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血糖患者麻醉处理

高血糖患者麻醉处理

高血糖患者麻醉处理
高血糖患者麻醉处理

1.术前评估此病人时,除上述资料外,还需要哪些病史资料,还应进行哪些检查?

答:完整的术前评估包括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同时应有相应的实验室数据

1.)病史采集:

对血糖升高的病人要详细询问病史,包括相关器官功能状态及饮食控制情况,是否有脑血管,心血管和周围血管病变。麻醉医生应特别关注糖尿病(DM)病人心肌缺血的症状和其它心血管高危因素,如外周血管疾病,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和家族史;及与糖尿病相关的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如直立性低血压,膀胱痉挛,胃软瘫等。是否有酮症酸中毒(DMⅠ型),高渗性昏迷(DMⅡ型)的发作,以及高血糖发生的频率,表现和严重程度。有些DMⅠ型患者血糖被过分地控制将导致血糖降低,甚至低到很危险的地步;而DMⅡ型患者常并发高血

压,高脂血症,肥胖症,这些都需关注。

2.)体格检查:

除身高,体重等基本的生命体征外,直立性低血压,随呼吸改变的心率均提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外周血管病变的患者应比较双侧上肢所测血压。检查外周脉搏搏动情况有助于了解血管病理学改变并提示是否要进一步做介入性造影。肥胖病人外周血管的置管部位和神经阻滞的解剖标志常难以确定,必须特别注意。DM患者常有皮肤感染或缺血性损害,常影响局麻或区域阻滞的实施。另外,确定感觉缺失的状况有助于局麻或区域阻滞方案的实施。

3.)实验室检查:

一般的检查包括ECG,血糖,电解质,血常规。术前ECG检查可提示心肌缺血和血流动力学方面的并发症。生化检查可提供血容量,酸碱平衡,血糖控制,肾功能等生命信息。糖化血红蛋白对近三个月来血糖控制的情况评价极有价值。低于1%说明血糖控制良好,升高则不仅需要警惕并发症并且要调整药物治疗。但以此作为控制血糖的严格目标时应注意低血糖

的发生。

病史,体检,简单的实验室检查可用来评估是否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有外周血管病变又需要手术的病人常伴有冠状血管的病变,在手术前必须对心脏及冠脉的功能进行更详尽的评

估。

最后一次进食的时间和最后一次胰岛素的剂量须特别关注。恶心和呕吐会对患者的血容量,酸硷平衡状态和电解质平衡有显著影响。应检查关节僵硬征状。祈祷手势是关节僵硬的典型特征,指的是当患者两手并拢时,几乎不能将两手指及手掌并在一起。

2.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是什么?糖尿病的分类和并发症有哪些?

答:病因与机制:糖尿病的发生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发病过程与自身免疫失调有关。病毒感染是导致免疫失调可能的病因,但并不排除非感染性因素所致的可能。虽然遗传因素在疾病发展中的作用已无异议,但确切的遗传基因仍未确定。因为有80%的Ⅰ型糖尿病发生在无家族糖尿病病史的儿童,所以有理由相信存在一个受环境因素调控的多基因遗传机制。免疫因素作用已经由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证明:组织病理学上的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效价的升高、胰岛素抗体的发现、以及Ⅰ型糖尿病与某些熟知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炎和重症肌无力密切相关。Ⅰ型糖尿病的易患基因位于第6号染色体的HLA区。筛

选确认Ⅱ型糖尿病的异常基因更加困难,因为它和患者所具有的其他患病因素如肥胖等有着复杂的交互影响。在Ⅰ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可能有病毒与β细胞的相互作用,因为有证据表明抗病毒抗体滴度的升高,这些抗体升高提暗示存在几种普通的RNA和DNA病毒。Ⅰ型糖尿病经典的发病程序是一个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感染了病毒,由此导致了胰岛细胞的炎症及淋巴细胞浸润。然后触发自身免疫反应,从而导致了β细胞的破坏。Ⅱ型糖尿病是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衰竭共同作用而致,但这二者间的关系至今尚未阐明。

分类:DM的分类基本清楚,DMⅠ型是由自身免疫原因使胰腺β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减少所致。病人需要依赖外源性胰岛素以维持代谢的正常水平,此类病人年轻,消瘦,对胰岛素敏感,代谢危象表现为酮症酸中毒。DMⅡ型胰岛素分泌量相对低下。此类患者药物治疗的主要途径是增加内源性胰岛素释放,增强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肝源性葡萄糖的产生,降低肠道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病人多为中老年人,肥胖,较易产生高渗性昏迷而不是酮症酸中毒。第三种糖尿病介于传统的DMⅠ型和DMⅡ型之间,由于自身免疫疾病或外科手术切除部分胰腺组织使分泌胰岛素的细胞减少。一般情况下,这类病人尚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避

免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其他两种临床常见糖尿病类型分别是孕期糖尿病,此病有时需要胰岛素;另外是继发性糖尿病,继发于不同的内分泌疾病或某些药物如类固醇类的使用。

高血糖也可以由其他一些影响胰腺的因素引起,如色素沉着病,慢性胰腺炎或其他内分泌危象包括嗜铬细胞瘤,胰高血糖素瘤,肢端肥大症,甲亢,皮质激素等都可以使血糖升高。紧张刺激(如外科手术)所致的高血糖反应也可持续数天。

并发症:

糖尿病的长期并发症是由于慢性高血糖症引起的终末器官病变。发生于心血管系统的有冠状动脉病变,高血压,心脏的自主神经疾病和微血管病变型心肌病。心肌梗死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糖尿病患者中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为:在18—44岁的糖尿病患者中为3%,在45—64岁的糖尿病患者中为14.3%,在大于65岁的糖尿病患者中为20%。不同性别的糖尿病患者都可有冠状动脉的病变,但女性患此病后致命的危险性更大。中风的发生率在18—44岁的糖尿病患者中为2%,在45--64岁的糖尿病患者中为8.4%,在大于65岁的糖尿病患者中为12.7%. 有超过10%的糖尿病患者出现下肢脉搏缺失,超过40%的患者患有肾病,超过50%的患者有末端神经病变。胶原组织的糖基化作用使得关节僵硬。孕期糖尿病还有以下危险:晚期胎儿宫内窒息、头盆不称、新生儿低糖血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产

后母体低糖血症。

Ⅰ型糖尿病中,威胁生命的并发症主要是由于血糖控制不当引起的,这包括:低糖血症、高糖血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昏迷。Ⅰ型糖尿病的死亡率是普通人的5倍,Ⅱ型糖尿病的死亡率是普通人的2倍。严格的血糖水平的控制可以减低Ⅰ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危险性。

3.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治疗原则是什么?

答:表1.糖尿病诊断标准

1糖尿病征状+随机血糖>200mg/dl(11.1mmol/L)

2空腹血糖>126mg/dl(7.0mmol/L)

3口服糖耐量试验中2小时血糖>200mg/dl(11.1mmol/L)

不同类型糖尿病的治疗:

Ⅰ型糖尿病是本病的严重类型,它依靠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和防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常规应用的两种胰岛素是正规胰岛素和NPH(中性蛋白锌胰岛素)。大多数胰岛素是动物源性的。近来,由重组DNA 技术制备的人类胰岛素制剂增多了。此制剂不但有效而且过敏反应发生率低。对糖尿病患者皮下注射这些药物的药效起效和维持时间见表2。正常人静脉注射正规胰岛素的起效时间为15分钟,皮下注射的起效时间为30分钟,最大效应在2小时,持续时间只有6—8小时。应用NPH时,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的药效的起效,峰效和维持是

相近的。

Ⅱ型糖尿病患者多是肥胖的人,对这些病人的治疗主要是减肥和节食,其次才考虑应用药物。口服降糖药如经典的磺酰脲类并不能充分降低血糖。因此,许多Ⅱ型糖尿病患者还需要给予胰岛素。不同类型的降糖药的联合应用增加了非胰岛素药物治疗的成功率。二甲双胍是一种能增强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它已成功地和新一代磺酰脲类药物如格列苯脲合用。这些新一代磺酰脲类药物作用持续时间长并且很少发生低糖血症,但是一旦发生低糖血症,低糖血症会严重且持续较久。口服降糖药药效的起效和持续时间见表3.。治疗中不要急于将血糖降至正常范围,因为过激的措施会导致致命性的低糖血症发生。

表2 糖尿病患者皮下注射胰岛素药效的起效和维持时间

种类起效(小时)峰效(小时)持续(小时)

正规胰岛素 1/2~1 2~4 6~8

(RI)

锌结晶胰岛素 1/2~1 4~6 6~8

(CZI)

中性鱼精蛋白 3~4 8~12 18~24

锌胰岛素(NPH)

表3 口服降糖药的起效和维持时间

药物类别药物名称起效最强维持

第一代磺酰脲类甲磺丁脲 0.5hr 4~6hr 6~12hr

醋磺环己脲 1~2hr 3hr 12~18hr

甲磺氮卓脲 4hr 16hr

氯磺丙脲 2hr 24hr

第二代磺酰脲类格列苯脲 0.5hr 2~6hr 16~24hr

格列吡嗪ir 1hr 5hr 12~24hr

格列吡嗪er 2~4hr 24hr

格列美脲 2~3hr 24hr

双胍类二甲双胍 2~3hr 2hr 3~4hr

格列酮类罗格列酮 1~3hr 4hr

帕格列酮 2hr NA

格列萘类瑞格列奈 0.5~1.5hr 4hr

α—葡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2~3hr 4hr

说明:ir,立即释放。 er,延缓释放。

4.哪些因素可以改变对胰岛素的需求量?

答:通常来说,增加胰岛素需求量的因素有高糖饮食﹑感染、脓毒症、紧张以及某些常用药物如皮质激素、甲状腺素制剂、口服避孕药、噻嗪类利尿药等的使用。运动和饮酒通常减少胰岛素的需求量。某些药物如保泰松、双香豆素、水扬酸盐等,由于影响了口服降糖药的药

效学而降低了胰岛素的需求量。

5.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答: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种紧急的内科急症,它的特征是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了酮体在血中的堆积。主要的紊乱是高血糖,糖尿,细胞内脱水,酸中毒,以及电解质失衡。习惯上,严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指血中酮体总水平超过7mmol/L,血清碳酸氢盐减少到

10mEq/L以下,或者pH值下降到7.25以下。最初的体格检查应该与尿分析,静脉血糖分析,电解质,尿素氮水平,血细胞记数,血清酮体评价一起进行。快速确定血糖和酮体水平后,治疗随之开始。应该做动脉血气分析以判断酸碱紊乱。处理原则主要是补液,应用胰岛素,

纠酸,补钾。

液体:大多数病人有脱水,且水的丢失大于盐的丢失。因此低渗盐溶液(0.45%的氯化钠)被认为是最适宜的。当血糖低于300mg/dl时应开始使用5%的糖溶液。应该监测中心静脉压

和尿量以便指导液体治疗。

胰岛素:所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病人都需要立即使用胰岛素。因此,为了达到较好效果,应该采用起效快,时效短的胰岛素。开始时,用10—20单位胰岛素静脉注射,然后根据血糖水平以每小时1—2单位的速度持续输注。只要初始剂量能够使血糖减少,那么就可以根据酮症酸中毒和高血糖症的严重程度而重复使用初始剂量。降低血糖的速度不应该超过每小时50mg/dl,因为过快的降低血糖会导致脑水肿。

碳酸氢盐:应该在监测动脉血 pH值,二氧化碳分压,碳酸氢盐的情况下使用碳酸氢钠来纠正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pH<7.20)。但要注意避免过度纠正。

钾:由于酸中毒,渗透性利尿,呕吐,体内钾储量减少5—10mEq/kg。因为酸中毒和高血糖症的纠正会使细胞外液中的钾移向细胞内液,所以尽管血清钾水平最初是正常的,但经过上

述治疗后通常会要下降。因此,只要有足够的肾功能,就应该在治疗开始后3—4小时于静脉输液中加入钾。补钾的剂量和频次应该根据常用的实验室数据和临床研究结果来决定。同时应继续进行其他支持性治疗并注意避免治疗过度。

6.什么是非酮症高渗性昏迷?

答: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是一种深度脱水造成的综合症,通常见于Ⅱ型糖尿病患者。这时病人不能饮用足够的水以弥补尿中水分的丢失。没有酮酸中毒。患者表现为极度的高血糖症,高渗透性,体液减少,以及精神状态的改变。血浆葡萄糖水平在1000mg/dl左右,约相当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血糖值的两倍。本病的死亡率超过50%。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快速大量的静脉输液,如果同时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则胰岛素,葡萄糖,钾的应用也是必须的。

7.糖尿病引起的关节僵硬和自主神经系统病变对麻醉实施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据报道,关节僵硬综合症在青少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病率近四分之一。除了关节僵硬以外,典型表现还有矮小身材和紧绷的蜡样皮肤。这些变化是由胶原组织的糖化作用引起的,胶原组织的糖化作用也会引起Hb A1c的合成增加。Hb A1c是经常用来监测糖尿病控制情况的指标。如果颞下颌关节,寰枕关节,脊柱颈段受到影响,将会导致头颈活动度受限,从而使气管插管困难。糖尿病患者中自主神经系统病的发生率约为1/10。在老年人群中,尤其同时患有高血压者,此病的发生率增加四到五倍。自主神经系统病的症状包括无汗,早期饱胀感,直立性低血压,胃反流和深呼吸时缺乏脉搏变化。阳痿和家族性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的膀胱引起的泌尿系症状也可以出现。自主神经系统病的发生提示了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直立性低血压在围术期很常见并可能在术后变的更为严重。有呼吸心跳停止的危险时,患者对心肌缺血将不再感到疼痛。胃轻瘫使此类病人更易发生恶心,呕吐,返流和误吸。

8.如何进行此病人的麻醉和手术前准备?

答:术前评估决定术前准备,原则如下:

λ补液:由于腹部疼痛和不适引起的进水不足,同时伴随的呕吐,糖尿引起的渗透性利尿极有可能导致此病人脱水。因此,应该尽快纠正现存的任何类型的脱水。生理盐水或0.45%的盐水是较好的静脉输液,因为这时的血糖水平已经升高了。

λ糖尿病治疗药物的调整:糖尿病的药物治疗繁杂,在手术前是否需要改变胰岛素的用药方案尚存争议。一些新的降血糖药物,如阿卡波糖(拜糖平,Acarbase,Glucobay),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具有竞争性和可逆性抑制小肠中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延缓葡萄糖的吸收速度,从而起到降血糖的作用。罗格列酮(文迪雅,Rosiglitazone, Avandia)和吡格列酮(艾订,Pioglitazone,Actins)为胰岛素受体增敏剂,从而降低血糖,此前的代表药物为曲格列酮,因其时肝脏有损害而退出市场。上述药物不会因禁食引起低血糖,也不需要在术前调整剂量。对已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者,血糖控制不理想,拟行中、大手术,主张术前48小时改用正规胰岛素(RI)治疗。已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病人管理复杂。对入院准备手术的禁食病人,一般的做法是先建立静脉通路给予葡萄糖的同时按以前早晨剂量的1/3到1/2给中、长效胰岛素,如低精蛋白锌胰岛素(NPH)或鱼精蛋白锌胰岛素(PZI)。但应该提倡使用RI,可通过手指血糖检查进一步调整剂量,一般4-6小时查一次。血糖过低是较为

严重的并发症(且常被忽视),应注意低血糖症状可被同时应用的β受体阻滞剂所掩盖,有时延迟数月才被发现。通常的做法是口服降糖药的病人在手术前一天服用最后一次。长期口服磺脲类药物者可因禁食引起低血糖发作,在择期手术病人,这类药物应在数天前就停用或减量使用。感染和应激能够增加胰岛素的需要量,这两者是使病人发生高血糖症的原因。在这样的病人,胰岛素的用法可以是每小时给小剂量(5—10单位静脉注射),也可以用泵以1—2单位每小时的速度持续静脉输注。应该利用每小时血和尿中的葡萄糖和丙酮的测定来监控这种治疗。根据血液检查的结果调整酸硷和电解质平衡。一旦获得阳性培养样本就应

该使用抗生素。

其他用药的调整:其它的情况如高血压,心绞痛要正常服药治疗到术前。胃软瘫的病人应给予胃复安或H2受体阻滞剂,不能口服的可胃肠外给药。

9.择期手术时,如何估算手术当日的胰岛素以及葡萄糖的需求量?

答:关于如何掌握糖尿病患者围术期胰岛素和糖的需求量已经有了许多报道。未使用胰岛素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早晨一次的口服降糖药可以省略,并且在大多数的外科手术中能够避免输注含糖的液体。因为乳酸可以转变成葡萄糖,所以乳酸林格氏液有导致高血糖症的倾向。基于血糖测定值的基础上,正规胰岛素可以用来治疗高血糖症。在术后的一段时期,当不希望病人从口摄入食物时,可以在静脉输液中加入糖以充当增加的代谢需求的底物,这样可以起到节省蛋白质的作用。这种情况下,非胃肠途径的正规胰岛素是控制血糖的最好方法。对于糖尿病应用胰岛素的问题比较复杂,没有一种一般性的可以遵循的方案能够给出完全的答案(表4)。经常测定血糖是决定胰岛素治疗方案的关键。建议术日晨应该测定血糖,而术中应该每1—2小时测定一次,如有必要,可以增加测定的频次。葡萄糖能够以每8小时50克的速度稳定输入。胰岛素可以每小时1—2单位的速度或在需要时间隔给予一次静脉剂量。和稳定输注相比,间断推注胰岛素可以观察到与静脉泵注类似的血糖水平,并且通过乳酸,皮质醇,甘油和自由脂肪酸的测定可以看出代谢的控制也是相似的。当输注时,如果必要,5—10单位的小剂量胰岛素可以用静脉途径来控制高血糖症(血葡萄糖>14mmol/L)。

10. 麻醉和手术对胰岛素和糖代谢有何影响?

答:在健康人,就麻醉本身来说,现今使用的麻醉药物对胰岛素分泌和葡萄糖代谢的影响与手术创伤刺激相比而言不大。外科手术使患者处于一个以分解代谢为特征的典型应激环境。代谢反应的程度与手术的强度以及其他伴随因素如是否患有脓毒症和休克等与高血糖有关系。增加的激素包括:儿茶酚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还有血浆环磷腺酐和胰高血糖素水平。术后有一段时间出现相对性胰岛素抵抗。所有这些改变增加了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需要量。有报道,椎管内麻醉因能阻滞伤害性刺激向中枢传导,从而削弱手术所致的应

激性高血糖程度。

11. 你将采用何种麻醉方法?

答:就本例病人而言,气管内插管全麻是一个安全的选择。在充分预给氧后,选用快速诱导插管时同时采用环状软骨压迫来防止糖尿病患者发生误吸。就糖尿病的控制方面来说,现用的各种全身麻醉药没有显著的差别。应当进行严密的监测以保证心血管的稳定性和糖尿病血

糖水平的控制。

12. 麻醉和手术期间应该监测那些指标?

答:除了连续监测脉搏氧饱和度,心电图,血压,二氧化碳和体温外,还要经常测定血糖和尿糖。血糖水平可以很容易的在手术室内由袖珍式血糖仪,或 iSTAT血气分析仪测得,用

于指导胰岛素的应用。

表4.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使用胰岛素治疗的草案

草案限制因素注释

手术当日不用糖和胰岛素不适用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

病人的糖储备是为了适应代谢增加的需要

不适用于即使是短手术的严重病人

使用长效口服降糖药者易发生低血糖症适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和短小手术

如有必要推荐经常测定血糖和使用胰岛素

术日晨用不全量的NPH,5%葡萄糖i.v.125ml/hr 围术期胰岛素需求量改变

起效和峰效时间可能和糖的使用或手术的开始无关

易于发生低血糖症,尤其是在下午对照研究中显示极低的治疗比率

推荐经常测定血糖

特制泵持续静脉输注胰岛素术中胰岛素需求量变化大

静脉输液瓶和管道吸收胰岛素

易于发生低血糖症

泵和管道的设置很麻烦推荐经常测定血糖

静脉注射一次剂量胰岛素在病人方面难以做到术前控制

最适于术中和手术刚结束时用推荐经常测定血糖

血糖控制程度与持续静脉输注胰岛素相似

据不同情况皮下注射不同量正规胰岛素冷,热,麻醉,内源性或外源性儿茶酚胺,疼痛引起的血管收缩,低血容量,焦虑,颤抖引起围术期局部血流变化,会导致不可预计的皮下吸

收经常测定血糖并用恰当的静脉胰岛素治疗

说明: i.v.静脉内

13. 术中如何处理高糖血症?

答:术中高血糖症(血葡萄糖>14mmol/L)应该静脉应用正规胰岛素。小剂量(不超过10单位)输注和单次静脉注射同样可靠和有效。一般情况下每一单位的正规胰岛素在成年人可

以使血糖减少大约1.67mmol/L。接下来每1—2小时的血糖监测值可以决定胰岛素的追加量。尽管静脉应用胰岛素的半衰期很短,但是仍应注意注射后3小时有低血糖发生的可能性。另一种处理术中高糖血症的方法是持续输注胰岛素,以一单位每小时开始;如果病人术前就用大约20单位每天的NPH,则开始用每小时2单位,以后再根据血糖和尿糖的值来调整,这是较理想的方案。使用塑料注射器的泵可以提供所给药量90%的胰岛素。糖尿病病人术中

处理的重点是血葡萄糖浓度的测定。

14. 如何判断和处理术中低血糖性休克?

答:除非有相关的血葡萄糖浓度的测定,否则要区别术中低血糖性休克和术中其他类型休克确实是不可能的。治疗依赖于葡萄糖的使用,可以给一次剂量的50%的葡萄糖,接着以10%葡萄糖-胰岛素输注。70kg重的成人用每7.5g糖大约使血糖值增加1.67mmol/L。

15. 术后如何控制此病人的血糖水平?

答:输注10%葡萄糖-胰岛素-钾,同时每4—6小时测定一次血糖和钾来确定以后的用量。应该用分次剂量的正规胰岛素取代NPH。有感染的病人应该增加20%的剂量。当病人恢复控制性饮食后,术前的原始治疗方案也应该恢复。

16. 糖尿病的常见术后并发症有哪些?

答:除了通常的并发症外,糖尿病的一般并发症还有血糖控制的不理想和感染。高血糖症可能延迟创伤的愈合,降低白细胞功能,以及增加心跳骤停抢救过程中脑损害的可能性。心血管和肾脏病变的高发生率以及自主神经系统疾病可以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和尿储留。使得总体

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

17. 糖尿病是否增加围术期的风险?是否应在围术期对血糖水平进行严格控制?

答:关于对围术期事件的影响,糖尿病本身可能不如它引起的终末器官病变重要。在手术类型,年龄,性别,体重和其他条件都匹配一致的情况下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相似的。但是,糖尿病患者的自身特征要比非糖尿病患者的多的多,特别是肥胖。所以,一般的糖尿病患者表现出比一般的非糖尿病患者较高的围术期风险。脓毒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是这类病人主要的致死原因。其他变化如肾病和自主神经系统病(例如尿储留,胃轻瘫,和无痛性心肌缺血)也会引起死亡率的上升。糖尿病病人围术期更容易发生诸如高血糖症,低血糖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这些不良事件增加了糖尿病病人围术期的危险性。对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的关注是预防围术期不良事件关键因素。尽管过去对如何严格的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存有争议,但近来循环医学的证据显示出这种严格控制血糖的长期益处是减少了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据报道高血糖症可以加重术中脑缺血后的神经病学病变。研究发现血葡萄糖>250mg/dl的高血糖症可以抑制多形核细胞的活性。感染和刀口延迟愈合以及高的移植排斥率也提示我们应该在围术期进行严格的血糖控

制。

糖尿病病人麻醉的注意事项

糖尿病病人的麻醉注意事项 一、糖尿病的全身脏器及组织变化 1、胰岛玻璃样变; 2、糖尿病性肾小球病变; 3、动脉粥样硬化或动脉硬化; 4、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性白内障; 5、糖尿病性神经病,骨关节和皮肤病变。 二、临床症状: 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少 三、诊断: 凡有糖尿病症状,空腹血糖超过7.8mmol/l两次以上;或任意时间的血糖超过11.1mmol/l,均可诊断为糖尿病。 四、术前糖尿病人控制标准: 无酮血症,尿酮阴性;空腹血糖小于8.4(最高 11.2)mmol/l;尿糖阴性或弱阳性。 五、麻醉注意事项:

高血糖减少冠脉侧支循环,降低冠脉舒张能力,损害冠脉微循环并且引起内皮功能障碍,使心肌缺血的风险增加。急性高血糖可导致脱水,影响伤口愈合,增加感染风险,加重中枢神经系统/脊髓缺血性损伤,血粘滞度增加引起血栓形成。围术期严格控制血糖浓度是最基本的目标。 1)术前评估 包括评价可能存在的心脏、肾脏疾病,控制高血压,调整胰岛素用量控制血糖,以及检查可能影响气管插管的关节活动性,特别是颈部。 A.术前胰岛素治疗 a.手术前夜胰岛素用量为平时睡前胰岛素三分之二量,手术当日胰岛素用量为平时NPH(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一半量。手术当日早晨的常规胰岛素应当停用。 b.术前应当静脉输注5%葡糖糖和0.45%生理盐水(D51/2NS),输注速度为100ml/h。 c.胰岛素泵:夜间速度应降低30%。手术当日早晨胰

岛素泵维持基础速度,同时静脉给与胰岛素注射,或者给予病人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同时停泵60—90分钟。 d.如果病人每天使用长效甘精胰岛素和赖脯胰岛素或门冬胰岛素控制血糖,手术前夜应当使用三分之二量甘精胰岛素加上全量赖脯胰岛素或门冬胰岛素,手术当日早晨停用全部胰岛素。 e.口服降糖药:术前24—48小时应当全部停用。 f.对于大型手术,如果血清血糖高于270mg/dl(1mmol/l=18mg/dl),应当推迟手术,快速控制血糖。如果血清血糖高于400mg/dl,则需另外择期手术,重新调节代谢状态。 2)术中管理 目标是尽量避免高血糖(血清血糖120—180mg/dl)和低血糖。术中持续静脉输注胰岛素,不应使用皮下注射方式。术中血糖浓度应当至少每小时监测一次。经脉输注D51/2NS以提供碳水化合物,抑制肝糖原分解和蛋白质糖异生。

高血压患者的麻醉处理

一,术前随访评估 1,权衡是否需要延迟手术 A.轻~中度高血压(<180/110mmHg)可以进行手术, 因为它不增加围术期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危险,

B.重度高血压(≥180/110mmHg)应延迟择期手术, 争取时间控制血压。 C.如原发疾病为危及生命的紧急状态,则血压高低不应成为立即麻醉手术的障碍。 2,择期手术降压的目标: A,中青年患者血压控制<130/85mmHg B,老年患者<140/90 mmHg为宜。 C,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 应降至130/80mmHg以下。 D,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脏病者,血压应控制<130/80mmHg甚至125/75mmHg以下。 E,但降压宜个体化,不可过度,以免因严重的低血压而导致脑缺血或心肌缺血。 3,常用抗高血压药物术前是否停用 A,利尿药:目前主张术前2~3天停用利尿药。(氢氯噻嗪) B,β受体阻滞剂:术前要避免突然停用,防止术中心率的反跳。(普萘洛尔等) C,钙通道阻滞剂:不主张术前停药,可持续用到术晨(心痛定,拜新同) D,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这两类药物可能会加重手术相关的体液缺失,增加术中发生低血压的风险。 ACEI作用 缓和,手术前不必停药,可适当调整。ARB类药物目前推荐手术当天停用。(雅思 达,洛丁新,蒙诺;沙坦类,科素亚,代文) E,交感神经抑制剂:可乐定,术前不必停用。 F,其他:对于长期服用利血平患者最好术前7天停服并改用其他抗高血压药物,以保证手术和麻醉安全。 二,入室后处理 1,充分镇静:入室后即给予咪唑安定1-2mg 2,麻醉方式:根据病情和手术方式,选择对循环影响最小的麻醉方法和药物,同时提供较完善的镇静、镇痛,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 A,区域阻滞麻醉:局麻药中不加肾上腺素,阻滞需要完全,并予以适当的镇静咪达唑仑1-2mg,右美托咪定0.2-0.7ug/kg.h。重度高血压患者不要选择颈丛

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

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卜石 写在课前的话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可在门诊随诊调整血糖,但当血糖过高或合并其他疾病时需住院治疗。住院的高血糖患者可以既往有糖尿病史,也可能是非糖尿病患者因应激因素出现反应性高血糖,大量研究表明反应性高血糖对住院患者存在不利影响,并严重影响预后。糖尿病患者在多种诱因下血糖明显升高,严重时可出现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若得不到积极治疗,病死率极高。因此院内高血糖需认真对待,积极治疗。 一、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的意义 (一)住院患者的糖尿病 糖尿病在住院患者常见共患疾病中排位第四,10 ~ 12% 的出院患者患有糖尿病,29% 的心脏手术患者患有糖尿病,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 1 ~ 3 天,糖尿病患者住院的死亡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 2 倍。 (二)未确诊糖尿病的患者中的高血糖 约 38 %的住院患者存在高血糖,其中 26% 有已知糖尿病史,12% 无糖尿病史。新发现的高血糖与下列因素相关 : 一,院内死亡率 (16%) 高于有已知糖尿病史的患者 (3%) 和血糖正常的患者 (1.7%) ,P 值均 < 0.01 ;二,住院时间延长,患者收入重症监护病房的机率增加;三,出院回家的机率减少(更多的人需要转院或家庭护理)。 (三) Portland 糖尿病计划 美国 Portland 糖尿病计划研究,选择心脏手术后的病人,用两种方法控制血糖,一是高血糖之后临时注射短效胰岛素控制血糖,这种血糖控制不理想。还有一种方式是连续胰岛素推注来控制血糖,病人的血糖控制得很理想,病人胸骨切口感染的机率显著低于血糖控制不好的诊疗方案。

对于手术科室,高血糖的控制与手术的预后息息相关,美国Portland糖尿病计划,对于心脏手术的病人,胸骨切口感染的机率与糖尿病治疗方案的关系(如以下图一所示),我们可以看到开始前半部分这条绿色的线,患者没有连续静脉胰岛素输注控制血糖,只是口服药或高血糖时临时注射短效胰岛素,患者胸骨切口感染的概率非常高。换用了连续输注胰岛素治疗后,胸骨切口的感染机率显著下降。紫色的这条线是病人一直在用连续胰岛素输注,血糖控制得很理想,血糖的控制有利于预防患者手术切口的感染。 图一:深部胸骨切口感染机率与胰岛素治疗方案的关系 以下图二所示:对于心脏手术切口感染的患者,术后第一天的血糖和切口感染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当患者第一天的血糖越高,术后深部切口的感染率就越高。

高龄患者麻醉心得

高龄患者麻醉心得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高龄患者股骨手术麻醉体会 一、前言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口寿命增加,而由于老年人的反应能力下降,骨质疏松,加之股骨又是重要承重部位,外伤致股骨颈骨折几率很高,然而高龄病员麻醉耐受性差,手术麻醉风险大,很多医院股骨颈骨折病患选择保守治疗,保守治疗过程中死于并发症患者几率非常高。我院基于提高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生存率为目标,收治的高龄股骨颈骨折病患,绝大多数都行手术治疗,大幅度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改善了患者生存状态。现将我院处理高龄患者股骨手术的麻醉体会报告如下。二、资料与方法 (一)选择对象: 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高龄患者行股骨颈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半髋置换术)性别不限,年龄75~95岁;体重40一75 kg。ASA2-3级。排除对象:术中出血量大于800ml者,严重心肺疾患,术前不能纠正者。 (二)麻醉前评估与准备: 老年人伴发疾病较多,如高血压、慢性充血性心衰、冠心病、糖尿病等,以及复杂的治疗用药情况。重点询问有无 COPD 病史、吸烟情况、运动耐受性,检查肺功能和血气,如果

PaCO2> kPa(50 mmHg),预示术后呼吸功能可能发生严重障碍。饮食情况直接关系到营养状态,体重、血浆蛋白量、Hb、皮下脂肪厚度是衡量标准。注意有无皮下、牙龈出血症状,是否在使用抗凝药物,有无栓塞发生病史,这关系到椎管内阻滞麻醉的选择[1]。如有合并患者应做好全面的术前准备:1.伴有冠心病肺心病者术前应对心功能代偿不全进行内科综合治疗;2.伴有呼吸道感染者,术前必须先控制感染;3.伴有高血压者应使用降压药,控制血压至安全水平,术前不必停用降压药;4. 伴有糖尿病者应控制血糖至L 以下,最高不超过 L [2];5.伴有水电解质失衡和酸中毒必须尽可能控制,以防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对急症病人尤为重要;6.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改善全身状况。 (三)麻醉方法共分为3组(注意:均由高年资主治以上麻醉医师完成麻醉操作和全程参与麻醉管理): l组为持续硬膜外阻滞组(CEA组)(CEA操作成功者)19例(包括先行CESA准备,硬膜外穿刺成功而蛛网膜下腔穿刺失败的2例)。选择L1-2间隙穿刺,使用侧入法,硬膜外置管 3cm,使用2%利多卡因试验量,平面在控制在T8以下,每2小时追加%罗哌卡因6 ml。

高血压手术患者的麻醉处理

高血压手术患者的麻醉处理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麻醉处理方式。方法选取某医疗机构中进行手术的高血压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全身麻醉。结果100例患者中,出现室性早搏5例,心动过速8例,均未出现心脑血管意外,显示血压均比较平稳,且麻醉效果良好。结论在高血压患者中,如需要手术,采取全身麻醉比较安全。 标签:高血压;手术患者;麻醉处理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威胁我国中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之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益明显,高血压疾病患者也在逐年增长。由于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较高,患者在接受其他手术过程中麻醉的危险性也明显增加。由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种类繁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一般复合用药,并且大多数患者治疗不规则,因此或多或少对于麻醉药有相互的作用。高血压患者在麻醉过程中猝死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也给我国医疗机构带来不小的挑战。现对高血压 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麻醉处理展开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医疗机构2014年5月~2015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30~75岁,体重47~85 kg,其中男55例,女45例,收缩压 150~240 mmHg,舒张压94~137 mmHg,手术之前医生均需询问患者病情、发病期间的状况以及与高血压有关的并发症,主要询问患者是否有其他的疾病史与降血压药物过程中是否有不良反应。手术前对患者进行血生化检查、心电图检查、血脂、血糖、肌肝电解质等检查。其中合并冠心病20例,脑血栓7例,糖尿病9例,心脏衰竭4例,其他均为普通高血压患者[1]。 1.2 方法 手术前30 min对患者肌肉注射咪唑安定3~5 mg,东莨菪碱0.3 mg。在患者诱导前给予尼哌替啶50 mg,非那根25 mg。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给予芬太尼2~3 g, 异丙酚2 mg,并行静脉诱导行气管插管。期间要不断观察血压,保证血压处于平稳的状态。手术结束时,停用静吸麻醉药,给予艾司洛尔0.4~1.2 g/kg 保证拔管时患者心率的稳定。术后,定期观察收缩压(SBP)、舒张压(DPB)、心率(HR)的变化。保证患者清醒之后血压平稳,一旦发现以上几项数据发生

高血糖病人的预防及防治

高血糖病人的预防及防治 一.定义 当空腹(8小时内无糖及任何含糖食物摄入)血糖高于正常范围,称为高血糖,空腹血糖正常值4.0-6.1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高于正常范围7.8mmol/L,也可以称为高血糖,高血糖不是一种疾病的诊断,只是一种血糖监测结果的判定,血糖监测是一时性的结果,高血糖不完全等于糖尿病。 二.形成原因 1:偶然的高血糖。血糖检查前如果食用大量的甜食,当然会出现血糖高的结果。所以检查出是高血糖,不要过于担心。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查看看血糖结果。 2:不良生活习惯和环境。现在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很喜欢肯德基一类的快餐,不喜蔬菜和水果,长久的饮食习惯可能导致血糖偏高。空气负离子是存在于空气中的自然因子,能有效降低高血糖,但环境的污染,导致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剧减,人体摄取的负氧离子不足,这也是导致高血糖的一个重要原因。 3:其他疾病引起的高血糖。冠心病等与高血糖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一旦确诊是高血糖,应该尽量清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高血糖,这样才能对症治疗,才能做好预防和治疗高血糖的工作。 4.在排除了以上的引起高血糖的诱因之后,那么高血糖就极有可能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目前糖尿病患病人群已经越来越年轻,甚至出现儿童糖尿病。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知道的是,高血糖要及早治疗。 5.遗传等原因也可以导致高血糖。 三.疾病症状 血糖升高,尿糖增多,可引发渗透性利尿,从而引起多尿的症状;血糖升高、大量水分丢失,血渗透压也会相应升高,高血渗可刺激下丘脑的口渴中枢,从而引起口渴、多饮的症状;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的缺乏,导致体内葡萄糖不能被利用,蛋白质和脂肪消耗增多,从而引起乏力、体重减轻;为了补偿损失的糖分,维持机体活动,需要多进食;这就形成了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病人的多饮、多尿症状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比。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吃得越多,血糖就越高,尿中失糖也越多,饥饿感也就越厉害,最终导致了恶性循环。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以少吃为好,但不能少于每日150克主食。但如果糖尿病未缓解,病人的食欲突然降低,此时应注意是否合并感染、酮症及其他并发症。 (1)尿多,皮肤乾燥,脱水

高龄患者麻醉心得

高龄患者股骨手术麻醉体会 一、前言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口寿命增加,而由于老年人得反应能力下降,骨质疏松,加之股骨又就是重要承重部位,外伤致股骨颈骨折几率很高,然而高龄病员麻醉耐受性差,手术麻醉风险大,很多医院股骨颈骨折病患选择保守治疗,保守治疗过程中死于并发症患者几率非常高。我院基于提高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生存率为目标,收治得高龄股骨颈骨折病患,绝大多数都行手术治疗,大幅度提高了患者得生存率改善了患者生存状态。现将我院处理高龄患者股骨手术得麻醉体会报告如下、 二、资料与方法 (一)选择对象: 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高龄患者行股骨颈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半髋置换术)性别不限,年龄75~95岁;体重40一75 kg。ASA2—3级。排除对象:术中出血量大于800ml者,严重心肺疾患,术前不能纠正者。 (二)麻醉前评估与准备: 老年人伴发疾病较多,如高血压、慢性充血性心衰、冠心病、糖尿病等,以及复杂得治疗用药情况、重点询问有无COPD 病史、吸烟情况、运动耐受性,检查肺功能与血气,如果 PaCO2>

6、7 kPa(50 mmHg),预示术后呼吸功能可能发生严重障碍。饮食情况直接关系到营养状态,体重、血浆蛋白量、Hb、皮下脂肪厚度就是衡量标准。注意有无皮下、牙龈出血症状,就是否在使用抗凝药物,有无栓塞发生病史,这关系到椎管内阻滞麻醉得选择[1]。如有合并患者应做好全面得术前准备:1。伴有冠心病肺心病者术前应对心功能代偿不全进行内科综合治疗;2。伴有呼吸道感染者,术前必须先控制感染;3。伴有高血压者应使用降压药,控制血压至安全水平, 术前不必停用降压药 ;4、伴有糖尿病者应控制血糖至8、3mmol/L以下,最高不超过11.1mmol/L [2];5.伴有水电解质失衡与酸中毒必须尽可能控制,以防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对急症病人尤为重要;6。纠正贫血与低蛋白血症,改善全身状况。 (三)麻醉方法共分为3组(注意:均由高年资主治以上麻醉医师完成麻醉操作与全程参与麻醉管理): l组为持续硬膜外阻滞组(CEA组)(CEA操作成功者)19例(包括先行CESA准备,硬膜外穿刺成功而蛛网膜下腔穿刺失败得2例)。选择L1-2间隙穿刺,使用侧入法,硬膜外置管3cm,使用2%利多卡因试验量,平面在控制在T8以下,每2小时追加0、5%罗哌卡因6 ml。 2组硬膜外联合腰麻组(CESA组)(CESA操作成功者)15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剖宫产术麻醉处理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剖宫产术麻醉处理 发表时间:2014-08-15T09:25:59.0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6期供稿作者:马玉民[导读]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麻醉方法,硬膜外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效果良好,安全有效,为临床首选,值得广泛应用。 马玉民 (甘肃省临夏州人民医院 731100) 【摘要】目的:探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剖宫产术的有效麻醉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行剖宫产术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53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全身麻醉,观察组给予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顺利,无新生儿窒息出现,患儿的生命体征指标无明显波动;对照组2例患者出现血压降低,3例新生儿窒息,抢救后得以恢复。两组麻醉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实施硬膜外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效果良好,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麻醉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6-0199-02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症,临床中相当常见,发病率为10.32%,常继发多种重要器官并发症,导致胎儿出现宫内窘迫,导致死亡。目前,妊高症患者分娩或者终止妊娠的良好方式为剖宫产术,但是此种手术的临床麻醉会对母体造成生理影响,而且容易引起诸多并发症产生,对患者生命质量产生直接威胁。我院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行剖宫产术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53例采用不同方式实施麻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行剖宫产术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53例,分为两组。观察组27例,年龄为21~43岁,平均年龄为(26.34±3.19)岁;孕周为25~39周,平均孕周为(38.42± 2.35)周。对照组26例,年龄为22~41岁,平均年龄为(25.86±2.73)岁;孕周为34~40周,平均孕周为(37.38±2.67)周。单胎33例,多胎20例。合并症:合并心衰患者3例,胎盘早剥患者5例,呼吸困难患者6例,产前子痫患者1例。患者凝血机制正常,血小板与血红蛋白均高于75g/L。两组患者孕周、年龄、合并症等方面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给予患者扩容、降压、解痉、利尿以及纠正机体酸中毒的基础治疗。对于子痫患者采用硫酸镁与镇静剂治疗,并给予氧疗,呼吸道处于通畅状态;对于心衰患者进行强心治疗。术前常规检查患者凝血机制、血常规、血小板等,全面评估患者病情,给予准确的用药指导,有效减少不利刺激[1]。 1.2.2 麻醉方法静脉通道至少建立2条,监护设备安置好。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选择L1-2穿刺,置管2~3cm于头部,经过临床观察与试验剂量,确认导管位置处于硬膜外腔。间隔3~5min进行1次注药,剂量为3~4ml。控制麻醉平面在T8以下。选用浓度为1.5~2.0%的利多卡因作为局麻用药,不加用肾上腺素。首次用药剂量为(14.91±1.76)ml。将子宫往左侧推,采用5~10mg的麻黄素静脉注射处理。监测患者的R、SPO2、HR、ECG与SP,给予2~4ml/min的吸氧。对照组接受全身麻醉,给予3~5υg/kg的舒芬太尼、1.5~2.0mg/kg的异丙酚、1.0~1.5mg/kg的琥珀胆碱,并间断吸入七氟醚1~2%,开始手术,根据患者清苦阿宾哥决定是否行气管插管术。监测患者的R、SPO2、HR、ECG与SP[2]。 1.3 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 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手术非常顺利,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无明显波动,未出现新生儿窒息现象。对照组2例患者血压下降,经过快速补液治疗等相关处理,患者血压得以回升至正常水平;2例新生儿窒息,通过及时的TPPV抢救,无死亡病例出现。 3 讨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非常常见,妊娠20周后为疾病高发期,由于此种疾病的病因不明,临床中也没有有效一致的治疗措施,严重危害母婴健康,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所以,选择时机结束妊娠是解决此证的有效方法。妊高症患者的典型表现为蛋白尿、高血压于水中,因此类患者通常血液浓缩,机体血容量严重不足,血浆与全血的粘稠度明显增高,对微循环灌注可产生明显影响,容易导致胎盘早剥、肝功能不全,中枢神经兴奋等症,此病病情发展呈现阶段性,严重患者可对重要脏器造成多种损害。患者在剖宫产前会采用多种药物,例如咪唑安定、利尿剂、强心药、硫酸镁、降压药等,这对临床中的麻醉处理更是增加了困难。所以,术前给予患者常规的综合治疗对保证手术顺利开展非常必要[3]。硫酸镁可以有效控制惊厥,但是反复使用可使镁离子水平升高,新生儿容易出现呼吸抑制,尤其是病情严重的妊高症患者则影响更大。本研究结果显示,妊高症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可有效提高产妇安全性,为临床首选麻醉方法,此结论也与刘彦斌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这是因为,剖宫产可以避免宫口在扩张期出现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实现安全方面。此外,硬膜外麻醉可以使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减少回心血量,同时使心脏负担减轻,增加血流量,避免胎儿发生宫内窘迫。而且,此种麻醉方法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腹肌松弛,能够使手术时间大大缩短。本研究中能够,采用硬膜外麻醉的观察组手术过程顺利,无新生儿窒息病例出现,虽然2例患者有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出现,但是经过及时的对症处理均恢复良好。而采用全麻的对照组虽然手术过程同样顺利,但是血压下降明显的2例,出现新生儿窒息的2例,笔者认为,这可能与应用全麻药物、镇痛药物以及肌松药物有关[4]。综上所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实施麻醉前应全面了解患者用药情况与治疗情况,以准确调控麻醉时的液体平缓,并做好充分的复苏准备,给予严格的心电监护。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麻醉方法,硬膜外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效果良好,安全有效,为临床首选,值得广泛应用。参考文献 [1] 郭九竹.剖宫产妊高症患者的麻醉处理 [J].中国实用医学,2010,4(33):88-89. [2] 邹文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剖宫产与麻醉探讨[J].中外医疗,2011,27(33):07-08.

高血糖患者麻醉处理

1.术前评估此病人时,除上述资料外,还需要哪些病史资料,还应进行哪些检查? 答:完整的术前评估包括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同时应有相应的实验室数据 1.)病史采集: 对血糖升高的病人要详细询问病史,包括相关器官功能状态及饮食控制情况,是否有脑血管,心血管和周围血管病变。麻醉医生应特别关注糖尿病(DM)病人心肌缺血的症状和其它心血管高危因素,如外周血管疾病,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和家族史;及与糖尿病相关的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如直立性低血压,膀胱痉挛,胃软瘫等。是否有酮症酸中毒(DMⅠ型),高渗性昏迷(DMⅡ型)的发作,以及高血糖发生的频率,表现和严重程度。有些DMⅠ型患者血糖被过分地控制将导致血糖降低,甚至低到很危险的地步;而DMⅡ型患者常并发高血 压,高脂血症,肥胖症,这些都需关注。 2.)体格检查: 除身高,体重等基本的生命体征外,直立性低血压,随呼吸改变的心率均提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外周血管病变的患者应比较双侧上肢所测血压。检查外周脉搏搏动情况有助于了解血管病理学改变并提示是否要进一步做介入性造影。肥胖病人外周血管的置管部位和神经阻滞的解剖标志常难以确定,必须特别注意。DM患者常有皮肤感染或缺血性损害,常影响局麻或区域阻滞的实施。另外,确定感觉缺失的状况有助于局麻或区域阻滞方案的实施。 3.)实验室检查: 一般的检查包括ECG,血糖,电解质,血常规。术前ECG检查可提示心肌缺血和血流动力学方面的并发症。生化检查可提供血容量,酸碱平衡,血糖控制,肾功能等生命信息。糖化血红蛋白对近三个月来血糖控制的情况评价极有价值。低于1%说明血糖控制良好,升高则不仅需要警惕并发症并且要调整药物治疗。但以此作为控制血糖的严格目标时应注意低血糖 的发生。 病史,体检,简单的实验室检查可用来评估是否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有外周血管病变又需要手术的病人常伴有冠状血管的病变,在手术前必须对心脏及冠脉的功能进行更详尽的评 估。 最后一次进食的时间和最后一次胰岛素的剂量须特别关注。恶心和呕吐会对患者的血容量,酸硷平衡状态和电解质平衡有显著影响。应检查关节僵硬征状。祈祷手势是关节僵硬的典型特征,指的是当患者两手并拢时,几乎不能将两手指及手掌并在一起。 2.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是什么?糖尿病的分类和并发症有哪些? 答:病因与机制:糖尿病的发生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发病过程与自身免疫失调有关。病毒感染是导致免疫失调可能的病因,但并不排除非感染性因素所致的可能。虽然遗传因素在疾病发展中的作用已无异议,但确切的遗传基因仍未确定。因为有80%的Ⅰ型糖尿病发生在无家族糖尿病病史的儿童,所以有理由相信存在一个受环境因素调控的多基因遗传机制。免疫因素作用已经由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证明:组织病理学上的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效价的升高、胰岛素抗体的发现、以及Ⅰ型糖尿病与某些熟知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炎和重症肌无力密切相关。Ⅰ型糖尿病的易患基因位于第6号染色体的HLA区。筛

高血压患者麻醉用药以及处理

高血压患者麻醉用药及处理 摘要: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重,高血压已经变成麻醉医师每天遇到的问题之一, 对高血压病人围术期生理功能的变化规律、相应的麻醉方法和麻醉用药以及麻醉调控措施的研究正日益受到麻醉医师的重视。高血压患者术前一定要加以治疗和控制, 适当地控制血压可使围术期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明显减少。因此, 术前重视对高血压的明确诊断与合理有效治疗, 不仅可控制血压的水平, 改善代谢的紊乱, 预防和逆转靶器官的重构,而且对高血压病人顺利渡过围术期起着重要作用[1]。临床资料显示,高血压病人术前对血压的治疗和控制,能够有效减少围术期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尤其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而未控制的高血压是麻醉手术的危险因素之一[2]。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围术期;麻醉用药;麻醉处理 Abstract: With the aging of society increased, hypertens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by anesthesiologists daily variation of hypertensive patients undergoing surgery of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research being appropriate method of anesthesia and anesthetic and narcotic control measures growing importance of anesthesiologists. Preoperative hypertensive patients must be treated and controlled appropriately controlled blood pressure can occur perioperative cardiovascular events significantly reduced. So,

高血糖患者六种食物不能吃

高血糖患者六种食物不能吃 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饮食也越来越丰盛了,各种食物令人大饱口福之欲。不过随之而来的疾病也越来越多,高血糖就是其中之一。患有高血糖,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应多加注意,不少食物高血糖患者都是不能吃的。那么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高血糖不能吃哪些食物。 1、红薯 高血糖的人不能吃什么由于味道香甜、营养丰富,红薯始终受到人们的爱好,同时,最新的研讨也表明,红薯存在一定的抗癌作用,但不容疏忽的是,红薯的含糖量为27.7%,其升糖指数也较高,因此,高血糖人最好能不吃红薯。 2、蜂蜜 蜂蜜重要由葡萄糖、果糖,这样的单糖形成,可以被人体直接接收,因而血糖敏捷升高,但这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却是致命的,因此,糖尿病人应禁食蜂蜜。但高血糖人可以吃适量的蜂皇浆,不仅营养更为丰硕,蜂皇浆中还含类胰岛素,对高血糖人有利。

3、柿子 柿子中含有丰盛的蔗糖、葡萄糖、果糖,即糖含量高,并且还都是单糖跟双糖,最不合适高血糖病人。固然,柿子的滋味令人馋涎,但高血糖人为了自己的健康,请管好本人的嘴巴,家人也应进行恰当的监视。 4、冰淇淋 炎炎夏日,对高血糖病人最大的,莫过于冰淇淋。冰淇淋并不含很高热量,其之处在于极高的含糖量。高血糖人应避而远之。 5、蜜饯 酸酸甜甜的蜜饯,老少咸宜。但对高血糖人而言,这相对要被划入禁区,蜜饯是用糖腌制而成,因此含糖量极高,同时,还含有其他对身体有害的物资,因此,高血糖人,尤其是一些爱吃零食的女性患者,请务必阔别蜜饯,与蜜饯相似的还有果酱。 6、酒 常据说,酒精对血糖把持不利,所以有些高血糖患者,抱着

幸运心理,感到饮酒精浓度低的啤酒,应当没太大问题,而事实却并非如斯。啤酒中的麦芽糖含量很高,作为一种单糖,它对高血糖患者而言,更为严重。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方面一定要多加重视,以上六种食物患者在平时切勿食用,否则可能加重高血糖病情,对自身健康无益。

血糖高患者宜(不宜)吃的食物

血糖高患者宜吃食物: 1、在控制热量期间,仍感饥饿时,可食用含糖少的蔬菜,用水煮后加一些佐料拌着吃。由于蔬菜所含膳食纤维多、水分多,供热能低、具有饱腹作用,是糖尿病患者必不可少的食物。 2、主食一般以米、面为主,但是,我们比较喜欢粗杂粮,如燕麦、麦片、玉米面等,因为这些食物中有较多的无机盐、维生素,又富含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具有减低血糖作用,对控制血糖有利。 3、血糖高患者的蛋白质来源,大豆及其豆制品为好,一方面,其所含蛋白质量多质好;另一方面,其不含胆固醇,具有降脂作用,故可代替部分动物性食品,如肉类等。

血糖高患者禁用食物: 1、酒类,主要含酒精,产热高,而其他营养素含量很少,故不饮为宜。 2、血糖高患者的饮食除控制总热卡外,还应做到食品多样化,但因为限制糖、盐,使菜肴味道较单一。针对这一点,市场上生产了多种甜味剂如甜味菊、甜味糖,其不产热、不含任何营养素,近两年有一种甜味剂为蛋白糖,其有氨基酸组成,也不产热,无任何副作用,是目前较理想的甜味剂,如纽特糖、元真糖。 3、对于胰岛素依赖型的患者,同样需要在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严格执行饮食控制,对肥胖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的糖尿病

患者,除了较严格的饮食控制外,忌食动物内脏、蛋黄、鱼子等,严格控制动物油如黄油、猪油、牛油等,其中的饱和脂肪酸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不利。

4、对于合并肾脏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除控制总热量外,应根据病情注意少盐,无盐或少钠及蛋白质的摄入量,蛋白质供应不宜过高,并且忌食豆制品,对于尿毒症应低蛋白饮食,蛋白质每天在30克左右,主食以麦淀粉代替米、面、蛋白质供给首选优质蛋白质,如牛奶、鸡蛋、瘦肉等。 5、白糖、红塘、葡萄糖及糖制甜食,如糖果、糕点、果酱、蜜饯、冰激凌、甜饮料等。另外,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的土豆、山药、芋艿、藕、蒜苗、胡萝卜等少用或食用后减少相应的主食量。

高龄病人手术麻醉医生面临的问题

麻醉医生面临的问题 1 术前检查(1)首先详细询问病史,对病人进行全面临床评估。因为一些严重的心脏病,呼吸道疾病及肾脏疾病术前可能尚未发现,同时还应注意患者的认知功能。(2)尽管术前做了相关化验和物理检查,但也不能完全正确反映出病人的实际功能贮备状况。 2 麻醉方式选择老年高龄患者潜在的手术麻醉风险极大,其中心血管、呼吸、泌尿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器官功能减退是影响手术及麻醉选择的主要因素。对于自主神经受损,动脉顺应性降低的老年人选择腰麻和硬膜外麻醉易发生低血压,但术后意识障碍和呼吸系统并发症少;若病人有严重心血管病,选择全麻还是明智之举,这更有利于维持循环的稳定性,所以麻醉方式的选择取决于病人的具体情况。有资料报道这两种麻醉方式在术后更长一段时间内病死率相当。 3 药物选择选择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对循环影响小的药物;药量酌情减量至成年人的1/3~1/2。因老年人心输出量降低影响肾血供,加之肾血流自主调节功能减退也易发生缺血改变,这样药物蛋白结合率下降药物代谢减少;同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小管功能损害,血中游离药物水平增高,毒性随之增大。 4 预防呼吸道并发症老年病人本身肺弹性、肺和胸壁顺应性、肺功能均降低,结果使肺泡萎陷,通气/血流比失调,低氧血症,所以围术期肺不张、肺栓塞、肺感染较常见,尤其是胸腹部手术,所以麻醉中避免或尽量少用影响和刺激呼吸道的药物。而术后早期活动和良好的镇痛可减少肺呼吸道并发症。 5 拮抗肌松药和镇静剂全麻结束后一定用新斯的明和佳苏伦拮抗残留肌松药和镇静药,避免因药物重新再次分配入血后导致呼吸抑制,有条件尽量将病人放在ICU监护,完全平稳后再送回病房。 6 心血管系统高龄病人多因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等并存病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全身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左心室收缩功能及顺应性降低心输出量降低;另外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和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减退对低血容量的正常生理反应迟钝;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在老年病人中相当多见可引起围手术期血压波动及心律失常;压力感受器的反射性减退易导致体位性低血压,麻醉时会引起血压突然大幅度下降尤其在血容量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所以高龄病人在麻醉过程中辅用氯胺酮不失为是一种有效的镇静、镇痛、麻醉药物、尤其是小剂量(1mg/1kg)使用无明显呼吸抑制和致幻作用,还有利循环稳定。全麻时选用异氟醚吸入较适合老年人,它不经体内代谢,可控性强,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对心血管抑制轻。 目前临床上将年龄超过90岁称为超高龄。超高龄老人生理及组织的改变甚为明显,麻醉的风险极大,近似婴幼儿麻醉,有时甚至比婴幼儿更危险。主要原因有:一是增龄的生理影响,生理储备量低,日常生活不明显,一遇应激,机体就会无力应付;二是伴发疾病多,严重伴发病的有无,这在老年麻醉危险性的评估中,占重大比重;三是手术的严重打击及麻醉的直接干扰[2]。过去临床上将超高龄老人列为麻醉的禁忌,近几年来,为超高龄患者实施麻醉时有报道。 术前病人的准备必须充分、合理,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是保证麻醉安全的重中之重。必要时

危重患者血糖的监测及控制 习题及答案

危重患者血糖的监测及控制 姓名:科室:得分:一、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选项中不是高血糖发病机制的是:( D ) A.胰岛素抵抗 B.应激 C.严重感染 D.肾上腺危像 E.胰岛B细胞功能丧失 2、胰岛素注射优先选择的部位是:( A ) A.腹部 B.大腿内侧 C.臀部 D.手臂 E.静脉给药 3、以下哪种胰岛素属于速效胰岛素?( B )

A.诺和灵 R B.诺和锐 C.诺和灵N D.甘精胰岛素 E.甘舒霖N 4、下列哪项指标反映糖尿病患者近2-3月血糖控制不佳( D ) A.尿糖阳性 B.血糖>30mmol/L C.尿酮体强阳性 D.糖化血红蛋白A1为15.8% E.基础血浆C-肽水平低于400pmol/L 【B型题】 A.阴离子间隙增大 B.血浆乳酸5mmol/L C.尿糖阴性 D.空腹血糖9.1mmol/L E.血钠155mmol/L 5、高渗性昏迷( E )

6、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A ) 7、低血糖昏迷( C ) 8、糖尿病( D ) 9、乳酸性酸中毒( B ) 【多选题】 10、下列关于重症患者血糖控制中正确的说法是:( ABCDE ) A.解除应激因素 B.合理输注葡萄糖 C.静脉使用胰岛素 D.根据血糖监测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 E.一旦出现低血糖,静脉给予50%葡萄糖输入 二、简答题: 1、高血糖的危害: 答: 1.高血糖可以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2.高血糖也可降低补体的活性, 糖通过补体进行糖化作用, 和微生物竞争与补体的结合, 抑制调理作用。3.高血糖是加重机体能量代谢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高度应激状态下的高能耗、高氧耗和高分解代谢更加重了机体能量储备的耗竭, 最终可以导致细胞水肿、溶解和器官功能衰竭。2、患者发生高血糖的机制:

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专家共识(一)

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专家共识(一)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于2011年5 月发表了《中国成人2 型糖尿病HbA1c控制目标专家共识》,建议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即根据病情分层和社会因素的差异设定相对合理、因人而异的HbA1c控制目标,强调不要因为要求HbA1c达标或正常化而增加患者低血糖风险,或使超重和肥胖患者体重增加,或使患者死亡等风险增加。 虽然对住院患者的高血糖管理不可能以HbA1c为目标,而是以血糖为目标值,该共识所提出的按病情分层及个体化原则仍适用。随着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改变,住院患者越来越多,而糖尿病患病率居高不下,成人住院患者中高血糖较常见,这些患者的高血糖管理目标制定问题亟待解决。 2009 年美国内分泌医师协会(AACE)和美国糖尿病学会(ADA)联合发布了《住院患者血糖管理共识》,针对重症患者和非重症患者提出了相应的血糖控制目标。2011 年美国内科医师协会(ACP)发表了《住院强化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管理指南》。这些权威指南与我国住院患者情况不甚一致,如由于各种原因,我国住院患者病情轻者比例较高,甚至新诊断糖尿病患者也被收入医院治疗,住院期间新发现的糖尿病较多,往往为作术前准备等,因此患者病情差异很大。 实际上不论高血糖还是低血糖,都可影响住院患者的预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为了较合理地解决临床工作者的实际问题,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组织专家对我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制定了个体

化的血糖管理目标。 一、共识要点 (一)证据等级 参照ADA 的证据等级分级标准,标注于相应推荐后的括号中。(二)住院高血糖诊断标准 患者住院期间任意时点的血浆葡萄糖水平>7.8mmol/L(E级)。(三)高血糖管理总体原则 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一般情况下不必快速降糖和快速达标;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血糖不一定要达标;降糖治疗应尽量避免低血糖,尽量避免超重及肥胖患者体重增加;另一方面,不能因采用宽松血糖管理而增加感染和高血糖危象的风险。 (四)血糖控制目标分层 1. 一般控制: 空腹血糖(FBG)或餐前血糖(PMBG):6~8mmol/L;餐后2h血糖(2hPBG)或不能进食时任意时点血糖水平:8~10mmol/L。 2. 宽松控制:FBG或PMBG:8~10mmol/L;2hPBG或不能进食时任意时点血糖水平:8~12mmol/L,特殊情况可放宽至1 3.9mmol/L。 3. 严格控制:FBG或PMBG: 4.4~6.0mmol/L;2hPBG或不能进食时任意时点血糖水平:6~8mmol/L。 (五)不同病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的建议 1. 非手术住院患者: (1)新诊断、病程较短、无并发症和严重伴发疾病的非老年(﹤65岁)糖尿病患者:若降糖治疗无低血糖及体重增加(超重和肥胖患者)等不

糖尿病患者的麻醉

糖尿病患者的麻醉 定义 糖尿病(DM) 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 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作用缺陷而引起。 除碳水化合物外,尚有蛋白质、脂肪等代谢异常。 诊断与分型 Ⅰ型——胰岛素依赖型胰岛素细胞衰竭和胰岛素缺乏 多见从婴儿到二十岁 Ⅱ型——非胰岛素依赖型胰岛素缺乏、胰岛素抵抗和糖异生增加,多见六十岁以上 糖尿病诊断标准为 糖尿病症状 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11.1mmol/L(200mg/dl) 或FPG≥7.0mmol/L(126mg/dl)。 或OGTT2hPG≥11.1mmol/L(200mg/dl) 需重复一次确认,诊断才能成立。 糖尿病对手术的影响 一、糖尿病增加误诊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可有腹痛、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

细胞升高,易与总腹症混淆; 老年糖尿病者患急腹症时腹部体征可不明显,因而延误治疗。 二、糖尿病增加手术死亡率 1、麻醉意外增加 2、切口不愈合或延迟愈合 3、感染(全身、局部)率高 4、自身并发症风险高 三、低血糖的风险增加 低血糖的主要表现:交感神经兴奋→心慌、手抖、出汗神经精神症状→视力模糊、定向障碍、精神障碍、昏迷 四、让手术的条件更严格 一般认为,术前血糖控制在8.0-10.0 mmol/L,无酮症酸中毒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手术。 血糖过高,易于诱发酮症中毒 血糖过低,术中有可能出现麻醉意外 手术对糖尿病的影响 (一)血糖升高 一般认为中小手术可以使血糖升高1.11 mmol/L 大手术可使血糖升2.45-4.48 mmol/L 麻醉剂可以使血糖升高0.55-2.75 mmol/L 应激是围手术期血糖波动的主要因素

糖尿病人的麻醉

糖尿病人的麻醉 一、糖尿病诊断标准 修改后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为: 随机(一天中任意时间)血糖11.1mmol/L(200mg/dl) 空腹(至少禁食8小时)血糖≥7.0mmol/L(126mg/dl) (原标准:7.8mmol/L(140mg/dl) 糖尿病分型 1型: 胰岛β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缺乏,需额外补充胰岛素。多发生在青少年 2型: 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相对缺乏,或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伴胰岛素抵抗。 常见于老年人,60岁以上发病较为普遍 3型: 特异性糖尿病 4型: 妊娠期糖尿病 新的糖尿病分型与原分型的区别 取消了胰岛素依赖型、非依赖型糖尿病的名称;保留1型和2型糖尿病名称,用1、2代替Ⅰ、Ⅱ;取消了营养不良相关糖尿病;不再把糖耐量异常作为糖尿病的临床类型;少数1型糖尿病无自身免疫破坏胰岛β细胞证据,被称为特发性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可为胰岛素抵抗为主,也可为胰岛素分泌缺乏为主 糖尿病的一般病理生理特点 以高血糖为主要共同标志,晚期可出现广泛的微循环及大血管病变,导致双目失明、肾功能损害、肢端坏死、心脑血管病变等。 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 IR)引起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紊乱。 二、糖尿病人的麻醉手术风险 围手术期死亡率较非糖尿病病人增高5倍 麻醉风险与重要器官的病变程度关系密切 糖尿病人的麻醉手术风险 重要器官的病理改变是糖尿病人麻醉的主要危险因素 麻醉和手术可加重病情。病情严重或术前控制不满意的病人,可能发生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循环衰竭,甚至死亡。 糖尿病人围术期心血管的危险因素,主要来自于三方面: 与糖尿病有关的心血管病变 应激反应对心血管功能的扰乱

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专家共识

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于2011 年 5 月发表了《中国成人 2 型糖尿病HbA1c 控制目标专家共识》,建议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即根据病情分层和社会因素的差 异设定相对合理、因人而异的HbA1c控制目标, 强调不要因为要求HbA1c达标或正常化而增加患者低血糖风险,或使超重和肥胖患者体重增加, 或使患者死亡等风险增加。虽然对住院患者的高血糖管理不可能以HbA1c为目标, 而是以血糖为目标值, 该共识所提出 的按病情分层及个体化原则仍适用。随着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改变, 住院患者越来越多, 而糖尿病患病率居高不下,成人住院患者中高血糖较常见, 这些患者的高血糖管理目标制定问题亟待解决。 2009 年美国内分泌医师协会(AACE)和美国糖尿病学会(ADA)联合发布了《住院患者血糖管理 共识》, 针对重症患者和非重症患者提出了相应的血糖控制目标。2011 年美国内科医师协会(ACP)发表了《住院强化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管理指南》。这些权威指南与我国住院患者情况不甚一致, 如由于各种原因,我国住院患者病情轻者比例较高, 甚至新诊断糖尿病患者也被收入医院治疗, 住院期间新发现的糖尿病较多, 往往为作术前准备等, 因此患者病情差异很大。实际上不论高血糖还是低血糖, 都可影响住院患者的预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为了较合理地解决临床工作者的实际问题,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组织专家对我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制定了个体化的血糖管理目标。 一、共识要点 (一) 证据等级 参照ADA 的证据等级分级标准, 标注于相应推荐后的括号中。 (二) 住院高血糖诊断标准患者住院期间任意时点的血浆葡萄糖水平>7.8mmol/L(E 级) 。 (三) 高血糖管理总体原则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 一般情况下不必快速降糖和快速达标; 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血糖不一定要达标; 降糖治疗应尽量避免低血糖, 尽量避免超重及肥胖患者体重增加;另一方面, 不能因采用宽松血糖管理而增加感染和高血糖危象的风险。 (四) 血糖控制目标分层 1. 一般控制: 空腹血糖(FBG)或餐前血糖(PMBG):6~8mmol/L;餐后2h 血糖(2hPBG)或不能进食时任意时点血糖水平:8 ~10mmol/L 。 2. 宽松控制:FBG或PMBG:8~10mmol/L ;2hPBG或不能进食时任意时点血糖水平:8 ~ 12mmol/L, 特殊情况可放宽至13.9mmol/L 。 3. 严格控制:FBG或PMBG: 4.4~6.0mmol/L ;2hPBG或不能进食时任意时点血糖水平:6 ~ 8mmol/L。 (五) 不同病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的建议 1. 非手术住院患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