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建设及发展方向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建设及发展方向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建设及发展方向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建设及发展方向

包头市城市功能定位研究

2012年5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M ay2012 第10期总第260期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Economy N o.10T o tal N o.260 包头市城市功能定位研究 石利高1,李 鑫2 (1.包头市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中心;2.包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内蒙古包头 014030) 摘 要:节点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转型对区域城镇体系和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极大,通过对包头市的城市功能的研究,以期为城市和谐发展指明方向。 关键词:包头;城市功能;定位;城市群 中图分类号:F290(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10—0005—02 包头市地处祖国北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北临蒙古人民共和国,东接呼和浩特市和乌兰察布市,西接巴彦淖尔市,南临黄河与鄂尔多斯市隔河相望,地理位置为东经109°15′12″~111°26′25″,北纬40°14′56″~42°43′49″。 包头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大城市,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城市,是连接华北、西北的重要公路和铁路交通枢纽,是环渤海地区向西部地区辐射、转移的重要节点城市,肩负着承东启西的枢纽作用。其功能定位和发展转型对区域城镇体系和区域经济发展有极大的影响。 1 包头市城市功能的脉络演变 1.1 历史轨迹 据史料记载,包头在春秋战国时代是赵国中郡九原县的所在地,至今已有2280多年的历史。西汉时为临活城(今麻池乡西北),唐朝时期为中受降城(今哈业胡同车站一带),均为当时的军事重镇。 由于封建战乱,城镇几经兴衰。1730年后,在今东河一带开始形成居民点。因水运条件便利,商贸日益发达,城镇规模不断扩大,1809年包头村改为包头镇。 1923年,平绥铁路(今京包线)通车至包头,使包头成为水路货运集散地。后1926年改镇为县, 1938年改县为市。 1949年9月19日,包头解放。1950年成立人民政府属绥远省辖市,下辖一二三区。1953年蒙绥合并为内蒙古自治区,包头下辖一二区和回民区,并新建制新市区、郊区。 1953年,国家决定在包头建设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一电厂和二电厂等重大项目。1954年开始编制新市区规划,1955年中央批准。 1956年,正式建制东河区、昆都仑区和青山区三个市区。 1958年,固阳县和白云矿区划归包头。 1960年,取消郊区建制,乌拉特前旗划归包头。 1963年,固阳县和乌特拉前旗划出,同时恢复郊区建制。 1971年,固阳县和土默特右旗划归包头。 1996年,达茂旗由乌盟划归包头。 如今,包头市现辖昆都仑区、青山区、东河区和九原区四个市区,石拐和白云鄂博两个工矿区,土默特右旗、固阳县和达茂联合旗三个农牧业旗县。 2 历版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性质 1955年:分两个区,包头新区:以冶金、机械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东河区:以地方工业为主,商贸发达的交通中心市区。 1985年:以冶金、机械、重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1990年:以冶金、机械为主的,具有稀土、能源、重化工发展优势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1996年:是以冶金、稀土、机械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中心。 2008年:包头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京津呼包银经济带中重要的中心城市,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中心。 3 区域定位 3.1 与蒙古的关系定位:中国与蒙古国协作发展的重要前沿城市 包头市境内满都拉口岸的开放,使得包头市与蒙古国之间的往来日益频繁。未来随着满都拉口岸由季节性口岸转向常年开通性口岸,这一地区将成为包头与蒙古国人流、物流和信息流集散的场所,将成为我国北方发展对外经济的重要基地。而包头也可以利用这个口岸的开放,发展成为我国联系欧洲大陆的一个重要节点城市,积极参与国际区域经济联系,提升城市服务功能,辐射蒙古地区,逐渐培育成为国际性城市,成为中国与蒙古国协作发展的重要前沿城市和通过蒙古联系欧洲大陆的重要节点城市。 包头与蒙古国协作发展的重点是:包头要充分利用蒙古国的资源,包括铁矿、煤矿等资源。因此包头应积极推进白云铁矿至满都拉口岸的铁路建设,加快两地的方便联系。而包头同时也应加快提升城市服务职能,包括商贸、娱乐等服务职能,以便为与蒙古国相邻地区提供更好的服务,真正成为中国沿边地区经济中心城市。 3.2 北方地区:承接华北辐射西北地区的中枢城市,“京津呼包银”经济带的核心城市之一 包头处在华北与西北的交接地区,是连接我国内地与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也是京津呼包银经济带的重要核心城市。京津呼包银经济带是沟通环渤海经济区与大西北地区的重要纽带,该经济带的建 ? 5 ? 收稿日期:2012-02-20 作者简介:石利高,现就职于包头市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中心。 李鑫,注册规划师,现就职于包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未来城市发展理论与未来城市发展趋势

[内容提要] 本文全面分析了城市化的内涵与主要理论,以及未来城市发展理论与未来城市发展趋势。 [关键词] 城市化未来城市内涵理论趋势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人们对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关注。研究城市化和城市发展问题,有必要深入系统地把握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一般理论。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我国未来几十年发展的主题,是对我国发展全局和前途有着决定性影响的大战略。城市化是动态的演化过程,城市化发展理论也是不断更新完善的过程,各种理论的演进,体现了人们对城市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对这些理论的综合分析,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城市化发展的认识和理解。不仅可以使我们在理论上对城市化运动过程和规律有深刻的认识和把握,而且能够使我们在城市化建设中少走弯路,更自觉、更有意识地推进和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一、城市化的内涵 关于城市化的概念,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定义,这是因为城市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和经济现象,涉及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众多学科,各学科从各自的研究角度、研究领域提出了适合本学科特点的城市化定义,尽管不同学科理解的侧重点不同,但大家一致认为城市化是一个过程,是人类文明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它包括人口的非农化、产业的高级化、地域景观的复杂化等。城市化既然是复杂的社会和经济现象,涵义是丰富的,不能从单一的角度去界定。城市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不同的学科依据各自的角度而有不同的理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口学对城市化含义的理解 指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数目不断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中的比例逐渐提高。人口城市化是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和衡量标准,也是城市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许多学者把对人口城市化的研究作为研究城市化的突破口和主要内容。因为人是文化的载体,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人口在地域内的大量聚集是城市化的重要前提,在人口聚集基础上形成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城市聚集功能和规模经济优势的发挥促使城市发展、城市辐射功能加强,使城市化得以实现。 2、地理学对城市化含义的理解 指从空间上看,非城市地域逐渐转化为具有以集中和高密度为主要特征的城市性地域特征。从空间、地域角度上看,一个城市有许多次级地区,如商业中心、工

邯郸市城市定位研究与发展战略框架概要

2004年12月Zhongguo Jingji Pinglun,ISSN1536-9056 邯鄲市城市定位研究與發展戰略框架* 華北科技學院經濟管理研究所劉軍** 摘要:新時期的城市定位研究應當與時俱進,賦予其新的歷史使命和時代特徵。在歷史、現實和未來相聯繫,區域、功能和品質相統一的把握中,我們認爲新時期邯鄲市城市定位的基本表述爲:“以名城、區位、資源三大優勢爲依托的中原最重要最具活力的新型製造業基地”。簡稱“三優一地”;其主體表述是:“新型製造業基地”。根據城市定位,我們提出把“基地戰略”作爲邯鄲市21世紀頭二十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體戰略,幷形成以科强體的工業高度化、以工帶農的城鄉一體化、以商促工的經貿互動化和以內聯外的開放圈層化的“四大主導戰略”框架。 關鍵詞:城市定位新型製造葉基地區域經貿中心歷史文化名城 城市定位,從最基本的意義上說,就是對一個城市的性質、地位和功能進行定位。在制定21世紀頭二十年邯鄲市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的工作中,首先廣泛深入地開展城市定位研究,是高站位、整體性、集約化地把握國情和市情、把握城市現實和未來的中心環節和重要舉措。這一研究的深入開展,無疑將使戰略規劃建立在更加科學和理性、更加開放和民主的基礎上,使戰略規劃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具有更强的自覺性和有效性。 一、城市定位研究的背景和指導思想 城市定位從本質上說,屬于歷史範疇。是以一個城市的經濟、政治、文化、地理的歷史演變和歷史積累爲基礎,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對一個城市的性質、功能及其前景的階段性認識和把握。邯鄲市的城市定位在公開宣傳和文獻資料中曾有過幾種不同的表述,最常用、最具影響力、感召力和公信力的主要有三種:(1)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晋冀魯豫接壤區經濟中心,或晋冀魯豫接壤區經貿中心;(3)綜合性工業基地,或新興基礎工業基地。這些表述從歷史、文化、區域、經濟等不同的角度深刻地揭示了邯鄲市城市的性質、地位和作用,在認識城市、把握城市,指導戰略規劃和戰略决策;在塑造城市形象、擴大對外開放,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在凝聚人心、鼓舞鬥志,促進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等方面曾經發揮了幷將繼續發揮其重要作用。 但是,進入21世紀的今天,特別是經過了25年改革開放和90年代初地市合幷以後,邯鄲市的政治、經濟、文化、資源、城市建設及其外部環境等各方面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黨的十六大按照“三步走”的戰略構想,又提出了21世紀頭二十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和“工業化、城市化、開放型”的戰略方針。新的城市變化和新的歷史任務,內在地和外在地要求我們對邯鄲市的城市定位重新進行認識和評價,以利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時期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的科學制定和有效實施。也就是說,新時期的城市定位研究應當與時俱進,賦予其新的歷史使命和時代特徵;應當適應市情和國情變化,緊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工業化、城市化、開放型”這一時代主題;應當有利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一戰略目標的實現。我們認爲,這是這次城市定位研究應當確立的一個基本指導思想。 具體地說,這次城市定位研究在遵循區域性、功能性和獨特性等這些城市定位一般原則的基礎上,應 *此文系“邯鄲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規劃課題”,作者爲課題負責人。 **劉軍(1965-),男,華北科技學院經濟管理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副教授;通訊地址:北京東燕郊206信箱華北科技學院管理系,郵編:101601;E-mail: liujun@https://www.doczj.com/doc/7919143300.html, 49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第一章城市绿地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绿地:配合环境创造自然条件,适合植种植物而形成一定范围的绿化地面或区域: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均可称为绿地 :泛指所有被植物覆盖的种植地 ·城市绿地:城市中专门用以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景观的绿化用地 ·城市绿地系统:是由一定质与量的各类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绿色有机整体,也就是城市中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和规模的各种绿地,共同组合构建而成的一个稳定持久的城市绿色环境体系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地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的活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特点:为城市绿地系统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引,侧重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临界值,侧重于引导和控制,依托于理性的分析而不是感性的直觉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主要任务: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性质、发展目标、用地布局等规定,科学制定各类城市绿地的发展指标,合理安排城市各类园林绿地建设和市域大环境绿化的空间布局,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的: 1.明确城市绿地建设的任务和要求,为城市绿地系统管理提供依据 2.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 4.协调城市绿地多种功能,控制或引导城市绿地规划设计 最终目的:创造优美自然、清洁卫生、安全舒适、科学文明的现代城市的最佳环境系统·覆盖率:城市一定范围内绿化覆盖率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百分比 (绿化覆盖率:在范围内所有用于绿化的乔灌木地被草本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性质:政府管理和调控土地利用的途径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关系 1.与城市总体规划:是其一个组成部分,是深化细化,两者互相协调与尊重 2.与土地利用规划:内容相互交叉,土对绿有决定性作用,反之有积极反作用 3.与景观规划:是其规划设计的重要对象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 1.从实际出发,综合规划 2.远近结合,创造特色 3.功能多样,力求高效 4.网络分隔 5.均匀分布,比例合理 第二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生产与发展 ·古代城市绿地规划

论城市森林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通用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论城市森林对城市生态系统的 影响(通用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论城市森林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通用 版) 摘要:从城市森林建设的分析入手,阐述了城市森林的内涵,在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料基础上探讨了城市森林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政府部门和城市林业科学工作者应当深入研究城市森林对城市生态系统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森林城市生态系统 在目前以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国际人文因素计划(IHDP)、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和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ES)为核心的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的全球变化研究中,有关碳循环与温室气体的研究是主要焦点之一。 自工业化革命以来,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已经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期,一方面人类的生产活动每年将大量的碳排放到大气中;

另一方面,人类对自然界的一些改造活动(如森林砍伐)使得碳排放量增加、吸收能力降低。这两方面的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大气中CO2浓度呈不断升高的趋势,CO2质量分数已由工业化前(1750年)的(280±10)μg/g增加至当前的367μg/g。随之而来的是温室效应增强。据IPCC2001年的第三次评估报告,全球大气的平均温度在过去的100年中上升了约0.6℃,而且在未来几十年内人为的增暖率将保持在每10年增加0.1~0.2℃的幅度。 1城市森林的内涵 1.1城市森林概念的提出 1962年,美国肯尼迪政府在户外娱乐资源调查报告中,首次使用了“城市森林”(UrbanForest)这一名词。1965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ERICJORGENSEN教授首次完整提出“城市林业”(UrbanForestry)的概念。美国林业工作者协会对于城市森林的定义为“城市森业是林业的一个专门分支,是一门研究潜在的生理、社会和社会福利学的城市科学,目标是城市树木的栽培和管理,任务是综合设计城市树木和有关植物及培训市民”。中国有关学者将城市

国内十大城市定位与布局分析

1、最彻底成功的逆袭:深圳 如果要推出一个城市来代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成就,那必然是深圳,没有之一。不必说出身于小渔村,即便十年前深圳也还只是一个光怪陆离的窗口和试验区的形象。当特区不特,十字路口迷茫的深圳人一边疾呼“深圳你被谁抛弃”一边并不曾放慢脚步,而是在产业升级、人口扩容、城市转型成功的基础上,在短短几年内被社会公认跨入了一线城市的行列,使得延续多年的“第四城”之争顿时烟消云散。 西方人在谈论二战后亚洲崛起的时候,常用“东亚奇迹”“汉江奇迹”“香江奇迹”这些词来指代二战后日本和四小龙通过来料加工、进口替代、产业升级等战略实现了产业层次和社会发展水平的的高端化。如果中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发展也有奇迹,深圳必然是其中最耀眼的一个,因为深圳是目前内地唯一一个成功复制四小龙模式实现产业和社会发展高端化的城市,没有之一。君不见佛山东莞还在腾笼换鸟,苏州无锡还在苦苦挣扎? 也正是《抛弃》之后这10年,深圳摆脱了靠政策、靠香港的的印象,成功地在中华城市的银河系中找到了独一无二的特色和坐标。可谓鲤鱼跃龙门,从南海渔民一跃成为比肩北上广的豪门,但绝不土豪。中兴、华为、平安、招银、朗科、比亚迪、腾讯、联发科……虽然被称为山寨之都,却也是公认的、特色鲜明的创新之都。这就是深圳,其浓厚的创业和创新氛围及由此形成的创业生态足以让上海广州甚至香港黯然失色。如果中国也算有硅谷,那必然是在中关村和深圳之间选一个。 那么深圳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当年苏州风头正盛的时候,深圳官方曾组团去参访过,不想此后深圳反而心中有数了。这个城市深知自己地盘有限,在粗放外延性发展方式盛行的情况下经济总量迟早会被苏州、天津、重庆等大块头超过,即便随后硬生生把这种情况的发生延迟了10年。然而该来的迟早要来,如今形势已经非常明朗,比总量将不再是深圳特长,比质量比特色才是方向。未来在扩充地盘无望的情况下,深圳需要继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做好中国的旧金山,即便城市规模不占优势,照样可以非常有活力,有创新,照样可以引领社会潮流,照样可以做国内的一线城市和全球性的世界城市。 经济总量似乎早有准备而不是太大的问题,深圳真正的问题来自于复杂微妙的广深港三角关系。珠三角作为一国两制拼接区、改革开放试验区,充满着各种多元复杂的城市形态,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不到200km距离就并立三个具有世界城市潜力的大都市,未来的发展无论是自由竞争,还是行政干预都有太多想象的空间。而深圳作为珠三角的后起之秀和新贵,如何在竞合中塑造全新的格局,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事情。相信深圳一定能够继续壮大起来,因为毕竟如今他已拥有太多10年前不曾拥有的资本和能力。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北京市绿化隔离带可持续经营技术及效益评价 二、项目所属领域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 1、由城市绿地到城市林业的发展 城市绿地是城市中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它是城市系统中能够执行“吐故纳新”负反馈调节机制的子系统。这个系统一方面能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为城市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境;另一方面能增强城市景观的自然性、促进城市居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它是城市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绿地(greenspace)一词,各国的法律规范和学术研究对它的定义和范围有着不同的解释,西方城市规划概念中一般不提城市绿地,而是开敞空间(OpenSpace),我国建国以来一直延用原苏联的绿地概念,包括城市区域内的各类公园、居住区绿地、单位绿地、道路绿化、墓地、农地、林地、生产防护绿地、风景名胜区、植物覆盖较好的城市待用地等。 尽管各国关于开敞空间(或绿地)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它们都强调了开敞空间(或绿地)在城市中的自然属性,即都是为了保持、恢复或建立自然景观的地域。绿地作为城市的一种景观,是城市中保持自然景观,或使自然景观得到恢复的地域,是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体现,是城市中最能体现生态性的生态空间,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结构上为人工设计的植物景观、自然植物景观或半自然植物景观。绿地在城市中的功能和作用主要包括:组织城市空间的功能、生态功能(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游憩休闲功能、文化(历史)功能、教育功能、社会功能、城市防护和减灾功能。 城市绿地发展和研究进程包括:城市绿地思想启蒙阶段、城市绿地规划思想形成阶段、城市绿地理论和方法的发展阶段、城市绿地生态规划和建设阶段。

城市发展定位研究解读

一、城市功能演变的回顾与战略规划定位的提出 (2) (一)历史轨迹:从州府治所到安徽省会 (2) (二)历版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性质 (2) (三)城市功能的演变与动因 (3) (四)战略规划所提出的城市定位 (3) 二、对城市定位焦点问题的再认识 (4) (一)关于区域关系 (4) (二)关于省内关系 (9) (三)关于交通枢纽 (12) (四)关于科教基地 (13) (五)关于制造业基地 (15) (六)关于园林城市 (21) 三、城市发展定位 (21) (一)城市发展目标 (21) (二)城市性质职能 (23)

专题一:城市发展定位研究 一、城市功能演变的回顾与战略规划定位的提出 (一)历史轨迹:从州府治所到安徽省会 合肥已有两千多年的建城历史。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后,置合肥县、隶九江郡,东汉建安中,合肥曾为扬州治所,其后几易其名。由于合肥是长江流域的一个航运终点,曾是江淮之间各种货物的转运集散之地,因此商业逐渐发展兴盛,《史记·货殖列传》称“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鱼)木输会也”,《汉书·地理志》将合肥与寿春并举,并称作商业都会,自西汉至东汉,经久不衰。自隋朝开通京杭大运河开通之后,合肥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大大下降,城市再无大的发展。从隋至清一直属于庐州府,明清为庐州府治,下辖舒城、无为、六安、巢县、合肥五县,但是并没有形成大的规模,更没有成为地区性的中心城市,一直处在寿春、芜湖、安庆等本地重镇的阴影之下。辛亥革命后庐州府被撤销,设合肥县。1945年,抗战胜利后,被确定为安徽省省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合肥市,为皖北行署驻地;19??年,皖南、皖北两行署合并后,为安徽省省会、省辖市,直至今日。 (二)历版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性质 ?1956年规划:合肥市安徽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将是一座以纺织工业为主的生产城市。 ?1959年规划:合肥市安徽省省会,是一个以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工业为中心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将成为一个铁路枢纽。 ?1963年规划:合肥市安徽省省会,将成为以机电工业为主的综合性社会主义工业城市。 ?1977年规划:合肥市安徽省省会,是我国重要的科教基地和铁路枢纽之一;应充分利用科教基地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大力发展电子仪表工业,相应发展轻纺工业。 ?1994年规划:安徽省省会,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华东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发展历程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发展历程? [ 来源 ] 《蓝天园林》第1期总第40期 [ 作者 ]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李景奇胡云 摘要:在国内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的基础上,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概念、发展历程、存在的问题以及近年来涌现的绿地系统规划新思想进行了归纳总结。同时就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出了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新思想,这对中国城市环境与区域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的最后对未来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绿地;规划思想;理论与方法;历程 Abstract:In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cities green system plan research foundation, to the cit ygreen system plan concept, the development co urse, theexistence question as well as the recent years emerged green the systemto plan the new thought to carry on the induction summar y.Meanwhile proposed on our countrycity green sys tem plan based on thelandscape ecology security patternnew thought, this is safe and the sus

tainabledevelopment to the China urban environm entand the region ecology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The article finally hasmade theforecastto the future city green system plan d evelopmenttendency. Key words:Urban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Urban green space;Thought of planning;Theoryand metho d;Course 20世纪是地球环境急剧恶化的世纪,我们居住的地球,正在经受绿色空间不断消失的危害。而人类要设法走出目前所面临的严重生态危机,就必须重建地球上已经被破坏的生态基础,由征服、掠夺自然转为保护、建设自然,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共生关系。其中,有着“城市绿肺”美称的城市绿地便担当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绿地系统的合理规划,可以达到改善城市环境的目的。因此,在城市建设和改造过程中,如何对绿地系统进行合理规划,使绿地系统产生最大的效益,实现人们生活与环境的和谐,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1 概念解析 1.1城市绿地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研究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研究 【摘要】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是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阐述了城市森林的概念以及当前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研究评估的方法,以求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提高城市绿地系统生态服务功能,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改善,满足市民接近和回归自然的渴望,已成为城市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提高绿地生态功能,促进城市绿化的可持续发展则是当今主流的研究方向。 1.城市森林的概念和内涵 城市森林与城市林业的概念主要差异性在于城市林业主要侧重于行业的经营和管理,将城市园林绿化纳入林业经营管理的范畴,是一个多方面的经营管理体系;而城市森林是将城市绿地主要以森林的形式进行构筑和管理,是一个比较狭义的概念[1]。因此,城市森林是建立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借鉴地带性自然森林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以乔木为骨架,以木本植物为主体,艺术地再现地带性群落特征的城市绿地。 2.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1生态服务功能的含义 广义上的生态系统服务包括生态系统产品和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2]。一般而言,生态服务功能(Ecosystem services)是指自然生态系统及其物种共同支撑和维持人类生存的条件和过程;它能够比较清晰地描述人类对生命支持系统的依赖性,为人们评价各种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长远影响提供了一种参考,以防止和减少自我毁灭性的经济和社会活动[3]。 2.2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 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态过程为人类提供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4]。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它不仅包括该系统为人类提供食品、医药和其他工农业生产的原料这内部效益,更重要的是支撑与维持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维持生命物质的生物地化循环与水文循环,维持生物物种与遗传多样性,净化环境,维持大气化学的平衡与稳定的外部公益作用。 3.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主要研究方法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发展历程..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发展历程 [ 来源 ] 《蓝天园林》第1期总第40期[ 作者 ]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李景奇胡云 摘要:在国内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的基础上,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概念、发展历程、存在的问题以及近年来涌现的绿地系统规划新思想进行了归纳总结。同时就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出了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新思想,这对中国城市环境与区域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的最后对未来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绿地;规划思想;理论与方法;历程 Abstract:I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cities green system plan research foundation, to the city green system plan concept, the development course, the existence question as well as the recent years emerged green the system to plan the new thought to carry on the induction summary. Meanwhile proposed on our country city green system plan based on the landscape ecology security pattern new thought, this is safe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the China urban environment and the region

乌鲁木齐市城市功能定位分析

乌鲁木齐市城市功能定位分析 关于《乌鲁木齐市城市功能定位分析》,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提要] 本文选取2000~2014年乌鲁木齐市历年统计数据,通过运用Eviews计量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并计算主要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析结果表明:第三产业在乌鲁木齐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也是需要做大做强的优势产业。以乌鲁木齐区位条件为基础,对服务业内主要行业进行区位熵分析。指出乌鲁木齐市主要城市功能定位为:区域性商贸中心、交通枢纽中心、金融中心城市。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城市功能;乌鲁木齐;服务业;商贸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产业西移与中国(新疆)对周边国家优势产业培育研究”(项目编号:14BGJ040)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4月13日 一、引言 城市功能,亦称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

内所承担的任务和所起的作用。城市一般具备三种功能:政治中心功能、经济中心功能和文化中心功能。由于城市的性质是由城市的基础产业决定的,城市功能是由城市的特殊性质而决定的,因此通常以分析城市主要行业为出发点,并确定城市性质为基础,对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功能定位。确定城市功能定位时,不仅要考虑城市各行业自身的发展潜力和条件,而且也要考虑城市所属区域的内外环境以及现代城市发展的基本趋势。全面探讨城市性质及其功能定位问题,是切实发挥城市的功能,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乌鲁木齐市区位条件分析 良好的区位条件是促进乌鲁木齐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充分发挥乌鲁木齐城市功能和经济辐射作用的前提条件。从地缘优势来看,乌鲁木齐市经济商业圈可以辐射好几个国家,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节点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对西部地区乃至中西南亚地区都会产生影响。中亚地区是世界第三大资源和矿产资源富集区,且多数为我国紧缺矿种。但是,由于中亚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工业基础薄弱,所以大宗工业品和农副产品都是稀缺的。所有这些,相对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而言,双方在经济,文化和能源资源等各个方面具有极大互补共赢的机遇。为扩大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合作、乌鲁木齐适时承接全疆的“五大中心”功能方面提供了无限发展空间。乌鲁木齐作为天山北坡经济带的核心城市,目前在疆内的经济辐射面积也很大。从疆内城市的空间布局来看,

城市空间布局现状与未来趋势探讨

城市空间布局现状与未来趋势探讨 《人民论坛》<2018年第2期)魏广龙任登军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得到了前所未有地发展,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文章在介绍国外城市发展理论和研究方向地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城市空间布局发展现状,找出我国城市空间布局地问题和缺陷,并提出改善城市空间布局地方法,即:资源分配均衡化、交通设计合理化、生态环境可持续化和土地利用集约化. 【关键词】城市发展理论城市空间布局均衡可持续集约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社会地转型期,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城市不断蔓延扩展,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但在经济利益驱动和地区发展不均衡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城市空间布局呈现出一些不合理地状况.大城市空间布局呈现两极分化地趋势,如:中心区空间布局过于拥挤,而城市外围地空间布局过于分散;产业区域相对密集,城市绿化率不断下降;等等.这些不合理地城市空间布局最终会影响人居环境质量下降,导致一系列严重地城市问题. 国外近代以来城市发展理论概述 城市疏散理论,即田园城市—卧城—卫星城理论.①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理论.在此基础上,1922年雷蒙恩·温提出“卫星城市”地概念.20世纪40年代,

处于二战后地修复时期,大城市改建时进行了第一代新城建设;50年代进行了第二代新城建设;60年代进行了第三代新城建设.20年代地卫星城概念只能称为城市郊区,第一代新城是卧城,由于规模过小,没有起到疏散地作用.第二代新城也属于卧城,依赖于大城市地发展,没有吸引力,因此起不到疏散城市地作用.第三代为独立地卫星城,有自己地吸引力,对城市疏散和容纳外来人口起到了一定地作用. 区域规划理论,即中心地理论—增长极核理论.②50年代,许多国家都进行了区域规划活动,提出了中心地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增长极核理论,主张先促进少数经济上增长较快地城市迅速繁荣发展,进而带动附近区域地发展.此理论可促进城市快速发展,但容易引起城市地盲目蔓延. 城市美化运动,即城市环境生态学.③二战前期,在美国,先驱者们主张人与自然要正确合作,美国许多城市进行了公共绿地规划.自20年代至今,一直注重城市环境生态学对城市规划地影响,强调将自然环境和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设计. 城市发展由单一中心城市到多中心城市再到大都市绵延区.④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城市化仍在继续,大多数国家开始控制大城市,发展中小城市.大城市地布局由单一中心城市模式转为多中心城市模式.单一中心城市造成城市无限蔓延,多中心城市郊区化现象严重,逐渐发展为大城市绵延区,形成无边地城市,造成土地大面积浪费.

大、中、小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

柳州风貌 区位关系图 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 大、中、小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分析—— 以广西柳州、陕西宝鸡、四川绵竹广济镇为例 Part1.大城市案例—柳州 一. 概述 柳州,又称龙城,是广西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广西工业名城、历史名城、文化名城、旅游名城。全市辖6县4区。作为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柳州工业总量约占广西的三分之一。柳州是一座底蕴浓厚的历史名城和文化名城,也是一座充满风情的旅游名城。柳州的民族风情独具神韵,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和侗族的楼,堪称柳州“民族风情四绝”。 柳州市是一个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北部的城市,史称“龙城”,地形为“三江四合,抱城如壶”,亦称“壶城”。 二.区域规划层面分析 1. 城镇体系现状及规划结构 2 总体思路:规划构成“一圈一带二走廊”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即以柳州大都市圈为主中心,融安——融水城镇带为次中心,沿湘桂线、枝柳线组织重点城镇发展走廊。 现状 :从整体上看,属于“大城市+小城镇”的二元结构模式;中心城市是典型的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其它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农村市场建设和乡镇企业发展“自下而上”的;第三产业日益成为城市化的又一强大动力。 规划: 由“大城市+小城镇”的模式向“特大城市+小城市”发展模式转变;由“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向“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多元复合型城市化转变;由市域低水平均衡型城镇化向相对极化型城镇化转变。

柳州都市圈:以柳州为核心,拉堡、柳城、穿山、六塘、沙埔、雒容、鹿寨等为外围城镇,以产业空间为核心,形成基础设施紧密联系的都市圈,作为市域城镇体系组织结构的 核心。 融安——融水城镇带:以长安、融水为基础,以融安县浮石镇为结合点,构筑基本连片的城镇带。以此为基础,远景组建组团式结构的带形城市。 城镇发展走廊:湘桂线城镇发展走廊;枝柳线城镇发展走廊;其它次要城镇发展走廊。 中心城市(柳州)城市职能 (1)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2)区域性工业、产业与服务中心,是桂中经济 区的核心城市; (3)广西乃至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4)区域性文化、教育、体育产业中心; (5)多元文化融合的地区和适宜居住与创业的理 想家园。 3. 规划将城镇等级结构划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大于100万;第二层次:20~50万;第三层 次:5~20万;第四层次:1~5万;第五层次:0.5~1万。 规划期内逐步形成:一个中心城市(柳州市区)、两个县级小城市(鹿寨、融安)、四个县城镇 (三江、柳江、融水、柳城)、11个重点镇(洛满镇、穿山镇、百朋镇、六塘镇、沙埔镇、东泉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第三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名词解释: 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在城市用地范围内,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性质、发展目标、用地布局等规定,科学制定各类城市绿地的发展指标,合理安排城市各类园林绿地建设和市域大环境绿化的空间布局,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单选题: 1、田园城市理论的提出者( A) A霍华德 B 沙里宁 C 刘易斯。芒福德 D 麦克哈格 2、在城市中带状公园绿地的设置宽度不低于(B)米 A 6 B 8 C 10 D 15 3、不纳入城市用地平衡的绿地类型包括:(E) A 公园绿地 B 生产绿地 C 防护绿地 D 附属绿地 E其他绿地 4、公园绿地中游乐公园的绿化面积应该不小于( D ) A50% B 55% C 60% D 65% 多选题: 1、城市绿地的功能包括:(ABCDE ) A生态功能 B 景观功能 C 游憩功能 D 社会功能 E 经济功能 2、一般城市中公园绿地包含以下几种类型:(ABCDE ) A综合公园 B 社区公园 C 专类公园 D 带状公园 E 街旁绿地 3、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过程中,影响园林绿地指标的因素有:(ABCDE) A城市性质 B 城市规模 C 城市经济水平 D 自然条件 E 园林绿化的现状及其建设基础 4、生物多样性包括以下类型:(ABCE ) A遗传多样性 B 物种多样性 C 生态系统多样性 D 群落多样性 E 景观多样性 5、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划成果一般包括:( BD ) A 规划说明书 B 规划文本 C 规划基础资料 D规划图册 E 规划附件 判断: 1、城市绿地率是指规划期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与建成区面积的比率。( 错) 2、街道广场绿地属于道路绿地。(错) 3、一级避灾据点,是震灾后发生的避难、救援、恢复建设等活动的基地,可利用规模较大的城市公园、体育场和文化教育设施等组成。(错) 4、社区公园面积可在10公顷以下,步行15min可达(服务半径一般为1000—1500m),居民可进行半天以上的活动。(错)

三、 功能定位的研究

三、功能定位的研究 白鹅潭周边滨水地区的功能定位研究,是本次城市设计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土地利用规划与空间组织的基础与依据。 参照国外滨水地区发展的经验、教训,以广州城市发展的战略趋势为背景,以牵涉到设计地区的各阶段、各层次(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研究、分区规划、与珠江相通的河涌整治与景观规划、珠江旅游规划、珠江岸线景观规划等)的规划设计成果为协调依据,纳入全球化时代城市发展对服务业和消费市场发展需求的特征,遵循规划主管部门的设计原则与指导思想,全方位、有重点、分层次地进行功能的定位研究,目的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与效益共生的目标下,白鹅潭周边滨水地区的建设对完善城市整体功能和促进地区发展的合力作用,为进而整合设计地段的空间体系提供依据。 依据分区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相关资料,对比分析规划地区的未来发展,尤其是在全球化、后工业化时代发展中城市整体功能的演变特征,相应的规划在功能定位方面不能完全适应更切合地区未来发展的功能定位。因此,本部分内容是通过城市的结构体系,全球化发展对城市演化动向、城市发展战略的影响力,以及国外滨水地区开发经验,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进行功能定位的分析。 3.1全球化发展与研究研究地区的功能发展 全球化是21世纪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全球化已将市场、资源、劳动力等发展因素列为整体性的调配框架中,作为区域国际性城市的广州,通过战略规划已拉开了全球化发展背景下的建设序幕。全球化时代,城市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每一个城市在不同程度、不同方面向世界范围内提供有形的物品和服务以及无形的思想。世界上的大城市在1960年代以后制造业的结构性失业,工业区的衰败,随之通过提供服务性产业和科技产品,而走出经济发展的低谷。在城市中心地区,服务业的发展已形成1980年代"新经济现象"的重要经济形态,并步入到后工业化社会的发展阶段,有效地解决了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增长和社会就业的矛盾。 因此,随着进一步与世界接轨的广州,传统的城市中心地区同样要面临着产业结构的变化与调整,大力发展服务业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客观经济行为,是城市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因此,通过现状的分析以及区位的认识,从整体而言,白鹅潭滨水地区独特的景观是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并受到政府一贯的重视。从各岸线的功能来看,大型工业必定要退出城市中心区空间发展的建设"舞台",而让位于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发展,即商业、文化产业、居住物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从全球化发展角度来看,白鹅潭地区的功能应该是向更多人群、更多人种提供相应的服务,也是更好地展示广州的形象和提高国际性程度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白天鹅宾馆已是广州对外服务的一个窗口,但与城市国际化发展目标相对应仍远远不够。 从城市建成区内珠江岸线1990年代早期开发的地区状况来看,大多呈现了是以居住物业开发为主的城市经济发展取向,对于滨水地区,尤其是处于城市空间环境中重要的区位、节点的滨水岸线,并未更好地体现广州为适应未来国际化发展的需要。也可以说,只是通过珠江旅游来展示广州形象和发展服务业是远远不够的。应该结合独特的自然资源--滨水与岸线,加强服务业设施的含量与景观环境质量,提供更舒适、更有利于领略广州城市发展与山水城市的公众环境,吸引更多的人流、商流、信息流,才是有利于城市整体、综合发展的应取之道。1990年代后期,二沙岛南岸建设与珠江新城中心轴线南端的岸线规划(包括海心沙)以及潖洲国际会展中心的规划,带来了良好的综合效应。滨水岸线公共性功能的利用与发展已被城市政府重视,也是本次规划功能定位研究的重要指导思想。 3.2国外滨水地区开发对功能的定位 "国外滨水地区建设大致可以分为开发(development)、保护(conservation)、和再开发(redevelopment)三种类型"。在功能定位方面,美国学者安·布里和迪克·里贝把城市滨水区开发归纳为商贸、娱乐休闲、文化教育环境、历史、居住以及工业交通港口设施六大类。从建设成就来看,上述功能的发展形成了有利于城市文化发展的交往环境,使多元文化在此不断碰撞融合,有力地展示了城市的服务功能与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也形成了城市独特环境--滨水地区的魅力。纽约、悉尼、香港、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