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林植物施肥的基本原理讲课讲稿

园林植物施肥的基本原理讲课讲稿

园林植物施肥的基本原理讲课讲稿
园林植物施肥的基本原理讲课讲稿

园林植物施肥的基本

原理

园林植物施肥的基本原理

.园林植物施肥的基本原理

如何施肥才能确保植物健康

[评论] [来源]中国花卉报 [作者] 佚名 [日期]2006-10-17

保持植物体内的营养元素适量对于植物健康生长来说是十分关键的,因为这些营养元素可以减少植物

所受到的各种胁迫。有时,不适当的肥料能对植物造成伤害,甚至能引起病害。肥料溶液的浓度可由测定

其电导率来决定。

电导率计,通常也称为可溶性盐度测试仪。无论在灌溉水中,肥料溶液中,还是种植基质溶液中,它

都可以用来测定溶液中盐离子的浓度。然而,电导率计不能区分出氯化钠和硝酸钾,前者会对植物造成危

险,而后者却对植物非常有用。

植物对每种营养元素的需求各不相同。植物对碳、氢、氧的需求量是最大的,这些元素通常以水或二

氧化碳的形式被植物吸收利用。植物对氮、磷、钾、钙、镁、硫的需求量也非常大,这些元素被称为大量

元素。植物对铁、锰、铜、锌、硼、钠、氯、锡、钼的需求量相对较少,因此它们也被称为微量元素。

pH值与植物营养pH值是用来测量水中或者生长介质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的。因为pH值的大小关系到营

养元素是否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所以说肥料中或生长介质溶液中的pH值是非常重要的。如果pH值没有达到

植物所需求的范围,则营养元素不能被植物吸收。然而另一方面,如果营养元素很容易地被植物迅速吸收

,很可能导致由某种营养元素引起的毒害。

氮和钾在很广的pH值范围内都能很容易地被植物吸收。磷元素在pH值较低时更易被吸收。然而,在苗

圃或者温室作物中,低磷引起的问题却不能被普遍地观察到。钙和镁在pH 值较高时更易被吸收。微量元素

(铁、镁、硼、锌和铜)在低pH值条件下更易被植物吸收利用。在pH值小于4时,微量元素对植物造成毒

害的现象发生相对普遍;在pH值高于7时,植物经常会发生微量元素缺乏症状。

大量元素的应用氮———研究表明,对于大多数植物种类来说,所施液肥中的氮浓度为100ppm至

200ppm是最理想的浓度范围。这个浓度范围是由液肥容易流失的性质所决定的。液肥经常在每次浇水时应

用。当施用控释肥时,少量的氮就足够。

磷———对于植物来说,当使用液肥时,磷的浓度在5ppm至15ppm范围内是最为理想的。当矿质土壤

的pH值低于6或有机质土壤的pH值高于7时会引起磷素的缺乏症状。在阴天施用过量的磷会导致植株变得柔

软。

钾———在液肥中,钾的浓度范围应该为25ppm至75ppm。许多植物对钾实际的吸收量要比需求量多许

多。当灌溉水中的钾肥含量很低或者没有定期给植物施用钾肥时,植株会出现钾缺乏症状。当氮和磷的含

量较高时,也应该提高钾的含量,从而获得最为合适的氮:磷:钾的比率。当氮:磷:钾的比率为3:1:2时,植物将达到最佳的生长速度。然而,人工配置的肥料往往会造成

对磷元素和钾元素的浪费,这正是因为它们之间的比率不正确。

施肥建议:首先,只有在非用不可的情况下再对植物施用肥料。如果施用液肥,应该在施肥前先对生

长基质中的可溶性盐含量进行测试,观察其含量是否在适宜的范围之内。另外,在冷凉的季节,例如初秋

,缓释肥的用量可以减少到最大用量的一半。

2.我国传统园林中各种借景的方法及作用

景观设计中的借景方法

组景有法,古人总结组景有18种方法,即:对景、借景、夹景、框景、隔景、障景、泄景、引景、分景、

藏景、露景、影景、朦景、色景、香景、景眼、题景、天景。由于篇幅,在此不一一分析,只就其中的对

景、借景、框景等几种手法作一些分析。

对景所谓“对”,就是相对之意。我把你作为景,你也把我作为景。这种景在园林中很多,但要做好这种

景也不易。景贵自然,这里的自然是多义的,自然也与距离有关,在某种距离上,景观似会觉得不自在。

景如人,若是两个相互不认识的人,距离不到2米相对而立,就会觉得很别扭。景也一样,若一个小院两

边相对观之,也有这种不愉快的感觉,这就叫“硬对景”。如果景不能扩大,是否有某种手法可以弥补这

种缺陷呢?当然有的。试看苏州留园中的石林小院,院北是揖峰轩,院南是石林小屋(半亭),两者相对

而观,相距只有10米,但觉得无别扭之感。为什么?正是因为园中有数立峰,因此相互对视,景时隐时现

,较为含蓄。北京故宫中的乾隆花园,其中古华轩与遂初堂之间的小院中,也立石,是同样手法,据说这

个花园是乾隆皇帝之手笔,他酷爱江南园林,所以手法如一。苏州怡园的藕香榭向北望,隔池是假山林丛

,山上一个亭,即“小沧浪”点缀其间,形成以自然为主的景观,可谓美不胜收;反之,人在亭中观藕香

榭,也甚观止,而且一仰一俯,更见造园者之匠心了。杭州孤山之西的西泠印社,山上有一块不规则形的

空地,四周有建筑:汉三老石室、观乐楼、华严经塔、题襟馆、四照阁等,空地之北有石池。这里有好多

对景关系,景景不同,妙趣无穷。由于中部南北之间空间较狭,于是南部不设物,一可观山下景,二也避

免了视距短“硬对景”。

借景对景是相对为景;借景则只借不对。无锡寄畅园,人在环翠楼前南望,可以见到树丛背后的锡山

和山上的龙光塔。这塔和山似成园内之景;反之,若人在锡山或龙光塔上,甚至找不到寄畅园。借景是单

向的,这就是借景与对景之不同。

苏州拙政园,在吾竹幽居亭中向西望去,可以见到远处的北寺塔,而且有了这座塔的形象,使这一景更美

。景贵有层次,塔成了此景的远景。

从手法来说,要借景,必须设计视线。寄畅园中能见到锡山,拙政园中能见到北寺塔,都是因为在视点

前面有一大片水池,才使视线可及远处之景。这两处水池都做得狭长,拉长视距又不影响园的规模。现在

有了准确的平面图,作视线不难,但古时候没有这种图,何以能有如此之妙?这就须实地观察、把握。

借景虽属传统园林手法,但如今兴造城市绿地,也可借鉴此法,使景观更有情趣。城市有许多高层建

筑,可以借鉴借景手法组织景观。《园冶》中说“得景则无拘远近,晴峦耸秀,绀宇凌空,极目所至、俗

则屏之,嘉则收之,不分町疃,尽为烟景,斯所谓’巧而得体‘者业……”所谓“俗则屏之”,也可以理

解为现在有的建筑不好看,就得用林木、小建筑等挡住其视线“嘉则收之”,就是可以把远处美的建筑引

入景观之中供观赏。如果城中有山有塔,更可取之。

框景顾名思义,框景就是将景框在“镜框”中,如同一幅画。拙政园内园有个扇亭,坐在亭内向东北方向

的框门外望去,见到外面的拜文揖沈之斋和水廊,在林木掩映之下,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北京颐和园中的

“湖山春意”,向西望去,可见到远处的玉泉山和山上的宝塔,近处有西堤和昆明湖,更远处还有山峦,

层层叠叠,景色如画。

苏州狮子林花篮厅之北的院子之东有一片墙,一个月洞门,两边是庭院,可以说互为框景,妙趣无穷。也

许是造园者有意这样做的,所以在此月洞门上有“得其环中”四字。这四字来自《庄子?齐物论》:“彼

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其意是彼此双方都找不到它的对立面,这就

是道的枢纽。这个枢纽道先得到了“道”的圆环中心,来应付世间一切没有穷尽的事理。这里有深邃的哲

理性,不知园主人写此四字,与在此两面都起框景作用是否有关系。但无论如何,在客观上存在这种交互

为框景,可谓难能可贵。

引景其实,漏窗也起到引景的作用,如杭州西泠印社,围墙上一排漏窗,人们观窗内之景,便欲入园游赏

,于是沿墙找到大门而入。苏州怡园中的复廊、上海豫园中的复廊,都有引景之作用。引景手法较多,有

的用弧墙(有较强的导向性)引景,如杭州虎跑。自“虎跑泉”照壁,沿弧墙前行,便至叠翠轩,桂花厅

等处。也有的用文字来暗示,起到引景的作用,如上海豫园,自三穗堂向东,有一条廊向北,有“渐入佳

境”四字,很起引景作用。廊边墙上又有四字“峰回路转”,显然是转弯,里面果然美景不少。总之,无

论是漏花墙、廊、台阶、弧墙乃至文字,都能起到引景的作用;但须得当,不能喧宾夺主,这些东西只是

起引景的作用,不是主景。

组景十八法,只是古人对组景方法的总结,不能生搬硬套,墨守成规,须处理恰当。另外这种手法也要融

会贯通,用到新的城市绿地景观设计中去,还须有新意

3.大树移植后的养护管理

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足见大树移植的难度。由于打通道路卡口和拓路工程移植树木的作业条件

很差,挖掘的根系普遍偏小,如不加强后期养护,很难成活。提高存活率必须采取以下养护措施:

1、地上部枝干截口涂保护剂,主干用草绳缠紧,以减少水分蒸发;

2、移栽后做牢支护,防止倒伏;

3、移栽后切忌连续浇大水,防止因土壤通气不良造成烂根;

4、浇水一定要配合施用“生根粉”,以促使萌生新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大树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类园林工程建设中,特别

是重点工程,往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体现绿化美化的效果,这就需要种植一定数量的大树。大树移植需要

投入较多人力、机械设备和资金,同时,大树的再生能力较幼青年树明显减弱,难以成活。因此,新移植

的大树养护管理显得尤其重要。

园林植物施肥的基本原理

园林植物施肥的基本原理 .园林植物施肥的基本原理 如何施肥才能确保植物健康 [评论] [来源]中国花卉报[作者] 佚名[日期]2006-10-17 保持植物体内的营养元素适量对于植物健康生长来说是十分关键的,因为这些营养元素可以减少植物 所受到的各种胁迫。有时,不适当的肥料能对植物造成伤害,甚至能引起病害。肥料溶液的浓度可由测定 其电导率来决定。 电导率计,通常也称为可溶性盐度测试仪。无论在灌溉水中,肥料溶液中,还是种植基质溶液中,它 都可以用来测定溶液中盐离子的浓度。然而,电导率计不能区分出氯化钠和硝酸钾,前者会对植物造成危 险,而后者却对植物非常有用。 植物对每种营养元素的需求各不相同。植物对碳、氢、氧的需求量是最大的,这些元素通常以水或二 氧化碳的形式被植物吸收利用。植物对氮、磷、钾、钙、镁、硫的需求量也非常大,这些元素被称为大量 元素。植物对铁、锰、铜、锌、硼、钠、氯、锡、钼的需求量相对较少,因此它们也被称为微量元素。 pH值与植物营养pH值是用来测量水中或者生长介质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的。因为pH 值的大小关系到营 养元素是否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所以说肥料中或生长介质溶液中的pH值是非常重要的。如果pH值没有达到 植物所需求的范围,则营养元素不能被植物吸收。然而另一方面,如果营养元素很容易地被植物迅速吸收 ,很可能导致由某种营养元素引起的毒害。 氮和钾在很广的pH值范围内都能很容易地被植物吸收。磷元素在pH值较低时更易被吸收。然而,在苗 圃或者温室作物中,低磷引起的问题却不能被普遍地观察到。钙和镁在pH值较高时更易被吸收。微量元素 (铁、镁、硼、锌和铜)在低pH值条件下更易被植物吸收利用。在pH值小于4时,微量元素对植物造成毒 害的现象发生相对普遍;在pH值高于7时,植物经常会发生微量元素缺乏症状。 大量元素的应用氮———研究表明,对于大多数植物种类来说,所施液肥中的氮浓度为100ppm至 200ppm是最理想的浓度范围。这个浓度范围是由液肥容易流失的性质所决定的。液肥经常在每次浇水时应 用。当施用控释肥时,少量的氮就足够。 磷———对于植物来说,当使用液肥时,磷的浓度在5ppm至15ppm范围内是最为理

盆栽花卉施肥方法

盆栽花卉施肥方法 盆景和花卉施肥极为讲究,施得过多,枝叶徒长;缺肥,则枝条细弱,叶色变黄,易受病虫危害。所以施肥要注意以下要诀: 一是新栽种、初上盆、刚换泥的盆树、盆花,根系受到损伤,暂宜不施肥。春夏时盆花和盆树生长旺季、必须多施肥。入秋后,盆花和盆树生长缓慢,则要少施肥。冬季花树进入休眠期停止施肥。雨天或盛夏高温的中午前后不宜施肥(雨天施肥肥分易散失,高温天气施肥易伤根系)。施肥最好在阴天、傍晚或盆土稍干燥时,先除杂草松土,有利肥水渗入土中,使肥料加速分解。但在第二天早晨一定要浇透水,俗称“回水”,既有利于肥水的吸收又避免肥害。 二是薄肥勤施,每次施肥量要少,要稀。一般来讲,立春到立秋,每隔15天追一次稀薄肥水(七分水三分肥);立秋后30天追施一次,立冬后停止追肥。 三是要注意盆花、盆树需要的养分主要是氮、磷、钾。氮肥促进植株枝叶生长,如花生麸、豆饼、硫铵;磷肥促进花色艳丽,果实肥大,如过磷酸钙、碎骨粉;钾肥促进根系发育,植株坚挺,如硫酸钾、草木灰。所以要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分别施用,也要根据品种特性和生长情况而定。 四是盆景花卉最好用有机肥料,又叫农家肥,如人粪尿、家禽粪肥、骨粉、花生麸、豆饼和各种绿肥、草木灰等,这些肥含不同成分的氮、磷、钾元素。尽可能不用化学肥料,因化肥会残留酸根或盐根,盆土会变成酸性或碱性,妨碍植物的生长。 此外,施肥应施在盆边。 夏季家养花卉的灭虫方法 一到夏季,郁郁葱葱的花草的确给家里带来了不少生机,但闷热的天气也带来了一些“负产品”———花盆中总会滋生讨厌的小虫子,不但影响花卉生长,也污染了家中环境,让人头疼不已。给花卉防虫灭虫。有些土办法简便易行,不妨一试。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 时间流程中的季相美:在时间流程中显现出春、夏、秋、冬四时周而复始的运动, 而一年四季除了显示气候冷热变化外, 更鲜明地显示了山水花木的具体形象变化, 都可以称为季相美。植物景观的空间审美古典园林植物景观形成的空间, 无论是从其层次、意境等许多方面看, 均有突出特点。 运用植物同其它造园要素创造出一个“入狭而得景广”的壶中天地, 才能产生小中见大的景观效果。运用不同种类的植物材料, 使产生不同的冠形、色彩、叶形、高低等变化。引起观赏者视觉变化, 从而引起不同的视觉感受, 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如在一条稍有弯曲的园路旁, 分段配置不同的花木; 也可结合山石、池水、房屋、亭廊等, 用花木或衬托、或掩映; 或是芳香袭人的兰桂, 或用晶莹碧透的蕉叶等随势配置。观者稍一变换位置, 便能看到不同的植物景观和植物与相应的山池建筑组合的景观,这便是“步移景异”的效果, 它的形成,就是依赖植物的烘托和掩映。于是, 空间感觉由此而得到扩大。景虽小而天地自宽, 使园林有限空间范围, 引伸到宽广的多维空间中。正因园林植物景观具备了这种空间艺术效果, 从而引发出欣赏者的无限空间意趣和联想。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园林文化里, 许多拟人化的植物象征着人们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情怀、瑰丽的想象、思想的情趣, 抒发出激情和友情的理念, 不但含意深邃, 而且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受文化影响极深的古典园林, 适宜的植物配置, 涉及到文化和技术两方面内容。如两者结合, 才能具有传统文化与环境工艺相协调的意象效果。文化内容若是植物景观配置的“意”,那么技术内容便是“匠”。植物景观配置的“意”和“匠”概述植物景观配置的“意”是植物自身的文化内涵、造园主的审美观、宇宙观、人格观的互相融合, 并使之反映到天地自然与园主内心世界的一种景观。城市土地面积有限, 难以广拓园地, 只能在造园技巧上作艺术的安排,力求做到“壶中天地”景象。这是受景观的支配, 也是园林艺术上的需要, 兼顾这两方面的统一, 就必须把传统文化的精华贯穿在植物景观配置的“意”中。具体而言, 就是通过植物配置, 使城市山林既能寄寓心志, 又能使生活环境形成安乐、舒适的理想天地。而植物景观配置的“匠”是“意”的贯彻和保证,“匠”是把配置的意图落实到园 林, 即把植物材料按配置意图种植在园中适宜地点, 经养护使之成活、成景的措施。所以完美的植物景观设计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个方面的高度统一。 中国园林中的花草树木, 贵精不在多。音乐重旋律, 书画重笔意, 花木重姿态重视花木的姿态, 是中华民族在花木审美上的一大特色。线条的艺术是中华民族诸艺术之源: 树木本身就是自然的线条, 或柔和或幼拙, 从动的线条中可以体会到中国传统诗文绘画的含蓄之美。如网师园看松读画轩的轩 名, 实是对园景的写实。轩南远山近水, 轩亭、曲桥, 树坛中园柏、罗汉松姿如画, 自成天趣, 不愧是一幅天然图画, 今树龄都已十分古老, 自然更富气势了。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大树、古树, 以其高大的躯干遮掩了天空的一角, 使园林的天际深浅莫测, 小空间使乎也是无止境似的, 狮子林的古银杏、留园中银杏、樟等大树, 都起着丰富园中山林空间功能, 加强了立体效果, 这可以说是树姿的景观功能。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的发展与现状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的 发展与现状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与现状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科学施肥工作的具体落实形势,它不仅涉及肥料施用技术、推广服务形势,还包括与肥料有关的管理工作。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我国应用情况回顾 纵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我国应用与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1979年开始的、历时10年的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为我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奠定了大规模的人力、物力和技术基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这次普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县级土壤肥料分析化验室,配备了相应的技术人员和分析化验人员,按统一规定面积采集土壤样品并进行分析,获得上亿个化验数据,为土壤改良和科学施肥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技术资料。各级土肥站在土壤普查过程中,利用所学握的测试数据和图件资料,按土壤基层分类单元和不同作物,定点连续布置大田科学施肥试验,积累了大量的土壤养分动态变化资料。应用土壤肥力差减法、多水平试验选优法、养分丰缺指标法等方法制定了不同的因土因作物施肥的技术方案。到1993年全国已有1800多个县(市)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等科学施肥技术的试验与推广。 1992年6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农业部签订定了平衡施肥项目合作协议,在河北省唐山市、黑龙江省双城市、陕西省宝鸡市、江苏省盐城市、浙江省金华市、湖南省邵阳市、四川省泸县7个主要农作物带开展平衡施肥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国内土肥工作者借此机会接触到国际上最先进的科学施肥技术、设备和操作管理模式,为农业部和各项目省培养了一批土肥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国内科学施肥工作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该项目共在33个土壤类型上完成田间

花卉的肥料种类及施用技术

花卉的肥料种类及施用技术 1、有机肥:含有大量有机物质的肥料称有机肥料,又称农家肥。有机肥中含有大量的腐殖质和有机质,能为植物提供各种营养元素;能提高土壤中难溶性硫酸盐的有效性,减少土壤对磷的固定作用,对于提高壤土肥力,改善土壤的结构均有重要的意义。常用的有机肥有人粪尿、牲畜粪尿、禽类粪、骨粉、鱼粉、厩肥,堆肥,绿肥,饼肥,泥炭、草木灰、落叶、杂草、绿肥等。有机肥中的有机质含量丰富,营养成分全面,肥效期长等特点。值得注意的是使用有机肥时要充分腐熟。 ⑴堆、沤肥的施用堆肥和沤肥都是利用植物残落物,如秸秆、树叶、杂草、植物性垃圾以及其它废弃物为主要原料,加进人粪尿或牲畜粪尿进行堆积和沤制而成的。堆肥的堆制要为微生物创造好气分解的条件,发酵温度较高。沤肥多在水下沤制,以嫌气分解为主,发酵温度低。一般微生物发酵所需的C/N比为25:1最适宜。不同有机物的C/N比不同,发酵时需要用适量的氮肥加以调整。3不同有机物的碳氮比植物材料及肥料——种类碳氮比(C/N)——野草25—45:1干稻草67:1木材和树皮480:1苜蓿和三叶草20:1紫云英10—17.3:1锯末屑250:1高温堆肥9.67—10.67:1一般堆肥16—20:1——堆、沤肥中含有较高的机质和各种营养元素的完全肥料,肥效缓慢而持久,一般用作基肥。长期施用堆、沤肥可起改良土壤作用。苗圃中施堆、沤肥的用量,通常750—1500Kg/亩。堆肥中氮素因微生物的消耗而不足,

最好施堆肥后,再追施速态氮肥。各种沤肥材料的配合比例,应根据肥料用途而定。如作当年追肥,要求肥料腐熟快。可用50kg青草,加入10—15kg人粪尿,1—2kg石灰,或2.5— 5kg草木灰。(有机肥氮磷钾含量见表1—4)。如作翌年底肥,先将青草晾晒1—2天,切成7—10cm长段,将碎草铺在坑底,约17cm厚,再铺骡马粪,并浇水和人粪尿,将草全部淹没。肥料发酵,粪水变成黑绿色时再加一层黑土,然后再加青草、马粪和水。如此一层层堆至地面,最后灌水,使坑面保持有3cm厚的水。秋季,将沤好的肥料起到地面上来,经过翻捣再堆成馒头形大堆。堆肥腐熟是微生物活动的结果。影响微生物活动的外界条件有水分、空气、温度、堆肥材料的碳氮比(C/N),以及微生物所处环境条件的酸碱度等。只要满足微生物活动所需要的条件,堆肥就能腐熟。堆制前需要将植物残落物浸泡吸水。水分在堆肥过程十分重要,通常含水量是干材料的60—70%为宜,有利于堆内微生物的生活和有机材料的软化,还可促进堆肥上下腐熟均匀。通常用手紧握材料有水滴挤出,即表示水分适度。肥堆中若通气良好,则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强烈。有利于微生物堆肥腐熟;通气条件差时,嫌气微生物活动旺盛,则有机物质分解缓慢,有效养分释放少,堆肥腐熟时间长,但有利于腐殖质的形成和累积。因此,可以将二者结合;堆制前期以好气为主,使堆肥迅速分解,释放养分,而中后期式堆肥处于空气不流通状态,以保存已放出的养分,促使腐殖质的累积。其方法为:堆肥前期可以通过设立通风塔、通风沟或用疏松堆积的方法,使堆肥通气。到堆肥腐熟时,堆肥自然塌陷,然后,再压紧封泥,撤

各种花卉栽培技术

各种花卉栽培技术 也门铁,拉丁文名字是Draceanaarborea,属百合科,龙血树属 植物。本植物的栽培介质用肥沃壤土或腐质土,排水需良好。光照 以50~60%遮光为佳,忌强光直射。室内栽培应置于光线较充足的地方,光线不足会使叶片褪色,叶细长与叶缘有波浪状。施肥可用有 机肥,如腐熟的花生麸或人类粪尿作厩肥,同时每月配合3~4次三 要素叶面肥。性喜高温多湿,生长适温20—30℃,冬季10℃下要注 意做好防寒措施,以防止寒害使叶片枯干。注意通风良好,保持空 气相对湿度80%以上。 非洲茉莉生长适温为18℃至32℃,喜阳光,但要要避开正午前 后数个小时的直射光照;防止幼嫩新梢及嫩叶被灼伤。公共场所的盆 栽植株,要求有较充足的散射光,或放在靠近窗边的位置,不宜过 分阴暗,否则导致叶片失绿泛黄或脱落。无论地栽或盆栽,都要求 水分充足,但根部不得积水,否则容易烂根。春秋两季浇水以保持 盆土湿润为度;如盆栽植株下部叶片发黄脱落,很有可能是因为积水 烂根,要及时翻盆换土;北方盆栽,可用7份腐叶土、1份河沙、1 份沤制过的有机肥、1份发酵过的锯末屑配制。生长季节每月给盆 栽植株松土一次,始终保持其根部处于通透良好的状态。另外,对 盆栽植株可每隔1至2年换土一次。盆栽植株在生长季节每月追施 一次稀薄的腐熟饼肥水即可。 发财树性喜温暖、湿润,向阳或稍有疏荫的环境,生长适温20℃至30℃。夏季的高温高湿季节,对发财树的生长十分有利,是其生 长的最快时期,所以在这一阶段应加强肥水管理,使其生长健壮。 冬季,不可低于5℃,最好保持18℃至20℃。忌冷湿,在潮湿的环 境下,叶片很容易出现溃状冻斑,有碍观赏发财树对光照要求不严,无论在强烈日照或弱光室内均能适应。光线不足,培养的树体增长 较慢。无论在什么环境下莳养,放置的地方都不要突然改变,改变 位置要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如突然将植株从荫处转移到强光下,

古典园林常见植物

古典园林常见植物 古典园林常见植物南京黄山岭苗圃场 园林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中国人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理想生活环境的物化品。它来自伊甸园来自昆仑仙境来自人们一直梦想的桃花源、乌托邦。 这就是园林中国人的诗意栖居之地。一起来看看园林里的常用植物吧。 竹 竹枝杆挺拔修长亭亭玉立四季青翠凌霜傲雨。苏轼有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古代文人骚客们对竹子的喜爱可见一斑。 竹在园林中的应用最早可追溯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大兴土木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在园林里竹子多成片种植成竹林、竹径又或种在墙边、窗前。 蕉

芭蕉叶如巨扇翠绿秀美盛夏里遮天蔽日绿荫清凉。芭蕉于庭院种植一丛绿荫覆盖翠绿可爱。如果芭蕉当窗蕉叶碧翠似绢玲珑入画饶有画意。 江南多雨芭蕉在人们的记忆里也常常与淅淅沥沥的雨声联系在一起。窗前谁种芭蕉树?阶前点滴到天明。 木香 木香是攀援灌木种在墙边或是花篱上。初夏时木香开花一簇簇一团团白的如雪,黄的似霞。 木香花有着独特浓郁的花香。传说中的玉皇大帝出巡时,喜欢用木香的蔓藤来铺可见木香气韵之高雅。古时的女子身上常佩带木香花,若遇知心人,则解佩以木香花相赠。 玉兰 玉兰是高大的乔木常栽植在园林里的层层院落里。初春开花时满树点点白花盛花时若雪涛落玉莹洁清香蔚为奇观。 玉兰既寓意高洁清雅又寓意吉祥如意可谓雅俗共赏。古典园林里常将

它与海棠、迎春、牡丹、桂花一起栽种构成“玉堂春富贵”好寓意。 琼花 琼花是半常绿的灌木每年四五月间开花花大如盘色白如玉四周八朵五瓣小花拱簇着中间的珍珠似的的小花。到了草木凋零之际绿叶红果分外迷人。 传说中琼花是由仙鹤所衔来的一粒种子长成。开花时流光溢彩每隔一个时辰就变换一种颜色。隋炀帝听说后执意开凿运河只为一睹琼花仙姿。然而琼花耻于见昏君选择了立即凋萎。 西府海棠 西府海棠春季花开娇艳动人。淡粉的花朵三无成簇挂在枝顶开花时如粉嫩云霞一般:“初如胭脂点点然及开则渐成缬晕明霞落则有若宿妆淡粉”到了秋日鲜红的果实就如同小灯笼一般缀于枝头味道酸甜可口可以鲜食。 海棠并非仅指一种植物花卉古籍《群芳谱》记载海棠有四种分别为贴梗海棠垂丝海棠西府海棠木瓜海棠合称“海棠四品”。张爱玲曾叹人生恨事之一是海棠无香。然而西府海棠却是既香且艳是海棠中的上品。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详解

核心提示:测土配方施肥是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特性与肥料效应,在以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产前提出氮、磷、钾和微肥的适宜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 肥料是农作物的营养,科学施肥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解决当前肥料施用上的重化肥、轻有机肥,盲目施肥和过量施肥现象普遍等问题,农业部在2005年初提出要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作为科技入户工程的第一大技术在全国推广,并将该项技术的推广作为为农民办实事之一,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资源浪费,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今年2月21日,农业部又专门召开了全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视频会议,总结2005年测土配方施肥行动的成效与经验,全面动员和部署今年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推动春耕备耕开展。农业部决定2006年把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为农民办理15件实事的第一件,为1亿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服务,使100%农户获得配方施肥建议卡、100%得到施肥技术指导,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覆盖面积达到6.8亿亩,并带动全国全面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在会上提出,今年,国家将加大对测土配方施肥的扶持力度,财政补贴资金由去年的2亿元增加到5亿元以上。全年免费为4000万以上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服务,力求配方施肥建议卡和施肥技术指导入户率达到100%,核心示范区实施面积达到2.8亿亩以上,辐射带动6.8亿亩,为做好2006年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杜青林要求: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农业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过问,有专人负责组织,打破部门界限和常规做法,进一步整合力量,建立目标责任制,确保今年测土配方施肥各项工作全面落实。二是加强技术队伍建设。各级农业部门要进一步充实加强土肥工作的技术力量,广泛调动农业科研、教学、推广等技术部门的积极性,形成面向基层、面向农民的技术服务合力。同时,要重视肥料配方师职业资格认定,以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三是完善仪器装备和技术规范。各地积极争取,科学整合,有效利用各方面的资金,从需要出发,购置必备的测试仪器、设备,形成一套先进完备的土壤肥料测试系统。严格按照农业部统一的技术规范要求,开展采样、测土、试验、配方和施肥。四是加强技术培训。各地要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形式,向农民宣传技术知识,充分发挥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和科技带头人作用。五是强化肥料市场监管。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会同质检、工商等有关部门,加强肥料市场监管,依法惩治销售假冒伪劣肥料的不法行为。省级农业部门要对配方肥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简化登记手续,主动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杜青林强调,全面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项重大措施。各级农业部门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局之年,切实把测土配方施肥作为给农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创造性地工作,深入实际,转变作风,全面扎实地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顺利开展,为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做出新的贡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也是浙江省2 006年10项农业主推技术之一,温岭市作为浙江省首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重点县(市),在过去的一年中,根据省、市部署和要求,以采集土壤样品化验和标准农田普查及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为依据,以科技入户及办方示范为抓手,以建立组织为保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工作。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突出推广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作物,兼顾果蔗等经济作物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了19.83万亩,平均每亩节肥17.2元,增收56.58元,全市累计节本增效1463.80万元,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节本增效效果。为了进一步深入开展该项工作,巩固工作成果,现将测土配方施肥有关技术作如下介绍,供参考:

花卉施肥方法与技

花卉施肥方法与技巧 肥料施用方法 基本原则适时、适地,少量多次、勤施、薄施。尤其是粉状化学肥料,加水稀释的倍数要适中,避免肥伤;肥料的施放位置应尽可能埋置盆缘或离根部较远的地方,避免与植株根部直接接触,不伤及根部;室外植物对养分需求量大,光合作用强,需肥量多,而阴暗处植物需肥量小;植株生长快速,生长势强的需肥量多,生长势弱者需肥少;按照规定浓度,精确配制。 施肥方法一般可分为根部施肥和叶面喷施两种。 1.根部施肥,可分为撒施、穴施、条施和环施。撒施:将肥料均匀地撒布于种植区域的土面上,施用方便,但肥料容易流失,利用率低。条施:在条植作物园中,于作物行间挖沟,将肥料施下后覆土。穴施:在植株近旁挖穴,将肥料施入后覆土,此法适用于需肥较多或较集中的植物。环施:适用于多年生果树,沿果树滴水线挖掘约30cm深的沟,施用后覆土。 2.叶面施肥,将肥料溶于水,形成肥料溶液后喷洒于植物叶片上,使用的肥料应是易溶于水、不含有毒物质且不会灼伤叶片。 叶面施肥的优点:吸收迅速,及时补充养分;可提高叶片光合作用强度、提高叶片呼吸效能和酶的活性;避免养分的固定,利用率高,节约肥料;不受基质(土壤)环境、基质(土壤)条件的限制;及时矫正元素的缺乏症状。 叶面肥的要求:各元素之间的配比要合理,避免元素之间产生颉颃作用;pH 值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5.5—6.5);缓冲能力要强,施用后要保证不因生理反应而使基质的pH值有较大的变化;EC值较低,有较高的使用安全性;原料的纯度高,不含有害的盐离子;微量元素为螯合态,提高微量元素的吸收效果;氮素来源要多种(铵态氮、硝态氮、尿素态氮),配比要合理,保证植物不同时期的营养需求。 提高肥料利用率 施肥可以促进作物生长,但不能盲目施肥,一定要根据不同土壤(介质)条件、不同作物及不同的生育时期有针对性地施肥,否则不但不能促进生长,反而会使植物产生生理障碍,影响正常生长,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施肥措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1.控释肥与水溶性速效肥相结合,缓急相济,保证植物每个生长过程都有充足的养分供给。 2.要严格控制栽培土壤(介质)的酸碱度。根据科学研究得知,大多数营养元素在pH值5.5-6.5之间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有效性高。因此要经常监测、控制土壤(介质)的酸碱度,使营养元素的有效性最高。

园林树木施肥技术

园林树木施肥技术 1、由于树木根群分布广,吸收养料和水分全在须根部位, 因此,施肥要在要根部的四周,不要靠近树干。 2、根系强大,分布较深远的树木,施肥宜深,范围宜大, 如油松、银杏、臭椿、合欢等;根系浅的树木施肥宜 较浅,范围宜小,如法桐、紫穗槐及花灌木等。 3、有机肥料要充足发酵、腐熟,切忌用生粪,且浓度宜 稀,化肥必须完全粉碎成粉状,不宜成块施用。 4、施肥后(尤其是追化肥),必须及时适量灌水,使肥料 渗入土内。 5、应选天气晴朗、土壤干燥时施肥。阴雨天由于树根吸 收水分慢,不但养分不易吸收,肥分还会被雨水冲失,造成浪费。 6、沙地、坡地、岩石易造成养分流失,施肥要深些。 7、氮肥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强,所以浅施渗透到根系分布 层内,被树木吸收;钾肥的移动性较差,磷肥的移动 性更差,宜深施至根系分布最多处。 8、基肥因发挥肥效较慢应深施,追肥肥效较快,则宜浅 施,供树木及时吸收。 9、叶面喷肥是通过气孔和角质层进入叶片,而后运送到 各个器官,一般幼叶较老叶,叶背较叶面吸水快,吸

收率也高。所以实际喷布时一定要把叶背喷匀,喷到,使之有利于树干吸收。 10、叶面喷肥要严格掌握浓度,以免烧伤叶片,最好在阴 天或上午10时以前和下午4时以后喷施,以免气温 高,溶液很快浓缩,影响喷肥或导致药害。 一、园林树木施肥应注意的事项 1. 由于树木根群分布广,吸收养料和水分全在须根部位, 因此,施肥要在要根部的四周,不要靠近树干。 2. 根系强大,分布较深远的树木,施肥宜深,范围宜大, 如油松、银杏、臭椿、合欢等;根系浅的树木施肥宜 较浅,范围宜小,如法桐、紫穗槐及花灌木等。 3. 有机肥料要充足发酵、腐熟,切忌用生粪,且浓度宜 稀,化肥必须完全粉碎成粉状,不宜成块施用。 4. 施肥后(尤其是追化肥),必须及时适量灌水,使肥 料渗入土内。 5. 应选天气晴朗、土壤干燥时施肥。阴雨天由于树根吸 收水分慢,不但养分不易吸收,而肥分还会被雨水冲 失,造成浪费。 6. 沙地、坡地、岩石易造成养分流失,施肥要深些。 7. 氮肥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强,所以浅施渗透到根系分布 层内,被树木吸收;钾肥的移动性较差,磷肥的移动 性更差,宜深施至根系分布最多处。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与现状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与现状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科学施肥工作的具体落实形势,它不仅涉及肥料施用技术、推广服务形势,还包括与肥料有关的管理工作。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我国应用情况回顾纵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我国应用与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1979 年开始的、历时10 年的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为我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奠定了大规模的人力、物力和技术基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这次普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县级土壤肥料分析化验室,配备了相应的技术人员和分析化验人员,按统一规定面积采集土壤样品并进行分析,获得上亿个化验数据,为土壤改良和科学施肥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技术资料。各级土肥站在土壤普查过程中,利用所学握的测试数据和图件资料,按土壤基层分类单元和不同作物,定点连续布置大田科学施肥试验,积累了大量的土壤养分动态变化资料。应用土壤肥力差减法、多水平试验选优法、养分丰缺指标法等方法制定了不同的因土因作物施肥的技术方案。到1993 年全国已有1800 多个县(市)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等科学施肥技术的试验与推广。 1992 年6 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农业部签订定了平衡施肥项目合作协议,在河北省唐山市、黑龙江省双城市、陕西省宝鸡市、江苏省盐城市、浙江省金华市、湖南省邵阳市、四川省泸县7 个主要农作物带开展平衡施肥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国内土肥工作者借

此机会接触到国际上最先进的科学施肥技术、设备和操作管理模式,为农业部和各项目省培养了一批土肥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国内科学施肥工作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该项目共在33 个土壤类型上完成田间试验651 个,获得数据15414 个。同时开展多点、多种形式的示范推广工作,设立对比示范田块2696 块,示范面积达到59 .9 公顷,为指导当地科学施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为目前我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1997 年项目区平均当季化肥利用率为37 3 %,比 1 992 年提高8 2 个百分点。 在科学施肥技术推广的同时,土壤肥料管理体系和监测体系初步建立,土壤监测工作已持续了19 年,连续 3 年以上的国家级土壤监测点 1 57 ,分布在全国 1 7个省(市、区)、95 个县的1 6 个土类上,带动建立省级土壤监测点4000 多个,地、县级20000 个,初步形成了国家、省级两层监测体系的雏型,为掌握和了解我国耕地质量的动态变化情况,指导我国耕地培肥及施肥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现状 2004 年12 月31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2005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中央和省级财政要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 入,新增资金主要安排在粮食主产区集中用于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搞好“沃土工程”建设,增加投入,加大土壤肥力调查和监测工作力度,尽快建立全国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和预警系统,为

城市园林树木的施肥方式与注意事项

城市园林树木的施肥方式与注意事项 好养护园林专家总结了园林树木的施肥方式与园林树木施肥应注意的事项: 1.由于树木根群分布广,吸收养料和水分全在须根部位,因此,施肥要在须根部的四周,不要靠近树干。 2.根系强大,分布较深远的树木,施肥宜深,范围宜大,如油松、银杏、臭椿、合欢等;根系浅的树木施肥宜较浅,范围宜小,如法桐、紫穗槐及花灌木等。 3.有机肥料要充足发酵、腐熟,切忌用生粪,且浓度宜稀,化肥必须完全粉碎成粉状,不宜成块施用。一般情况下建议使用商品有机肥(已经完全了腐熟的过程,不会出现烧苗现象),能够满足生长期苗木的生长所需的养分,使叶片浓绿,根系发达,生长健壮。能够减少土传病害和虫害的发生。 4.施肥后(尤其是追化肥),必须及时适量灌水,使肥料渗入土内。 5.应选天气晴朗、土壤干燥时施肥。阴雨天由于树根吸收水分慢,不但养分不易吸收,而肥分还会被雨水冲失,造成浪费。 6.沙地、坡地、岩石易造成养分流失,施肥要深些。 7.氮肥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强,所以浅施渗透到根系分布层内,被树木吸收;钾肥的移动性较差,磷肥的移动性更差,宜深施至根系分布最多处。 8.基肥因发挥肥效较慢应深施,追肥肥效较快,则宜浅施,供树木及时吸收。 9.叶面肥是通过气孔和角质层进入叶片,而后运送到各个器官,一般幼叶较老叶,叶背较叶面吸水快,吸收率也高。所以实际喷施时一定要把叶背喷匀,喷到,使之有利于树干吸收。建议使用中威快活林春雨一号进行叶面喷施效果更佳。 10.叶面喷肥要严格掌握浓度,以免烧伤叶片,最好在阴天或上午10时以前和下午4时以后

喷施,以免气温高,溶液很快浓缩,影响喷肥或导致药害。 11.城镇园林绿化地施肥,在选择肥料种类和施肥方法时,应考虑到不影响市容卫生,散发臭味的肥料不宜施用。 园林树木施肥应注意的事项 1.由于树木根群分布广,吸收养料和水分全在须根部位,因此,施肥要在要根部的四周,不要靠近树干。 2.根系强大,分布较深远的树木,施肥宜深,范围宜大,如油松、银杏、臭椿、合欢等;根系浅的树木施肥宜较浅,范围宜小,如法桐、紫穗槐及花灌木等。 3.有机肥料要充分发酵、腐熟,切忌用生粪,且浓度宜稀,化肥必须完全粉碎成粉状,不宜成块施用。 4.施肥后(尤其是追化肥),必须及时适量灌水,使肥料渗入土内。 5.应选天气晴朗、土壤干燥时施肥。阴雨天由于树根吸收水分慢,不但养分不易吸收,而肥分还会被雨水冲失,造成浪费。 6.沙地、坡地、岩石易造成养分流失,施肥要深些。 7.氮肥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强,所以浅施渗透到根系分布层内,被树木吸收;钾肥的移动性较差,磷肥的移动性更差,宜深施至根系分布最多处。 8.基肥因发挥肥效较慢应深施,追肥肥效较快,则宜浅施,供树木及时吸收。 9.叶面喷肥是通过气孔和角质层进入叶片,而后运送到各个器官,一般幼叶较老叶,叶背较叶面吸水快,吸收率也高。所以实际喷布时一定要把叶背喷匀,喷到,使之有利于树干吸收。 10.叶面喷肥要严格掌握浓度,以免烧伤叶片,最好在阴天或上午10时以前和下午4时以后喷施,以免气温高,溶液很快浓缩,影响喷肥或导致药害。 11.城镇园林绿化地施肥,在选择肥料种类和施肥方法时,应考虑到不影响市容卫生,散发

盆栽花卉的施肥技术

盆栽花卉的施肥技术 李恒立项城市中等专业学校[摘要]:盆栽花卉生长在少量的栽培介质中,介质不同施肥方法也不同,同时又要依据植物的种类、生长习性、花期来进行分类施肥,因此怎样施肥才能满足花卉的生长发育,就值得深入研究了。 [关键词] 有机肥,无机肥,盆栽花卉,施肥技术 植物体内含94.5%的是碳、氧、氢,它们来自空气和水分;含2%的氮则来自土壤及植物的根瘤固定;其余的钾、钙、磷、硫、镁、锰、铁、硼、铜、钼来自土壤。盆栽花卉生长在少量的栽培介质中,介质中只含有少量的肥料营养,盆栽的种类、生长习性、花期要各自不同,因此只能用施肥的办法来保证花卉的茁壮成长。 1 常用的花卉肥料的种类和使用 1.1有机肥 常用农家肥料,如:牲畜厩肥、堆肥、沼气肥、饼肥、绿肥等,用少量的有机肥和土壤或煤渣混合用于栽培介质。 1.2无机肥 包括化肥中的硫酸铵、尿素、硫酸铜、钼酸铵、花卉复合肥等,长期使用会有盐分累积,要实施间隔浸水或淋水洗盐。 1.3生物肥 各种根瘤菌肥、土壤抗生菌肥、磷细菌肥、钾细菌肥等,盆栽花卉使用较少。 1.4配方液肥

采用化肥和适量的微量元素按不同花卉花卉种类生长所需养分要求,人工配制而成的原液,使用时分别稀释使用。 2 盆栽花卉的施肥原则 2.1适量施肥 盆栽花卉施肥应做到“少吃多餐”,即施肥次数多,每次施肥量要少。一般每6-9天施一次稀薄肥水,“立秋”后16-19天施一次。随花木逐渐长大,施肥浓度逐渐加大,如尿素施用浓度由前期的0.2%逐步加大到1.1%;磷钾肥由1.0%加大到3.0-4.0%。 2.2适时施肥 所说的适时施肥就是在盆花需肥时施用。发现花叶变浅或发黄,植株生长细弱时为施肥最适时期。此外,花苗发叶,枝条展叶时要追肥,以满足苗木快速生长对肥料的需求。花的不同生长时期对肥的需求也不同。施肥种类和施肥量也有所差别。如苗期多施氮肥、可促苗生长,花蕾期施磷肥,可促进花大而鲜艳、花期长。 2.3施肥应掌握温度 盆栽花卉在高温的中午前后或雨天不宜施肥,此时施肥容易伤根,最好在傍晚施肥。秋后、冬季气温低,花卉生长缓慢一般不施肥;夏季气温高,花卉生长旺盛应多施肥,气温高时追肥浓度要低,用量要少,用稀薄肥水追肥要多追几次。 2.4依季节掌握施肥 春夏季节花卉生长快,长势旺,可适量多施肥。入秋后气温逐渐降低,花卉长势减弱,应少施肥。8月下旬至9月上旬应停止施肥,

中国园林植物彩色应用图谱乔木卷

棕榈类植物 (1) 大王椰子 (1) 圣诞棕 (4) 青棕 (5) 狐尾棕 (6) 太平洋棕 (8) 三角椰子 (9) 散尾葵 (10) 黄散尾葵 (14) 美丽直叶榈 (15) 假槟榔 (15) 三药槟榔 (18) 槟榔 (22) 亚历山大椰子 (24) 红槟榔 (24) 红柄椰 (27) 酒瓶椰子 (28) 棍棒椰子 (30) 象鼻棕 (31) 竹马椰子 (32) 棕榈类植物 大王椰子 [科属形态] 名称: 大王椰子别称: 王棕、文笔树、大王棕 棕榈科王棕属。 单干高耸挺直,可达15~20公尺,干面平滑,上具明显叶痕环纹,茎基部会有不定根伸展,幼株基部膨大,成株中央部分稍膨大,膨大部分是含水多的地方,乃为适应旱地生活所产生;羽状复叶长可达3~4公尺,小叶披针形,叶鞘绿色,环抱茎顶,肉穗花序着生于最外侧的叶鞘着生处,花乳白色,雄花:花萼3片,花瓣3瓣,雄蕊6~12;雌花:花瓣啮合状排列,不完全雄蕊6枚,呈齿牙状突起,子房3室,柱头3,

果为浆果,含种子一枚。 [分布习性] 原产地中美洲古巴、牙买加、巴拿马,我国华南、东南及西南省区引已久,半归化[园林用途] 适合盆栽、蔓篱、花坛栽植或丛植。大王椰子因其高大雄伟,姿态优美,四季常青,树干挺直如电线杆,成为热带及南亚热带地区最常见的棕榈类植物,寿命可长达数十年。列植于会堂、宾馆门前,或作为城乡行道树,均十分整齐美观。园林绿化中还常将其三五株不规则种植于草坪之上或庭院一角,再配以低矮的灌木于石头,则高矮错落有致,充满热带风光。北方常将幼龄树盆栽,用于装饰宾馆的门厅、宴会厅和大型会议室,则风采别致,气度非凡。

圣诞棕 [科属形态] 圣诞椰树属,茎单生,稿-6m,基部膨大,有环状叶柄(鞘)痕。叶长1.7-2m,羽状全裂,羽片50-60对,长线形,长35-45cm,宽1.5-2cm,先端下垂;叶脉背面被蔬条状糠秕。果卵球形,长2.5-3.5cm,熟时红色。 [分布习性] 产菲律宾,我国华南及东南省区有引种。 [园林用途] 树形及果美丽,适于庭院栽植,供观赏

2015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实施方案

2015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实施方案 按照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2015年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 以“增产、经济、环保”的施肥理念,推进种粮大户(合作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用配方肥;引导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配方肥生产、供应和推广服务、创新补贴资金使用新机制,增强农民科学施肥技术水平,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增产增收、节能减排。 (一)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免费为300万个农户(种植业合作社)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继续创建国家级农企合作整建制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示范县5个、省级整建制推进示范县4个。建立840个肥料试验点或种粮大户(合作社)使用配方肥(缓释肥料、生物肥)示范区,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入户率、覆盖率和肥料利用率。每个项目县为农民提供面对面指导服务10场次以上;配方肥施用面积达到作物种植面积的30%以上,配方肥用量达到68万吨(折纯)。 具体任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0000万亩,增产粮食44亿斤,节本增效40亿元以上。省级分别抓泰来县、呼兰区孟家乡、五常市长山乡村青松村整体推进试点。每个县(市、区)也要抓3个乡(镇)测土整体推进试点。测土施肥信息上墙覆盖

要达到70~85%的行政村。为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供全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服务,力求每户有一个明白人,每村扶持3个以上测土配方施肥科技示范户。81个项目县(市区)三大作物施肥配方要达到1200个以上,并向社会公布。 2015年,按照3-5年一轮回的测土要求,全省计划测定11万个土样,按照补贴额度,每个项目县(市、区)要采集分析土壤样品500-2000个。统筹安排3414田间肥效试验、肥料利用率试验、缓释肥料免追肥试验、有机肥试验,大豆营养套餐、水稻“四节”栽培技术示范等相关试验数量10个以上。建万亩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2-3个、千亩示范片15-20个、百亩示范方50-70个。因地、因作物引导农民施用缓释肥、生物有机肥、大豆根瘤菌肥等环保型肥料,逐步提升耕地质量。 (二)项目补贴内容及额度 1.补贴内容及额度 (1)土样采集与测试。今年重点为配肥站服务区域的种植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进行采土测试。项目县农技推广中心要指导并组织配肥服务站深入到村屯,帮助或指导农户采样,由项目县(市、区)农技中心负责测试化验。一类项目县采集测定土样2000个。二类项目县采集测定土样1500个。三类项目县采集测定土样1000个。四类项目县采集测定土样500个。每个土样采集、化验费用补贴120~140元(包括采土袋、标签、纸袋、土样制备、化验试剂、水电费、取暖费、运输费、野外调查采样

园林植物施肥研究进展

实用标准文案 园林植物施肥研究进展 课题名称: 学生姓名: 学号: 院系: 专业: 班级: 指导老师: 2010年12月

关键字:植物营养园林植物施肥技术生长发育 摘要:施肥技术在当今社会是很重要的一项措施,它能促进园林植物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为了更深一步地了解肥料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我们必须先要了解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及其基本原理,并且掌握相应的园林植物的施肥技术,使用正确的方法从而达到使园林植物生长发育得更好的效果。 植物营养基本原理 (一)植物营养学: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 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1]。 植物营养学的主要任务:①阐明植物与外界环境间营养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2];②阐明植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运输、分配和转化规律;③通过施肥手段,为植物创造良好的营养环境;④通过改良植物营养性状,提高植物的营养效率和对营养胁迫的适应性;⑤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农产品品质。 植物营养学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3]:①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增产;②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改善品质。③植物营养与生态环境安全:增加土壤养分、补充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调节土壤酸碱度、提高土壤生物和生化活性、减

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4]。 植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5]:①生物田间试验法;②生物模拟试验法;③化学分析法;④数理统计法;⑤核素技术法;⑥ 酶学诊断法。 (二)植物体组成和含量的影响因素:①遗传因素[6]:由遗传因素 控制的对某种元素的吸收积累能力决定了该元素在植物中的含 量。②生长介质:介质中养分含量及有效性,如盐土Na含量高, 酸性土 Al、Fe含量高。③组织和部位:不同的组织和部位积累 的养分有差异。④环境条件:各种环境条件也会显著影响体内的 养分含量[7]。 判断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依据[8]:①如缺少该营养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活史(必要性)。②该营养元素的功不能由其它 营养元素所能代替(专一性)。③该营养元素直接参与植物代谢作 用。如为植物体的必需成分或参与酶促反应等(直接性)。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钼 Mo 铜 Cu 锌 Ze 锰Mn 铁 Fe 硼 B 氯 Cl 硫 S 磷 P 镁 Mg 钙 Ca 钾 K 氮 N 氧 O 碳 C 氢 H 镍 Ni 植物体内三大营养元素是氮、磷、钾。 N:果实大小、色泽,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 P:促进果实和种子的成熟和含磷物质含量。

盆栽花卉的栽培管理

盆栽花卉的栽培管理 广西大学陈丽华 摘要:栽培盆花不同于地栽,由于盆土容量有限,水肥容易短缺,对养护管理的要求也较严格。因此,必须根据花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加强水肥管理,以满足其需要,才能把花养好。本文通过对兰花鼠尾草和薰衣草的盆栽种植,进行水肥养护管理,生长状况的观测,分析总结盆栽花卉的栽培管理方法。 关键词:盆栽花卉;兰花鼠尾草;薰衣草;栽培管理 1材料准备 1.1 材料:兰花鼠尾草、薰衣草的种子;配制好的栽培基质(栽培用土);专用花肥、专用花药等。 1.2 用具:小铁铲、小铁耙、素烧花盆、塑料花盆、浇水壶等。 2栽植(上盆) 栽植又称上盆,是指将苗床中繁殖的幼苗定植于花盆中继续栽培乃至栽植后管理的操作过程,或者说是将地栽的花卉植株移入花盆栽植乃至栽植后管理的操作过程。栽植(上盆)的基本程序: 此次栽培实验直接从种子繁殖开始,在盆里播种,所以没有定植和提压过程。 2.1选盆与封孔 选择适用的花盆,原则上是“小苗用小盆,大苗用大盆”(同时也应考虑植株生长后的最终大小)。用瓦片或碎砖盖住花盆的排水孔(某些对积水敏感的植株尚需在花盆底部覆盖一层1~2cm的砖渣或砂子)。兰花鼠尾草选用高度为25cm、直径为25cm的素烧花盆,薰衣草选用高度为20cm、直径为20cm的塑料花盆。 2.2加土与播种 先向花盆底部填入事先准备好的颗粒较大的培养土,厚度约3cm,再加入栽培所用颗粒较小的一般培养土。将准备好的兰花鼠尾草和薰衣草的种子均匀分布在花盆内,在覆盖一层薄薄的培养土。(注意覆盖种子的土层不能太厚,培养土不能太满,要留有一定的空间) 2.3浇水 用细孔喷水壶浇水,常须浇2—3遍直至排水孔有水流渗出。(注意一定要浇透浇足水,以保证种子的成活)。将盆花摆放于遮阳网下阴凉处,期间经常浇水(每天一次,见干就浇,不干不浇,浇就浇透),以使其顺利发芽。

论测土配方施肥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论测土配方施肥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摘要:农?I种植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一部分,也是现代农?I发展的主要产?I。在农?I种植期间,控制好土壤肥料的使用有助于农作物产量的提升。经过长期研究发现,测土配方施肥是农作物产量的保证,有助于农?I种植的正常进行。针对这一点,主要分析了测土配方施肥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测土配方施肥;重要性;发展前景 1、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的目的意义 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可使化肥作用发挥最大,污染降到最低,充分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促进经济合理施用肥料,达到增加产量又降低成本,对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0年9月,农?I部在江苏南京召开全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会议“十二五”期间,将紧紧围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这个重点,以示范县(场)创建为“抓手”,把创建过程中探索成功的测土配方施肥的工作机制、组织方式和技术模式整建制推而广之,最终带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更大范围内推广普及。 2、农?I施肥存在的问题 2.1肥料选择 双氯肥是指用氯化铵、氯化钾生产的复合肥,含氯约

30%,这种肥料常会烧坏幼苗,需定期浇水。盐碱地对氯敏感的作物要禁止采用含氯肥料。如果叶(茎)菜的氯化钾肥料运用过多,则会给蔬菜的正常生长带来不利影响,让蔬菜的质量也随之降低。 2.2施肥深度 农作物种植需要注意施肥的深度,这是由于肥料的挥发时间较早,若不控制施肥深度则会降低肥料的使用效率。一般情况,肥料应施于种子或植株侧下方15~25cm处。 2.3营养元素 农民在种植时存在错误的观念,认为大量使用某种营养元素会加快作物的生长,这种观点导致农民过度依赖于营养元素,给农作物的生长带来破坏。 2.4操作不当 农民在施肥过程中操作不当,常引起肥害而造成烧苗、植株萎蔫等现象。 3、土配方施肥技术的作用 3.1提高作物产量 只有保证农作物产量才能确保经济收益,这些都是农?I 种植地的最终目标。从目前农?I种植状况看,植物需要具备的营养元素有C、H、O、N、P、K、Ca、Mg、S、Si、B、Mn、Mo、zn、Cu、Cl等16种,而大部分营养来源于土壤的吸收。对于植物的营养而言,其需要符合相关的标准:营养元素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