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羊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羊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羊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羊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羊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目录

沙门氏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坏死杆菌病 (4)

大肠杆菌病 (6)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9)

羊败血性链球菌病 (12)

小反刍兽疫 (15)

传染性脓包(羊口疮) (24)

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病,又名副伤寒,是各种动物有沙门氏菌引起的疾病总称。临诊上多变现为败血症和肠炎,也可使怀孕母畜发生流产。

本病遍发于世界各地,对牲畜的繁殖和幼畜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许多血清型沙门氏菌,可使人感染和发生食物中毒。

病原

沙门氏菌属是一大属血清学相关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沙门氏菌属可分为5个亚属,亚属下为血清型,共有2020个血清型。兽医上重要的沙门氏菌血清型几乎都在亚属Ⅰ中。我国发现的血清型约近200个。许多型沙门氏菌具有产生毒素的能力,尤其是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毒素有耐热能力,75℃经1h仍有毒力,可使人发生食物中毒。

流行病学

沙门氏菌属中的许多类型对人、家畜和家禽以及其他动物均有致病性。各种年龄的畜禽均可感染。但幼年动物较成年动物易感。在猪,

本病常发生于6月龄以下的仔猪,以1~4月龄者发生较多。在牛,以出生30~40天以后的犊牛最易感。在羊,以断乳龄或断乳不久的最易感。

病畜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它们可有粪便、尿、乳汁以及流产的胎儿、胎衣和羊水排出病菌,污染水源和饲料等,经消化道感染健畜。病畜与健畜交配或用病公畜的精液人工授精可发生感染。此外,子宫内感染也有可能。有人认为鼠可传播本病。

据观察,众多健康的畜禽的带菌现象(特别是鼠伤寒沙门氏菌)相当普遍。当外界不良因素使动物抵抗力降低时,病菌可变为活动化而发生内源性感染,病菌连续通过若干易感家畜,毒力增强而扩大感染。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育成期羔羊常于夏季和早秋发病,孕羊则主要在晚冬、早春季发生流产。

本病在畜群中发生后,一般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有些动物还可表现为流行性。

下列因素可促进本病的的发生:环境污秽、潮湿,棚舍拥挤,粪便堆积;饲料和饮水供应不良;长途运输中气候恶劣、疲劳和饥饿;内寄生虫和病毒感染;分娩、手术;母畜缺乳;新引进家畜未实行隔离检疫等。

症状

羊主要有鼠伤寒沙门氏菌、羊流产沙门氏菌、都柏林沙门氏菌引起。本病据临床表现分为下列二型。

(1)下痢型病羊体温升高达40~41℃,食欲减退,腹泻,排粘性带血稀粪,有恶臭。精神萎顿,虚弱,继而卧地,经1~5天死亡。有的经历2周后可康复。发病率30%,病死率25%。

(2)流产型沙门氏菌自肠道粘膜进入血液,被带至全身各个器官,包括胎盘。细菌经母血进入胎儿血液循环中。怀孕绵羊于怀孕的最后1/3期间发生流产或死产。产前产后数天,阴道有分泌物流出。病羊产下的活羔,也表现衰弱、萎顿、卧地,并可有腹泻,不吮乳,往往于1~4天内死亡。流产率和病死率可达60%。

病理剖检

下痢型病羊真胃和肠道空虚,粘膜充血,有半液状内容物。粘膜上有粘液,并含有小的血块,肠道和胆囊粘膜水肿。肠系膜淋巴结一般增大充血。心内外膜有小出血点。

流产型流产的、死产的胎儿或生后一周内死亡的羔羊,变现败血症病变。死亡母羊有急性子宫炎。流产或死产者其子宫肿胀,常含有坏死组织、浆液性渗出物、和滞留的胎盘。

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只能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从病畜的血液、内脏器官、粪便,或流产胎儿胃内容物、肝、脾取材,做沙门氏菌的分离和鉴定。近年来单克隆抗体技术已用来进行本病快速诊断。

防制预防本病常用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发病诱因,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采用添加抗生素的饲料添加剂,不仅可有预防作用,还可促进畜禽的生长发育,但应注意地区抗药菌株的出现,如发

现对某种药物产生抗药性时,应改用另药。本病必须严格贯彻消毒、隔离、检疫、药物预防等一系列综合性防治措施。

本病的治疗可选用药敏试验有效的抗生素,如土霉素、氯霉素等,并辅以对症治疗。呋喃类(如呋喃唑酮)和磺胺类(如磺胺嘧啶和磺胺二甲嘧啶)药物也有疗效,近年对该病治疗新药较多,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亦可选用高免血清或耐过羊的血制得的血清配合抗生素进行治疗。

坏死杆菌病

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多种畜禽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临床表现皮肤。皮下组织和消化道粘膜的坏死,有时在内脏形成转移性坏死灶。

病原坏死杆菌为格兰仕隐性、不能运动、不形成芽胞和荚膜的多形性厌氧菌。小者呈球杆菌(0.5~1.5μm×0.5μm);大者呈长丝状,其大小为(0.75μm×100~300μm),且多见于病灶及幼龄培养物中。普通苯胺染料可以着色,用稀石碳复红液或碱性美蓝加温染色,则出现浓淡不均匀着色。

坏死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在土壤、污泥塘、动物饲养场等处均可发现,甚至常见于健康家畜的粪便内。

不均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直射阳光经8~10h死亡;60℃30min 即可杀死;2.5%克辽林、0.5%石碳酸、1%福尔马林经20min,1%高锰酸钾溶液经10min,5%来苏尔经5min可杀死本菌。

流行病学该病侵害各种哺乳动物和禽类,如绵羊、山羊、牛、马、猪、鹿、兔、鸡等,其中以猪、绵羊、牛、马最易感。人也偶尔感染,在动物的皮肤、口腔、肺部形成脓肿。实验动物家兔和小鼠最感,可在内脏中形成坏死性脓疡。

传染来源是病畜或带菌动物,常由粪便排出病原菌,污染土壤、死水坑、畜舍、饲料和垫草,通过损伤的皮肤和粘膜而感染,身体任何部分都能成为传染门户。通常以蹄和四肢皮肤、口腔黏膜和生殖器粘膜发生较多。特别是在饲养管理不良、圈舍潮湿、家畜营养缺乏时,最易发病。常发生于多雨、潮湿和炎热季节,以5~10月份最为多见。

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1~3d,或1~2周。

绵羊坏死杆菌病多见于山羊,常侵害蹄部,引起腐蹄病。蹄间隙、蹄踵和蹄冠红肿,有时蹄甲脱落。绵羊羔还可发生疮,在鼻、唇、眼部甚至口腔发生结节、水泡、随后成棕色痂块。重症病例若治疗不及时,往往由于在内脏器官形成转移性坏死灶而死亡。

可见实质器官发生坏死灶。或口腔及胃肠黏膜有纤维素—坏死性炎症。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可作出诊断。必要时,可进行细菌检查,从病、健组织交界处采取材料涂片,用稀释石碳酸复红或碱性美兰加热染色,可发现着色不均细长丝状坏死杆菌。

防制

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养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粪便,勤换垫草,保持畜色清洁干燥。避免畜群拥挤和争食咬斗,防止发生创伤,如有创伤,则及时处理。注意蹄部的护理,不在低洼潮湿的地区放牧。

高床饲养的应注意检查创面是否有铁丝、铁钉等硬物,以防扎伤羊只蹄部。

治疗

先清除患部坏死组织后,用3%来苏尔溶液或1%高锰酸钾冲洗,或用6%福尔马林、30%硫酸铜脚浴,然后用抗生素软膏涂抹。为防止硬物刺激,可将患部用绷带包扎。当发生转移性病灶时,应进行抗生素全身治疗。

大肠杆菌病

大肠杆菌(Colibacillosis)是Escherich于1885年发现,直到20世纪中叶,才认识到该菌某些血清型具备致病性或者条件致病性,是引起动物和人败血症或严重腹泻的病源之一。依据致病机理的差异,可以将致病性大肠杆菌分为致病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肠产毒性大肠杆菌、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4种。随着大型集约化畜牧业的发展,致病性大肠杆菌对养殖业造成的损失日益明显,一般以侵袭羔羊为主,故又称羔羊大肠杆菌病。

病原羊大肠杆菌病病原属肠杆菌科,埃希菌属中的大肠埃希菌,此菌在羊肠道内正常寄居,构成固定的细菌群,当羊正常生理机能受到破坏,致使羊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发生改变,导致大肠杆菌的生

物特性发生变化而由正常菌群转变成本病的主要致病菌群,在出生不久,机体功能不健全,以及抵抗力不强的羔羊更为明显。

特性本菌抵抗力中等,但是各个菌株之间可能有差异。一般均可用巴氏消毒剂杀死。常用消毒药几分钟内即可将其杀死。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可以存活不超过1个月,在寒冷而干燥的环境中存活较久,各地分离的大肠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差异较大,并且极易产生耐药性。

流行病学患病动物和带菌动物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通过粪便排出的病菌,散布于外界,污染水源饲料以及母畜的乳头和皮肤。当幼畜吮乳、舔毛是经消化道而感染。某些血清型菌株也可以经鼻咽部粘膜侵入动物体,并导致脑膜炎;或经子宫、产道、脐带、输卵管等感染。本病既可以水平传播又可以垂直传播,所以加强消毒及卫生管理工作和母羊配种前接种大肠杆菌疫苗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所在。

流行特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发生于出生数日至6周龄的羔羊,有些地方3~8月龄的羊也有本病的发生;肠型多见于7日龄以内的初生羔羊。呈地方流行,也有散发,该病的发生与气候不良、营养不足、场地潮湿污秽等有关系。放牧季节很少发生,冬季舍饲季节常发。集约化养殖场,羊密度过大,通风换气不良、饲养管理工具及环境消毒不彻底,可以加速本病的流行。另外,营养失调,如缺乏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或蛋白质饲料偏高,母乳不足等也可导致羔羊发生大肠杆菌病。

临诊症状羊大肠杆菌病潜伏期为数小时至1~2天。根据症状

不同可将其分为败血性和肠炎型两种。

肠炎型又称大肠杆菌性羔羊痢疾,多发于7日龄以内的羔羊。病初体温升高至40~41℃,不久即下痢,体温降至正常或略高。粪便开始呈黄色或灰色半液状,后呈液状,含气泡,有时混有血液和粘液,肛门周围、尾部和臀部皮肤被粪便污染。病羔羊腹痛、弓背、虚弱、严重的脱水、衰竭、卧地不起,有时候出现痉挛。如治疗不及时,可在24~36小时内死亡,病死率15%~75%。

败血型主要发生于2~6周龄的羔羊,病羔体温升至41~42℃,精神萎顿,四肢僵硬,迅速虚脱,运动失调,头常弯向一侧或向后仰,视力障碍、磨牙等。有的出现关节疼痛等关节炎症状,个别发生胸膜肺炎,听诊啰音,还有的频死期从肛门流出稀粪,呈急性经过,多以4~12小时死亡,死亡率可达80%以上。

另外,近年来也有育肥羊和成年羊感染大肠杆菌的报道。有些地区3~8月龄育肥羊发生败血性大肠杆菌病,发病急,死亡快。成年羊感染大肠杆菌的一般临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很少死亡。

病理变化肠型患病羔羊剖检可见到尸体严重脱水,真胃、小肠和大肠内容物呈黄色半液状。粘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发红;胃膨胀,粘膜充血。有的肺脏呈初期炎症病变。从肠道各部分分离到致病性大肠杆菌。

败血型患病羊急性死亡是,一般无明显肉眼可见病变。病程稍长者可以从各内脏分离到大肠杆菌。剖检可见胸、腹腔和心包大量积液,内有纤维素;某些关节部位,尤其是肘、腕关节肿大,包膜下有

小出血点;肺的心叶、尖叶、隔叶均有较大面积的充血、出血性病变,水肿明显,边缘增厚;脾脏出血、淤血,呈紫黑色;大肠内粪便干燥,肠淋巴结水肿、出血;肾皮质小点出血,髓质充血,有时切面有泡沫样液体流出,甚至肾有软化现象。

肠炎型有时可见化脓性—纤维素性关节。从肠道各部分分离到致病性大肠杆菌。剖检尸体严重脱水,真胃、小肠和大肠内容物呈灰黄色,粘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发红。有的肺呈初期炎症病变。

羔羊大肠杆菌病症状有时与羊传染性胸膜肺炎、B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羔羊痢疾相似,诊断时注意区别。

治疗本病的急性经过,患羊往往来不及救治即死亡。加之由抗菌药物滥用,目前真正敏感的抗菌药物并不多,根据需要,采集样本,进行药敏试验筛选。也可以用改善肠道菌群的活菌制剂治疗。

预防疫苗接种,用羊大肠杆菌病灭活苗,全群普防,每年接种3次或两年接种5次,疫情严重场圈,母羊配种前接种一次绵羊、山羊败血型大肠杆菌都有较好免疫效果。(皮下注射,3月龄以上2ml/只;3月龄以下0.5~1.0ml/只。免疫期5个月)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羊支原体肺炎,又称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支原体所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胸和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素性炎症,取急性和慢性经过,病死率很高。

病原引起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体为丝状支原体山羊亚

种。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对红霉素高度敏感,对青链霉素不敏感。但是绵羊支原体对红霉素有一定的抵抗力。

流行病学在自然条件下,丝状支原体亚种只感染山羊。3岁以下的山羊最易感染,而绵羊支原体肺炎则可以感染山羊和绵羊。本病呈地方性流行,接触传染性强,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染。阴雨连绵,寒冷潮湿,羊群密集,拥挤等因素,有利于空气飞沫传染的发生;多发生在山地和草原,主要见于冬季和早春枯草季节,羊只营养缺乏,容易受寒感冒,因而机体抵抗力下降,较易发病,发病后病死率也较高。

新疫区爆发,几乎都是引进或迁入病羊或带菌羊而引起。在牧区,健康羊可能由于放牧时与染疫羊发生混群而受害。发病后在羊群中迅速传播,20天左右可波及全群。冬季流行期平均为15天,夏季可维持2个月以上。

症状潜伏期短者5~6天,长者3~4周,平均为18~20天。根据病程和临床症状,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型。

最急性病初体温升高,可达41~42℃,极度萎顿,食欲废绝,呼吸急促而又痛苦的鸣叫。数小时后出现肺炎症状,呼吸困难,咳嗽,并流出浆液性鼻液,肺部叩诊成浊音和实音,听诊肺部肺泡音减弱、消失或捻发音。12~36小时内渗出液充满肺并进入胸腔,病羊卧地不起,四肢直伸,呼吸困难,每次呼吸则全身颤动;粘膜高度充血,发绀;目光呆滞,呻吟哀鸣,不久窒息而亡。病程一般不超过4~5天,有的仅为12~24小时。

急性最常见。病初体温升高,继之出现短而湿的咳嗽,伴有浆液性鼻漏。4~5天后,咳嗽变干而痛苦,鼻液转为粘液、脓性病程铁锈色,粘附于鼻孔和上唇,形成干涸的棕色痂垢。多在一侧出现胸膜炎变化,叩诊有实音区,听诊呈支气管呼吸音和摩擦音,按胸壁表现敏感,疼痛。这是高热稽留不退,食欲锐减,呼吸困难和痛苦呻吟,眼睑肿胀、流泪、眼有粘液、脓性分泌物。口半张开,流泡沫状唾液,头颈伸直,腰背拱起,腹肋紧缩,怀孕羊70%~80%发生流产。最后病羊卧倒,极度衰弱萎顿,有的发生膨胀和腹泻,甚至口腔中发生溃疡,唇、乳房等部皮肤发疹,频死前体温下降至常温下,病期多为7~15天,有的可达1个月。幸而不死的转为慢性。

慢性多见于夏季。全身症状轻微,体温降至40℃左右。病羊间有咳嗽和腹泻,鼻涕时有时无,身体衰弱,被毛粗乱无光。在此期间,如饲养管理不良,与急性病例接触或机体抵抗力由于种种原因而降低时,很容易复发或出现并发症迅速死亡。

病理变化多局限于胸部。胸腔常带有黄色液体,有时多只500~2000ml,暴漏于空气后期中有纤维蛋白凝块。急性病例的损害多为一侧,有两侧纤维素性肺炎;肝变区凸出于肺表,颜色有红色至灰色不等,切面呈大理石样;纤维素渗出液的充盈适当肺小叶间组织变宽,小叶界限明显,支气管扩张;血管内血栓形成。胸膜变厚、粗糙,上有黄色纤维素层附着,直至胸膜与肋膜,心包发生黏连。支气管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并溢血点。心包积液,心肌松弛、变软。急性病例还可见肝、脾肿大,胆囊肿胀,肾肿大和膜下小溢血点。病程

稍长者,肺肝变区结缔组织增生,甚至有包囊化的坏死灶。

诊断由于本病的流行规律、临床症状和病例变现都很有特征,根据这三个方面做出综合诊断并不困难。确诊需要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和血清试验。羊巴氏杆菌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有类似之处,注意区别。

预防免疫接种,用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支原体肺炎)灭火苗预防。6个月以上的山羊每只接种5ml,6个月以下的每只接种3ml能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平时预防,除加强一般措施外,关键是防止引入病羊或迁入带菌羊,新购入羊需要隔离观察后,方可混入大群。

治疗用新胂凡纳明(914)静脉注射,证明能有效的治疗本病。也可选用敏感药物注射,加强护理,结合饮食疗法和必要的对针疗法。

羊败血性链球菌病

本病是C群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也称羊链球菌病。该病以咽喉部及颌下淋巴结肿胀、大叶性肺炎、浆液性肺炎、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呼吸异常困难、全身出血性败血症、胆囊肿大为特征。绵羊最易感,山羊次之。

流行病学病羊和带菌羊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该病主要经呼吸道或损伤的皮肤传播;病菌通常存在于病羊的各个脏器以及各种分泌物、排泄物中,在鼻液、气管分泌物和肺胀含量很高,经呼吸道排出病原体,容易造成该病的呼吸道传播。另外,损伤的皮肤、粘膜,吸血昆虫叮咬也是该病的传播途径。病死羊的肉、骨、皮、毛等可以散播病原,在本并传播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羊链球菌主要发生绵羊,山羊次之。新疫区多呈流行性发生,危害严重;老疫区则呈地方性或散发性流行。本病的发生与气候变化有关。在冬春季节发病,发病率为15%~25%死亡率达到80%以上。

症状本病的潜伏期,自然感染为2~7天,少数长达10天。

最急性型病羊初发症状不易发现,常于24小时内死亡,或在清晨检查圈舍时发现死于圈舍内。

急性型病羊体温升高到41℃以上,精神萎顿、垂头、弓背、呆立、不愿走动。食欲减退或废绝,停止反刍。眼结膜充血,流泪,随后出现浆液性分泌物。鼻腔流出浆液性脓性鼻汁。咽喉肿胀,咽背和颌下淋巴结肿大,呼吸困难,咳嗽。粪便有时带有粘液或血液。怀孕羊阴门红肿,多发生流产。最后衰竭道地。多数窒息死亡,病程2~3天。

亚急性型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流粘液性透明鼻液,咳嗽。呼吸困难。粪便稀软带有粘液或血液。嗜卧、不愿走动,走时步态不稳。病程7~14天。

慢性型一般轻度发热、消瘦、食欲不振、腹围缩小、步态僵硬、掉群。有的病羊咳嗽,有的出现关节炎。病程一个月左右,转归死亡。

病理变化特征性病理变化以败血症为主;可见各个脏器广泛性出血、淋巴结肿大、出血。鼻、咽喉和气管粘膜出血。肺水肿或气肿,出血,出现肝变区。胸腔、腹腔及心包液增量。心冠沟及心内外膜有小点状出血。肿大呈泥土色,边缘钝厚,包膜下有出血点;胆囊肿大2~4倍,胆汁外渗。肾脏质脆,变软,出血梗塞,包膜不易剥离。

各个器官浆膜面附有粘稠的纤维素性渗出物。

诊断该病原可以引起人的感染,因此,在临诊诊断和实验室取样检测过程中要做好个人保护。

根据发病地区的流行情况,查看是否有链球菌病的发展史。临诊见咽喉肿胀,咽背和颌下淋巴结肿大,有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剖检见到全身性败血性变化,各脏器浆膜面常覆盖有粘稠、丝状的纤维素样物质等变化,可以初步诊断。

羊链球菌病、羊巴氏杆菌与羊梭菌性疾病有很多相似之处,应注意鉴别:羊巴氏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杆菌,患病羊鼻孔出血,有恶臭血便,羊链球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羊梭菌病患病羊没有全身广泛性出血变化。

防治1、治疗治疗要考虑对症辅助治疗,在应用抗链球菌药物的同时,还要采取退热、强心、补液等辅助疗法。这样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羊群一旦发病,应立即隔离,病羊及早治疗。早期可以选用抗生素治疗防止激发感染;重症羊可以注射尼可刹米缓解呼吸困难等对症疗法。对于局部脓肿的病例可配合局部疗法,将脓肿切开,清除脓汁,然后清洗消毒,涂抹抗生素。

2、预防对于该病的防控,预防是关键。首先要注意注射羊败血性链球菌活疫苗每年秋天免疫一次。要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抓膘、防寒保暖工作。不从疫病区购进羊和羊肉、皮毛等产品,污染圈舍要彻底消毒。

疫区羊群羊败血性链球菌活疫苗全群普免,必要时每年秋、冬或

春、秋免疫两次。发生疫情时,健康羊紧急尾根部皮下(其他部位不得注射)注射一头份,隔离病羊,参照细菌感染及败血症进行治疗。

3、疫情应急措施

羊群发现该病后要立即隔离病羊,健康羊立即用抗生素预防3天,之后注射羊败血性链球菌活疫苗紧急预防,对发病羊尽早进行治疗,被污染的圈舍、围栏、场地、器具等有20%生石灰、3%来苏尔等彻底消毒。

小反刍兽疫

小反刍兽疫又叫小反刍兽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小反动物的一种急性、烈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山羊、绵羊及一些野生小反刍动物。该病的临诊表现与牛瘟相似,故也称为伪牛瘟。其特征是发病急剧,高热稽留,眼鼻分泌物增加,口腔糜烂、腹泻与肺炎;发病率高达100%,严重爆发时致死率100%,危害相当严重,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目前,未见有人感染该病的报道。

图1、小反刍兽疫历史疫点分布图,来源:OIE

小反刍兽疫与1940年在象牙海岸首次记述的,直到1942年才确认是一种新病。现流行于非洲、阿拉伯半岛及大多数中东国家和南亚、西亚等。自2003年以来,我国周边国家均爆发了大规模的小反刍兽疫疫情有的是接种灭活不严的疫苗导致发病。

理化特性小反刍兽疫病毒的抵抗力不强,在50℃半个小时即死亡,在4℃12个小时和PH6.7~9.5之间最稳定。试验感染山羊的尸体,在4℃保存8天后,从淋巴结内仍然可以找到PPRV但是滴度显著降低。

病原小反刍兽疫病毒(PRRV)毒科麻疹病毒属,同属于其他成员还有牛瘟病毒(RPV)、犬瘟热病毒(CDV)、海豹瘟病毒(PDV)和麻疹病毒(MV)。PPRV与牛瘟病毒(RPV)相互之间有血清相关性,能产生交叉保护,过去曾认为是牛瘟病毒的变异株,临床上也有利用麻疹疫苗成功预防牛瘟的报道,足以证明其血清相关性。20世纪70年代证明PPRV为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新成员。

流行病学自然发病主要山羊、绵羊、羚羊、美国白尾鹿等小反刍动物,但山羊发病时比较严重,时常呈最急性型,很快死亡。绵羊次之,一般呈亚急性经过而后痊愈,或不呈现病状。野生动物、牛、猪等偶尔隐性感染,通常为亚临床经过。2~18个月的幼年动物比成年的易感。

该病的传播主要为患病动物和隐性感染者,处于亚临床症状的羊尤为危险。病畜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均含有大量病毒。

本病通过直接接触患病动物和隐性感染者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传

染,也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还可能经人工授精或胚胎移植感染,感染的母羊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45天期间经乳汁传染。尚无间接传染的病例报道。非疫区多因引入感染动物而扩散,故需要管制感染动物及相关物品的移出。患病羊康复后不会成为慢性带毒者。病毒在体外不易存活。

本病的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在首次爆发时易感动物群的发病率可达100%,严重时致死率达100%;中度爆发时致死率达50%。但在老疫区,常为零星发生,只有在易感动物增加时才可发生流行。幼年动物发病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临诊症状由于动物样品、年龄差异以及气候和饲养管理条件不同而出现的敏感病不一样,主要表现以下几个类型。

1、最急性型常见于羊。在平均2天的潜伏期后,出现高烧(40~42℃),精神沉郁,感觉迟钝,不食,毛竖立。同时出现流泪及浆液、粘性鼻液。口腔黏膜出现溃烂,或在出现之前死亡。但是常见齿龈充血,体温下降,突然死亡。整个病程5~7天。

2、急性型潜伏期为3~4天,症状和最急性的一样,但病程较长。自然发病多见于山羊和绵羊,患病动物发病急剧,高热41℃以上,稽留3~5天,初期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鼻镜干燥,口鼻流脓性分泌物,并很快堵塞鼻孔,呼出恶臭气体。口腔黏膜和齿龈充血,进一步发展为颊粘膜出现广泛性损害,导致涎液大量分泌排出;从发病第5天起,粘膜出现溃疡性病灶,感染部位包括下唇,下齿龈等处,严重病例可见坏死病灶波及齿龈、腭、颊部及乳头、舌等处。舌被覆

盖一层为微白色浆液性恶臭的浮膜,当向外牵引时,即漏出鲜红和很容易出血的粘膜。后期常出现带血的水样腹泻,病羊严重脱水,消瘦,常有咳嗽,胸部啰音以及腹式呼吸表现。死前体温下降。幼年动物发病严重,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母畜常发生外阴—阴道炎,常伴有粘液脓性分泌物,孕畜可发生流产。病程8~10天,有的并发其他病而死亡,有的痊愈,也有的转为慢性型。

3、亚急性型或慢性型病程延长至10~15天,常见于急性期之后。早期的症状和上述相同。口腔和鼻孔周围以及下颌部发生结节饥饿脓包是本型晚期的特有症状,易与传染性脓包混同。

图表1眼鼻排出大量分泌物

图表2鼻腔排出大量分泌物、卡他性、脓性

图表3结膜炎眼分泌物增加

图表4口腔有溃疡

图表5口腔有坏死

羊常见疾病及治疗(优.选)

羊快疫 羊快疫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不同品种的羊均可感染,以一岁以内,膘情好的多发。发病季节多在初春和秋末。其特征是死快,真胃和十二支肠出血水肿和坏死。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一)、临床症状 突然发生,往往不出现临床症状,急性死亡。病程稍长的病羊离群独处,卧地,不愿走动,强迫行走时,运动失调。腹部膨胀,有疼痛感,排出黑色稀粪,磨牙。体温一般正常,饮食欲废绝。发病后通常数分钟至数小时痉挛而死,很少延长一天以上的病例。 (二)、病理变化 尸体迅速腐败,膨胀,剖开有恶臭,天然孔流出血样液体,可视粘膜充血呈兰紫色。胸腹腔及心包积液,心内外膜有出血点。肝肿大,呈土黄色。真胃和指肠出血水肿和坏死。 (三)、诊断要点 羊快疫由于病程短,缺乏特征病状,要结合流行病学和病理解剖变化综合判定。 (四)、预防与治疗 1、由于病程短,来不及治疗,所以应注射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三联苗进行预防。对病死羊应深埋,对用具,圈舍用20%漂白粉或3%烧碱液消毒。 2、0.5%高锰酸钾溶液250毫升,灌服,每天一次。

3、非常粉针和注射用硫酸链霉素,每公斤0.2—0.5万单位,败血康10—20毫升,分别肌肉注射,每天2次。 3、来一针注射液,每头每次2—20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 羔羊痢疾 羔羊痢疾主要是B型产气荚膜杆菌引起初生羔羊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本病发生于7天以内,以2-3天发病最多。病羔是主要传染源,病源随粪便排除,污染羊圈,用具母羊体表和乳头,健康羔羊经消化道,脐带或伤口传染。其特征是剧烈腹泻和神精症状,死亡率很高,给羊业带来严重的危害。 (一)临床症状 潜伏期1-2天。病初羔羊精神萎顿,垂头弓背,不吮乳。腹胀腹痛,腹泻,粪便呈粥样或水样,颜色呈灰白色,黄色或黄绿色,恶臭。病羔虚弱脱水,眼球下陷,皮毛粗乱,卧地不起而发生死亡。 (二)病理变化 真胃内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小肠充血,发红,溃疡,肠子膜淋巴结肿大,充血。心包积液,心内膜有出血点,肺充血或瘀血。 (三)诊断要点 7日龄以内羔羊下痢,很快死亡,即可诊断为羔羊痢疾。 (四)预防与治疗

常见羊病及其防治方法

羊主要传染病及其防治方法1、口蹄疫它是由偶蹄兽共同晚染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 (1)流行情况:该病侵害多种动物(羊、牛、猪、骆驼等)和人。传染源是病畜和带毒动物,经消化道和呼吸侵入,也可随空气流动传播,无季节性。 (2)症状:患羊发病后体温升高到40、5-41、5度。精神不振,口腔粘膜、蹄部皮肤形成水疱,疱破后形成溃疡和靡烂。病羊表现疼痛,流涎,涎水呈泡沫状。常见的部位唇内面、齿龈,舌面及颊部粘膜,有的在蹄叉,蹄冠,有的在乳房,水疱破裂后眼观形成痕。羔羊易发生心肌炎死亡。有时呈现出血性胃肠炎,临床与羊传染性脓疱病鉴别:羊传染性脓疱病发生于1周岁以下的幼龄羊,特征:口唇郏部水疱、脓疱及疣状痂,在齿龈,舌面、唇内也有脓、疣状厚痂的疱,但不流涎。初期体温变化不大。 (3)防治方法 (一)发病后要及时上报,划定疫区,由动物检疫部门的扑杀销毁疫点内的同群易感家畜;被污染圈舍、用具,环境严格彻底消毒;封锁疫区防止易感畜及其产品运输,把病源消灭在疫区内。 (二)对威胁区的易感家畜紧急接种疫苗防止疫病的扩散。(三)该病只能预防,无治疗药品,不准治疗。

2、羊快疫 本病病原为腐败梭菌引起的,发生于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特征是发病菌突然病和被子短,真胃出血,炎性损害。 (1)流行特点:腐败梭菌常以芽胞形式分布于低洼草地,耕地及沼泽之中。羊采食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芽胞进入羊消化道,多数不发病。在气候骤变,阴雨连绵、秋、冬寒冷季节,引起羊感冒或机体抗病能力下降,腐败梭菌大量繁殖,产生外毒素引起发病死亡。 (2)临床症状:发病突然,不见症状在放牧或早晨死亡。急性病羊表现为愿行走,运动失调,腹围膨大,有腹痛,腹泻,磨牙,抽搐,最后衰弱昏迷,口流带血泡沫。多在数分钟至几小时死亡,病程极为短促。 (3)防治措施 (一)该病以预防为主。用羊三联苗搞预防注射。湿苗每年春秋两次,子苗每年一次。 (二)羊以舍饲为好,防止放牧时误食被病菌污染饲料和饮水。 (三)注意舍内的保暖通风,饲料更换时要逐渐完成,不要突然改变。 (四)治疗:可肌注青毒素每次80-160万单位,首次剂量加倍,每天3次,边用3-4天。或内服磺胺脒0。2克/公斤体重,第二天减半,连用3-4天。

羊病大全跟呼吸道

羊病大全 --------呼吸系统疾病 河南天行健动物药业技术部整理提供

河南天行健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动物疾病咨询服务起家的兽药服务公司,主要研发方向为动物血液血清抗体的研究,致力于动物疾病治疗的快速、有效、便捷。公司重视动物疾病的系统性研究,经过与养殖户的多年沟通与调研。 整理出养羊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疾病预防治疗方案,资料免费供养殖户朋友分享,帮助养羊的朋友一起健康养羊。对于有资料需要的朋友可以搜索公司网站---天行健动物药业向在线客服索取养羊资料。 全套羊病基础资料分为: 传染性疾病、寄生虫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产科疾病、外科疾病、代谢性疾病、羔羊疾病、流行病。

目录 呼吸系统疾病 (3) 鼻炎 (3) 溃疡性鼻炎 (4) 鼻出血 (5) 喉头炎 (6) 支气管炎 (7) 肺炎 (9) 化脓性肺炎 (10) 肺坏疽 (11) 呼吸系统疾病 鼻炎 鼻炎是羊常见病,又叫羊鼻卡他,属鼻黏膜表层浆液性炎症。以鼻端不适、流鼻涕.鼻腔狭窄,呼吸不畅为特征。 【发病机制】 鼻腔感染(病毒与细菌寒)、寒冷刺激以及吸入有害气体(灰尘.毒性气体.失火烟熏)引起鼻黏膜充血发炎.红、肿.热、痛、分泌增加,鼻腔变细,甚至鼻孔不通。

【诊断要点】 (1)病初常打喷嚏,大量流稀薄清涕。 (2)经常用鼻端在物体上摩擦,频颊摇头,或用前肢蹄尖蹬鼻端。 (3)病到后期常有鼻痂堵塞鼻孔,呼吸受阻。 【防治方案】 (1)可用副肾上腺素.庆大霉素各1毫升混合后滴双侧鼻孔内。 (2)也可用10%磺胺嘧啶10毫升、病毒唑5毫升混合滴鼻。 溃疡性鼻炎 溃疡性鼻炎是鼻腔黏膜的深层化脓性炎症,以鼻腔有烂斑,颌下淋巴结肿大为特征。 【发病机制】 在病因作用下,外伤感染.寄生虫损伤、感染了化脓菌等引起局部(感染处)肿胀坏死,组织水解,分泌物增加,甚至引起全身性毒血症,体温升髙。 【诊断要点】 (1)鼻部(内、外)肿胀,局部温度增髙,额面浮肿。 (2)鼻腔内壁可见到成片的溃疡面,并附有血性白色脓液。

常见羊病防治-最新

常见羊病的诊断与治疗大严备村农民实用技术资料

我县常见羊病的诊断及治疗 常见羊病防治羊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疾病。在性质上可以分为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普通病三大类。 传染病是由于各种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侵入羊体内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而导致的。寄生虫病是各种体内外寄生虫侵害羊体,通过虫体对羊的器官、组织的机械性损害,夺取羊体营养并产生有害毒素而导致的。普通病包括内科疾病、外科疾病和产科疾病,多因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代谢失调,误食毒物,机械性损伤,异物的刺激以及外界环境变化而引起。 为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必须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执行各种卫生防疫制度,落实各种综合性防治措施,将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取得防病灭病的综合效果,保证肉羊生产健康顺利的发展。 防治基本技术1.判断:羊是否患病饲养管理人员平时应注意观察个别羊只甚至整个羊群的行为变化,整体上一般观察羊的肥瘦、步态、姿势,从羊的个体上主要观察被毛、皮肤、粘膜、结膜、食欲、粪尿、呼吸、体温的变化等,以确定羊是否有病,并及时诊治。肥瘦:慢性消耗性疾病,由于病原的长期作用,病羊的身体瘦弱。

姿势:观察羊只的举动是否与平时一样,如果不同,就可能是有病的表现。步态:健康羊步态活泼而稳定,病羊则行动不稳,或不愿行走。被毛:健康羊的被毛平整且不易脱落,富有光泽;而在患病状态下,被毛粗乱蓬松,失去光泽,容易脱落。 皮肤:健康羊的皮肤富有弹性。观察羊只皮肤的颜色及有无被毛脱落、皮肤变厚变硬、水肿、发炎、外伤等。粘膜:健康羊的钻膜呈光滑的粉红色。如果可视粘膜发红.则可能体温升高,体内有发炎的地方;如果粘膜发红并带有红点、血丝或呈紫色,可能是由中毒或传染病引起的。 食欲:羊吃草或饮水量突然增多或减少,以及喜欢舔泥土、吃草根,也是有病的表现,可能是慢性营养不良,如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等。如果反色减少、无力或停止,则表示羊的前胃有病。有时羊不进食可能是由口腔疾病引起的,如喉炎、咽炎、口腔溃疡、舌有损伤等。 粪便:如果羊粪有特殊臭味,则见于各种肠炎,若粪便内有大量粘液,则表示肠道有卡他性炎症;若粪内有完整的谷粒或纤维很粗,则表示消化不良;若混有寄生虫或寄生虫节片,则表示体内有寄生虫。 呼吸:正常羊每分钟呼吸12?20次,呼吸次数增多见于热性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衰弱、贫血、腹内压升高等,呼吸次数减少,主要见于某些中毒、代谢障碍、昏迷等疾病。体温:用手摸耳朵或把

小尾寒羊一般常见病及防治

小尾寒羊一般常见病及防治小尾寒羊抗病力强,但是,一般常见病还是有的,有的是不注忌卫生和对饲料的管理不好,发霉变质等造成,根据我们多年的饲养和摸索常见病如下: 1、拉稀: 最常见:人为引发,如冬天孟喝凉水,采食发霉变质的饲料,精料过多,正常干饲料时,突然饲畏大量青草等都会引起拉稀,但并不严重,每当发生时,可用青链霉素治疗,3-5月龄羔羊每天每只羊1至2支,6-9月龄每天每只2-3支,10月龄至周岁以上3-4只,用干净的水在瓶内溶后直接灌入口内服下,轻者一次,重二次即可全逾。 2、烂嘴(也称口疮): 由火气大,发烧和其它羊只所传染,轻者烂嘴角,重者烂至舌面,当发现时应将该羊隔离治疗;用冰棚散(粉剂)每天二至三次,涂抹在患处,轻者三天重者五天可冶逾。(也可用土法,高度白洒,或干净盐水冲洗)。 3、羊流眼泪: 为接触传染,发现时隔离治疗。用人用红霉软膏或其它眼膏,每天二至三次,涂抹在眼上,或用青霉稀释后用注射器滴至眼上。 4、羊鼻蝇(也称羊蛹): 每年夏,秋季节易发生,治疗用敌百每次2片,每天1-2次,轧面用细管或塑料管吹至鼻内,(注量大重毒)或把敌百虫用水稀释后用注射器谪至鼻内,直至喷出。 5、破伤风: 预防用破伤风类毒素,羔羊的预防,在母羊产后24小时之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大母羊二支,羔羊一支。 6、驱虫: 要使羊只有一健康的身体就必须对大小羊只驱虫,因为羊体内产生的几种肺线丝虫、肝片吸虫等,对羊的健康危害极大,所以必须特别重视,每3-4个月进行一次,每次为四天,每天每只用(盐酸左旋咪唑片)等。3-5月龄(25mg)20-25片,6-10月龄25-30片,10月龄至周岁以上35-40片,用法:用干净水在瓶内或其它容器内溶后灌入口内服。

常见羊病的治疗和有效预防

常见羊病的治疗和有效预防 发表时间:2019-07-17T15:56:26.5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作者:徐勇军[导读] 摘要:羊病的诱发因素有很多,没有得到及时救治的话,严重影响着羊的健康生长,并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江苏省如东县洋口畜牧兽医站 226407 摘要:羊病的诱发因素有很多,没有得到及时救治的话,严重影响着羊的健康生长,并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要想促进养殖业良好发展,必须做好羊病治疗与预防工作,进行防治措施的具体研究,监督管理的不断完善,更多实践经验的积累,将为养殖效益的持续增长提供有利的保障。本文主要分析了常见羊病的治疗、预防,希望能为其他养殖者管理思路的多元化转变提供可行性的建议,从而改善弊端现状,真正体现出预防管理的实际价值。 关键词:常见羊病;治疗方法;有效预防;措施分析;研究 引言 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变得越来越高。享用美食是大多数人的追求,羊肉美味,因此食用的频率相当之高。为了充分满足人们的羊肉需求,推动养殖业长远规划、可持续发展,大规模养殖理念的渗透以及常见羊疾病的预防显得至关重要。但是理想虽然美好,实际问题却有很多,不论是大的养殖机构还是个体养殖户,都没有认识到常见羊病有效防治的重要性,各种各样的风险因素一直存在,消费者的基本权益亦未得到有效保护。 一、常见羊病的分析与治疗方法的研究 (一)普通羊病 羊容易患上产科病、内科病、外科病等,与养殖人员没有科学的开展养殖工作有很大的关系。缺乏合理化饲养,羊就会营养失衡、代谢紊乱,大规模患病的几率比较高,突发死亡之后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我们难以预估的。普通羊病感染之后,养殖人员没有意识到,而选择正确治疗方法的话,那么,后续养殖管理活动的开展将毫无意义,整个羊群的羊都患上疾病,经济损失越来越大[1]。肠胃炎是常见的内科羊病,病羊有食欲不振、精神不佳、腹泻等情况,死亡率相当高,有效治疗方法包括:口服50毫升到100毫升的痢菌净(0.5%)、灌服止泻克痢粉8克到15克,静脉注射500毫升的葡萄糖(5%),一天两次。前胃弛缓也是羊的常见普通病,主要病因是羊长期被饲喂不好消化的粗硬饲料,比如豆秸、玉米秸秆等,或是发霉变质的精料和饲料。出现的主要症状是,在刚患病时会出现食欲异常、减退或精神沉郁,反刍减弱甚至停止。羊在患病后会慢慢消瘦,眼窝下陷、全身无力、交替出现腹泻和便秘。主要采取的治疗措施是:在刚刚患病时一两天不喂食,之后喂一些营养比较丰富、多汁且容易消化的饲料。可以使用的药物是10毫升陈皮酊、5毫升姜酊、10毫升龙胆酊,加水混合后口服,一天一次,连续使用三天到五天。或者是使用30克到50克的硫酸钠、100毫升到200毫升的石蜡油、20毫升的酒精、加500毫升的水内服,一天一次,连续服用三天。 (二)传染性疾病 传染病由病原微生物支原体、细菌等引起,多在动物体内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及致病因子,极大损伤羊的机能。如果出现感染,会致使羊大量死亡。传染性疾病较为复杂,如羊群胸膜炎就是其中一种常见传染性疾病。治疗时,采用九一四0.5克、静脉滴注5%葡萄糖300毫升,配合红霉素2克。间隔5天,用药1次。 (三)寄生虫病 寄生虫寄生在羊体内,会导致羊出现寄生虫病,这种疾病表现出季节性特征与群发性特征,很大程度上威胁羊健康,对羊带来较大毒副作用,吸收羊营养物质,极易损伤羊器官,导致羊出现继发性疾病,会有营养不良情况出现,严重时,会导致羊的死亡。其中,以肝片吸虫病较为常见,该疾病容易出现在温暖环境中,引发其它寄生虫病的出现[2]。所以,在治疗这类疾病时,要以硝氯酚口服方式进行治疗,结合羊具体病情及个体差异等,服用相应的剂量。 (四)羊感冒 羊感冒是由风寒侵袭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症,具体表现为:流鼻涕、流泪、呼吸急促等。羊感冒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病羊受到外界应激刺激后,体内病毒、细菌大量繁殖,体温升高,精神不振,后期逐渐有脓性鼻涕堵住鼻子。该病不会引起继发感染,患病时间大概为7天左右。我们治疗这种羊病应以清热解毒、祛风散寒为主。可以选择使用复方氨基比林5-10毫升,或30%安乃近5-10毫升,或复方奎宁、百尔定、穿心莲、柴胡、鱼腥草等注射液进行肌肉注射。为了防止出现继发性感染,可以选择使用抗菌药物。用复方氨基比林10毫升、青霉素160万国际单位。硫酸链霉素50万国际单位,加蒸馏水10毫升,分别肌注,日注2次。对于病情严重的可以选择静脉注射青霉素160万国际单位(4支),同时配以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等治疗,效果显著。 二、有效预防常见羊病的几点建议 (一)羊场规范建设 羊场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1)合理选址。在选择羊场地址时,要同时满足以下要求:1.和交通要道保持一定的距离,但要确保交通便利;2.地势略高,向阳,且背风;3.水电供应方便;4.和其他动物饲养场、动物交易市场和肉类加工厂保持远距离[3]。(2)配置规范化的圈舍。在建设圈舍时,要安装一些分区性设施,便于管理。(3)若条件允许,可以在圈舍的下风处就近建设一个兽医室,高标准的完成消毒和环保设施。其他的管理区域则应该和圈舍保持一定的距离。 (二)加强指导监督 养殖户必须重视环境方面科学杀菌消毒的必要性,制定系统全面、科学有效的消毒措施,尤其是羊群活动地面、羊圈以及养的皮毛、羊的排泄物等必须强化消毒,通过这种方式将传染源消灭,避免出现爆发性的疫情,针对突然性死亡的羊,禁止随便遗弃或者剥皮,必须马上进行高温消毒和焚烧处理,以免发生疾病传染的危险。对种羊必须严格进行筛选,调整羊的食量时,必须将羊的年龄、性别的具体品种作为依据。 (三)提高重视程度 养殖户对于日常管理的重视度普遍较弱,不重视隔离设施和环境消毒工作,也不愿将资金注入其中,导致日常管理松懈,易引起多种羊常见病的发生。但科学的日常管理、严格的隔离、消毒等,特别是对羊圈中羊的排泄物、皮毛及活动地面进行消毒,是消灭传染源,防止疫情爆发的最佳手段,只有提高了养殖人员的重视程度,常见羊病的有效预防才会顺利。

羊病防治技术与常用药物

羊病防治 一、建立经常性消毒制度 圈舍要经常清扫,保持卫生清洁、通风良好。 常用消毒药物:10-20%的生石灰乳、25%的火碱溶液、30%的福尔马林液或者百毒杀等市售消毒剂。 消毒次数:羊舍冬季间隔1个月,春季间隔0.5个月,夏季10天消毒1次。此外,每年春、秋季各进行一次彻底消毒。 转群或出栏后,要对整个羊舍和用具进行一次全面的消毒,方可进羊。 贮粪场的羊粪中常含有大量的细菌和虫卵,应集中处理。可在其中掺入消毒液,也可采用堆积发酵法,杀灭病菌和虫卵。 场门、生不场区入口处消毒池内的药液要经常更换,保持有效浓度。谢绝无关人员进场,静茹生产区的人员及车辆等都要严格消毒。 二、建立完善的防疫制度 每年定期进行免疫接种 从外地引进羊只,要经严格检疫并确认没有传染病方可进场,不从疫区购买材料和畜禽。

饲养员不得相互使用其他羊舍的用具及设备,草车、粪车要分开。 患结核和布氏杆菌的人不准入场喂羊;羊场内不养猫、狗、鸡、鸭等动物;羊舍内应消灭老鼠和蚊蝇。 免疫接种 每年春节和秋季各免疫注射一次。 预防羊快疫、猝疽、羔羊痢疾和肠毒血症。 在我省较多见的羊传染病还有羊痘、传染性胸膜肺炎、羊口疮等。 各地应根据疫病流行情况,按疫苗说明进行预防注射。 预防羊快疫、猝疽、羔羊痢疾和肠毒血症。 注射三联四防苗一次,不论大小羊一律肌注或皮下注射1毫升,注射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1年。 预防羊痘 用羊痘鸡胚化弱毒苗按说明稀释,不论大小羊一律于腋下或尾内侧或腹下,皮内注射0.5毫升,注射后4~6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年,免疫后一般无不良反应,有些羊在注射后5~8天在注射部位有小的硬结肿块,不需处理,会逐渐消失

春季常见羊病及防治技术

春季常见羊病及防治技术 羊痘是一种由痘病毒引起的热性接触性传染羊病。病羊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异的痘疹,个别羊发病后很快蔓延全群。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或由损伤的皮肤黏膜侵入,多在冬春季节流行,饲养管理不好可促使发病。 羊病预防加强饲养管理,抓好膘情,冬春季节适当补饲,注意防寒保暖。每年定期预防注射羊痘鸡胚化弱毒疫苗(山羊痘)。对发病羊进行隔离,对未发病羊紧急注射疫苗,病死羊尸体深埋,防止扩散病毒。 羊病治疗大羊用鱼腥草注射液10毫升、地塞米松注射液5毫升,小羊用鱼腥草注射液5毫升、地塞米松注射液2毫克,混合一次肌肉注射,每天注射两次,连用1~3天。 寄生虫病 羔羊的体外寄生虫主要有疥癣、虱蝇,体内寄生虫主要有线虫、绦虫等。防治寄生虫病的基本原则:外界环境杀虫,消灭外界环境中的寄生虫病原,防止感染羊群;消灭传播者蜱和其他中间宿主,切断寄生虫传播途径;对病羊及时治疗,消灭体内外病原,做好隔离工作,防止感染周围健康羊;对健康羊进行化学药品预防。根据寄生虫普遍存在的特点,每年定期驱虫。通常每年4~5月及10~1 1月各驱虫1次。还可用辛硫磷(浓度为0.25%~0.5%)、林丹乳油(浓度为0. 025%)、倍特(50~80PPm)5%的溴氰菊酯水剂对羊进行药浴。 一、体内寄生虫的驱除计划:(一)绦虫。每年春、夏、秋三季各驱虫1次,用硫双二氯酚(别丁)按每公斤体重80~100毫升配成混悬剂灌服。(二)线虫。每年春、秋两次或每个季度1次驱虫。常用药物:左旋咪唑,按每公斤体重8~10毫升溶水灌服。阿维菌素注射液,按每公斤体重0.2毫克肌肉注射。丙硫苯咪唑,按每公斤体重5~10毫克灌服。 二、驱除体外寄生虫,可在每年春、秋两季,用阿维菌素注射液按每公斤体重0.2毫克皮下注射,或用阿维菌素预混剂,按每1000公斤饲料中混用2克,连用7天。 三、羊病使用驱虫药物注意事项:(一)丙硫苯咪唑对线虫、吸虫和绦虫都有驱杀作用,但对疥螨等体外寄生虫无效。用于驱杀吸虫、绦虫时比驱杀线虫时用量应大一些。有报道,丙硫苯咪唑对胚胎有致畸作用。所以,对妊娠母羊使用该药时要特别慎重,母羊最好在配种前驱虫。(二)有些驱虫药物,如果长期单一使用或用药不合理,寄生虫对药产生了抗药性,有时会造成驱虫效果不好。抗药性的预防可以通过减少用药次数,合理用药,交叉用药得到解决。(三)目前阿维菌素的剂型有片剂、散剂、针剂等。有些制品是用菌丝体甚至用药物残渣制成,有的注射液不是缓释制剂,药效不是28天,隔5~6天需要再注射1次。

羊的常见病及防治方法

一、羊痘 症状发痘前,可见病羊体温升高到41—42℃,食欲减少,精神不振,结膜潮红,从鼻孔流出黏性或脓性鼻漏,呼吸和脉搏增快。经1—4天后开始发痘。发痘时,痘疹大多发生于皮肤无毛或少毛部分,如眼的周围、唇、鼻翼、颊、四肢和尾的内面、阴唇、乳房、阴囊及包皮上。开始为红斑,1-2日形成丘疹突出皮肤表面。随后丘疹逐渐增大,变成灰白色水疱,内含清凉的浆液,此时病羊体温下降。由于化脓菌的侵入,水疱逐渐变浑浊而成脓疱。随后脓疱破裂或内容物干涸,形成棕色痂皮,脱痂后痊愈。 防治方法:羊痘鸡胚化弱毒疫苗,大小羊一律尾内或股内皮下注射0.5毫升。 二、羊炭疽 症状:多为急性,突然发病。患羊昏迷、眩晕、摇摆、倒地、呼吸困难、全身颤栗、磨牙、口鼻流出血色泡沫、肛门、阴门流出血液,且不易凝固,数分钟内羊即可死亡。羊病情绪缓和时,兴奋不安,行走摇摆,呼吸加快,心跳加速,后期全身痉挛,数小时内即可死亡。 防治方法:对病程稍缓和的病羊,采病羊皮下或静脉注射抗炭疽血清30-60毫升,必要时于12小时后再注射一次。炭疽杆菌对青霉素,土霉素及绿霉素敏感,其中青霉素最为常用,剂量按每千克体重1.5万单位,每8小时肌内注射1次。疫苗有无毒炭疽芽孢苗,对绵羊可皮下接种0.5毫升;Ⅱ号炭疽芽孢苗,皮下注射1毫升。 三、羔羊大肠杆菌病

症状:分为败血型和下痢型。败血型多发于2-6周龄的羔羊,病羊体温41-42℃,精神沉郁,迅速虚脱,或不腹泻。有的带有神经症状,运动失调,磨牙,视力障碍,多在发病后4-12小时死亡。下痢型多发于2-8日龄的新生羔,病羊最初体温略高,出现腹泻后体温下降,粪便带气泡,有时带有血液。病羊可以发病24-36小时死亡,死亡率15%-17%。 防治方法:土霉素按每日每千克体重20-50毫克,分2-3次口服;或按每日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分2次肌内注射。呋喃唑酮,按每日每千克体重5-10毫克,分2-3次内服,新生羔羊每日再加胃蛋白酶0.2-0.3克。对心脏衰弱的,皮下注射25%安钠咖0.5-1毫升;对脱水严重的,静脉注射5%葡萄糖盐水20-100毫升;对于有兴奋症状的病羔,用水合氯醛0.1-0.2克加水灌服有很好的疗效。 四、羊衣原体病 症状:流产型:潜伏期50-90天,流产通常发生于妊娠的中后期。关节炎型:感染羔羊发病初期体温高达41℃-42℃,食欲减退,支关节肿胀、疼痛。有些羔羊同时发生结膜炎,病程2-4周。结膜炎型:水肿,大量流泪,病程6-10天,角膜溃疡的羊病期可达数周。 防治方法:可肌内注射氯霉素,每千克体重注射20-40毫克,每天1次,连用1周。或肌内注射青霉素,每次80万-160万单位,每天2次,连用3天。结膜炎型患羊可用土霉素软膏涂眼治疗。 五、关钩端螺旋体病 症状:潜伏期4-5天,一般为隐性感染,少数病例可表现发热、

羊的常见病

羊的常见病 小尾寒羊抗病力强,但是,一般常见病还是有的,有的是不注忌卫生和对饲料的管理不好,发霉变质 等造成,我们多年的饲养和摸索常见病如下: 1、拉稀:最常见:人为引发,如冬天孟喝凉水,采食发霉变质的饲料,精料过多,正常干饲料时,突然 饲畏大量青草等都会引起拉稀,但并不严重,每当发生时,可用青链霉素治疗,3-5月龄羔羊每天每只羊1至 2支,6-9月龄每天每只2-3支,10月龄至周岁以上3-4只,用干净的水在瓶内溶后直接灌入口内服下,轻者一 次重者二次即可全逾。 2、烂嘴(也称口疮);由火气大,发烧和其它羊只所传染,轻者烂嘴角,重者烂至舌面,当发现时应将该羊隔离治疗;用冰棚散(粉剂)每天二至三次,涂抹在患处,轻者三天重者五天可冶逾。(也可用土法,高度白洒,或干净盐水冲洗)。 3、羊流眼泪:为接触传染,发现时隔离治疗。用人用红霉软膏或其它眼膏,每天二至三次,涂抹在眼上,或用青霉稀释后用注射器滴至眼上。 4、羊鼻蝇(也称羊蛹);每年夏,秋季节易发生,治疗用敌百每次2片,每天1-2次,轧面用细管或塑料管吹至鼻内,(注量大重毒)或把敌百虫用水稀释后用注射器谪至鼻内,直至喷出。 5、破伤风;预防用破伤风类毒素,羔羊的预防,在母羊产后24小时之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大母羊二支,羔羊一支。 6、驱虫:要使羊只有一健康的身体就必须对大小羊只驱虫,因为羊体内产生的几种肺线丝虫、肝片吸虫等 ,对羊的健康危害极大,所以必须特别重视,每3-4个月进行一次,每次为四天,每天每只用(盐酸左旋咪 唑片)等。3-5月龄(25mg)20-25片,6-10月龄25-30片,10月龄至周岁以上35-40片,用法:用干净水在瓶 内或其它容器内溶后灌入口内服下。关于常见病的病因用症状;请参看详细资料,购羊时免增送,各地书

牛羊常见疾病教学内容

牛羊常见疾病

牛、羊常见疾病的防治 一、牛肺疫牛肺疫又名为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牛胸膜肺炎状支原体所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病牛或带菌牛是主要传染源,病原体随呼吸和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污染饲料、饮水,经消化道或生殖道传染。临床特征为浆液性纤维肺炎和胸膜炎,多为慢性和隐性传染,发病率和死亡都较高和一种传染病。(一)临床症状潜伏期一般2-4周,最长可达四个月。按病情不同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型。急性型体温升高40- 42C。,呈稽留热,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病不原卧下,常有带痛的短咳,有时流出浆液性或脓性鼻液。肺部听诊肺泡音减弱或消失,应听到各音和胸膜摩擦音。病畜反刍,瘤胃弛缓,泌乳量下降,结膜发绀。亚急性型症状比急性型稍轻。慢性型病牛消瘦,消化功能紊乱,咳嗽疼痛,使役和泌乳下降,最后室息而发生死亡。(二)病理变化肺充血呈鲜红色或紫红色,病灶出血水肿。肺实质可见到了同时期的肝变,呈现红色与灰白色相间的理石样病变。肺间质水肿、增宽、呈灰白色。胸腔内积有黄色混浊液 体。(三)诊断要点病畜呈稽留热、咳嗽、肺部有各罗音。肺部出现大理石样病理变化,胸腔积有混浊液体。(四)预防与治疗1、为确保非疫区安全,不准从疫区引进动物。对健康牛应用牛肺疫免身症状不明显,体温微升,精神沉郁,逐渐消瘦,皮毛粗乱,短促的干咳后变为痛苦的湿咳。肺部听诊有干性罗音和湿性罗音。体表淋巴结肿大,体温40-41.5C。,呈弛张热。乳汁稀薄含有凝乳块或脓汁。呼吸困难,最后因心力衰竭而死亡。 三、牛流行热牛流行热又名三日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多经呼吸道,吸血昆虫叮咬或与病畜接触进行传播。多发生于雨量多和气候炎热的6-9月份。其特征为突然高热,呼吸和消化器官严重卡他性炎症和运动障碍。病势猛,多为良性经过,无继发病时死亡率约为1-3%。(一)临床症状突然发

羊常见病的防治

羊常见病的防治 对症治疗 一、羊咳嗽 治疗方法 青霉素80万单位,链霉素0.05克,一次肌肉注射,每次两天,连用2-3天 当体温过高,可肌肉注射安乃近2毫升或安痛定2-4毫升,每天两次 二、干瘦病 该病以羊日渐消瘦,光吃草料不长膘为主要特征。 治疗方法:抗蠕敏20 毫升/ 公斤体重,钙片0.4 片/ 公斤体重,鱼肝油0.4 粒/ 公斤体重,复合维生素B0.4 片/ 公斤体重, 1 日 1 次,连用 5 天。同时要加强饲养管理,适当增加精饲料的饲喂量,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 三、感冒 羊感冒多发于天气多变的早春和初秋,该病以病羊体温升高,精神萎靡,突然不食为主要特征。 治疗方法:青霉素4 万国际单位/ 公斤体重,安痛定0.4 毫升/ 公斤体重皮下注射,1 日2 次,连用3 天。 四、拉稀 拉稀是羊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拉稀分为水样拉稀和拉痢两种,引发原因很多。 治疗方法: 1 、水样拉稀 处方1 :矽碳银0.4 片/ 公斤体重,磺胺咪0.4 片/ 公斤体重,1 日2 次,连用2 天。 处方2 :庆大霉素1.6 万国际单位/ 公斤体重,皮下注射,1 日2 次,连用3 天。 2 、拉痢 处方1 :磺胺咪0.4 片/ 公斤体重,痢特灵0.2 片/ 公斤体重,1 日2 次,连用2 天。 处方2 :庆大霉素1.6 万国际单位/ 公斤体重,2% 痢特灵0.8 毫升/ 公斤体重,1 日2 次,连用2 天。 五、烂嘴病

该病是由大分子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以口腔病变为主要特征。传染迅速,多发于冬春季,长途运输易发生。该病的死亡率极低,但危害性很大。 治疗方法:采用冰硼散涂以患处,1 日2 次,2~3 天即可痊愈。 六、肺炎 该病以流涕、咳嗽、体温升高为主要特征。 治疗方法 处方 1 :链霉素8 万国际单位/ 公斤体重,青霉素8 万国际单位/ 公斤体重,安痛定0.4 毫升/ 公斤体重,皮下注射。 处方2 :卡那霉素6 万国际单位/ 公斤体重,安痛定0.2 毫升/ 公斤体重,肺部7~9 肋间用16 号人用细针头肺内注射。 七、撑死病 此病一般由于羊偷食玉米、大豆、高粱等精料过多而引发酸中毒而死亡。 治疗方法:轻者内服硫酸钠或静注小苏打;重者施行洗胃术。 八、胎衣不下 该病以母羊分娩后胎衣滞留不下为主要特征。 治疗方法:缩宫素0.6 单位/ 公斤体重,皮下注射。10 分钟后,用镊子镊着胎衣进行轻轻拉拽,胎衣即可脱下。 九、异食癖 病羊以食毛、塑料纸、土等为主要特征。 治疗方法:钙片0.4 片/ 公斤体重,复合维生素B0.4 片/ 公斤体重,鱼肝油0.4 粒/ 公斤体重,1 日2 次,连用 3 天。 十、害眼 该病春秋多发,易传染,危害性不大。主要症状为眼结膜严重充血,流泪、有眼屎。严重者眼睑肿胀。 治疗方法:一般采用氯霉素眼药水滴眼,1 日4~5 次,2~3 天即可痊愈。

牛羊常见疾病

牛、羊常见疾病的防治 ? 一、牛肺疫 ? 牛肺疫又名为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牛胸膜肺炎状支原体所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病牛或带菌牛是主要传染源,病原体随呼吸和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污染饲料、饮水,经消化道或生殖道传染。临床特征为浆液性纤维肺炎和胸膜炎,多为慢性和隐性传染,发病率和死亡都较高和一种传染病。 ? (一)临床症状 ? 潜伏期一般2-4周,最长可达四个月。按病情不同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型。急性型体温升高40-42C。,呈稽留热,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病不原卧下,常有带痛的短咳,有时流出浆液性或脓性鼻液。肺部听诊肺泡音减弱或消失,应听到各音和胸膜摩擦音。病畜反刍,瘤胃弛缓,泌乳量下降,结膜发绀。亚急性型症状比急性型稍轻。慢性型病牛消瘦,消化功能紊乱,咳嗽疼痛,使役和泌乳下降,最后室息而发生死亡。 ? (二)病理变化 ? 肺充血呈鲜红色或紫红色,病灶出血水肿。肺实质可见到了同时期的肝变,呈现红色与灰白色相间的理石样病变。肺间质水肿、增宽、呈灰白色。胸腔内积有黄色混浊液体。 ? (三)诊断要点 ? 病畜呈稽留热、咳嗽、肺部有各罗音。肺部出现大理石样病理变化,胸腔积有混浊液体。 ? (四) ?预防与治疗 ? 1、为确保非疫区安全,不准从疫区引进动物。对健康牛应用牛肺疫免身症状不明显,体温微升,精神沉郁,逐渐消瘦,皮毛粗乱,短促的干咳后变为痛苦的湿咳。肺部听诊有干性罗音和湿性罗音。体表淋巴结肿大,体温。,呈弛张热。乳汁稀薄含有凝乳块或脓汁。呼吸困难,最后因心力衰竭而死亡。 ? 三、牛流行热 ? 牛流行热又名三日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多经呼吸道,吸血昆虫叮咬或与病畜接触进行传播。多发生于雨量多和气候炎热的6-9月份。其特征为突然高热,呼吸和消化器官严重卡他性炎症和运动障碍。病势猛,多为良性经过,无继发病时死亡率约为1-3%。 ? (一)临床症状 ? 突然发病,体温40-42C。,稽留3天,故称三日热。皮温不均,阵发生肌肉震颤,精神高度沉郁,鼻干燥,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停止。眼结膜潮红,肿胀流泪。鼻腔多见浆液性分泌物。病畜不愿站立,强迫行步,步态不稳,肌肉和关节疼痛。呼吸困难,多呈腹式呼吸。流诞呈残状。 ? (二)病畜气管和支气管粘膜充血和点状出血,肿胀,并含有大量泡沫状粘液。肺显着肿大,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和间质气肿。 ? (三)诊断要点 ? 多发生于6-9月份,突然高热,气管和支气管粘膜肿胀,有泡沫状粘液。肺肿大。 ? (四)预防与治疗 ?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疫苗,主要是在夏秋季节注意防暑,保持圈舍清洁卫生,消灭吸血昆虫等。如发病后按以下治疗。 ? 1、六畜旺注射液,每头每次20-40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 ? 2、10%葡萄糖500-1000毫升,10%安那加10-30毫升,维生素C10-20毫升,混合后一次静脉注射,每天1次。 ? 四、牛恶性卡他性热 ? 恶性卡他热是由牛恶性卡他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以2-4岁的牛多见,羊发病少见。绵羊是带菌者,闰牛和带菌牛是主要的传播源,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季和早春发病率最高,其特征是上呼吸道及消化道粘膜发生卡他性炎症,角膜混浊和神精症状,本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 ? (一)临床症状 ? 病牛最初高热,体温41-42C。,稽留热。肌肉震颤,寒战,食欲减退,精神萎顿,皮毛松乱,食欲和反刍减少,饮欲增加,瘤胃弛缓,泌乳量下降,心博动和呼吸加快。鼻镜干燥,眼脸肿胀,流泪,眼结膜充血,角膜混浊,鼻孔流出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口腔粘漠充血,坏死或糜烂。并流出臭味唾液。脑和脑膜发炎,昏睡。腹泻,粪便呈水样恶臭,混有粘液。 ? (二)、病理变化 ? 眼、鼻、口、咽和皮肤发生病变,全身淋巴结肿大充血、充血或出血。真胃和肠粘膜充血、出血,糜烂和溃疡。脾轻度肿大,肝、肾、心发生严重变性。 ? (三)、诊断要点 ? 根据散发特点,持续高热,眼粘膜变化,角膜混浊肿腹,溃疡。全身淋巴结肿大和神经症状,腹泻,粪便恶臭。 ? (三)预防与治疗 ?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防治方法,因绵羊有传播本病的可能,所以,禁止牛羊同群放牧和同圈饲养,发病后如下方法治

常见的羊病及症状

常见羊病 羊炭疽病 羊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羊表现短时期奔跑、 跳跃几下,摇晃倒地,头向后仰,四肢作不随意的游泳动作,经几分钟后即死亡。该病5 -9月发病率最高。可在春秋季进行一次炭疽预防注射,对发生过炭疽病的地区,每年打 预防针一次,每只羊颈部皮下注射炭疽芽胞苗 0.5毫升,可免疫一年。 羊肠毒血症 羊肠毒血症表现突然发作,倒毙前,四肢出现强烈的划动,肌肉颤抖,眼球转动,磨牙,口水过多,随后头颈显著抽缩,常死于2-4小时之内。治疗:(1)用磺胺胍18- 20克,第一天一次灌服,第2天分2次灌服,直至痊愈。(2)可灌服10%石灰水,大羊 每只200毫升,小羊每只50-80毫升。 羔羊痢疾病 羔羊痢疾病表现为羔羊发生腹泻。粪便恶臭,有的稠如面糊,有的稀薄如水,后期含 有血液,常l-2天死亡。治疗:(l)土霉素0.2-0.3克,或再加胃蛋白酶0.2-0.3克, 加水灌服,每天2次;(2)可用抗羔羊痢疾高免疫血清进行治疗,肌肉注射0.5-l.0毫升。 羊肝片吸虫病 病羊急性表现为精神沉闷,体温升高,食欲消失,偶有腹泻。严重贫血,腹围增大, 充满大量腹水,常在3-5天内死亡。病羊慢性表现为病程较长,贫血、消瘦、便秘与下 痢交替发生,被毛粗乱无光泽衰竭而死。治疗:(1)用硫酸二氯酚,按每公斤体重0.08 -0.1克,配成悬浮液一次口服;(2)用硝氯酚,按每公斤体重3-5毫升,一次口服。 预防:定期驱虫,春秋各驱虫一次。 羊螨虫病 波尔山羊圈养区 寄生在羊体表的有疥螨和痒螨两种。疥螨多寄生在羊的嘴皮、鼻、眼睛周围、耳部、 头部、腿内侧及尾根等处。痒螨多发生在毛密的臂部和背部,然后向全身蔓延。这是一种

羊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一、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一)羊病的防制措施 1、搞好饲养管理,增强个体的抗病能力加强饲养管理严格遵守原则,不喂发霉变质饲料,不饮污水和冰冻水,使用权羊膘肥体壮,提高个体的抗病能力。 2、搞好环境卫生,圈舍做好清毒工作。圈养羊应保持圈舍、场地和用的卫生。经常清扫圈舍,对粪便、尿等污物集中堆积发酵30天左右。同时定期用消毒药(如:百毒杀、易克林惠昌消毒液等到高效低毒药物)对圈舍场地进行消毒,防止疾病的传播。 3、有计划地搞好免疫接种工作对羊群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羊传染病菌的重要措施。目前预防羊主要传染病菌的疫苗有以下几种: (1)无毒炭疽芽苗 用于预防羊炭疽。绵羊皮下注射0。5毫升,注射后14天产生坚强免疫力,免疫期一年。(此苗不能用于山羊) (2)破伤风明矾沉降类霉素 用于预防破伤风。羊颈部皮下注射0。5毫升,1个月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1年,第二年再注射1次,免疫期可持续4年。 (3)绵、山羊痘弱毒冻干苗 用于预防绵、山羊痘。接瓶签上的头数应用,每头份用0。5毫升生理盐水稀释;每只羊皮内注射0。5毫升(不论大小瘦弱、怀孕均可同量)。注射后5-8天肿胀,硬结,5-10天逐渐消失。注射后4-6天可产生坚强免疫力,免疫期1年。

(4)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羔羊痢疾)三联四防苗用于预防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和羔羊痢疾。干粉苗:用20%铝胶盐水溶解不论羊只年龄大小均皮下或肌肉注射1毫升,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1年。湿苗(又称羊四联苗):应用前摇均后每只皮下或肌肉注射5毫升,免疫期6个月。 (5)中口型口蹄疫天活疫苗 用于预防羊O型口蹄疫。肌肉注射:成年羊每只2毫升,羔羊每只1毫升。注射后15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4个月。注射后出现不良反应用肾上腺素救治。 免疫接种对体质健壮的成羊会产生很强的免疫力,对幼羊,体弱或患慢性疾病的羊效果不佳。而对于怀孕母羊,特别是临产前的母羊,接种时由于驱赶、捕捉和疫苗反应等有时会引起流产、早产,影响胎儿发育和免疫效果不佳。应该注意交通规则于疾病威胁区不应考虑上述结果,为确保羊群健康,应紧急预防接种疫苗。 4、发生传染病时应采取措施 羊群发生传染病后,应立即进行隔离、封锁,逐级上报畜牧兽医部门,由市、县级兽医部门确诊,按国家〈动物防疫法〉做无毒化处理。 (二)羊主要传染病及其防治方法 1、口蹄疫 它是由偶蹄兽共同晚染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 (1)流行情况:该病侵害多种动物(羊、牛、猪、骆驼等)和人。传染源是病畜和带毒动物,经消化道和呼吸侵入,也可随空气流动传播,无季节性。 (2)症状:患羊发病后体温升高到40。5-41。5度。精神不振,口腔粘膜、蹄部皮肤形成水疱,疱破后形成溃疡和靡烂。病羊表现疼痛,流涎,涎水呈

常见羊病及其防治方法

羊主要传染病及其防治方法 1、口蹄疫它是由偶蹄兽共同晚染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 (1)流行情况:该病侵害多种动物(羊、牛、猪、骆驼等)和人。传染源是病畜和带毒动物,经消化道和呼吸侵入,也可随空气流动传播,无季节性。 (2)症状:患羊发病后体温升高到4 0、5—41、5度。精 神不振,口腔粘膜、蹄部皮肤形成水疱,疱破后形成溃疡和靡烂。病羊表现疼痛,流涎,涎水呈泡沫状。常见的部位唇内面、齿龈,舌面及颊部粘膜,有的在蹄叉,蹄冠,有的在乳房,水疱破裂后眼观形成痕。羔羊易发生心肌炎死亡。有时呈现出血性胃肠炎,临床与羊传染性脓疱病鉴别:羊传染性脓疱病发生于1周岁以下的幼龄羊,特征:口唇郏部水疱、脓疱及疣状痂,在齿龈,舌面、唇内也有脓、疣状厚痂的疱,但不流涎。初期体温变化不大。 (3)防治方法 (一)发病后要及时上报,划定疫区,由动物检疫部门的扑杀销毁疫点内的同群易感家畜;被污染圈舍、用具,环境严格彻底消毒;封锁疫区防止易感畜及其产品运输,把病源消灭在疫区内。 (二)对威胁区的易感家畜紧急接种疫苗防止疫病的扩散。 (三)该病只能预防,无治疗药品,不准治疗。

2、羊快疫本病病原为腐败梭菌引起的,发生于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特征是发病菌突然病和被子短,真胃出血,炎性损害。 (1)流行特点:腐败梭菌常以芽胞形式分布于低洼草地,耕地及沼泽之中。羊采食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芽胞进入羊消化道,多数不发病。在气候骤变,阴雨连绵、秋、冬寒冷季节,引起羊感冒或机体抗病能力下降,腐败梭菌大量繁殖,产生外毒素引起发病死亡。 (2)临床症状:发病突然,不见症状在放牧或早晨死亡。急性病羊表现为愿行走,运动失调,腹围膨大,有腹痛,腹泻,磨牙,抽搐,最后衰弱昏迷,口流带血泡沫。多在数分钟至几小时死亡,病程极为短促。 (3)防治措施 (一)该病以预防为主。用羊三联苗搞预防注射。湿苗每年春秋两次,子苗每年一次。 (二)羊以舍饲为好,防止放牧时误食被病菌污染饲料和饮水。 (三)注意舍内的保暖通风,饲料更换时要逐渐完成,不要突然改变。 (四)治疗:可肌注青毒素每次80-160 万单位,首次剂量加倍,每天3 次,边用3-4 天。或内服磺胺脒0。2 克/公斤体重,第二天减半,连用3-4 天。 3、羊肠毒血症 该病由魏氏梭菌,又称产产所黄膜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毒血症。死后肾组织易于软化,又称软肾病。 (1)流行特点:魏氐梭菌为土壤常在菌,羊采食被芽胞污染的 水和饲草进入消化道,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发病。多表现在春夏之交和秋季牧

羊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羊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目录 沙门氏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坏死杆菌病 (4) 大肠杆菌病 (6)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9) 羊败血性链球菌病 (12) 小反刍兽疫 (15) 传染性脓包(羊口疮) (24) 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病,又名副伤寒,是各种动物有沙门氏菌引起的疾病总称。临诊上多变现为败血症和肠炎,也可使怀孕母畜发生流产。 本病遍发于世界各地,对牲畜的繁殖和幼畜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许多血清型沙门氏菌,可使人感染和发生食物中毒。 病原 沙门氏菌属是一大属血清学相关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沙门氏菌属可分为5个亚属,亚属下为血清型,共有2020个血清型。兽医上重要的沙门氏菌血清型几乎都在亚属Ⅰ中。我国发现的血清型约近200个。许多型沙门氏菌具有产生毒素的能力,尤其是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毒素有耐热能力,75℃经1h仍有毒力,可使人发生食物中毒。 流行病学 沙门氏菌属中的许多类型对人、家畜和家禽以及其他动物均有致病性。各种年龄的畜禽均可感染。但幼年动物较成年动物易感。在猪,

本病常发生于6月龄以下的仔猪,以1~4月龄者发生较多。在牛,以出生30~40天以后的犊牛最易感。在羊,以断乳龄或断乳不久的最易感。 病畜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它们可有粪便、尿、乳汁以及流产的胎儿、胎衣和羊水排出病菌,污染水源和饲料等,经消化道感染健畜。病畜与健畜交配或用病公畜的精液人工授精可发生感染。此外,子宫内感染也有可能。有人认为鼠可传播本病。 据观察,众多健康的畜禽的带菌现象(特别是鼠伤寒沙门氏菌)相当普遍。当外界不良因素使动物抵抗力降低时,病菌可变为活动化而发生内源性感染,病菌连续通过若干易感家畜,毒力增强而扩大感染。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育成期羔羊常于夏季和早秋发病,孕羊则主要在晚冬、早春季发生流产。 本病在畜群中发生后,一般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有些动物还可表现为流行性。 下列因素可促进本病的的发生:环境污秽、潮湿,棚舍拥挤,粪便堆积;饲料和饮水供应不良;长途运输中气候恶劣、疲劳和饥饿;内寄生虫和病毒感染;分娩、手术;母畜缺乳;新引进家畜未实行隔离检疫等。 症状 羊主要有鼠伤寒沙门氏菌、羊流产沙门氏菌、都柏林沙门氏菌引起。本病据临床表现分为下列二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