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南农作物分布情况

海南农作物分布情况

海南农作物分布情况
海南农作物分布情况

海南省农作物分布情况

概述:

海南省是我国最南的省份,包括南岛和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岛礁及周围的南海海域,陆地面积3.3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10万平方公里,共有2个地级市、7个县级市、6个民族自治县、4个县、5个市辖区、1个办事处(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气候属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海洋气候,年平均气温22℃—26℃,这里没有真正的冬季,夏去秋来,秋去春至,它四面沿海,树木常情、景色宜人是我国的避寒胜地。海南岛各地都盛产著名的四大南药:槟榔、益智、砂仁、巴戟。海南省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芝麻、甘蔗、茶叶等,热带经济作物中首推橡胶,产量占全国的70%,还有腰果、槟榔、咖啡、胡椒、油棕、可可、剑麻、香茅,热带水果有:椰子、香蕉、芭蕉、芒果、西瓜、番石榴、菠萝、荔枝、龙眼、柑桔、杨桃、菠萝蜜、榴莲、红毛丹、油柑果、人参果等,蔬菜品种多大数百种,有些品中有四季不断和反季节不断反季节的特点。

基本概况如下:

海口市

海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辖区(乡、镇):新华区、振东区、秀英区、荣山乡、新海乡、海秀乡、白龙乡、城西乡、丰南乡、长流镇、新埠镇乐东县,主要树种有:龙眼、荔枝、椰子、杨桃、香蕉等热带亚热带果树树种。农作物有水稻、玉米、花生、高粱、薯芋类、甘蔗和各种蔬菜。

三亚市

我国南疆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和海南省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具有热带风光的滨海旅游城市。辖区(乡、镇):河东区、河西区、高峰乡、育才乡、雅亮乡、藤桥镇、林旺镇、田独镇、红沙镇、羊栏镇、天涯镇、崖城镇、保港镇、梅山镇;主要作物品种包括:水稻、玉米、棉花、高梁、大豆等。居世界领先地位的三系杂交水稻良种是在三亚培育配套成功的。主要树种有:椰子、甘蔗、芒果、香蕉、菠萝等热带作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番薯、花生、甘蔗等;主要水果有香蕉、芒果、波萝、波萝蜜等。此外,三亚还是中国著名的冬季瓜菜生产基地和南繁育种基地。

东方市

辖区(乡、镇):罗带乡、中沙乡、大田乡、广坝乡、江边乡、公爱乡、三家乡、天安乡、八所镇、东方镇、新街镇、墩头镇、四更镇、新龙镇、感城镇、板桥镇、抱板镇。主要树种有:椰子、芒果;

主要农作物有:水稻、豆角、玉米;主要水果有香蕉、芒果、西瓜。儋州市

辖区(乡、镇):兰训乡、松鸣乡、松林乡、东城乡、番加乡(黎苗族)、白马井镇、新英镇、和庆镇、南丰镇(黎族)、排浦镇、新州镇、王五镇、大咸镇、兰洋镇(黎族)、长坡镇、海头镇、中和镇、洛基镇、雅星镇(黎族)、三都镇、光村镇、木棠镇、富克镇、峨蔓镇。主要树种有:椰子、芒果;主要农作物有:水稻、豆角、玉米;主要水果有香蕉、芒果、西瓜。

琼海市

位于海南岛的东部,东临南海,南接万宁,北依文昌、定安,西与琼中、屯昌毗邻。全市辖20个乡镇、1个办事处、198个管区、2568个村及5个国营农场。辖区(乡、镇):浮水乡、上蛹乡、朝阳乡、九曲江乡、文市乡、会山乡(苗族)、新市乡、嘉积镇、大路镇、塔洋镇、长坡镇、烟塘镇、潭门镇、福田镇、博鳌镇、温泉镇、阳江镇、龙江镇、中原镇、万泉镇、石壁镇。主要有:胡椒、槟榔、水稻。

琼山市

全市管辖26个乡镇,209个管理区,3个街道居民区,3个农林场,2103个自然材,境内还有5个国营农场,全市人口59.53万人。辖区(乡、镇):新民乡、美仁坡乡、府城镇、灵山镇、咸来镇、云龙镇、红旗镇、三门坡镇、大坡镇、甲子镇、潭文镇、东营镇、演丰镇、演海镇、大致坡镇、三江镇、龙塘镇、龙桥镇、十字路镇、永兴镇、遵谭镇、石山镇、美安镇、新坡镇、旧州镇、东山镇。主要有胡椒、糖蔗、瓜菜、荔枝、龙眼等热带水果。

通什市

位于海南岛中南部,是新兴的旅游城市。属县级市,辖南圣、冲山、毛阳、番阳4个镇和五指山、红山、毛道、畅好、保国5个乡,还有1个国营农场。面积1129.98平方公里,辖区(乡、镇):河东区、河西区、高峰乡、育才乡、雅亮乡、藤桥镇、林旺镇、田独镇、红沙镇、羊栏镇、天涯镇、崖城镇、保港镇、梅山镇。主要农作物有:茶叶。

文昌市

位于海南岛东北部,西部与琼山及定安县交界,西南部与琼海市接壤。东南北三面濒海,海岸线长206.7公里。全县陆地面积2403平方公里,总人口51.54万人,辖区(乡、镇):龙马乡、宝芳乡、湖山乡、文城镇、重兴镇、会文镇、迈号镇、清澜镇、南阳镇、新桥镇、东路镇、潭牛镇、头苑镇、文教镇、龙楼镇、东郊镇、昌洒镇、公坡镇、东阁镇、抱罗镇、冯坡镇、翁田镇、锦山镇、铺前镇、蓬莱镇。

万宁市

古称万州,位于海南岛东部,东临南海,西与琼中县接壤,东南与陵水县为邻,北与琼海市交界。全县18个乡镇,6个国营农场。辖区(乡、镇):北大乡、禄马乡、南桥乡、三更罗乡、新梅乡(以上均为黎族乡为主)山根乡、万城镇、龙滚镇、港北镇、和乐镇、大茂镇、北坡镇、东沃镇、礼纪镇、后安镇、乐来镇、长丰镇、牛漏镇(黎族)。主要作物有:椰子、芒果、胡椒、可可、豆角、菠萝、荔枝。

白沙县

位于海南省中部偏西,距海口市250公里,东邻琼中、南交乐东、西接昌江、北抵儋州市。现辖12个乡镇,430个自然村,9个国营农场,3个国营林场,2个地方热作场,1993年人口172455人,其中少数民族10万人。辖区(乡、镇):细水乡、元门乡、南开乡、阜龙乡、打安乡、狮球乡、青松乡、金波乡、荣邦乡、南叉乡、牙叉镇、七坊镇、邦溪镇、光雅镇、白沙镇。主要有:水稻、玉米、蕃薯、大豆。经济作物主要有:甘蔗、木薯、白沙绿茶、花生、香蕉、荔枝、龙眼芒果、菠萝、柑桔、石榴、杨桃、西瓜等。瓜菜。热带作物主要有:橡胶、椰子、槟榔、胡椒。

昌江县

位于海南岛西部偏北,东连白沙,北接儋州,西和东方带水,南与乐东毗邻,西北濒临北部湾。全县面积1596平方公里,总人口为21万人。辖4个乡,8个镇,74个管理区,172个自然村。辖区(乡、镇):七差乡、保平乡、昌城乡、王下乡、石碌镇、叉河镇、十月田镇、鸟烈镇、海尾镇、南罗镇、昌化镇、太坡镇。主要有:水稻、腰果、芒果、油甘子、花生、甘蔗。

澄迈县

辖区(乡、镇):太平乡、文儒乡、石浮乡、美亭乡、山口乡、仁兴乡、金江镇、加乐镇、长安镇、瑞溪镇、永发镇、新吴镇、白莲镇、老城镇、桥头镇、中兴镇、福山镇、马村镇。主要作物有:水稻、西瓜、豆角、叶菜、椰子、芒果、槟榔。

保亭县

辖区(乡、镇):六弓乡毛感乡南林乡八村乡报什乡保城镇三道镇响水镇新政镇加茂镇毛岸镇什铃镇。主要有:水稻、玉米、蕃薯、木薯、椰子、龙眼、荔枝、槟榔、芒果。

定安县

辖区(乡、镇):龙州乡、永丰乡、富文乡、坡寨乡、定城镇、龙塘镇、龙门镇、岭口镇、翰竹镇、雷鸣镇、黄竹镇、仙沟镇、居丁镇、新竹镇。主要有水稻、槟榔、花生、菠萝、胡椒、甘蔗。

业务员:郭海军2007.11.28

海南农产品出岛冷链物流基本情况

海南农产品出岛冷链物流状况及 通过海陆联运拓展中亚国家市场的物流(方案) 一、海南生鲜农产品的生产情况 海南拥有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兼具独特的热带/亚热带气候条件、近千公里的海岸线和数十万平方公里的海洋经济开发区域,经市场驱动和政府多年持续的政策扶持,现已发展成为我国冬春季节瓜菜和热带水果种植、海洋捕捞和养殖的最重要基地。2012—2013年度,瓜菜产量达465万吨,其中70%约325万吨销往岛外;水果产量330万吨,超过85%约280万吨出岛;水产品(捕捞和养殖)产量达110万吨,出岛量近100万吨,为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及发展海南经济均作出重要贡献。 二、冷链物流状况 海南农产品绝大部分出岛,年总量(含水产品)达650—680万吨。除水产品采用加冰或冷冻运输外,其余瓜果菜产品基本还是通过传统汽运为主,占比高达90%,冷链产品仅为8%左右(不含冻品)。与发达国家生鲜农产品冷链比例高达90%,存在巨大的差距。 随着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要求的提高、政府扶持力度的加大,在海南各主要产区或集货交易市场,均建有农产品预冷用冷库,至2012年底库容累计已达24万吨,年可预冷产品达480万吨,为拓展农产品冷链打下了基础。 近几年为推动农产品冷链出岛,海口港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并与相关船公司合作,开辟了海口—营口、海口—天津等海

上绿色通道,为香蕉、冬瓜、南瓜、辣椒等大宗产品冷链出岛,特别是遭遇产品集中上市价格低迷时期,通过发挥冷藏集装箱作为移动冷库的功能,缓解了市场压力。加之通过培育与引导,冷链出岛量逐年增长,从前两年的不足7000TEU增加到近15000TEU,年均增幅超过30%。 今后,随着更多船公司及港口合作,直航航线的增多,时间缩短、性价效能比将进一步提升,冷链(特别是海运东北、华北及东南沿海地区)的优势将得以彰显,未来几年(在十二五后期),将是冷链拓展与快速发展并行阶段。 三、通过联运开辟中亚国家市场的冷链物流方案 中亚国家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毗邻我国新疆,是亚欧大陆桥贯通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对我国实现东西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亚国家地处高寒地带,蔬菜和水果品种有限不能自给,具有很大进口空间。以哈萨克斯坦为例,哈萨克斯坦水果仅限于苹果、葡萄、石榴、西甜瓜、柿子等少数几个品种,现有的生产规模及产量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需大量进口弥补国内供应的不足。2010年哈蔬菜缺口增加到52万吨,2015年缺口将达到61万吨。哈萨克斯坦农产品进口零售差价巨大,蔬菜的销售价比进口价格要高两倍左右,水果在两倍以上。因此向中亚出口农产品利润空间巨大。中国物美价廉水果受到中亚国家消费者的青睐。

我国农作物分布

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 水稻 (1)南方稻谷集中产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水稻面积占全国的95%左右。按地区差异,又可分为三个区。 ①华南双季籼稻区。包括南岭以南的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台湾等五省区。该区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湿润区,水、热资源丰富,生长期长,复种指数大,是我国以籼稻为主的双季稻产区。海南等低纬度地区有三季稻的栽培。 ②长江流域单、双季稻区。包括南岭以北、秦岭—淮河以南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上海等省市和豫南、陕南等地区。该区地处亚热带,热量比较丰富,土壤肥沃,降水丰沛,河网湖泊密布,灌溉方便,历年来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2/3左右,是我国最大的水稻产区。该区以长江三角洲、里下河平原、皖中平原、鄱阳湖平原、赣中丘陵、洞庭湖平原、湘中丘陵、江汉平原以及成都平原等最为集中。长江以南地区大多种植双季稻,长江以北地区大多实行单季稻与其他农作物轮作。籼稻和粳稻均有分布。 ③云贵高原水稻区。本区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水稻品种也有垂直分布的特点,海拔2000米左右地区多种植籼稻,1500米左右地区是粳、籼稻交错区,1200米以下种植籼稻。本区以单季为主。 (2)北方稻谷分散区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是属单季粳稻分散区。稻谷播种面积占全国稻谷总播种面积的5%左右。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主要分布在以下三个水源较充足的地区:东北地区水稻主要集中在吉林的延吉、松花江和辽河沿岸;华北主要集中于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及安徽北部的河流两岸及低洼地区;西北主要分布在汾渭平原、河套平原、银川平原和河西走廊、新疆的一些绿洲地区。北方分散产区的水稻以一季粳稻为主,稻米质量较好。 小麦 (1)春小麦区我国春小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10%以上,主要分布于长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气候寒冷、无霜期短的地区,小麦只能在春天播种,当年收割,是一年一熟制作物。其中黑龙江、内蒙古、甘肃和新疆为主要产区。 (2)北方冬麦区分布在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秦岭—淮河以北的各省区,包括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省。是我国最大的小麦生产区和消费区,该区小麦的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2/3以上,有我国的“麦仓”之称。 (3)南方冬麦区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横断山以东地区。安徽、江苏、四川和湖北等省为集中产区,大部分为棉麦和稻麦两熟制。本区居民以稻米为主食,故小麦商品率较高。 玉米 玉米属高产作物,经济价值较高,是我国最主要的杂粮,在粮食作物中仅次于水稻、小麦,居第三位。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玉米对自然条件要求不严格,在我国分布很广,各地都有分布,其中以吉林、山东、河北、辽宁、四川产量最多。 其他作物 (1)高粱 高粱具有抗旱、耐涝、耐盐碱、适应性强的特性,所以在我国北方干旱地区、涝洼及盐碱地区多有种植。高粱在我国分布很广,以东北平原最为集中,其次为黄河中下游和淮北平原一带。 (2)谷子 谷子是我国传统粮食作物。谷子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需水量少,比小麦低1.5倍左右,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生长期较短。谷子容易储藏,适宜作储备粮,营养价值较高,主要分布在

海南省旅游酒店行业调研分析报告

省旅游酒店行业调查分析 一、省旅游业发展总体状况 (一)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1、旅游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从2001年起,旅游产业进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旅游收入和接待国外过夜游客人数均逐年增加(除了2003年非典因素)。2005年,全省接待国外过夜游客1516.47万人次,同比增长8.1%;其中外国游客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共43.19万人次,增幅达40%。2005年全省旅游酒店接待人数1141.3万人,同比增长8.6% 。2005年全省旅游总收入125.05亿元,增长12.6 %;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28亿美元,同比增长57.42%。旅游经济总量相当于全省GDP的13.8 %。 2001—2005年接待游客过夜人数如下表:(单位:万人次) 2001—2005年旅游总收入情况表:(单位:亿元人民币)

2、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全省有各类旅游景区(点)75个,其中5个获得国家4A级景区(点)称号;全省约有1200家旅游酒店、度假村和社会旅馆,客房约5万间。截至2005年9月已评定星级酒店222家,其中五星级13家,四星级41家,三星级酒店97家;旅行社158家,其中国际旅行社38家;导游员6700多人;旅游汽车1800多辆,16家自驾车出租公司;与旅游业直接相关的管理和从业人员超过12万人。 3、旅游产品日趋丰富,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目前已开发出如亚龙湾国家度假旅游区、南山文化旅游区、天涯海角旅游区、博鳌旅游区、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七仙岭森林温泉公园等一大批精品度假区和旅游景区,旅游产品也从单一的观光游发展成丰富多彩、具有特色的热带海滨度假休闲游、黎苗风情民族文化游、温泉康乐休闲游、热带雨林生态探奇游、潇洒高尔夫休闲游等等。还成功举办了第53、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同国家旅游局共同主办了5届中国岛欢乐节也已逐渐成为品牌,多种多样、文化涵丰富的旅游使得旅游产品结构得到优化。 二、省旅游酒店发展状况

关于海南农村农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究(精)

关于海南农村农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究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海南省的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和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全省陆地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海南岛形似一个呈东北至西南向的椭圆形大雪梨,总面积3.39万平方公里,是我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二大岛。海南岛与广东省的雷州半岛相隔的琼州海峡宽约18海里,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是我国最南端的领土。 海南省四季常绿,素有"天然大温室"之美誉。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海南省始终坚持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打好“季节差、名特优、无公害”三张牌,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科技农业”和“绿色农业”,落实党的农村基本政策,加强农村经营管理,农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海南省农业总产值从1987年的41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605.8亿元,年均递增14.4%。农业已成为海南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和基础产业。 海南农业品种多样,优势明显: 海南岛素有“百果园”的美誉,热带水果遍布全岛各地,主要品种有香蕉、菠萝、芒果、杨桃、绿橙、毛叶枣、红毛丹、火龙果、荔枝、龙眼、番石榴、番木瓜等。建省以来,充分发挥热带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名、优、特、新、稀热带水果生产,使热带水果成为农业经济的又一产业和新的增长点。 近年来,海南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品牌优势,积极面向市场调整优化热作产业结构,加大实用新技术推广力度,重点抓好橡胶新割制、椰子、胡椒高产栽培、橡胶产品加工等技术的推广,有力地推动热带经济作物快速发展。 海南光温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是全国最大的天然大温室,也是全国重要的冬季瓜菜生产基地。近年来,海南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坚持调优、调精、调高的原则,不断优化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品质结构,加快冬季瓜菜产业发展。冬季瓜菜生产逐步走上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轨道。瓜菜品种、品质结构进一步优化,调减了泡椒、小西红柿、冬瓜、黄瓜等品种面积,增加了豆角、苦瓜、毛豆、紫长茄、小南瓜等价高畅销品种面积,引进推广了103个瓜菜新品种,逐步形成了东南、西南、西北、北部和中部地区各具特色的冬季瓜菜优势产业带和优势主产区。 然而海南的农业现状仍有众多的不足之处: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 建省办特区以来,致力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目前拥有充足的电力,便利的交通,这为海南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农业内部的基础设施仍较薄弱,与我国先进省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农业后劲明显不足。具体表现在,农业生产技术条件脆弱,抗灾抗害能力差,至今依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1996年,海南农业机械总动力176万千瓦,农业人口人均拥有量为0.34%千瓦,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04千瓦,比山东、江苏、广东等先进省份更低,灌溉设施老化,农田水利有效灌溉面积只有17.6万公顷,总总耕地面积40%,农业人口人均拥有量为0.03公顷,为全国平均水的60%,其中旱涝保收面积仅占43%。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机械化程度低,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 2、农村投资环境不利,阻碍农民的投资行为 农户始终是农业投入的重要主体。据1996年农村住户调查统计,在生产性支出中,农民自筹资金投入占70%,而借贷性支出只占30%。据有关统计资料测算,建省以来,农民投入占农业总投入(包括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5—80%。尤其是在农业生产所需物质资料的投入方面,如种子、化肥、农药等,农民投入几乎占了绝大部分。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在农业资金投入方面还具有一定的潜力,但由于投资环境欠佳,如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农民负担重,农业的比较效益大大低于其他产业,难于激发农民对农业的投资热情,造成农民的绝大部分收入用于住宅建设和其他非农产业上。虽然近两年国家通过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了农业资金的回

海南省产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2008年海南省产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现状、问题、趋势、对策,正文内容就是按这样的顺 序写的) 一、2008年海南企业发展概况(正文内容并不是针对性地写企业发展概况,应是“产业”?) 在全球金融风暴的大背景下,2008年海南省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据初步核算,按可比价格计算,全省生产总值1459.23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7.61亿元,同比增长7.7%;第二产业增加值434.40亿元,同比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587.22亿元,同比增长13.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7175元,同比增长8.7%。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06.07亿元,同比40.5%。全年1500万元以上大项目投资共完成467.22亿元,同比增长61.0%,成为投资增长中的重要部分。全省全口径财政收入317.17亿元,比上年增长35.0%。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5亿元,同比增长33.9%。全年税收收入总额120.53亿元,同比37%。按各项税收分,企业所得税比上年增长85.3%,营业税增长35.1%,契税增长29.4%。据国家统计局海南调查总队企业景气监测表明,我省企业景气指数一季度为137.1,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2点;二季度为131.4,比上年同期和比一季度下降11.7点和5.7点,但仍处在高位景气区间;三季度为120.9,比上年同期和二季度下降22.3和10.6点;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多重因素影响,企业经营环境日益严峻,不确定因素增加。四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持续回落,全面走低,全省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96.5和113.0,比三季度下降23.9和7.9点,比上年同期下降43.7和26.7点。(第一段可以考虑配几个图表说明?) (一)第一产业 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437.61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全面增长,分别增长5.8%、3.1%、12.7%和9.8%(见图1)。全年种植粮食42.1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4.6%;瓜菜21.9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8.5%;水果17.12万公顷,下降0.4%;热带作物58.44万公顷,增长3.0%。特色优势农业有新的发展,在主要农产品产量中,肉类、水产品、水果、瓜菜等农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成为支撑农业经济较快增长的主要力量。渔业、畜牧业、瓜菜、水果四大优势行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70%。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

海南省农科产品研究分析报告

海南省农科产品研究分析报告经济1001班(李庆振)

海南省农科产品报告 调查对象:海南农科产品 海南概览 地理位置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 海南省的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全省陆地(主要包括海南岛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岛)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其中海南岛陆地面积3.39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 自然资源分析 【生物资源】海南生物资料十分丰富,素有"绿色宝库"之称.海南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素有“绿色宝库”之称,是我国最大的热

带自然博物馆、最丰富的物种基因库。海南岛生长着丰富多彩的热带林木、热带花卉、热带水果和天然药材。 【南药资源】海南动植物药材资源丰富,有“天然药库”之称 海南动植物药材资源丰富,有“天然药库”之称。4000多种植物可入药的约2000种,占全国的40%,药典收载的有500种,经过筛选的抗癌植物有137种,南药30多种,最著名的是四大南药:槟榔、益智、砂仁、巴戟。动物药材和海产药材资源有鹿茸、猴膏、牛黄、穿山甲、玳瑁、海龙、海马、海蛇、琥珀、珍珠、海参、珊瑚、哈壳、牡蛎、石决明、鱼翅、海龟板等近50种。 【动物资源】海南陆生脊椎动物有567种 海南陆生脊椎动物有567种,其中两栖类37种(11种仅见于海南,8种列为国家特产动物),爬行类104种,鸟类344种,哺乳类82种(21种为海南特有)。世界上罕见的珍贵动物有世界四大类人猿之一的黑冠长臂猿和坡鹿,水鹿、猕猴、黑熊、云豹等亦珍贵。据1998年5月公布的海南省陆生野生动物调查结果,共记录了4个纲、32个目、77个科、320种动物。320种动物中,有7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2种属省级保护动物。发现历史上没记录过的鸟类14种。 【植物资源】海南的植被生长快,植物繁多,是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的原生地 海南的植被生长快,植物繁多,是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的原生地。到目前为止,海南岛有维管束植物4000多种,约占全国总数的1/7,其中630多种为海南所特有。世界热带的80个科显花植物属、

(完整版)主要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

主要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与小麦分布 冬小麦:9、10月份播种,次年4、5月份收割(主要在长城以南) 春小麦:春节后播种,8、9月份收获(主要在长城以北) 棉花:4——9月 油菜:12——次年5月 花生:4——10月 甜菜:5——9月 水稻:东北:5、6——10月(单季) 南方:4——7月,7——10、11月(双季) 华北冬麦区,是我国主要的冬麦区,播种面积占我国的47%,总产占我国的53%。一般年份冬麦可安全越冬,大于0℃积温4100℃。可供小麦、早中熟玉米的两熟。水是决定播种面积的限制因子。黄河以北地区多种在灌溉地上,黄淮平原是旱地麦适宜区,生产潜力大。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种植面积占12.3%,总产占45%。3-5月江淮平原光温水较协调。3-5月降水量大于450mm的地区属不适宜种麦区。该区小麦商品率较高。 东北春麦区,黑龙江、吉林温度低,春麦适宜。 西北春冬麦区,灌区和黄土高原区。除南疆外主要是春小麦,南疆冬小麦,适应好,生产力高,品质优。 西南麦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四川冬暖,温水适宜,但光照少,病虫严重。高原光照强,灌溉成熟期温度低,利于高产。

青藏高原冬春麦区,光温水配合利于小麦生长、抽穗-成熟期长达50-80天。降水不足,小麦种在水浇地上。 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其生长习性 1、小麦分冬小麦和春小麦,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及其以南的地区,秋种夏收。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种植和收获季节大致与冬小麦一致。(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农谚:“寒露籽,霜降麦”,说的是当地一般在寒露时种油菜,霜降时种小麦。它们一般在端午前后收获,北方地区收获季节要晚些。故称夏收作物) 2、棉花的分布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春种秋收 3、水稻在全国种植普遍,可结合各地的种植制度来确定其种植和收获季节。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则是春种秋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有的田地是种双季稻(即一块地中一年种两次水稻),双季稻中,早稻是春种夏收(一般是5。1前插完秧苗,8。1前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故将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段时间称为双抢),晚稻是夏种秋收(11月初收完)。还有一种是稻麦连种,即当地的冬小麦收获后再种水稻,则这种水稻是夏种秋收(它收获不久再种小麦或油菜)。一般考试只考双季稻。在南方有些地区(如海南)可种三季水稻。 4、花生的分布更为广泛,经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最多,为春种秋收,其他地方(如浙闽丘陵、两广丘陵、云贵等地也有较广的分布,一般也是春种秋收。 5、大豆主产区在东北平原。根据当地一年一熟的情况,可推测出是春种秋收。

【精编】海南酒店业发展状况报告

海南酒店业发展状况报告2012年8月

目录 一﹑海南酒店业的现状分析…………………………………… 二﹑酒店业未来发展的对策……………………………………… 三、海南酒店亟待提升软实力…………………………………… 四、海南酒店业未来发展趋势三大特点………………………… 五、产权式酒店、酒店式公寓及公寓式酒店的概念………… 六、海南地理环境从事经营产权式酒店的优势……………… 七、海南经济型酒店的分析…………………………………… 八、海南的热带温泉分布情况,热带温泉酒店的发展现状…… 九、海南酒店业国际化经营发展策略…………………………

一﹑海南酒店业的现状分析 (一)、海南酒店业概况 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海南省旅游饭店共有536家,包括五星级酒店22家。洲际、万豪、希尔顿、雅高、喜达屋等国际知名酒店管理品牌纷纷进驻海南,尤其是三亚,已经超越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成为国内高星酒店最密集、国际品牌管理公司最集中的城市。按照规划,海南还将有大量新建酒店,到2015年,将有超过260家高档酒店以及相当数量的高尔夫俱乐部、游艇会、高级会所等业态。 目前,海南以滨海度假、海岛生态、高尔夫、天然温泉和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蓝色浪漫之旅、绿色神奇之旅、风情温泉之旅和特色文化之旅,受到了国内外游客的欢迎。这将给海南酒店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酒店类型呈多样化趋势,按照酒店的位置、功能和顾客三个因素分类,海南酒店已出现商务型酒店、度假酒店、会议酒店、产权式酒店等。度假酒店是海南最具特色的类型,尤其滨海度假酒店的档次处于全国领先的地位。海南度假酒店的出现丰富了中国旅游酒店产品的类型,并引导和形成了中国休闲度假的旅游方式。2003年喜达屋、雅高、洲际等国际饭店集团纷纷登陆海南,截止到目前,希尔顿、喜来登、万豪等13家国外顶级管理公司已进入海南。 目前,全省星级酒店238家,其中五星级酒店22家,四星级酒店54家,

海南农产品保鲜与贮藏市场现状

海南农产品保鲜与贮藏市场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要:海南素有“天然大温室”之称,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成为了我国冬季的菜篮子,发展热带现代农业的黄金场所。目前,海南正在建设国际旅游岛,力争把海南建成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然而,海南长期来缺乏配套的保鲜与贮藏技术,严重阻碍了海南农产品的发展。本文在分析海南农产品保鲜与贮藏市场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海南农产品保鲜与贮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海南农产品保鲜与贮藏市场现状对策 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4号)的出台,把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际战略。指出海南省应充分发挥热带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热带现代农业,使海南成为全国冬季菜篮子基地、热带水果基地、南繁育制种基地、渔业出口基地和天然橡胶基地。海南发展热带现代农业,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已势在必行。 一、海南农产品现状 海南位于中国最南端,常年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2~26度,降雨量1500~2300毫米,有“天然大温室”之美誉,是我国冬季的菜篮子,发展热带现代农业的黄金场所。全省总人口817.8万人,农业人口560万人,占总人口的68.5%。全省热带土地面积5302万亩,占全国热带土地面积的42.5%,是全国最大的热带宝地。管辖海域面积20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3。海南农业在全国的地位不可替代,是我国重要的冬季瓜菜和热带水果生产基地、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农作物种子南繁基地、海洋渔业基地。 (一)海南农产品生产状况 农业是海南的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的农业发展,到现在海南的农业产业的发展可以说已经处于一个成熟阶段,其产品种类繁多,在全国农产品供应中占有重要地位。下面的这个统计图清晰的展示了海南省的农产品种类。

热带植物资源

热带香辛料作物 香草兰(Vanilla planifolia)兰科香草兰属攀缘藤本,原产墨西哥。蒴果呈三角形,种子极细小,黑色,香草兰是高级食用香料,有“天然食品香料之王”之称,豆荚含有2~3%的香兰素,广泛用于食品工业、烟、酒和高级化妆品。 胡椒(Piper nigrum L.)胡椒科胡椒属多年生攀缘藤本,原产印度。种子黄白色,为主要食用部分,有强烈的芳香辣味。胡椒含有5~9%的胡椒碱,1~2.5%挥发油,用作调味料、防腐剂,医药上用作健胃剂、利尿剂。可治疗消化不良、寒痰、积食、风湿病。 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 (Lour.) Gilg)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是《濒危野生植物种国际公约》中的保护树种,它的经济价值高,是我国特有而珍贵的药用植物,常绿大乔木,高可达6—20m,胸径可达50—90cm,土沉香主根发达,幼树分枝为二叉状,花期4-5月,果熟期7-8月。 罗勒(Ocimum basilicum)唇形科罗勒属,别名兰香。全株有丁香般的芳香,也有略带薄荷味,嫩茎叶可调制凉菜,油炸或作汤。 香茅(Cymbopogon citratus (DC.) Stapf.)禾本科香茅属,因有柠檬香气,故又被称为柠檬草。可以治疗风湿效果颇佳,治疗偏头痛,抗感染,改善消化功能,除臭、驱虫。抗感染,收敛肌肤,调理油腻不洁皮肤;赋予清新感,恢复身心平衡(尤其生病初愈的阶段),是芳香疗法及医疗方法中用途最广的精油。嫩茎叶为制咖喱调香料的原料。 依兰香(Cananga odorata Hook.f.et Thoms.)番荔枝科依兰属,又名香水树,高10—20米,花期5—11月,花朵较大,长达8厘米,黄绿色,具有浓郁芳香气味,是珍贵的香料工业原材料,用它提炼而成的“依兰依兰”香料是当今世界上最名贵的天然高级香料和高级定香剂,所以人们称之为“世界香花冠军”、“天然的香水树”。 假鹰爪(Desmos chinensis Lour.)番荔枝科假鹰爪属,又名酒饼叶、酒饼藤、山指甲、一串珠、鸡爪凤等。假鹰爪花美香浓,香气持久,一树花开,满园皆香。可提取芳香油,供制造香精、化妆品、香皂用香精等之用,且鲜花出油率较高。 紫苏唇形科紫苏属,具有特异的芳香,原产中国。主要用于药用、油用、香料、食用等方面,具有发汗解表,理气宽中,解鱼蟹毒等功效。 热带饮料作物 咖啡(Coffea Spp.)茜草科咖啡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原产非洲。花期2~4月,花白色,芳香。果实为浆果,成熟期1~4月(中粒种)、9~11月(小粒种)。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种子(咖啡豆)经烘炒磨碎后即成咖啡饮料,还可提取咖啡碱作麻醉剂、利尿剂、兴奋剂、强心剂。果皮和果肉可制酒精、醋,花可提炼香精,用作高级化妆品。 可可(Theobroma CaCao L.)梧桐科可可属常绿小乔木,原产南美洲的热带雨林下。花细小单生或聚生于主干和粗枝上,每年5~11月为主花期,果实长圆形或纺锤形,外皮具纵沟,较厚,未熟时绿色、红色、浅红色,熟果期4~5月、9~11月,熟时橙黄色或红色,内有种子(即可可豆)30~50粒。可可豆含40~50%的可可脂。可可豆加工成可可粉和可可脂,主要用作饮料和制高级巧克力糖果、糕点和冰淇淋等食品,是登山运动员良好的营养品。可可与咖啡、茶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 冬青科冬青属常绿乔木,产地浙江以东及日本,我国海南、广东、广西亦有野生的。用大叶冬青制成的茶,为名贵的苦丁茶,价值很高,被誉为“绿色黄金”。苦丁茶具有降压、清热降火、解毒消炎、利尿强心、抗辐射、抗癌防癌等功能。 糯米香(Semnostachya menglaensis H. P. Tsui 爵床科巍山狭苞香料,原产我国云南。糯米香是一种名贵的天然保健茶,含香草醇等多种芳香成份和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可供调

我国主要作物的种类及分布

作物种类作物作物简介主要分布地区 谷类作物水稻 水稻可以分为籼稻和粳 稻、早稻和中晚稻、糯 稻和非糯稻。短日照作 物 我国水稻主产区主要是东北地区、长 江流域、珠江流域。 小麦 按播种季节可分为春小 麦和冬小麦。 春小麦:主要分布在中温带的东北平 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新疆和青 藏高原等地。 冬小麦:主要分布在暖温带的黄淮海 平原地区,长江以南地区也有分布玉米 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 玉米是一种碳4植物, 雌雄同柱。 中国的玉米集中分布在从东北经华 北走向西南的斜长形地带内,其种植 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85%。 豆类作物大豆大豆是喜温作物,夏季 宜有高温,适于我国北 方温带地区栽培。 中国大豆主产区有黑龙江、吉林、内 蒙古、辽宁、安徽、河南省等。 薯芋类作物马铃薯 马铃薯是中国五大主食 之一,其营养价值高、 适应力强、产量大,是 全球第三大重要的粮食 作物,仅次于小麦和玉 米。 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是西南山区、西 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 甘薯 日照甘薯属喜光的短日 照作物,茎叶利用光能 的时间长,效率高。喜 温,不耐寒 甘薯在中国分布很广,以淮海平原、 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各省最多。 油料作物 油菜 油菜是我国最重要的油 料作物 长江流域是我国油菜的主产区,近年 有“北移南迁”趋向,如黄淮海平 原、辽、黑及华南地区 向日葵 向日葵为世界四大油料 作物之一,主产区北纬 35°至55°之间。 我国向日葵主产区分布在东北、西北 和华北地区,如内蒙古、吉林、辽宁、 黑龙江、山西等省、自治区。 糖料作物甘蔗 甘蔗生长期长,需水肥 量大,喜高温 我国甘蔗种植面积十分有限,主要分 布在台湾、广东、广西、福建、四川、 云南六省。 甜菜 甜菜生长期短,耐盐碱 干旱,喜温凉 我国甜菜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 北三个产区,其中东北种植最多。 棉花主要纤维作物 我国棉花生产集中分布在黄河、长江 中下游地区。在我国各棉区中,新疆 光热条件是最适宜种植棉花的,棉花

XXX海南酒店业发展状况报告

XXX海南酒店业发展状况报告 海南酒店业进展状况报告 2020年8月

名目 一﹑海南酒店业的现状分析……………………………………二﹑酒店业以后进展的计策……………………………………… 三、海南酒店亟待提升软实力…………………………………… 四、海南酒店业以后进展趋势三大特点………………………… 五、产权式酒店、酒店式公寓及公寓式酒店的概念………… 六、海南地理环境从事经营产权式酒店的优势……………… 七、海南经济型酒店的分析…………………………………… 八、海南的热带温泉分布情形,热带温泉酒店的进展现状…… 九、海南酒店业国际化经营进展策略…………………………

一﹑海南酒店业的现状分析 (一)、海南酒店业概况 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海南省旅行饭店共有536家,包括五星级酒店22家。洲际、万豪、希尔顿、雅高、喜达屋等国际知名酒店治理品牌纷纷进驻海南,专门是三亚,差不多超越北京、上海、广州等大都市,成为国内高星酒店最密集、国际品牌治理公司最集中的都市。按照规划,海南还将有大量新建酒店,到2020年,将有超过260家高档酒店以及相当数量的高尔夫俱乐部、游艇会、高级会所等业态。 目前,海南以滨海度假、海岛生态、高尔夫、天然温泉和民族文化为要紧内容的蓝色浪漫之旅、绿色奇异之旅、风情温泉之旅和特色文化之旅,受到了国内外游客的欢迎。这将给海南酒店业带来庞大的进展空间。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酒店类型呈多样化趋势,按照酒店的位置、功能和顾客三个因素分类,海南酒店已显现商务型酒店、度假酒店、会议酒店、产权式酒店等。度假酒店是海南最具特色的类型,专门滨海度假酒店的档次处于全国领先的地位。海南度假酒店的显现丰富了中国旅行酒店产品的类型,并引导和形成了中国休闲度假的旅行方式。2003年喜达屋、雅高、洲际等国际饭店集团纷纷登陆海南,截止到目前,希尔顿、喜来登、万豪等13家国外顶级治理公司已进入海南。

海南省农产品供应链风险来

摘要 首先,先描述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的研究背景与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和相关理论概念。然后通过海南省农产品生产现状、加工现状、出口现状来依次分析海南省农产品供应链目前的现状。然后根据这个了解出了海南省农产品供应链的特点,来了解海南省农产品供应链风险来源以及识别的必要性。还从农超对接另一方面来识别风险,还对海南省农产品供应链风险控制进行研究。通过一些措施来解决此问题。还具体分析三亚一个地方,并解决。 其次,通过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文献研究法、定量分析法来客观分析,对于海南省农产品各种风险的识别和控制研究,能够使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减少损失或者防范风险,进而减少成本来提高总体的收入。 关键词:农产品供应链风险识别控制研究

Abstract First of all,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supply chain risk of agric ultural products,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comments and rela ted theoretical concepts.The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supply cha in in Hainan province is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 ducts production,processing and export in Hainan province.Then we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supply chain in Hainan Province,to understand the supp ly chain risk sourc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Hainan Province and the necessity of i dentifying the supply chain risk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Hainan Province.On the ot her hand,it also studies the risk contro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supply chain in Haina n Province.Some measures have been taken to solve the problem.Also specific analy sis of a place in Sanya,and solve.Secondly,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method,observ ation method,experiment method,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quantitative analysis me thod to objectively analyze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of various risks of agricultur al products in Hainan Province.It can reduce losses or guard against risks in each link of the supply chain,thus reducing costs to increase overall revenue. Key words:Agricultural product supply chain; Risk identification; Control research

海南本土地理

海南本土地理 一、概述 海南省,简称“琼”,是中国年轻的省份(1988年4月建省)。海口市是海南省省会,海南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 1、地理位置: 海南省北靠祖国大陆,以一条宽约18海里的琼州海峡与广东省雷州半岛分开;隔北部湾,西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相望,西面是越南;穿过南海,东北是我国的台湾省和香港、澳门经济特区,东面是菲律宾,南面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海南位于西太平洋环形带上,居日本至新加坡的中段,直接面向东南亚。把守着祖国沿海出入的南大门,又是连接两洲(亚洲、大洋洲)两洋(太平洋、印度洋)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琼州海峡是中国三大海峡之一,是我国内海,是我国南海重要的交通要道,是北部湾通往南海的捷径。 2、疆域: 海南岛,是海南省陆地的主体,它的“四至”分别是:西起东方的鱼鳞角,东至文昌的铜鼓角,北自文昌的海南角,南到三亚的锦母角,总面积3.54万平方千米,占全省陆地总面积的99.7%。 除海南岛外,海南省还管辖周围300多个岛屿,以及西沙、中沙、南沙三大群岛、黄岩岛等300多个岛屿、沙洲、暗沙、暗礁、暗滩及其附近海域。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千米,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小但海洋面积最大的一个省份。也是我国最南端的省份,这里纬度低,热带面积大,光热充足,降水丰沛,是我国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基地。 3、人口、民族与华侨

海南省人口828万,人口密度为244人/平方千米,北部、东北部和沿海地区人口密度较大,中部山区人口密度较小。 海南省有汉族、黎族、苗族、回族等37个民族,汉族人口占大多数,为82%,少数民族占18%,黎族、苗族、回族是海南省世居的少数民族,他们多聚居在海南岛的中南和西南地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海南省是我国著名的侨乡之一,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北部的海口、东部的文昌、琼海、万宁4个市区。 4、行政区划 海南省实行省直接管辖市、县的行政建制。全省有2个地级市,6个县级市,4个县,6个民族自治县,4个市辖区,一个办事处(西沙、中沙、南沙群岛办事处)。 二、地形 1、海南岛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的交界处附近,因此,防震减灾是海南省的一项重要工作。 2、海南岛地势中高周低,从中部到四周,由山地、丘陵及山间盆地到台地、阶地,再到平原、海岸带,逐级下降,呈环形层状的地形分布态势。海南地形以台地、阶地和平原为主,这对海南省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十分有利。 3、主要山脉有三列,呈东北-西南走向。东列为五指山山脉,主要山峰有五指山、马咀岭和大吊罗等,中列为黎母岭山脉,西列为雅加达岭山脉。 4、海南岛海岸线曲折而漫长,全长1528千米,有岬角海岸、沙滩海岸、红树林海岸、珊瑚礁海岸等不同类型。曲折的海岸留下众多的优良港湾,建港条件十分优越。沙滩和岬角是海南旅游发展的重点地区。珊瑚礁海岸和红树林海岸,是最典型的生物海岸,目前已辟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海岸开发是目前海南

我国主要农作物产地分布图

我国主要农作物产地分布全景图 我国农作物的分布情况: 1、影响条件 自然条件:地形、土壤、水源、气候 社会经济:市场、交通、科技、政策 2、耕作制度 即某一地区一年种几次庄稼。 3、主要耕作方式 4、农业特色 5、主要农作物分布 玉米在我国分布很广,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大致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栽培带。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是山东、吉林、河北、黑龙江、辽宁、河南、四川七省。 6、主要油料作物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但近年来出现'南迁北移'的趋势。 花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的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大豆 (1)东北三省为主的春大豆区 (2)黄淮流域的夏大豆区 (3)长江流域的春、夏大豆区 (4)江南各省南部的秋作大豆区 (5)两广、云南南部的大豆多熟区 其中,东北春播大豆和黄淮海夏播大豆是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两个地区。

7、糖料作物甘蔗生长习性: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 甜菜生长习性: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 附: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基地、中国主要牧区及其优良牲畜品种 8、森林资源我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 (1)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2)西南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 (3)东南部的台湾、福建、江西等省山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 除森林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经济林产品:温带苹果:主要产于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新疆、辽宁等亚热带柑桔:主要产于浙江、福建、江西、四川等省亚热带茶叶:产于南方各省山区热带水果: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出产香蕉、荔枝、龙眼、菠萝等水果。海南还出产椰子。天然橡胶:云南南部、海南岛、雷州半岛

海南省旅游酒店行业调研分析

海南省旅游酒店行业调查分析 一、海南省旅游业发展总体状况 (一)海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1、旅游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从2001年起,海南旅游产业进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旅游收入和接待国内外过夜游客人数均逐年增加(除了2003年非典因素)。2005年,全省接待国内外过夜游客1516.47万人次,同比增长8.1%;其中外国游客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共43.19万人次,增幅达40%。2005年全省旅游酒店接待人数1141.3万人,同比增长8.6% 。2005年海南全省旅游总收入125.05亿元,增长12.6 %;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28亿美元,同比增长57.42%。旅游经济总量相当于全省GDP的13.8 %。 2001—2005年海南接待游客过夜人数如下表:(单位:万人次) 2001—2005年海南旅游总收入情况表:(单位:亿元人民币)

2、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全省有各类旅游景区(点)75个,其中5个获得国家4A级景区(点)称号;全省约有1200家旅游酒店、度假村和社会旅馆,客房约5万间。截至2005年9月已评定星级酒店222家,其中五星级13家,四星级41家,三星级酒店97家;旅行社158家,其中国际旅行社38家;导游员6700多人;旅游汽车1800多辆,16家自驾车出租公司;与旅游业直接相关的管理和从业人员超过12万人。 3、旅游产品日趋丰富,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海南目前已开发出如亚龙湾国家度假旅游区、南山文化旅游区、天涯海角旅游区、博鳌旅游区、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七仙岭森林温泉公园等一大批精品度假区和旅游景区,旅游产品也从单一的观光游发展成丰富多彩、具有特色的热带海滨度假休闲游、黎苗风情民族文化游、温泉康乐休闲游、热带雨林生态探奇游、潇洒高尔夫休闲游等等。海南还成功举办了第53、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同国家旅游局共同主办了5届中国海南岛欢乐节也已逐渐成为品牌,多种多样、文化内涵丰富的旅游使得海南旅游产品结构得到优化。

海南农作物分布情况

海南省农作物分布情况 概述: 海南省是我国最南的省份,包括南岛和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岛礁及周围的南海海域,陆地面积3.3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10万平方公里,共有2个地级市、7个县级市、6个民族自治县、4个县、5个市辖区、1个办事处(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气候属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海洋气候,年平均气温22 C —26 C,这里没有真正的冬季,夏去秋来,秋去春至,它四面沿海,树木常情、景色宜人是我国的避寒胜地。海南岛各地都盛产著名的四大南药:槟榔、益智、砂仁、巴戟。海南省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芝麻、甘蔗、茶叶等,热带经济作物中首推橡胶,产量占全国的70%,还有腰果、槟榔、 咖啡、胡椒、油棕、可可、剑麻、香茅,热带水果有:椰子、香蕉、芭蕉、芒果、西瓜、番石榴、菠萝、荔枝、龙眼、柑桔、杨桃、菠萝蜜、榴莲、红毛丹、油柑果、人参果等,蔬菜品种多大数百种,有些品中有四季不断和反季节不断反季节的特点。 基本概况如下: 海口市 海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辖区(乡、镇): 新华区、振东区、秀英区、荣山乡、新海乡、海秀乡、白龙乡、城西乡、丰南乡、长流镇、新埠镇乐东县,主要树种有:龙眼、荔枝、椰子、杨桃、香蕉等热带亚热带果树树种。农作物有水稻、玉米、花生、高粱、薯芋类、甘蔗和各种蔬菜。 三亚市 我国南疆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和海南省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 心,是具有热带风光的滨海旅游城市。辖区(乡、镇):河东区、河西区、咼峰乡、育才乡、雅亮乡、藤桥镇、林旺镇、田独镇、红沙镇、羊栏镇、天涯镇、崖城镇、保港镇、梅山镇;主要作物品种包括:水稻、玉米、棉花、高梁、大豆等。居世界领先地位的三系杂交水稻良种是在三亚培育配套成功的。主要树种有:椰子、甘蔗、芒果、香蕉、菠萝等热带作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番薯、花生、甘蔗等;主要水果有香蕉、芒果、波萝、波萝蜜等。此外,三亚还是中国著名的冬季瓜菜生产基地和南繁育种基地。 东方市 辖区(乡、镇):罗带乡、中沙乡、大田乡、广坝乡、江边乡、公爱乡、三家乡、天安乡、八所镇、东方镇、新街镇、墩头镇、四更镇、新龙镇、感城镇、板桥镇、抱板镇。主要树种有:椰子、芒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