息的人实现共享。
【工具作用】
哈默流程优化九原则的作用在于对不同的流程,阐述了共性的实现原则可以去遵循。
适用于公司的各项管理体系建设和流程优化业务。
【使用方法】
1.对流程进行全面调研和分析
对问题流程进行调研,确定问题流程范围和目标。
并经过管理标准文件收集、信息系统数据收集、现场访谈、流程串行测试等手段,充分了解流程运行现状,找出问题点或客户抱怨点。
2.运用哈默流程优化九原则,设计优化流程
针对具体流程,以哈默流程优化九原则为指导思想,重新构架流程,并形成优化方案,经流程相关单位充分讨论后,报领导审批。
3.形成标准,总结提升
流程拥有单位根据批准后的优化方案,对管理标准进行优化修订,并纳入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并进行将标准进行IT固化。
新标准推行后,应进行问题跟踪,并形成总结,为下次的优化提升形成知识沉淀。
【典型案例】——SRM系统流程优化
SRM系统流程优化主要措施如下:
1.总体思路:通过管理标准与系统流程的对应分析,找出系统流程的缺陷以及标准本身的不精益,运用哈默流程优化九原则,对系统流程进行优化。
2.实施步骤:
需求明确
明确范围:根据公司督办和部门督办,本次优化目标包括:生产性采购、非生产性采购和供应商准入三方面的流程
明确目标:找出流程周期长的问题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分析诊断
资料收集:
程序标准收集:管理团队通过一体化管理平台收集生产性采购、非生产性采购和供应商准入等相关标准,并学习掌握;
系统流程收集:通过SRM项目组,收集绘制SRM系统从采购申请、招议标安排、招议标执行、合同审批的全过程流程;
系统执行数据收集:针对部门提出的具体流程实例,抽取系统的执行数据。
分析
管理标准与系统流程对应分析,找出系统缺陷,以及标准本身的不精益;
通过执行数据与管理标准的对应分析,找出支持的不合规;
通过执行数据分析,找出流程执行瓶颈;
优化设计
运用哈默流程优化九原则,对系统瓶颈问题进行优化设计,并落实到信息系统中:
运用“使决策点位于工作执行的地方,在业务流程中建立控制程序”的原则,优化采购授
权,并建立审批执行标准,使业务活动在执行过程中得以控制。
运用“单点接触顾客”的原则,将SRM系统与CMP系统尽量整合,使用户只用登陆CMP 系统就能完成流程审批等工作。
运用“从信息来源地一次性地获取信息”原则,完善申请表单,尽量将流程信息在申请阶段提供完整,为后端的流程执行提供完全信息。
运用“流程多样化”原则,将非生产采购按品类进行分类,不同的分类走不同的流程,提高流程效率。
最后,形成问题解决方案,征求各方意见后形成改进措施:
一、固化E化
1.对标准中的缺陷,由采购部牵头进行修订并发布到一体化管理体系
2.对SRM系统流程进行调整,使之符合管理标准
3.对标准中未完全E化的流程进行E化,实现全过程的流程E化
二、宣贯运行
对流程优化设计结果以KTM表的形式进行问题管理,是改进措施得以落地。
三、总结回顾
在优化后的三个月对SRM流程进行管理审计,确认优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