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设计及磨课研课记录

教学设计及磨课研课记录

教学设计及磨课研课记录
教学设计及磨课研课记录

04教学设计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知道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名称。

识读“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找出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具体地理

位置,掌握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知道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晋分三家、合纵连横的史实,培养学生分析历

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

通过收集与本科有关的历史故事,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讨论“齐桓公为什么能够称霸”,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成语典故的介绍,使学生能够体会中华文化的厚重和博大;通过卧薪尝胆等故事,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为实现理想不畏困难的恒心毅力。

教学重点:齐桓公争霸和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更主动更有创造性地进行课堂学习。

教学方法:讲述法、图示法、讨论法、讲故事等进行。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师准备:查阅相关资料,为学生提供相关书目及网站;预测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制定应对策略;制做本课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本课、查阅与本课相关的资料、每人收集一条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成语典故。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设计:

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提问:公元前2070年—前771年,我国经历了哪几个朝代?

导入:西周灭亡后,我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诸侯国为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这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我们今天来学习春秋与战国的历史。(出示课件,显示课题)

出示课件: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一.战国时期

1.春秋争霸的原因

出示课件:显示春秋的起止时间。结合课本的知识让学生回答。

师加以总结:一是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势;二是几个大诸侯国为了拥有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乘机争霸。

2.春秋五霸

提问:历史上的“春秋五霸”指哪五霸?谁是第一个霸主呢?

生回答后,师出示课件:春秋五霸(强调另一说法)

师强调:春秋时期诸侯国有100多个,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不断进行兼并战争,谁战胜了就召开诸侯国会议,也就是诸侯会盟,迫使大家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那么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呢?出示课件:齐桓公管仲

3.齐桓公首先称霸的原因

学生看书,进行讨论,师加以指导。

在生回答基础上师归纳: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内政是他称霸的根本原因;他讲究争霸策略,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积极开展外交活动;齐国盛产渔盐,经济富庶为他争霸提供有力的物质条件。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周天子也派人参加,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首霸。展示课件:春秋形势图二.问鼎中原

出示课件:晋文公看图说史让学生找出晋楚两国的位置,让学生讲述退避三舍的故事,知道晋楚争霸中晋先胜,楚后胜,双方先后争霸中原的史实。

1.晋文公称霸:城濮之战,晋胜楚败

师强调:齐桓公称霸后,晋楚两国竞相效仿,实行改革,图谋霸业。两国矛盾日益尖锐,终于酿成历史上有名的城濮之战。下面请一位同学给大家介绍战争的情况。

师强调:城濮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它反映了晋文公信守诺言的史实,战后晋文公一跃成为中原霸主。

2.楚庄王问鼎中原:

还记得九鼎吗?你能从问鼎事件中读出何意?出示课件:楚国王子午鼎在古代九鼎是王权的象征,在晋楚争霸中楚庄王曾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是挑战王权,是暗示想取而代之。

3.楚庄王称霸:邲之战,晋胜楚败

为了能称霸中原,公元前597年,楚军伐郑,晋国出兵郑,双方在邲展开决战,楚军打败晋军,楚庄王成为中原霸主,从而一鸣惊人。

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是谁呢?请位同学来介绍一下。

师归纳:通过刚才的介绍,我们知道了卧薪尝胆的故事,从越王勾践身上你学到什么?生:……

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给当时社会带来什么影响呢?同学们讨论一下。

生回答:……

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战国时期则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又出现怎样的局面呢。谁知道它的起止时间出示课件:战国时期

三.战国时期

1.战国七雄

经过春秋时期的诸侯兼并战争,只剩下齐、楚、秦、燕、晋等几个大诸侯国,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史称“三家分晋”。出示战国形势图,如此一来战国七雄的位置形成,那么战国七雄是哪七国?生回答。我们一起观察战国形势图,结合他们的地理位置,我们可以编成顺口溜加以记忆。出示课件: “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中间连。”指图形象记忆。

2.合纵连横

战国时代,各国除了使用武力之外,还有什么特点?除了使用武力之外,各国不

断展开政治、外交攻势,孤立对方,以求制胜,在这种形势下,“合纵”“连横”

战术应运而生。那么什么是“合纵”“连横”呢?结合书上的内容说说它的含义。

出示课件:合纵连横图

结合直观图,强调合纵就是东方六国联合抗秦,从地理位置上说是南北的纵向联合。首先推行合纵政策的是魏国的公孙衍,,但他没取得什么成效。后来合纵政策的代表人物苏秦多次在东方六国之间游说,使东方六国一度联合抗秦,是秦国遭到一定打击。六国合纵抗秦有没有成功?为什么?(秦国用贿赂、威胁的手段破坏合纵,各个击破;五国间利益不一致,“朝秦暮楚”,立场不坚定。)连横就是劝说一国帮助秦国攻打其他各国,从地理位置上说是东西的横向联合。

连横政策代表人物是魏国人张仪。他游说与齐国,破坏齐楚联盟,使秦国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合纵连横斗争持续很长时间,结果如何呢?生回答:……

师归纳:东部各国为了自己利益,一会加入合纵,跟楚国联合,一会跟秦国抱在一起,朝秦暮楚,反复无常,朝秦暮楚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最终秦国打败东方六国强大起来。

课堂练习:出示课件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哪位同学来总结一下。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各国诸侯为了争霸的需要,竞相改革,发展经济,增强军事实力,竞相重用人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文化的进步;同时,各诸侯国在战争中促进了民族融合。大国争霸、兼并的过程,也是国家走向统一的过程

作业布置:把收集到的成语故事或改写成剧本,或画成图画,贴到“历史学习留言板”上。

板书设计: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一、春秋时期

1.春秋争霸的原因

2.春秋五霸

3.齐桓公首先称霸的原因

二、问鼎中原

1.晋文公称霸:城濮之战

2.楚庄王问鼎中原

3.楚庄王称霸:邲之战

三、战国时期

1.战国七雄

2.合纵连横

研课磨课心得体会96732

研课磨课心得体会 向阳小学刘冰 2017年11 月16日是我们祁阳县小学语文“送教下乡”培训第三阶段研磨课阶段,早晨天空中飘着小雨,气温也骤然下降。虽然天气很冷,但是我们的心是火热的,因为几位上示范课的老师不畏寒冷、不辞辛苦来为我们上示范课,为我们推行大阅读进行指导,面对面地交流、指导,这是我从教十几年来所没有过的。回首这次磨课、研课经历,我收获了很多。总的来说,我经历和老师们合作学习,共同研讨的过程,在研讨中,老师们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进行交流和相互的碰撞,从而使我们在这种交流和碰撞中激发了灵感,剧烈的触动了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在推行大阅读的思想认识有了巨大的提高。 一、精心设计教学方法 有人说:好课是“磨”出来的,我想是很有道理的。在上课之前,我已经在心中试讲过,每次上过之后,都会自己反思一下:怎样才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需不需要问题引领,而是这一节课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吧!怎么才能做到少问少将少干扰?语言是不是简洁?等等,每一个问题都认真地加以分析,进一步完善。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心中要有谱,也就是要明确课堂上要达成的教学目标,然后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培养学生读书能力。不同的教学方法,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通过磨课我深切地感悟到:要上出一堂好课应该考虑到的各种因素。如此往复下去,何愁教学水平和教学智慧得不到提升呢?

二、学会精益求精 磨课是一个艰苦的反复修正的过程。在磨课中,先通过自己的学习,吸取精华,加以改造,灵活运用于该课教学及教研之中。对自己的说课、讲课认真回忆、思考,向大家简析自己该课教学的优点和缺点,对某些重要问题作简要说明,提出某些问题请大家讨论,并虚心听取参与教师的评议,对参与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意见作必要的解释,要作好记录,发现失误,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总之,这次磨课研课活动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是智慧的交流,老师们交流自己的见解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自我,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2017年11月16日

研课磨课感悟

在磨课中感悟与成长 崇明县实验小学吴佳 本学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第三届“智慧杯”青年教师课堂评优比赛,也结合我在市级培训班中所要完成的一堂学员实践课,选择了一年级下册教材“几何小实践”中《长度比较》这一内容,我们一年级备课组齐心协力与我一起进行了为期三周的研课磨课活动。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虽然过程艰辛,可收获和成长也是满满的。在整个过程中,与组内的两位老师不断研磨课本内容、课堂表现,对于数学教学的理解和感悟也丰富了许多。 第一次试教:博采众长未必好 在接到上课任务之后,我选择了一年级下册“几何小实践”中《长度比较》这一课,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的方法来判断物体的长短。而对于几何实践内容来说主要以教材为基础,结合学生实际,提供大量的操作素材、操作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通过多次实践来逐步体验、感知,自己概括出长度比较的基本方法。确定好教学目标和大致方向之后,我开始钻研教材、找寻成功课例,因为自己本身没有教授过该内容,所以希望能有所借鉴,在教材中提供了“学习小伙伴跳绳”、“比身高”、“比旗高”、“比长宽”以及“方格纸比长短”这五样素材,于是我将这五样素材放入教案中并结合一般教学设计中的引入、探究、练习部分,进行了第一次试教。组内的吴春花老师和我的师傅施建平老师听了第一次试教,听完之后的感觉是比较“散”,犹如写文章一样,框架有了,可是内容却还有待商榷。那该怎么办?大家决定坐下来一起仔仔细细地研课磨课。 第二次试教:细节决定成败 第一次试教之后,我们就进入了真正的研课磨课阶段。从引入部分开始,一步步地推敲。原本引入中我采用让小朋友来选择班中最高的同学去当运动会的旗手,企图在选择的时候让学生产生“比较”的认识需求,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在组内讨论中,师傅施老师给出了建议,以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其实已经对长度比较有了一定的生活认知,那么,需求如何产生?不妨将引入改成请一位学生与老师来比一比身高,由于高矮相差较多,学生也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这样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过渡到“长度比较”的第一环节:比较方法一——

题西林壁评课_教案教学设计

题西林壁评课 本文是关于题西林壁评课,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评析】 一、“实” 实效性、有效性是目前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追求的最终目标。本课的教学无疑是切实有效的。 1、关于字典的运用。字典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工具,本课中,老师花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两次利用字典:一是用部首查字法从字典中查出“缘”,重点理解“缘”字第四、五画的名称,二是通过查字典区分“岭”“峰”意义的不同。这样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2、关于知识的拓展。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仅要理解本诗的意思。教者拓展的“到底怎样才能看清楚庐山的真面目?”以及介绍有关庐山的古诗和最后对苏轼的词的歌唱都具有现实的意义。 二、“美” 语文是美的,尤其是经典的古诗。 1、古诗的韵律美。古诗具有韵律美,适合朗读与吟诵。语言精炼,寓意深刻,理解时必须展开丰富的想象。教学时多次安排学生自主诵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合朗读热情。 2、古曲的意境美。教学时,教者有机地将四首古曲贯穿全过程,尤其时由学生自主选择后的配乐吟诵,更增添了诗味,使诗意更深远。 三、“活” 1、学生的自主。课堂上,学生是快乐的,自由的,他们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可以选择学习的方式,研究的途径以及诵读的内容和古曲的名称。因此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主动、轻松。 2、形式的多样。诗意的理解,教者没有拘泥于简单的讲解,而是有效地采用写、画、查、读、议等方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研究、去学习、去发现。所以“一堂课就是一湖春波荡漾的活水。” 【教师简介】:李伟忠,江苏省启东实验小学副校长,1990年毕业于南通

师范学校大专班,2000年江苏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该同志是南通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南通师范学校客座导师、南通市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讲员、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优秀学员,曾获南通市、启东市教学基本大赛一、二等奖,2003、2004年两次获全国教学艺术大赛一等奖。近三年来,在《小学教学参考》《中小学教学研究》《小学语文教学》《教育探索》等全国、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25篇。

第二阶段研课磨课心得体会

第二阶段研课磨课心得 体会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第二阶段研课磨课心得体会 长春市第154中学杨立东 这次磨课活动参与面广,人人都参与备课、上课、评课、议课、再上课的过程,对于老师们的专业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遇。 在这次活动中,老师们能深入备课、深度反思、深刻总结,听课教师直言不讳、畅所欲言,讲课老师虚心接受意见、极力改进不足,使整个教研组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通过这次活动,老师们对学案的编写及有效使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编写学案一定要渗透学法指导,尤其是课前准备环节要有具体的要求指导学生学什么、怎样学。课堂使用学案时要注意环节间的衔接、过渡,保持课堂的流畅。 磨课活动营造了浓郁的教研氛围,使我们有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大家常为一个细节而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教研氛围异常热烈。在一次次磨课的过程中,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把握更准确,对教材研读更深入、对学生学情了解更透彻,同时也使教师的点拨引导能力,临场应变能力、教学创新能力得以提升,教学水平有质的飞跃,教学实践经验不断丰富,实践性智慧得以发展。在一次次磨的过程中,磨出教师间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教研组团队的理性思维水平的提升。在教研组中我自己有了很多收获,对课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教师上课面对的是一个“变化”的课堂,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生成的,具有许多不可预测因素的课堂,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考验着教师的反应和应对能力。“预设”与“生成”之间怎样调整,怎样达到平衡,这方面教师应给与更多的思考。 磨课不仅仅只是追求完美的课堂,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历练,是专业水平提升的一个抓手,更是学校教师团体发展的主打平台。让我们在磨课中,“磨”出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学生主体求知的需求;“磨”出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也只有这样,磨课才会在美丽动人的瞬间邂逅一个个精彩的生命! 回想这次磨课活动,大家辛苦并幸福着。希望这种活动能变成常态,我们分享智慧,经过磨砺,共同提高。

国培研课磨课阶段总结

国培研课磨课阶段总结 磨着提升,磨出精彩 如今,校本磨课环节,终于在大家的齐心协力的共同努力下圆满 结束。回想磨课的过程,有喜有忧,又苦有累,有香有色。伴随着磨课的深入进行,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提高。大家忙碌着、快乐着,收获着。现将我参加活动总结如下: 根据学校研修组安排,由本人执教授课。从课的教案酝酿到出台,磨课的过程无疑是痛苦的,一次次的颠覆,一次次的重整,让心灵承受痛苦的煎熬,但磨课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成长历程,一次次的反思修改,一次次的试教,一次次理念上的冲击,而经历了这些历练之后,我们的课堂最终成功完成。 磨课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更是一个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教学目标的设置,重点的理解,难点的突破,教学环节的衔接,教学策略的实施,教学问题的预设等,每位教师围绕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说课交流沟通,达成共识。磨课磨出教师的创新精神。磨课有个人思考的结果也有教师群体的智慧,如何更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如何更富新意和创意,教师是决不能照搬教材,必须要对教材有所创新。这次磨课让我深深感受到信心在鼓励中坚定,困难在研讨中化解,好课在磨砺中诞生。这

次磨课活动促进了我校研修组教研氛围和研究能力的提高,提高了教师专业化的水平,对教师队伍的建设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将起到深远的影响。“磨课”活动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我们的思考和研究将期待下一阶段研修的开始。 xx“国培计划”磨课小结 李永才 本次国培是网络学习和课例打磨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主要研究的是课标和学生学习。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本着“发现问题、追踪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进行。一路走来,有收获,有感动,我感到收获了很多很多的东西。 问题引领是关键。 这次培训的最大收获是让我明白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思考问题,要带着问题行走在教学路上。 以前每接手一批学生,总是想尽方法让学生学会知识,增加他们的文化底蕴。至于教学中存在哪些弊端,学生学习中存在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却很少思考。这次课例资源开发活动,首先

研课磨课活动实施方案

研课磨课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切实提升教师执教水平,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合国培计划和我校教师实际情况,决定开展研磨课教研活动。并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思想,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为目的,积极开展研磨课校本教研活动。旨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以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使我校涌现出一批新型的骨干教师,做学科的带头人。 二、建立机构 组长:周立军 副组长:韩国辉刘国峰 语文科组长:徐长清 \ 数学科组长:唐玉兰 英语科组长:黄成娜 理化生组长:赵振宇 政史地组长:刘冬梅 三、建构模式

1、各教研组围绕“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教研主题,组织全体组员历时三周打磨时间,历经“学课、说课、研课、讲课、议课和结课”六个打磨环节,使教师某节课的教学成为水平较高的精品课,取得系列研究成果。②学课。是指学习与授课内容密切相关的资料。包括《课程标准》、教学参考书、教学案例、教学论文集或论著、信息技术资料等。学课要注意吸取精华,改造创新,灵活运用于该课教学及教研之中。③说课。是指说重要的教学设计及其根据,说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亮点”及其分析,说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失误及其原因分析等。④研课。是指设计制作教学方案。以磨课教师为“主角”,同学科教师协同合作,确定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方式以及所必需的思想理念、设计制作课件等。⑤讲课。是指磨课教师上公开课。课上听课教师分组进行全程记录,课后让磨课教师准确地研究教学过程,总结经验和教训。⑥议课。是指大家对公开课做认真的分析、思考、讨论。做课教师向大家简析自己该课的优点与缺点,对某些重要问题作简要说明,虚心听取参与教师的评议,对参与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意见作必要的解释或做好记录。⑦结课。是指磨课教师根据讲课、说课、议课等各环节的具体情况对自己本轮“磨课”进行反思,将其中感悟最深、最有价值的认识写成研究文章,形成个人教研成果。 2、操作模式 “研课磨课”校本教研活动具体实施步骤如下:第一周:资料研磨:从“自创课”到“准精品课”。形式:学课、说课、研课内容:

评课该用怎样的标准教学设计

评课该用怎样的标准教学设计 What kind of standard teaching design should be used in course evaluation

评课该用怎样的标准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说课评课是教师之间的一种互动形式,是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依据大纲和教材,结合有关的教学理论和师生实际,向其他教师说本单元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本教案根据说课评课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时下,公开课诸如观摩课、示范课、汇报课等名目繁多,层出不穷,而每次开课后一般都要进行评课。在评课时,教师们大都能畅所欲言。可我发现,评课时教师的意见,往往有不同的观点,甚至有些是截然相反的。争论时双方唇枪舌剑,互不相让,而争议却常常没有结果。屡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大家对一堂课评价标准不一样,即怎样的一堂课才是好课,每个人的尺度都不相同。那么怎样的一堂课才是好课呢?评价一堂课又有什么基本的要求呢? 20xx年12月xxx大学叶澜教授接受《厦门晚报》记者的专访,她对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载 于20xx年12月16日《教育版》,)我觉得这对中学教师很有借鉴意义。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就她倡导的“新基础教育”而言,大致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有意义。叶澜说,在一节课中,学生的学习首先必须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

能力;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 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再发展一步,是他越来越主动投入到 学习中去。她说,这样学习,学生才会学到新东西。学生上课,“进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如果没有变化就没有 意义。如果课堂一切都很顺利,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 你何必再上这节课呢?换句话说,有意义的课,它首先应该是一节 扎实的课。 二有效率。她认为有效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面上而言,这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 间的、学习困难的;二是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就不能 算是比较好的课。在这个意义上,一节好课应该是充实的课。整 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 些变化,整个课堂的能量很大。 三生成性。叶澜介绍,一节课不应该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 在课堂中应有教师和学生情感、智慧、思维和精力的投入,有互 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 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 四常态性。叶澜说,不少教师受公开课、观摩课的影响太深,一旦开课,容易出现的毛病是准备过度。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 很兴奋,到了课堂上就拿着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再没有新的东 西呈现。当然,课前的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课堂有它独特

研课磨课记录.可能性

研课磨课记录 好课是磨出来的。我想作为一名有新课程实践经历的每一位老师,对这句话都不会存在哪怕是一点点的质疑。 磨课,不仅仅是对授课老师有帮助,其实,对于参与磨课的每一位老师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业务自训。当然,前提是要负责任地去对待。从来,我都把每次认真的磨课当作是一种实践型的自助培训。 下面,是我们小学数学第四团队第一次磨课的记录,这是一次跨时空的磨课,因为我们身各一方。我们期望,通过我们的这种磨课方式的展示,能够给大家一些在工作上的启示。 背景介绍: 《可能性》的设计者是xx中心学校xxx老师。本节课先由xxx老师自己备课,然后把她自己的第一次教学设计发给我们,我们再对她的第一次教学设计进行打磨。我们这个团队的成员分别是: xxx xx中心学校校长 Xxx xx中心学校教导主任

xx xx中心学校办公室主任 xx xx中心学校教研组张 xx xx中心学校教研组张 主持人:各位,前面大家已经认真的“听”了邓老师第一次的《可能性》。对于邓老师的这节课,大家有什么看法?可以按照我们这次国培倡导的“二加二模式”谈谈,也可以按照你个人的习惯谈谈你对这个教学设计的看法。重点的我想应该多谈谈一些建议。 xx:使学生亲身经历了使学生在集体情景中感受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过程,从中体会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的新理念。主要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因此教学时要把生活而且尽可能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引进课堂,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来设计例题与练习,让学生从联系生活实际中学习新知。这些内容都跟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可以使学生能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经历知识形成过程

研课磨课心得体会

研课磨课心得体会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研课磨课”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2018年5月2日晚19:00我校认真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了“研课磨课”,通过这次系统的对“研课磨课”进行培训,我们能深入备课、深度反思、深刻总结,能够在今后的听评课中对于听课教师能够直言不讳、畅所欲言,对于讲课老师能够虚心接受意见、极力改进不足,使整个教研组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通过这次培训,我们对学案的编写及有效使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编写学案一定要渗透学法指导,尤其是课前准备环节要有具体的要求指导学生学什么、怎样学。课堂使用学案时要注意环节间的衔接、过渡,保持课堂的流畅。磨课活动能够营造浓郁的教研氛围,使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话题,大家常为一个细节而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教研氛围会异常热烈。在一次次磨课的过程中,我们将对新课程理念把握更准确,对教材研读更深入、对学生学情了解更透彻,同时也使教师的点拨引导能力,临场应变能力、教学创新能力得以提升,教学水平有质的飞跃,教学实践经验不断丰富,实践性智慧得以发展。在一次次磨的过程中,磨出教师间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教研组团队的理性思维水平的提升。 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对课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作为教师,上课面对的是一个“变化”的课堂,一个开放的、动态

的、生成的,具有许多不可预测因素的课堂,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考验着教师的反应和应对能力。“预设”与“生成”之间怎样调整,怎样达到平衡,这方面教师应给与更多的思考。磨课不仅仅只是追求完美的课堂,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历练,是专业水平提升的一个抓手,更是学校教师团体发展的主打平台。让我们在磨课中,“磨”出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学生主体求知的需求;“磨”出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也只有这样,磨课才会在美丽动人的瞬间邂逅一个个精彩的生命!

研课磨课阶段学习心得体会

研课磨课阶段学习心得体会 实验小学吕静秋 这次磨课活动参与面广,人人都参与备课、上课、评课、议课、再上课的过程,对于老师们的专业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遇。在这次活动中,老师们能深入备课、深度反思、深刻总结,听课教师直言不讳、畅所欲言,讲课老师虚心接受意见、极力改进不足,使整个教研组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本次研修培训中,我听了李威老师的磨课,李老师对学案的编写及有效使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编写学案一定要渗透学法指导,尤其是课前准备环节要有具体的要求指导学生学什么、怎样学。课堂使用学案时要注意环节间的衔接、过渡,保持课堂的流畅。磨课活动营造了浓郁的教研氛围,使我们有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大家常为一个细节而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教研氛围异常热烈。在一次次磨课的过程中,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把握更准确,对教材研读更深入、对学生学情了解更透彻,同时也使教师的点拨引导能力,临场应变能力、教学创新能力得以提升,教学水平有质的飞跃,教学实践经验不断丰富,实践性智慧得以发展。在一次次磨的过程中,磨出教师间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教研组团队的理性思维水平的提升。在教研组中我自己有了很多收获,对课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教师上课面对的是一个“变化”的课堂,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生成的,具有许多不可预测因素的课堂,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考验着教师的反应和应对能力。“预设”与“生成”之间怎样调整,怎样达到平衡,这方面教师应给与更多的思考。磨课不仅仅只是追求完美的课堂,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历练,是专业水平提升的一个抓手,更是学校教师团体发展的主打平台。让我们在磨课中,“磨”出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学生主体求知的需求;“磨”出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也只有这样,磨课才会在美丽动人的瞬间邂逅一个个精彩的生命! 回想这次磨课活动,大家辛苦并幸福着。希望这种活动能变成常态,我们分享智慧,经过磨砺,共同提高!

怎样有效的评课

怎样有效的评课 有课堂就有艺术,有艺术就有评论,于是评课也就孕育而生。看过许多关于评课的文章,虽然条条框框很多,我们可以一一对照,但细细读来,觉得好像都很空洞,理论性很强,没有实际操作意义。我们可以把评课进行简化,从最基本的——老师、学生、课堂着手,简简单单评课堂。 一、看老师是否心中有目标 我们每一位老师的每一堂课都要心中有目标,环环有目标,要非常明确自己的每一个环节要给学生什么,要得到怎样的效果,自己要进行充分的预设,这样教学起来才会游刃有余。教师心中有目标,教学时会更加自信,围绕着目标进行教学,万变不离其宗。所以我们评课前可以先问问执教老师这堂课的目标是什么,我们可以感觉到目标定位清楚的老师的课堂思路清晰,收放自如;反之,执教老师目标定位模糊,课堂杂乱无章,犹如一盘散沙。老师心中有目标是一堂课的基础,是一堂课的核心。 二、看学生是否有所得 我们经常把这样一句话挂在嘴边:一切为了学生。确实,我们的教育一切都是为了学生,那我们看一堂课最关键的是否也要看这一堂课学生得到了什么,学生发展了什么,语言上的,情感上的,不必要去进行测试,我们听课教师只要稍加留意,很容易就会觉察到。现在,我们好多的课故弄玄虚,看似犹抱琵琶半遮面,其实早已一览无疑在心中。这样的课堂学生也已经习惯了,他们知道如何迎合老师,替老师把戏唱完,其实这些内容学生早已心中有数,一堂课下来,学生什么也没有学到,只是陪着你浪费了40分钟时间。所以,对于不讲就懂的内容也不用再涉及,而要讲一些通过老师的引导点拨学生能有所得的内容。一堂课,学生有所得,是我们课堂追求的最高境界。 三、看课堂是否是真实的课堂 课堂是自然的流露,不是老师表演的舞台,只有与学生真心交流,才能让课堂成为学生与老师真正的交流场所,老师才能真正地融入学生。哪怕你的教案不是那么精彩,哪怕你偏离了教案,但只要你与学生真心交流,我想,这样的课堂就会让人感觉舒服,就会受学生欢迎,学生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中才会真正学会学习。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一些作秀课堂正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因为那样的课堂,只会给学生埋下虚伪的种子,真实的课堂才是教育的常青藤。所以,我们评课者一定要抓住这棵常青藤,因为只有真实的才是最美的,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让我们简简单单评课堂,让我们的课堂简简单单。 新课程理念下的评课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是一种主体主动参与、主动发展的课堂,应以主体发展为价值取向。所以,新课程评课应从传统的以教评教向以学评教转变。一堂课的优劣不仅要看教师的发挥,更要看学生,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处于中心地位,看课堂上学生的个性、能力等有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应把“教”与“学”的双方纳入到评价的视野之中,既要评课堂上教师教的情况,又要评学生在课堂上学的情况。 一、从教师“教”的方面,我们应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看教师是否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前提倡主体性教学,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就是其学习主体性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善于引导学生,鼓舞和激励他们主动进行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师要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在一堂课的整个

开展研修活动后的反思总结

一路“磨”来芳香悠长 ——《莫高窟》磨课总结反思 经历了夏末的如火如荼,我们迎来了秋的成熟与收获。伴随着远程研修学习的深入,我们进入了最后环节的冲刺——研修课例打磨。近一个月的课例打磨活动结束了,在这次轰轰烈烈的活动中,大家忙碌着、快乐着,收获着。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提高,研修组的整体教学水平也有了跨越式发展。现将我组活动总结如下: 一、为磨课活动奠定坚实基础 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而磨课则是这“三位一体”的综合体现。在研修专家的引领下,我们积极参加组内的磨课活动,研修组长任风田给我们做了细致深刻的解读,为“以读为本”导读策略研究教学明确了方向。我组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对研修学习内容进行消化吸收,反复研讨,大家清晰认识到,对教师来说,磨课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更是一个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于是,组内每位老师都自我加压,主动学习,为磨课活动顺利进行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二、立足实际,制定计划。 本次研修的集体磨课统一采用“三次备课两轮打磨”的基本式,任风田组长带领组内成员认真讨论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确定课例研究目标任务、要研讨的问题、确定由朱莉老师执教,对五年级上册《莫高窟》一课进行打磨,落实其他成员的工作任务、做好全程时间安排,

填好磨课计划表。我们将如何坚守语文本质,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怎样将“教的课堂”转为“学的课堂?”如何进行有效指导?等几个方面作为研究的重点。合理安排活动时间,为磨课提供保障:由于组内教师多数是班主任,因此磨课时间的安排,我们也做了调整,磨课活动大聚,小聚隔几天穿插进行,听课时全部到多媒体教室,课后接着评课,利用校内AM交流进行的多一些。 三、磨课的实施阶段 对于此次磨课活动,我们立足人人参与,积极践行的原则,采取了“六步骤教研法”即:个人备课——小组讨论——课堂观摩——教后研讨——二次试教——反思总结。 第一阶段:备课 要磨出精品课,就必须钻研教材,了解编者的意图,才能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备课不是一人的行为,而是全组的齐心行动,共同备课。我们每位教师挖掘自己的潜力,独立构思教案:上网查找资料,撰写教案,制作课件,反复推敲,几经斟酌,深入到每一个细节。同时充分利用集体备课时间集体研讨,精益求精。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重点的体现、教学过程的设想、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应对等方面反复思量,看哪些地方是可以配合教学过程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的,力求做到既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又要切实为教学内容服务。 第二阶段:教学设计的交流完善。 交流完善教学设计同样是为上课做准备,目的是集大家的智慧共同感受整个教学流程,教学目标的设置,重点的理解,难点的突破,

“研课磨课”阶段通知

国培计划(2017)”甘南县第一轮送教下乡培训 “研课磨课”阶段工作指导意见 “国培计划(2017)”甘南县第一轮送教下乡培训工作已进入第三阶段,即研课磨课。本轮活动以基层学校为主体,校本研修为依托,在送培团队的指导下,以教研组或学科组为研究单位,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课磨课。 一、活动形式: 1、本次活动要求各校参训教师全员参与,根据实际分组开展活动。同学科人数较多的可按年级组为单位,人数较少的可按学科组为单位。 2、研课磨课方式:参培教师同课异构,优化教学设计,用于教学实际,切实提升教学能力。 二、活动时间:5 月8-5 月22 日 三、实施过程 第一环节:资料研磨(5 月8 日-9 日) 1、个人备课:学校统一时间,学科参培教师同课异构,钻研教材,独立备课,在主题引领下进行教学设计即自由备课(第一次备课)。写出详案及课件应用,集中汇报个体备课情况,每人对同一节课说出备课思路。 2、集体备课:(5 月10 日-11 日)(第二次备课)。以学年组为单位,每位参与教师针对策略引领主题,教学目标、内容、重难点、教法、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展开讨论,教师之间相互提供资料信息、媒体应用等内容,优化教学设计,完善第一次备课设计。 第二环节:作课研磨(5 月14日) 本学科教师参与授课、听课,针对课上的优缺点做好记录,集中议课,最后由学年组负责人主持梳理,个人改进教学设计,修改完善成稿。 第三环节:校级展示(5 月15-22 日) 在大家集思广益的前提下,作课教师再次调整设计,最后每学科

选出1节优秀课在全校展示,力争在理念上、价值上发挥最大化效果。听后认真反思、认真交流,形成记录。 四、材料收集与整理:(5 月23 日-24日) 1、教师第一次个人自由备课详案。(表格见附件1) 2、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格见附件2) 3、研课磨课活动记录。(表格见附件3) 4、第二次备课后形成的教案。(表格见附件4) 5.微故事、微视频、精彩课件。 6.有条件的学校可录制校级展示课,制作光盘。 7.学校阶段总结(1500字左右)及简报(要求图文并茂,A4 纸3 页,具体形式可参照进修学校下发的研修简报汇编) 8、学校研课磨课计划。(放在第一页) 9.每卷前面要有目录。 五、送培团队要求 1、送培团队采取不同的联络方式指导基层各校开展学科研课磨课活动。重点抓好讨论过程,研目标、研模式、研问题、研预设、研细节。 2、送培团队在校级展示环节深入各校,参与研磨活动,要求作课教师写出研课磨课中感悟最深、最有价值的认识,积累经验。 六、学校领导要求 1、按照教育局和进修学校要求,各校要及时召开全体教师会议,落实研课磨课阶段总体要求。制定学校“国培计划(2017)”――甘南县送教下乡培训(**)学校研课磨课计划。 2、结合本校教学实际情况,与教研组长研究制定学科研课磨课计划,研课磨课内容,推选出课人员名单。(见附件5) 3、配合各送培组开展各项活动。组织学校教师全员参与听课、议课,完成作业。 4、学校领导要全程参与研课磨课过程,为活动顺利实施提供方便条件。

教导处听评课活动总结

听评课活动总结 (2017-2018学年度第1学期)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开展了为期两周的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听评课活动。本次活动学校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引领,35名授课教师精心准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本次听评课总结如下: 一、考勤情况: 刘惠玲缺1次,王汉涛缺1次,武静缺1次,周淑红缺1次。 二、各教研组经过集体听课、量化打分,按20%比例评选出优质课的老师有: 语文组:嵇丽琼刘静妮 数学组:张凡杨彩丽 英语组:韩晓菲赵晓琼 政史地组:梁莹李巧梅 理化生组:侯小红 综合组:温宏伟 以上每人责任制积分奖励0.5分。 三、活动取得成绩: 1.上课老师有扎实的基本功,语言准确,条理清晰,环节齐全,教学步骤设计合理,由浅入深,过渡自然。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突破有力,展示出了较强的教材处理能力,应

变能力和课堂调控能力。 2.老师课前准备充分,能结合学生实际合理处理教材,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重视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相互融合,注重重点知识的拓展与延伸,课堂知识容量大。 3.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能普遍运用问题探究等学习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不是简单的给出结论,而是教师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展示相应的“问题材料”,能够较好的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分析总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重视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突出了学科的特点。文科教学注意指导学生阅读,以阅读促理解。理科教学重视实验探究、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基础知识的巩固。 4. 课堂教学教态自然大方,语调亲切,有的还十分诙谐、风趣,能并不断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通过师生互动,注重讲练结合,把枯燥、抽象的知识较好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受到了学生欢迎,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5.九年级老师能将新课内容与中考考点链接,进行答题技巧指导,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强化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6.部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能结合学科特点渗透德育和情感教育。 四、存在的问题

教学设计及磨课研课记录

04教学设计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知道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名称。 识读“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找出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具体地理 位置,掌握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知道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晋分三家、合纵连横的史实,培养学生分析历 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 通过收集与本科有关的历史故事,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讨论“齐桓公为什么能够称霸”,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成语典故的介绍,使学生能够体会中华文化的厚重和博大;通过卧薪尝胆等故事,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为实现理想不畏困难的恒心毅力。 教学重点:齐桓公争霸和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更主动更有创造性地进行课堂学习。 教学方法:讲述法、图示法、讨论法、讲故事等进行。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师准备:查阅相关资料,为学生提供相关书目及网站;预测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制定应对策略;制做本课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本课、查阅与本课相关的资料、每人收集一条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成语典故。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设计: 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提问:公元前2070年—前771年,我国经历了哪几个朝代? 导入:西周灭亡后,我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诸侯国为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这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我们今天来学习春秋与战国的历史。(出示课件,显示课题) 出示课件: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一.战国时期 1.春秋争霸的原因 出示课件:显示春秋的起止时间。结合课本的知识让学生回答。 师加以总结:一是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势;二是几个大诸侯国为了拥有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乘机争霸。 2.春秋五霸 提问:历史上的“春秋五霸”指哪五霸?谁是第一个霸主呢? 生回答后,师出示课件:春秋五霸(强调另一说法)

作文赏评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作文赏评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由于学生刚刚接触作文,因此本册的习作教材以“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体验”为宗旨,以片断教学为主,在内容安排上富有儿童情趣,在呈现形式上力求多样性,在操作练习上提供多种选择,在习作评价上要求适度,以便让学生轻松自由地走近习作的初始阶段。 三年级孩子刚刚进入习作的门槛,教学目标要求本年段主要是培养孩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让孩子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孩子习作的自信心。因此我上课伊始就以孩子最喜欢的动画导入,激发孩子的兴趣,给这节课开设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课堂上我结合范文“找饿”引路,帮助学生明确本次习作内容的要求。通过让学生摆玩具,创设玩具情境,来大胆想象故事情节,并且做充分地口头表述,为下节课的写作奠定基础。然后我又拿出一节课让孩子当堂习作,在有效的时间内及时把自己的构思写下来,在习作过程中对于孩子出现的共性问题我进行分类集中引导,提出修改意见,让他们进行自改,而对个别习作有困难的同学,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的指导,让他们能够顺利完成习作,去除畏难心理。 在正式进行赏评之前,我先衔接习作指导课中的玩具情境,把学生很快地拉回到他们所创设的童话世界中,然后我就引领学生赏评一篇优秀习作,在赏评中我引导学生通过互评表和回忆习作内容的要求要帮助学生抓住赏评要点,掌握习作评价的方法,

在赏评中吸取经验,取长补短。紧接着我出示了学生习作中一些比较新颖的题目,通过这些新颍的题目,又抽拽出一些孩子的习作,不但可以给孩子作文命题方面找到范本,打开思路,还可以继续对习作进行全面的赏评,可谓一举两得。在学生交流佳作的过程中,我对孩子渗透一些写作方法的指导和点拨,有意浮现本次习作的训练重点即大胆想象,完整叙事,描写生动有趣。

《肥皂泡》教学设计评课

《肥皂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读本课六个生字,正确书写十一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儿时的作者是怎样玩“吹肥皂泡”的游戏的;联系自己的游戏体验,以现实生活为依托进行口语交际及小练笔的练习,提高综合语文素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品词析句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描写,品味本文语言文字的生动性。使学生各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游戏过程描写得有序及细致,并体会作者由“玩吹肥皂泡”的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对游戏过程描写得有序及细致,并体会作者由“玩吹肥皂泡”的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 教学准备:课前吹肥皂泡的工具;课件。 教学重点:感受作者对游戏过程描写得有序及细致,并体会作者由“玩吹肥皂泡”的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对游戏过程描写得有序及细致。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带着学生吹泡泡,感受其中的乐趣。) 一、创设情境,师生交流,激趣导入 同学们刚才我们玩吹泡泡的游戏,你们感觉怎么样?(高兴)像

你们这么大的时候,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奶奶也自己做过泡泡水,而且她吹得肥皂泡可不一般,那小小的、不起眼儿的肥皂泡,经过她的手,她的眼,以及她的心,吹出了童年的情趣,也吹出了冰心奶奶的梦想!想知道冰心奶奶是怎么吹肥皂泡的吗?出示课题《肥皂泡》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遇到生字词看准多读两遍,遇到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标上记号。(可以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 2、小组交流 过程:4人小组学习中一名同学当小组长负责组织轮读课文,互相倾听,汇集预习中读音、生字词问题,并互助解决,解决不了的由组长负责记录在预习本中。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与遗留问题。 4、教师检查本课生字词和易读错的词语。 搅拌溶化玲珑骄傲渡过婴儿 悬念娇软蘸水屏住呼吸 5、指名读课文,正音。师生评述是否正确、流利。 三、整体感知,把握文章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肥皂泡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做泡泡——吹泡泡——看泡泡——梦幻泡泡) 四、读中品味、深入探究。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及评课

因数和倍数 南通市虹桥小学季燕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70—7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用动手操作活动丰富感性认识,建立乘法与倍数、因数的内在联系;深刻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本质内涵,能举例说明倍数和因数。 2、依据倍数和因数的含义,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感受数学思考的魅力和智慧学习的理性价值。 3、丰富数学课堂生活,重建数学课堂文化,在探索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内容的奇妙,产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12个小正方形、学生作业纸、学号牌等。 【教学过程】 一、认识倍数和因数 1、看屏幕,数一数,一共有几个正方形? 2、学生活动:把12个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并在作业纸上用一道算式表示摆法。 3、学生汇报摆法,电脑出示。 4、归纳摆法,并板书算式。 5、介绍因数和倍数,引入新课。 (评:教师首先从学生的操作入手,由浅入深,利用学生对乘法运算以及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关系的已有认识,在操作中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并促成学生对倍数、因数的认识,提升、巩固学生表达的完整性、有效性,避免学生不能全面的正确的表达。) 6、举例内化:(1)每位学生写一道算式,让同桌说因数、倍数。 (2)老师出示:4×4=16 18÷6=3 让学生说因数、倍数。 (评:教师通过提问学生不容易想到的例子:4×4=16,18÷6=3,促成学生不仅从乘法的角度去思考,而且也可以从除法的角度进行,也为后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做好伏笔。) 7、变式拓展:电脑出示数字百宝箱,让学生从这5个数中任意选两个数,用因数和倍数说一段话。 二、探索找因数的方法: 1、小组合作:想办法找出36的所有因数。 2、师巡视,收集学生作业。 3、结合学生作业,总结写因数的方法。 (评:教师即时捕捉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基础性教学资源,并及时创设为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交流中评价,在评价中探究,在发现中建构。)

如何听课评课教学设计

如何听课评课教学设计 How to listen and evaluate teaching design

如何听课评课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说课评课是教师之间的一种互动形式,是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依据大纲和教材,结合有关的教学理论和师生实际,向其他教师说本单元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本教案根据说课评课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听初二年级青年教师莫勤勤英语颗有感。全节颗学生发言总人次共计91次。E.其他理念: 1、看一堂课上得成功与否要看老师是否向学生学到了很多东西。 2、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兴趣盎然,教学质量的提高才会自然而然。 3、坚持个性既成功。 4.不断挑战自己,超越别人,崇尚竞争,才能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If I Were a Teacher If I were a teacher, I would be kind to my students and make friends with them. I would look on them as my younger brothers or sisters.If I were a teacher, I would work hard and make each of my lessons lively and interesting. I would let my students learn a lot of new things in a light and happy way.If I were a teacher, I would do my best to help my students when they are in trouble with their study and

研课磨课心得体会

研课磨课心得体会 导读:本文研课磨课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今年的国培强调基于校本问题进行,于是我们设计了用磨课进行国培的方式。简而言之,磨课就是通过多次打磨一节课,提高教学有效性,从而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下面有几篇磨课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 研课磨课心得体会(一) 这次磨课活动参与面广,人人都参与备课、上课、评课、议课、再上课的过程,对于老师们的专业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遇。在这次活动中,老师们能深入备课、深度反思、深刻总结,听课教师直言不讳、畅所欲言,讲课老师虚心接受意见、极力改进不足,使整个教研组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通过这次活动,老师们对学案的编写及有效使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编写学案一定要渗透学法指导,尤其是课前准备环节要有具体的要求指导学生学什么、怎样学。课堂使用学案时要注意环节间的衔接、过渡,保持课堂的流畅。磨课活动营造了浓郁的教研氛围,使我们有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大家常为一个细节而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教研氛围异常热烈。在一次次磨课的过程中,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把握更准确,对教材研读更深入、对学生学情了解更透彻,同时也使教师的点拨引导能力,临场应变能力、教学创新能力得以提升,教学水平

有质的飞跃,教学实践经验不断丰富,实践性智慧得以发展。在一次次磨的过程中,磨出教师间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教研组团队的理性思维水平的提升。在教研组中我自己有了很多收获,对课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教师上课面对的是一个“变化”的课堂,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生成的,具有许多不可预测因素的课堂,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考验着教师的反应和应对能力。“预设”与“生成”之间怎样调整,怎样达到平衡,这方面教师应给与的思考。磨课不仅仅只是追求完美的课堂,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历练,是专业水平提升的一个抓手,更是学校教师团体发展的主打平台。让我们在磨课中,“磨”出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学生主体求知的需求;“磨”出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也只有这样,磨课才会在美丽动人的瞬间邂逅一个个精彩的生命! 回想这次磨课活动,大家辛苦并幸福着。希望这种活动能变成常态,我们分享智慧,经过磨砺,共同提高。 研课磨课心得体会(二) 这个学期我们学校组织了磨课活动。通过活动我受益匪浅,汲取了老师们的精华也认识到上课中的不足。细细反思取得以下感悟:深入钻研教材是上好课的基础教材是教师呈现教学艺术的依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深入理解教材,抓住核心目标、分清主次。磨课的过程首先就是对教材理解的辩论,同组教师对相同教材见仁见智的理解。通过本轮的磨课我对教材的理解进一步加强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