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组织2013年基于教师科研的SRTP项目中期检查-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关于组织2013年基于教师科研的SRTP项目中期检查-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关于组织2013年基于教师科研的SRTP项目中期检查-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关于组织2013年基于教师科研的SRTP项目中期检查-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关于组织2015年基于教师科研的SRTP项目中期检查的通知

各学院(系)、项目申报人及指导老师:

2015年基于教师科研的SRTP项目于2014年12月份立项,按照项目进程,需在2015年5月对项目进行中期检查。中期检查旨在监督项目的进展程度,以保证项目能够按期完成并达到预期目标。本次中期检查由院(系)组织进行,由院(系)与学校共同组成(2+1)专家检查组对项目进行检查。检查不通过的项目将暂缓拨付后期经费,并要求该项目在一个月内进行第二次检查。

中期检查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项目已完成的研究与后期任务是否合适;

2、项目进程是否达到任务书的要求;

3、要求每位项目成员阅读不少于20篇相关文献资料,项目组提交不少于

5000字的项目研究文献综述;

4、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是否符合规定;

5、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组成员是否得到了应有的训练。

检查形式为:

1、现场答辩,项目负责人用PPT介绍项目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2、专家进行提问并对下一步研究过程提出意见或建议。项目组成员和指导

教师均应到场。中期检查表(见附件1)。

请各项目组负责人和项目成员抓紧时间进行项目研究,保证项目正常有序进行,并能按时参加各自院(系)组织的中期检查答辩。

请各院系按时组织中期检查工作,并提前一周将检查时间及地点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科。

附件1:中期检查表

附件2:2015年基于教师科研的SRTP项目一览表

联系人:任老师52090233 蒋老师52090229

教务处实践教学科

2015年5月6日

附件1

东南大学基于教师科研的SRTP项目

中期检查表

院系名称: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学生负责人项目申报(指导)老师

一、项目进展情况(1. 已完成的工作,与任务书计划及要求是否一致;2.项目组成员是否已经阅读了相应数量的文献资料并提交了不少于5000字的文献综述;3、是否有阶段性成果;4、项目成员得到了哪些训练等)

二、存在的问题以及拟解决问题的措施

三、经费使用情况:

四、指导老师意见:

签字:日期

五、检查小组意见:

签字: 日期

注:表头及第一、第二栏由学生负责人填写。第三栏、第四栏由教师填写。

院系章(复印无效) 检查小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附件2:

2015年基于教师科研的SRTP 项目一览表

序号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学生姓名(学号) 项目成员 指导教师 所属学院

1 T15012003 基于微环境控制理论的南

京城墙预防性保护设计研究 吴昌亮(01111117) 刘大用(01111105)

徐 超(01111226) 章 骁(01111115)

马镇宇(01111103) 李永辉 建筑学院

2 T15012011 城市中低价住宅用地(住区)的交通便利性模型基础研究 高 典(01211132) 黄宇坤(01111104)

施一峰(01211106) 吕正音(01211114)

屠苏南 建筑学院

3 T15012019 面向江苏的批判性地域主义建筑之基础理论研究

张 浩(01111211) 傅文武(01111201)

蔡李智(01211115) 王 晓(01211125)

李海清 建筑学院 4 T15012020 基于社会调研的老城区公共空间意象地图研究-基于社会调研成果的专题地图绘制 郑振婷(01511108) 卓百会(01511114) 束 芸(01511116)

谢相怡(01511117) 曹鹏程(01511111)

李 雱 建筑学院

5 T15022001 第二代双轮自平衡车的研

究与开发 闵 剑(02013422) 许国树(02013424) 孙承栋(02013431) 蔡道清(02013430)

张志胜 机械工程学院

6 T15022006 基于纳米二硫化钼(MoS2)的新型机械润滑体系设计 张 恒(02012523) 黄林新(02012518) 沈竹琦(02612109)

刘 磊 机械工程学院

7 T15022007 具有低自由度的解魔方机器人 范青宏(02013406) 赵周健(02013522)

朱嘉洲(02013420) 张 爽(02013425)

范青宏(02013406)

戴 敏 机械工程学院

8 T15022008 汽车喷油泵柱塞芯全自动上料系统设计研究 杨 磊(02013535) 方振伍(02013504)

孔 军(02013529) 韩 良 机械工程学院

9 T15022011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轴承状态评价及寿命预测模型的研究 赵 斌(02013435) 王宇翔(02013415)

戴楷新(02013434) 冯 超(02013436) 周一帆 机械工程学院

10 T15032010 光场成像火焰三维温度场测量技术研究 张 倩(03012207) 曹 群(03012212) 许传龙

能源与环境学

院 11 T15032013 降雨径流中有机物、氮及重金属污染协同控制的人工湿地技术研究 宋 鑫(03212725) 于楚辰(03212724)

吴 瑶(03212715) 叶 霞(03212731)

宋海亮 能源与环境学

12 T15032014 市政污泥的生物破壁减量技术研究 康诗佳(03213711) 叶 蓉(03213701) 高 磊(03213738) 余 冉 能源与环境学

院 13 T15032015

生物质中灰分对其快速热解产物的影响规律研究

马宇娜(03012208)

林乾宇(03012305)

石 田(03012316)

张会岩

能源与环境学院

吴牧笛(03012201) 谢玮祎(03012303)

14 T15042002 基于WIFI与Android的EMG

信号无线传输苏文博(04013520)

林岳鹏(04013519)

安海巍(04013522)

颜帅(04013532)

张都(04013538)

徐建信息科学与工

程学院

15 T15042003 基于T38协议的IP传真机

制的研究

赵越(04213712)

李政熠(04213711)

朱珂(04213706)

阮梦(04213709)

张毅锋

信息科学与工

程学院

16 T15042008 基于VoLTE的端到端手机语

音加密技术研究徐余浩(04013242)

于佳阳(04013138)

宋睿(04013237)

顾鹏(04013238)

王驭扬(04013239)

陈立全信息科学与工

程学院

17 T15042012 基于移动终端的局域网集

团语音数据传输系统(上

行)

王艺炜(04013539)

刘延栋(04013233)

袁瑞(04013643) 衡伟

信息科学与工

程学院

18 T15052004 太湖流域工业园区排水体

制调查研究

王佳宁(05513117)

郭驭(05512101)

郭策(05512132)

李影(05313107)

王蕊(05512104)

杨小丽土木工程学院

19 T15052005 大直径形状记忆合金杆的

自复位性能试验及其应用

林华泉(05112103)

王风范(05112112)

朱舸(05112122)

张永正(05112124)

朱玉滨(05112134)

周臻土木工程学院

20 T15052007 新型复合配筋混凝土柱变

形能力试验研究肖文超(05112305) 张麟昊(05112503)

肖天琦(05212207)

孙泽阳土木工程学院

21 T15052010 形状记忆合金在折叠网架

结构中的应用莫思阳(05113209)

尉甜甜(05113227)

陈甲尧(05113329)

朱瑞焘(05113320)

李大隆(05113314)

蔡建国土木工程学院

22 T15052011 基于云计算的PPP项目社会

风险评估与监测集成系统

设计与研究

郭霁月(05212202)

唐美玲(05212201)

景志卓(05212214)

祁继武(05212213)

袁竞峰土木工程学院

23 T15052012 基于合肥王小郢污水处理

厂调查的PPP模式在基础设

施领域应用的探讨

朱舸(05112122)

王蕊(05512104)

樊梓阳(05213220)

尉迟彬(05112121)

黄剑(05212118)

杜静土木工程学院

24 T15052013 碳化作用下混凝土结构多

尺度耦合的耐久性研究郁美琪(05113207)

徐克凡(05113130)

张斌(05113110)

刘晓睿(05113514)

涂永明土木工程学院

25 T15052014 新型开合屋盖结构工作性

能及机电一体化设计研究

阚臻驰(05113520)

薛弘毅(61312120)

陈金桥(05113519)

丛凡淇(05113319)

金城(05112615)

陆金钰土木工程学院

26 T15062003 绿色量子点在白光LED上的

应用

徐嘉铭(06A13534)

章坚(06213620)

温紫廷(06A13530)

王莹(06A13501)

王凌(06A13504)

张家雨

电子科学与工

程学院

27 T15062004 矿用打点语音通信装置设

计刘方罡(06112117)

李绍成(06112120)

李盈达(06112109)

翟旺旺(06012322)

钱钦松电子科学与工

程学院

28 T15062006 全息波导光学成像吴念尘(06A12533) 盛鸣(06312129)

王宇鹏(61012213)

朱安雯(16012509)

王越(06012302)

张宇宁

电子科学与工

程学院

29 T15062008 基于改性石墨烯材料的高

性能传感器的研制高万里(06112111)

周丹(06A13205)

陆顺(06312101)

周丽丽(06312103)

谭新媛(06012106)

万能

电子科学与工

程学院

30 T15062009 使用石墨烯作为扑翼飞行

器高性能机翼的研究麦汉棠(06112112)

李元昊(06112114)

周施成(06012208)

朱涤非(06012131)

胡雄(06312114)

万能

电子科学与工

程学院

31 T15062011 压缩感知辅助的多信号调黄诗续(06A12508) 欧阳博强(06012319) 张萌电子科学与工

制参数估计算法及其实现闫小永(06112123)

王广祯(06012331)

张铎迈(06012324)

程学院

32 T15062013 基于电磁场波导方法的厚

胶光刻工艺仿真研究

王禹欣(06012009)

杨鸣(06212612)

史韫杨(06212605)

陈逾璋(06212604)

徐焕文(06212613)

周再发

电子科学与工

程学院

33 T15072007 低碳经济下政府绿色创新

补贴政策设计及企业运营

决策优化研究

许卓颐(07212105)

潘冯超(07212115)

苏泉(07112125)

周梓茜(14413201)

肖蔚(14113107)

李敏数学系

34 T15072011 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机理

和统计特性王亚敏(07112109)

刘洪喆(07112127)

周从根(07112116)

曾程(07113119)

沈嘉琪(07113107)

曹进德数学系

35 T15072012 高校实施按院(系)\专业类

招生分专业培养情况的调

查与分析

施梦莹(07112105)

代坤(05212116)

陈宝磊(14812130)

陈峥(71Y12112)

王畅(01513129)

申翠英数学系

36 T15072013 学分制下高校实施学业预

警与管理机制的调查与研

张楷(07112121)

毛辰忻(13212124)

周一婧(13212127)

付欣悦(07112104)

王畅(01513129)

申翠英数学系

37 T15082003 图像中的文本区域检测与

识别刘亚楠(08012401)

何骏贤(08012433)

汪玉杰(08012421)

罗茜(08012405)

沈霈霖(08012411)

夏思宇自动化学院

38 T15082006 图像去雾凌孝儒(08013419) 胡波(08013414)

王夕冉(08013406)

符晓天(08013403)

王姗(09012201)

达飞鹏自动化学院

39 T15082008 基于视频的人流检测张鑫(08013437) 张璞(08012108)

胡钊豪(08013415)

赵伟(08013435)

达飞鹏自动化学院

40 T15082009 身份证图像处理系统沈子莹(08012333) 陈鑫(61013225)

段尚甫(61013224)

汤俊贤(61013213)

盖绍彦自动化学院

41 T15092002 语义工作流引擎的设计与

实现

王炳超(71112115)

王苏振(71112128)

岳珐宇(71112405)

王琪(71113410)

张祥

计算机与软件

学院

42 T15092005 基于超声波多普勒效应的

智能终端手势识别技术研

杨启凡(71112331)

汤颢(71Y12120)

赵雪冰(71Y12125)

顾佳炜(71Y13117)

崔家宁(71112214)

杨鹏计算机与软件

学院

43 T15092006 机会网络链路预测方法研

究邹悦(71113307)

李茵(71112301)

汤豪(71Y13141)

傅惟一(71Y13120)

高奕丽(71113429)

张三峰计算机与软件

学院

44 T15092008 基于语境的海量文本索引

与检索谢梦(71112309)

卓嗣淇(71Y12118)

夏薇(71112302)

孙佳明(71112233)

李卓立(71113425)

李慧颖计算机与软件

学院

45 T15092010 基于分众分类的本体构建

方法的研究李丞(71Y13122)

李丞(71Y13122)

凌恩浩(71Y13127)

陈彦松(71Y13128)

漆桂林

计算机与软件

学院

46 T15092012 基于学分制下高校实施学

业预警与管理机制的网页

平台

秦焜(09012234)

范云龙(09012225)

邓如杰(09012229)

高峰(09012222)

王翔(09012223)

申翠英

计算机与软件

学院

47 T15102001 半导体量子点--金属纳米

颗粒复合系统中的三阶非

线性效应研究

张真(10212116)

涂鉴(10212117)

黄子文(10312106)

谢淳(10312105)

杨文星物理系

48 T15102004 等离激元共振增强的光力

现象及其对颗粒的操纵研信星星(10112106) 李雲(10112107)

周青阳(10312103)

董正高物理系

究陈恒坤(10212111)

49 T15102006 铁基超导体“112”体系高

质量单晶的制备及其掺杂

研究

许保张(10113122)

张昂(10213123)

李小宝(10113117)

吉思超(10212110)

施智祥物理系

50 T15102007 基于金属纳米岛膜的表面

等离子体光催化研蒋崇春(10212113)

杨楚(10212126)

吴浩(10112120)

纪仲阳(10213110)

邱腾物理系

51 T15102008 二维磁性/非磁复合薄膜的

自旋泵浦效应楚伊梵(10112104) 胡文佳(10112114)

杨自立(10213122)

翟亚物理系

52 T15102009 有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

阳极透明导电基底的制备赵中华(10313107)

王雅斓(10113108)

尚成林(10213106) 徐庆宇物理系

53 T15112003 肝癌诊疗用多功能栓塞微

球的研究刘坤良(11212226)

高歌(11212110)

张少华(11213109)

王玉珏(11313103)

熊非

生物科学与医

学工程学院

54 T15112006 利用细胞自噬敏化现象克

服癌细胞耐药性

王若涵(11113110)

孙炜(11213103)

耿云聪(11113102)

程晓彤(11213226)

郭育新(11113116)

吴富根

生物科学与医

学工程学院

55 T15112007 细胞电刺激加载装置的构

建及应用刘朝洺(11212123) 张兆铭(11212125) 黄宁

生物科学与医

学工程学院

56 T15112013 载药生物高分子热疗微球

的制备及栓塞治疗的应用

模拟

于昊立(11212217)

于昊立(11212217)

赵翔(11212126)

黄浩铭(11113127)

张宇

生物科学与医

学工程学院

57 T15112014 腕式便携型心率检测系统王海兴(11212117) 杜逸昊(11212118)

曾昭煜(11212121)

花蕊(11212206)

周平生物科学与医

学工程学院

58 T15112017 靶向肽修饰的金纳米粒子

用于直接镜检水体中隐孢

子虫的研究

王月桐(11213122)

赵海桐(11213115)

胡高宁(11213110)

周昕

生物科学与医

学工程学院

59 T15122002 基于稀土硼化物的新型铝

合金细化剂开发

叶勇靖(12013119)

宋宣锋(12013121)

王梦(12013202)

陆韬

材料科学与工

程学院

60 T15122005 碱激发矿渣体系中钢筋的

钝化与腐蚀行为研究刘华昕(12013124) 李雪(05112306)

马壮(05113131)

施锦杰材料科学与工

程学院

61 T15122007 H2O2传感器材料制备严潇潇(12013110) 郑志豪(12013319)

高源(12013320)

邵里良(12013214)

曾宇乔材料科学与工

程学院

62 T15132002 清代小说《镜花缘》刻本插

图文本接受分析邱芳芳(13412118)

李烨婧(13412111)

刘佳(13412115)

周思露(13412116)

柳飔(13412119)

乔光辉人文学院

63 T15132003 明清《西厢记》插图与文学

批评陈晨(13412110)

李莹(13412109)

叶丹丹(13412102)

郭瑞芬(13412112)

王洁琳(13412113)

乔光辉人文学院

64 T15142005 麻醉时间不确定下的手术

排程研究焦竹晗(14113102)

曹雪(14113102)

李东(14112125)

朱兆琦(14112110)

潘冯超(07212115)

张玉林经济管理学院

65 T15142006 江苏应对TPP启动自贸区建

设的可行性分析及其对策

研究

邹雨婷(14Y12118)

姚镔妍(14Y12117)

任妍(14Y12116)

沈怡青(14Y11126)

吉白(14Y12112)

顾欣经济管理学院

66 T15142010 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比

较研究周莉君(14812104)

陈宗琴(14812109)

张钒(14812127)

陈晓东(14812121)

黎颖然(14812132)

王海燕经济管理学院

67 T15142014 基于消费者策略行为的互

补产品供应链决策研究谢俐萨(14813110)

申飞阳(14813116)

刘丽(14813113)

李瑞琪(14813108)

方兆辉(09013117)

李四杰经济管理学院

68 T15142020 江苏省绿色协调发展政策

仿真平台

王蓉(14112118)

浦希婷(14112114)

齐亚玮(14112119)

陈荧沁(14112112)

王文平经济管理学院

69 T15142023 供需不确定情形下农产品李涛(14812124) 王斐斐(14812108) 何勇经济管理学院

供应链动态协调策略研究余登极(14312115)

孙浩(14312137)

王贤一(14812125)

70 T15142024 江苏绿色发展评价分析及

对策建议严梦蕊(14612110) 朱雨婷(14612108)

于林可(14Y13117)

岳书敬经济管理学院

71 T15142026 考虑社交网络和用户行为

的电子商务推荐策略及其

决策支持

陈静然(14312104)

陈康(07312125)

史文瑾(14712104)

陈世宇(09012430)

陈冰阳(71Y12126)

刘新旺经济管理学院

72 T15162001 配电网谐振过电压暂态过

程及其抑制技术研究陈富扬(16012617)

曹智(16012611)

唐胜飞(16013305) 蒋浩电气工程学院

73 T15162004 染料敏化电池电气特性建

模与优化控制研究武令君(16013202)

马赛(16013615)

郑国涛(16013625)

陈鹏(16012123)

窦晓波电气工程学院

74 T15162006 面向大数据技术的电力用

户用电模式精细化挖掘分

胡经纬(16013429)

杨硕(16013624)

徐欣(61313126)

胡春璇(61013102)

王蓓蓓电气工程学院

75 T15162011 基于LabVIEW的CAN通信电

机控制器上位机系统研究余开亮(16012424)

黄洋(16012419)

刘亚斐(16012402)

陆迪(16013306)

花为电气工程学院

76 T15162012 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综

合管理平台开发

袁世东(16012413)

杨逍(61013121)

张李奇(16012423)

周力扬(16012420)

刘必扬(61313111)

顾伟电气工程学院

77 T15162014 配电网故障仿真及其分析赵子义(16013412) 张彬(16013424) 喻洁电气工程学院

78 T15162015 电力-通信联合仿真平台黎靖邦(16012322) 张一清(16013401)

郭亚森(16013402)

孙启锐(16012327)

黎靖邦(16012322)

喻洁

李周电气工程学院

79 T15162019 特种电机转矩和磁链的数

据采集系统研制李昊旻(16012529)

黄仁志(16012119)

宋卉(16012130)

顾代杰(16012514)

花为电气工程学院

80 T15172002 新媒体在勤工助学工作中

的应用研究

黄千玳(17212110)

李婧怡(17212109)

张文婷(14112117)

江雪华外国语学院

81 T15172005 美国通俗小说《了不起的盖

茨比》汉译的接受与影响研

张晨(17113111)

潘佳惠(17113103)

黄诗雅(17113112) 高圣兵外国语学院

82 T15192004 功能性水凝胶的制备及性

能研究高真(19113218) 高真(19113218)

胡峰(19113215)

张雪勤化学化工学院

83 T15192007 石墨态氮化碳聚合物材料

的制备和光电性能研究

郑雁伟(19212115)

周萌(19212103)

李素倩(19212102)

张袁健化学化工学院

84 T15192008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金

属氧化物纳米纤维改性Pt

基催化剂的研究

王中首(19312109)

李昊(19112109)

薄雅楠(19112101) 郑颖平化学化工学院

85 T15192014 高效环保聚醚类原油脱钙

剂的研究

梁爽(19113110) 王壮(19113118) 周钰明化学化工学院

86 T15192015 聚乙烯咔唑嵌段共聚物的

合成及对其光电性质的研

谭鄂川(19312115) 王荣贵(19312113) 孔凡化学化工学院

87 T15212002 基于生物结合料的废旧沥

青再生剂制备陈豪(21012212)

原昊(21012211)

王熙(21112233)

陈启强(21712202)

张福群(21712215)

杨军交通学院

88 T15212005 一种适用于Pb、Zn、Cd复

合重金属污染场地二次开

发绿化用地的稳定剂研究

刘睿(21812115)

潘楷阳(21812118)

刘晨阳(21812107) 杜延军交通学院

89 T15212011 考虑纹理的路表水膜厚度

研究蔡星(21011216)

侯梦琳(21412102)

何苗(21712206)

祁颖智(21712103)

赞成(21712134)

陈先华交通学院

90 T15212012 轨道交通运营初期走廊内

地面公交线网调整方法研

储源(21112226)

史程祥(21112201)

姚铮(21112221)

章一钒(21112222)

王寅朴(21112223)

过秀成交通学院

91 T15212014 城市深大基坑无线监测系

统环境适宜性研究朱营博(21713126)

陈润发(21813127)

张郑昊(21813108)

李新妍(21113119)

薛佳悦(21713105)

张国柱交通学院

92 T15212015 现代有轨电车平面交叉口

处时空路权综合马懿元(21013101)

孙国鼎(21013108)

卢桂林(21013217)

綦聪(21013112)

谭晨曦(21112219)

杨敏交通学院

93 T15212017 基于乘客感知的轨道交通

短距离接驳出行环境改善

和出行效率提升措施研究

吴运腾(21013115)

赵鑫玮(21013103)

顾宇(21112101)

毛剑楠(21112127)

徐雨葭(21112220)

杨敏交通学院

94 T15212020 圆管腹梁实验研究袁明昱(21712221) 徐刚(21712218)

丁永富(21712222)

钱逸飞(61312119)

梁童(21713137)

杨明交通学院

95 T15212021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城市

老年人休闲出行影响因素

研究

李雪琪(21012101)

蒋旭雅(21112103)

袁文(21112105)

高雨田(21112108)

王玥(21112119)

季彦婕交通学院

96 T15212022 基于火灾烟雾扩散的地铁

站旅客安全疏散仿真研究张素馨(21212105)

欧胜滔(21212117)

黄文渔(21212122)

徐献勇(21212127)

袁诗琳(21013102)

何杰交通学院

97 T15212028 路侧式公交站台设置形式

对于自行车交通影响及优

化设计

俞俊(21013116)

孙卓群(21013111)

柯泽冕(21013117)

吴丽霞(21013104)

李昱洁(21013105)

陈峻交通学院

98 T15212038 航模辅助智能交通观测技

术张煜恒(21712233)

刘雍翡(21013119)

袁小翔(21712235)

童巨声(21013213)

石宇(21713239)

王昊交通学院

99 T15212040 地铁换乘站调研与换乘效

率评价研究陈昊若(21712123)

万文恺(21712125)

张成润(21712120)

史林煊(21013208)

崔戌秋(21712135)

程建川交通学院

100 T15222003 基于MindWave脑立方耳机

的疲劳驾驶检测系统赵维政(22013113)

王乙(04013603)

焦越(22013117)

王玲(08012204)

李敬(22012209)

曾洪仪器科学与工

程学院

101 T15222004 无人水面航行器的研制杨强(22012226) 丁晟崧(22012228)

宁一伟(22012229)

蒋先欢(22012232)

程向红

仪器科学与工

程学院

102 T15222006 单芯片双轴集成硅微谐振

式加速度计控制电路研究赵毅(22012114)

戚思雨(22012111)

张姜(22013128)

薛谦(04013540)

杨波仪器科学与工

程学院

103 T15222008 基于高精度室内定位技术

的人机交互系统研究索传哲(22013230)

马超逸(22012132)

袁嘉(22013223)

惠文珊(22013306)

庞宏俐(04013106)

秦文虎

仪器科学与工

程学院

104 T15222009 基于十自由度MEMS传感器

的智能小车导航系统设计

邓睿(22013319)

钱靖一(22013330)

陈宬(22013328)

翁铖铖(22013324)

郭晓艺(22013406)

夏敦柱

仪器科学与工

程学院

105 T15222010 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互联

网学习平台秦阳(22013430)

齐恒(04013328)

杜喆宁(22013204)

姚昕羽(04013344)

孙磊(22013218)

莫凌飞

仪器科学与工

程学院

106 T15242001 基于视频、动画形式的东南

大学本科教学、教务、实践、

学籍等相关管理流程、制度

政策宣讲和展示

李兴建(24212108)

李昕(03212722)

李楠(03212702)

赵光艺术学院

107 T15252001 《物权法》占有编立法完善

研究宋子耕(25013118)

张凤勤(25012115)

袁清明(25012230)

姜洋凯(25012229)

赵文华(25012217)

单平基法学院

108 T15252005 国家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

实证研究徐晔臻(25012112)

袁因(25012114)

黄依畑(25013108)

王琛(25012211)

马文博(25013225)

孟鸿志法学院

109 T15252006 行政法视角下大气污染防

治的实证研究

吴月月(25012111)

查戎(03212710)

董亚男(25012227)

吕文谦(25012233)

党易琛(25012226)

孟鸿志法学院

110 T15412001 基于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光

电免疫生物传感研究

胡慧祯(41113113) 贺韵遐(41113109) 沈艳飞医学院

111 T15412006 长链非编码RNA在调控氧化

石墨烯致毒与转运中的功

能研究

卓一洲(41113110) 朱思婷(41113111) 王大勇医学院

112 T15412007 体液调控神经元在调控秀

丽线虫固有免疫中的功能

研究

马安然(43A13408)

王奇(41112104)

宋晨(41112102) 武秋立医学院

113 T15412008 新型随机长度系绳肽库(弹

簧肽库)构建的构建和高通

量筛选

唐雨莹(43212206)

卢晨雪(43212409)

张静(43212401)

古丽沙那提·哈衣

尔汗(42112210)

宋慧(43111113)

赵晟医学院

114 T15412009 RFamide相关肽(RFRP)在

精子生成过程中的功能谢蓉蓉(43212404)

汤海霞(43212403)

孙园园(43212402)

林李澧(43112229)

胡昕滢(43212212)

赵晟医学院

115 T15412010 氧化石墨烯量子点对肝星

状细胞的作用与研究机制唐小欢(43112225)

刘国臻(43212327)

李棒棒(43112226)

伏炎(43112234)

李懿萍医学院

116 T15422001 电子介体型酶促电化学免

疫传感器特异性检测肿瘤

相关蛋白

刘新刚(42113124)

甘宗友(42113122)

赵喜生(42113126)

时倩雯(42113110)

蒙沿羱(42113112)

王晓英公共卫生学院

117 T15422003 深海鱼油对老年二型糖尿

病患者血糖及胰岛素抵抗

影响的干预研究

李佳琳(42113208)

焦珉(42213201)

任怡(42113207)

张鑫(42113217)

孙桂菊公共卫生学院

118 T15422005 医护人员职业枯竭危险度

评价模型的建立

姜飞(42112208)

扎桑(42112214)

李运锋(42113225)

张虎(42113223)

田宏迩公共卫生学院

119 T15422010 食品安全风险之一---食品

中塑化剂DEHP的内暴露定

量方法建立与评价

严业绘媚

(42113212)

周旭(42113203)

黄祯赟(42113205)

周旻豪(42113216)

许茜公共卫生学院

120 T15422011 老年人健康管理模式及效

果评价方法研究赵心语(42213204)

杨柳青(42213105)

韦聪颖(42213118)

林瑞欣(42213120)

巢健茜公共卫生学院

121 T15612002 掺金属纳米粒子染料液晶

基随机激光研究

彭涵(61013203)

金泽坤(61013217)

罗伟(06A13139)

孙昊鑫(06A13519)

叶莉华吴健雄学院

122 T15612003 智能电网环境下中央空调

系统优化运行控制策略研

黄灵莹(61313102)

李雅然(61013103)

汤海波(61013211)

籍泠(16013316)

王蓓蓓吴健雄学院

123 T15612005 电动车用开关磁阻电机振曹梦迪(61013105) 张凯(04013139) 钟锐吴健雄学院

动建模及抑制研究李晓敏(06A13102)

张翔(04013119)

龙逸尘(04013117)

124 T15612008 微热管内毛细驱动相变传

热行为的实验研究

万意(61112105)

闫珂(03012306)

董顺(03012318)

陈功(03012313)

辛佳磊(03012319)

陈永平吴健雄学院

125 T15612010 道路护栏状况变化智能检

测与信息反馈系统华杰(61313122)

孙一唯(61313101)

岳晨涛(61313113)

陈国骏(61313123)

宋文清(61013210)

戚晨皓吴健雄学院

东南大学2016年拟录取推荐免试直博生名单

东南大学2016年拟录取推荐免试直博生名单 徐佳楠建筑学院081300建筑学李飚湖南大学 陈乾潢机械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幸研东南大学 陈俊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陈永平中国矿业大学(徐州)符灏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沈炯河海大学 邱雨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钟文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成城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李舒宏中国矿业大学(徐州)闫景春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沈来宏东南大学 李想能源与环境学院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吕锡武东南大学 张晓东能源与环境学院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余冉东南大学 魏震楠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0902电路与系统黄风义东南大学 王李宁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窦文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相伟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陆卫兵电子科技大学 叶建宇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华光东南大学 林宇星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尤肖虎东南大学 刘晓峰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高西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宋腾飞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郑文明河海大学 吴芋颖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郑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于越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宋铁成南京理工大学 张征明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杨绿溪南京农业大学 彭哲琦土木工程学院081400土木工程吴智深厦门大学 王嘉昌土木工程学院081400土木工程舒赣平东南大学 杨凡土木工程学院081400土木工程李爱群西南交通大学 张志浩土木工程学院081403市政工程杨小丽东南大学 吕涛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080901物理电子学孙小菡东南大学 张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08090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孙立涛重庆大学 李成生数学系070100数学曹进德安徽大学 刘洪喆数学系070100数学虞文武东南大学 李晨曦自动化学院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张侃健东南大学 柳文章自动化学院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孙长银吉林大学 彭培真自动化学院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魏海坤东南大学 俞毅自动化学院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达飞鹏东南大学 郑亚君自动化学院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余星火东南大学 狄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蒋嶷川西南交通大学 李延东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芮勇东南大学 常宁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083100生物医学工程赵祥伟东南大学 何珍珠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083100生物医学工程顾忠泽南京农业大学 刘羽霄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083100生物医学工程赵远锦东南大学 叶德文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083100生物医学工程顾宁南京医科大学 于涵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083100生物医学工程唐达林东北大学

东南大学申请考核博士生招生工作办法

东南大学研究生院 校研生〔2013〕18号 东南大学申请考核博士生招生工作办法 各院、系、所,各处、室、直属单位,各学术业务单位:为提高生源质量,推进博士生招生制度改革,本着公平、公正和有利于选拔拔尖创新人才的原则,根据《东南大学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办法(试行)》,特对我校申请考核博士生招生工作规定如下: 一、 申请条件 申请考核是面向本校和外校优秀的全日制应届或往届硕士毕业生遴选博士生的招生方式。 1.申请者必须符合我校博士生招生简章中规定的报考条件,拟攻读全日制非委培博士研究生(即博士入学前将全部人事档案、组织关系等转入我校)。 2. 原则上,申请者应为教育部原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中科院或其他高校国家重点学科的全日制应届或往届硕士毕业生(含全日制专业学位);或已取得国外一流大学硕士学位的研究生(申请时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证明)。 3. 原则上,申请者英语水平应达到以下条件之一:CET-6≥450 或IELTS≥6.0或TOEFL≥90或已在英文国际期刊上以第一(或第二)作者发表过英文学术论文。 4. 申请者硕士阶段课程成绩优良,专业基础扎实,对科学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已取得较为显著的科研成果;对于确有特殊学术专长和突出科研能力的申请者可不受第2、3条的限制。 二、工作程序 申请考核博士生招生工作主要安排在每学年秋季学期,次年春季学期视招生计划剩余情况进行适当补充。 1. 网上报名

申请者在网上报名前应仔细阅读《东南大学申请考核博士生招生工作办法》和我校当年博士生招生简章,核对本人是否符合申请条件,并按规定如实填写和提交报名信息。可申请专业以当年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为准。 2. 提交材料 网报后,申请者应按要求将相关申请材料寄送至东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必须保证所有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得伪造有关证明。一经发现作伪并核实,将取消其考试资格、录取资格或取消学籍,且5 年内不再接受其报考。 3.资格审核 由研究生院根据申请者提供的材料进行资格审核,择优确定进入综合考核的人选并予以公示。经研究生院审核通过的申请者方能参加综合考核。 4. 综合考核 由各院(系)成立专家小组(一般不少于5位导师),根据本学科特点和培养要求,重点考核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本学科前沿知识及最新研究动态掌握情况和是否具备博士生培养的潜能和综合素质,考核过程应严格进行记录并妥善留存备查。综合考核应包括外语水平、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考核,一般采取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5. 录取 各院(系)根据综合考核的成绩情况,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并按双向选择 原则确定导师后报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公示。录取通知书将于政审和体检合格后发放。 拟录取博士生可选择春季或秋季入学,应届硕士毕业生必须在博士生入学前取得硕士学历和学位证书。 三、 其它说明 1.申请考核博士生招生工作的具体安排详见东南大学研招网通知。 2. 各院(系)应在学校规定的基础上制定本院(系)申请考核博士生招生工作细则。 3. 拟录取的申请考核博士生占用导师当年度博士生招生指标。 4. 资格审核未通过或综合考核未被录取的申请者,仍可参加我校博士生公开招考。

东南大学2015级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东南大学 2015级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门类:工学专业代码: 080301 授予学位:工学 学制: 4 制定日期: 2015 一. 培养目标 培养符合国家发展需求,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能够在传感器、测试技术、智能仪器、测控系统、复杂工程等技术领域内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运行管理以及教学等方面的工作,能够跟踪本领域新理论新技术,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高等专业技术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在毕业五年左右的预期目标: 预期目标1. 熟练地掌握测量信息的获取和预处理、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相关的软硬件开发技能,能够设计测控技术与仪器系统,能够根据工程需要提出仪器系统解决方案及应用系统; 预期目标2. 能够作为成员或者领导,在一个由不同角色人员构成的团队中独立承担某一项专业领域的工作; 预期目标3. 有良好的修养和道德水准; 预期目标4. 在测控技术与仪器领域具有就业竞争力,或有能力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 预期目标5. 能够通过其它学习途径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预期目标6. 有意愿、有能力服务社会。 二. 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 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及专业知识,通过实践环节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意识,注重人文科学素质修养,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本专业所培养的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设有十二项。 1)工程知识:具有从事测控技术与仪器工程所需的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知识以及经济和管理知识,并能够综合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特别是通过电子网络、期刊资料等渠道了解相关的器件、产品、系统及技术的进展与前沿,并充分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调研分析具体的测控技术与仪器工程技术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能够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提出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伦理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培养科学思维,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技能,对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保持跟踪和了解。针对复杂工程问题,能够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对行业发展,项目规划具有前瞻意识,能对工程问题进行合理的预测与准确的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能正确认识和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于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并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培养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并能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各种角色; 10)沟通:培养有效沟通能力,撰写报告,陈述发言等全方位交流能力,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域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竞争和合作;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对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 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 主干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 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是融合多学科内容的交叉性学科。以信息获取为主要任务,与信息传输、处理应用紧密结合,主要探讨和研究测量理论、测量方法和测量系统的集成技术。

东南大学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组织实施方案(试行) -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东南大学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组织实施方案 (试行) 根据《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省的意见》有关部署,为加快培育高价值专利,进一步提升我校专利产出质量,实现从大向强、从多向优的转变,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围绕我校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有目标、有重点、有计划、有措施的对我校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和推广实施,增强我校原创性和突破性科技成果的研发和产出能力。 二、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探索构建专利创造新模式、新机制,形成一批技术创新难度高、保护范围合理稳定、市场发展前景好、竞争力强的高价值专利。 三、重点任务 围绕我校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形成高价值专利,对产生的经济效益,将兼顾学校和发明人的各自利益。优先申报省和国家的各种奖励。 对项目研发过程中、推广应用中和成果申报中出现的困难,学校将给予重点支持,尽可能多的培养出具有高价值的专利技术。 四、项目实施 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实施项目化管理,由科研院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一)支持范围 重点支持我校待立项和在研的各种具有潜在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科研项目,包括: 1. 计划申报国家或省部级发明奖的项目; 2. 计划申报国家或省专利金奖项的项目;

3. 具有产业化需求和前景的项目; 4. 具有明显经济价值的项目; 5. 符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导向的项目; 6. 社会发展所急需的项目。 (二)申报与审批 1. 项目申报:由项目发明人书面提出申请,填写申报书(附件1),按要求提供所需附件; 2. 专家评审:由学院审批,校内外的有关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对申请的项目进行评审,知识产权办登记并指定专业对口的资深专利代理人代理; 3. 项目审定:对评审的项目,由知识产权办进行统计和核实,办理和监督项目的实施。代理费由发明人与代理人面议,费用由发明人与学校各支付一半。

东南大学本科学生课外研学学分认定办法(试行)

东南大学本科学生课外研学学分认定办法(试行) 总则 一、学生课外通过科学研究而学习(称为:课外研学)已作为我校本科教学的一种新模式,即“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自主研学三位一体”模式的组成部分而落实到各院系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从2003级起,方案规定每位学生在四学年中必须通过科研实践、学科竞赛、创新实践和学年作品等活动取得2学分,作为毕业的必要条件。该性质的学分即为“课外研学学分”。 二、学生能否获得课外研学学分,重在参与和体验科研的全过程,并看其是否得到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协作能力、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和严格、严密、严谨的科学作风训练。 三、学生取得课外研学学分的主要途径是 1、参加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项目(包括校和院系两级SRTP项目) 2、参加学科竞赛 3、提交研学作品(制品、设计、论文、报告、规划、软件等)及相关资料 4、发表论文(含参加国际、国内各级学术活动提交论文并被收入论文集或被邀请作 报告) 5、听科技、学术报告并撰写与报告相关的研学材料,如文献综述、评论等 6、其他研学活动 组织 四、为保证学生课外研学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各院系应成立“课外研学活动指导小组”,负责本院系学生课外研学活动的日常工作,主持学生课外研学学分的评定。各院系现有的“SRTP活动指导小组”即日起改称“课外研学活动指导小组”,成员如有调整,须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备案。 学分认定 五、参加SRTP项目的学分认定 学生参加SRTP活动,须经结题验收,方能取得相应学分。 结题验收,以院系为单位统一组织,由学校和院系课外研学活动指导小组联合组成专家组负责实施。结题验收时,项目组全体成员应到场共同汇报和答辩,并提供项目认定书所确定的各项成果以及汇报用的电子文档。 学生取得的学分应在完成结题验收后由专家组当即评定,并明确记载在《东南大学SRTP项目结题验收表》(见附件一)上。 学生在SRTP活动中,完整地参加了从文献资料综述→研究方案设计→实验研究(或设计制造、调查研究)→撰写报告或论文→书写心得体会→答辩并提交全套资料这一科研全过

[整理]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时科研成果考核标准暂行.

东南大学文件 校通知[2006]177号 关于印发《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时科研成果考核标准(暂行)》的通知 各校区,各院、系、所,各处、室、直属单位,各学术业务单位: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博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特制订《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时科研成果考核标准(暂行)》,希遵照执行。 附件: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时科研成果考核标准(暂行) 二〇〇六年十一月二十日

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时 科研成果考核标准(暂行) 基本要求 1、博士研究生科研成果必须与其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相关,且产生于在学期间。 2、期刊认定标准: ①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北图)》(第四版)、SCI、SSCI、EI、MI、A&HCI、CSSCI、CSCD(核心版)的收录源期刊,ISTP 收录的国际会议论文集以及部分重点院校学报等期刊的基础上,经东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认定的《东南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要刊物目录》(以下简称《目录》)。 发表在以上认定的学术期刊之增刊、专刊(非正常出版的期刊)上的学术论文不计入本考核标准的论文篇数。 以上认定期刊中发表的学术论文原则以正式发表为准,若学术论文已被录用但尚未正式发表,则需提交经导师签字认可的论文录用证明方能申请答辩,并且答辩后暂不得提交所在学位分委员会申请讨论学位。 ②在统计国内外核心刊物时,在由东南大学主办的期刊(包括《东南大学学报》在内)上发表的论文只计一篇。 ③进行交叉学科研究的博士生,在非本专业类的核心期刊上发表

东南大学导师

东南大学硕士生导师名单 ★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 ● 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未注者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院系专业指导教师名单 建筑系050403 美术学高祥生;赵军;赵思毅;方晓珊等 081301 ●建筑历史与理论朱光亚;陈薇;周琦;周小棣等 081302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王建国;仲德崑;黎志涛;韩冬青;单踊;龚恺;冷嘉伟;张彤;张宏;王静;马晓东等081303 ●城市规划与设计段进;董卫;阳建强;孔令龙;刘博敏;胡明星等 081304 ●建筑技术科学杨维菊;戴航;陆可人(土木学院)等 081320 ★景观建筑学杜顺宝;丁宏伟;成玉宁等 081321 ★建筑遗产保护与管理朱光亚(兼)等 机械工程系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钟秉林;易红;贾民平;汤文成;许超;许飞云;蒋书运;彭英;孙蓓蓓;幸080202 ●机械电子工程蒋全兴;史金飞;王兴松;颜肖龙;毛玉良;张传海;赵坚玉;李刚;张赤斌;贾方;韩良;陈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钱瑞明;陈云飞;李健康;庄萍;陈敏华;林晓辉等 080204 ●车辆工程陈南;张建润;任祖平;李普等 080220 ★工业设计薛澄歧等 动力工程系080104 ●工程力学陆颂元;臧朝平;谭平等 080402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吕震中;王式民;朱小良;丁维明;周斌;沈德明;田新启;陆勇等 080701 ●工程热物理施明恒;袁竹林;归柯庭;郝英立;王素美等 080702 ●热能工程赵长遂;沈湘林;林中达;王式民;周克毅;顾璠;沈炯;段钰锋;张永福;张军;杨亚平;沈来宏080703 ●动力机械及工程徐治皋;陆颂元;吕剑虹;周克毅;杨建刚;王培红;傅行军;杨建明;胥建群;葛斌;冷杉石红;卢荣军;程懋华;刘振祥等 080704 ●流体机械及工程杨建刚;韦红旗等 080705 ●制冷及低温工程张小松;袁竹林;杜垲;陈九法;董卫;陈亚平;张宝怀;王晓等 080706 ●化工过程机械朱晓东;葛仕福;郭宏伟等 080720 ★能源信息技术徐治皋;吕震中;林中达;沈炯;吕剑虹;王培红;雎刚;张雨飞;司风琪;于向军等 080721 ★能源环境工程金保升;沈湘林;归柯庭;段钰锋;仲兆平等 080722 ★新能源技术施明恒;顾璠;董卫;肖军等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张小松;虞维平;张辉;陈振乾等 083002 ●环境工程金保升;赵长遂;吴新;熊源泉;杨林军等 无线电工程系080902 ●电路与系统王志功;黄风义;朱恩;冯军;孟桥;李文渊;李智群;胡庆生等0809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孙忠良;章文勋;洪伟;戎敖生;窦文斌;徐金平;崔铁军;朱晓维;于东海;钱澄;周健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毕光国;尤肖虎;沈连丰;赵春明;高西奇;陈明;曹秀英;陈晓曙;徐平平;郭强;赵新胜;王捷;黄清;潘志文;仲文等

东南大学2016年交通学院接收推免生名单

东南大学2016年交通学院接收推免生名单 陈顺达交通学院081401岩土工程中南大学 方黄磊交通学院081401岩土工程东南大学 李恒交通学院081401岩土工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刘睿交通学院081401岩土工程东南大学 刘志祥交通学院081401岩土工程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牟聪交通学院081401岩土工程东南大学 潘超交通学院081401岩土工程长安大学 王呈呈交通学院081401岩土工程东南大学 张孟环交通学院081401岩土工程东南大学 黄潇交通学院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长安大学 李俊方交通学院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吉林大学 谈笑交通学院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长安大学 王冲交通学院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东南大学 徐杰交通学院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东南大学 杨湛交通学院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东南大学 袁鹏飞交通学院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中南大学 赵丹阳交通学院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东南大学 郑涛交通学院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东南大学 陈宏燕交通学院081500水利工程东南大学 姜宁交通学院081500水利工程东南大学 柯兴交通学院081500水利工程东南大学 刘硕交通学院081500水利工程东南大学 陈阳交通学院081600测绘科学与技术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马昱肖交通学院081600测绘科学与技术东南大学 张良交通学院081600测绘科学与技术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张瑞成交通学院081600测绘科学与技术东南大学 安颖交通学院082300交通运输工程长安大学 白洋交通学院082300交通运输工程东南大学 蔡韵雯交通学院082300交通运输工程东南大学 陈福临交通学院082300交通运输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 陈明华交通学院082300交通运输工程西南交通大学 陈忠交通学院082300交通运输工程东南大学 邓翎交通学院082300交通运输工程东南大学 杜建坤交通学院082300交通运输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 樊朋光交通学院082300交通运输工程吉林大学 宫晓琳交通学院082300交通运输工程长安大学 郝怡铭交通学院082300交通运输工程长安大学 洪阳交通学院082300交通运输工程东南大学 华明壮交通学院082300交通运输工程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2018年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招生考核工作细则_东南大学考研论坛

东南大学2018年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招生考核工作细则 一、资格审核 成立由学院三名以上专家组成的资格审核小组,对考生提供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在公正评价的基础上给出审核意见(合格或不合格),主要依据如下: (1)考生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学习经历与取得的成绩; (2)考生从事报考学科领域的相关工作经历、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发表的高水平学术文章等; (3)考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所具备的专业知识、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培养潜力等; (4)其他与考生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有关的因素等。 资格审核结果经学校研招办审定并进行网上公示,通过资格审核的考生方能参加学院综合考核。 二、综合考核 综合考核由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负责组织专家对考生的学科背景、理论基础、专业基础、外语水平、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全面考核。 1、综合笔试(满分100分) 形式:闭卷(3小时) 内容: (1)外语水平测试(占30%):主要考核考生阅读和翻译外文文献的水平。 (2)专业基础测试(占70%): 科目:微波学科:电磁场理论与微波工程 考试范围或要求:高等工程电磁场理论,微波工程与天线,计算电磁学; 科目:电路学科:电路系统与工程 考试范围或要求:模拟与数字电路,集成电路设计基础; 科目:通信学科:通信原理及系统 考试范围或要求:数字通信,信息论与编码; 科目:信息学科:信号处理系统原理及其应用 考试范围或要求:现代数字信号处理及其应用; 笔试合格线:60分。笔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综合面试(满分100分) (1)形式:由本学院组织不少于5位导师组成的考核小组对考生逐一考核。一般每人不少于20分钟(2)内容: ①申请者介绍个人简历及已取得的科研成果; ②考核小组专家口头提问,考察其基础知识掌握、综合能力应用及表达交流能力。 面试合格线:60分。面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3、综合成绩=笔试成绩*50%+面试成绩*50%。 4、硕博连读可免综合笔试,以规格化均分计,综合面试与申请考核同时进行,同样要求;本科直博的复试录取已在接收推免生工作阶段完成。 5、综合考核时间预计安排在11月下旬,具体安排将在公布资格审核结果时统一发布。 三、录取工作

东南大学学科设置,排名及分布

一.学科设置 建筑系 建筑系城市规划系环境设计系景观学系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分子电子学、医学影像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电子学 人文学院 哲学与科学系政治与公共管理系中国语言文学系旅游学系医学人文学系 经济管理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经济与贸易系、工商管理系、金融系、会计系、经济学系、电子商务系和物流工程系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力学、工程管理 交通学院 道路工程系、交通工程系、桥梁工程系、地下工程系、运输与物流工程系、港航工程系、测绘工程系、地理信息工程系 基础医学院 学院设有遗传学与发育生物学系、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生理学与药理学系、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系 机械工程学院 械工程及自动化、工业工程 能源与环境学院(动力工程系) 热能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信息安全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信息显示工程、光纤技术与光纤通信、微电子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系统工程、微波与毫米波技术、光子学和光通讯、真空电子技术和电子信息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动化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数据库及信息系统、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软件工程及理论、理论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系统结构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本科)材料科学与工程,设有金属材料、土木工程材料、电子信息材料和先进材料制备与应用四个方向 (研究生)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 电气工程学院 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应用电子与运动控制、电气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技术 外国语学院 英语及日语 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 (本科)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研究生)仪器科学与技术,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微系统与测控技术,导航、制导与控制 艺术学院 工业(艺术)设计、美术学和动画 数学系 数学与应用数学、基础数学、概率与统计、信息与编码、信号与系统、计算机应用、科学计算、金融统计 物理系 物理学、应用物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化学化工学院 应用化学、材料物理和化学、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制药工程 法学院

(岗位职责)东南大学专业技术岗位分级实施细则东南大学文件

(岗位职责)东南大学专业技术岗位分级实施细则东 南大学文件

东南大学文件 校通知[2007]187号 关于印发《东南大学专业技术岗位分级 实施细则》等规定的通知 各校区,各院、系、所,各处、室、直属单位,各学术业务单位:为了做好学校教职工的岗位聘用和考核工作,根据教育部教人厅[2007]251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东南大学岗位设置方案的批复》及《东南大学岗位设置和聘用暂行办法》,特制定《东南大学专业技术岗位分级实施细则》、《东南大学管理岗位设置和聘用实施细则》、《东南大学工勤技能岗位设置和聘用实施细则》及《东南大学2007年专业技术岗位推荐条件》。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1、《东南大学专业技术岗位分级实施细则》 2、《东南大学管理岗位设置和聘用实施细则》 3、《东南大学工勤技能岗位设置和聘用实施细则》 4、《东南大学2007年专业技术岗位推荐条件》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二十壹日 主题词:人事岗位聘用文件通知 抄送:各校区工委,各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党委各部、委、办,工会、团委 东南大学校长办公室2007年12月21日印发 东南大学专业技术岗位分级实施细则 (试行) 根据《东南大学岗位设置和聘用暂行办法》,特制定我校专业枝术岗位分级实施细则。

壹、组织机构 (壹)成立校级岗位聘用和考核委员会,全面负责学校的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和考核工作,负责对基层岗位分级工作的指导,负责审定各单位岗位设置方案和分级条件,负责审定二、三级岗位聘用名单。(二)成立院(系)等基层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和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二级及以下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申请、推荐和聘用和考核工作。具体分组如下: 1、图书档案岗位分级聘用和考核领导小组(由图书馆、档案馆、学报等单位组成),负责全校图书、档案、编辑出版岗位分级申请、推荐、聘用和考核工作。 2、建筑学院、建筑研究所岗位分级聘用和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本学院、所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申请、推荐、聘用和考核工作。 3、机械工程学院岗位分级聘用和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本学院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申请、推荐、聘用和考核工作。 4、能源和环境学院岗位分级聘用和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本学院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申请、推荐、聘用和考核工作。 5、信息科学和工程学院岗位分级聘用和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本学院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申请、推荐、聘用和考核工作。 6、土木工程学院岗位分级聘用和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本学院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申请、推荐、聘用和考核工作。 7、电子科学和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岗位分级聘用和考核领导小组,负责俩学院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申请、推荐、聘用和考核工作。

东南大学近几年分数线

2005年东南大学各专业复试分数要求院系所专业复试条件 建筑学院美术学 50/90/349(其中总分≥369 且设计≥140,单科(限一 门)可降2分) 其他专业 50/90/320(其中总分≥340 且设计≥140,单科(限一 门)可降2分) 机械工程系50/75/310 动力工程系50/75/310 无线电系信息安全、微波50/75/334 其他专业50/75/340 土木学院结构工程50/75/345 环境工程50/75/335 管理科学与工程55/83/335 桥梁、岩土50/75/320 其他专业50/75/310 电子工程系电路、微电子50/75/330 其他专业50/75/310 数学系50/75/300 自动控制系54/90/340 计算机系50/75/310 物理系50/75/315 生物医学工程系50/75/310 材料工程系50/75/320 人文学院马克思思想教育50/75/328 政治学理论50/75/321 伦理学55/83/323 科技哲学55/83/341 马克思主义哲学55/83/331 外国哲学55/83/369 旅游管理55/83/355 民商法学50/75/306 艺术学50/75/320 设计艺术学50/75/337 行政管理55/83/349 中国古代文学50/75/342 经济管理学院国民经济55/83/355 区域经济55/83/337

金融学55/83/350 产业经济55/83/330 国际贸易55/83/338 会计学55/83/341 企业管理55/83/349 技术经济55/83/330 行政管理55/83/375 管理工程55/83/333 系统工程50/75/328 系统分析50/75/331 MBA 50/100/160 电气工程系50/50/80/90/331 外国语言系日语50/75/350 其他专业50/75/317 体育系50/75/300 化学化工系50/75/310 交通学院港航、测量、地理信息50/75/330 其他专业50/75/342 仪器科学与工程 系 50/75/310 艺术学系50/75/300 基础医学院50/75/300 公共卫生学院社会保障55/83/330 其他专业50/75/300 临床医学院50/75/305 建研所50/75/310 高教研究所50/75/330 情报所55/83/330 软件学院50/75/310 职业教育学院50/75/300 远程教育学院50/75/300 集成电路学院50/75/310

东南大学校园一卡通基本信息

【办公地点】 九龙湖校区: 办公地点:本科生一号教学楼104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6:30(中午休息) 电话: 现金充值地点:同办公地点 现金充值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5:00(中午不休息) 四牌楼校区: 办公地点:五四楼三楼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 8:00-17:00(中午休息) 电话: 现金充值地点:同办公地点 现金充值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5:00(中午不休息) 丁家桥校区: 地点:行政楼一楼 办公时间:每周二 8:00-11:30 14:00-17:00 现金充值:无 【一卡通管理中心邮箱】 allinonecard@ 【一卡通查询网站】 方法一:在浏览器中输入 方法二:东南大学主页→公共服务→一卡通中心 查询网站登录说明: 1.登录号:一卡通号(若卡号为“13”开头则前面加“2”共9位数字,如:卡号为,则登录号为 5) 2.查询密码:初始查询密码为身份证最后6位数字(遇字母前推一位),教师多为老身份证最后六位(同新身份证去末位再取最后六位),部分人员若密码错误可尝试密码“888888” 3.选择“学工号登陆” 查询网站的挂失和解挂: 1.一卡通查询网站可以挂失,并有挂失确认窗口。 2.一卡通查询网站无法解挂,解挂必须持有效证件到一卡通管理中心办理。 查询网站使用环境:

浏览器为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IE) 6.0或以上 查询网站故障原因: 1.您使用了第三方浏览器(傲游、firefox、netscape等等),因为其常常自带有广告拦截的 控件或者集成广告拦截的代码,可能会屏蔽挂失确认窗口。 2.浏览器为ie,但是添加了第三方ie加载项(例如广告猎手、上网助手之类)而导致把挂失 确认窗口屏蔽。 3.第三方系统辅助软件对注册表以及组策略的修改 4.请自行按照标准环境修改你的设置或者更换浏览器,并且不建议使用windows优化大师、 超级兔子、upiea之类的修改ie的软件。 【圈存转帐机安装地点】 编号自助终端描述 1桃园食堂一楼201型 2桃园食堂二楼201型 3梅园食堂一楼201型 4梅园食堂二楼201型 5橘园食堂一楼201型 6橘园食堂二楼201型 7中心一号201型 8中心二号201型 13沙糖园食堂一楼201型 14沙糖园食堂二楼201型 15香园食堂一楼201型 16香园食堂二楼201型 17莘园食堂一号201型 18莘园食堂二号201型 19兰园宿舍201型 20医林餐厅一号201型 21梅园五宿舍201型 22橘园博士生楼201型 23丁家桥卫生所 24桃园七宿舍201型 25研究生宿舍201型 26成园宿舍楼201型 27校东群楼201型 28香园开水房201型 29沙塘园水房201型 30丁家桥宿舍楼201型 32丁家桥图书馆201型 33九龙湖网络中心201型 34九龙湖校医院201型

东南大学研究生成绩考核办法

东南大学研究生成绩考核办法 第一条研究生的各学习环节,都必须经过考核,成绩达到合格以上的水平,方能得到认可并取得相应的学分。 第二条对研究生各学习环节的考核,应全面检查其学习的基本内容和必要的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应检查研究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 第三条根据不同的学习环节,可分以下三种情况进行考核: 1、研究生课程的考核,除在平时通过教学进行了解外,课程结束时一律进行考试。考试可以采用笔试、口试或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等方式。考试时,可以是开卷,也可以是闭卷。除学位课程考试必须笔试外,其它课程的考试,可由任课教师确定采用何种方式。 2、教学实践、生产实践、社会调查等实践环节以及学术报告和专题研究的考核,可用考查的方式进行。考查主要是对研究生在实践环节过程中完成所规定的任务、完成的质量以及态度等作出评价。 3、研究生论文的考核,用论文答辩的方式进行。 第四条评定研究生考核成绩时,一律采用百分制。课程考核成绩以课程结束考试成绩为主、亦应适当考虑平时的学习情况。 第五条研究生课程考试一般在课程结束后两周内进行。全校公共课程考试日程及地点由研究生院会同有关任课教师排定公布;专业课程考试由有关院(系、所)排定公布。有关教师及 研究生应按照排定的时间、地点进行考试,不得擅自更动。 第六条研究生考试(考查)成绩,由任课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进入研究生院网页登录并提交,登录后的成绩单原件应于考试(考查)后十天内交各开课院(系、所)研究生教务员处。大型作业或做小论文、读书报告需延期上报成绩的课程,事先经院(系、所)批准,可在下一学期开学后二周内上网登录成绩,过期不在网上登录提交成绩和交成绩单者,本次考试将不予认可。任课教师应当慎重认真地评分,成绩在网上提交或成绩单送交后不得要求更改。各院(系、所)研究生教务员将原始成绩单交研究生院保存。 第七条考试完毕后,试卷应随成绩单一起上交(不交试卷者,其考试成绩不予承认),公共课试卷由任课教师交研究生院,专业课试卷由任课教师直接交开课院(系、所)研究生教务员处,凡本系选课的应存于研究生业务档案袋内,跨系选课的应保证试卷的交接,旁听生试卷交研究生院保存。为接受上级部门的学科和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试卷在研究生离校后应至少保存三年,研究生院将不定期地组织专家抽查各院(系、所)试卷保存情况,并公布抽查结果。 第八条考试(考查)不及格,应重修该门课程(自学重修或跟班重修),并到研究生院办理有关手续。重修考试通过者,方能取得学分。

东南大学信息学院 模电实验六

实验六多级放大器的频率补偿和反馈 实验目的: 1、掌握多级放大器的设计,通过仿真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内部核心电路结构; 2、掌握多级放大器基本电参数的定义,掌握基本的仿真方法; 3、熟悉多级放大器频率补偿的基本方法; 4、掌握反馈对放大器的影响。 实验内容: 1、多级放大器的基本结构及直流工作点设计 基本的多级放大器如图6-1所示,主要由偏置电路,输入差分放大器和输出级构成,是构成集成运算放大器核心电路的电路结构之一。其中偏置电路由电阻R1和三极管Q4构成,差分放大器由三极管Q3、NPN差分对管U2以及PNP差分对管U1构成,输出级由三极管Q2和PNP差分对管U3构成。 图6-1. 基本的多级放大器 实验任务: ①若输入信号的直流电压为2V,通过仿真得到图6-1中节点1,节点2,和节点3的直流工作点电压; V1(V)V2(V)V3(V) 14.42956 14.42958 8.38849 ②若输出级的PNP管只采用差分对管U3中的一只管子,则放大器的输出直流电压为多少?

结合仿真结果给出U3中采用两只管子的原因。 V1(V)V2(V)V3(V) 14.41222 14.42958 7.07073 原因:将①和②对比后可以发现,V3的数值产生明显的变化。U3之所以采用两只管子,是因为这样可以增大输出电压,是工作点更稳定,提高直流工作点。 2、多级放大器的基本电参数仿真 实验任务: ①差模增益及放大器带宽 将输入信号V2和V3的直流电压设置为2V,AC输入幅度都设置为0.5V,相位相差180。,采用AC分析得到电路的低频差模增益A vdI,并提交输出电压V(3)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仿真结果图;在幅频特性曲线中标注出电路的-3dB带宽,即上限频率f H;在相频特性曲线中标注出0dB处的相位。 答:低频差模增益A vdI=99.4103dB; 电压V(3)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仿真结果图: 由仿真图: 上限频率f H=1.3248kHz; 0dB处的相位=159.0916。 ②共模增益 将输入信号V2和V3的直流电压设置为2V,AC输入幅度都设置为0.5V,相位相同,采用AC分析得到电路的低频共模增益A VC,结合①中的仿真结果得到电路的共模抑制比K CMR,并提交幅频特性仿真结果图。 答:低频共模增益A VC=-12.6382dB;共模抑制比K CMR=200.61648。 幅频特性仿真结果图:

东南大学2016年申请考核博士生招生工作办法

东南大学2016年申请考核博士生招生工作办法 发布时间: 2015-09-14 浏览次数: 16964 申请考核是面向符合报考条件的校内外优秀的全日制应届或往届硕士毕业生,或已取得国外一流大学硕士学位的毕业研究生遴选博士生的招生方式。 一、申请条件 1.申请者必须符合我校博士生报考须知中规定的报考条件,拟攻读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研究生。 2. 申请者应为全日制应届或往届硕士毕业生(含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其硕士学习经历原则上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211工程”大学 2)非“211工程”大学的国家重点学科或全国学科评估中排名前25%的学科 3)重要科研院所(包括中科院、国家各部委、军工系统等下属科研院所) 4)国外一流大学(须已持有“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签发的学历认证报告) 3. 原则上,申请者英语水平应达到以下条件之一:CET-4良好 或CET-6合格或IELTS≥6.0或TOEFL≥85或已在英文国际期刊上以第一(或第二)作者发表过英文学术论文。 4. 对于确有特殊学术专长和突出科研能力,并在本学科领域已取得比较突出科研成果的申请者,可不受第2、3条的限制,但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1)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正式发表过较高水平学术论文

2)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有个人获奖证书) 3)其它重要科研成果(须经院系专家小组审核确认并报研究生院审批) 二、工作程序 申请考核博士生招生工作主要安排在每学年秋季学期,次年春季学期视招生计划剩余情况进行适当补充。 1.网上报名 9月25日--10月25日,登入“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网上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报名(注意:考试方式选择“申请考核”),按规定如实填写和提交报名信息后等待审核。 2. 提交材料 10月25日前,符合条件的申请者点击下载申请考核申请表.doc,将所有申请材料(详见表中要求)通过邮政EMS或直接送至东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信封注明“申请考核材料”),逾期不再受理(请用A4 纸并按顺序排列,以便审核)。 申请人必须保证所有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得伪造有关证明。一经发现作伪并核实,将取消其考试资格、录取资格或取消学籍,且5 年内不再接受其报考。 3.资格审核 研招办对所有申请者材料进行初审。再由各院(系)根据申请条件,对申请者材料进行复审,择优确定进入综合考核的名单报送研招办,附件材料由院(系)留存备查。 11月10日前,研招办网上公示资格审核结果,通过资格审核的申请者方能参加院(系)综合考核,同时将公布各院(系)考核工作细则。 通过资格审核的申请者,请登入系统打印《报考东南大学博

模式识别期末试题

一、填空与选择填空(本题答案写在此试卷上,30分) 1、模式识别系统的基本构成单元包括:模式采集、特征提取与选择 和模式分类。 2、统计模式识别中描述模式的方法一般使用特真矢量;句法模式识别中模式描述方法一般有串、树、网。 3、聚类分析算法属于(1);判别域代数界面方程法属于(3)。 (1)无监督分类 (2)有监督分类(3)统计模式识别方法(4)句法模式识别方法 4、若描述模式的特征量为0-1二值特征量,则一般采用(4)进行相似性度量。 (1)距离测度(2)模糊测度(3)相似测度(4)匹配测度 5、下列函数可以作为聚类分析中的准则函数的有(1)(3)(4)。 (1)(2) (3) (4) 6、Fisher线性判别函数的求解过程是将N维特征矢量投影在(2)中进行。 (1)二维空间(2)一维空间(3)N-1维空间 7、下列判别域界面方程法中只适用于线性可分情况的算法有(1);线性可分、不可分都适用的有(3)。 (1)感知器算法(2)H-K算法(3)积累位势函数法 8、下列四元组中满足文法定义的有(1)(2)(4)。 (1)({A, B}, {0, 1}, {A→01, A→ 0A1 , A→ 1A0 , B→BA , B→ 0}, A) (2)({A}, {0, 1}, {A→0, A→ 0A}, A) (3)({S}, {a, b}, {S → 00S, S → 11S, S → 00, S → 11}, S) (4)({A}, {0, 1}, {A→01, A→ 0A1, A→ 1A0}, A) 9、影响层次聚类算法结果的主要因素有(计算模式距离的测度、(聚类准则、类间距离门限、预定的 类别数目))。 10、欧式距离具有( 1、2 );马式距离具有(1、2、3、4 )。 (1)平移不变性(2)旋转不变性(3)尺度缩放不变性(4)不受量纲影响的特性 11、线性判别函数的正负和数值大小的几何意义是(正(负)表示样本点位于判别界面法向量指向的 正(负)半空间中;绝对值正比于样本点到判别界面的距离。)。 12、感知器算法1。 (1)只适用于线性可分的情况;(2)线性可分、不可分都适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