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月季病虫害防治(附图)

月季病虫害防治(附图)

月季病虫害防治(附图)
月季病虫害防治(附图)

月季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害-白粉病

1病原及症状:白粉病菌属于子束菌亚门、白粉菌目、单束叉丝壳属。闭束壳内含1个子束,无色椭圆形,内含8个子束孢子,为单胞无色。无性分生孢子。该病主要危害嫩稍幼叶和花。染病部位出现白色粉状物,是这一病害胡明显症状。初期叶片上产生退绿黄斑,以后叶背面出现白斑,并逐渐扩大成不规则状。严重时白斑互相连接成片。嫩梢卷曲,皱缩。花蕾表面布满白粉,花朵畸形。叶柄及皮刺上白粉层较厚,很难剥离,引起植株落叶,花蕾枯僵而不能开放。

2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闭束壳在病叶病蕾上越冬。次春雨后放射出子束孢子,先侵染根,产生的分生孢子由气流传播,并重复侵染。5-9月为发病盛期,至10月不再发病。天气干旱的年份及长势衰弱的植株发病严重。

3防治方法:A 秋冬清除病叶病蕾,早春剪除病芽、病枝、病叶,集中深埋或烧毁。改善栽培条件,增加通风透光,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B发芽前喷施5硫合剂;发病初期,喷施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喷施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喷施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可喷施0.02-0.03%高锰酸钾溶液。

常见病害-黑斑病

1 病原及症状:该病菌属于半知菌亚门,黑盘孢目、放线孢属。分生孢子长卵形或椭圆形,双胞无色,分隔处微缢缩,可断裂成2个细胞。该病害为世界性病害,非常普遍。对主季危害极为严重。叶面、花朵、新梢均有发生。初发时叶片上呈大小不等的黑斑,病斑角质层下有辐射壮褐色菌丝线和小黑点(分生孢子盘)。后扩大并呈黄褐色或暗紫色,最后变为灰褐色,严重时新梢枯死,整株下部叶片全部脱落,变为光杆状。

2 发病规律:黑斑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残体上越冬借助雨水飞溅传播,昆虫

也可以传播,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特别是多雨季节,病菌孢子蔓延滋长。孢子落在潮湿的叶面上,8小时便开始发芽,渗入到角质层细胞组织内生长新菌丝。不断发育再繁殖出大量新孢子。发病期一般多出现在7-8月。

3 防治方法:a要特别注意冬季清除落叶枯枝,并喷施5 石硫合剂。发现病叶病枝要彻底剪除并集中烧毁,以减少侵染源。B平时加强栽培管理,多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在发病期尽量少喷水,必须时只在早上天气晴朗开始升温时进行,避免常时间浇湿叶面。C 发病初期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喷施50%代森铵1000倍;或喷施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均有效果。

常见病害-枯枝病

1 病原及症状:本病菌属于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壳棱属。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着生在子座内,初埋于寄主隔表皮下,后突破表皮开口外露。分生孢子器为扁三角瓶状。单胞无色,成熟后产生个隔膜。本病主要危害月季枝干,在枝干和出现溃疡病斑,初为红色小斑点,后扩大变深,可心呈褐色。后期病斑凹陷,纵向开裂,病部可心出现黑点,潮湿时涌现出黑色孢子堆。严重时病斑环割茎干,病部以下枝条萎缩枯死。

2 发病规律:本病菌是个种弱寄生菌,主要在带病的枝干上越冬。次年抽生新梢消耗养份,枝干生它衰弱者,病菌即乘虚而入,迅速扩展,使病斑蔓延。6-7月间,病枝上产生的大量子实体和孢子,在雨季由风雨传播。这种病害发生的轻重与植株它势和管理水平有密切关系。凡老、弱、残株及水肥缺乏株发病严重;健壮旺株则不发病。

3 防治方法:A 秋冬季彻底剪除病枯枝集中烧毁。加强栽培管理,施足基肥。生长期可喷0.13%尿素溶液,以增强植株长势。B休眠期喷施5石硫合剂;5-6月喷施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喷施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喷施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常见病害-根瘤病

1病原及症状:本病原为胞束线虫,其卵长圆形,个侧微弯,聚生于雌成虫体内,称

为胞束。幼虫和雄虫为线形;雌虫呈梨形,膨大后顶破根部皮层而外露,即根部所见的白色瘤状物。幼瘤白色有弹性,以后变硬。肿瘤表面粗糙。褐色或黑褐色,严重时根瘤能长出地面。长根瘤的月季生长不良,叶面发黄,根系的数量减少,根瘤成倍增长。

2 发病规律L线虫在个年内有春秋两次侵染期,以雄虫、卵或二龄幼虫在病瘤内越冬,以在土壤可或病瘤存活个年以上。线虫侵入月季根后,能刺激月季根皮细胞增生,以致发生癌瘤病变。

3 防治方法:A栽植前用浓链霉素500-1000倍液浸泡植株根部10分钟。B 嫁接时将接刀用高温消毒或酒清清毒,避免线虫从伤口浸入。C用甲醇、冰醋酸、碘片(50:25:10)混合液涂患处;或用二硝基钾粉钠,木醇(20:80)混合液涂沫患处,能使病瘤消失。

常见病害-锈病

1病原及症状:本病菌属于担子菌亚门、锈病目,多胞锈菌属。本菌为同主寄生锈菌,可产生5种类型的孢子。锈孢子器在叶背堆聚成桔红色粉状物,周围有侧丝,裸生。锈孢子串生,夏孢子堆生,周围有棒状铡丝,冬孢子椎黑色,散生裸露。锈病危害月季的芽、叶片、嫩枝、叶柄、花托、花梗等部位。主要发生在芽和叶片上。春季萌芽期,病芽基部肿大,在1-3层鳞片内长出大量桔红色粉状物,象朵小黄花;有的弯曲呈畸形,15-20天后枯死。嫩叶受害后,先在叶正面上,丛生黄色小点状孢子器,后在叶背面生成桔红色孢子堆。秋季腋芽被菌侵染后,经越冬多枯死。

2 发病规律:本病菌主要以菌丝在月季病芽内越冬,次春3月下旬,病芽萌发时即开始发病,产生夏孢子,并向叶面上传播侵染。病叶上的冬孢子也能越冬,次年春萌发产生担孢子,侵染幼叶嫩梢,再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锈孢子侵染叶又产生夏孢子。夏孢子可多次产生,重复扩大侵染,潜育期最短7天。每年4月下旬叶片开始发病。5月下旬至7月初为发病盛期。8月可旬。平均气温在27度以上,病害不发展,28度以上的气温,夏孢子不萌发。9月可旬以后,仅腋芽发病。雨水多而均匀的年份,发病则重。

3防治方法:A及时摘除病芽,在3月下旬至4月可旬检查,发现病芽要立即摘除切毁。一般病芽率不到0.5%,摘除后即可防止孢子扩散。B4月上旬或8月下旬两次发病盛期前,喷药1-2次,可控制病害发展。可选用50%百菌清600倍液;或50%退菌特500倍液;或50%福美双5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也可在春季发芽前喷0石硫合剂;或在发病初期喷0.2石硫合剂。

月季灰霉病

症状

月季灰霉病在叶缘和叶尖发生时,起初为水渍状淡褐色斑点,光滑稍有下陷,后扩大腐烂。花蕾发病,病斑灰黑色,可阻止花一开放,病蕾变褐枯死。花受侵害时,部分花瓣变褐色皱缩、腐败。灰霉病菌也呆侵害折花之后的枝端,黑色的病部可以人侵染点下沿到数厘米。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灰色霉层可以完全长满受侵染部位。

病原

为Botrytis cinerea Pers,属丝孢纲、丝孢目的一种真菌。

发生规律

以菌丝体或菌核潜伏于病部越冬,第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伤口侵入,或从表皮直接侵入危害。温室月孝中湿度大,易发生灰霉病。凋谢的花和花梗不及时摘除时,往往从此类衰败的组织上先发病,然后再传到健康的花和花蕾上。

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病部,减少侵染来源,对于凋谢的月季花也应及时剪除。

2.温室要适当通气,不致昼夜温差过大,湿度过高,各个月季盆之间应有适当空隙。浇水时从盆沿浇入,不要使叶、花滞留水分。晴天切花,伤口愈合容易。

3.药剂防治发病初即喷药保护,使用1:1:100倍波尔多液时可2周喷药1次。

4.喷雾法:可用50%速克灵可湿粉剂2000倍液,或50%扑海因(异菌脲)可湿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喷雾7~10天一次,连续2~3次,每次喷洒药液量每67m2不少于50~60公斤。上述药剂的预防效果好于治疗效果,并要注意交替使用药剂,以防产生抗药性。

在温室栽培月季时,还可试选用以下施药方式:

1.烟雾法:用10%速克灵烟剂每667m2200~250克,或用45%百菌清烟剂,每667m2250克,熏3~4小时。

2.粉尘法:也可于傍晚喷撒10%来克粉尘剂或5%百菌清粉尘剂,或10%杀霉灵粉尘剂,每667m2l公斤,9~11天一次,连续使用或其他防治方法交替使用2~3次。

月季霜霉病

霜霉病属真菌侵染性病害,月季霜霉病发病速度快,危害十分严重,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主要危害植株中下部的新发枝条、叶片。初期下部叶片背面出现退绿病斑,且病斑不规则,并布满霜状霉层,后期呈暗紫色,似水浸状,直至变成褐色。病斑呈多角形,逐渐变成灼烧状,危害严重时叶片全部脱落,植株死亡。

防治措施

1.合理密植,每平方米面积不宜超过12株,同时叶片不要相互搭肩为好。

2.合理施肥,平衡营养,多施有机肥,在氮肥充足的前提下,进入生殖生长期多施磷钾肥,增强植株的抗性。并在月季花蕾期喷施花朵壮蒂灵促使扶桑花蕾强壮、花瓣肥大、花色艳丽、花香浓郁、花期延长。

3.及时清理残枝、落叶,集中销毁。修剪口涂抹愈伤防腐膜,防病菌感染侵袭,保护伤口健康愈合。植株感病后,用针对性药剂经行防治。

常见虫害-月季叶蜂(又名黄腹虫)

成虫体长7.5mm,雌虫头胸部黑色带有光泽,腹部橙黄色,触角黑鞭状,由三节组成,第三节最长,雄成虫比雌虫略小。卵椭圆形,初产出时为淡黄色。卵子孵化前为绿色。幼虫初孵出时为淡绿色,头部为黄色,老熟时黄褐色。蛹乳白色,茧椭圆形,灰黄色。月季叶蜂一年发生两代,以幼虫作茧在土内越冬,翌年4月化蛹,5-6月羽化成虫,用产卵管在月季新梢上刺成纵向裂口产卵,卵孵化后,新梢完全变黑破折。初孵幼虫群集危害,大量蚕食叶肉,而速度较快,严重可将叶肉全部吃光,仅剩下叶脉及叶柄。

防治办法:1 结合冬季更换盆土消灭越冬幼虫。在冬季修剪时,剪除被害枝叶,集可烧毁。2喷施50%杀螟松1000倍液;可喷施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喷施溴氰菊脂2000倍液。

常见虫害-黄刺蛾(又名洋辣子,刺毛虫)

成虫橙黄色,触角丝状棕褐色斜线,在翅尖上汇合于一点。呈倒v字形,后翅灰黄色,足褐色,卵扁平椭圆形,淡黄色。幼虫略呈长方形,前端略大,体色鲜艳,体背蛾一个紫色大斑,头部黑褐色。茧椭圆形,。12MM左右,质坚硬,灰白色,有黑色条纹相间,均结在茎干分杈点或支枝杈上。黄刺蛾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植株上结茧越冬,翌年5-6月化蛹。幼虫白天静伏在叶子背面,夜间活动取食。危害叶下的皮层和叶肉组织,严重时可将叶肉吃光,仅剩叶脉和叶柄,对月季危害严重。

防治办法以:1结合冬季修剪,清除枝杈上的越冬虫茧。2利用黑光灯捕杀成虫,3幼虫发生期喷施90%敌百虫500-1000倍液;或喷施20%菊酯类药物1000-2000倍液;4保护开敌,如黄胡蜂、长脚胡蜂、螳螂等。

常见虫害-蔷薇茎蜂

成虫体黑色,有光泽。翅深褐色半透明,有一尾刺。卵黄白色。幼虫乳白色,头部浅黄色。蛹棕褐色。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月季茎内越冬,翌年春4月化蛹,5月出现成虫,多在新梢或花梗上产卵,经幼虫蛀入茎干为害,当幼虫孵化后,便注入月季茎干。能从梢至根全部蛀空,使茎干断折萎蔫。严重时可导致整株死亡,危害非常严重。

防治办法:1剪除受害枝条烧毁。2幼虫孵化期喷施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喷施20%灭扫利400倍液。3将虫蛀孔内注入菊酯类药物1000倍液,然后用泥封孔口,均能有效灭杀。

常见虫害-蔷薇白轮盾蚧(蚧壳虫)

雌成虫圆形,稍隆起,两个壳点在可央或偏向边缘,黄色,雄成虫蚧壳狭长形,背面有三条平行脊线,壳点在前端,黄色或黄褐色,卵圆形,淡红色,半透明状。若虫长卵形。淡红色,能缓慢爬行。固定后为紫色,其上分泌白色蜡丝。一年发生两代。以雌虫越冬。第一代雄虫于7月上旬羽化,第二代在10月上旬羽化,羽化后即与雌虫交配,雌虫产卵于蚧壳下。本虫主要危害老棵月季,常群聚于老枝干或裂缝处,吸食汁液。影响植株生长。

防治办法:1雌虫一般在茎基部发生,容易被发现。在虫口密度不高时,可用毛刷刷除。2在若虫孵化期,喷施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喷施50%杀螟松1000倍液;3可在根部埋入颗粒杀虫剂,如涕灭威,每株用量2-3克,能够有效防治。

常见虫害-红蜘蛛

雌成虫卵圆形,朱红或铁红色,体背两侧有块状或条形深褐色斑纹。雄虫略呈菱形,淡黄色,卵圆形,淡红色或粉红色。初孵幼虫近圆形,淡红色。足3对。若螨脱皮后较幼蟥稍大,椭圆形,体色较深,足4对。每年可发生12-20代。成螨及卵寄生在杂草上越冬。翌年春。雌虫出蛰活动。并取食产卵。卵多产于叶脉两侧,主要是两生殖。但也能孤雌生殖,高温干燥季节有利大量发生危害。本害虫以吸食叶片汁液为主,受害叶片呈黄色小斑点,后逐渐扩散到全叶,造成叶片卷曲,枯黄脱落。

防治办法:1加强栽培管理,清除周围杂草枯枝,增强通风透光度。2发现虫害叶片,及时摘除烧毁。3虫害发生期间喷施50%尼索朗乳剂300倍液;或喷施50%溴螨脂乳剂2500

倍液;或喷施40%氧化乐果1000倍液,因红蜘蛛抗药强,应注意杀螨药物的交替使用。常见虫害-桃蚜(又名烟蚜、茶蚜)

无翅孤雌成蚜,体长2.2mm,体色有绿、黄绿、褐色。尾片锥圆形,有曲毛6-7根。有翅孤雌蚜体长.2MM,头胸黑色,腹部淡绿色,体积较小。每年能发生10-20代,经卵在叶芽或花芽基部越冬。也有部分孤雌蚜在月季植株上越冬。桃蚜在春季随气温增高加带繁殖,并由有翅蚜遍地扩散。夏季高温季节会适当减少,但到9月可再次发生。本虫害以吸食月季叶的汁液为主,特别是对月季的嫩叶、新梢危害严重。受害植株叶片枯黄脱落,其排泄物还能诱发煤污病,是传播病毒的主要害虫。

防治办法:1利用黄色塑料板涂油后诱粘2在发生期喷施80%敌敌畏500倍液;或喷喷40%氧化乐果1000倍液;3可用44%乙甲铵磷50-100倍液涂于月季茎干上,4保护利用天敌灭杀,如瓢虫、蚜狮、蚜姬蜂等。

常见虫害-叶跳蝉(又名浮尘子)

成虫体长3MM,淡黄绿色,前翅狭长半透明,略带黄色,后缘处有黑褐色斑一个,后翅无色透明。卵长0.7MM.长肾形,无色透明。若虫共5龄,与成虫相似,只有翅蝉。一年发生10代左右,世代重叠严重,以成在杂草、落叶或树缝内越冬,本害虫以吸食叶片汁液为主,8月分危害最重,若虫、成虫白天隐藏于叶背面吸食,晚上转移到叶面上吸食。受害叶片先退绿变黄,后逐渐变白,边缘向下卷缩变厚,出现轻重不同的缩叶症状。

防治方法:1用黑光灯诱杀,可消灭大量成虫。2清除杂草落叶。剪除有产卵疤痕的枝条,3喷施20%叶蝉散乳剂800倍液,用本虫飞散速度较快,喷药应在傍晚进行。

常见虫害-蝼蛄(又名土狗)

成虫体长4.5cm,体黑色或黑褐色,全身密生细毛,前胸背板中央有暗红色斑,前足粗壮,为开掘式足,腹后有长尾须,翅常叠于体背,卵椭圆形,初产出时黄白色,以后渐变为黄褐色,初孵若虫乳白色,2龄后变为黄褐色,一般三年发生一代,以成虫或若虫在地下越冬,成虫有趋光性和趋声性,3-4月开始活动。4-5月危害严重,成虫于6月交尾产卵,7月孵化若虫,取食危害至10月,蝼蛄是地下害虫之一,主要啃食根茎,经常在土层下哄成来往隧道,使植株根条脱水而干枯死亡。

防治方法:1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2为避免给蝼蛄提供生存环境,施用有机肥料一定要经充分腐熟才能使用;3在受害植株部泼浇40%氧化乐果1000倍液,4用90%晶体敌百虫50克。加上炒香的饵料拌匀,加水拌成干湿适宜的毒饵,撒在植株根部周围或盆内。均能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学名:黑刺粉虱

[防治方法]

(1) 剪除密集的虫害枝,使果园通风透光,及时中耕、施肥、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抗虫能力。

(2)黑刺粉虱的防治指标为平均每张叶片有虫2头,即应防治。当1龄幼虫占80%、2龄幼虫占20%时即为防治适期。可选用40%乐果、50%马拉硫磷。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25%扑虱灵乳油10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1500~2000倍液。安全间隔期相应为10天、10天、5天、14天和6天。黑刺粉虱多在茶树叶背,喷药时要注意喷施均匀。发生严重的地区在成虫盛发期也可进行防治。

(3)黑刺粉虱的天敌种类很多,包括寄生蜂、捕食性瓢虫、寄生性真菌,应注意保护和利用。

黑刺粉虱虫群集在植株叶背吸食汁液,叶片受害后形成黄斑。其排泄物易诱发某些真菌浸染而发生煤污病,使枝叶变黑枯死。

天敌有瓢虫、草蛉、寄生蜂、寄生菌等。

防治方法(1)加强管理合理修剪,使通风透光良好,可减轻发生与为害。(2)早春发芽前结合防治蚧虫、蚜虫、红蜘蛛等害虫,喷洒含油量5%的柴油乳剂或粘土柴油乳剂,毒杀越冬若虫有较好效果。(3)生育期药剂防治l一2龄时施药效果好,可喷洒50%稻丰散乳油1500—2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或40%乐果乳油或50%磷胺乳油、50%马拉硫磷乳油、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10%天王星乳油5000一6000倍液、25%灭螨猛乳油1000倍液、20%吡虫啉(康福多)浓可溶剂3000一4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1.8%集琦虫克乳油或1.8%害极灭乳油或1.8%爱福丁乳油4000一5000倍液、5%锐劲特悬浮剂1500倍液、10%扑虱灵乳油10oo倍液。3龄及其以后各虫态的防治,最好用含油量0.4%一0.5%的矿物油乳剂混用上述药剂,可提高杀虫效果。单用化学农药效果不佳。(4)注意保护和引放天敌。

非药物防治

使用化学药物防治月季病虫害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某些害虫的特点,作用非药物防治,也有一定的效果。

1 人工捕杀对个体较大的害虫、卵块、卵束、蛹袋,用人工捕杀摘除,即省事又有效。如黄刺蛾,大袋蛾等,大量幼虫聚集的叶片,可用人工摘除。少量植株上的蚧壳也可人工摘除。

2利用光,色诱杀利用害虫趋光性的特点,设置黑光灯,可诱杀大量的趋光性害虫,如刺蛾、天牛、金龟子、蝼蛄等。白天可利用改黄色粘胶板,诱粘一些蛾翅的害虫。如桃蚜、棉蚜等。

3堵孔闷杀对蔷薇茎蜂、天牛等蛀杆害虫,发现发扬光大孔后,可用铁丝插入孔内,交害虫捅死,对蛀入茎干较深的,可用湿土封闭孔口,瘵害虫闷死。

4保护天敌对一些能克害虫的蛾益昆虫,要加强保护和利用。如瓢虫、蚜狮、螳螂、蚜姬蜂等。还蛾其它益虫益鸟:如各类蜘蛛、青蛙、雀类等,都应加以保护。

5自制无毒药物1大蒜浸剂,将大蒜捣碎后提取汁液,用水稀释后立即喷施在被危害的植株上,对蚜虫、红蜘蛛、蚧壳虫、灰毒病、根腐烂病均蛾防治效果。2洋葱浸剂,用洋葱鳞瓣浸入水中,泡24小时后过滤,给受害植株喷施2-3次,间隔5天,可防治红蜘蛛,蚜虫等,3烟草浸剂用40克烟草沫浸入水中浸泡48小时,过滤后加水稀释,再加入2-3克肥皂,溶解后即可使用,可防治蓟马、蚜虫、跳虫等,

林业病虫害防治理论知识试题(一)

林业病虫害防治理论知识试题(一) 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一小括号1分,共20分) 1. 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四个虫态。 2.地下害虫主要有()类、()类、()类、金针虫类和蟋蟀类等。 3.昆虫属于()界、()门、()纲。 4.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按测报内容分()、()、()()、()预测。 5.地老虎类属于()目、()科昆虫,可以用()液诱杀其成虫。 6.杀菌剂按作用方式分为()剂和()剂。 二、是非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每题2分,共20分) 1.我国植保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2.昆虫属于生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 3.蝼蛄的前足为步行足。() 4.日本松干蚧危害幼树,可造成轮枝软化下垂和树干弯曲。() 5.真菌的繁殖方式为裂殖。() 6.油松疱锈病的转主寄主是芍药和山芍药。() 7.昆虫在一年中发生的状况叫世代。() 8.天蛾幼虫脱皮2次属于3龄幼虫。() 9.影响病原菌侵入期最大因素是温度。()

10.病毒是专性寄生物,只能从活体上吸收养分。()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汇总。每题2分,共20分) 1、植物病害中大多数是由病原菌引起的,下列完全属于病原菌的是()。 A、真菌、蚜虫、气候因子 B、细菌、四足螨、寄生性种子植物 C、真菌、木虱、有毒物质 D、真菌、细菌、病毒 2、下列植物病害中完全属于非侵染性病害的是()。 A、植物缺素症、冻拔、毛白杨破腹病 B、杨树腐烂病、螨类病害 C、动物咬伤、机械损伤、菟丝子病害 3.白粉菌的分类依据是()。 A、附属丝的形状,闭囊壳内含子囊数目的多少 B、附属丝的形状,菌丝的颜色 C、菌丝和闭囊壳的颜色 D、分生孢子产生的数量多着生位置 4.锈菌按顺序产生的五种类型孢子是()。 A、性、夏、锈、冬、担孢子 B、性、锈、冬、夏、担孢子 C、性、锈、夏、冬、担孢子 D、性、冬、夏、锈、担孢子 5.植物真菌病害的主要典型病症是()。 A、菌浓、枯萎、小叶、缩叶 B、猝倒、立枯、腐烂、枯枝

月季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月季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月季花容俊美,千姿百态,芳香馥郁,四季常开,特别是品种繁多,易于繁殖和栽培,被人们誉为“花中皇后”,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但月季病虫害常造成生长不良,甚至死亡,严重影响观赏价值,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月季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吧!

月季白粉病 【发病症状】病叶初期出现褪绿黄斑,后扩大并着生白粉,出现反卷、皱缩、变厚,叶柄和嫩梢部位染病后稍膨大,反向弯曲,花蕾染病后花姿畸形。严重时叶片枯黄,植株衰弱。 【发生规律】病菌在芽、叶、枝上越冬,靠风传播。最适发病温度为17~25℃,5~6月和9~10月是发病盛期。土中氮肥过多或钾肥过少时易发病。 【防止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合理施肥,避免氮肥。③早春清除并烧毁病叶。④适度修剪,保持植株通风透光。⑤发病前后喷洒粉锈宁、白菌清等药剂防治。 月季黑斑病 【发病症状】月季叶片、花梗和嫩枝均可受害病斑初期为籽褐色至褐色小点,后扩展并变为黑色或深褐色,常有黄色晕圈包围,严重时整株中、下部叶片全部脱落,出现枝条枯死。 【发生规律】病菌在病枝叶或落叶中越冬,借风雨传播,夏末以后最重,高温干旱病害扩展缓慢,衰弱植株容易发病。 【防治方法】①及时清除病叶,冬季病株重修剪。②生长季常修剪,保持通风良好。③可用百菌清、多菌灵、代森锌、甲基托布津等药剂防治。

月季叶枯病 【发病症状】发生在月季叶片,初期叶面出现黄绿色针点斑,后期病斑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紫色,扩展后连片,病键交界明显,后期病部出现小黑点,病叶边缘似火烧状。 【发生规律】病菌在病叶或土壤中越冬,借风雨传播老叶、衰弱枝、多雨季节和管理粗放发病重。 【防治方法】①及时清除并销毁病叶。②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加强养护。③休眠季节喷洒3度石硫合剂。 ④发病前喷洒百菌清等药剂预防。⑤发病初期喷洒多菌灵等药剂防治。

现代月季耐寒品种初选1

现代月季耐寒品种初选 作者:lisonglisong7 摘要:在云南冬季气温相对较低时(12月中旬到2月中旬,平均温度为11.6℃ 左右)。通过对云南的320个现代月季栽培品种的发枝和生长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可将此320个品种的耐寒性大致分为:1.较耐寒品种。2.半耐寒性品种。3.不耐 寒品种。以发枝率为基础,通过均数差异标准差和标准差的计算,结合正态分布 原理。最后选出13个具有代表性的品种,耐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1.耐寒品种7个,耐寒性强弱为:贵族﹥金牌﹥白雪山﹥坦尼克﹥维瓦尔蒂﹥自由小姐﹥绿宝石。2.半耐寒品种3个,耐寒性强弱为:金玛丽≈卡玛拉﹥马戏团。3.不耐寒品 种3个,耐寒性强弱为:芭比娃娃﹥Remeo﹥密尔喜。后两个品种群在试验中为 对照品种用。 关键词:现代月季;耐寒性;发枝率;均数差异标准差;标准差 Primary Election of Modern Rosa hybrida Cold-resistant Cultivars Abstract: When winter temperature is relatively low in Kunming of Yunnan ( During the middle of December to the middle of February,the average temperature is measured as 11.6.). Observing and recording the branch and growth of 320 rose hybrid cultivars from Yunnan Academy of Agric. The 320 rose hybrid cultivars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1. cold-resistant variety;2. semicold-resistant variety;3. frost-sensitive variety. Basic on branch sprouting rate,through calculation of standard deviation of verage difference and of standard deviation,and combining with the normal distribution principle,then to choose thirteen representative varieties, the order of cold-resistance for thirteen representative rose varieties is: 1. Seven Cold-resistant varieties, and the cold-resistance from strong to weak are as the following: Noblesse﹥Golden Medaillon﹥Mount Shasta﹥Tineke﹥Vivaldi ﹥Miss Liberte﹥Green Diamond Min.2.Three Semi cold-resistant varieties, and the cold-resistance from strong to weak are as the following:Marie≈Camara﹥Circus。3. Three frost-sensitive varieties, and the cold-resistance from strong to weak are as the following: Barbie doll﹥Remeo﹥Hi Mill。The Semi cold-resistant and frost-sensitive variety groups are as control variety in tests. Key words:Modern Rosa hybrida; cold-resistance; branch sprouting rate; standard deviation of verage difference; standard deviation

品种月季花的栽培与养护管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f16895766.html, 品种月季花的栽培与养护管理 作者:王社峰 来源:《现代园艺·园林版》2017年第07期 摘要:阐述了月季的生长特性、形态特征、生态习性、介绍了月季的栽培技术,包括栽植、养护、日常管理、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关键词:品种月季;繁殖方法;栽培技术;养护管理 1生长特性和形态特征 月季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被誉称为“花中皇后”,属蔷薇科,为常绿或半绿直立灌木,花型因品种而宜,有白、黄、粉、红、绿、紫、黑和复色等品种多达千余种,花期5~11月份,花容秀美,姿色多样,四时常开,香味浓郁,适应性广,深受人们喜爱。 品种月季性喜阳,喜湿润,较耐寒,空气流通,排水良好,能避冷风和干热风的环境,品种月季最适宜的白天气候为15~24%,夜间温度为9~14%,夏季高温持续30℃以上,则开花减少,品质降低,进入休眠状态,冬季一般在-3~-8℃低温,品种月季喜肥,宜栽于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质,pH值6~7的微酸性至中性土壤中,对土壤的适应范围较宽,空气相对湿度以65%~75%为宜。 2繁殖方法 2.1扦插繁殖 扦插一年四季均可进行,插条选生长适度的枝条,截成10cm左右长,带2~3节,剪除基部叶片,上面的叶片剪除一半,保留3~4个腋芽,不留叶片或保留1~2片叶,以防插条内水分和养分流失,以利扦插生根及控制枝、叶生长。扦插后及时喷水,以薄膜覆盖,并加盖苇帘遮荫,温度保持20~30%,每天喷水保持湿度,10d后控制喷水,见干再喷,保持稍干的湿润状态,20~30d即可生根,逐渐通风,60d移栽。 2.2嫁接繁殖 (1)芽接法:芽接一般在7~9月份进行,近年来常用带木质部芽接的方法,在接前2~3天浇1次水,使砧木易剥皮。砧木切一个“丁”字形,长1.5cm,把接芽嵌入接口内,用塑料 带绑紧,30~35d成活。(2)枝接法:在砧木离地3~5cm处进行劈接,要求接穗为未展开嫩梢,粗细与砧木相当,接后用塑料带扎实,10~15d就愈合成活。 3栽培技术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 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民对于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国民经济组成成分的林业经济也越来也体现出它的重要性。新时期发展的环境之下,林业中病虫害的防治是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从林业病虫害入手分析,并论述防治的方法和技术。 标签: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法 我国植被覆盖率不断上升,和植被相关的病虫害现象也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大面积出现病虫害很难用具体的方法去解决,因此一旦出现病虫害问题不仅会造成环境恶化,也不可避免的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从而给山区人民带来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制约当地的发展。此外由于林业病虫害会引发病虫传播,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处理,会严重影响我国环保工作的开展,因此要合理解决病虫害带来的威胁,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相应的基础。 一、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分析 (一)加强无公害技术的应用 林业病虫害不仅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导致森林覆盖率降低,还会给林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提高我国林业病蟲害的治理水平,解决历年来林业病虫害危险带来的经济损失,并保证我国林业蓬勃发展,采取对病虫无公害处理是林业发展的核心技术。 第一:提高林业局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在育苗、抚育和植树造林方面保证管理工作正常开展,同时还要选好合适的苗圃,并结合各种气候和地质条件进行育苗,从而有效避免因低温和潮湿问题带来的育苗问题,有效的提高育苗成活率,防止病虫害从幼苗开始侵蚀树木。 第二:从生物角度引入病虫天敌来解决病虫害问题,从而通过一些绿色环保的方法降低因单一化学杀虫剂带来的虫害变异带来的恶性循环,这种方法能够最大程度的促进林业发展,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病虫害带来的危害,而且能够大大的降低其他治理方法带来的巨额费用。生物防治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昆虫防治,通过管理人员引入病虫害的天敌昆虫,这是治理病虫害最常用的方法。第二种是微生物技术治疗方法。最后一种是引入益鸟治理方法,通过采用鸟类吃昆虫的方法,有效的解决病虫害带来的各种问题,因此可以采用空投方式将合适的鸟类放入到病虫害区域解决该问题。 (二)化学防治技术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 通常情况下一旦爆发大面积病虫害,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通过化学防治技术,通过喷洒农药来对病虫进行根源性消灭。在我国林业病虫害治理中,化学防

春季常见病虫害防治

春季常见病虫害防治 1、蚜虫, 体小,绿色,常群集多种园林植物叶背,使叶卷曲,又称腻虫。木槿、碧桃、扶桑、月季、金银花、夹竹桃、菊花等都容易受蚜虫的危害。一年可以发生多代,第二年4—5月份产生有翅蚜,吸取汁液进行危害。晚秋10月间产生有翅迁移蚜,以卵在植物的枝条上越冬。 防治方法:①保护利用天敌,控制空气湿度。②药剂防治。尽量少用广普杀虫剂,选用对天敌杀伤较小的内吸性杀虫剂。防治园林植物的药剂可用40%氧化乐果2000倍液喷洒。少量盆花可喷70-100倍的中性洗衣粉。 2、介壳虫 发生规律:又称花虱子。在万年青、棕榈、罗汉松、白玉兰、月季、黄杨、海桐等植物上危害较为严重。一年发生1~4代,大都在四月中旬至五月中、下旬开始,造成树势衰弱,生长不良,严重时整株枯死。通风透光不良发生严重。能危害常绿阔叶树,也能危害针叶树,严重时枝叶干枯,并能诱发煤污病。 防治方法:①在孵化前人工轻轻把虫体刷掉;②勤检查,在若虫孵化期喷洒40%的氧化乐果,兑水1000一1500倍。③在园林上大量防治可采用1000倍敌敌畏乳油,加%的中性洗衣粉,效果较好。 3、立枯病。 该病主要危害松、杉、海棠、银杏、杨树、一品红等植物。通常种芽腐烂在出土之前,表现为地面缺苗;幼苗在木质化之前根茎基部产生水渍状褐色斑;在潮湿情况下病部有褐色菌丝体并附有小土粒状菌核。当气温在摄氏20多度时,新播种或立秋播种的花卉、树苗以及一些易烂根的花卉,如果土壤湿度大时,极易发生立枯病。 防治方法:①播种前土壤每亩用70%的五氯硝基苯3-8斤,均匀拌在土壤里;②在小苗幼嫩期控制浇水,勿使土壤过湿,③初发现病苗时,浇灌1%的硫酸亚铁或200-400倍50%代森铵液,均为每平方米浇灌4-8斤药水。 4、白粉病。 该病可危害蔷薇科、菊科花、月季、紫玉兰、大叶黄杨、凤仙花和黄栌等很多植物花卉。主要发生于叶片上,叶片两面布满白粉,使叶片皱缩,病斑为淡黄色,不规则,后期在叶面着生许多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子囊壳。 防治方法:①降低湿度;加强通风日照,栽培养护预防,注意花卉的通风透光,进行适度修剪减少传染的阶梯;避免闷热潮湿的环境,减少叶面淋水。②消灭病原白粉病多以其闭囊壳随病叶等落入地面或表土中,及时清除病落叶、并进行翻土和在植株下覆盖无菌土,以减少初侵染来源。③少施氮肥,多施些磷钾肥;④初侵染期喷一次15%的粉锈宁,兑水700一1000倍。病前喷1~3次波尔多液 5、蛀干类害虫。 有光肩星天牛、桑天牛等,其中光肩星天牛危害最为严重。光肩星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雌成虫体长约22-35毫米,雄成虫体长20-29毫米,体黑色有光泽,啃食树干。 防治方法:幼林注意抚育除杂,保持林内通风透光;在幼虫期用毒签或500倍有机磷农药用注射器注入蛀孔再用湿泥封住;在成虫羽化期(7-8月)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施树干杀灭成虫;花绒坚甲和啄木鸟对天牛有抑制作用,应加以保护利用。 6、刺吸类和螨类。 主要有草履蚧、叶蝉、红蜘蛛等,对幼树幼苗危害较大,严重时会造成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防治草履蚧可选择氧化乐果等农药;红蜘蛛可降温增湿;加强通风;%1059或1605;用三氯杀螨醇1000倍液;叶蝉可用 90%敌百虫或80%敌敌畏1000倍液喷雾防治。 7、梅花桃李类常见病虫害、细菌性穿孔病

(完整版)草花种植养护施工技术要点(活动za)

草花种植养护施工要点 一、种植前的准备: 、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准备,栽植土壤一般要求是富含大量有机质的腐殖土,对不符合要求的土壤进行必要的改良,撒施健康土和腐殖酸颗粒复合肥进行改良,达到良好的土肥结构。 、种植前对土壤进行除草、翻晒,清除土壤中的碎石及其他杂物,并对土壤进行喷洒高锰酸钾进行消毒处理。整地时做到地势呈龟背形或坡形。花境的效果坡度一般为%左右。 、根据经过甲方确认的草花种植技术指导文件,安排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放样,主要利用卷尺、白灰、竹签做样,必要时利用相关仪器进行定点定位。放样完毕进行自检。 二、现场种植: 、种植进度一般选择在白天进行,条件允许的话,选择在阴天进行,应避免夏季正午高温时段栽植。 、种植现场,针对通行需求,设置隔离警示带,安放交通警示标志,合理规划现场通行。 、针对运到现场的草花,选取颜色艳丽、花无损坏、无枯叶、无焦边的草花进行种植。 、种植时,种植深度将新土覆盖原土球—,种植后无裸露的根部,覆土平整。尽量不将草花原土球弄散,以防伤根。严格按设计图案(图纸)种植草花,防止品种及色彩混淆。 、草花种植的顺序:一般花坛应从中心向外的顺序种植,坡式花坛应由上向下种植,图案花坛应先种植图案的轮廓线,后种植内部填充部分,避免种植完毕后发生踩踏情况。 、草花种植完毕后,及时清理现场杂物以及多余土壤和残花残叶。并及时安排水泵或者水车淋水,采用梅花枪头细喷,避免水流过大,造成所栽草花倒伏,并保持植株清洁。二天内再浇水一次,并做到浇透和浇到位。 三、保洁技术指导文件: 、施工以及清场时保护周边环境的卫生整洁,无垃圾随意丢放、抛洒,产生的废弃物、包装物及时收集清除,清退场后及时恢复周边的市政设施, 、保证周边硬质铺地的美观整洁,可在景点下铺设一层薄膜纸,确保不污染铺地。或者种植完毕后立即冲洗。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19-11-01T09:43:58.527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9期作者:王明珠 [导读] 林业病虫害不但会破坏林区的生态环境,还会降低林业资源的开发率,所以如何有效防治林业病虫害就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就将重点围绕病虫害发生原因、防治现状以及防治技术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福建省安溪丰田国有林场,362415) 摘要:林业病虫害不但会破坏林区的生态环境,还会降低林业资源的开发率,所以如何有效防治林业病虫害就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就将重点围绕病虫害发生原因、防治现状以及防治技术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防治技术;病虫害 引言: 林业关系到国计民生,是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但是林木在生长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害虫或者是病菌的侵袭,进而导致林木长势受到影响、发育不良或者是直接死亡。再加上当下的人工造林树种相对比较单一,经常会发生病虫害,倘若这时候不加强管理和防治就会造成严重的林业灾害,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以及生态损害。所以强化对病虫害的防治,提升防治技术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发生病虫害的原因 (一)天然林木较少 现阶段我们国家在林业的利用及开发方面程度都非常大,导致当下天然林区规模受到了影响。因为天然林本身的生态系统很稳定,同时也都比较多样和复杂,所以抵御病虫害的能力比较强。但是人工林正好和其相反,整个生态系统比较脆弱,病虫天敌发展较为缓慢,较易出现病虫害,同时还会传染给天然林。 (二)农药使用不规范 有些林业工作者在养林护林的过程中存在过度使用农药的现象,认为只要多施加农药就可以有效防治病虫害,提升防治效率。实际上这种做法只会将病虫害的抗药性提升上去,并增加防治费用,长时间发展下去必将形成恶性循环,给防治工作带来巨大的难度,进而破坏林业资源的综合利用[1]。 (三)治理难度大 现阶段病虫害的发展基本表现在种类多、抗药性强以及数量大等等,所以只要爆发之后就会形成难以控制的局面,如果情况严重的话还会产生巨大的环境灾难。因为用药的不规范和过度应用,使得病虫害的抗药性得以增强,加大了治理难度,对此相关部门和防治专家们就必须要高度重视起来。 二、防治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明确的防治概念 对于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来说,它不但是技术人员的主要职责,还是管理人员的重要任务。但是实际上很多领导层都把资金和大量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经营及生产之中,忽视了对病虫害的防治,使得防治工作开展困难,资金、技术以及管理等环节无法实现环环相扣,形成合力,进而影响了防治效率及治理水平。 (二)林业结构过于单一 受到经济效益的驱使,当下人们过于重视树木的生长速度,在那些大面积的人工林之中林木的品种相对比较单一,整个生态系统非常简单,所以抵抗性都比较弱,一旦发生传染性的病虫害时,就会在短时间之内使大面积的林业受到传染,进而造成严重的经济后果及生态问题。 (三)防治人员技术缺乏 防治人员的防治能力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即工作经验、专业能力以及防治理论,从当下我们国家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情况分析,虽然很多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都比较强,但是因为缺少相应的工作经验,就导致在实际治理当中不能熟练地以实际情况为准采取对应的措施,影响了防治效果,进而给林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2]。 三、防治技术方法 (一)防治技术 通常防治技术主要包含有生物、化学及物理三种。 在生物防治当中主要是以生物链原理和生物相生相克的方式实现的,这种方式一般效果好,同时比较经济实惠。最常见的方式就是依照病虫害种类去引进天敌。比如在出现毛毛虫病害的时候就可以将胡蜂科昆虫引入进去;或者是运用益鸟促进林业的自愈能力的提升,比如喜鹊、啄木鸟等等。这种方式最注重的就是运用大自然的力量,但是它的能力有限,短期效益不明显,在具体运用中必须要结合实际选择。 在物理防治当中主要是运用人工捕杀或者是其它的辅助方式实现的,这种方式没有污染和伤害,比较适合运用在个头大、数量多和易捕捉的情况当中[3]。对于那些繁殖能力比较强以及传播速度较快的虫害就可以使用这种方式进行隔离。或者是可以直接利用虫害的弱点进行趋光性诱杀,它不但经济实惠,而且效果也非常好。 在化学防治之中主要是运用化学药物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比如使用杀菌剂或者是杀虫剂等等,效果非常明显。化学药物的使用能够最大限度上降低虫害的定位及交配能力,进而降低数量。但是该方式通常存在的弊端就是在选择药物的时候必须要针对植物自身的耐心以及病虫害的种类去考虑,选择那些毒低且安全的药物。对此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必须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并在明确病虫害生长规律及分布特点的基础上,实现根治。除此之外,长期运用这种方式会使病虫害产生抗药性,所以为了保证效果必须要定期进行药物更换。 (二)重视防治工作 在林业保护工作当中,病虫害防治占据重要地位,所以相关部门及人员都必须要重视起来,强化防治意识,改变防治观念,增强自身的工作责任感。另外还需要重视技术培训,增加人员知识水平,进一步丰富防治经验,正确认识病虫害的类型与分布,确保可以依据当地

月季花的栽培技术

月季花的种植方法简述_月季花的栽培技术 长春花为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多分枝。叶对生,长椭圆状,叶柄短,全缘,两面光滑无毛, 主脉白色明显。聚伞花序顶生。花有红、紫、粉、白、黄等多种颜色,花冠高脚蝶状,5裂,花朵中心有深色洞眼。长春花的嫩枝 顶端,每长出一叶片,叶腋间即冒出两朵花,因此它的花朵特多, 花期特长,花势繁茂,生机勃勃。从春到秋开花从不间断,所以有“日日春”之美名。 【原形态】亚灌木,高达60厘米。幼枝绿色或红褐色,它和叶背、花萼、花冠筒及果均被白色柔毛。单叶对生,长圆形或倒卵形,长4~7厘米,宽2~3厘米,先端中脉伸出成短尖。花1~2朵腋生;花萼绿色,5裂;花冠高脚碟状,粉红色或紫红色,长 2.5~3厘米,裂片5;雄蕊5,内藏;心皮2个,分离,花柱连合.蓇葖2个,圆柱形,长2~3厘米,有种子数颗。花期:近全年。栽培,也有野生。 分布广东、广西、云南以及长江以南各地。[3] 长春花喜温暖、稍干燥和阳光充足环境。生长适温3~7月为 18~24℃,9月至翌年3月为13~18℃,冬季温度不低于10℃。 长春花忌湿怕涝,盆土浇水不宜过多,过湿影响生长发育。尤其室内过冬植株应严格控制浇水,以干燥为好,否则极易受冻。露地 栽培,盛夏阵雨,注意及时排水,以免受涝造成整片死亡。 长春花为喜光性植物,生长期必须有充足阳光,叶片苍翠有光泽,花色鲜艳。若长期生长在荫蔽处,叶片发黄落叶。 宜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耐瘠薄土壤,但切忌偏碱性。板结、通气性差的黏质土壤,结果植株生长不良,叶子发黄,不开花。 扦插繁殖技术

月季的扦插繁殖技术月季嫁接一般选用根系发达,生长旺盛、抗病性强的蔷薇做砧木,选用的品种多为粉团蔷薇与野蔷薇,砧木可以扦插繁殖,也有用种子播种,利用实生苗嫁接。嫁接方法通常用芽接、枝接与根接法,多数用芽接。常用的芽接方法是丁字接与贴芽接。月季嫁接一般选用根系发达,生长旺盛、抗病性强的蔷薇做砧木,选用的品种多为粉团蔷薇与野蔷薇,砧木可以扦插繁殖,也有用种子播种,利用实生苗嫁接。嫁接方法通常用芽接、枝接与根接法,多数用芽接。常用的芽接方法是丁字接与贴芽接。[5] 扦插繁殖 长春花的扦插时间一般是春天,我们尽量剪去一段比较嫩些的枝条作为插穗,可以是新枝上的嫩条也可以是老枝上新生的嫩条,总是嫩嫩的就好,顶端可带两三片叶子,然后将枝条底部插入湿湿的沙土中。扦插期间尽量将温度控制在二十度到二十五度之间,浇完水之后可以在盆土和插穗上覆盖一层薄膜来保湿,并将盆土放在通风的阴凉处等待生根。 水插繁殖 夏天进行注意换水要勤快一些 丁字嫁接法 贴芽嫁接法 是在秋冬季砧木皮层不易剥离时的一种单芽接。接芽可以稍带木质部,切成橄榄状。砧木部位也与芽接一样削一个相似的切面。而在切口下部留2~3毫米横切,稍留残桩,以利接芽安插。将芽与砧木形成层对准(肉眼看两者皮层对准)后绑缚。这种方法在上海地区通常9~10月扦插蔷薇,11月起出带根插条,在室内嫁接后,以 10~15厘米间距栽植于苗床。每平方米栽植45~100株。苗床应加薄膜覆盖或放在大棚内,当新苗高30~40厘米即可定植。[6] 压条繁殖法 将月季花枝条环剥一圈外皮后将其埋入土中,或者用湿土将环剥周围包裹;待环剥处长出新根后将枝条切断进行移植,成活率可以达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 张强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张强 发表时间:2018-10-01T17:43:17.73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作者:张强 [导读] 摘要:社会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促使社会民众对林业建设的关注力度越来越大,林业建设不止可以提升森林资源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可以推动当地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霸州市振华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河北省霸州市 065700 摘要:社会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促使社会民众对林业建设的关注力度越来越大,林业建设不止可以提升森林资源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可以推动当地经济效益不断提升。现阶段在林业建设过程中,林业病虫害对整体林业资源的质量安全造成了不利影响,降低了林业资源的生态效益及生产能力,因此,本文根据现阶段林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类型进行分析,提出了林业病虫害的一些防治措施,以便为林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法 前言 现阶段林业生产中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杨树烂皮病、杨干象、白杨透翅蛾等发生较为严重,应加大防治力度,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定重点区域,灭虫保树。精心组织,科学防治,定期组织林农培训管理知识及先进技术。林业病虫害对林业生产过程中林木造成了大规模的迫害,影响了整体林业生产的质量,因此,对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的进一步探究非常重要。 1优化病虫害防治策略的必要性和意义 众所周知,病虫害对林木的生长发育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如果不对其进行相关防治,不仅会让林木发育缓慢或死亡,甚至会引起区域内林业发展的整体灾害事故,严重损害林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生态环保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作为重要的生态资源,林业发展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传统的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效率低下,加之相关害虫和有害细菌的不断进化,以往的病虫害技术已经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防治效果,故而需要对病虫害防治策略和技术进行优化和革新。 2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2.1人工林产量猛增和天然林砍伐 现阶段,由于我国正处于大面积培育人工森林的阶段,使得大量天然森林被砍伐,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病虫害问题。同时,大量天然林的砍伐,使得人工林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威胁,且病虫害的传播速度相当快,产生严重的影响。为了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通过建造人工林的方式确保可持续发展,但是却忽略了大量砍伐所带来的威胁,导致了林业病虫害问题不断恶化。 2.2化学农药使用不合理 现阶段,由于人们缺乏一定的管理理念,使得在农药治理病虫害的同时,很大程度上伤害了天然林的健康生长。人们过度使用化学农药,使得土壤遭受了严重危害,再加上病虫害的危害,都在不断侵蚀着天然林的健康成长。同时,随着农药使用量的不断增加,农药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从而影响到企业对于相关资源的开发。 2.3病虫害的繁衍能力强且数量大,难彻底根除 众所周知,林业病虫害的繁衍能力是极强的,且传播范围非常广泛,传播速度极快。虽然可以通过很多方法减少病虫害的威胁,但是仍然无法根除,经过一段时间的繁衍,又在不断传播着,最终成为一种灾难。同时,很多病虫害具有一定的抗逆功能,由于不断的适应,其遗传特征也在不断变化,由此不难看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一项极为烦琐、艰巨的任务。 3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措施 为了推进我国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效的防治病虫害的发生,需要采取有效的举措和方法,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第一,要真正的加强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并且完善相关的机构配备以及制度建设因此,林业管理者必须要提高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尤其是要提高林业企业全员的重视意识。通过全面提高全员的病虫害防治意识,能够真正的将各种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方法真正有效落实。应该制定科学完善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和办法,通过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保证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通过建立相关的制度体系能够规范该项工作顺利开展、实现常态化发展。 第二,要创新病虫害防治的方法,提高病虫害防治的技术和方法。面对我国当下人工造林面积不断增多的现状,必须要从思想上和方法上对防治工作进行有效的创新和改进。因此可以对林业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预测以及预报,来控制病虫害暴发的范围和程度,降低病虫害造成的影响范围。同时通过扩大防治工作的空间范围,进一步延长病虫害防治的时间跨度,能够真正的有效控制林业病虫害的爆发。 第三,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有效的推广和使用。随着我国林业资源的不断增多,为了有效的提高病虫害防治的效果和质量,需要进一步推广新型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方法。因此应该加强对新型病虫害的研究,研发出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这就需要进一步强化育种育苗环节来提高林业苗圃的抵抗力。另外通过土壤肥力控制水分等,也能够有效的减少由于技术不良而导致的立枯病、或者是地老虎等病虫害问题。尤其是在移植和养护的关键环节,要进一步加强移植养护技术的提升,对林业资源进行科学的移植和养护,才能够从根源上防治病虫害的出现,切断林业病虫害的繁衍链条。 第四,要提高技术维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过程当中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也影响到了防治的效果,因此为了准确的发现病虫害存在的威胁以及潜在隐患,需要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能够及时的发现病虫害的潜在威胁,正确的对病虫害进行种类的分类控制方法的选择。通过提高技术人员的预防水平以及处理能力需要对病虫害防治人员进行及时的培训以及素质的拓展,帮助防治人员掌握住病虫害防治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以及操作的技巧。因此,要对病虫害防治人员进行科学的管理,通过短期培训或者是实地考察等方式来增强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有效的应对病虫害的出现,并且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和举措。 第五,可以推进可持续实施营林防范技术。在对林业资源进行实时保护的过程中,要选择一些抗病能力强的树种,同时降低农药、杀虫剂等化学药品的使用量,也能够有效的控制病虫害的出现,另外,要在育苗阶段对病虫害进行有效的控制。通过消杀土壤种子可能存在的一些病虫害,提高育种的抗病能力。应该在育苗的过程当中,结合病虫害的发生以及树木的生长阶段、植被的特点等综合情况,来组建营林的各个环节,控制病虫害的产生、生长或者是蔓延。通过积极造林,增强我国林业资源的储备,并且增强苗木的抵抗力。 此外,在林业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需根据当地林业实际生产状况及病虫害密度进行综合分析评估,然后制定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完整版)图文·40种花卉病虫害防治

40种花卉病虫害防治[图] 1.牡丹锈病 【症状】植株受浸染后叶片出现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病斑,叶片褪绿,叶背着生黄褐色抱于堆,夏孢子可在草本寄主上重复浸染。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松芍柱锈菌(CrOnartium flaccidnm)。松芍柱锈菌为转主寄生菌,本本寄主为牡丹、松树,草本寄主为芍药、风仙花等。在松树上锈茵4-6月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锈孢子借风雨传播到草本植株上,草本植株受浸染后。夏孢子可在草本寄主上重复浸染。生长后期产生冬孢子,冬孢子萌发产生出担孢子。担孢子浸染松树,在其上越冬。 【防治方法】①加强栽培管理,植株要种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段。②秋未清除草本寄主的病株和病残体。③发病期间用15%粉锈宁800倍液喷施。

2.牡丹褐斑病 壮丹褐斑病是牡丹的常见叶部病害之一,在牡丹栽培地均有发生。 【症状】感病的叶片最初在叶面产生大小不一的圆形斑点,褐色,有同心轮纹,后期病斑上产生黑色霉状物,邻近病斑相连成不规则形大斑,严重时叶片枯死。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尾孢菌(Cercospora paeoniae和C.variicolor)。病菌在枯枝、落叶等病残体上越冬。翌年借风雨传播,7-9月为发病高峰。 【防治方法】①秋季清扫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减少浸染源。②发病期可喷80%代森锌700借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0天左右喷1次。 3.紫荆枯梢病 【症状】感病的植株先从枝条尖端的叶片枯黄脱落开始,在一丛苗木中,先有一两枝枯黄,随后全株枯黄死亡。感病植株茎部皮下木质部表面有黄褐色纵条纹,横切则在髓部与皮层间有黄褐色轮状坏死斑。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一种镰刀菌(Fusarium sp.)病茵在病株残体上及土壤里越冬。来年6-7月,病菌从根侵入,顺根、茎维管束往上蔓延,达到树木顶端,病茵能破坏植物的输导组织,使叶片枯黄脱落。 4.蔷薇白粉病 【症状】感病的植株,幼叶淡灰色,叶变扭曲,上覆一层白粉,严重时叶片枯萎、花朵小而少,甚至不能开花,病菌

月季花施肥方法

月季花大花多,需肥多,故宜多施肥料,在萌芽前应施足有机肥。对于盆栽月季,应在早春换盆一次,盆土配方为:(壤土)5∶(腐叶土)2∶(腐熟粪)2∶(砂土)1,再加入少量菜饼,将其拌匀。以后每隔10-15天追肥一次。追肥可用饼肥加磷肥沤制的液肥对水浇施,特别5月盛花后,应及时施肥,以促夏、秋开花。 月季生长季节,应充分接受阳光,以每天保持光照8小时为宜,如作为室内观赏,应于上午11时前搬入,下午4时前搬出,这样接受中午前后的柔光,有利延长开花时间。 月季在33℃以上即处于半休眠状态,在平均气温20℃-25℃时最有利于生长,因此,夏季应进行适当的遮荫和多次喷水。降温补湿,在生长季节最好在上午、下午各喷一次水,创造湿润环境,促进花叶生长。 月季开花后应在花下第三个复叶以下剪掉,以促发壮实新枝,及早现蕾开花。修剪技术要点是:弱短枝先剪、高剪;健壮枝后剪、短剪,以促弱抑强,促其开花整齐。长枝条修剪长度不宜超过1/2,避免腋芽萌发迟缓。此外每茬留花不宜过多,盆栽月季以3-5朵为宜,地栽月季视植株强弱而定。留花过多养分过于分散,花小且影响下茬花。所以,在萌芽后应选壮芽留,在其上部2.5厘米处剪掉,下部弱芽剔除掉,现蕾后应选顶生大蕾,去除叶腋间花蕾。 是苗的话就应该浓度很淡了,薄肥勤施,半个月一次,立秋前以氮肥为主,立秋后逐渐减少氮肥使用量,增施磷钾肥,十一月到十二月可以在根际周围施入腐熟的有机肥。 苗如果是才移栽的话头一个月最好不用肥,然后根据情况加一点点.偶用的比例是一般是说明书上的十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左右. 还有一点要切记:夏天月季也会休息的,这时也不用肥. 月季施肥,应在每次花后施用氮磷钾均衡肥料一次,促进恢复与生长。 每年的冬季可在表土覆一层有机肥料,对早春萌发的作用明显。 春季以全元素的肥料施用,夏季高温期应少施或不施,秋季以磷钾为主,少施氮肥,否则不利于越冬。 施肥方法:可穴施固态肥料,也可浇灌液态肥料。 如在12月份已施基肥,早春可不追肥,待抽芽时在根的周围撒上适量化肥,用以催芽。 进入夏季,其蒸发量和消耗量都大,生长迅速,开花期应每隔10天追施一次薄肥,也可将豆饼、禽粪用水浸泡,经封闭发酵后掺水作追肥,使植株花繁叶茂,打破月季夏季休眠状态。浇水宜用晒过的水,以减少盆土与水的温差,如用过冷的水,会刺激根系,影响植株的正常发育。 施肥次数要多而及时。一般新种或移植的盆栽月季,用腐殖质而疏松的黄土就可栽培,最好拌以1/4砻糠灰或少许蚕豆壳、豆饼或鸡鸽粪等,使月季不断能从土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docx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植树造林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对实现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病虫害作为影响林木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必须运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措施,来对其进行防治,降低病虫害对林木的危害,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1新时期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 新时期下,我国对林业有更大的需求,加强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1.1有利于树木的健康生长 病虫害的发生将会对森林中的树木造成巨大威胁,如果不进行及时防治,将会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加强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有利于确保树木的健康生长。 1.2有利于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 如果不重视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将会导致病虫害的大量传播和蔓延,从而对森林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加强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有利于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 1.3有利于降低病虫害对林业造成的损失 病虫害在发生以后得不到有效的防治,将会对树木的质量和产量

都造成巨大的影响,给林业造成巨大的损失,通过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能够降低病虫害对林业造成的损失。 2防治现状 2.1缺乏病虫害防治意识 在我国林业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林业人员缺乏病虫害防治意识,对于林区出现的各种病虫害发生情况不够了解,不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从而导致病虫害的蔓延,造成巨大的损失。 2.2缺乏专业的病虫害防治人员 现阶段,在我国林业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缺少专业性的林业病虫害防治人员,林区管理人员所要负责的林区面积较大,病虫害防治工作量较大,往往不能及时有效开展防治,导致病虫害发生范围进一步扩大。 2.3缺乏先进的病虫害防治策略 在进行林业病虫害防治时,不能盲目的进行,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法,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很多林区的工作人员,不了解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影响了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3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加强林业病虫害的防治至关重要,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分析了新时期下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和策略。

月季常见病虫害防治

月季常见病虫害防治 白粉病 1、症状:病叶初期出现褪绿黄斑,后扩大并着生白粉,出现反卷、皱缩、变厚;叶 柄和嫩梢部位染病后稍膨大,反向弯曲;花蕾染病后花姿畸形。严重时叶片枯黄,植株衰弱。 2、发生规律:病菌在芽、叶、枝上越冬,靠风传播。最适发病温度为17~25℃,5~6月和9~10月是发病盛期。土中氮肥过多或钾肥过少时易发病。 3、防止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合理施肥,避免氮肥③早春清除并烧毁病叶④适度 修剪,保持植株通风透光⑤发病前后喷洒粉锈宁、白菌清等药剂防治。 黑斑病 1、症状:月季叶片、花梗和嫩枝均可受害病斑初期为籽褐色至褐色小点,后扩展并 变为黑色或深褐色,常有黄色晕圈包围,严重时整株中、下部叶片全部脱落,出现枝条枯死。 2、发生规律;病菌在病枝叶或落叶中越冬,借风雨传播,夏末以后最重,高温干旱 病害扩展缓慢,衰弱植株容易发病。 3、防治方法:①及时清除病叶,冬季病株重修剪。②生长季常修剪,保持通风良好。 ③可用百菌清、多菌灵、代森锌、甲基托布津等药剂防治。 叶枯病 1、症状:发生在月季叶片,初期叶面出现黄绿色针点斑,后期病斑扩大呈圆形或不 规则形,边缘紫色,扩展后连片,病键交界明显,后期病部出现小黑点,病叶边缘似火烧状。 2、发生规律:病菌在病叶或土壤中越冬,借风雨传播老叶、衰弱枝、多雨季节和管 理粗放发病重。 3、防治方法:①及时清除并销毁病叶。②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加强养护。③ 休眠季节喷洒3度石硫合剂。④发病前喷洒百菌清等药剂预防。⑤发病初期喷洒多菌灵等 药剂防治。 根癌病 1、症状:在月季的根和茎部出现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瘤状物,植株生长不良,枝 叶短小,叶枯黄,早落,花小或不开花。

玫瑰与月季

手動翻頁

緣起 91年在北京天壇公園,見到開著美艷玫瑰的花園,卻被標記為月季園。當時直覺認為Rose是由西洋引進的花卉,可能是中國北方與南方(含台、港)譯名不同緣故吧。 日前網上讀到北京植物園的說明,才知玫瑰和月季都是中國固有的花卉,兩者外形雖似,但其實是不同的。它們又在歐美現代月季的培育發展上扮演過重要角色,這引起了我的興趣。

1997年大陸與新西蘭聯合發行的1套《花卉》郵票,分別展示了北京妙峰山的重瓣中國玫瑰和新西蘭月季‘白雲之鄉’。

玫瑰與月季之相似處 ?兩者均為薔薇科薔薇屬植物,落葉或半落葉灌木,莖直立,通常有刺。 ?葉互生,奇數羽狀複葉,葉緣有鋸齒。 ?花單生或成傘狀花序。 ?單瓣花之萼片及花瓣各五玫,重瓣花則花瓣多數。 ?英、法、德和西班牙語中,玫瑰、月季與薔薇均被稱為Rose。

玫瑰的本尊(Rosa rugosa)

玫瑰的介紹 ?拉丁學名: Rosa rugosa。別名Japanese Rose, Beach Rose等。 ?原產于中國北部、朝鮮和日本,18世紀引入歐洲。 ?薔薇科、薔薇屬、桂味組的耐寒抗旱直立灌木,但莖有密集皮刺與剛毛,幾乎難以徒手持握。 ?奇數羽狀複葉5-9片。葉脈深陷表面皺縮,背面稍帶白色有柔毛。 ?一般僅初夏開一次花,個体花朵的壽命僅1-3天。花有單瓣與重瓣分別,花瓣較小。花全開後呈扁平盤形,花徑一般為6-9釐米。花色少,多為紫紅、粉紅與白色,現較少作觀賞花木裁培。 ?莖較瘦弱,其長度與強度不適宜作切花使用。 ?抗病能力佳(長江以北),能于貧瘠土地甚至海灘鹽地生長。 ?有濃香,往昔用以製作香料、中葯、花茶、酒與醬料。目前則大面積栽培以提取芳香油為主要用途。

林业病虫害防治理论知识试题(四)

林业病虫害防治理论知识试题(四) 1.林业是以绿化荒山荒地。扩大森林资源、保护现有森林资源,特别是天然林资源,科学地经营管理和开发利用人工林为目的的事业,它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包括()两大部分。 A 人工造林和森林经营 B 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 C 林业生产和科学研究 D 营林和森林工业 2.森林是以乔木为主体,包括灌木、草本植物以及其他生物在内,占有相当大的空间,密集生长、并能显著影响周围环境的()。 A 生物群落 B 林分 C 群体 D 植被 3.至1993年,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要求达到()%。 A 13.92 B 14.92 C 15.92 D 17.00 4.由病毒引起的病害()。 A、有病状无病症 B、有病状也有病症 C、无病状有病症 5.半知菌无性繁殖产生()。 A、游动孢子 B、分生孢子 C、子囊孢子 D、接合孢子 6.花叶病一般是由()引起的。 A、类菌质体 B、病毒 C、螺旋体 D、类病毒 7.为避免梨锈病的发生,梨园与桧柏的距离不得小于()。 A、5km B、7km C、10km D、12.5km

8.下列天敌昆虫中属于寄生性的是() A.瓢虫 B.猎蝽 C.赤眼蜂 D.寄蝇 9.有机磷杀虫剂的作用机制为() A.抑制昆虫脱皮 B.抑制神经传导 C.控制中枢神经 10.下列哪种植物栽植一起会发生锈病。 A、落叶松与黄菠萝 B、油松与栎树 C、海棠与桧柏 四、问答题(回答下列各题。每题8分,共40分) 1.举例说明昆虫食性? 2.使用农药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金龟类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4.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有哪些? 5.试述植物病害诊断的方法及步骤? 一、填空题 1.蛴螬、蝼蛄、地老虎 2.根据环境预测、根据害虫基数预测、根据害虫形态指标预测3.侵染性病害、传染性病害 4.动物、节肢动物、昆虫 5.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前跗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