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制剂质量标准起草说明模版

医院制剂质量标准起草说明模版

医院制剂质量标准起草说明模版
医院制剂质量标准起草说明模版

3.6.4 微生物限度

3.6.

4.1 方法验证材料与依据

3.6.

4.1 1 供试品:参榆灌肠液

规格:XXX

生产企业:江苏省XXX医院

批号:111212 111214 111215

3.6.

4.1.2 培养基:

1.营养琼脂培养基批号:110512 厂家:XXX

2.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批号:1105172 厂家:XXX

3.营养肉汤培养基批号:110126 厂家:XXX

4.胆盐乳糖培养基批号:110408 厂家:XXX

5.MUG培养基批号:110203 厂家:XXX

3.6.

4.1.3稀释剂: 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500ml/瓶,

批号:2011032801

(如缓冲液为市场购买,需写明生产企业)

3.6.

4.1.4 菌种:

3.6.

4.1.5 验证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I J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验证。

3.6.

4.2 验证实验操作

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采用常规法(如常规法回收率未达70%,需采用培养基稀释法重新进行验证;如培养基稀释法回收率仍未达70%,可采用薄膜过滤法再次进行验证)对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控制菌检查方法采用常规法(若阳性未生长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或薄膜过滤法),从而建立该样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3.6.

4.2.1菌液制备方法:

1.接种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新鲜培养

物至营养肉汤培养基中,置350C培养24小时,分别取上述培养物1ml加9ml 0.9%的无菌氯化钠溶液,10倍递增稀释制成每1ml含菌数为50~100cfu的菌悬液。

2.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培养基中,置250C培养48小时,取上述培养物1ml加9ml 0.9%的无菌氯化钠溶液,10倍递增稀释制成每1ml含菌数为50~100cfu的菌悬液。

3.接种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中,置250C培养7天,加入5ml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0.9%的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并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内,用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0.9%的无菌氯化钠制成每1ml含孢子数为50~100cfu的孢子悬液。

3.6.

4.2.2 供试液制备:

取供试品10ml,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混均,作为1:10供试液。

3.6.

4.3 菌落计数方法的验证

3.6.

4.3.1 平皿法:(常规法)

①试验组:取1:10供试液1ml,分别加入10个平皿中,再依次加入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5种菌的菌悬液1ml(含50~100cfu),每株菌平行制备2个平皿,立刻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和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分别置350C培养48小时和250C培养72小时。

②菌液组:分别取上述稀释的菌液1ml注入平皿内,每个菌平行制备2个平皿,测定所加的试验菌数。

③供试品对照组:取1:10供试液1ml分别注入4个平皿中,立刻注入营养琼脂和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每种培养基制备2个平皿,分别置350C培养48小时和250C培养72小时。以测定供试品的本底菌数。

上述方法平行实验3次

④结果见表1

表1.参榆灌肠液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回收率的测定(平皿法)

试验组菌回收率(%)=%菌液组的平均菌落数

100

由表1可见参榆灌肠液用平皿菌落计数法,三次平行试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的菌落回收都达到了70%,说明常规平皿法用于参榆灌肠液计数结果是准确的。

备注:如采用常规平皿法菌落回收率都达到70%,则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的计数方法验证即可完成,但如常规法一种或几种菌回收率三次均低于70%,需采用培养基稀释法重新进行试验,具体操作如下:若细菌回收率低于70%则细菌数计数采用培养基稀释法,霉菌回收率低于70%则霉菌酵母菌计数采用培养基稀释法,二者均低于70%则同时采用培养基稀释法。验证资料中需体现常规法及培养基稀释法两种验证方法及结果。

3.6.

4.3.2 平皿法:(培养基稀释法)

①试验组:取1:10供试液0.2ml及各试验用菌液1ml分别注入平皿中,每种试验菌平行制备10个平皿,立刻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和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细菌350C培养48小时,霉菌及酵母菌250C培养72小时。

②菌液组:分别取上述稀释的菌液1ml注入平皿内,每个菌平行制备2个平皿,测定所加的试验菌数。

③供试品对照组:取1:10供试液0.2ml分别注入20个平皿中,立刻倾注营养琼脂和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每种培养基制备10个平皿,分别置350C培养48小时和250C培养72小时。以测定供试品的本底菌数。

上述方法平行实验3次

④结果见表2

表2.参榆灌肠液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回收率的测定(培养基稀释法)

试验组菌回收率(%)=%菌液组的平均菌落数

100

由表2可见参榆灌肠液用培养基稀释法,三次平行试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的菌落回收都达到了70%,说明培养基稀释法用于参榆灌肠液计数结果是准确的。

备注:如培养基稀释法回收率仍低于70%,采用薄膜过滤法再次进行试验。验证资料中需体现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及薄膜过滤法三种验证方法及结果。具体操作如下:

3.6.

4.3.3 薄膜过滤法:

供试液制备:取1:10供试液10ml 放入离心管中,将离心管放入离心机,500转/min 离心3分钟,取上清液。(注:仅细菌计数可用低速离心,霉菌及酵母菌计数不可采用。)

①试验组:取1:10上述供试液1ml 加pH7.0的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100ml 稀释过滤,用400ml (备注:具体用量依样品抑菌作用强弱而定,在试

验中需设计不同的冲洗量进行冲洗,根据回收率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冲洗量)pH7.0的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冲洗滤膜,每次100ml ,在最后一次冲

洗液中分别加入试验用菌液1ml ,过滤后无菌方法取出滤膜,菌面朝上贴于营养琼脂或玫瑰红钠琼脂平板上,细菌350C 培养48小时,霉菌及酵母菌250C 培养72小时。

②菌液组:分别取上述稀释的菌液1ml 注入平皿内,每个菌平行制备2个平皿,测定所加的试验菌数。

③供试品对照组:取1:10供试液1ml 采用上述薄膜过滤法冲洗过滤,分别置350C 培养48小时和250C 培养72小时。以测定供试品的本底菌数。 上述方法平行实验3次 ④结果见表3

表3.参榆灌肠液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回收率的测定(薄膜过滤法)

试验组菌回收率(%)=%菌液组的平均菌落数

100

由表3可见参榆灌肠液用薄膜过滤法,三次平行试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的菌落回收都达到了70%,说明薄膜过滤法用于参榆灌肠液计数结果是准确的。

3.6.

4.4 控制菌(大肠埃希菌)检查方法的验证 3.6.4.4.1 直接接种法

(1)试验组: 取1:10的供试液10ml ,接种至100ml 的胆盐乳糖增菌培养基内,加入49cfu 大肠埃希菌,350C 培养24小时,可见培养基混浊,有气体产生。取上述培养物0.2ml 接种至5mlMUG 培养基的试管内,培养5小时、24小时,在366nm 紫外线下观察,可见荧光反应,滴加靛基质试液,液面呈玫瑰红色. (2)阴性菌对照组:取1:10的供试液10ml ,接种至100ml 的胆盐乳糖增菌培

养基内,加入33cfu金黄色葡萄球菌, 350C培养24小时,培养基无混浊与气体产生。取上述培养液0.2ml接种至5mlMUG培养基的试管内,培养5小时、24小时,在366nm紫外线下观察,无荧光反应,滴加靛基质试液,液面均呈试剂本色。

上述方法试验组检出了大肠埃希菌,阴性菌对照组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说明用100ml胆盐乳糖增菌培养基可以进行参榆灌肠液大肠埃希菌检查。

备注:试验中若100ml阳性对照未生长,则加大胆盐乳糖增菌培养基用量,分别作200ml、300ml,方法同以上方法。

3.6.

4.4.2 薄膜过滤法

若直接接种法加大培养基用量阳性对照仍无法检出,则采用薄膜过滤法:(1)试验组:取1:10的供试液10ml,用离心机低速离心500r/min离心3分钟,取上清液定容至10ml,加入pH7.0的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稀释至100ml 薄膜过滤,用400ml(备注:具体用量依样品抑菌作用强弱而定,在试验中需设计不同的冲洗量进行冲洗,根据回收率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冲洗量)pH7.0的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冲洗滤膜,每次100ml,过滤后无菌方法取出滤膜,接种至100ml的胆盐乳糖增菌培养基内,加入49cfu大肠埃希菌,350C 培养24小时,可见培养基混浊,有气体产生。取上述培养物0.2ml接种至5mlMUG 培养基的试管内,培养5小时、24小时,在366nm紫外线下观察,可见荧光反应,滴加靛基质试液,液面呈玫瑰红色.

(2)阴性菌对照组:取1:10的供试液10ml,用离心机低速离心500r/min离心3分钟,取上清液定容至10ml,加入pH7.0的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稀释至100ml薄膜过滤,用400ml(注:具体用量依样品抑菌作用强弱而定)pH7.0的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冲洗滤膜,每次100ml,过滤后无菌方法取出滤膜,接种至100ml的胆盐乳糖增菌培养基内,加入33cfu金黄色葡萄球菌, 350C培养24小时,培养基无混浊与气体产生。取上述培养液0.2ml接种至5mlMUG培养基的试管内,培养5小时、24小时,在366nm紫外线下观察,无荧光反应,滴加靛基质试液,液面均呈试剂本色。

上述方法试验组检出了大肠埃希菌,阴性菌对照组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说明用100ml胆盐乳糖增菌培养基可以进行参榆灌肠液大肠埃希菌检查。

备注:如制剂中含生药,需增加大肠菌群检查验证试验;如制剂中含动物药,需增加沙门菌检查验证方法;如制剂为外用药,需增加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杆菌检查验证方法,每个品种具体要求见《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其他控制菌检查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薄膜过滤法方法同上述大肠埃希菌检查方法,需使用相应增菌及分离培养基。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使用营养肉汤增菌,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分离等。

结论:参榆灌肠液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验证试验:取供试品10g,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混匀,作为1:10供试液。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测定:可用常规平皿法(或培养基稀释法、薄膜过滤法);大肠埃希菌检查可用100ml胆盐乳糖增菌培养基进行增菌培养(或其他量的培养基、薄膜过滤法),依法检查。

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依法检查,铜绿假单胞菌采用。。。。。。。。。依法检查。

(备注:上文中黑体斜体部分文字仅为验证过程中指导之用)

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验收标准

《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 验收标准 第一部分评定原则和方法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办法制订本标准。 2、本标准设评定条款共93条。其中设否决条款5条 (条款号前加“*”);重点每款l7(条款号前加“*”),每条满分为l0分;一般条款71条,每务满分为5分。 3、各条款评分系数以达到该条款要求的程度确定。各条款评分系数规定如下: ①达到要求的系数为l; ②基本达到要求的系数为0.6; ⑧达不到要求的系数为0。 4、验收评定时,按配制制剂类别确定具体检查项目。否决条款合格,且评分条款总得分率不低于60%为合格。 第二部分检查评定项目 一、人员与机构; l、医疗机构应有由主管院长、药学部(药剂科、药局)及制剂室、药检室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质量管理组织。 2、医疗机构的制剂室应直属药剂科领导,包括配制、检验两部分。 **3、配制和药检负责人应具备大专以上药学学历(或具有主管药师以上技术职称),熟悉药品管理法规,具有制剂和质量管理能力并对制剂质量负责。 *4、医疗机构制剂室从事制剂技术工作的人员应具有药士或中专以上药学学历,其他人员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并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药学技术人员所占比例不得少于制剂人员总数的50%。 5、灭菌制剂、普通制剂与中药制剂应配有相应专业的药学技术人员。 6、药检室检验人员应由药师或大专以上药学学历的技术人员担任并要保持相对稳定。 7、从事灯检工作的人员裸眼视力应在0.9以上,无色盲。 8、制剂和药检负责人变更时应30天内报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9、应制订年度人员培训计划,对各类人员进行《药品管理法》、及技术培训,每年至少考核一次,并有考核记录备存。 二、厂房与设施: 10、制剂室周围环境必须保证制剂质量的要求,距制剂室30米以内不得有公厕、锅炉房、大平间、传染病房、动物房以及其他污染源,10米以内不得有露土地面,外部环境要保持清洁。 1l、制剂室内墙壁、顶棚、地面应平整,光洁,不得有脱落物和缝隙,应耐受清洗和消毒。 12、制剂室应具有与制剂要求相应的照明、室温调节、通风及“五防”(防尘、防污染、防蚊蝇、防鼠、防异物)设施。 13、制剂室的房屋和面积必须与所配制制剂品种要求相适应,按制剂工序合理布局,人、物流分开,一般区和洁净区分开,内服制剂与外用制剂分开,无菌制剂与其他制剂分

中国药典中药质量标准起草说明编写

《中国药典》中药质量标准起草说明编写细则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药质量标准起草说明是说明标准起草过程中,制订各个项目的理由及规定各项指标和检测方法的依据;也是对该药品从历史考证,药材的原植(动、矿)物品种,生药形态鉴别,成方制剂的处方、制法,以及它们的理化鉴别,质量控制,临床应用,贮藏等全面资料的汇总。 一、编写原则: 1、起草说明不属于药品法规,也不是药典的注释,而是制订各个项目的说明。内容、文字,特别是名词、术语应力求与药典一致。计量单位等统一按药典“凡例”中规定要求编写。 2、起草说明包括理论性解释和实践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尤其是对中药的真伪鉴别及质量控制方面的经验和实验研究,即使不太成熟,但有实用意义的也可编写在内。 3、每一篇起草说明均应写明作者、审核人的单位、姓名、职称或职务、日期。 二、编写格式及要求 (一)中药材 1、来源(历史沿革) 扼要说明始载于何种本草,历来本草的考证及历代本草记载中有无品种改变情况,目前使用和生产的药材品种情况,以及历版药典的收载、修订情况。 2、【名称】 对正名选定的说明,历史名称、别名或国外药典收载名。

原植(动)物 原植(动)物形态按常规描写。突出重点,同属两种以上的可以前种为主描述,其他仅写主要区别点。学名有变动的应说明依据。 生境野生或栽培(有无GAP基地)。 主产地 主产的省、市、自治区名称,按产量大小次序排列。地道药材产地明确的可写出县名。 采收时间 采收时间与药材质量有密切关系的,采收时间应进行考察,并在起草说明中列入考察资料。 采收加工 产地加工的方法,包括与主要主产地不同的方法或有关这方面的科研结果。 3、【性状】 (1) 正文描述性状的药材标本来源及彩色照片。 (2) 增修订性状的理由,由于栽培发生性状变异,应附详细的质量研究资料。 (3) 未列入正文的某些性状特点及原由。 (4) 各药材标本间的差异,多品种来源药材的合写或分写的原由。 (5) 曾发现过的伪品,类似品与本品性状的区别点。 (6) 性状描述中其他需要说明的有关问题。 4、【成分】

制剂质量研究及质量标准制定指导原则(讨论稿) 收藏

制剂质量研究及质量标准制定指导原则(讨论稿) 一、药物制剂质量研究 由于制剂剂型很多,在研究新药制剂时,应遵循药典相应制剂通则规定及制剂的特性要求。本原则主要对口服固体制剂通则及注射剂进行讨论。 1.性状制剂的性状项下,应依次描述样品的外形和颜色,如片剂是什么颜色的压制片,或包衣片(包薄膜衣或糖衣),除去包衣后,片芯的颜色,片子的形状,如异形片(长条形,椭圆形,三角形等)也应描述,片面有无印字或刻痕或有商标记号等也应如实记述。胶囊剂内容物的颜色、形状,是否有粘连,结块等均应记述。注射液一般应为澄明液体(水溶液),但也有混悬液或粘稠性溶液,都要特别描述清楚,对注射液的颜色应根据颜色色号相应描述,以黄色标准比色液为基础,浅于1号或稀释一倍的1号的为“无色”,浅于2号的为“几乎无色”,浅于4号的为“微黄色”,浅于6号的为淡黄色,浅于8号的为“黄色”。贮藏过程如性状有变化,应予以说明。 2.鉴别制剂的鉴别试验,其方法要求同原料药,所以除尽可能采和与原料药相同的方法外,还应注意: ①由于多数制剂中均加有辅料,不宜用原料药性状项下的物理常数作为鉴别,也不宜直接用红外吸收光谱作为鉴别,必要时应增订能与同类药或化学结构近似药物相区别的鉴别试验。 ②有些制剂的主药含量甚微,必须采用灵敏度较高,专属性较强,操作较简便的方法,如薄层色谱法等。 ③由于制剂中辅料的干扰,应分离除去。常用的方法是用溶剂将主药提取出来后,除去溶剂,残留物照原料项下鉴别。 ④由于制剂的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可用含量测定的最大可吸收波长或特定波长下吸收度或吸收度比值作鉴别。采用气相色谱法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时,也可以其保留时间作为鉴别。

质量标准起草说明的技术要求

质量标准起草说明的技术要求 -------------------------------------------------------------------------------- (一)品种制修订的历史沿革 1 、写明品种最初来源、各级标准收载情况及修订情况。 2 、若为不同品种合并统一的应注明两标准主要区别和合并理由(如同方异名等)。 (二)名称 1 、有无变更的历史情况。 2 、未后缀剂型名的,应增加剂型名。 3 、不符合命名原则,除含有“灵”、“精”等外,含有“降糖”、“降脂”、“降酶”、“减肥”、“健美”等暗示疗效和有误导作用及不实之词的均应更名。 4 、须进行更名的应按命名原则推荐至少 2 个以上并经过查询没有与已批准标准中的名称重名的名称供审核用。企业确有理由不宜更名的,可随起草标准草案一并上报审核。 (三)处方 1 、变更的历史情况及原因(濒危、毒性、正名、分列等) 2 、与药典炮制方法不同的炮制品要注明。 3 、药典多品种来源的如仅用其中 1 个或几个来源的应明确,并在标准正文页尾加注(如芥子用白芥子)。所用药材品种,应该引起起草单位的重视。如贯众:药典收载品种为绵马贯众,主要作用是驱虫,故用于治疗感冒的贯黄感冒颗粒中的贯众应明确基源,若涉及基源变更的,需提供历史延用证明性文件或资料。

4 、下列品种应特别注意核查和明确方中用药: 五味子、南五味子;粉萆薢、绵萆薢;寒水石、北寒水石;大青叶、 蓼大青叶;黄柏、关黄柏;金银花、山银花;葛根、粉葛;土木香、藏木香;山楂、南山楂;败酱草、北败酱草;刘寄奴、北刘寄奴;板蓝根、南板蓝根;牛膝、怀牛膝;金钱草、广金钱草;山豆根、北豆根;橘红、化橘红;苦地丁、紫花地丁、甜地丁;紫草、硬紫草;前胡、紫花前胡等。 有的药典新分列品种如金银花,原生产工艺是金银花和山银花按一定比例合并投料的,则应在处方中分列,并明确各自的处方量;如果仅用一种,应以原研单位意见为主;又如海带和昆布,现合并为昆布,可在处方中直接做相应修订并说明即可。 国家药品标准处方中规定的药材不能随意替代,如山麦冬川射干、龙血竭不能替代麦冬、射干、血竭等投料。 5 、含马兜铃酸成分的品种,国家已规定的关木通( 木通) 、青木香( 木香) 、广防己( 防己) 统一替换,替换后要完善相应的质量标准,除此之外,含马兜铃、天仙藤、寻骨风、朱砂莲的品种还需按补充申请的要求,补做相应工作后报批。 牛黄、麝香必须在标准中明确天然还是人工,熊胆须明确为熊胆还是熊胆粉。 6 、处方中提取物名称应规范,凡与已有国家药品标准一致的,一律靠国家药品标准。只适用于特定品种的提取物,一般以药材名加提取物命名,其标准附在该制剂下,注意黄芩提取物与黄芩苷、苦参提取物与苦参碱等不可混淆。

茳芒决明子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起草说明 1. 【名称】 1.1药材的收集与鉴定 取得七组样本:编号1-7。1-3产地山东、4和7产地江苏、5产地云南、6产地广西。依据《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第二版)及《山东省中药材标准》除样本7不符合外其他均鉴定为豆科植物茳芒决明Cassia Sophera L.的干燥成熟种子。 1.2建议名称 据《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第二版)其来源植物为豆科植物茳芒决明Cassia Sophera L.,药用部位为干燥成熟的种子且经常和望江南子混淆混用,望江南子该品种有毒。定名应准确到种到用药部位,以防混淆,故建议药材名称如下: ●药材正名:Cassia Sophera Semen ●中文名:茳芒决明子 ●汉语拼音名:Jiangmangjuemingzi 1.3 参考文献 [1] 《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第二版)2168页茳芒、3134页望江南子 [2] 《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12年版望江南 2. 【来源】 2.1原植物简介 豆科决明属植物茳芒决明为灌木或半灌木,高1~2m。分枝多,通常被毛。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叶柄近基部有1个腺体;托叶卵状披针形,早落;小叶5~10对,叶片卵形、长卵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1.7~4.2cm,宽0.7~2cm,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近圆形,边缘有刺毛,上面绿色,下面被白粉,有臭气。伞房状总状花序,有少数花,顶生或腋生;花萼筒短,花托状,萼片5,倒卵形或近于圆形;花黄色,花瓣5,直径约2cm,倒卵形;雄蕊10,7枚发育,3枚退化;雌蕊1,子房柄密被白色硬毛,花柱先端弯曲。荚果近圆筒形,膨胀,边缘棕黄色,中间棕色,长7~9cm,疏生毛。花期7~9月,果期10~11月【1.2】。 2.2 药用部位 茳芒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1】。 2.3 采收季节 10~11月果实成熟时采收【1.2】。

《中药新药质量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起草说明

中药新药质量硏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起草说明 —、起草背景 质量研究是中药新药研究的重要内容,对生产过程控制、确走药品关键质量属性、建立质量标准和保障药品质 量稳定可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尚未有专门的中药新药质量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为进一步规范和指导中药新药质量硏究,满足药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要求,促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以下简称CDE )组织研究制走了《中药新药质量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原则X 二、起草过程 2018年5月,CDE启动了本指导原则制定工作,成立了指导原则起草专家组。随后召开了专家参加的指导原则启动会,确定了指导原则的框架和基本要求。会后由专家起草了指导原则初稿。

2018年11月,召开了第一次指导原则专家讨论会,对指导原则初稿进行了充分地讨论和修订”会后形成了指导原则修订稿。通过广泛征求企业、研发单位等业界专家意见, 经多次讨论修改,形成了本指导原则的征求意见稿。 三、主要起草思路 本指导原则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保证药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为目标,指导研究者通过对药材/饮片、关键中间体和制剂及全过程的质量研究,构建符合中药特点的质量控制体系,保证中药新药质量稳定可控。 四、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药品质量研究的主体责任意识 本指导原则旨在为中药质量研究提供参考,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或生产企业对药品的质量负有主体责任,应加强中药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研究和质量控制。 (二)坚持传承与创新 中药新药在进行质量研究时应尊重传统中医药理论与实践,创新硏究思路和方法”重视基于传统经验的质量识别

关于《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说明

关于《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说明 一、修订的背景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3号)(以下简称《规范》)自2003年颁布实施以来,已有15年历史。随着我国药品研发的快速发展和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化,药物临床试验及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申办者、研究者、伦理委员会等药物临床试验参与各方的责任落实不到位,对于《规范》的理解不准确,对于受试者的权益、安全保障不足,直接影响了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的可靠性。现行《规范》与人用药品注册技术管理国际协调会(ICH)的相关指导原则间存在差异,以及国内外药物临床试验领域新概念的产生和新技术的应用,迫切的需要对原有内容做出相应的修改和增补,适应药品监管工作的需要。 二、修订的过程 为落实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进一步提高我国药物临床试验质量,根据原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立法计划,自2016年起我局委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开展课题研究,在参考ICH GCP(E6R2)指导原则的基础上,形成了《规范》的初稿,经2016年3月、2016年4月两次局长专题会研究后,分别在广州、上海和北京召开了

由医药企业、药物临床研究机构、合同研究组织等代表参加的会议,广泛听取意见。牵头组织专家组深入讨论,征求直属单位及省局等各方意见后形成了《规范》修订稿。2016年11月送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征求意见。2016年12月至2017年1月在原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网站公开征求意见,并依程序进行TBT通报。征求意见期间,共收到药品研发企业、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合同研究组织、行业协会、直属单位和省局等单位及个人反馈的意见建议1245条,其中,与修订直接相关1121条,其他涉及咨询等内容124条,意见主要集中在伦理委员会(184条)、研究者(446条)、申办者(335条)。TBT通报方面,未收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评议意见。 根据2017年2月局长专题会要求,我局组织专家和相关方代表专题讨论收集到的意见,修改意见采纳675条,不采纳446条。根据2017年5月和2017年9月两次局长专题会要求,广泛吸纳国际更多临床试验相关的法规和技术指导原则,包括:ICH 临床试验有效性的其他16个指导原则,欧盟的受试者保护、美国的利益冲突管理、日本对临床试验机构要求等临床试验管理发达国家的经验做法。2017年10月两办发布了《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我局在《规范》的修订中增加了创新意见的相关要求,并兼顾了药品注册相关规定的内容衔接,如试验药物的制备与正在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和正在起草的《临床试验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相关内

心安宁片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心安宁片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处方】葛根213g山楂244g 制何首乌183g珍珠粉3g 【制法】以上四味,制何首乌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4小时,第二、三次各3小时;山楂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4小时,第二次3小时;合并以上水煎液,静置,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葛根粉碎成粗粉,与稠膏搅匀,烘干,粉碎成细粉,与珍珠粉和适量的辅料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和薄膜衣,即得。 【性状】本品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黄棕色至棕褐色;气微,味甘。 【鉴别】(1)取本品十片,去糖衣研细至细粉0.3g,加乙醇25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作为供试品溶液。取葛根素对照品适量,加乙醇制成每1ml含0.186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取不含葛根的阴性样品,按供试溶液的制备方法,作为阴性对照溶液。取山楂对照药材0.3g,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四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醋酸乙酯-水(9;5:5.5:1)为展开剂,展开,展距为11cm,取出,晾干。置于紫外光(365nm),观察荧光。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阴性对照品溶液无此斑点。 (2)取本品20片,去除糖衣研至细粉,取2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4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置50ml容量瓶中,用少量甲醇分次洗涤容器和残渣,洗滤液滤入同一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0ml蒸干,残渣加盐酸水溶(1→10ml)20ml,置水浴中加热回流40分钟,迅速冷却,用乙醚40ml分3次(20、10、10)于分液漏斗中振摇提取,合并乙醚提取液,蒸干,用甲醇溶解残渣并转移至2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再用0.45μm微孔滤膜滤过,作为供试品溶液。取大黄素、大黄素甲醚适量分别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取不含制何首乌的阴性样品,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成阴性对照溶液。取何首乌对照药材1.0g,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5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醋酸乙酯-冰醋酸(9∶2∶0.1)为展开剂,展开,展距12cm,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对照药材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阴性对照溶液无此斑点。 (3)取本品30片,去糖衣研细至细粉,取2.0g,加氯仿30ml,震荡4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取齐墩果酸对照品适量,加氯仿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取不含山楂的阴性样品,按供试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作为阴性对照溶液。取山楂对照药材1.0g,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四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乙醚(1:0.8)为展开剂,展开,展距为11cm,取出,晾干,喷30%硫酸溶液,于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日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对照药材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品无此斑点。 【检查】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通则0101)。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以Nova-PakC18柱(4μm,150mm×4.0mm)为基柱,以甲醇-水(25∶75)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250nm,柱温:35℃。理论板数按葛根素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葛根素对照品8.26mg,置于10mL量瓶中,加蒸馏水适量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浓度为0.826mg·mL-1的对照品溶液。分别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

医疗机构制剂质量标准存在问题及建议

摘要:为提高医疗机构制剂质量标准提供参考和帮助。分析我省医疗机构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及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对提高医疗机构制剂的质量标准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医疗机构制剂;质量标准;问题;建议 《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颁布后[1],我省制剂品种经过2005 年的全面清理整顿,410个品种换发了新的批准文号,全省83%的原有制剂不再配制;2008年再注册后的品种数为204个。2012年迎来了新一轮的再注册,目前该项工作已顺利完成。我们对2011年10月以来申请医疗机构再注册和申报的制剂新品种的质量标准进行了收纳汇总,从中总结出我省医疗机构制剂标准制定与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进一步促进安徽省制剂标准提高的意见和建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10月至年底收到12家医疗机构制剂再注册品种132个,2家医疗机构制剂新品种9个;2012年收到2011年发补资料11家145个品种,新报制剂发补资料4家14个品种,再注册补充申请2家3个品种,新再注册的3家4个品种以及新报制剂8家24个品种;2013年收到补充资料的7家10个品种,再注册的4家13个品种及新报的2家9个品种;2014年截至目前再注册的4家16个和新报的2家6个品种。 1.2执行标准1995年颁布的《中国医院制剂规范》西药制剂第二版[2]、《安徽省医院制剂规范》1999年版[3]和医疗机构自拟定标准。 2执行情况 本次注册制剂品种的标准执行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见表1。 由表1可见,执行《中国医院制剂规范》的均为化学制剂,占品种数的18%。执行《安徽省医院制剂规范》1985年版的1个化学制剂,1999年版的只有7个中药制剂(补骨脂酊、制痂酊两个品种),其他均为化学制剂,占品种数的28%。执行自拟标准的只有两个化学制剂,其他均为中药制剂,占品种数的53%。尿素乳膏(15%)有上市同品种,但不同规格,故本次修订时要求按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收载的尿素乳膏标准执行 3存在问题及分析 3.1国家对医疗机构制剂质量标准规范不严一些品种同时收载于《中国医院制剂规范》西药制剂第二版和《安徽省医院制剂规范》1999年版,医疗机构标准执行混淆,比如注册证上批准的是《中国医院制剂规范》,实际执行的却是《安徽省医院制剂规范》。《药品管理法》的颁布使医疗机构配制制剂有了法律依据[4]。但是近10年来几乎没有开展新的制剂规范的修订工作,因此现在所执行的标准颁布的时间跨度大,部分品种在多个制剂规范标准中均有收载,各标准对制剂的质量控制项目内容不统一,给制剂配制及检验监督带来困难。制剂自拟质量标准更是由于各医疗机构制剂技术水平、科研仪器设备等原因,在标准的格式及内容上与国家规范存在一定差距,控制指标参差不齐,不能达到质量可控的要求。 3.2未按批件要求提高质量标准大部分医疗机构在提交的再注册申报资料中,对原注册批件中要求继续完成的工作未进行实质性的研究:有的复方化学制剂只做部分药味的化学鉴别,中药制剂常见1~2项化学鉴别或薄层色谱鉴别,鉴别项目过少,且鉴别药味不能针对主要成分,如君药、臣药。有些中药进行显微鉴别的时候没能指明具有显微特征的药材名称;有的对研究工作仅简单文章说明,无

质量标准及起草说明

汉桃叶的质量标准及起草说明 姓名:汪岩学号:S2010210 专业:中药学 汉桃叶质量标准 【中文名】汉桃叶 【汉语拼音】Hantaoye 【拉丁名】Scheffera arboricola Hayata 【来源】汉桃叶为五加科植物白花鹅掌柴(Scheffiera kwang siensis Merr.ex Li)的根或茎、叶,又名广西鹅掌柴,气微,味微苦涩,全年可采,切段晒干或烘干。 【产地】广西 【性状】 植株性状:常绿矮小灌木,略带蔓性。全株无毛。茎圆柱形,幼枝绿色至绿褐色,有细纵纹及明显环状叶痕。老茎灰棕色,栓皮灰白色或呈脱落状。1掌状复叶,小叶5~9片,叶柄长6~12cm,基部扩大抱茎;叶片纸质或咯革质,长圆形至披针形,长5~12cm,宽1.5~5 cm,最宽处在叶基上部1/3处;先端渐尖或少数或尾状渐尖,基部楔形,全缘,边缘向下表面略卷。叶片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略淡;网状叶脉向上,下表面稍凸出,侧脉叶柄长5~7对。伞形花序顶生,圆锥状排列。苞片卵形,长叶柄长8~l0mm。花序具花叶柄长5~8朵,总花梗长叶柄长4~l0mm,小花梗长2~5mm。花萼光滑或具稀疏毛,全缘。花瓣5,白色或紫色,长1~2mm;雄蕊5,花丝长2~2.5 cm;子房下位,5室,花盘略凸起,柱头5,直立。核果圆形至卵圆形,长约5mm,宽4~5mm,外具棱线。花期2~3月,果期3~5月。生于山坡、灌木丛。 药材性状:茎枝圆柱形,常斜切成厚片或段,长1~3cm,直径0.4~3cm。外表灰白色至淡黄棕色,具纵皱纹及点状皮孔,有的可见半环状叶痕,栓皮常片状脱落。质坚实而稍轻。断面黄白色,皮部薄,木部宽广,致密坚实,放射状纹理明显,髓部质松,或成空洞。叶多切碎,完整者为掌状复叶。小叶柄长为掌状复叶,小叶披针形,革质。先端渐尖,有光泽;,羽状网脉于两面明显凸出;小叶柄长1~3cm。小叶片革质,完整者长圆形至披针形,长5~12cm,宽1.5~5 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并稍向下反卷。上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下面色略淡。中脉及羽状侧脉向上、下两面凸出。气微,味微苦涩。 【鉴别】 显微鉴别:茎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木栓细胞,有的内壁增厚。皮层较宽广,有散在分泌道和石细胞群,近木栓处石细胞连接成环,壁稍厚。较粗的茎皮层内尚有外韧型维管束,其韧皮部外侧有发达的纤维束。中柱鞘纤维束呈半圆形或类圆形。韧皮部较窄,亦有分泌道及纤维束。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射线宽1~4列细胞。导管多角形,直径约至50μm。髓部外侧有少数分泌道,薄壁细胞内含有草酸钙方晶及簇晶。叶主脉横切面:上、下表皮各1列,外被角质层,上表皮下有下皮细胞1列,直径较表皮细胞大3~4倍;下表皮有气孔。栅栏细胞短,类长方形,2~3列,海绵组织疏松,二者细胞内均含草酸钙簇晶与方晶。叶肉组织内偶有分泌道分布。中脉上、下表皮各有数层厚角细胞,栅栏细胞通过中脉;维管束外韧型,外围纤维群;薄壁细胞内含草酸钙方晶。分泌道散列。叶上表皮细胞多角形,壁厚,稍平直,略有增厚,无气孔。下表皮细胞垂周壁略呈波状,气孔直轴式。 理化鉴别:本品生药粉末0.5g,以乙醇回流0.5~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供下列试验: (1)取滤液点于滤纸上,喷雾高锰酸钾一碳酸钠溶液(0.5%高锰酸钾溶液及1%碳酸钠溶

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验收标准(精)

附件6 《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验收标准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第一部分评定原则和方法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办法制订本标准。 2、本标准设评定条款共93条。其中设否决条款5条(条款号前加“**”);重点条款17条(条款号前加“*”),每条满分为10分;一般条款71条,每条满分为5分。 3、各条款评分系数以达到该条款所要求的程度确定。各条款评分系数规定如下: ① 达到要求的系数为1; ② 基本达到要求的系数为0.6; ③ 达不到要求的系数为0。 4、验收评定时,按配制制剂类别确定具体检查项目。否决条款合格,且评分条款总得分率不低于60%为合格。 第二部分检查评定项目 一、人员与机构: 1、医疗机构应有由主管院长、药学部(药剂科、药局)及制剂室、药检室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质量管理组织。 2、医疗机构的制剂室应直属药剂科领导,包括配制、检验两部分。 ** 3、配制和药检负责人应具备大专以上药学学历(或具有主管药师以上技术职称),熟悉药品管理法规,具有制剂和质量管理能力并对制剂质量负责。 * 4、医疗机构制剂室从事制剂技术工作的人员应具有药士或中专以上药学学历,其他人员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并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药学技术人员所占比例不得少于制剂人员总数的50%。 5、灭菌制剂、普通制剂与中药制剂应配有相应专业的药学技术人员。 6、药检室检验人员应由药师或大专以上药学学历的技术人员担任并要保持相对稳定。

7、从事灯检工作的人员裸眼视力应在0.9以上,无色盲。 8、制剂和药检负责人变更时应30天内报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9、应制订年度人员培训计划,对各类人员进行《药品管理法》、及技术培训,每年至少考核一次,并有考核记录备存。 二、厂房与设施: 10、制剂室周围环境必须保证制剂质量的要求,距制剂室30米以内不得有公厕、锅炉房、太平间、传染病房、动物房以及其他污染源,10米以内不得有露土地面,外部环境要保持清洁。 11、制剂室内墙壁、顶棚、地面应平整、光洁,不得有脱落物和缝隙,应耐受清洗和消毒。 12、制剂室应具有与制剂要求相应的照明、室温调节、通风及“五防”(防尘、防污染、防蚊蝇、防鼠、防异物)设施。 13、制剂室的房屋和面积必须与所配制制剂品种要求相适应,按制剂工序合理布局,人、物流分开,一般区和洁净区分开,内服制剂与外用制剂分开,无菌制剂与其他制剂分开,办公室、休息室与配制室分开。 14、各种制剂应根据不同的需要设置不同的操作间,每个剂型按工序划分操作岗位,进入洁净区应设有一次更衣、二次更衣和洗手、消毒等设施。 15、根据制剂工艺要求,洁净室内应划分空气洁净度等级别,其微生物数和尘粒数应符合规定,并定期检测和记录。(见附表1、2) ** 16、配制大容量注射剂的关键岗位应符合洁净级别要求,灌封岗位的洁净级别应为100级,稀配、滤过和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的最终处理岗位为10000级,浓配、称量、配料等岗位应为10万级。 17、配制前,制剂室主要的操作工作台必须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进行清洁、消毒或灭菌。不得使用普通的窗式空调器、电风扇送排风。 18、各制剂配制岗位应有防潮、排尘的措施,地面应无积水。 * 19、中药材的前处理、提取、浓缩等必须与其后续工序严格分开,筛选、切片、粉碎等操作应有有效的除尘、排风设施。

《已上市中药药学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20》全文及起草说明

附件7 已上市中药药学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一、概述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指导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和/或生产 企业(以下简称为持有人)根据对已上市中药的认知,基于风险控制和药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要求,针对在生产、质量控制、使用等方面拟进行的变更开展研究和评估工作。 本指导原则涉及事项包括:变更生产工艺、变更制剂处方中的辅料、变更规格或包装规格、变更注册标准、变更包装材料和容器、变更有效期或贮藏条件、变更制剂生产场地。对于其他变更,应根据其具体情况,按照本指导原则的基本原则进行相应工作。 按照变更对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的风险和产生影响的程度,本指导原则对所述及的变更划分为三类:重大变更、中等变更、微小变更。重大变更是指对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变更。中等变更是指对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可能有中等程度影响的变更。微小变更是指对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基本不产生影响的变更。对于变更类别可能不清晰的,持有人应根据产品特点和研究评估结果确定变更类别,进行相关研究。 本指导原则以国家颁布的相关法规及技术指导原则为基础,基

于风险控制和药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要求,通过研究、总结、吸收近几十年来中药生产过程中变更研究的经验和成果,根据中药特点,从技术评价角度列举了目前中药常见变更事项及其分类,阐述了对已上市中药拟进行的变更在一般情况下应开展的相关研究验证工作。各项研究工作的具体要求可参见相应的指导原则。 持有人作为变更研究和研究结果自我评估的责任主体,应按照本指导原则的原则和要求,充分考察研究变更对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可能产生的风险和影响,在对研究结果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决定是否进行变更的实施。 本指导原则所列变更分类是基于对所列情形的一般考虑,仅反映了当前对变更涉及的技术问题的基本认知。对于具体的变更,持有人应结合产品特点,根据研究结果确定变更类别。此外,由于已上市中药变更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本指导原则内容无法涵盖所有变更情况,而且随着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可能出现新的变更情况,需要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而不断更新。如果通过其他科学研究获得充分的证据,证明变更对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及质量可控性不会产生不利影响,可以不必完全按本指导原则的要求进行变更研究。鼓励持有人借鉴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协调会(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Harmonisation of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Pharmaceuticals for Human Use,ICH)相关指导原则中的“质量源于设计”、“设计空间”、“既定条件”等理念和方法,在加强对产品工艺、质量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变更管理相关工作。

羚羊角质量标准及起草说明

羚羊角质量标准及起草说明 【出处】《神农本草经》 【拼音名】Lingyangjiao 【别名】九尾羊角、角、羱羊角 【名称】Saiga tatarica L.--脊椎动物门Vertebrata,哺乳纲Mammalia,偶蹄目Artiodactrla,洞角科Bovidae。 【来源】牛科动物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a L.的角。陆栖兽类。体形中等。身长100~140厘米。肩高雄兽为70~83厘米,雌兽为63~74厘米。体重雄兽为37~60公斤,雌兽为29~37公斤。头大。鼻吻显然膨大,故有"高鼻羚羊"之称。鼻孔亦大,且能灵活伸缩和左右摆动,鼻上皮呈皱摺状,上有毛覆盖。额前部分较隆突。眼大。耳短,略圆。四肢细小,蹄低而长。尾短细,下垂。雌兽有乳头4对。夏毛短而密,紧贴皮肤。全身呈棕黄色或栗色。四肢外侧及尾如同身色。脸面部色较淡。背脊中央有狭长的一条,呈肉桂色。颈下方、胸腹部及四肢内侧和臀部为黄白色。冬毛粗长而厚,色较淡,为沙黄色或淡灰黄色。胸腹、四肢内侧几呈白色。唯尾下肛门和腹股沟周围无毛,整年裸露。 雄兽具角,长于眼眶之上,向后微倾。角基部为棕黄色,上部黄白色如腊。角基部之横切面几呈圆形。角之表面约有20个轮脊,轮脊间相距约1~2厘米。角上部至尖端处光滑无轮脊。角全长约28~37厘米。雌兽无角,仅有短的突起。幼兽7个月时即开始长角。 【原动物】赛加羚羊 【药材及产销】本品为羚羊的角。 国内产量不大,今大部系从苏联进口,销全国各地,以上海、杭州、北京、天津、汉口等大城市销量较大。 【性状】角呈长圆锥形,长25~40厘米。全体略呈弓形弯曲,表面光滑,但有细纵纹。通体光润如玉,白色或黄白色,透视有血丝和血斑,基部稍呈青灰色。全角有纵直细纹,除尖端部分外,生有10~20个隆起的环脊,用手握之有舒适感。角的基部圆形,有骨塞名"羚羊塞",约占全长的一半或三分之一。骨塞坚硬而重,横截面四周呈齿状而与外面的角质层密合。全角除去骨塞外均半透明,对光透视角内无骨塞部分中心有一条扁三角形的小孔,直通尖端,俗名"通天眼"(或冲天眼),为羚羊角的鉴别特点。质坚不易折断。气无,味淡。 以角肉丰满、色润、有光泽、质嫩、无裂纹、显有鲜红血斑(称全活羚羊)者为佳。

《中药新药质量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

中药新药质量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起草说明 一、起草背景 质量研究是中药新药研究的重要内容,对生产过程控制、确定药品关键质量属性、建立质量标准和保障药品质量稳定可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尚未有专门的中药新药质量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为进一步规范和指导中药新药质量研究,满足药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要求,促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以下简称CDE)组织研究制定了《中药新药质量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原则)。 二、起草过程 2018年5月,CDE启动了本指导原则制定工作,成立了指导原则起草专家组。随后召开了专家参加的指导原则启动会,确定了指导原则的框架和基本要求。会后由专家起草了指导原则初稿。

2018年11月,召开了第一次指导原则专家讨论会,对指导原则初稿进行了充分地讨论和修订,会后形成了指导原则修订稿。通过广泛征求企业、研发单位等业界专家意见,经多次讨论修改,形成了本指导原则的征求意见稿。 三、主要起草思路 本指导原则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保证药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为目标,指导研究者通过对药材/饮片、关键中间体和制剂及全过程的质量研究,构建符合中药特点的质量控制体系,保证中药新药质量稳定可控。 四、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药品质量研究的主体责任意识 本指导原则旨在为中药质量研究提供参考,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或生产企业对药品的质量负有主体责任,应加强中药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研究和质量控制。 (二)坚持传承与创新 中药新药在进行质量研究时应尊重传统中医药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思路和方法,重视基于传统经验的质量识别方法的应用和传承。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开展中药新药

质量标准起草说明的技术

质量标准起草说明的技术要求A -------------------------------------------------------------------------------- (一)品种制修订的历史沿革 1 、写明品种最初来源、各级标准收载情况及修订情况。 2 、若为不同品种合并统一的应注明两标准主要区别和合并理由(如同方异名等)。 (二)名称 1 、有无变更的历史情况。 2 、未后缀剂型名的,应增加剂型名。 3 、不符合命名原则,除含有“灵”、“精”等外,含有“降糖”、“降脂”、“降酶”、“减肥”、“健美”等暗示疗效和有误导作用及不实之词的均应更名。 4 、须进行更名的应按命名原则推荐至少 2 个以上并经过查询没有与已批准标准中的名称重名的名称供审核用。企业确有理由不宜更名的,可随起草标准草案一并上报审核。 (三)处方 1 、变更的历史情况及原因(濒危、毒性、正名、分列等) 2 、与药典炮制方法不同的炮制品要注明。 3 、药典多品种来源的如仅用其中 1 个或几个来源的应明确,并在标准正文页尾加注(如芥子用白芥子)。所用药材品种,应该引起起草单位的重视。如贯众:药典收载品种为绵马贯众,主要作用是驱虫,故用于治疗感冒的贯黄感冒颗粒中的贯众应明确基源,若涉及基源变更的,需提供历史延用证明性文件或资料。

4 、下列品种应特别注意核查和明确方中用药: 五味子、南五味子;粉萆薢、绵萆薢;寒水石、北寒水石;大青叶、 蓼大青叶;黄柏、关黄柏;金银花、山银花;葛根、粉葛;土木香、藏木香;山楂、南山楂;败酱草、北败酱草;刘寄奴、北刘寄奴;板蓝根、南板蓝根;牛膝、怀牛膝;金钱草、广金钱草;山豆根、北豆根;橘红、化橘红;苦地丁、紫花地丁、甜地丁;紫草、硬紫草;前胡、紫花前胡等。 有的药典新分列品种如金银花,原生产工艺是金银花和山银花按一定比例合并投料的,则应在处方中分列,并明确各自的处方量;如果仅用一种,应以原研单位意见为主;又如海带和昆布,现合并为昆布,可在处方中直接做相应修订并说明即可。 国家药品标准处方中规定的药材不能随意替代,如山麦冬川射干、龙血竭不能替代麦冬、射干、血竭等投料。 5 、含马兜铃酸成分的品种,国家已规定的关木通( 木通) 、青木香( 木香) 、广防己( 防己) 统一替换,替换后要完善相应的质量标准,除此之外,含马兜铃、天仙藤、寻骨风、朱砂莲的品种还需按补充申请的要求,补做相应工作后报批。 牛黄、麝香必须在标准中明确天然还是人工,熊胆须明确为熊胆还是熊胆粉。 6 、处方中提取物名称应规范,凡与已有国家药品标准一致的,一律靠国家药品标准。只适用于特定品种的提取物,一般以药材名加提取物命名,其标准附在该制剂下,注意黄芩提取物与黄芩苷、苦参提取物与苦参碱等不可混淆。

氯化钠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生理氯化钠溶液 Shengli Lühuana Rongye Sodium Chloride Physiological Solution 书页号:2005年版二部-761 [修订] 【鉴别】本品显钠盐的火焰反应与氯化物的鉴别反应(附录Ⅲ)。 [增订] 重金属取本品50ml,蒸发至约20ml,放冷,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 与水适量使成25ml,依法检查(附录Ⅷ H第一法),含重金属不得过千万分之三。 生理氯化钠溶液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根据国家药典会“《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化学药品科研项目会议纪要”分工,我所承担生理氯化钠溶液质量标准的起草任务,

四川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承担本标准(草案)的复核工作,复核无意见。 生理氯化钠溶液为冲洗剂,在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和美国药典(USP31-NF26)、英国药典(BP2008)、日本药局方(JP15)中均有收载,各国标准比较见《各国药典生理氯化钠溶液标准比较表》。 本次标准的起草工作是以《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标准为基础,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拟修订征求意见稿要求,同时参考美国药典、英国药典、日本药局方标准进行,起草过程中对国内七家药厂共12批样品进行了考察,增修订的内容有:(1)钠盐鉴别删去醋酸氧铀锌的沉淀反应,只保留钠盐的火焰反应;(2)增加重金属的检查项;(3)增加渗透压的检查项。另对无菌检查进行方法验证,细菌内毒素检查进行干扰试验。 现将起草情况说明如下: 1.参与药典标准工作的厂家及各厂家提供的样品

以上厂家中仅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建议含量测定中增加铬酸钾作为指示剂。 2.钠盐鉴别(2)因醋酸氧铀属于国家重点控制的化学试剂,市场上较难购买,建议新版药典不再收录该项鉴别,钠盐鉴别只采用专属性较强的火焰反应鉴别钠离子。 3.铁盐美国药典有收载该项检查,与中国药典氯化钠原料的铁盐检查方法相同,均为比色法,限度均为不得过2ppm;考虑到英国药典、日本药局方均未收载该项检查,中国药典在原料中已有控制铁盐,在制剂工艺环节中不会增加,所以《中国药典》2010年版不作增订。12批样品按美国药典进行铁盐的检查,结果均小于2ppm。 4.砷盐日本药局方有收载该项检查,与中国药典氯化钠原料的砷盐检查方法相同,限度为不得过0.1ppm;考虑到美国药典、英国药典均未收载该项检查,中国药典在原料中已有控制砷盐,限度为不得过0.4ppm,在制剂工艺环节中不会增加,所以《中国药典》2010年版不作增订。12批样品按日本药局方进行砷盐的检查,结果均小于0.1ppm。 5.重金属美国药典、日本药局方均有收载该项检查,与中国药典氯化钠原料的重金属检查方法相同,均为比色法,限度美国药典以NaCl计为不得过0.001%,即以生理氯化钠溶液计为不得过0.1 ppm;

医疗机构制剂质量标准技术要求化学药

附件3 广东省医疗机构(化学药)制剂质量标准 制定的技术要求(试行) 医疗机构(化学药)制剂质量标准正文按名称、含量限度、处方、制法、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规格、贮藏等顺序编写。根据指导原则的有关要求,建立制剂质量标准。 1. 名称 按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制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命名原则”命名。每一品种均应有中文名及汉语拼音名。 1.1. 单方制剂由原料药名及剂型名称两部分组成,原料药列前,剂型名列后,剂型的表述按现行版《中国药典》。 1.2. 复方制剂根据处方组成的不同情况可采用以下方法命名: a.两个组分的:原则上将两个药品名称并列,亦可采用缩字法命名。 b.三个组分的:因为使用词干构成通用名称太长,原则上采用缩字法命名,将每个组分选取1~2个字,构成通用名称。 c.三个组分以上的:采用缩字法命名,使用复方,取两到三个组分分别选取1~2个字, 构成通用名称。 1.3. 药品制剂名称中说明用途或特点等的形容词宜列于药名之前。 1.4. 名称勿用代号命名,避免使用“灵”、“精”等有误导作用之词;注意汉语拼音书写方式,药名、剂型和形容词应分组拼音。 2. 含量(效价)限度 含量限度是指按规定的测定方法测得制剂应含所测成分的限度,一般应规定有上、下限,其数值一般应准确至0.1%。 2.1. 含量限度的描述,一般均按标示量计算,列有“处方”的制剂(一般标准中不再列规格项),则规定其百分浓度或要求控制的每一成分含有量的范围。 2.2. 含量限度的范围,应根据剂量、主药含量的多少、制剂配制过程和贮存期间可能产生的偏差以及测定方法的误差等综合考虑制订,一般为标示量的

90.0%~110.0%。 3. 处方 复方制剂中每一有效组分,有时并不能完全依靠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予以控制,因此在标准中增列“处方”(同时可略去“规格”),以利于保证制剂的质量。 3.1. 单味制剂一般不列处方,但如果所用的某些附加剂或辅料以及配制方法直接影响该制剂的有效性或稳定性而又缺乏其他保证质量的措施,应列出“处方”。 3.2. 某些复方液体制剂,因在“规格”项下有不同的装量和浓度,不能用一个处方加以固定时,可以不列“处方”而保留“规格”。 3.3. 处方中应列出与该制剂质量密切相关的每一组分,按总量为1000片(g、ml)计算其用量,配制中可按比例折算。 4. 制法 凡属《中国药典》制剂通则中未收载的剂型,而该品种的制法又需要特别强调的,以及虽有制剂通则,但是制法不同于“通则”的,均应在列有“处方”的前提下规定简要的制法,以保证制剂质量,但叙述不宜过细。 5. 性状 应依次描述本品的颜色和外形。片剂如为糖衣片或肠溶衣片,应除去包衣后,就片芯的颜色进行描述。色泽应按照由浅到深的顺序排列(如:白色、类白色、微黄色、淡黄色、黄色),如果两个色阶相邻,可用“或”来描述,如“本品为类白色或微黄色片”。如果色阶之间相隔两个以上,应采用“至”来描述,如“本品为类白色至淡黄色片”。栓剂中,由于对脂肪性基质和水溶性基质的栓剂“融变时限”要求不同,因此应在色、形之前加以说明;胶囊剂应对内容物的性状予以描述;如有特有的臭、味,或影响外观性状的常见情况,以及遇光变质等,可继述于后,其间以分号“;”断开。 6. 鉴别 单方制剂一般收2~3个鉴别,以理化反应、紫外光谱及色谱鉴别为主,若同时在标准中列有两个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的方法(如薄层色谱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可考虑仅选用其中一种方法作鉴别。 6.1. 由于多数制剂均加有辅料,考虑到辅料的干扰,不能直接按其原料药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