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龄牙”的保护方法

“六龄牙”的保护方法

“六龄牙”的保护方法
“六龄牙”的保护方法

“六龄牙”的保护方法

“六龄牙”就是在第二磨牙后面直接萌出的第一颗恒磨牙。因其是在六岁左右萌出,所以俗称之为“六龄牙”。

六龄牙担负着牙弓的主要咀嚼功能,是牙弓的主要支柱,对于保持上下牙弓间的关系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们将六龄牙作为口腔的支柱。

由于六龄牙萌出较早,在口腔中接受致病环境影响较深,故六龄牙的发生龋齿的几率很高。这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儿童不会正确刷牙,爱吃甜食,刚萌出的六龄牙发育尚不健全,釉质钙化不足,耐酸性差。当六龄牙发生严重损坏时,儿童便习惯用单侧咀嚼,久之,会造成偏局部膨隆。此外,六龄牙若早期缺失,咀嚼功能受到影响,使牙槽骨发育不对称而出现深覆颌。六龄牙的早期缺失还可造成牙列参差不齐,咬颌关系混乱。

六龄牙如此重要,该怎样正确保护呢?

1、正确识别六龄牙。切不可将六龄牙误认为是乳磨牙。六龄牙除牙冠较大外,与其相邻的第二乳磨牙外形十分相似,如果不仔细查看辨认,很容易混淆,特别是缺乏有关知识的家长,常常把刚萌出的六龄牙误认为是乳牙而不加以重视,不注

意保护,出现一点牙体、牙周病变,如小洞初龋、萌牙冠周炎等,不积极治疗,盲目要求医生拔除。

2、指导孩子正确刷牙。孩子两岁半左右时,家长或老师要教会孩子刷牙,当六龄牙萌出后,儿童应能自已刷牙,要让孩子养成早晚刷牙、餐后漱口的好习惯。儿童刷牙往往胡乱刷几下,家长和老师应检查督促,让孩子从小就懂得饭后漱口、早晚刷牙,有条件者最好“三三”制方法刷牙,即每天刷3次,每次刷3分钟。

3、科学的饮食结构。儿童时期的饮食不但要有足够的营养成分,还要具有较好的防龋能力,如奶、鱼、肉、蛋、蔬菜瓜果,特别是绿色高纤维的蔬菜含有大量的肌纤维和植物纤维,因此要少吃甜性食物,吃完后要漱口。

4、关注加氟防龋。氟可以增强牙齿硬度,使牙齿不易受酸性物质的侵袭,且能抑制致病茵的生长和繁殖,对预防龋齿的发生非常有效。氟防龋的方法很多,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牙科常采用氟离子护膜防龋,我园每年一次请市妇幼保健院牙科来本园给全园幼儿做氟离子护膜护齿,取得较好的防龋效果。也可采用其它加氟方法如自来水加氟,牛奶加氟,最简便的方法是常用含氟牙膏刷牙。

微电网控制与保护学习心得

微电网控制与保护学习心得 摘要:本文介绍了文献查阅后总结的微电网的基本知识和微电网控制与保护相关的一些问题。微电网的出现协调了大电网与分布式电源的矛盾,对大电网表现为单一的受控单元,对用户则表现为可定制的电源,可以提高本地供电可靠性,降低馈线损耗。但是目前我国微电网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问题有待研究。微电网的保护和控制问题是目前分布式发电供能系统广泛应用的主要技术瓶颈之一。微电网的保护既要克服微电网接入对传统配电系统保护带来的影响,又要满足含微网配电系统对保护提出的新要求,这方面的研究是保证分布式发电供能系统可靠运行的关键。文中提出了一些现有的文献中提及的微电网继电保护方法和保护方案。 关键词:微电网;控制;保护;分布式发电 Abstracts: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literature review after the conclusion of the basics of micro grid and micro grid control and protection-related problems. The emergence of micro-coordination of a large power grid and distributed power conflicts, the performance of a single large power controlled unit, users can customiz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ower supply, can improve local supply reliability and reduce feeder loss. But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grid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o be studied. Microgrid protection and control of distributed power generation is widely used for energy systems one of the main technical bottlenecks. Microgrid protection is necessary to overcome the Microgrid access to protect the traditional distribution system impact, but also to meet with micro network distribution system to protect the new requirements, this research is to ensure that distributed generation energy supply system reliable operation of the key. This paper presents some of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mentioned methods and microgrid relay protection scheme. Key Words:Microgrid; Control; Protection; Distributed Power Generation 一、微电网基本知识 当前电力系统已成为集中发电、远距离高压输电的大型互联网络系统。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超大规模电力系统的弊端也日益凸现,如运行难度大、难以满足用户越来越高的可靠性及多样化用电需求等。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大面积停电事故,充分暴露了大电网的脆弱性。鉴于上述问题,国内外学者开始广泛研究分布式发电技术。分布式发电是指直接布置在配电网或分布在负荷附近的发电设施,能够经济、高效、可靠地发电。分布式电源位置灵活、分散,能与大电网互为备用,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输电网从电厂向用户远距离和大功率输电的功能。经过20 多年的发展,分布式发电已成为一股影响电力工业未来面貌的重要力量。 1) 应对全球能源危机的需要。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飙升,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们的目光转向了可再生能源,因此,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备受关注,快速发展并开始规模化商业应用,而这些可再生能源的发电大都是小型的、星罗棋布的。 2) 保护环境的需要。CO2 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成为当今世界政治的核心议题之一。为保护环境,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纷纷立法,扶持可再生能源发电以及其他清洁发电技术(如热电联产微型燃气轮机) ,有利地推动了DG的发展。 3) 天然气发电技术的发展。对于天然气发电来说,机组容量并不明显影响机组的效率,并且天然气输送成本远远低于电力的传输,因此比较适合采用有小容量特点的DG。 4) 避免投资风险。由于难以准确地预测远期的电力需求增长情况,为规避风险,电力公司往往不愿意投资大型的发电厂以及长距离超高压输电线路。此外,高压线路走廊的选择也比较困难。这都促使电力公司选择一些投资小、见效快的DG项目来就地解决供电问题。 尽管分布式电源优点突出,但分布式电源相对于大电网来说是一个不可控电源,大电网也往往限制或隔离分布式电源。为了协调大电网与分布式电源的矛盾,学者又提出了微电网的概念。

微电网并离网控制策略研究及实现

微电网并离网控制策略研究及实现 任洛卿,唐成虹,王劲松,黄琦 南瑞集团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江苏省南京市211106 The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Micro-grid's Grid-connected & Off-Grid Control Strategy Ren Luoqing, Tang Chenghong, Wang Jinsong, Huang Qi NARI Group(SGEPRI), Nanjing, Jiangsu 210003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twork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modes of micro-grid and proposes a method of grid-connected & off-grid control strategy, which is based on fast fault detect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Improved half-wave Fourier algorithm is used to carry out fast protection comput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value so as to implement fast fault detection. The characteristic value is described by logical expressions and its real-time value is used to identify the current running mode and as the criterion to implement smooth switching control between the grid-connected mode and off-grid mode. So far, this method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in Luxi island micro-grid demonstration project. KEY WORD: micro-grid; fast fault detection; pattern recognition; coordinated control strategy 摘要: 本文对微电网组成结构及运行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故障快速检测和运行模式识别的微电网并离网控制策略方案。故障快速检测以改进的半波傅里叶计算为基础,通过对微电网特征量的快速保护运算,实现故障的快速检测。微电网并离网平滑切换控制实现方法,将微电网特征量以逻辑表达式的形式进行描述,通过读取微电网特征变量实时值,识别出微电网当前运行模式,实现微电网并离网平滑切换。目前该方法已经成功应用于鹿西岛微电网示范工程。 关键词: 微电网;故障快速检测;模式识别;协调控制策略 1 引言 微电网由分布式发电、负荷、储能等部分组成,一般与中低压配电网相连,是一种可以运行在并网模式或离网模式的小型配电网系统。随着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发展,分布式电源数量快速增长。智能微源、节能降耗、提高供电质量的目的[1],因此微电网是处理大规模分布式发电接入电网的必然选择,微电网技术的发展对未来坚强电网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3]。 微电网有并网和离网两种状态。当电网发生故障时,微电网可离网运行,进入独立的孤岛状态。然而在微电网的发展中,微电网的运行控制尤其是并离网切换控制具有一定的难度。当电网发生故障时,分布式发电和储能设备的电力输出与实际负荷的电力需求很可能不平衡,造成大量电能缺额或电能过剩。此时需要迅速进行判断并进行相应的调节控制,使微电网能够平滑切换至离网状态运行。 现有的微电网并离网切换控制装置一般是针对特定并网方式设计,而离网控制操作过程需要人工参与[4-6],无法自动适应微电网运行方式,很难做到并离网平滑切换控制。因此,研究微电网并离网平滑切换控制策略实现方法[7-12]是保证微电网安全高效运行的迫切需求。 本文对智能微电网的并离网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包括基于快速保护运算的故障检测技术和基于模式自识别的协调控制方法。这些新技术组成的微电网并离网控制策略,使微电网可以在并网和离网模式间实现平滑切换,同时保证重要负荷的持续供电。 2 快速故障检测技术 快速的故障判断是微电网的并离网切换控制的重要基础,而更快速的故障判断需要在更短时间内完成保护量的运算。 传统的全波傅里叶变换是电力系统中经常使用的保护计算方法。 传统计算方法公式如下: N -1 电网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部分,能灵活有效地运用分布式发电和储能设备,达到最大化接纳分布式电 2 a n =x n N =0 sin(nπ 2π ) N 4∑ N

儿童口腔科普-最终版

口腔健康,从娃娃抓起 随着现在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地出现,父母对于孩子的健康都是密切关注着,生怕孩子有点不适。相比全身其他部位,口腔健康似乎处于一个较易被忽视的地位。尤其是很多家长都存在一个想法,“小时候怎样没事,反正会换牙的”,熟不知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口腔健康,要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应该被重视起来。乳牙的健康与之后替换的恒牙的健康息息相关,那么,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该怎么样去维护孩子的口腔健康呢?怎样保护好孩子的乳牙呢? 1、孩子出生未长牙时 此时孩子口中还未长出牙齿,饮食以母乳为主。这个阶段父母可通过手指缠上湿润的纱布或用湿润的棉签轻轻清洁和按摩牙床,这样做有利于口腔卫生的保持和刺激牙齿、牙龈组织的生长发育。 2、孩子开始长牙啦 一般婴儿出生后6~7个月乳牙就开始陆续萌出了,至2岁半和3岁左右全部萌出。牙齿萌出了,就会有被“虫”侵害导致蛀牙的风险,那么,这个阶段应该注意什么去保护孩子的口腔健康呢? ①3岁以前,孩子还不会漱口及刷牙,从孩子开始长出第一颗牙,父母就应坚持每天为孩子刷牙。 ②刷牙次数与时间:每天至少要刷牙两次,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因为我们夜间睡眠时间相对较长,7~8小时,这段时间口腔处于相对密闭的环境,唾液分泌减少,如果睡前没刷牙,口腔内残留的食物残渣就会被细菌大量利用,产生很多酸性产物,久而久之就会损害牙齿,导致蛀牙的发生。每次刷牙时间视牙齿数量而定,牙齿长全后每次刷牙至少3分钟为宜。 ③刷牙姿势:常采用膝对膝的姿势,即一个家长固定住孩子的身体,另一个家长相对而坐进行刷牙。尽可能每个牙的每个牙面都清洁干净。(此处可画图示意) ④牙刷的选择:牙齿刚萌出于牙龈上方一点不便于牙刷清洁时仍可用湿润的纱布或棉签清洁,但牙齿萌出较多后改用指套型牙刷,方便父母握持,或者使用小头软毛的儿童牙刷。 (指套型牙刷,可自己画) ⑤不建议使用牙膏尤其是含氟牙膏,有研究表明幼儿刷牙时不可避免会咽下一部分牙膏,

民法典中有利于民事权利保护的四大亮点

民法典中有利于民事权利保护的四大亮点 一、规定了民事法律行为的撤销权 民法典规定了民事主体对下列民事法律行为的撤销权: 1.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此处行为人,当指受误解的民事主体,而不包括其相对人。 2.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3.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这一规定表明:实施欺诈行为的民事主体不再仅限于合同当事人,而可以是合同双方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享有撤销权的民事主体,仅限于违背真实意思的受欺诈损害方,即该民事主体如果知道真实情况不会实施该民事法律行为;合同相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第三人实施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撤销。这是构成对此类民事法律行为撤销权的核心要件。 4.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这一规定的要义在于:实施胁迫行为的民事主体不再是以往法律规定的仅限于合同当事人,还而可以是合同双方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 5.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

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此种撤销权的要义在于:认定是否构成“显失公平”的时间点,在该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的时间点,反之,不能以该民事法律行为成立以后的时间点,或者成立之前的时间点作为认定的时间点。 对民事法律行为撤销的法律后果,民法典明确规定: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在实践中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民法典作了一个重大修改:其一,对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不再以“损害国家利益”认定为无效合同,而“损害其他民事主体利益”认定为可撤销合同。其二,而且,民法典总则编未规定可变更民事行为,而仅规定了可撤销民事行为。民法典分则合同编第六章规定的“合同的变更和转让”,其中“合同的变更”均指双方协商一致变更合同,而不是以往法律规定的单方请求可变更民事行为。民法典的这些一修改,更好地体现了各类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更好地诠释了平等保护原则,体现了我国立法的明显进步,是民法典的“一大亮点”。唯一例外,是在民法典分则制定过程中,分则合同编增加了“情势变更”制度,规定了一方当事人可以请求变更合同。这应当视为分则的特别规定。 二、增加了撤销权消灭制度 民法典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1.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

微电网保护方法及策略报告

保护方案研究报告 题目:多微电网关键技术研究 指导人: 报告人:

摘要:本文主要就基于区域纵联保护原理的保护方案进行了详述。 关键词:保护区域纵联 1、概述 同大电网一样,微网部发生故障时,通常不希望直接切掉电源,而是通过保护装置的选择性将故障部分切除,保障微网正常部分的稳定运行。微网除供电负荷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负荷,例如热负荷;因此更不能轻易切掉电源[1]。 故障按照微网的运行方式可以分为联网运行方式下的故障和孤岛运行方式下的故障;按照故障类型可以分为线路故障,负荷故障,变压器故障;按照故障位置可以分为位于分布式电源下游的故障和位于分布式电源上游的故障。 图1 微网可能发生的故障位置 评价一种运行方式是否合理,主要是看其能否提高系统的供电可靠性,所以需要对于上述各种运行方式进行可靠性评估,衡量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主要是依据停电时间和停电次数。 文献[2]指出可以直接利用微型开关或者熔断器(保险丝)对低压侧负荷故障进行切除;并且提到在孤岛运行方式下,电压降落来源于故障,而这个故障导致的电压降落可能会传递到整个网络,所以使用不能使用电压水平作为协调保护装置,使用方向元件是最佳选择。 文献[3]提出利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将安装在断路器上的方向元件的状态信息传输个微网控制中心,微网控制中心对于各个继电器进行设置。 2、包含有DG的配网保护中出现的新问题 多微网配电系统的保护主要包括并网模式与孤岛模式下配网保护与孤岛保护。配电网系统接入DG以后,改变了原有的网络结构,原系统的潮流分布和短路电流的大小随之改变。这些改变对过流保护的整定、配置和动作特性都有影响,而影响的大小取决于保护的位置、故障点和DG接入的位置。带来的问题主要包括[4]: (1)DG降低所在线路保护的灵敏度或缩小保护围; 如图所示,DG接在线路末端,当DG下游出现故障时,由于DG向故障点送出短路电流,DG上游的线路保护R1感受到的故障电流将变小,从而降低了Rl的灵敏度,缩小了

海岛智能微电网继电保护

海岛智能微电网继电保护研究 陈德志 张功辉 (珠海兴业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 珠海 519000) 摘 要: 随着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海岛的开发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然而,海岛的电力供应始终是制约海岛经济发展的瓶颈。保证海岛供电安全,提高海岛的供电可靠性则势在必行。研究海岛智能微网模型,讨论在微电网的过电流继电保护。鉴于微电源的多变性,微电网中潮流双向性以及短路故障电流小等特点,探讨采用先进的通讯设备,建立一套的继电保护系统。该系统能够不断追踪检测微电源的运行情况从而来改变过流继电器的整定值,从而使断路器在短路发生时能够及时地动作,确定并切除故障。 关键词: 海岛;智能微电网;自动检测;继电保护;潮流双向性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1110088-01 如图1所示,该海岛微电网的保护系统由微电源(光伏发 0 引言 电、风力发电、柴油机发电等)、数字断路器,变压器,并网微电网在海岛上的应用是微电网应用的重大举措之一。随 逆变器,风能变流器,双向逆变器,以及主控机,交换机,总着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发展海岛经济越来越受到国家和 线等组成。该继电保护系统是基于先进的通讯设备和检测设社会的重视。然而海岛一般远离市区,海底电缆工程造价昂 备,监测微电源的运行情况,将运行数据回馈到主控机上,由贵,电力供应始终是制约海岛经济发展的瓶颈。某些海岛已经 主控机自动调整过流继电器的整定值,从而使得断路器能在线改变了当初单一依靠柴油机供电模式,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 路故障时及时切除故障,保障线路设备不受到损坏。 等新能源发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光柴蓄微电网供电系统。 图1中有三个微电源: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以及柴油机发为了保障海岛的供电安全,提高海岛的供电可靠性,建立海岛 电(或蓄电池)。柴油机发电(或蓄电池)通过双向逆变器这智能微电网继电保护系统是势在必行的。 条支路对整个微电网系统起电压支撑的作用。如图1所示,低压 1 海岛智能微电网保护的特性 交流母线上并入微电源,通常微电源分布的地域范围较广,造海岛远离大陆,基本上无市电,相当于孤网运行。微电网 成低压交流母线的距离较长,为了更好更快地发现故障,在低的特殊结构决定了微电网的继电保护和普通配电网的不同,其 压交流母线上加装了断路器,将低压交流母线分为几段,这样特性有以下几点: 做的好处是能及时发现故障发生位置以及缩小受故障影响的区1)在普通配电网中,其结构一般都是放射型的,采用单 域。本文提出一个整定电流的办法,例如当低压母线上发生故电源供电模式,因此其潮流方向一般都是单向的,而在微电网 障k2,如图1所示,当发生短路故障k2时,此时的CB3.1按照以中,有多个分布式电源(DG)并在同一条交流母线上,这样对 下的公式整定 于某个节点来说,其潮流的方向是双向的。 2)在普通的配电网中,故障电流一般都很大,而在微电 网中,各个分布式电源采用电力电子装置给微电网供电,这样 K i指的是微电源对故障点短路电流的贡献系数。I DGi指的是当微电网发生故障时,微电源产生的故障电流较之普通配电网 微电源的额定电流。一般来说,采用电力电子装置接入微网的较小,就造成继电保护的灵敏性问题,因此需要新的继电整定 微电源,系数k i取2,而直接接入的微网的同步电源系数k i取5。方法。 假设为阴雨天气,光伏发电功率很小,则此时光伏发电对故障3)太阳能和风能,在无光或无风的特殊天气情况下,此类 电流贡献系数则为0。通过主控机的控制,整定值会根据光伏是清洁能源的发电功率几乎为零,那么低压线路上的故障电流则 否发电相应的做出调整。当CB3.1跳开之后,主控机根据控制会产生一定的变化,线路上继电器的整定值则需要重新调整。 程序,远程控制先后断开断路器CB2.1和CB1。这样不仅能准确 2 海岛智能微电网继电保护原理 地切除故障k2,而且监控人员根据控制屏上的显示发现故障位海岛智能微电网继电保护系统图如图1所示。 置,方便维修。 假设主变压器发生故障k1,断路器CB1根据整定值跳闸。 跳闸之后,断路器CB0在主控机的控制之下跟随CB1跳闸。这样 不仅能够切除变压器故障,低压侧仍然能够为负荷供电。而对 于负荷侧的故障k3,系统断开断路器CB3.4切除该故障,若 CB3.4没有跳闸,则CB3.3和CB3.5作为后备保护,切断光伏供 电、故障和低压交流母线的联系。 3 结语 海岛的电力供应是制约海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确 保海岛的电力供应可靠就显得非常重要。太阳能,风能等清洁 能源的利用确实丰富了海岛上的电力来源,同时也有利于海岛 生态环境的保护。但此类清洁能源发电易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变化较大,接入海岛微电网中会引起海岛供电网络的潮流变化 较大,对海岛微电网的继电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介绍 图1 海岛智能微电网继电保护系统图(下转第90页)

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思想的微电网逆变电源控制策略

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思想的微电网逆变电源控制策略 作者:丁明, 杨向真, 苏建徽, DING Ming, YANG Xiangzhen, SU Jianhui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合肥市,230009 刊名: 电力系统自动化 英文刊名: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年,卷(期):2009,33(8) 被引用次数:12次 参考文献(14条) https://www.doczj.com/doc/a77899460.html,SSETTER R;AKHIL A;MARNAY C Integration of 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the CERTS microgrid concept 2008 2.FIRESTONE R;MARNAY C Energy manager design for microgrids 2008 3.WANG Zhutian;HUANG Xinhong;JIANG Jin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control system for a microgrid involving a fuel cell power module 2007 4.KATIRAEI F;IRAVANI R;HATZIARGYRIOU N Microgrids management 2008(03) 5.KROPOSKI B;LASSETER R;ISE T Making microgrids work 2008(03) 6.BARSALI S;CERAOLO M;PELACCHI P Control techniques of dispersed generators to improve the continuity of electricity 2002 7.LOPES J A P;MOREIRA C L;MADUREIRA A G Defining control strategies for microgrids islanded operation[外文期刊] 2006(02) 8.CONTI S;GRECO A M;MESSINA N Generators control systems in intentionally islanded MV microgrids 2008 9.LOPES J A P;MOREIRA C L;MADUREIRA A G Control strategies for microgrids emergency operation 2005 10.何仰赞;温增银电力系统分析 2002 11.李光琦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1995 12.王兆安;黄俊电力电子技术 2005 13.刘维烈电力系统调频与自动发电控制 2006 14.孙莹;王葵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4 引证文献(12条) 1.时珊珊.鲁宗相.闵勇.王阳无差调频过程中微电源功率分配策略设计[期刊论文]-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1(19) 2.杨浩.牛强.吴迎霞.罗建.张磊.江宇飞负荷中心含微电网的小干扰电压稳定性分析[期刊论文]-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0(18) 3.郑竞宏.王燕廷.李兴旺.王忠军.王小宇.朱守真微电网平滑切换控制方法及策略[期刊论文]-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18) 4.余宏桥.陈水明微电网中合闸空载电缆时的过电压[期刊论文]-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0(6) 5.陈卫民.汪伟.蔡慧一种智能型光伏发电逆变器设计[期刊论文]-中国计量学院学报 2009(4) 6.时珊珊.鲁宗相.闵勇.王阳微电网孤网运行时的频率特性分析[期刊论文]-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1(9) 7.苏建徽.汪长亮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微电网逆变器[期刊论文]-电工电能新技术 2010(3) 8.彭铖.刘建华.潘莉丽基于虚拟同步电机原理的微网逆变器控制及其仿真分析[期刊论文]-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论民事权利保护的请求权体系及其内部关系.doc

论民事权利保护的请求权体系及其内部关 系- 「内容提要」民事权利保护的请求权体系是民法请求权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保护民事权利不受侵害,以及对受到的侵害的及时救济。民事权利保护的请求权体系由原权请求权和次生请求权两个系统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部分竞合关系。确定这样的体系,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加强民事主体的权利保护,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民事权利保护请求权体系本权请求权原权请求权次生请求权 一、民事权利保护请求权体系的基本构成 (一)请求权与民事权利保护请求权 “请求权”(Anspruch)的概念是德国法学家温德沙伊德(Windscheid,有的译为温德赛)提出来的,为的是在这个概念的帮助下使Actio,即罗马法和旧的普通法中的诉权,从程序的角度来看是可能的,并在私法上的实体法上加以规定。这种认为于诉权(公权)之外,尚有实体法上的请求权(私权),为法学上的一项重大贡献,解决了诉之前的民事实体权利遭受侵害的状态,沟通和划分了实体法与程序法。因而,请求权已成为《德国民法典》的权利结构的基础,成为民事权利保护的核心内容。我们认为,我国民法对民事权利的保护,也必须借助于请求权的思想方法,结构完整的民事权利保护的请求权体系,建筑详细的规则,对于加强民法基础理论的建设,制定完善的民法典,全面地保护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

事实上,请求权在民事权利中包含两个系统。一个系统,是民事权利的请求权;另一个系统是民事权利保护的请求权系统。前一个系统,是指具有请求权性质的民事权利,如债权,以及其他民事权利中所包括的请求权内容,如身份权中诸如扶养请求权等对外、对内的请求权,可以称之为“本权请求权”。这是民事权利的本身,并不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对象。后一个系统,是对民事权利进行保护的请求权系统,包括原权利的保护请求权和侵权请求权。前一个民事权利保护请求权是民事权利所固有的保护请求权;后一个民事权利保护请求权是基于权利被侵害依照侵权行为法的规定而产生的权利保护请求权。基于侵权行为法所产生的请求权,都是侵权请求权。 在法理上,就民事权利保护的请求权而言,前一个系统的保护请求权,是民事权利本身固有的保护请求权,随着原权利的产生而产生,原权利的消灭而消灭,因此也叫作原权利的保护请求权,简称“原权请求权”。后一个系统的权利保护请求权,是基于权利被侵害而发生的权利保护请求权,不是原权利本身的权利内容,而是基于侵权行为法的规定而产生的新的请求权,是基于原权利的损害而新生的权利,因此也称作次生的权利保护请求权,简称为“次生请求权”。其关系是,以权利相互之间的关系为标准,民事权利可分为原权(又称原权利)与救济权。“因权利之侵害而生之原状回复请求权及损害填补之请求权谓之为救济权;与救济权相对待之原来之权利则谓之为原权。” “救济权系因原权之侵害而发生,以原权之缺损为前提,故救济权每为原权之变形,且多为请求权焉。” 这里所说的救济权的请求权,就是次生请求权。 原权请求权在所有的民事权利中都存在。例如,在物权法

微电网故障分析及保护配置开题报告

某某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微电网保护开题 学院(系):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如今化石能源逐渐枯竭及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寻找新的能源问题已经成为无可阻挡的事实。就电力行业而言,随着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的发布,分布式发电相关政策密集出台[1]。分布式发电具有投资省、发电方式灵活且不污染环境等优点,然而分布式电源( Distributed Generation,DG) 具有间歇性、随机性等特点,大量并网将会给电网带来诸多不利影响[3]。微电网是一种将分布式电源、负荷、储能装置、变流器以及监控保护装置有机整合在一起的小型发配电系统。凭借微电网的运行控制和能量管理等关键技术,可以实现其并网或孤岛运行、降低间歇性分布式电源给配电网带来的不利影响[13]。但微电网的不断接入极大地改变了原来配电网的结构,必须对微电网的电能质量、控制方式以及保护方法等诸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国内关于微电网保护的研究对于微电网的保护系统来说,其在并网和孤岛两种不同运行模式下故障电流存在巨大差异,这已成为保护整定和配置的一个难题。为此,有必要针对不同运行模式下的微电网开展精确的故障分析,从而为建立完整的微电网继电保护系统提供基础[6]。目前国内对于微电网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1]: 1.在微电网并网模式和孤岛模式中采用相同的保护策略,通过相邻保护单元之间相互交换带方向的故障信息,确定故障范围,快速动作切除故障。 2.对配电网中常见的反时限过电流保护原理进行改进,在故障判据中加入低电压加速动作因子,实现无需借助通信的低电压反时限过电流微电网保护。 3.提出开发智能继电器测量线路两端的同步信息,实现微电网线路的差动保护。 4.设计了一种以工业控制计算机为核心的微电网保护系统,保护方案为利用采集到的电压参数和故障方向信息进行矩阵运算,通过运算结果判定并隔离故障区域。 5.采用以树图描述微电网的思想,将断路器看作图的边,以网络化数字保护为手段,提出了基于图模型的微电网边方向变化量矩阵保护算法。 6.针对微电网外部故障时正序分量、负序分量和零序分量关系实现故障选相,提出了基于故障分量和dq 变换的微电网单相接地故障识别方案。 7.从微电网作为一个小型发、配电系统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将微电网进行分

口腔卫生预防保健知识

口腔卫生预防保健知识 一、正确的刷牙与漱口 刷牙是保持口腔卫生的重要方法。养成每日刷牙的良好习惯,掌握正确刷牙方法,可去除菌斑和软垢,并借助牙刷的按摩作用增进牙龈组织的血液循环和上皮组织的角化程度,从而有助于增强牙齿的防龋能力,维护牙龈的健康。 刷牙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根据每个人的牙齿、牙周状况来选择。刷牙方法的基本原则是容易清洁牙齿,不损伤牙周、牙体组织和容易掌握。常用的方法是竖刷法,又称旋转刷牙法。其基本方法是:刷上牙外面时,由上向下旋转牙刷;刷下牙里面时,由下向上旋转牙刷;刷上前牙里面时,由上向下拉动牙刷;刷下前牙里面时,由下向上提拉牙刷;刷上下咬合面时,将牙刷按压在咬合面上前后来回刷。各部位可重复动作8-10次。一般主张起床后和临睡前各刷牙一次,每次约需3分钟。 漱口的目的是能除去食物碎屑和部分软垢,能暂时减少口腔微生物的数量。漱口的方法是,将漱口液含在口内,咬牙闭口,两颊和唇用力鼓动,使溶液能够在口内充分地接触牙齿、牙龈和黏膜表面,利用往返流动的水力反复地冲击口腔各个部位,使贮留在牙体的沟裂区、牙颈部、牙间隙、唇颊沟等处的食物碎屑和部分牙垢清除,口腔内微生物的浓度也相应地减少。 二、儿童乳牙龋坏要补吗? 很多父母虽然已经看到孩子的牙齿出现了很多龋洞,却不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医治,他们认为乳牙最终将被恒牙代替而不重视乳牙。其实,乳牙患龋,如果不早医治,很快就会由小洞变成大洞,并发牙髓炎症,孩子将痛得不能吃东西,晚上不能睡觉,影响咀嚼食物,引起消化不良及其他全身疾病。乳牙发生龋坏或牙周组织发炎,还可能长期流脓,引起恒牙发育不良,影响恒牙的萌出与排列,伴发恒牙的错合畸形。所以,乳牙龋坏需早期治疗。

儿童换牙全攻略

换牙期儿童的特别护理 人的一生,共有两副牙齿,即乳牙和恒牙,两者的替换一般从6岁开始。此时,乳前牙开始脱落,同时第一恒磨牙(六龄牙)萌出。之后,上下颌的乳牙逐渐为恒牙替换,一直延续到12岁左右,乳牙全部被恒牙代替。这段时间称之为换牙期。此期的保健与护理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孩子今后的牙齿是否整齐、美观。因此,年轻父母在此期间应该对孩子加强护理,让孩子将来拥有一口好牙。 护理要点: 1.请注意乳牙是否滞留或早失。乳牙脱落有一定的时间和顺序,应脱落而不落称乳牙滞留,其后果往往是恒牙不能在正常的位置萌出。最常见的是下前恒牙在乳牙内侧长出,上前恒牙在乳牙的外侧长出,看起来像是双层牙,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应尽快带孩子去医院拔除滞留的乳牙,腾出位置,以利恒牙萌出。 若乳牙在应脱落之前就脱落了,称为乳牙早失,这往往会造成两侧邻牙向缺牙空隙倾斜,使缺牙间隙变小,恒牙因间隙不够而错位萌出。此时应在乳牙缺隙处载缺隙保持器(由医院口腔科定做),防止两侧牙齿倾斜,以保持恒牙应有的萌出位置,直至恒牙萌出。 2.应注意恒牙萌出是否有困难。乳牙过早脱落,孩子习惯用牙床咀嚼、舔吮,牙床会变得肥厚而坚韧,阻碍恒牙萌出。因此,如果孩子已到换牙的年龄而恒牙未长出,应带孩子及时到医院检查,以取得医生的帮助。孩子缺钙也是恒牙迟迟萌出的重要原因,父母要及时给孩子补钙。 3.注意孩子口腔的清洁卫生。在换牙期,乳牙与恒牙共存,恒牙刚刚萌出,特别是作为“咬合关键”的“六龄牙”,体积大、咬合面窝沟多,容易滞留食物残渣,加之多数儿童不爱刷牙,喜食甜食,常常发生龋坏,一旦发生,应及早治疗。此时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正确地刷牙。 4.注意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在换牙期,乳牙松动即将脱落时,儿童常习惯用舌舔松动的牙,这是一种不良习惯,会影响恒牙的正常萌出,应及时给予纠正,以防错位咬合——即牙排列不整齐。 5.儿童在换牙期,牙齿在替换,颌骨在发育,随之逐渐建立咬合关系,有时会出现暂时性的错位咬合,在牙齿的发育过程中,往往能自行调整而恢复正常。有的错位咬合,如因上唇唇系带位置过低而造成上前牙间隙过大,不能自行调整,会影响颜面发育,应去医院诊治,否则将影响孩子的容貌。

直流微电网的故障分析与保护配置研究

直流微电网的故障分析与保护配置研究 发表时间:2017-12-23T22:00:44.803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4期作者:高为举刘贵 [导读] 摘要:近年来,直流微电网故障与保护配置问题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 211100) 摘要:近年来,直流微电网故障与保护配置问题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基于直流母线电压的控制策略。在探讨应用状况分析的同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多个角度与方面就其仿真性实验问题展开了研究,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关键词:直流微电网;故障;保护;配置 1基于直流母线电压的控制策略 直流微网控制策略主要分为集中控制、分散控制和分布控制3种,其中分散控制不考虑直流母线变化使得各分布电源间的信息无法交互不予采用,集中控制由于需要一个传输速度较快的通信架构,目前实现较为困难,所以大部分直流微网的控制策略都选用分布控制,即基于直流母线电压的控制策略(DCbussignalcontrol)。直流母线电压的选取,依据文中对不同直流电压对负载和线路损耗的分析,得出选择直流母线电压为48V较为合适。直流微网作为电源输出时DBS的具体实现方式,变换器通过将母线电压幅值与自身工作状态阀值电压比较,进而决定工作模式。 直流系统中包含3类电能单元:新能源、储能装置和负载单元。首先,直流母线电压的幅值作为信号,分为不同控制区域。当系统直流母线电压处于状态1时,仅将新能源并入直流母线,状态2中储能装置也被加入。其中新能源的放电阀值为U0,储能装置的放电阀值为U1。当负载小于新能源最大功率点(曲线PS1)时,新能源的变换器与直流母线交互,使得仅新能源并网,并且变换器工作在恒压输出状态,调制母线电压至其放电阀值。当负载电流增大,母线电压由于下垂线的控制逐渐降低,所以,当带负载PL1时,系统工作点在A点处。当负载超过新能源最大功率点,新能源变换器检测到该状态后,改变其工作状态至恒功率输出模式,限制其输出功率为PS1。由于按PS1曲线增长,电压会跌落较多,所以为了保持母线电压在一定范围内稳定,当电压跌落至U1以下,储能装置并入,提高整个系统的工作电压,当带负载PL2时,系统工作点在B点处。 控制模块是标准双环控制,电流内环响应速度快,电压外环通过PI调节保证电压稳定。在恒压工作模式中,PI控制器使得直流母线电压调制到其放电阀值电压,电流按照内环输出额定值。同时,设置了控制器的下垂曲线保证了不同新能源和储能装置能通过变换器实现功率均分。下垂曲线公式为 U0*=Un-kI0。(1) 式(1)中:Un为变换器放电阀值;I0为输出电流;k为下垂系数。恒功率运行时,新能源的变换器跟踪新能源的最大功率点运行,储能装置在母线电压达到放电阀值后,按下垂控制支撑母线电压。以上介绍了新能源模块放电方式的控制策略,对于整个系统,储能装置作为一个能量缓冲器,其控制器根据直流母线电压的不同分为充电控制和放电控制两部分。 Ub为检测的蓄电池电压;Ubh为相对于剩余容量95%时的电压;Ubl为相对于剩余容量40%时的电压,充放电电流最大值都有相应限制;Ib*为储能变换器的参考电流;Ib为变换器实际输出电流;D*为变换器的占空比;Udc为直流母线电压测量值;Udc_ref为给定参考值。 将Udc和Udc_ref比较后通过PI调节及限流环节得到电流控制环的输入参考值Ir2,若Ub小于Ubl,则Ir2=0,此时蓄电池为充电状态,参考电流为Ir1;若Ub大于Ubl,则参考电流为Ir2,此时蓄电池为放电状态。其中,充电状态时,将Ub和Ubh比较后通过PI调节和限流环节,得到参考电流Ib1=Ib*。通过Ib*的大小决定电池工作状态,当其大于0,变换器工作在放电状态,小于零则充电状态。Ubh和Ubl的设置实现了储能的过冲过放保护。 2稳定直流微电网的办法分析 文章主要以Buck这一变换器作为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并从线性状态的角度对直流微电网稳定的相关方法进行阐述。从上述的指引中,在开环控制状态下,VC是作为调制的指令信号而存在的;在闭环控制下,则是作为闭PI这一控制器重要的输出信号而存在的。对于作为三角载波信号幅值的VTr,我们为了分析简便,首先会假设VTr等于一,即d等于VC。另外,来自恒功率负载主要的影响体现在一条反馈支路上,其不仅将负增量阻抗带给了微电网,而且还造成了有不稳定的电网情况在直流微电网中存在。 为了将恒功率负载所带来的影响因素抵消,就需要将一条线性的反馈支路引入到系统之中。分别有一个微分器以及数乘器包括在线性反馈支路之中,所引入的反馈支路并不会使系统原有的稳定平衡点发生改变,即UC和IL。经过合理性的选择反馈系数K,能够将恒功率负载所带来的负增量阻抗的不良因素消除掉,从而使整个系统的稳定性不断提高。 3应用状况分析 虽然存在于非线性反馈之路之中的微分器能够将系统整个的稳定性提高,但是与之相伴随的是噪声的放大,并且会有很多的高次谐波在电力电子变换器之中出现,因而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很少会直接采用到微分这一环节,更多是在微分环节之前将低通滤波器加入。 作为低通滤波器截止角频率的是ωr,明显可以看出其数值应当是比Buck这一变换器所显示的开关频率要小。为了对ωr以及K的取值范围进行分析,从而使系统的稳定性获得保证,就需要按照下述的方程对相关的小信号稳定性能进行分析。 4关于仿真性实验分析 为了对前述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文章专门对变换器所维持的微电网母线的电压情形进行了分析,在Simulink或者MATLAB办法的采用下,将直流微电网相关的仿真实验模型搭建了出来,源侧变换器其所表现出的线性状态的反馈控制是将Buck作为变换器,此时E等于四百伏,Vc等于零点五,L等于八毫亨,C等于零点五毫法,Uc等于两百伏。当源侧变换器是作为恒功率控制存在时,其最终所输出的功率为五百瓦。那么当恒功率负载最终的功率是两千五百瓦时,其系统等效恒功率负载则为Pcpl等于两千瓦;此时阻性负载电阻值应当是R等于四十欧。储能单位起所采用的横流充放电控制,其最终放电的电流是三A,也就是说变换器开关的频率在十千赫兹,该仿真实验最终的结果若没有将反馈控制支路加入到系统当中,通过相关的公式计算,能够计算出系统特征值是25±j499.375;直流微电网母线的电压同变换器电感电流之间的波形,正是因为特征值实部是比零大的,因而电感电流同直流母线电压之间的发散能够使电感电流直接下降到零的位置,此时直流母线的电压便会位置在大幅度振荡状态下;反之,当在系统中将低通滤波器以及线性反馈支路加入时,从验证中得知其ωr的取值范围是ωr>50rad/s,在这个区间内,当ωr等于每秒一千二百转时,K等于一点五乘以十的负五次方。经过演算得知其特征值实部是比零要小

儿童口腔医学问答题重点

儿童口腔医学问答题重点 1.乳xx 的临床鉴别。 1)磨耗度: 由于乳牙萌出早又易磨耗,故切嵴、牙尖磨耗明显。恒牙新萌出不久,磨耗不明显,新萌出的横切牙尚可见明显的切嵴结节。2)色泽: 乳牙色白,而恒牙微黄,更显有光泽3)形态: 乳牙牙冠高度短,近远中径相对较大,并具有牙冠近颈处突出明显、颈部 收缩等特点4)大小: 以同名牙相比,xx 比xx 小5)排列: 在完整的牙列中,可参考牙齿排列的次序加以鉴别。 2.第一xx 磨牙的萌出。 六龄牙的成熟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发育阶段。胚胎3?4个月左右,第一恒磨 牙的牙胚开始形成,出生时开始钙化,大约2?3岁时牙冠钙化完成,6?7岁开始萌出,9?10岁牙根发育完成。 决定六龄牙萌出时的咬合关系主要有第二乳磨牙的末端平面、灵长间隙、第一恒磨牙的位置和萌出方向、萌出速度以及上、下颌骨的发育程度等各种因素。由于第一恒磨牙萌出受第二乳磨牙远中平面位置影响较大,当颌骨发育不足或恒磨牙的牙冠较大时,第一恒磨牙向近中移动可以引起第二乳磨牙的远中根的吸收,临床称这种现象为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这样就会破坏正常的咬合关系,引起错牙合畸形的发生。此时,可采用开展间隙的装置,推第一恒磨牙向远中移位,诱导其成为正常咬合关系。 3.乳牙髓腔特点及临床意义 乳牙的髓腔形态与恒牙相似,髓腔的形态特点和大小与相应的乳牙外形一致。按牙体的大小比例而言,相对来讲乳牙的髓腔较恒牙者大,表现在髓室 大、髓室各个壁均薄、髓角高、髓室顶和髓角多位于冠中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根管粗、根尖孔亦大。 xx 的髓腔解剖特点如下:

1.乳前牙的髓腔形态乳前牙髓腔与恒前牙髓腔相似,上下颌者多为单根管,根管有分支的很少,偶尔可见下颌乳前牙根管分成唇、舌向 2 个根管。 2.乳磨牙的髓腔形态乳磨牙髓室一般都较大,近中髓角较远中髓角高。上颌乳磨牙髓室颊舌径比近远中径大,一般都有 3 个根管,其分布为颊侧近、远中各1个,舌侧 1 个,以舌侧根管最粗大。下颌乳磨牙的髓腔为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以近中舌侧髓角最高。 下颌乳磨牙通常为 3 个根管,近中2个较小,远中根管较粗大。有时下颌第二乳磨牙出现 4 个根管,即近中和远中各有 2 个根管。 3.乳牙髓腔的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乳牙髓腔大,牙髓治疗效果好。由于乳牙髓腔壁薄、髓角又高,在制备洞形时,应注意保护牙髓,防止穿髓和穿出侧壁。乳牙根在替牙前 3、4 年即开始吸收,治疗时慎勿将吸收穿透的髓室底误认为是根管口。 4。xx牙髓特点。 牙髓细胞丰富,胶原纤维较小且细。牙髓中部的血管粗 细想混,边缘部血管细。牙根有生理吸收的特点。 5.xx从哪些部位吸收,怎样吸收。 吸收由牙骨质表面开始,广泛地向牙本质进展,渐渐涉及髓腔。乳前牙牙根的吸收常从根尖的舌侧面开始,由于后继恒牙牙胚向合面和前庭方向移动,渐达乳牙根的正下方,使乳牙牙根呈横向吸收。乳磨牙牙根的吸收自根分叉的内侧面开始,斜面状地吸收。 下颌乳磨牙多为远中根比近中根先吸收,上颌乳磨牙之颊侧远中根和腭根比颊侧近中根易吸收。 6.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吸收部位的特点 1)乳牙牙根吸收面的根管孔周围为数不少的吸收窝及长短不一的成牙本质细胞浆突,根管孔附近有数个小孔,其壁由螺旋状排列的牙骨质粒所形成。 2)牙本质吸收面由大小不一,不规则的吸收窝所形成。吸收窝互相重叠,其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