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立体管状织物的三维圆织法成型

立体管状织物的三维圆织法成型

立体管状织物的三维圆织法成型
立体管状织物的三维圆织法成型

立体管状织物的三维圆织法成型
周申华 单鸿波 孙志宏 毛立民
(东华大学 纺织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 201620) 摘 要 现有立体纺织的成型主要有三维编织、立体机织、立体缝纫等方法,这些方法在立体管状织物的规格化、 连续化生产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立体管状织物成型方法,即圆织法,该方法通过引纬器在圆 周方向同时引入连接面内纤维的纬纱及连接各层组织结构的垂纱,结合特定规律的经纱开口运动,以获得近于正交 组织结构的立体管状织物。该方法可实现经纱的连续供给,成型效率高,适用于立体管状织物的规格化、连续化生 产,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立体管状织物; 三维圆织法; 纬向垂纱法 文献标志码:A
中图分类号: TS 105
Circular Weaving Method for 3D Tubular Fabric
ZHOU Shen-hua, SHAN Hong-bo, SUN Zhi-hong, MAO Li-min
(Donghua University,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Advanced Textile Machinery, Ministry of Education, Shanghai 201620, China) Abstract The production methods for 3D fiber textile composites are 3D-braiding, 3D-weaving, 3D-stitching etc, but they
are still not very competent at making 3D tubular fabric due to lacking of standardizing and successive production.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3D circular weaving method which can produce 3D tubular fabric of orthogonal weave structure. Weft yarns and binder yarns are put into the tubular fabric circumferentially by shuttles, connect the warp yarns both within weaving plane and through thickness of the fabric. By this method, warp yarns could be supplied continually and 3D tubular fabrics can be produced as a standard series with high continuity and efficiency, which may have a great prospect. Key words 3D tubular fabric; 3D circular weaving; “weft-in” binder yarn
管状结构件是工程中广泛应用的基本构 件,采用树脂基高强纤维(如芳纶、碳纤维等) 制成的立体管状结构件具有质量轻、比刚度与 比强度高、耐疲劳性能优异、耐腐蚀性能好等 特点。目前,随着纤维加工、纺织工程、复合 材料成型技术、先进制造工程等学科的不断发 展,以轻质高强复合材料所制作的立体管状织 物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用纺织品,已成为一种 重要的结构材料,可用于制作各种结构支架、 输送管道、衬套、罩壳、超耐高温隔热管等产 品,在能源输送、环境保护、化学化工、航空 航天、生物化工、医学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 应用前景[1],并且也被列入中国 2010-2015 年 产业用纺织品的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正得到越 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提出一种新的立体管状织物成型方 法,即三维圆织法,该方法通过一定规律的开 口及引纬动作, 可实现立体管状织物的规格化、 连续化生产,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1.现有三维织物成型方法分析
立体管状织物的三维纺织成型主要有三维 编织、立体机织、立体缝纫等方法。 三维编织法是一种利用载纱器在按成型规 律设计的轨道中按规律运行而获得三维织物结 构件的方法。如美国专利 5,337,647、4,719,837 和 6,439,096[3~5]等列举了与三维编织法相关的 成型机理及成型设备。该方法由于在编制过程 中每一根纱线的运动都需要一个载纱器携带完 成,所以在编织大型结构件时,需要载纱器的 数量庞大,能耗大,运动控制复杂;同时,为 了使载纱器在运动过程中保持较低的负载和较 高的速度,载纱器的载纱量受到较大的限制, 连续生产的时间较短;此外,当一个载纱器的 纱线使用完毕后,为了避免后续连续停机更换 其他纱管, 需要将所有载纱器的纱管同时更换, 这样造成了大量的换管、接头的工作量,原材

料的浪费较大且难以保证纱线接头的质量[7]。 立体机织方法主要用于织造平幅矩形立体 织物,在某些织物中间打断纱线形成中空形状 的实际案例也被采用。针对管状及圆筒状立体 织物的立体机织法主要有“全自动机织”技术 [5] ,该技术主要采用与织物内径等径的泡沫塑 料芯来实现,织造时在泡沫塑料芯径向方向上 呈螺旋状植入一系列预先复合好的复合材料刚 性棒,然后将织造纱线依次分别沿周向和轴向 缠绕在刚性棒所形成的通道中形成织物。该方 法的优点是能够形成各种形态的回转体立体织 物,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产品的生产,但在面 向大批量生产时,加工成本较高、速度较慢。 立体缝纫法主要机理是一种将平面织物进 行叠加达到所需的厚度,然后通过缝纫设备将 其用缝线连接为一个整体的成型方法。其原理 简单,无需研发复杂的专用设备,且所获得的 织物或管状织物的形状较为丰富,但对结构用 复合材料立体织物的预成型件而言,在立体缝 纫工艺过程中缝针穿透织物时会对组织面内的 纤维造成损伤,且会使织物产生扭曲,导致复 合材料性能的降低。[6][7] 综上所述,现有的三维纺织成型技术种类 较丰富,且各有其特色,可成型多种形态的立 体织物, 然而这些技术普遍共有生产成本较高、 生产速度较慢、生产连续性较差等不足,故其 主要适用于单件或小批量生产,而对于立体 管状织物这种采用系列化、批量化生产的产 业用纺织品而言, 上述方法就显得较难胜任。
平幅机织物面内组织
圆织法织物面内组织
图 1 两种织物面内组织 Fig.1 The two kinds of fiber structure in plane
有纤维进行连接和增强,这一类纤维(纱线) 根据组织的不同被命名为垂纱、捆绑纱、固结 纱等,在项目的研究中,将其其定义为垂纱。 在立体管状织物中,经纱和纬纱分别处于轴向 和周向分布,垂纱呈径向分布。垂纱与经纱和 纬纱一样,也需要连续不断地输送到织物组织 中,因而垂纱的边界走向通常可分为经向和纬 向两种,即在织造过程中垂纱分别可以由送经 机构或引纬机构以经纱或纬纱的引入方式引 入,对应形成了如图 2 所示的两种立体管状织 物的表面组织形态。
2.2 三维圆织法的成型机理
2.三维圆织法及其成型机理
2.1 圆织法织物的组织分析
圆织法面内成型原理与常见的平幅机织 方法类似, 都是由经纱和纬纱交织构成织物。 不同点在于,常见的机织方法其经纱是水平 排列的,而圆织法的经纱是沿圆周轴向排列 的,纬纱则是沿周向连续引入织口,故在织 物中纬纱呈现为螺旋形态[8]。相比而言,平 幅机织的纬纱通常沿水平方向分段引入织 口。图 1 所示为平幅机织与圆织法织物两种 面内组织示意图。 利用圆织法成型的立体织物与二维织物 的显著不同在于:立体管状织物厚度方向上
经向垂纱法组织形态
纬向垂纱法组织形态
图 2 两种立体管状织物的组织形态 Fig.2 The two kinds of 3D tubular structure

由前述 2.1 可以分析出,经向垂纱法的成 型机理是利用部分经纱作为垂纱使用,在普通 的经纱形成开口与对应层的纬纱交织后,将这 部分经纱(即垂纱)在多层之间进行交织而形 成立体织物,其的优点是垂纱可像经纱一样连 续供给;但在成型过程中,垂纱也需要像经纱 一样进行开口时序控制, 垂纱引入机构较复杂。 而相比较而言,与经向垂纱法不同,纬向垂纱 法则采用引纬器以纬纱引入的方式向织物组织 内引入垂纱,该方法使垂纱要像纬纱一样定期 更换新纱管并接头,但却极大简化了垂纱引入 机构,便于后期设备的多样性研发,也使得由 于织物结构的不同而产生的设备变型成本较 低,研发柔性较好,正是基于此优点,本文以 纬向垂纱法作为立体管状织物的三维圆织法的 成型机理。 纬向垂纱法是通过引纬器引入垂纱,同时 对经纱的开口规律进行一定的控制,使之在纬 纱束紧时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多层形态,且各 层之间也有纱线(即垂纱)连接,从而获得立 体管状织物的方法。三维圆织法的基本原理见 图 3,图中所示为管状织物组织沿径向剖切并
局部展开的效果,其组织由三组经纱、三组纬 纱和一组垂纱构成,即组织厚度约为 3 个经纱 直径单位。 织造开始前,所有经纱皆在同一圆柱面内 排布,并按规律开口,依次通过引纬器引入 3 组纬纱,形成图 3 (a)所示的交织。需要指出的 是,经纱开口时每一层经纱所对应的纬纱只与 该层经纱形成交织,而不与其他层经纱交织。 例如图 3(a)的纬纱 1(点划线) ,该纬纱只与经 纱组 1(○)交织,而经纱组 2 和经纱组 3 都只 经过纬纱 1 的下方,不与其发生任何交织。与 纬纱不同的是,垂纱(实线)是在每 3 根一组 的经纱开口中引入的,其目的是将各层的经纱 连结成一个不可分的整体。 由于引纬器是沿圆周方向不断运动的,因 而在纱线张力的作用下纬纱会自然地圆心收 紧。因为各层经纱都不与其他层的纬纱形成交 织,所以在纬纱收紧的过程中各层的经纱便形 成分离和位移,并趋向于厚度(即径向)方向, 如图 3 (b)所示,同时垂纱仍然将各层之间进行 连结,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三维立体纺织 结构(图 3 (c) ) 。
(a) 平面状态示意图
收 紧 方 向 → (b) 多层分离示意图
(c) 成型组织示意图 图例说明 经纱组 1 经纱组 2 经纱组 3 纬纱 1 纬纱 2 纬纱 3 垂纱
图 3 三维圆织法成型原理示意图(三层经纱单位厚度) Fig.3 The principle for circular weaving method

3 结论及展望
本文所三维圆织法成型机理是以纬向垂纱 法作为立体管状织物的三维圆织法的成型机 理,并将传统的平幅机织扩展到圆周方向的一 种新的成型方法,通过模拟试验,该成型机理 具有以下特点: 1) 织物组织结构可靠: 获得的立体管状织 物组织形态具有近于正交的结构,织物面内及 厚度方向力学性能可靠。 2)成型连续性好、效率较高:由于经纱的 供给可以由经纱架完成,供纱量大,而只需对 纬纱和垂纱的供纱作少量的换管和接头工作, 同时,织物成型过程中引纬器为连续圆周运动 引纬,无换向运动、无空回行程,从而生产速 度较快、 生产效率高, 具有很好的生产连续性。 3) 产品适应性好: 所生产的立体管状织物 的径向尺寸和织物密度主要由总经根数、供纱 及收卷速度共同决定,调节方便,且成品可选 的尺寸区间大;织物的厚度选择由设备所采用 的引纬器数决定,理论上拥有 N 个引纬器的设 备可最多获得 N-1 层的组织厚度单位(N 为整 数) ,故适应性较好。 由于具备以上优点,三维圆织法可较好地 应用于管状结构件的连续化规格化生产,这将 有望使纺织复合材料形成有如金属材料般的管
图 4 三维圆织法织物组织纹板图
Fig.4 Design paper for circular weave
根据上述成型原理可知,立体管状织物的 三维圆织成型方法可以被看成一种特殊的提花 开口成型法。图 4 为对应图 3 的组织案例对应 的基本组织单元的纹板图, 图中 1、 行为经纱 2 组 1 和纬纱 1 形成的第一层交织; 3、4 行为 经纱组 2 和纬纱 2 形成的第二层交织;3、4 行 为经纱组 3 和纬纱 3 形成的第三层交织;7、8 行为垂纱和三层组织构成的整体交织,形成三 维组织结构整体。可以注意到,在本例中,6 根经纱为一组循环(图 3 中共列出 3 个循环) , 每一层对应的引纬器在两次引纬时需错开半个 组织循环(即每次引纬需和上一次错开 3 根经 纱) ,以形成交织,防止错经现象的发生。 图 5 为上述案例对应的管状织物 3×27(3 组纬纱,每层 27 组经纱,1 组垂纱)端面组织 示意图。
图 5 立体管状织物的组织结构(3×27)示意图及 CAD 虚拟模型效果图 Fig.5 3×27 3D tubular fiber structure and its CAD model

状产品系列,便于设计师进行查询和选取,与 金属、 工程塑料等一样成为一类基础的结构件, 并得到推广使用。 由于三维圆织法是基于传统的二维圆织法 研发出来的一种新型立体管状织物成型方法, 因此可基于普通圆织机开展专用设备的设计研 发,可大大降低了研发周期和研发成本,这也 是本文下一步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同时,探 索将本文所提出的三维圆织法的成型机理推广 到现有的平幅立体织物的织造上也是一个重要 的应用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车剑飞 黄洁雯 杨娟 编. 复合材料及其工程应 用[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CHE Jianfei, HUANG Jiewen, YANG Juan. Composite material and application[M]. Beijing: Machinery Industry Press, [2] 道德锟,吴以心,李兴国 编著. 立体织物与复合 材料[M]. 上海: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 1998. DAO Dekun, WU Yixin, LI Xingguo. Three-dimensional fabrics and composite materials[M]. Shanghai: China Textile University Press. 1998 [3] Robert M. Roberts et al. 3 Dimensional Braiding Apparatus. US Patent 5,337,647[P], 1992.-03-13 [4] Ronald F. McConnell et al. Complex shaped braided structures. US Patent 4,719,837[P], 1986-04-17
[5] Dmitri Mungalov et al. Automated 3-D braiding machine and method. US Patent 6,439,096[P], 2000-11-28 [6] L.Tong,A.P.Mouritz,M.K.Bannister 著. 3D 纤维 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M]. 黄涛,矫桂琼 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L.Tong, A.P.Mouritz, M.K.Bannister. 3D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composites[M]. Beijing: Machinery Industry Press. 2008 [7] A.P. Mouritz, M.K. Bannister, P.J. Falzon, K.H. Leong. Review of Applications for Advanced Three-Dimensional Fibre Textile Composites[J], Composites Part A: Applied Science and Manufacturing, Volume 30, Issue 12, December 1999, Pages 1445-1461. [8] 杜方潮 黄祥秋 王大刚 编. 塑料织物及制品[M]. 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1998. DU Fangchao, HUANG Xiangqiu, WANG Dagang. Plastic fabric and products[M]. Beijing: China Petrochemical Press. 1998 [9] 马崇启. 新型三维圆织机的研制[A]. 复合材料: 生命、环境与高技术——第十二届全国复合材料 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2 MA Chongqi. Research of a new three-dimensional circular loom[A] Composite Materials--Life, Environment and Advanced Technology [C], 2002 [10] 黄晓梅. 几种三维管状预成形件的设计与织造[J]. 棉纺织技术, 2002,(12): 44-46 HUANG Xiaomei. Design and weaving for some three-dimensional tubular preforms[J]. Cotton Textile Technology, 2002 (12): 44-46

三维角联锁织物的开发与探究

1 前言 1.1 三维纺织品的由来 随着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纺织品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在发达国家,纺织品已经形成了服用纺织品、装饰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三足鼎立的局面,产业用纺织品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航天、军事、交通运输、土木工程、医药卫生、安全防护、农业、体育和娱乐等无所不在,无处不有[1]。 产业用纺织品在用途上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在外观和形态上的多样性,它不同于传统的服用纺织品,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二维空间,服装用、装饰用纺织品一般以片状形态即由纱线编织而成的面料为消费者所使用,而产业用纺织品既可以纤维形态投入使用,也可以片状形态投入使用,还可以线、绳结构直接使用,但更多的是以三维形态投入使用,三维纺织品应运而生。 1.2 三维纺织品的种类 三维纺织品的形成可以采用机织、针织和非织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二维纺织品层合的办法形成。机织物是最古老、最成熟的一种织造技术,人们自然首先考虑采用机织的方法来生产三维织物。近年来被人们普遍关注的三维机织物有:三维正交机织物、角联锁机织物、多层接结机织物。角联锁机织物(角联锁组织)是多重纬(多重经)角联锁机织物简称,它是由两个系统的纱线构成重叠联锁状的交织。当经线在织物厚度方向(Z方向)构成重叠,则纬线以一定的倾斜角在X方向与多重经进行角连锁状交织。反之,当纬线在织物厚度方向(Z方向)构成重叠,则经线以一定的倾斜角在X方向与多重纬进行角联锁状交织。按照构成重叠的纱线系统,可以分为多重经角度联锁和多重纬角度联锁两种。 本论文在对多重纬三维角联锁机织物进行设计与开发的基础上,通过所织得的不同层数的三维角联锁织物,探究得出三维角联锁织物的层数与形态特征等方面的关系,以及展现三维角联锁机织物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三维织物的研究是伴随着产业纺织品的发展而产生的。尽管产业用纺织品的历史可能与传统纺织品一样久远,都可追朔到几千年前,但与传统纺织品相比,

建筑结构平法识图口诀

建筑结构平法识图口诀平法识图总则口诀(1) 03G系列共七本,原有四本未出版, 901系列有五本,累计共有十二册, 可惜今年全作废,11G三本来替代。 规范更新图集变,施工人员要紧跟, 新图集中有提醒,图集施工看版本。 平法图集玄妙多,且听我们仔细说, 整体表示有规则,青来教授他首创。 平、截、列表有三种,各种标法要分清。 原位集中分得清,集中标注指贯通, 集中含在原位里,一排二排有比例。 英文字头汉拼音,一看便知其原意。 结构理论为基础,有些东西无需记, 弄懂以下八个字,就是一个好监理, “符号”和“锚固”,“连接”和“加密”。 符号一定要弄清,“B”是底,“T”是顶, “&”是and(安得),汉语原意是并和与。 锚固基本分两种,“La”和“LaE”, 尤其注意非框梁(L),底筋锚固12D。 连接方法有三种,绑扎、机械和焊接, 加密也要牢牢记,查表、计算看图集。

再说三本11G,变了的地方有很多, 只要弄懂03G,再变心中也有底。 首先钢材有变化,235兆帕的遭抛弃。 其二保护层再加大,现指箍筋至外皮。 其三钢排技术桥梁用,11G图集称并筋。其四锚固有新说法,改称基本锚固长。 其五顶梁边角柱,增加一个新做法。 柱箍加密几分之几,1/3加密设在嵌固位。其余变化也挺多,日后编辑飨大家。 平法识图之框架结构口诀(二) 框架结构有奥秘,听我慢慢说仔细。 抗震非抗样不一,就是抗震也分级, 一二三四共四级,非抗脚标少个E, 抗震标注“LaE”,锚固长度查图集。 直锚弯锚均可以,至少也得二百五, 11G有了新做法,减去50成二百。 底筋一般不连接,过了中线加5D, 筏板、地梁和楼梯,非抗、非框、井字梁,悬挑、板筋加条基,以上九种不带E。 遇上框架请慎重,楼梯可能要抗震, 悬挑是否要抗震,图纸一般会注明。

玻璃纤维的成分及性能[1]

玻璃纤维的成分及性能 生产玻璃纤维用的玻璃不同于其它玻璃制品的玻璃。目前国际上已经商品化的纤维用的玻璃成分如下: 1、E-玻璃亦称无碱玻璃,系一种硼硅酸盐玻璃。目前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玻璃纤维用玻璃成分,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及机械性能,广泛用于生产电绝缘用玻璃纤维,也大量用于生产玻璃钢用玻璃纤维,它的缺点是易被无机酸侵蚀,故不适于用在酸性环境。 2、C-玻璃亦称中碱玻璃,其特点是耐化学性特别是耐酸性优于无碱玻璃,但电气性能差,机械强度低于无碱玻璃纤维10%~20%,通常国外的中碱玻璃纤维含一定数量的三氧化二硼,而我国的中碱玻璃纤维则完全不含硼。在国外,中碱玻璃纤维只是用于生产耐腐蚀的玻璃纤维产品,如用于生产玻璃纤维表面毡等,也用于增强沥青屋面材料,但在我国中碱玻璃纤维占据玻璃纤维产量的一大半(60%),广泛用于玻璃钢的增强以及过滤织物,包扎织物等的生产,因为其人格低于无碱玻璃纤维而有较强的竞争力。 3、高强玻璃纤维其特点是高强度、高模量,它的单纤维抗拉强度为2800MPa,比无碱玻纤抗拉强度高25%左右,弹性模量86000MPa,比E-玻璃纤维的强度高。用它们生产的玻璃钢制品多用于军工、空间、防弹盔甲及运动器械。但是由于价格昂贵,目前在民用方面还不能得到推广,全世界产量也就几千吨左右。 4、AR玻璃纤维亦称耐碱玻璃纤维,主要是为了增强水泥而研制的。 5、A玻璃亦称高碱玻璃,是一种典型的钠硅酸盐玻璃,因耐水性很差,很少用于生产玻璃纤维。 6、E-CR玻璃是一种改进的无硼无碱玻璃,用于生产耐酸耐水性好的玻璃纤维,其耐水性比无碱玻纤改善7~8倍,耐酸性比中碱玻纤也优越不少,是专为地下管道、贮罐等开发的新品种。 7、D玻璃亦称低介电玻璃,用于生产介电强度好的低介电玻璃纤维。 除了以上的玻璃纤维成分以外,近年来还出现一种新的无碱玻璃纤维,它完全不含硼,从而减轻环境污染,但其电绝缘性能及机械性能都与传统的E玻璃相似。另外还有一种双玻璃成分的玻璃纤维,已用在生产玻璃棉中,据称在作玻璃钢增强材料方面也有潜力。此外还有无氟玻璃纤维,是为环保要求而开发出来的改进型无碱玻璃纤维。 玻璃纤维制品品种与用途 1、无捻粗纱 无捻粗纱是由平行原丝或平行单丝集束而成的。无捻粗纱按玻璃成分可划分为:无碱玻璃无捻粗纱和中碱玻璃无捻粗纱。生产玻璃粗纱所用玻纤直径从12~23μm。无捻粗纱的号数从150号到9600号(tex)。无捻粗纱可直接用于某些复合材料工艺成型方法中,如缠绕、拉挤工艺,因其张力均匀,也可织成无捻粗纱织物,在某些用途中还将无捻粗纱进一步短切。 (1)喷射用无捻粗纱适合于玻璃钢喷射成型使用的无捻粗纱要具备如下性能:①良好的切割性,在连续高速切割时产生的静电少; ②无捻粗纱切割后分散成原丝的效率要高,也即分束率高,通常要求90%以上;③短切后的原丝具有优良的覆模性,可覆盖在模具的各个角落;④树脂浸透快,易于被辊子辊平并易于驱赶气泡;⑤原丝筒退解性能好,粗纱线密度均匀,适合于各种喷枪及纤维输送系统。喷射用无捻粗纱都是由多股原丝络制而成,每股原丝含200根玻纤单丝。 (2)SMC用无捻粗纱 SMC即片状模塑料,主要用于压制汽车部件、浴缸、水箱板、净化槽、各种座椅等。SMC用无捻粗纱在制造SMC片材时要切成lin(25mm)的长度,分散在树脂糊中,因此对SMC用无捻粗纱的要求是短切性好,毛丝少,抗静电性优良,在切 割时短切丝不会粘附在刀辊上。对着色的SMC而言,无捻粗纱要在高颜料含量的树脂糊中被树脂浸透。通常SMC无捻粗纱一般为2400tex,少数情况下也有用4800tex的。 (3)缠绕用无捻粗纱缠绕法用于制造各种口径的玻璃钢管、贮罐等。缠绕用无捻粗纱的号数从1200号到9600号,缠绕大型管道及贮罐多倾向于直接无捻粗纱,如4800tex的直接无捻粗纱。对缠绕用无捻粗纱的要求如下:a)成带性好,呈扁带状;b)无捻粗纱退解性好,在从纱筒退解时不脱圈,不形成"鸟巢"状乱丝;c)张力均匀,无悬垂现象;d)线密度均匀,一般须小于±7%;⑤无捻粗纱浸透性好,从树脂槽通过时易为树脂润湿及浸透。 (4)拉挤用无捻粗纱拉挤用于制造断面一致的各种型材,其特点是玻纤含量高,单向强度大。拉挤用无捻粗纱可以是多股原丝并合的也可以是直接的无捻粗纱,其线密度范围为1100号到4400号。各种性能要求与缠绕无捻粗纱大体相同。 (5)织造用无捻粗纱无捻粗纱的一个重要用途是织造各种厚度的方格布或单向无捻粗纱织物,它们大多用于手糊玻璃钢成型工艺中。对强造用无捻粗纱有如下要求:a)良好的耐磨性;b)良好的成带性;c)织造用无捻粗纱在织造前需经强制烘干;d)无捻粗纱张力均匀,悬垂度应符合一定标准;e)无捻粗纱退解性好;f)无捻粗纱浸透性好。

立体管状织物的三维圆织法成型

立体管状织物的三维圆织法成型
周申华 单鸿波 孙志宏 毛立民
(东华大学 纺织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 201620) 摘 要 现有立体纺织的成型主要有三维编织、立体机织、立体缝纫等方法,这些方法在立体管状织物的规格化、 连续化生产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立体管状织物成型方法,即圆织法,该方法通过引纬器在圆 周方向同时引入连接面内纤维的纬纱及连接各层组织结构的垂纱,结合特定规律的经纱开口运动,以获得近于正交 组织结构的立体管状织物。该方法可实现经纱的连续供给,成型效率高,适用于立体管状织物的规格化、连续化生 产,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立体管状织物; 三维圆织法; 纬向垂纱法 文献标志码:A
中图分类号: TS 105
Circular Weaving Method for 3D Tubular Fabric
ZHOU Shen-hua, SHAN Hong-bo, SUN Zhi-hong, MAO Li-min
(Donghua University,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Advanced Textile Machinery, Ministry of Education, Shanghai 201620, China) Abstract The production methods for 3D fiber textile composites are 3D-braiding, 3D-weaving, 3D-stitching etc, but they
are still not very competent at making 3D tubular fabric due to lacking of standardizing and successive production.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3D circular weaving method which can produce 3D tubular fabric of orthogonal weave structure. Weft yarns and binder yarns are put into the tubular fabric circumferentially by shuttles, connect the warp yarns both within weaving plane and through thickness of the fabric. By this method, warp yarns could be supplied continually and 3D tubular fabrics can be produced as a standard series with high continuity and efficiency, which may have a great prospect. Key words 3D tubular fabric; 3D circular weaving; “weft-in” binder yarn
管状结构件是工程中广泛应用的基本构 件,采用树脂基高强纤维(如芳纶、碳纤维等) 制成的立体管状结构件具有质量轻、比刚度与 比强度高、耐疲劳性能优异、耐腐蚀性能好等 特点。目前,随着纤维加工、纺织工程、复合 材料成型技术、先进制造工程等学科的不断发 展,以轻质高强复合材料所制作的立体管状织 物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用纺织品,已成为一种 重要的结构材料,可用于制作各种结构支架、 输送管道、衬套、罩壳、超耐高温隔热管等产 品,在能源输送、环境保护、化学化工、航空 航天、生物化工、医学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 应用前景[1],并且也被列入中国 2010-2015 年 产业用纺织品的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正得到越 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提出一种新的立体管状织物成型方 法,即三维圆织法,该方法通过一定规律的开 口及引纬动作, 可实现立体管状织物的规格化、 连续化生产,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1.现有三维织物成型方法分析
立体管状织物的三维纺织成型主要有三维 编织、立体机织、立体缝纫等方法。 三维编织法是一种利用载纱器在按成型规 律设计的轨道中按规律运行而获得三维织物结 构件的方法。如美国专利 5,337,647、4,719,837 和 6,439,096[3~5]等列举了与三维编织法相关的 成型机理及成型设备。该方法由于在编制过程 中每一根纱线的运动都需要一个载纱器携带完 成,所以在编织大型结构件时,需要载纱器的 数量庞大,能耗大,运动控制复杂;同时,为 了使载纱器在运动过程中保持较低的负载和较 高的速度,载纱器的载纱量受到较大的限制, 连续生产的时间较短;此外,当一个载纱器的 纱线使用完毕后,为了避免后续连续停机更换 其他纱管, 需要将所有载纱器的纱管同时更换, 这样造成了大量的换管、接头的工作量,原材

第一章 织物组织与织物上机图

第一章织物组织与织物上机图 教学目标与要求: 1、让学生掌握织物组织的基本概念; 2、让学生掌握什么是织物的上机图及上机图的构成与布局; 3、掌握穿综方法及原则; 4、掌握穿入数如何在穿筘图中表示方法; 5、掌握纹板图的含义及其绘图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织物组织的形成及其组织表示方法 一、织物的形成 二、织物组织与组织循环 织物交织示意图如下: 平纹组织 2/1 斜纹组织 图 1-1 织物交织(结构图和剖面图) 1.织物组织:在织物中经、纬相互浮沉交织的规律,称为织物组织。 1)交错:如图所示经(纬)纱由浮到沉、或由沉到浮,我们称之为交错。 2)交织:经(纬)纱由沉到浮,再由浮到沉;或者由浮到沉,再由沉到浮的过程我们称之为交织 2、组织点(浮点):把经纬纱线相交处,称为组织点。 1)经组织点(经浮点):经纱浮在纬纱上, 2)纬组织点(纬浮点):纬纱浮在经纱上 3、组织循环(完全组织):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的浮沉交织规律达到循环时,称为一个组织循环。用 R 表示。 1)经循环数:构成一个组织循环的经纱数,称为经循环数。用 R j表示。 2)纬循环数:构成一个组织循环的纬纱数,称为纬循环数。用 R w 表示。 4、经面组织:织物组织中,经组织点多于纬组织点的,称为经面组织。 5、纬面组织:织物组织中,纬组织点多于经组织点的,称为纬面组织。 6、同面组织:织物组织中,经组织点等于纬组织点的,称为同面组织。

三、织物组织的表示方法 1、方格法: 1)意匠纸:带有格子的纸,其中的横行代表纬纱,纵行代表经纱。一般习惯上将经纱填绘符号来表示(○、×、■、●、▲等),纬组织点为空白格。 利用交织示意图与组织图示意讲解组织图: 绘组织图注意的问题:画组织图以前先画范围和边框,标出经纬纱序号,再画组织点。 2、分式表示法 适用于较简单的织物,分子表示每根经纱上的经组织点,分母表示每根经纱上的纬组织点。 四、织物的纵横截面示意图(如图1-1中所示) 1、纵向截面示意图:表示沿织物的中某根经纱正中间切断,再将断面翻转900后的剖面视图。 2、横向截面示意图:表示沿织物的中某根纬纱正中间切断,再将断面翻转900后的剖面视图。 五、飞数(描述织物组织的参数) 飞数:同一系统相邻两根纱线上相应经组织点(或纬组织点)间相距的组织点数,称为飞数。用 S 表示。即相应的经(纬)组织点在纬纱(经纱)上的序数差。 1)经向飞数:沿经纱方向数的飞数,称为经向飞数。用 Sj 表示。(沿经纱方向数的相邻两根经纱上相应两个组织点间相距的组织点数,称为经向飞数)。从前一根经纱向后一根经纱数。 2)纬向飞数:沿纬纱方向数的飞数,称为纬向飞数。用 Sw 表示。(沿纬纱方向数的相邻两根纬纱上相应两个组织点间相距的组织点数,称为纬向飞数)。从前一根纬纱向后一根纬纱数。 飞数是一个向量。经向飞数向上为正(+),向下为负(-);纬向飞数向右为正(+),向左为负(-)。 图示讲解:

立体造型基础知识——形态要素

立体造型基础知识——形态要素 一、点 (一)概念:点是最小的视觉单位,点的连续排列形成虚线,密集排列形成虚面、体。点的概念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人和蚂蚁,高楼与人)。 (二)基本特征:它的不同排列方式可 以产生不同的力量感和空间感。例如, 大的点比小的点强;外形复杂的点比外 形简单的点强;表明拱起的点比平坦或 凹陷的点强;色彩对比强烈的点比弱的 点更吸引视线;占据中心的点比处于边 缘的点强烈;材质肌理丰富的发光的点 比肌理单纯的不发光的点醒目。 (三)点的作用: (1)强调与节奏 位置变化:在空间中,居中的点引 起视觉稳定的集中注意;位置上移产生 漂浮感,反之则有跌落感;位置移到上 方一侧,产生不安定的感;移到下方中 点时,产生踏实的安定感;移动左下或 右下,踏实和安定中增加运动感; 两个点:空间中,两个不同位置的 相同点,点间形成张力感,这种张力感 呈现为二点的视线,看不见,唯有在心 理上才能感到; 群点规律:一群点集合在一起时, 成为线,也可以看成面;群点经过有序 排列会产生连续和简短的节奏和线形扩 散效果,如,由大到小渐变排列产生由 强到弱的运动感,同时产生空间深远感,能加强空间变化,起到扩大空间的效果;沿高或宽两个方向或者高宽纵三个方向,较近的会产生面或者体的感觉,点放置位置越远与而已产生分离的效果,反之聚集、结实。 (2)凝聚视线 让我们的视觉集中,如夜晚大海上的灯塔、黑夜中的萤火虫、服装上的饰扣等,都会吸引我们的视线。如果两个性质相同的点同时存在于视野中,我们的视线会往返于视野中,三个点的话视线往返形成虚构三角形。 二、线 (一)概念:由点的运动轨迹形成,概念上只有长度和方位,没有宽度和厚度。 (二)基本特征:粗线——力量感,细线——纤弱;粗糙线条——粗犷、古朴,光滑线条——细腻温柔。 (三)造型方式: (1)直线:包括水平线、垂直线、斜线和折线,水平线与垂直线都有牢固、平静、沉

二维转三维造型教案

二维图形产生三维造型 ——“平面到立体”的“穿越” 汉中市一职中伍思敏 一、授课专业及年级:13级(6)班平面设计专业 二、授课时间:2014年12月10日 三、教学内容:学习用车削修改器,将二维平面图形转化成三维模型。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车削修改器的含义,学习使用车削修改器进行三维建模。 2、能力目标:着重培养学生观察模型,并抽象出隐藏在模型特征后的规律, 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建模型。 3、情感目标:通过观察分析模型,完成二维模型到三维模型的思维转换, 丰富开阔同学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视野。 五、教学重点:能够观察出模型的构造,学会运用车削修改器进行三维建模。 六、教学难点:理解车削修改器的具体物理含义。 七、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操作平台演示及项目教学法进行学生实验式教学。 八、教学思路:复习提问——二维图形的构造,样条线是基础(复习二维样条线建模) ——新课导入(播放影视视频)——车削修改器建模讲解,演示—— 任务驱动,构造三维模型(将学生分成四个个小组,分配任务)—— 学生上台完成任务,教师指导——其他巩固环节(例题讲解,课后思 考,作业布置) 九、教学准备: 1、多媒体教学演示平台,学生电脑操作平台。 2、教学多媒体展示资料搜集。 3、自制多媒体课件。

十、教学安排:1课时 十一、教学过程及设计分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和新课引入(5分钟)(1)复习上次课的二维样条线建模内容 1)样条线创建的二维图形有哪些? 2)样条线的控制。 3)样条线的修改。 (2)新课引入 [多媒体演示:星级穿越电影片段] 复习提问: (1)我们生活在几维空间里? (2)上次课我们讲了样条线建模,那些模型属于几维图形?(3如何将二维模型转换成三维造型呢? [多媒体课件演示] (二)新课教与学(35分钟) 新课教学:如何理解车削修改器。

《三维基础造型》课程教学大纲

《三维基础造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31009 课程名称:《三维基础造型》 总学时数:48 学时 实验或上机学时: 先修课及后续课:先修课基础造型Ⅰ,基础造型Ⅱ 后续课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 本课程是学科专业基础课, 是针对艺术设计(装饰方向)的本科生。 2.教学目的及意义 本课程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必修课。该课程的学习是对学生进行立体造型的基础训练,通过理论讲解、作品分析、课题实践,让学生掌握立体造型的基本原理,认识造型观念、实验构成的思维方法、造型方法及表现方法。让学生借助每一个构成课题,以自己亲身的体验、实践与思考、启迪造型创作意念,发现构筑新形式的方法,从中提高创造能力、审美能力与表达能力。 3.教学内容和要求 教学内容: ·学习立体形态造型的构成要素, ·立体形态造型的形式要素, ·在实践中掌握常用的材料要素和加工工艺, ·能够完成立体形态的综合造型。 教学要求:本课程是使用各种较为单纯的材料以及各种综合材料来训练三维造型能力和立体构成能力的一门学科,要求学生了解关于对立体形态进行科学解剖,以便重新组合, 创造出新形态的相关知识。掌握为设计活动提供广泛的构思方案的能力。因此,它 是立体设计的基础,在整个立体造型设计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课程着重讲解和分析的内容是:立体形态造型的构成要素和形式要素,对比与统一,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比例与习性,稳定与轻巧等。 教学难点:空间概念的把握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同时立体形态造型的综合构成,比如动态形体造型等也是学生较难掌握的地方。 5.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教学: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堂训练 课外教学:调研,课题训练 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三维造型基础——立体构成(普通高等教育艺术设计类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高振堂,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年7月。 [2]《三维造型基础(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邹林,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年2月。

玻璃纤维执行标准

一、基础标准 GB/T 4202-2007 玻璃纤维产品代号 GB/T 18374-2008 增强材料术语及定义 JC 521-1993 玻璃球能耗等级定额 JC 570-1994 玻璃纤维纱能耗等级定额 二、产品标准 GB/T 17470-2007 玻璃纤维短切原丝毡和连续原丝毡 GB/T 18369-2008 玻璃纤维无捻粗纱 GB/T 18370-2001 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布 GB/T 18371-2008 连续玻璃纤维纱 GB/T 18372-2008 玻璃纤维导风筒基布 GB/T 18373-200 印制板用E玻璃纤维布 GB/T 21825-2008 玻璃纤维土工格栅 JC/T 170-2002 无碱玻璃纤维布 JC/T 171.1-2005 涂覆玻璃纤维布第1部分:硅橡胶涂覆玻璃纤维布 JC/T 171.2-2008 涂覆玻璃纤维布第2部分:聚四氟乙烯乳液涂覆玻璃纤维布 JC/T 173-2005 玻璃纤维防虫网布 JC/T 174-2005 无碱玻璃纤维带 JC/T 175-2007 玻璃纤维套管坯管 JC/T 556-2005 磨碎玻璃纤维 JC 561.1-2006 增强用玻璃纤维网布第1部分:树脂砂轮用玻璃纤维网布 JC 561.2-2006 增强用玻璃纤维网布第2部分:聚合物基外墙外保温用玻璃纤维网布JC/T 572-2002 耐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 JC/T 573-2007 玻璃纤维缝纫线 JC/T 589-2008 增强橡胶用玻璃纤维绳 JC/T 590-2005 过滤用玻璃纤维针刺毡 JC/T768-2002 玻璃纤维过滤布 JC/T 784-2005 玻璃纤维工业用硬质绕丝筒 JC/T 841-2007 耐碱玻璃纤维网布 JC/T 896-2002 玻璃纤维短切原丝 JC 935-2004 玻璃纤维工业用玻璃球 JC/T 953-2005 缠绕用高强玻璃纤维无捻粗纱 JC/T 996-2006 玻璃纤维壁布 三、方法标准 GB/T 1549-2008 纤维玻璃化学分析方法 GB/T 6006.1-2001 玻璃纤维毡试验方法第1部分:苯乙烯溶解度的测定 GB/T 6006.2-2001 玻璃纤维毡试验方法第2部分:拉伸断裂强力的测定 GB/T 6006.3-2001 玻璃纤维毡试验方法第.3部分:厚度的测定

织物组织与结构

织物组织与结构 目录 第一章织物与织物组织的概念 第一节织物的形成及其组织表示方法 第二节织物的上机图 第二章三原组织 第一节平纹组织 第二节斜纹组织 第三节缎纹组织 第四节原组织的特性与比较 第三章变化组织 第一节平纹变化组织 第二节斜纹变化组织 第三节缎纹变化组织 第四节简单组织织物小样的设计与试织 第四章联合组织 第一节条格组织 第二节绉组织 第三节透空组织 第四节蜂巢组织 第五节凸条组织 第六节平纹地小提花组织 第七节色纱与组织的配合

第五章重组织 第一节重经组织 第二节重纬组织 第六章双层及多层组织 第一节表、里接结双层及多层组织 第二节表、里换层双层及多层组织 第七章起毛起绒组织 第一节纬起绒组织 第二节毛巾组织 第八章织物分析 §1-1机织物及其形成?机织物分类 ?机织物形成 机织物分类 服装用机织物 装饰用机织物

产业用机织物 服装用机织物 ?按构成织物的原料分 ?按纱线是否漂染分 ?按织物花纹分 按构成织物的原料分 ?织物(fabric)是纤维(fiber),或纱线(yarn and thrrad),或纤维与纱线按照一定规律构成的片状(或展开后也成片状)集合物。?机织物(woven fabric)是平行于织物边(selvage)或与织物边成30O角的纵向排列的经纱(warp)和垂直于织物边的横向排列的纬纱(weft)按织物组织(weave)规律交织(interlace)成的片状集合物。 ?1)纺织物(fabric of pure yarn):系指经纬纱都是由同一种纤维制成的织物。 按构成织物的原料分 1)纯纺织物(fabric of pure yarn):系指经纬纱都是由同一种纤维制成的织物。 A.棉织物(cotton fabric):如细布、府绸、卡其、华达呢等。 B.毛织物(wool fabric):凡立丁、派力司、哔叽、贡呢、驼丝锦、麦尔登、 女式呢等。 C.丝织物(filament yarn fabric):由蚕丝、柞蚕丝、人造丝、化学纤维等长 丝织物。如电力纺、双绉、乔其纱、塔夫绸、桑波绫、天香绢、美丽绸等等。 D.苎麻织物(ramie fabric):夏布、麻布等。 E.矿物性纤维织物:如石棉防火织物、玻璃纤维织物(glass fiber fabric)等。 F.金属纤维织物(metallic fiber fabric):金属筛网等。 按纱线是否漂染分 ?1)本色织物(grey goods):纱线未经漂染(bleaching and dyeing)便加工成的织物,而所成织物也不再练漂印染的。如棉涤C/P市布(grey cloth)。丝织中本色织物称生织物(raw silk fabric)。

三年级上册美术《立体造型》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美术《立体造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初步了解立体造型的基本要素,感受立体构成的美感。 2.在学习中知道平面的纸材可以通过折卷、粘贴等方法构成立体形状,进行纸立体构成练习。 3.进一步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对立体造型的感受力、想象力和表现能力。 教材分析: 雕塑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以简洁明快的造型,逐渐步入人们的生活,并由其本身独特形象所带来的丰富、具体的内涵联想,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可以说,雕塑作品是抽象与具象的完美结合体。教材选择了抽象雕塑作为教学内容,适合于三年级学生从低年级“主观感觉表现期”向高年级“现实感觉表现”过渡期间的身心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对雕塑从陌生一步步走向熟悉,保留“主观感觉表现”的抽象意识,挣脱写实的束缚,获得对雕塑艺术的感性认识。 教材选择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校园雕塑和中国的现代雕塑《夺》,引导学生比较抽象雕塑与写实雕塑作品的不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立体造型的兴趣。对两件抽象纸立体造型作品的欣赏可以使学生发现平面的纸材通过卷折、粘贴等方法可以构成立体形状,在玩乐中的拼拼凑凑、搭搭建建就能感受到现代雕塑的想象力,雕塑艺术离自己并不遥远,自己原来与雕塑有了亲密的接触。书中的制作步骤图详尽地说明了一件纸立体造型作品的完成过程,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图中的另3件作品和“想一想”的提示语在启发学生对立体造型的想象力、感受力和表现力等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在表现上则有板材和管材等多种形式。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纸的立体造型方法。 难点:使纸立体造型的创作具有一定的特色。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各种色卡纸、挂历纸、瓦楞纸、剪刀、双面胶等 (教师)课件、示范用纸、剪刀、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 1.导入激趣。 (1)教师用课件展示各种形式的(包括写实的和抽象的)城市雕塑。

玻璃纤维的成分及性能

◆玻璃纤维的成分及性能 生产玻璃纤维用的玻璃不同于其它玻璃制品的玻璃。目前国际上已经商品化的纤维用的玻璃成分如下: 1、E-玻璃亦称无碱玻璃,系一种硼硅酸盐玻璃。目前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玻璃纤维用玻璃成分,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及机械性能,广泛用于生产电绝缘用玻璃纤维,也大量用于生产玻璃钢用玻璃纤维,它的缺点是易被无机酸侵蚀,故不适于用在酸性环境。 2、C-玻璃亦称中碱玻璃,其特点是耐化学性特别是耐酸性优于无碱玻璃,但电气性能差,机械强度低于无碱玻璃纤维10%~20%,通常国外的中碱玻璃纤维含一定数量的三氧化二硼,而我国的中碱玻璃纤维则完全不含硼。在国外,中碱玻璃纤维只是用于生产耐腐蚀的玻璃纤维产品,如用于生产玻璃纤维表面毡等,也用于增强沥青屋面材料,但在我国中碱玻璃纤维占据玻璃纤维产量的一大半(60%),广泛用于玻璃钢的增强以及过滤织物,包扎织物等的生产,因为其人格低于无碱玻璃纤维而有较强的竞争力。 3、高强玻璃纤维其特点是高强度、高模量,它的单纤维抗拉强度为2800MPa,比无碱玻纤抗拉强度高25%左右,弹性模量86000MPa,比E-玻璃纤维的强度高。用它们生产的玻璃钢制品多用于军工、空间、防弹盔甲及运动器械。但是由于价格昂贵,目前在民用方面还不能得到推广,全世界产量也就几千吨左右。 4、AR玻璃纤维亦称耐碱玻璃纤维,主要是为了增强水泥而研制的。 耐碱玻璃纤维,又称AR玻璃纤维,英文:alKali -resistant glass fibre,主要用于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混凝土(简称GRC)的肋筋材料,是100%无机纤维,在非承重的水泥构件中是钢材和石棉的理想替代品。它的特点是耐碱性好,能有效抵抗水泥中高碱物质的侵蚀,握裹力强,弹性模量、抗冲击、抗拉、抗弯强度极高,不燃、抗冻、耐温度、湿度变化能力强,抗裂、抗渗性能卓越,具有可设计性强,易成型等特点,是广泛应用在高性能增强(水泥)混凝土中的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型增强材料。 5、A玻璃亦称高碱玻璃,是一种典型的钠硅酸盐玻璃,因耐水性很差,很少用于生产玻璃纤维。 6、E-CR玻璃是一种改进的无硼无碱玻璃,用于生产耐酸耐水性好的玻璃纤维,其耐水性比无碱玻纤改善7~8倍,耐酸性比中碱玻纤也优越不少,是专为地下管道、贮罐等开发的新品种。 7、D玻璃亦称低介电玻璃,用于生产介电强度好的低介电玻璃纤维。 除了以上的玻璃纤维成分以外,近年来还出现一种新的无碱玻璃纤维,它完全不含硼,从而减轻环境污染,但其电绝缘性能及机械性能都与传统的E玻璃相似。另外还有一种双玻璃成分的玻

针织物组织大全

针织物组织大全(图) A.1 原组织asic stitch 最基本、最简单的针织组织,为针织物组织的基础,即纬平针、罗纹、双反面、编链、经平、经缎、重经组织。 A.2 纬平针组织weft plain stitch 连续单元成圈相互串套,一面完全是正面线圈,另一面完全是反面线圈的组织。 图A1 纬平针组织 A.3 罗纹组织rib stitch 正反面线圈纵行,以一定组合相间配置而形成的纬编组织。 图A2 罗纹组织 图A2 罗纹组织 A.4 双反面组织 purl stitch 正面线圈横列和反面线圈横列,相互交替配置而成的纬编组织。 图A3 双反面组织 A.5 编链组织 chain stitch,pillar stitch 经纱始终在一枚针上垫纱成圈形成的经编组织。

图A4 编链组织 A.6 经平组织 tricot , tricot stitch 经纱在相邻的两枚针上轮流垫纱成圈,串套而成的经编组织。 图A5 经平组织 A.7 经缎组织 satin tricot stitch 经纱顺序垫放在两枚以上相邻的针上,形成线圈至一定位置后,依次返回的经编组织。 图A6 经缎组织 A.8 重经组织 double loop stitch 每根经纱在同一横列中形成相邻两个线圈的经编组织。

图A7 重经组织 A.9 变化组织 derivative stitch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组织复合而成的针织物组织。 A.10 双罗纹组织 interlock stitch , interlock 由两个罗纹组织相互交错,在一个罗纹组织的线圈纵行间,配置着另一个罗纹组织的线圈纵行而形成的纬编组织。 图A8 双罗纹组织 A.11 三针经平组织(经绒组织) cord stitch 由两个经平组织组成,经纱在相间的针上交替成圈,而形成的经编组织。 图A9 三针经平组织 A.12 花色组织 fancy stitch 改变原组织或变化组织上的线圈结构,或配合附加纤维、纱线而组成的针织物组织。 A.13 集圈组织 tuck stitch 在针织物的某些线圈上除有一个封闭的线圈外,还有一个或几个未封闭的悬弧,形成的针织物组织。

玻璃纤维布生产工艺

玻璃纤维布Fiberglass fabric 玻璃纤维织物,玻璃纤维织带,玻璃丝布 Glass Fiber Cloth or Fabric and Tape 1、玻璃纤维无捻粗纱织物(玻璃纤维方格布) 玻璃纤维方格布是无捻粗纱平纹织物,是手糊玻璃钢重要基材。方格布的强度主要在织物的经纬方向上,对于要求经向或纬向强度高的场合,也可以织成单向布,它可以在经向或纬向布置较多的无捻粗纱,单经向布,单纬向布。无捻粗纱roving是由平行原丝或平行单丝集束而成的。无捻粗纱按玻璃成分可划分为: E-GLASS无碱玻璃无捻粗纱和C-GLASS中碱玻璃无捻粗纱。生产玻璃粗纱所用玻纤直径从12~23μm。无捻粗纱的号数从150号到9600号(tex)。无捻粗纱可直接用于某些复合材料工艺成型方法中,如缠绕、拉挤工艺,因其张力均匀,也可织成无捻粗纱织物,在某些用途中还将无捻粗纱进一步短切。 对方格布的质量要求如下:①织物均匀,布边平直,布面平整呈席状,无污渍、起毛、折痕、皱纹等;②经、纬密,面积重量,布幅及卷长均符合标准;③卷绕在牢固的纸芯上,卷绕整齐;④迅速、良好的树脂透性;⑤织物制成的层合材料的干、湿态机械强度均应达到要求。 用方格布铺敷成型的复合材料其特点是层间剪切强度低,耐压和疲劳强度差。 2、玻璃纤维毡布

(1)短切原丝毡将玻璃原丝(有时也用无捻粗纱)切割成50mm 长,将其随机但均匀地铺陈在网带上,随后施以乳液粘结剂或撒布上粉末结剂经加热固化后粘结成短切原丝毡。短切毡主要用于手糊、连续制板和对模模压和SMC工艺中。对短切原丝毡的质量要求如下:①沿宽度方向面积质量均匀;②短切原丝在毡面中分布均匀,无大孔眼形成,粘结剂分布均匀;③具有适中的干毡强度;④优良的树脂浸润及浸透性。 (2)连续原丝毡将拉丝过程中形成的玻璃原丝或从原丝筒中退解出来的连续原丝呈8字形铺敷在连续移动网带上,经粉末粘结剂粘合而成。连续玻纤原丝毡中纤维是连续的,故其对复合材料的增强效果较短切毡好。主要用在拉挤法、RTM法、压力袋法及玻璃毡增强热塑料(GMT)等工艺中。 (3)表面毡玻璃钢制品通常需要形成富有树脂层,这一般是用中碱玻璃表面毡来实现。这类毡由于采用中碱玻璃(C)制成,故赋予玻璃钢耐化学性特别是耐酸性,同时因为毡薄、玻纤直径较细之故,还可吸收较多树脂形成富树脂层,遮住了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如方格布)的纹路,起到表面修饰作用。 (4)针刺毡针刺毡或分为短切纤维针刺毡和连续原丝针刺毡。短切纤维针刺毡是将玻纤粗纱短切成50mm,随机铺放在预先放置在传送带上的底材上,然后用带倒钩的针进行针刺,针将短切纤维刺进底材中,而钩针又将一些纤维向上带起形成三维结构。所用底材可以是玻璃纤维或其它纤维的稀织物,这种针刺毡有绒

浙版美术教案:立体造型

浙版美术教案:立体造型 题——一、浙版美术教案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初步了解立体造型的基本要素,立体造型感受立体构成的美感。 2在学习中知道平面的纸材可以通过折卷、粘贴等方法构成立体形状,进行纸立体造型练习。 3进一步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立体造型提高对立体造型的感受力、想象力和表现能力。二、浙版美术教案教材分析立体造型 编写思路。 雕塑立体造型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以简洁明快的造型,逐渐步入人们的生活,并由其本身独特形象所带来的丰富、具体的内涵联想,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可以说,雕塑作品是抽象与具象的完美结合体。教材选择了抽象雕塑作为教学内容,适合于三年级学生从低年级“主观感觉表现期”向高年级“现实感觉表现”过渡期间的身心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对雕塑从陌生一步步走向熟悉,保留“主观感觉表现”的抽象意识,挣脱写实的束缚,获得对雕塑艺术的感性认识。 教材选择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校园雕塑和中国的

现代雕塑《夺》,引导学生比较抽象雕塑与写实雕塑作品的不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立体造型的兴趣。对两抽象纸立体造型作品的欣赏可以使学生发现平面的纸材通过卷折、粘贴等方法可以构成立体形状,在玩乐中的拼拼凑凑、搭搭建建就能感受到现代雕塑的想象力,雕塑艺术离自己并不遥远,自己原来与雕塑有了亲密的接触。书中的制作步骤图详尽地说明了一纸立体造型作品的完成过程,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图中的另3作品和“想一想”的提示语在启发学生对立体造型的想象力、感受力和表现力等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在表现上则有板材和管材等多种形式。 2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纸的立体造型方法。 难点:使纸立体造型的创作具有一定的特色。 ●方案一 第一时 前准备 (学生)各种色卡纸、挂历纸、瓦楞纸、剪刀、双面胶等 (教师)、示范用纸、剪刀、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 导入激趣。 (1)教师用展示各种形式的(包括写实的和抽象的)

立体造型教案

立体造型 执教者:华顺波 本课为一课时,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授课班级为301、303,浙美版第5册第4课立体造型。 一、教材分析 雕塑作为一种艺术,以简单的造型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由于雕塑独特的形象带来的丰富、具体的内涵联想,给我们的城市带来了美的享受。雕塑作品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体。教材选择了抽象雕塑作为教学内容,适合于三年级学生的表现身心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对雕塑从陌生一步步走向熟悉,保留主观的表现意识,又不受写实的束缚,可以更好的实现他们的感性认识。 教材选择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校园雕塑和中国的现代雕塑《夺》,引导学生比较抽象雕塑与写实雕塑作品的不同,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立体造型的兴趣。对两件抽象纸立体造型作品的欣赏可以使学生发现平面的纸材通过卷折、粘贴等方法可以构成立体形状,在玩乐中的拼凑、搭建就能感受到现代雕塑的想象力,表现力,发现自己也可以成为小小艺术家。 书中的制作步骤图详细地说明了一件纸立体造型作品的完成过程,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图中的另3件作品和“想一想”的提示语在启发学生对立体造型的想象力、感受力和表现力等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在表现上则有板材和管材等多种形式。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初步了解立体造型的基本要素,感受立体构成的美感。 2.过程与方法:.在学习中通过对雕塑照片的感受和老师的引导知道平面的纸材可以通过折卷、粘贴等方法构成立体形状,进行纸立体构成练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对立体造型的感受力、想象力和表现能力,了解雕塑作为艺术带给我们的美感是不容忽视的,我们都可以成为小小艺术家。 三、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纸的立体造型方法,然后组合成一件纸立体造型作品。 难点:使学生独立完成纸立体造型的创作,有创意的完成相同的形状通过卷折、剪、粘贴、组合技法表现的一件纸立体造型。 课前准备 (学生)各种色卡纸、挂历纸、瓦楞纸、剪刀、双面胶等 (教师)课件、示范用纸、剪刀、双面胶等 四、教学过程

玻璃纤维——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题目:玻璃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性能与应用 姓名:顾典梅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级:化工102 班 学号: 1008110206 指导教师:潘老师 日期:2013-6-17

玻璃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性能与应用 摘要 材料是工业的基础,工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玻璃纤维作为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无机非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众多领域,给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主要对玻璃纤维的发展、基本性能、复合材料及其应用做了介绍。 关键字: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性能 Abstract Material is the basis of industry,industrial development,development and depends greatly on the application of new materials.Glass fiber as a kind of 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 with excellent comprehensive properties,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any fields of national economy,has injected new vitality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the basic properties of glass fiber,composite material and its application is introduced. Key words: glass fiber composite materials performance. 1、前言 在一般人的观念中,玻璃为质硬易碎物体,并不适于作为结构用材,但如其抽成丝后,则其强度大为增加且具有柔软性,配合树脂赋予形状以后终于可以成为优良之结构用材。可见,玻璃纤维并不是我们平日里想象的这般无用。玻璃纤维是塑料改性增强的主要品种,是实现通用塑料工程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它的使用能使制品的抗拉强度、刚性、热变形温度明显提高。玻璃纤维的应用已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如交通、电子、建筑、卫生、环保、化工、造船、航空、航天等,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优良材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由于其材料性能的可设计性及轻质高强的特点,应用于航空、航天及国民经济的诸多领域,如建筑、陆上交通工具、船艇和近海工程、电子、电器、体育、医疗器械等。 在国发2号文件的指导及贵州省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制造业,其中合成纤维产业也占很大比重,这是个良好的契机,充分利用好玻璃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对于加快工业的进步,改善贵州经济又重要意义。 2、玻璃纤维的发展历程 文献[1][2][3]主要对玻璃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发展性能等做了详细的介绍。玻璃纤维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个阶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