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软考系统架构师

软考系统架构师

软考系统架构师
软考系统架构师

目录

第1章操作系统 (3)

1.1考点分析 (3)

1.2试题精解 (3)

试题1 (2009年11月试题1) (3)

试题2 (2009年11月试题2-4) (4)

试题3 (2010年11月试题1) (5)

试题4 (2010年11月试题2) (6)

试题5 (2010年11月试题3-4) (6)

试题6 (2011年11月试题1) (8)

试题7 (2011年11月试题2-4) (9)

试题3 (2010年11月试题1) (10)

第2章数据库系统 (11)

2.1考点分析 (11)

2.2试题精解 (11)

试题3 (2010年11月试题1) (11)

第3章计算机硬件基础及嵌入式系统设计 (12)

3.1考点分析 (12)

3.2试题精解 (12)

试题3 (2010年11月试题1) (12)

第4章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13)

4.1考点分析 (13)

4.2试题精解 (13)

试题3 (2010年11月试题1) (13)

第5章系统安全性与保密性设计 (14)

5.1考点分析 (14)

5.2试题精解 (14)

试题3 (2010年11月试题1) (14)

第6章信息化基础 (15)

6.1考点分析 (15)

6.2试题精解 (15)

试题3 (2010年11月试题1) (15)

第7章系统开发基础 (16)

7.1考点分析 (16)

7.2试题精解 (16)

试题3 (2010年11月试题1) (16)

第8章软件架构设计 (17)

8.1考点分析 (17)

8.2试题精解 (17)

试题3 (2010年11月试题1) (17)

第9章应用数学 (18)

9.1考点分析 (18)

9.2试题精解 (18)

试题3 (2010年11月试题1) (18)

第10章知识产权与标准化 (19)

10.1考点分析 (19)

10.2试题精解 (19)

试题3 (2010年11月试题1) (19)

第11章系统配置与性能评价 (20)

11.1考点分析 (20)

11.2试题精解 (20)

试题3 (2010年11月试题1) (20)

第12章专业英语 (21)

12.1考点分析 (21)

12.2试题精解 (21)

试题3 (2010年11月试题1) (21)

第13章案例分析 (22)

13.1考点分析 (22)

13.2试题精解 (22)

试题3 (2010年11月试题1) (22)

第14章架构设计论文 (23)

14.1考点分析 (23)

14.2试题精解 (23)

试题3 (2010年11月试题1) (23)

第1章操作系统

1.1考点分析

根据考试大纲,本章要求考生掌握以下儿个方面的知识点。

(1)操作系统的类型和结构。

(2)操作系统荃本原理。

(3)网络操作系统及网络份理。

在这些知识点中,考查重点是操作系统的概念及特点,进程管理、存储管理、文件曾理。.具体考查知识点分布情况如表1-1所示。

表1-1 历年考查知识点分布情况表

试题考查知识点

2009年11月试题1-4 操作系统基本概念、前趋图与PV操作

2010年11月试题1-4 微内核操作系统、文件系统、页面置换算法

2011年11月试题1-4 操作系统接口、前趋图与PV操作

2012年11月试题1-4 PV操作与信息量、索引文件

1.2试题精解

试题1 (2009年11月试题1)

计算机系统中硬件层之上的软件通常按照三层来划分,如图1-1所示,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1)。

A、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其他系统软件

B、操作系统、其他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C、其他系统软件、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什

D、应用软件,其他系统软件和操作系统

试题分析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的目的是为了填补人与机器之间的鸿沟,即建立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而为裸机配置的一种系统软件,如图1-2所示。

从图1-2可以看出,操作系统是裸机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硬件系统功能的首次扩充。它在计算机系统中占据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其他系统软件属于第二层,如编辑程序、汇编程序、编译程序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系统软件(这些软件工作于操作系统之上,可服务于应用软件,所以有别于应用软件〕;大盈的应用软件属于第三层,例如希赛教育网上辅导平台,常见的一系列MIS系统等。其他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都是建立在操作系统基础之上的,并得到它的支持和取得它的服务。从用户角度看,当计算机配览了操作系统后,用户不再直接使用计算机系统硬件,而是利用操作系统所提供的命令和服务去操纵计算机,操作系统己成为现代计算机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系统软件,因此把操作系统看作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试题答案:B

试题2 (2009年11月试题2-4)

某计算机系统中有一个CPU、一台扫描仪和一台打印机。现有三个图像任务,每个任务有三个程序段:扫描Si,图像处理Ci和打印Pi (i=1,2,3)。图1-3为三个任务各程序段并发执行的前趋图,其中,(2)可并行执行,(3)的直接制约,(4)的间接制约。

(2)A、“C1S2”,“P1C2S3”,“P2C3”

B、“C1S1”,“S2C2P2”,“C3P3”

C、“S1C1P1”,“S2C2P2”,“S3C3P3”

D、“S1S2S3”,“C1C2C3”,“P1P2P3”

(3)A、S1受到S2和S3、C1受到C2和C3、P1受到P2和P3

B、S2和S3受到S1、C2和C3受到C1、P2和P3受到P1

C、C1和P1受到S1、C2和P2受到S2、C3和P3受到S3

D、C1和S1受到P1、C2和S2受到P2、C3和S3受到P3

(4)A、S1受到S2和S3、C1受到C2和C3、P1受到P2和P3

B、S2和S3受到S1、C2和C3受到C1、P2和P3受到P1

C、C1和P1受到S1、C2和P2受到S2、C3和P3受到S3

D、C1和S1受到P1,C2和S2受到P2、C3和S3受到P3

试题分析

如图1-3所示,当S1执行完毕后,计算C1与扫描S2可并行执行;C1与S2执行完毕后.打印P1、计算C2与扫描S3可并行执行;P1,C2与S3执行完毕后,打印P2与计算C3可并行执行。

根据题意,系统中有三个任务,每个任务有三个程序段,从前趋图中可以看出,系统要先进行扫描S1,然后再进行图像处理C1,最后进行打印P1;所以C1和P1受到S1直接制约、C2和P2受到S2的直接制约、C3和P3受到S3的直接制约。

系统中有一台扫描仪,因此S2和S3不能运行是受到了S1的间接制约.如果系统中有二台扫描仪,那么S2和S1能运行;同理C2和C3受到C1的直接制约,P2和P3受到P1的间接制约。

试题答案(2)A (3)C (4)B

试题3 (2010年11月试题1)

采用徽内核结构的操作系统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1)。

(1)A.并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移植性,可运行于分布式系统中

B.并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移植性,但不适用于分布式系统

C.但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移植性,可运行于分布式系统中

D.但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移植性,不适用于分布式系统

试题分析

现代操作系统大多拥有两种工作状态,分别是核心态和用户态。一般应用程序工作在用户态,而内核模块和最基本的操作系统核心工作在核心态。

微内核操作系统结构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操作系统的一个发展趋势是将传统的操作系统代码放置到史高层,从操作系统中去掉尽可能多的东西,而只留下一个最小的核心,称之为微内核。通常的方法是将大多数操作系统功能由在用户态运行的服务器进程来实现。为了获取某项服务,用户进程(客户进程)将请求发送给一个服务器进程,服务器进程完成此操作后,把结果返回给用户进程。这样,服务器以用户进程的形式运行,而不是运行在核心态。因此,它们不能直接访问硬件,某个服务器的崩溃不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客户/服务器结构的另一个优点是它更适用于分布式系统。

微内核技术的主要优点如下。

①统一的接口,在用户态和核心态之间无需进程识别。

②可伸缩性好,能适应硬件更新和应用变化。

③可移植性好,所有与具体机器特征相关的代码,全部隔离在徽内核中。如果操作系统

要移植到不同的硬件平台上,只需修改微内核中极少代码即可。

④实时性好,微内核可以方便地支持实时处理。

⑤安全可靠性高。微内核将安全性作为系统内部特性来进行设计。对外仅使用少量应用编程接口。

⑥支持分布式系统,支持多处理器的体系结构和高度并行的应用程序。

虽然徽内核操作系统具有诸多优点,但它并非完美无缺。例如,在运行效率方面。它就不如以前传统的换作系统。

试题答案(1) A

试题4 (2010年11月试题2)

若操作系统文件管理程序正在将修改后的(2)文件写回磁盘时系统发生崩溃,对系统的形响相对较大。

( 2) A、用户数据 B、用户程序

C、系统目录

D、空闲块管理

试题分析

操作系统为了实现”按名存取“,必须为每个文件设置用于描述和控制文件的数据结构,专门用于文件的检索,因此至少要包括文件名和存放文件的物理地址,该数据结构称为文件控制块(File Control Block, FCB).文件控制块的有序集合称为文件目录,或称为系统目录文件。若操作系统正在将修改后的系统目录文件写回磁盘时系统发生崩溃,则对系统的影响相对较大。

试题答案(2) C

试题5 (2010年11月试题3-4)

某虚拟存储系统采用最近最少使用的(LRU)页面淘汰算法,假定系统为每个作业分配

4个页面的主存空间,其中一个页面用来存放程序。现有某作业的程序如下:

Var A:Array[1..100,1..100] OF integer;

i,j:integer;

for i:=1 to 100 DO

for j:=1 to 10 DO

A(i,j):=0;

设每个页面可存放200个整数变量,变量i,j存放在程序页中。初始时,程序及i, j均已

在内存.其余3页为空。若知阵A按行序存放,那么当程序执行完后共产生(3)次缺页

中断:若矩阵A按列序存放:那么当程序执行完后共产生 (4) 次缺页中断。

(3)A、50 B、100

C、5000

D、10000

(4)A、50 B、100

C、5000

D、10000

试题分析

虚拟存储管理的提出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用程序在运行之前未必全部装入内存,仅需将当前运行到的那部分程序和数据装入内存便可启动程序的运行;其余部分仍驻留在外存上。当要执行的指令或访问的数据不在内存时.再由操作系统通过请求调入功能将它们调入内存,以使程序能继续执行。如果此时内存己满,则还满通过置换功能,将内存中暂时不

用的程序或数据调至外存上,腾出足够的内存空间后,再将要访问的程序或数据调入内存。使程序继续执行。这样,便可使一个大的用户程序能在较小的内空间中运行,也可在内存中同时装入更多的进程使它们并发执行。从用户的角度看,该系统具有的内存容量比实际的内存容量大得多。将这种具有请求调入功能和置换功能,能从逻辑上对内存容量加以扩充的存储器系统称为虚拟存储系统。

局部性原理

虚拟存储管理能够在作业信息不全部装入内存的情况个保证作业正确运行,是利用了程序执行时的局部性原理。局部性原理是指程序在执行时呈现出局部性规律,即在一较短的时间内.程序的执行仅局限于某个部分。相应地,它所访问的存储空间也仅局限于某个区域。程序局部性包括时间局部性和空向局部性,时间局部性是指程序中的某条指令一旦执行,不久以后该指令可能再次执行。产生时间局部性的典型原因是由于程序中存在着大是的循环操作;空问局部性是指一旦程序访问了某个存储单元,不久以后,其附近的存储单元也将被访问,即程序在一段时间内所访问的地址可能集中在一定的范围内,其典型情况是程序顺序执行。

工作集

在虚拟存储管理中,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即对于刚被替换出去的页,立即又要被访问,需要将它调入。因无空闲内存又要替换另一页,而后者是即将被访问的页,于是造成了系统需花费大量的时问忙于进行这种频繁的页面交换,致使系统的实际效率很低.严重时导致系统瘫换,这种现像称为抖动现象。防止抖动现象有多种办法.例如,采取局部替换策略、引入工作集算法和挂起若干进程等。工作集是指在某段时间间隔内,进程实际要访问的页面的集合。引入虚拟内存后,程序只需有少量的内存就可运行,但为了使程序有效地运行,较少产生缺页,必须使程序的工作集全部在内存中。

页面置换算法

当内存中没有空闲页面,而又有程序和数据需要从外存中装入内存运行时,就需要从内存中选出一个或多个页面淘汰出去,以便新的程序和数据装入运行,良好的页面置换算法应该淘汰那些被访问概率最低的页,将它们移出内存。

①随机淘汰算法。无法确定哪些页被访问的概率较低时,随机地选择某个页面,并将其换出。

②轮转算法。按照内存页面i的编号,循环地换出内存中一个可以被换出的页,无论该页是刚换进来还是已驻留内存很长时间。

③先进先出算法(First in First Out, FIFO)。FIFO算法总是选择在内存驻留时间最长的一页将其淘汰。实现FIFO算法需要把各个已分配页面按页面分配时间顺序链接起来.组成FIFO 队列,并设置一置换指针,指向FIFO队列的队首页面。FIFO算法忽略了一种现象的存在,那就是在内存中停留时间最长的页往往也是经常要访问的页。将这些页淘汰,很可能刚i置换出去,又清求调用该页,致使缺页中断太频繁,严重降低内存的利用率。

FIFO的另一个缺点是它可能会产生一种异常现象。一般来说,对于任一作业或进程,如果给它分配的内存页面数越接近于它所要求的页面数,则发生缺页的次数会越少。但使用FIFO算法时,有时会出现分配的页面数增多,缺页次数反而增加的现象,称为belady现象。

④最近最久未使用算法(Least Recently Used, LRU)。当需要淘汰某页时,选择离当前时间最近的一段时间内最久没有使用过的页先淘汰。例如,考虑一个仅460个字节的程序的内存访问序(10,11,104,170,73,309,185,245,246,434,458,364),页面的大小为100个字节,则460个字节应占5页.编号为0-4,第0页字节为0-99,第1页为100-199,依此类推。得到页面的访问序列是(0,0,1,1,0,3,1,2,2,4,4,3),可简化为(0,1,0,3,1,2,4,3)。如果内存中有200个字节可供程序使用,则内存提供2个页帧供程序使用。按照FIFO算法,共产生6次缺页中断,如

表1-2所示。

表1-2 FIFO算法缺页中断

0 1 0 3 1 2 4 3

0 0 0 3 3 3 4 4

1 1 1 1

2 2 3

╳╳╳╳╳╳

按照LRU算法.共产生7次缺页中断,如表1-3所示。

表1-3 LRU算法缺页中断

0 1 0 3 1 2 4 3

0 0 0 0 1 1 4 4

1 1 3 3

2 2 3

╳╳╳╳╳╳╳

⑤最近没有使用页面置换算法(No Used Recently, NUR)。在需要置换某一页时,从那些最近的一个时期内未被访问的页任选一页置换。只要在页表中增设一个访问位即可实现。当某页被访问时,访问位里为1,否则访问位里为,0。系统周期性地对所有引用位清零。当需淘汰一页时.从那些访问位为零的页中选一页进行淘汰。

⑥最优置换算法,选择那些永久不使用的,或者在最长时间内不再被访间的页面置换出去。因为要确定哪个页面是未来最长时间内不再被访问的,目前来说很难估计,所以,该算法通常用来评价其他算法。

⑦时钟页面替换算法( Clock )。使用页表中的引用位,将作业已调入内存的页面链成循环队列,用一个指针指向循环队列中的下一个将被替换的页面,其实现方法如下:个灭面首次装入内存时,其引用位置1;在内存中的任何一个页面被访问时,其引用位置1:淘汰页面时,存储管理从指针当前指向的页面开始扫描循环队列,把所遇到的引用位是1的页面的引用位清0,并跳过这个页面:把所遇到的引用位是0的灭面淘汰掉,指针推进一步;扫描循环队列时,如果遇到的所有页面的引用位均为1,则指针就会绕整个循环队列一圈,将碰到的所有页面的引用位清O;指针停在起始位置上并淘汰掉这一页,然后指针推进一步。

在本题中,从题干可知,作业共有4个页面的主存空间,其中一个己被程序本身占用,所以在读取变量时可用的页面数只有3个。每个页面可存放200个整数变量,程序中A数组共有100*100=10000个变最。按行存放时,每个页面调入的200变量刚好是程序处理的200个变量,所以缺页次数为10000/200=50。而按列存放时,虽然每个页面调取数据时,同样也读入了200个变量,但这200个变里中,只有2个是近期需要访问的(如:第1个页面调入的是A[*,1]与A[*,2],但程序近期需要访问的变量只有A[1,1]和A[1,2],所以缺页次数为:10000/2=5000。

试题答案(3) A (4) C

试题6 (2011年11月试题1)

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两类接口:操作一级和程序控制一级的接口,以下不属于操作一级的接口是(1)。

(1〕A、操作控制命令 B、系统调用

C、菜单

D、窗口

试题分析

操作系统是用户和计算机之间的接口,用户通过操作系统的帮助可以快速、有效和安全可靠地使用计算机各类资源。通常操作系统提供两类接口,分别是程序一级的接口(程序接口)和操作一级的接口(联机用户接口和脱机用户接口)。

用户与操作系统的接口通常是由“命令”和”系统调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命令是提供给用户在键盘终端上使用(命令接口),系统调用是用户在编程时使用〔程序接口)。

在不同的系统中,系统调用的实现方式可能不i司,但大体上都可以把系统调用的执行过程分成以下几步。

①设置系统调用号和参数

在一个系统中,往往都设置了许多条系统调用命令,并斌予每条系统调用命令一个唯一的系统调用号。设置系统调用方式有2种方式。

直接将参数送入相应的寄存器中,这是最简单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寄存器数量有限,从而限制了设置参数的数目。

参数表方式。将系统调用所需要的参数,放入一张参数表中,再将该参数表的指针放在某个规定的寄存器中。

②系统调用命令的一般性处理

为了使不同系统调用能方便地转向相应的命令处理程序,在系统中配置了一张系统调用入口表。表中每个表目都对应一条系统调用命令,核心可利用系统调用号去查找该表,就可以找到相应命令处理程序的入口地址而去执行它。

③系统调用命令处理程序的处理过程

为了提供系统调用的功能,操作系统内必须有事先编制好的实现这些功能的子程序或过程。这些程序是操作系统程序模块的一部分,且不能直接被用户程序调用。

程序员给定了系统调用名和参数之后是怎样得到系统服务的呢?这需要有一个类似于硬件终瑞处理的中断处理机构。当用户使用系统调用时,产生一条相应的指令,处理机在执行到该指令时发生相应的中断,并发出有关信号给该处理机构。该处理机构在收到了处理机发来的信号后。启动相关的处理程序去完成该系统调用所要求的功能。

在系统中为控制系统调用服务的机构称为陷阱处理机构。与此相对应.把由于系统调用引起处理中断的指令为陷阱指令。在操作系统中,每个系统调用都对应一个功能号。在陷阱指令中必须包括对应系统调用的功能号。而且,在有些陷阱指令中.还带有传递给陷阱处理机构和内部处理程序的有关参数。

为了实现系统调用,系统设计人员还必须为实现各种系统调用功能的子程序编造入口地址表,每个入口地址都于相应的系统子程序名相对应。然后,由陷阱处理程序把陷阱指令中所包含的功能号与该入口地址表的有关项对应起来,从而由系统调用功能号驱动有关系统子程序执行。

由于在系统调用处理结束之后,用户程序还需利用系统调用的返回结果继续执行,因此,在进入系统调用处理之前,陷阱处理机构还要回复处理机现场。在操作系统中,处理的现场一般被保护在特定的内存区域寄存器中。

试题答案

(1) B

试题7 (2011年11月试题2-4)

进程P1、P2、P3、P4和P5的前趋图如图1-4所示。

若用PV操作控制进程P1-P5并发执行的过程。则需要设置5个信号量S1、S2、S3、S4和S5,进程间同步所使用的信号量标注在图1-4中的边上,且信号量S1-S5的初值都等

于零,初始状态下进程P1开始执行。在如图1-5所示的PV操作示意图中a、b和c处应分别填写(2);d和C处应分别填写(3),f和g处应分别填写(4)。

(2)A、V(S1)V(S2)、P(S1)和V(S3)V(S4)

B、

C、

D、

(3)A、V(S1)V(S2)、P(S1)和V(S3)V(S4)

B、

C、

D、

(4)A、V(S1)V(S2)、P(S1)和V(S3)V(S4)

B、

C、

D、

试题分析

试题答案

试题3 (2010年11月试题1)

试题分析

试题答案

第2章数据库系统

2.1考点分析

2.2试题精解

试题3 (2010年11月试题1)

试题分析

试题答案

第3章计算机硬件基础及嵌入式系统设计

3.1考点分析

3.2试题精解

试题3 (2010年11月试题1)

试题分析

试题答案

第4章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4.1考点分析

4.2试题精解

试题3 (2010年11月试题1)

试题分析

试题答案

第5章系统安全性与保密性设计

5.1考点分析

5.2试题精解

试题3 (2010年11月试题1)

试题分析

试题答案

第6章信息化基础

6.1考点分析

6.2试题精解

试题3 (2010年11月试题1)

试题分析

试题答案

第7章系统开发基础

7.1考点分析

7.2试题精解

试题3 (2010年11月试题1)

试题分析

试题答案

第8章软件架构设计

8.1考点分析

8.2试题精解

试题3 (2010年11月试题1)

试题分析

试题答案

第9章应用数学

9.1考点分析

9.2试题精解

试题3 (2010年11月试题1)

试题分析

试题答案

第10章知识产权与标准化

10.1考点分析

10.2试题精解

试题3 (2010年11月试题1)

试题分析

试题答案

第11章系统配置与性能评价

11.1考点分析

11.2试题精解

试题3 (2010年11月试题1)

试题分析

试题答案

软考软件设计师必做练习题附答案

软考软件设计师必做练习题及答案 软件设计师考试属于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简称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中的一个中级考试。考试不设学历与资历条件,也不论年龄和专业,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选择合适的级别合适的资格,但一次考试只能报考一种资格。考试采用笔试形式,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时间、统一标准、统一证书的考试办法。下面是希 赛小编整理的软考软件设计师考前必做的练习题。 试题一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类图和顺序图。 【问题 1】 需要分析此门禁系统的体系结构,根据体系结构的描述来看什么数据放在什么类中最 为合适。题目中提到:系统中的每个电控锁都有一个唯一的编号。锁的状态有两种:“已锁住”和“未锁住”。所以Lock 中含有锁编号和锁状态这两个属性。又因为题中有:在主机 上可以设置每把锁的安全级别以及用户的开锁权限。只有当用户的开锁权限大于或等于锁的 安全级并且锁处于“已锁住”状态时,才能将锁打开。因此,Lock 中还有锁的安全级别。 【问题 2】 首先,( 1 )、( 2 )是 FingerReader和LockController之间的交互。所以我们看题 目中是如何描述他们的交互的。题目中有“指纹采集器将发送一个中断事件给锁控器,锁控器从指纹采集器读取用户的指纹”,所以(1)应填“中断事件”,( 2 )应填“读取指纹”。(3 )是主机与UserInfo的交互,从图2-35中可以看出,UserInfo中存储了用户的指纹信息和开锁权限,所以( 3 )应是从 UserInfo读取用户的指纹信息和开锁权限。(4)空应填“读取锁的安全级别”。( 5 )是 MainFrame向自己发送的一条消息,从题目中的“主 机根据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来判断用户是否具有开锁权限,若有且锁当前处于已锁住状态,

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考点精讲(四)

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考点精讲(四)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属于软考中的一项高级资格考试,考试分综合知识、案例分析和论文3个科目。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作为一项高级资格考试,有一定的考试难度,那么该如何备考才能顺利通过考试呢?面对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无从下手的同学,希赛为您准备了几个重要的教程章节考点精讲,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四章 4.1软件开发方法 4.1.1软件开发生命周期 传统的软件生命期是指软件产品从形成概念(构思)开始,经过定义、开发、使用、维护、废弃,的全过程。 可以把软件生命期划分为软件定义、软件开发、软件运行与维护,三个阶段。 1、软件定义时期 1.问题定义,目标系统“是什么”,系统的定位以及范围。 2.可行性研究,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操作可行性、社会可行性。 3.需求分析,确定软件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运行环境的约束,写出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系统测试大纲、用户手册概要。 充分理解用户的需求,并以书面形式写出规格说明书,这是以后软件设计和验收的依据;用户也许很难一次性说清楚系统应该做什么。 系统分析员、软件开发人员、用户,共同完成,逐步细化、一致化、完全化等。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SRS,内容可以有系统(或子系统)名称、功能描述、接口、

基本数据结构、性能、设计需求、开发标准、验收原则等。 2、软件开发时期 软件开发时期就是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等。 概要设计是在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的基础上,建立系统的总体结构(含子系统的划分)和模块间的关系,定义功能模块及各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 详细设计对概要设计产生的功能模块逐步细化,包括算法与结构、数据分布、数据组织、模块间接口信息、用户界面等,写出详细设计报告。 测试可分成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等。通常把编码和测试称为系统的实现。 3、软件运行和维护 软件维护就是尽可能地延长软件的寿命,没有维护的价值时,宣告退役,软件的生命结束。 4.1.2软件开发模型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又称软件开发模型或软件过程模型,模型的特点是简单化,是软件开发实际过程的抽象与概括。 为软件工程管理提供里程碑和进度表,为软件开发过程提供原则和方法。软件过程有各种各样的模型。 1、瀑布型 瀑布型的特点是因果关系紧密相连,前一个阶段工作的结果是后一个阶段工作的输入,前一个阶段的错漏会隐蔽地带到后一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工作完成后,都要进行审查和确认, 它的出现有利于人员的组织管理,有利于软件开发方法和工具的研究。

软考 高项考试 论文 论项目风险管理

论项目风险管理 摘要 2013年1月,我作为项目经理参加了XX集团erp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该项目是由于XX 集团自身业务发展及组织机构改革而立项,其目的是在整个集团范围内搭建统一的信息化平台。通过erp信息系统加大集团公司对下属子公司的管控力度,提高子公司生产制造能力,增强新产品设计开发能力,整体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保证XX集团在物流、烟草行业的领先地位。 该项目作为XX集团重点战略项目,投资860万元,计划工期11个月,实施范围涉及集团本部及下属12家子公司,该项目主要完成财务模块、生产制造控制模块、采购管理模块、库房管理模块、营销管理模块、人力资源管理模块、PDM系统。由于XX集团是国家信息化及工业化两户融合试点单位,并与2014年底进行国家信息化认证工作,所以在对该项目提出了很多严格要求。由于该项目涉及范围较广,未知因素较多。我作为项目经理除了关注项目成本进度质量等相关管理工作外,特别对项目的风险管理投入很大精力。保证各种风险因素对项目的不利影响降到最小。通过我与项目团队的不断努力,该项目最终于2014年11月底顺利完成。并获得了多方认可。 本文将以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风险管理为例,讨论项目风险在项目中的重要性,主要从风险计划制定、风险识别、风向定性分析、风险定量分析、风险应对计划、风险监控这几个过程进行讨论。 正文: 2013年1月,我公司中标XX集团ERP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由于多年从事项目管理工作,公司委派我作为项目经理负责对该项目进行管理工作。作为XX集团重点战略项目,该项目投资860万元,计划工期为11个月,从2013年1月开始,至2013年11月底验收。项目实施过程涉及集团本部及下属12家子公司。该项目主要是为满足XX集团企业自身业务发展及组织结构变革的需要而立项。其目标是在整个集团内搭建统一的信息化平台,通过ERP信息系统加强集团本队对下属子公司的管控力度、提升新产品研发设计的能力,加强子公司生产制造的能力,提高企业综合能力,保证企业在物流、烟草行业的领先地位。 由于该企业已经具有一定信息化平台及信息系统维护人员,为满足客户后期儿才开发等需要,我们选用了3层C/S架构,服务器为客户自有服务器dellR920,服务器操作系统选用WINDOWS 2008R2,数据库使用甲骨文公司ORACLE11G,软件开发同台使用微软visual studio2008,开发语言为https://www.doczj.com/doc/167193893.html,,通过这些选择,最大限度满足了客户的需求。该项目功能上完成,财务、营销、PDM、生产制造、采购、库存、人力资源这几个模块。由于XX集团是国家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试点单位,与2014年底要进行国家信息化认证工作,所以对该项目提出多项严格要求。针对客户所提出的要求,公司领导也高度重视,并由公司副总青紫挂水,组件项目管理组织,而我由于多年从事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工作,公司为委派我担任项目经理,负责该项目各项管路工作。在项目初期,我仔细研究了项目工作说明书,发现该企业业务部门众多,设计人员复杂,外部影响多,所以我认为该项目具有比较高的风险,因此除了对项目进度质量成本等管理进行关注外,我将大量的精力放到了项目风险管理上。希望通过科学的风险管理,将项目中各类风险的影响降到最低,保证项目各项目活动的顺利进行。我认为项目风险管理主要由下面几个过程组成,风险计划制定、风险识别、风向定性分析、风险定量分析、风险应对计划、风险监控。相面我将对这几个过程进行论述。 一、风险管理计划 一个好的结果必定有一个好的计划,只有制定一个科学有效的管理计划才能为后续的管理活动提供依据。在制定项目风险计划之前,我召集了项目中技术专家、功能负责人对项目风险计划的编制、项目特点、进行了讨论。对如何进行项目风险管管理提出了建议,

学习论文写作心得体会范文(通用3篇)

学习论文写作心得体会范文(通用3篇) 学习论文写作心得体会范文(通用3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那么要如何写呢?下面是WTT为大家收集的学习论文写作心得体会范文(通用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习论文写作心得体会1 悄无声息的,这个学期的一半过去了,论文写作课也即将结束了。 在写学习心得之前,跟同学们聊起论文写作,不知道怎么说起的,我们说起了高考作文。高考作文的那些三段论套路,文章要什么“凤头、猪肚、豹尾”,怎么当初的八百字要那么痛苦地挤出来?上到大学,随便来篇文章,自由发挥,轻而易举。 我想在生活上,懂得怎么写文章的人也应该是一个很懂的生活的人,而且他们的生活一定很多姿多彩,他们的人生阅历一定很丰富。在学术上,懂得怎么写好论文的人,必定是一个学识很渊博,思想很深刻,善于思考的人。 说说论文写作课所获吧。

记得季老师刚上这门课的时候就说过我们的一些师兄师姐上完了这门课也不知道讲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我个人的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论文课还是有一些收获的,自己以后在写毕业论文时候,起码知道要在内容与格式这两大方面抓好。写一篇好的毕业论文不容易啊,必须要认真对待,这也是我们积极学习的态度的表现。 季老师谈及论文写作,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多次强调论文的格式。的确,先不说我们的内容是否新鲜,观点是否创新,建言献策是否有建树,但论文格式的要求是基本的要求,是每个同学都可以做好的。这些基本的格式我们要做好弄好,基本的东西没做好,留给指导老师给你做,这合适吗?季老师说他自己指导学生论文的时候,老对学生说的一句话就是“拿回去吧”。我想老师要同学们拿回去的不仅是修改格式的论文,更重要的是把对待毕业论文写作那种懒散不认真的态度拿回去吧。今天面对的是一篇本科论文,明天也许就因为这种不认真的态度而错失很多很好的工作机会。细节决定成败,虽然这是一句话很俗套而且老生常谈,但是十分有理。 老师说到现在的大学生论文没有多少是有水平的,想找几篇优秀的论文给大家学习学习都没有。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现在大学生可是量多质差,真正好好学习自己本专业的同学很少。大家都忙于考取各种证书,考取英语四六级,忙于各种社

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高级)学习笔记汇总

2011年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学习笔记第一章 1.1.1 系统架构师的概念 现代信息系统“架构”三要素:构件、模式、规划;规划是架构的基石,也是这三个贡献中最重要的。 架构本质上存在两个层次:概念层,物理层。 1.2.1 系统架构师的定义 负责理解、管理并最终确认和评估非功能性系统需求,给出开发规范,搭建系统实现的核心架构,对整个软件架构、关键构建、接口进行总体设计并澄清关键技术细节。 主要着眼于系统的“技术实现”,同时还要考虑系统的“组织协调”。 要对所属的开发团队有足够的了解,能够评估该开发团队实现特定的功能需求目标和资源代价。 1.2.2 系统架构师技术素质 对软件工程标准规范有良好的把握。 1.2.3 系统架构师管理素质 系统架构师是一个高效工作团队的创建者,必须尽可能使所有团队成员的想法一致,为一个项目订制清晰的、强制性的、有元件的目标作为整个团队的动力; 必须提供特定的方法和模型作为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必须避免犹豫,必须具备及时解决技术问题的紧迫感和自信心。 1.2.4 系统架构师与其他团队角色的协调 系统分析师,需求分析,技术实现 系统架构师,系统设计,基于环境和资源的系统技术实现 项目管理师,资源组织,资源实现 由于职位角度出发产生冲突制约,不可能很好地给出开发规范,搭建系统实现的核心架构,并澄清技术细节,扫清主要难点。 所以把架构师定位在项目管理师与系统分析师之间,为团队规划清晰的目标。 对于大型企业或项目,如果一人承担多个角色,往往容易发生顾此失彼的现象。 1.3 系统架构师知识结构 需要从大量互相冲突的系统方法和工具中区分出哪些是有效的,那些是无效的。 1.4 从开发人员到架构师 总结自己的架构模式,深入行业总结规律。 几天的培训不太可能培养出合格的软件架构师,厂商的培训和认证,最终目的是培养自己的市场,培养

2020年软考《软件设计师》练习题及答案

2020年软考《软件设计师》练习题及答案 1.Multiple choices. (1)Software design may . a.be a creative process b.not be learned from a book c.be learned from a book d.require a certain amount of flair (2)Methodologies of software design can be classified into . a.down-top function design b.data-driven design c.top-down function design d.object-oriented design (3)A well-designed system should be . a.easily understood b.reliable c.straightforward to implement d.straightforward to maintain (4)A derivation process for designing a programming system includes stages. a.5 b.4

c.3 d.2 (5)In the early stage of software design we need . a.give a flowchart b.give a set of requirements c.top-down functional design only d.prepare an informal design (6)A good design of software depends on . a.establishing a definitive way b.the application c.the particular project requirements d.efficient code to be produced (7)Software design can be . a.represented in any single notation b.a multi-stage activity c.an iterative activity d.a single-stage activity (8)The tasks being performed by a software engineer are . a.to design communication mechanisms b.to design file structures c.to design data structures d.to derive the design of a programming system

软考系统架构师

目录 第1章操作系统 (3) 1.1考点分析 (3) 1.2试题精解 (3) 试题1 (2009年11月试题1) (3) 试题2 (2009年11月试题2-4) (4) 试题3 (2010年11月试题1) (5) 试题4 (2010年11月试题2) (6) 试题5 (2010年11月试题3-4) (6) 试题6 (2011年11月试题1) (8) 试题7 (2011年11月试题2-4) (9) 试题3 (2010年11月试题1) (10) 第2章数据库系统 (11) 2.1考点分析 (11) 2.2试题精解 (11) 试题3 (2010年11月试题1) (11) 第3章计算机硬件基础及嵌入式系统设计 (12) 3.1考点分析 (12) 3.2试题精解 (12) 试题3 (2010年11月试题1) (12) 第4章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13) 4.1考点分析 (13) 4.2试题精解 (13) 试题3 (2010年11月试题1) (13) 第5章系统安全性与保密性设计 (14) 5.1考点分析 (14) 5.2试题精解 (14) 试题3 (2010年11月试题1) (14) 第6章信息化基础 (15) 6.1考点分析 (15) 6.2试题精解 (15) 试题3 (2010年11月试题1) (15) 第7章系统开发基础 (16) 7.1考点分析 (16) 7.2试题精解 (16) 试题3 (2010年11月试题1) (16) 第8章软件架构设计 (17) 8.1考点分析 (17) 8.2试题精解 (17) 试题3 (2010年11月试题1) (17) 第9章应用数学 (18) 9.1考点分析 (18)

博士论文研究计划书的范文

博士论文研究计划书的范文 本文是关于博士论文研究计划书的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博士计划书范文 一、近年来考生本人的专业研究情况及研究成果: 1. 考生的专业研究情况: 本人于20xx年毕业于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工程系机电一体化专业(Mechatronics Engineering)。该校在20xx年加拿大麦考林最新大学排名中,名列第六,世界大学排名第88位。主修嵌入式系统设计与计算机编程。嵌入式系统设计主要涉及芯片植入编程以及程序debug,计算机编程涉及C#、C语、Ocamel和SQL。在学习过程中,参与专业课题毕业设计研究---Capstone:由五名学生为一小组,购买一辆指定型号的遥控赛车,于一整学年期间,将这辆遥控赛车改装成运用嵌入式系统编辑的芯片进行跑道定位、自动导航行驶,使其可以避开跑道上的障碍物,通畅行驶。 本人于20xx年毕业于英国考文垂大学(Coventry University)商学院国际市场营销系(International Marketing),该校在英国20xx卫报综合排名第33位,商科全英国排名第12位,该学位类型属于MSc(Master of Science) ,所学课程偏向理科。其中包括了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以及电子商务,还学习了运用SpSS 软件对数据进行编辑分析的统计管理学。我的毕业论文研究的是中国奢侈品市场中,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对其产生的影响因素,主要内容是要研究西方和东方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会影响消费者购买奢侈品;调查鼓动年轻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动机因素以及分析其他因素影响到中国年轻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牌商品。 二、博士学位期间拟开展研究课题论证: 1、拟开展研究的课题名称: 大型高精度自动贴装系统设计 2、拟开展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选题意义 受国外高精技术封锁影响,国外自动表贴设备及技术无法引进国内。国内阵

软考系统架构师2013年真题

2013年下半年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上午真题 1 某操作系统采用分页存储管理方式,下图给出了进程A和进程B的页表结构。如果物理页的大小为512字节,那么进程A逻辑地址为1111(十进制)的变量存放在(1)号物理内存页中。假设进程A的逻辑页4与进程B的逻辑页5要共享物理页8,那么应该在进程A页表的逻辑页4和进程B页表的逻辑页5对应的物理页处分别填(2)。 A.9 B.2 C.4 D.6 A.4、5 B.5、4 C.5、8 D.8、8 2 进程P1、P2、P3和P4的前趋图如下所示:

若用PV操作控制进程P1~P4并发执行的过程,则需要设置5个信号量S1、S2、S3、S4和S5,且信号量S4-S5的初值都等于0。下图中a、b和c处应分别填写(1);d、e和f处应分别填写(2)。 A.V(S1)V(S2)、P(S1)V(S3)和V(S4) B.P(S1)V(S2)、P(S1)P(S2)和V(S1) C.V(S1)V(S2)、P(S1)P(S3)和V(S4) D.P(S1)P(S2)、V(S1)P(S3)和V(S2) A.P(S2)、V(S3)V(S5)和P(S4)P(S5) B.V(S2)、P(S3)V(S5)和V(S4)P(S5) C.P(S2)、V(S3)P(S5)和P(S4)V(S5) D.V(S2)、V(S3)P(S5)和P(S4)V(S5) 3 假设关系模式R(U,F),属性集U={A,B,C),函数依赖集F={A→B,B→C)。若将其分解为p={R1(U1,F1),R2(U2,F2)),其中U1={A,B),U2={A,C}。那么,关系模式R、R1、R2分别达到了(1);分解ρ(2)。 A.1NF、2NF、3NF B.1NF、3NF、3NF C.2 NF、2NF、3NF D.2NF、3NF、3NF A.有损连接但保持函数依赖 B.既无损连接又保持函数依赖 C.有损连接且不保持函数依赖 D.无损连接但不保持函数依赖 4 给定员工关系EMP(EmpID,Ename,sex,age,tel,DepID),其属性含义分别为:员工号、姓名、性别、年龄、电话、部门号;部门关系DEP(DepID,Dname,Dtel,DEmpID),其属性含义分别为:部门号、部门名、电话,负责人号。若要求DepID参照部门关系DEP的主码DepID,则可以在定义EMP时用(1)进行约束。若要查询开发部的负责人姓名、年龄,则正确的关系代数表达式为(2)。

软考高级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论大型信息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 2014年5月,我作为项目经理参与了某大型石油化工企业移动办公系统项目,主要负责系统规划与组织实施开发。该系统工程量大,涉及到软件开发和网络建设,业务需求多变,网络搭建环境复杂。该项目深受集团公司领导重视,项目目标是为该企业建设一套移动办公系统,并在厂区内搭建专用网络,用于厂区的手持设备巡检及机关办公的公文、邮件、审批、上传下达等多种功能。本文以该项目为例,结合我的项目实践,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对于项目成功的重要性。在这个项目中,我们通过编制合理的项目人力计划,获取高质量的项目团队,明确职责与激励机制,加强项目团队建设,定期进行沟通,实现项目团队成员之间团结协作能力,严格监管项目团队绩效从而提高项目绩效,最终使项目按期保质保量的完成,获得了客户和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 正文 笔者参与的项目,建设单位是一家大型石油化工企业,该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具备大型业务系统运行的条件。该企业一直有两个痛点:一是车间设备的巡检一直没有做到自动化,还是手工记录的方式;二是办公系统过于陈旧,无法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实时性要求。该企业领导希望我们的项目一次性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给出的方案是开发一套移动办公系统,设置不同的权限,巡检人员和办公人员使用不同的功能,并且巡检人员使用专用终端。由于巡检的厂区环境复杂并且防爆级别很高,我们为厂区内搭建了专用移动网络,并通过PCC 技术保障巡检设备的通信优先级。同时,不在专网内的设备还可以通过VPN接入移动办公系统。移动办公系统采用三层C/S体系架构,将原有的各个分散的办公子系统整合为一体。该系统包括安全生产、公文系统、申报审批、邮件系统、文件检索、通讯录、即时消息、公司新闻、社区论坛等九大模块。该系统上线运行满足了该企业安全生产和移动办公的需求,大大提高了全体员工的办公效率,大大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该项目建设总工期6个月,2014年11月正式验收通过后投入运行。 我们调研发现,该企业的办公流程非常复杂,涉及到的部门繁多,如果要打破原有的流程形成新的流程,阻力很大。并且我们的项目需要同时解决移动网络建设和软件开发这两个问题,涉及到两个专业领域,不同的团队人员。为了圆满完成项目,笔者充分认识到人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必须加强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方能确保项目的成功实施。笔者通过加强项目团队建设,严格监控项目进度等方法,控制项目的风险,并结合已有最佳实践,开展项目实施。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j 1、着眼于资源估计、环境和组织因素的项目管理计划,科学编制合理的人力资源计划 人力资源计划编制是决定项目的角色、职责以及报告关系的过程。笔者所在的单位有很强的开发队伍和开发能力,但没有移动网络方面的专家,对于搭建专用移动网络很不在行。为解决这个问题,笔者与该企业信息部的高层领导进行了沟通和说明,告知该部分内容对于项目实施的重要性后,公司领导非常重视,将与公司合作多年的网络集成商推荐给我们,我们将这一部分工程分包给这家集成商。双方的两个团队组成一个大团队,共同进行了必要的项目管理培训,明确了各自的工作任务,将双方的分工领域划分清楚并相互了解对方的技术要求。之后我们与甲方的各部门及下属单位相关干系人进行走访和了解,获得该集团组织结

2017年下半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论文的写法详解及范文

龙头 2015年3月,我们作为系统集成项目的总包商承接了某省环境保护 厅委托的电子政务综合办公门户建设项目。我作为该项目的项目经理负责该项目的全程管理工作。整个项目总投资700多万,建设工期为7个月。该省环境保护厅力图通过综合办公门户项目的建设,打破“数据孤岛”,拆除“应用烟囱”,整合信息资源,集成业务系统,实现数据共享,进而形成省、市、县三级统一的综合办公门户。 本文以电子政务综合办公门户项目为例,结合作者实践,探讨了在项目整体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由于本项目涉及功能模块较多,项目关系人众多,做好沟通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本文从项目章程制定,制定范围说明书(初步),制定项目管理计划,指导和管理 项目执行,监督和控制项目,整体变更控制、项目收尾方面进行阐述。最后,针对项目整体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今后的改进思路。 长期以来,某省环境保护厅在各项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信息资源。但是,系统大部分采用分散建设方式,导致信息资源分散、共享应用不足,形成一个个“数据孤岛”;同时应用系统技术架构多样,不同历 史时期建设的各类业务应用系统缺乏统一集成与整合,系统用户及授权的分散管理导致系统间一站式访问困难,形成一个个“应用烟囱”;分散建设从总体上降低了资源的可用性,限制了资源效益的发挥,阻碍了某省环境保护厅信息化的发展。. 该项目硬件、网络部分依托环保云平台。主要功能有公文管理、信息

管理、行政管理、沟通通讯、人事财务、工作管理、个人事务、党建廉政共8大类37小项的模块建设,集成行政审批、污染源自动监控、环境质量自动监控、监察执法等17个业务系统和业务数据。项目前 端展现使用Struts2.0技术,控制层使用Spring技术,持久层使用hibernate技术,数据的集成接口使用WebServic、XML技术,通过单点登录技术实现多业务系统的集成。 由于前期项目招标过程我也是主要的参与人之一,对项目情况比较了解,公司领导发布项目章程,我有幸得到领导和客户的信任,成为该项目的项目经理,全面负责整个项目的管理工作。为了按照既定的进度,成本和质量完成项目目标,在该项目中,我充分重视了风险管理,按照项目风险管理理论,结合自己的项目实践,有条不紊的完成了该项目。具体来讲,我是按照以下基本的管理过程进行风险管理的。 龙尾 经过我们团队的不懈努力,本项目终于在2015年10月,通过了业主方组织的验收。目前系统运行状态良好,获得了客户和本公司领导的一致好评。总结整个项目的实施,本项目的成功得益于我成功的风险管理。当然,我们的风险管理工作也有不足之处。例如,在项目实施阶段,有位同事突然由于家庭缘故离职,我迅速采用了AB角色进行了替换,减小了对项目带来的风险。在进行项目总结时,这些问 题都作为经验教训写入到项目总结报告,纳入公司的项目管理知识库,更新了公司组织过程资产。我也真诚希望,在公司未来的项目实施中,不会出现类似的失误,从而实现项目管理过程的持续改进。

历年软考软件设计师答案

2004年上半年软件设计师级答案 上午答案 下午答案 试题一 [问题1] A:传感器:B:报警器 [问题2) 监控传感器、显示信息和状态 [问题3] 1、“读传感器”添加输入数据流“传感器状态” 2、“显示格式”添加输出数据流“TV信号” 3、“拨号”添加输出数据流“电话拨号” [问题4] 逻辑数据流图说明应该具有哪些加工,而不关心这些加工是如何实现的:物理数据流图则要说明加工是如何实现的。 试题二 [问题1] (1)l(2)col(3)row(4)2(5)col(6)row(7)k [问题2] 判断条件1:b 判断条件2:e 判断条件3:f 试题三 [问题1] A:浏览客户信息B:修改个人信息C:登录D:删除客户信息

[问题2] (1)1(2)0..*(3)0..1(4)0..1 [问题3] (1)4种关系的含义: 依赖表示类之间的使用关系。 概括表示一般类和特殊类之间的关系。 关联和聚集都表示实例之间的结构关系。 (2)关联和聚集的区别: 关联指明一个类的对象与另一类的对象间的联系:两个类之间的关联表示了两个同等地位类之间的结构关系,这两个类在概念上是同级别的。 聚集是一种特殊的关联,它表示整体/部分关系。 试题四 (1)JMP LAST (2)SUB GRO,WDT,GR1 (3)ST GR2,BTASC,GR1 (4)ADD GR0,C48 (5)ST GR0,BTASC,GR1 试题五 (1)p&&p->data !=e 或p&&(*p).data !=e (2)p->Lchild 或(*p).Lchild (3)s->Rchild 或(*s).Rchild (4)p->Lchild 或(*p).Lchild (5)p==pp->Lchild 或p (*pp).Lchild 试题六 (1)classArray (2)new T[iRsz*iCsz] (3)throw 'e' (4)tBody,iCurrentRow=i (5)tBody(iRsz,iCs2) 2004下半年软件设计师级试题答案

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考点精讲(二)

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考点精讲(二)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属于软考中的一项高级资格考试,考试分综合知识、案例分析和论文3个科目。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作为一项高级资格考试,有一定的考试难度,那么该如何备考才能顺利通过考试呢?面对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无从下手的同学,希赛为您准备了几个重要的教程章节考点精讲,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2.1.3存储管理 存储器的发展方向是:高速、大容量、小体积。 存储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如何提高主存的利用率、扩充主存以及对主存信息实现有效保护。 2.1.4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的目标是: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为用户提供方便统一的界面。 磁盘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FCFS、最短寻道时间优先SSTF、扫描算法SCAN。 2.1.5文件管理 随机访问是指对文件中的信息可以按任意次序随机读写文件中的信息。 文件控制块FCB,描述和控制文件的数据结构。 2.1.6作业管理 常用的作业调度算法有:先来先服务、短作业优先、相应比高优先、优先级调度算法、均衡调度算法。 2.1.7网络操作系统NOS 网络操作系统分为:集中模式、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对等模式。

现代操作系统已经把网络功能包含到操作系统的内核中,作为操作系统核心功能的一个组成部分。 2.2.1关系数据库基础 数据库的三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约束条件。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E-R模型强调的是语义。 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的核心是数据间的函数依赖,衡量的标准是关系规范化的程度及分解的无损连接和保持函数依赖性。 数据依赖包括:函数依赖、非平凡的函数依赖、平凡的函数依赖、完全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传递依赖、码、主属性、非主属性、外码、值依赖定义、函数依赖的公理系统。 事务是数据库环境中不可分割的逻辑工作单位。 四个特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ACID。 SQL语言中事务定义语句有三条:BEGIN TRANSACTION事务开始、COMMIT事务提交、ROLLBAK事务回滚。 并发操作是指:在多用户共享系统中,用户可能同时对同一数据库进行操作。 带来的问题主要有:丢失更新、不可重复读、读脏数据。 并发控制主要技术是封锁:排他锁(简称X锁、写锁)、共享锁(简称S锁、读锁)。 保护数据库的关键技术在于建立冗余数据、即备份数据。 方法是:数据转储、建立日志。 2.2.2关系数据库设计

软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论文范例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论文范例1:论软件项目的进度管理 摘要 本文讨论了《电力行业工作票、操作票系统》的项目管理,在本项目中我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项目管理工作. 在本项目管理中,我主要采用了面向对象技术同传统技术相结合的原则,在估算项目的工作量这方面尤为突出,面向对象技术对传统技术有所改进,传统技术能弥补面向对象技术的不足。本文从合理的估算项目的工作量及技术难度;识别关键任务;随时了解项目进度,必要时调整进度表等方面讨论了《电力行业工作票、操作票系统》项目管理的基本活动与方法,有效地控制开发进度,确保项目如期按质量完成.本系统在电力系统已经运行,状况良好,受到一致好评. 正文 2003年2月,我参加了《电力行业工作票、操作票系统》的开发,担任项目管理工作.电力系统有关部门在对电力设施进行检测、维修、试验等一系列活动时应按照我国电力行业相关标准进行工作,《电力行业工作票、操作票系统》就是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及电力行业操作规程设计的仿真系统。工作人员在施工前按照工作流程在此仿真系统上进行操作,严格遵守电力设施的逻辑闭锁关系,顺序执行.有效地防止不规范操作,确保电力设施及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提高安全意识.本系统由系统图编辑平台和工作票、操作票签发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其中系统图编辑平台主要是编辑变电站、用电系统及变电站控制系统图,每一个电力设施对应一个对象,在系统图上都有相对应的部分,系统图真实地反映电力设施的布局及相互关系,生动形象又合乎技术标准,同时为第二部分提供操作对象.工作票、操作票签发系统主要是在系统图的基础上进行点击操作,每饮点击对应一个对象即一个电力设施,根据电力设施的逻辑闭锁关系自动生成相应的工作票或操作票或提示操作不规范. 在本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我通过合理的估算项目工作量及技术难度;识别关键任务;随时了解项目进度,必要时调整进度表等方面对项目进行管理,确保本系统如期按质量完成。 1、合理的估算项目工作量及技术难度 我们在项目工作量及技术难度的估算上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同传统技术相结合的原则. 本系统采用了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等一系列面向对象技术,在本系统工作量的估算上根据功能点进行估算.将每个功能模块逐步分解,直至基本模块为止.我们将系统分为系统图编辑与工作票、操作票签发两个大的功能分别进行估算。系统图编辑部分主要是一个图形编辑系统.一种电力设施对应一个类,电力设施的技术参数及其操作对应相应类的属性和方法,电力设施图是由线段、圆、曲线、折线、多边形等基本图形组成,这些基本图形分别对应一个类,这些类又继承一个最基本的类.系统图编辑部分的工作量也就是这些类的实现,工作票、操作票签发部分用到了编辑平台的系统图,因此由大量的功能可以复用,这部分的功能划分同系统图编辑部分一样也是采用类作为基本结构,这样就比较准确的进行工作量的估算. 同时我们开发的这个系统是基于C/S结构的,由于C/S结构的系统我们公司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因此有不少的案例供我们参考.对于本系统的第二部分我们就是借鉴以前我们做过的基于C/S 结构的系统,基于C/S结构的系统的框架基本上是一致的,数据库的设计、前台操作如对数据库进行添加、删除、修改、查询等一系列活动大体相同.正是如此,有大量的东西可供我们复用,如权限控制模块我们就是复用以前的案例,仅作少量修改.在工作量的估算上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这对工作量的估算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为工作进度安排提供了依据.在技术上,我们重点考虑本系统与其他C/S 结构的系统的不同之处,相同或相似之处我们认为没有技术难

计算机心得体会范文

计算机心得体会范文 通过这次计算机实习培训,我觉得要改变这一错误的思想,想把各项工作做好,就必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电,也只有不断的学习、充电,才能提高自已的工作能力。下面是管理资源吧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计算机实习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计算机心得体会范文1持续了三个多月的实习在今天晚上和teamleader短暂通话后终于结束了,我和xxxx的缘分也告了一个段落。总结起来这次得收获还是非常大的。在这几个月中,我参与了基于sygno的somaris/5的开发。了解了一个100多人参与的超大型软件项目的开发流程,学会了使用文档管理工具sap的基本功能,知道了源码管理工具clearcase的功能之强大,懂得了基于clearrequest的charmnt 在这么大的软件项目里不可替代的原因。 最重要的是对vc++的理解更加深了一步,不由也惊叹mfc功能之强大。 更加没有想到这次最大的收获竟然会在离职过程中得到得。原本我不应该是这个时间结束这次实习的,最初计划的实习期限是一年。这次的提前离职的经过是这样的。原本在这三个月得shorttime结束的时候,我已经和公司hr谈好了继续实习的条件。

可是没想到半月后,也就是上周五teamleader突然告诉我情况有些变化。由于我非常反感出尔反尔的做法,并且还是在这样的大公司里。所以,我当时并没有仔细分析情况的变化的原因,而是采取了一味的抵制。 但是,teamleader还是让我周末回去思考下到周一再给他答复。可是让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是由于我目前论文即将开题,所以我希望可以把大部分精力要放在这个上面。但是由于周五的情况突变,使我的情绪在周末受到了很大的波动,从而不能完成原定计划中有关论文的安排。 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下,周日晚上我决定终止实习计划,并完成了两封言辞非常犀利的信件,打算周一作为我对这种情况变化的抗议,以及和同事们的辞别信,事实上我也是这么做的。尽管我不能继续在这里实习,我并不后悔我坚持了自己的原则。但是,中间我忘记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完全弄明白情况变化的原因,就发出了这两封得邮件。从而造成了目前这种不愉快的离职局面。据说,对公司的好多人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现在我得到的结论就是一个人能在环境突变的情况下能保持镇定,并且去分析了解真相实在是太难得了,至少现在我还没有做到。以后,我会尽力去做,希望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当然,这在我未来的人生史上将会是一段宝贵的经历。

软考软件设计师教程试题分析加答案

软考软件设计师教程试题分析加答案 软件设计师考试属于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简称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中的一个中级考试。考试不设学历与资历条件,也不论年龄和专业,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选择合适的级别合适的资格,但一次考试只能报考一种资格。考试采用笔试形式,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时间、统一标准、统一证书的考试办法。下面是希赛小编整理的软考软件设计师考前必做的练习题。 试题一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类图和顺序图。 【问题1】 需要分析此门禁系统的体系结构,根据体系结构的描述来看什么数据放在什么类中最为合适。题目中提到:系统中的每个电控锁都有一个唯一的编号。锁的状态有两种:“已锁住”和“未锁住”。所以Lock中含有锁编号和锁状态这两个属性。又因为题中有:在主机上可以设置每把锁的安全级别以及用户的开锁权限。只有当用户的开锁权限大于或等于锁的安全级并且锁处于“已锁住”状态时,才能将锁打开。因此,Lock中还有锁的安全级别。 【问题2】 首先,(1)、(2)是FingerReader和LockController之间的交互。所以我们看题目中是如何描述他们的交互的。题目中有“指纹采集器将发送一个中断事件给锁控器,锁控器从指纹采集器读取用户的指纹”,所以(1)应填“中断事件”,(2)应填“读取指纹”。(3)是主机与UserInfo的交互,从图2-35中可以看出,UserInfo中存储了用户的指纹信息和开锁权限,所以(3)应是从

UserInfo读取用户的指纹信息和开锁权限。(4)空应填“读取锁的安全级别”。(5)是MainFrame向自己发送的一条消息,从题目中的“主机根据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来判断用户是否具有开锁权限,若有且锁当前处于已锁住状态,则将锁打开;否则系统报警”可以看出,主机在得到所有信息后要判断用户是否能开锁,所以(5)应填“判断用户是否能开锁”。 【问题3】 这是纯理论题,请直接阅读参考答案。 试题一参考答案 【问题1】 锁的编号、安全级别、锁的当前状态。 【问题2】 (1)中断事件(2)读取用户指纹 (3)读取用户开锁权限(4)读取锁的安全级别 (5)判断用户是否有权限开锁,或用户是否可以开锁 【问题3】 组装和聚集都表示实例之间的整体/部分关系。组装是聚集的一种形式。 聚集是概念性的,只是区分整体与部分。 组装具有很强的归属关系,而且整体与部分的对象生存周期是一致的。 试题二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UML类图和顺序图的基本知识。 【问题1】 由于一个商品分类中可以有多个商品,而一个商品仅仅对应一个商品分类,

2020年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复习题(一)

2020年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复习题(一)架构决定成败 软件架构是软件产品、软件系统设计当中的主体结构和主要矛盾。任何软件都有架构,哪怕一段短小的HelloWorld程序。软件架构设计 的成败决定了软件产品和系统研发的成败。软件架构自身所具有的属 性和特点,决定了软件架构设计的复杂性和难度。 这几年流行一个说法(管理谚语):“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其 实只说对了一半。细节确实很重要,很多项目、产品就输在细节的执 行上。一方面,战术细节固然很重要,但另一方面,战略全局也同样 重要,对应的我们能够说:“战略决定成败”.战略性失败,就好比下 一盘围棋,局部下得再漂亮、再凌厉,如果罔顾大盘,己方连空都不 够了,还有官子(细节)获胜的机会吗?必然是中盘告负。 类似地,准确的软件架构设计,应该既包括战略全局上的设计, 也包括战术细节(关键路径)上的设计。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软 件架构设计只要分分层和包,画一个大体的轮廓草图,就完事了。这 种“纸上谈兵”型的架构师行为是非常有害的。事实上,既然软件架 构是软件建筑的主体结构、隐蔽工程、承重墙和要害部位,那么软件 架构也必然要落实到实际的算法和代码,不但要有实现代码,还要包 括对这部分架构实行测试的代码,以保证获得高质量的、满足各种功 能和非功能质量属性要求的架构。除了完成概念、模型设计外,软件 架构师一定要参与实际的编码、测试和调试,做一位真正的hands-on practitioner,这已经成为了敏捷软件工程所倡导的主流文化。 两个架构 我们在日常的软件产品和系统开发中,实际上会遇到两种、两个 部分的软件架构,即待开发的应用部分的软件架构(简称“应用架构”),以及既有的基础平台部分的软件架构(简称“基础架构”)。

软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论文范文-人力资源管理docx

2016年3月,我参加了某集团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担任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整体推进和管理工作。该项目预算500W,要求在6个月内完成。项目采用J2EE框架,模组化思想设计,采用B/A/S的多层分布式结构。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为该集团建立了综合物流业务平台,并与财务、办公、视频监控等系统的集成,实现了数据交互与共享,为集团建立了统一的内部门户与决策管理平台。帮助该集团顺利通过了该省重点物流企业技术中心的评定。 本文结合作者在项目中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讨论了通过实施人力资源计划编制、组建项目团队、建设项目团队和管理项目团队等过程管理,运用虚拟团队、集中办公、绩效激励等方法,保证了项目团队的稳定与高效,最终顺利完成项目建设,取得了一致好评。 正文: 我于2016年3月参与了某集团信息化平台项目的建设,在该项目中担任了项目经理一职,该项目预算500W,要求在6个月内完成,经过项目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该项目9月正式验收交付使用。并在此基础上,帮该集团在10月顺利通过了省重点物流企业技术中心的评定,项目取得了客户较好的评价。 该集团原有的业务管理系统使用已有5年左右,功能相对简单。随着该集团的业务规模发展,在全国拥有15个物流分中心,原有的系统已经无法适应业务的需要,该集团提出要重新建设开发物流综合业务平台,并与在用的集团财务结算系统,集团办公OA系统以及各分中心的视频监控系统等做系统集成,实现数据交互与共享。通过运用PDA、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条码技术、

RFID标签、GIS定位技术等先进技术实现物流业务的集中监控、实时调度、实时反馈等智能化管理,提高作业效率,减少管理风险,提高综合竞争力。 该项目在当年2月初公开招标,我所在的系统集成公司参与了投标并顺利中标。项目合同在3月签订。由于我参与了该项目的前期投标工作,公司委派我为该项目的项目经理,随后成立了项目组,进驻该集团参与项目前期的需求调研工作。通过专题座谈会、问卷、访谈、现场查看等方式详细了解了客户的需求以及业务模式。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该项目与我们以往做过的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平台有很大的不同,主要在于部分物流分中心是集团刚刚收购的,管理方式和业务模式并不完全一致,分中心与集团的关注点也不相同,需求也不尽相同。要想将所有业务都统一在一个平台上难度非常大。并且集团老总再三提出要以该平台为基础申报某省重点物流企业技术中心的评定,项目必须按时高质量的完成。 针对这样一个时间紧、需求复杂、质量要求高的项目,要使项目能够顺利完成,组建一支高效稳定的项目团队尤为重要。下面就介绍下我在该项目中执行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做法: 一、编制项目人力资源计划 根据项目管理计划以及活动资源的估算所确定的人力资源数量,我利用公司人力资源模板确定了各阶段的角色需求,编制了项目人员配备管理计划并在此基础上制订了责任分配矩阵。比如在需求调研阶段,考虑到有15个分中心需要调研,需要5个需求调研人员,为了加快集成接口设计,需要2个高级技术员等等。另外考虑到资源日历对人力资源可用性以及项目进度的影响,通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