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中班泥工教案汤圆

幼儿中班泥工教案汤圆

幼儿中班泥工教案汤圆

【篇一:泥工活动(搓圆球)教案】

泥工活动(搓圆球)教案

教学对象:小班授课老师:xx 协助老师:xxx、xx 日期:

2013.12.17

活动目标:

1、通过运用胶泥搓出各种圆球,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像、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2.发展孩子们的审美情趣和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加深上节课《圆》的认识。

3.激发孩子们对泥工活动的兴趣、通过孩子们搓、拧、揉、团泥的技能提升小肌肉的锻炼。

活动准备:各种球、胶泥、盘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老师出示各类球:乒乓球、汽排球、泡沫球

问:小朋友们你看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乒乓球、汽排球、泡沫球)老师给予语言表扬鼓励!

2、传递球,学生感知。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胶泥来搓圆球。

二、活动过程:

1、孩子们自主搓圆球。老师分发胶泥:我们一人拿一块胶泥,自己搓一搓,看谁能把胶泥搓成圆球,我们比一比谁的手最巧,最能干!(老师语言表扬:“你真棒:”“你搓的小球真漂亮!”)

2、老师教幼儿搓圆球

老师展示自己搓好的小球:“看,老师搓的小球圆不圆?(圆)对,

搓圆球可是有秘诀的,现在大家一起跟我做,相信小朋友们呆一会

儿会比老师搓得更好”。

(1)、从胶泥妈妈身上分出一个面泥娃娃

1

(2)、边唱歌谣边搓:“手心转呀转,搓搓搓圆球,我搓的圆球圆

又圆,你搓的圆球圆不圆呢?让我来看一看”,老师反复引导孩子们

边唱儿歌,边搓圆方法。

(3)孩子们基本完成,大声回答:“圆!”由此体验搓圆带来的成功

体验。老师给予表扬鼓励!“你真棒:”“你搓的小球真漂亮(真圆)!(4)提醒孩子们搓好一个圆就放到盘子里,比比谁搓得多,搓得圆三、分享成果:

让孩子们自己展示自己的成果,说说自己搓的是什么?看一看盘里

的哪个小球最漂亮,一共有几个大家一起来数一数。老师给予语言

表扬鼓励。

活动延绅:这一个个的小球像什么呢?(乒乓球、葡萄牙、汤圆),把做好的小球可以做多种游

戏,如:“分果果”“请客”也可以让孩子们把搓好的小球送去娃娃家

扮一起扮家家。

2

泥工活动(搓圆球)教案

教学对象:小班授课老师:xx 协助老师:xxxxxxx 日期:

2013.12.17 活动目标:

1、通过运用胶泥搓出各种圆球,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像、

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2.发展孩子们的审美情趣和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加深上节课《圆》

的认识。

3.激发孩子们对泥工活动的兴趣、通过孩子们搓、拧、揉、团泥的

技能提升小肌肉的锻活动准备:各种球、彩色胶泥、盘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老师出示各类球:乒乓球、汽排球、泡沫球

问:小朋友们你看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乒乓球、汽排球、泡沫球)老师给予语言表扬鼓励!

2、传递球,学生感知。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胶泥来搓圆球。

二、活动过程:

1、孩子们自主搓圆球。老师分发胶泥,观察孩子们怎么样玩胶泥

2、老师指导孩子们正确的搓圆球的方法

3、分享成果:让孩子们自己展示自己的成果,说说自己搓的是什么?看一看盘里的哪个小球最漂亮,一共有几个大家一起来数一数。

自由选择活动:1、可以把做好的小球做多种游戏,如:“分果

果”“请客”也可以让

孩子们把搓好的小球送去娃娃家一起扮家家。

2、玩球:投球、拍球、踢球、打乒乓球、打高尔夫球等。

3

【篇二:泥工教案】

课题:基本技巧

教学内容:学习用泥土捏制作品的基本技巧

教学目标:

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学生能基本掌握调色法、圆球、水滴制作、

叶片做法、动物造型基本制作、娃娃造型基本制作等基本技巧。教

学重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尽快的掌握基本技巧

2.如何让学生对这些看起来”枯燥”的基本功感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用手中的泥土来变魔术。

二、讲授新课

1.师示范如何用深蓝色和白色软陶调出均匀的浅蓝,学生跟着变一

变(总结:调色规律符合一般的色彩调和变化规律)

2.师引导学生把刚调好的小块浅蓝泥土团成球(比一比,赛一赛,

看谁团得又圆又亮)

3.师引导学生把团好的球变成胖水滴状。

4.出示动物基本形图片

5.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如何制作,师点播

6.师生共同制作

7.出示娃娃基本形图片

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如何制作,师点播

8.师生共同制作(参考教材图例)

三、教学总结

本课主要让学生初步掌握制作泥土作品的基本技巧,从学生掌握效

果来说,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基本技巧,但因为初接触,部分学生

捏制得不够到位,需进一步练习。

课题:我喜欢的小动物

教学内容:

学习小动物的捏制

教学目标:

1、自己喜欢动物的特点和泥的可塑性。

2、通过运用泥塑的揉、拍、搓、捏、刮刻、粘贴等基本技法与其他辅助压印肌理来表现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特征。培养学生对形体结

构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立体造型的表现技能。

3、通过造型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塑造过程中体验泥塑制作的乐趣。以泥塑的立体表现的

方法呈现作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增强学生热爱生活、

表现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抓住动物特点,并用泥塑的基本技法表现小动物的形象特征。

2.用泥塑造不同动物的基本特征。

教学准备:

师:各种泥塑的小动物、动物图片及优秀作业。

生:陶艺泥、泥塑刀,垫板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总结动物特点:刚才做游戏时,为什么只看见小动物身体的一部分,你就可以猜出它是谁呢?如果你说的有道理,它们就会到你们

组去做客。

小结:每种动物都有它的特点,这些动物的特点已经被你们找到了,你们想不想见识更多的动物呀?

2.欣赏与分析:对一些稀有动物进行讲解。

3.分组交流讨论:各组共同观察课前搜集的动物图片及玩具,说一说动物的特点。

4.教师演示:

⑴拿出泥塑的狗问:你们知道这只小狗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吗?制作时突出了它的什么特点?

⑵介绍橡皮泥、豆豆泥等泥塑材料。

⑶演示揉、撮、捏、团、按等技法,使之出现所需的不同形状。⑷示范机理效果。

⑸欣赏作品,小结:泥塑作品有一种立体的美。

⑹演示小狗的制作过程:外形的处理(揉、搓、捏、接、刮刻、粘等)。外形机理的处理(压印等)。

三、艺术实践

1.作业要求:你准备用什么材料来制作喜欢的小动物?根据制作步骤和动物的外行特点泥塑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板书课题)

2.教师巡视指导。

四、评价小结

1、组织展示、评价:你认为哪件作品有创意?哪件作品做工精巧? 2.小结:著名动物保护专家郭耕认为,目前列入濒危物种目录的,中国占将近160种,占世界濒危物种的四分之一居多,中国虽然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的国家,但我们现在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选择。现在每天都有100多种生物从地球上消失。我国也已经有10多种哺乳类动物灭绝,还有20多种珍稀动物面临灭绝。据可靠的研究表明,世界上大约每小时消失一种动物,同学们,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改变这样可怕的现实呢?

3.用泥还可以塑造很多东西,对泥塑感兴趣的同学课下还可以继续研究,欢迎大家去我的博客,欣赏老师更多的泥塑作品。

乌龟

一、活动目标:

1、学会运用泥工的多种技能,并学会用小棒雕刻的方法来表现细小的部分。

2、发展观察力,初步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准备:

每人一个透明的罐子,泥块,小棒,海底世界的录像。

三、活动过程:

1、组织学生观看海底世界的录像,导入主题。

教师:小朋友,我们在电视中看到海底世界有哪些动、植物?教师再放录像一次《重点观察乌龟背壳、脚的特征》。

2、教师讲解制作要求,重点指导乌龟细微部分雕刻方法。

教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给小乌龟找到更多的乌龟朋友让它们开心地在一起,小朋友还可以利用这些小棒乌龟的背、脚划出相应的花纹。

3、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指导。

(1)指导能力较差的学生首先确定主要内容。制作出简单的动物形象,利用小棒,简单雕刻。

(2)指导能力强的学生表现出有情节的性的画面。通过制作,水纹波及草等画面更加完整。

4、评价。

课题:花的世界

教学内容:学习花的捏制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独立用一、两种方法捏制出几朵花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把情感融入到花的塑造中。教学重难点:

抓住不同花的特征来塑造,造型美观。

能举一反三捏制出多种花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花卉图片供学生欣赏;小木棒;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课题

欣赏图片导入

二、讲授新课

1.出示范作(玫瑰花)

2.学生分析其造型特点颜色等(师小结)

3.引导学生制作其他种类的花(发现其它制作方法)

4.师示范百合花的制作方法

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5.学生分小组将捏制好的花放在每组的“画瓶中”,小组比一比,看看哪组的花最漂亮

6.师小结

三、教学总结

本节课学生会对其感兴趣,尤其是女孩子,比较喜欢捏制,男孩子可能有不大感兴趣的,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让孩子们充分动起

来,只要学生感兴趣认真捏制,每组的花瓶都应该很漂亮。毕竟花

的捏制并不太难!学生也会在捏制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彩色的花

目标:

1、在欣赏的基础上,能用橡皮泥大胆想象设计并制作出各种形态的花朵。

2、综合运用搓、团、压、拉等技能,拼出花、茎、叶。

3、乐意在探索过程中努力地思考,勇敢克服困难。

准备:

各色泥塑材料、泥工板。

过程:

一、欣赏泥工作品:彩色的花

师:看一看,这些花多漂亮呀!你知道它们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吗?(引导学生观察材料)

师:它是什么样子的?由哪些部分组成呢?

【篇三:中班泥工】

中班泥工目标

中班泥工总目标

1、会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变形组合事物。

2、能用多种泥工的表现形式(线条组合泥工制作、平面图形组合泥工制作、半立体的图形组合泥工制作、立体的图形组合泥工制作、)体验不同的造型效果。

3、体验泥工活动的乐趣,发展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及空间想象力。

中班上半学期:

第一阶段:

1、感知彩泥的柔软性、色彩的多样性等特点。

2、巩固简单的搓,团、压等技法,制作各种食物、水果(面条、汤圆、苹果、梨等)。

第二阶段:

会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状进行组合,使用辅助材料。

中班下半学期:

第一阶段:

1、技法上增加一定的难度,如剪、切、捏精细、编等。

2、尝试组装,合理运用辅助材料和工具。

第二阶段:

1、以塑造立体物体为主,如冰箱、电视、小铅笔、胡萝卜等形体特征比较明显的物体。

2、能用多种泥工的表现形式进行平面或立体塑造、组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