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车轴探伤

车轴探伤

空心轴探伤

动车组空心车轴超声波探伤规程 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与谐系列(以下简称CRH系列)动车组空心车轴检修时以中心孔内 壁为探测面的超声波探伤检查。 2 术语 2、1 探伤螺距空心车轴超声波探伤时探头在螺旋扫查过程中同一角度相邻两次扫查轨迹之 间的轴向距离。 2、2 探伤系统信噪比基准缺陷超声信号幅度与超声波探伤设备显示的最大背景 噪声幅度之比。 2、3 对比试样轴 带有已知缺陷用于校验空心车轴探伤设备灵敏度与验证扫查区域系统可靠性的测试用空心车轴。 2、4 落轮探伤落轮探伤就是指轮对(轮轴)从转向架卸下后,对空心车轴进行的超声波探 伤检查。 2、5 在线探伤 在线探伤就是指对处于装车状态的空心车轴进行的超声波探伤检查。 3 探测规定 3、1 在线探伤周期在线 探伤周期见表1: - 3 -

3、2 空心车轴超声波探伤对C RH2A/B/E、CRH2C 一阶段动车组空心车轴超声波检测时,须采用横波斜探头对横向表面缺陷进行探测;其她车型须采用横波斜探头对横向表面缺陷进行探测, 采 用双晶片聚焦纵波探头或直探头对车轴内部缺陷进行探测。 3、3 动车组颠覆或脱轨时,须对全列轮对的空心车轴按3、2 条规定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查。 4 质量保证 4、1 动车组空心车轴超声波探伤的质量保证期: 在正常运用的情况下,动车组空心车轴超声波 探伤检查的质量保证期为表1中规定的运行里程上限(本次探伤作业完成后,上一次质量保证期终止计算)。 4、2 在超声波探伤质量保证期内,发生因漏探导致的事故时,由动车组空心车轴探伤单位负责。4、3 超出超声波探伤质量保证期,发生因表面缺陷或内部缺陷导致的事故时,由动车组配属管 理单位负责。 4、4 因内部缺陷导致的事故,同时由动车组制造单位负责。 5 人员要求 5、1 探伤人员 5、1、1 从事动车组空心车轴超声波探伤的人员须具有中专或以上学历;视力(包括矫正视力) 达到5、0 及以上,非色盲。 5、1、2 动车组空心车轴超声波探伤人员须取得铁道部门无损检测人员鉴定考核委员会颁 发的Ⅱ级或Ⅱ级以上级别的超声波探伤技术资格证书,并经过空心车轴超声波探伤岗位操作培训, 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作业。 5、1、3 各单位须按动车组空心车轴超声波探伤的工作量配齐探伤人员,并有适当的预备人员。 5、1、4 动车组空心车轴超声波探伤人员须保持相对稳定。 5、2 探伤辅助人员 5、2、1 探伤辅助人员就是指在进行超声波探伤作业前后,专门从事轴箱盖、轴端装置、适配 器拆装,以及内孔清理防锈等工作的专业人员。 5、2、2 从事空心车轴超声波探伤的辅助人员须经过岗位培训;了解动车组空心车轴的基本知识, 熟练掌握相应车型动车组空心车轴轴端及其附属装置的结构、拆装要求。 5、2、3 动车运用所须按空心车轴探伤工作量配齐探伤辅助人员,并有适当的预备人员,探伤 辅助人员须保持相对稳定。 5、3 探伤质检人员 5、3、1 探伤质检人员就是指在进行超声波探伤作业全过程中,参与探伤设备日常性能开工与 完工校验,对轴端零部件(端盖、压盖、测速齿轮)的安装作业、车轴内孔清理防锈的清洁质量、传感器安装间隙测量进行过程监控的专业人员。 5、3、2 从事空心车轴超声波探伤的质检人员须具有中专或以上学历,经过岗位培训;了解空心 车轴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轴端及其安装设备的结构、拆装要求,熟悉探伤相关规程、标准、工艺,掌握空心车轴超声波探伤设备操作方法,并取得铁道部门无损检测人员鉴定考核委员会颁 发的Ⅰ级或Ⅰ级以上级别的超声波探伤技术资格证书方能上岗。 - 4 -

大型养路机械超声波车轴探伤工艺

1 / 18

成都工务机械段 大型养路机械超声波车轴探伤检查作业指导书编号: 大机检修车间 作业地点检修车间任职条件持有上岗证书和超声波探伤二级证书 环境要求 探伤工作场地应整洁明亮,照度适中,通风良好,环境温度应保持 在10℃~30℃范围内。所用的电源,应与大型机械、动力电源线分开 并单独接线。 岗位人数 上道工序----- 工步作业内容及技术要求工装设备 及量具 作业图示 材料及 其它 2.探测规定2.1大型养路机械年检时须对车轴施行全轴穿透探伤检查。 2.2大型养路机械年检时须对对齿轮座、轴身、轮座内外侧、轴颈等部位施行小角度纵波探伤检查。 3.仪器及工艺装备3.1探头及探头线 3.1.1检查探伤用的各种探头应满足探伤要求,探头使用时间达到半 年或探测数量达到500条轮对时,应更换探头进行送检,对探头性 能指标进行一次检测,如不合格时应报废。探头在测试或使用过程 中如出现双峰或多峰现象,应更换探头。 3.1.2每次更换探头时由探伤工、探伤工长、质检员、验收员共同对 探头测试进行确认。探伤工应做好探头送检更换记录。报废探头须 填写探头报废记录。 3.1.3选择探头 车轴探伤所用探头的频率、角度、探头类型见《大型养路机械在役 车轴超声波探伤工艺规程》。 3.1.4探头必须经过铁道部认证的专业厂家生产,并经检定测试合格 后方准使用。 图1、CSK-1(ⅡW)标准试块 图2、TZS-R标准试块: 2 / 18

成都工务机械段 大型养路机械超声波车轴探伤检查作业指导书编号: 大机检修车间 作业地点检修车间任职条件持有上岗证书和超声波探伤二级证书 环境要求 探伤工作场地应整洁明亮,照度适中,通风良好,环境温度应保持 在10℃~30℃范围内。所用的电源,应与大型机械、动力电源线分开 并单独接线。 岗位人数 上道工序----- 工步作业内容及技术要求工装设备 及量具 作业图示 材料及 其它 3.1.5每台超探仪开工前校验完毕后只准每个通道连接一种探头,不允许在工作中随意转换探头. 3.2耦合剂选择:耦合剂可选用机油,校验探伤灵敏度和探伤作业时,应使用相同耦合剂。 3.3试块 3.3.1标准试块:超声波探伤作业应配备下列标准试块。 图1、CSK-1(ⅡW)标准试块:图2、TZS-R标准试块: 图3、CS-1-5标准试块:图4、TS-1或TS-1W标准试块 3.3.2、实物试块:用于对比检验(图5) 车轴超声波探伤所使用的半轴实物试块应使用透声性能良好且各部位晶粒度基本一致。实物试块必须经过局级及以上机构组织的鉴定方可投入使用。图3、CS-1-5标准试块: 图4、TS-1标准试块 图5:大型养路机械半轴实物试块 3 / 18

铁道车辆的车轴

铁道车辆的车轴 车轴是轮对的主要配件,它除了车轮组成轮对外,两端还要与轴箱油润装置配合,保证车辆安全运行。按其使用轴承的不同,车轴分为滑动轴承车轴和滚动轴承车轴。目前,我国铁路货车轮对绝大部分都采用滚动轴承及滚动轴承车轴,但也有极少数车辆还在使用滑动轴承车轴及滑动轴承(一般为重载车辆所使用)。 一、车轴各部名称及功用 (一)滚动轴承车轴 滚动轴承车轴如图1-2所示。 图1-2 滚动轴承车轴 1-中心孔;2-轴端螺栓孔;3-轴颈;4-卸荷槽;5-轴颈后肩;6-防尘挡圈座 7-轮座前肩;8-轮座;9-轮座后肩;10-轴身;11-轴端倒角 1.中心孔:加工车轴和组装、加工轮对时机床顶针孔支点,并可以作为校对轴颈、车轮圆度的中心。 2.轴端螺栓孔:安装轴承前盖或压板,防止滚动轴承外移窜出,如图2-2(b)所示。 3.轴颈:安放轴承,承受垂直载荷。 4.卸荷槽:为磨削轴颈时便于砂轮退刀,起退刀槽的作用,可以减少轴承内圈组装后与此处相互间的接触应力,有利于提高此处的疲劳强度,如图2-2(c)所示。 5.轴颈后肩:轴颈与防尘挡圈座间的过渡圆弧,可防止应力集中。 6.防尘挡圈座:安装防尘挡圈并限制滚动轴承后移。 7.轮座前肩:防尘挡圈座与轮座之间的过渡圆弧,可防止应力集中。 8.轮座:固定车轮,是车轴的最大受力部分。 9.轮座后肩:轮座与轴身之间的过渡圆弧,可防止应力集中。 10.轴身:车轴中间连接部分。 11.轴端倒角:轴端部设有1:10的倒角,其作用是在压装滚动轴承时起引导作用。

(二)滑动轴承 滑动轴承车轴与滚动轴承车轴各部名称与功用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有以下几点: 1.增设轴领:主要是防止轴瓦外移。 2.轴颈:安装滑动轴承的轴瓦。 3.没有轴端螺栓孔。 4.没有卸荷槽。 二、货车车轴型号 铁道部在新修订的车轴形式尺寸标准(GB 12814-1991)中,规定我国铁路货车用标准型滚动轴承车轴有四种,即RB2、RC2、RD2、RE2型滚动轴承车轴;标准滑动轴承车轴中现在还存使用的有四种,即D、E、F、G型滑动轴承车轴。滑动轴承现在主要用于重载车辆上,因此滑动轴承车轴都是大轴重车轴。各型货车车轴的轴重、各部主要尺寸和车轴的基本尺寸如表1-1、表1-2、表1-3及图1-3所示。 表1-1 表1-2 表1-3

机车车辆车轴磁粉探伤

TB/T 1619 —1998 TB1619 —85《机车车辆车轴磁粉探伤》实施已十余年,随着探伤技术和探伤设备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与之配套的磁粉技术条件已进行了修订,原来的一些磁探规范已不完全适用于生产实际,为了进一步提高磁粉探伤质量,有利于生产和检验部门的统一认识,特修订TB1619 —85《机车车辆磁粉探伤》。 修订的重点为磁粉辅助材料及其检验;仪器设备及仪器设备的校验方法;磁探灵敏度的校验等等,使标准的内容更便于现场贯彻实施。 本标准生效之日,TB1619 —85标准同时废止。 本标准的附录A为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铁道部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铁道部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永巍、陆宣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 1619 —1998 代替TB1619 —85 机车车辆车轴磁粉探伤 1范围 1.1本标准规定采用湿法磁粉探伤法检查新制车轴的表面及近表面缺陷。 1.2本标准适用于铁道机车车辆新制车轴的磁粉探伤。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括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在本标准中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TB/T2047 —1996铁路磁粉探伤用荧光磁粉技术条件 TB/T2600 —1996铁路磁粉探伤用非荧光磁粉技术条件 JJG (铁道)155—95磁粉探伤机3术语 3.1裂纹 在工艺过程中,使金属的连续性破坏而形成的缺陷。在磁粉探伤中,其磁痕特征一般为锯齿形,两端成 尖角状,不规则的磁粉集聚。 3.2发纹 是由原材料中的微小气孔、针孔金属和非金属夹杂物等,经锻轧而形成的原材料缺陷。在磁粉探伤中, 其磁痕特征呈细长、平直的磁粉集聚。 3.3横向发纹 发纹延伸线与车轴轴线的夹角大于或等于450时为横向发纹。 3.4连续成一行的发纹 系指散布在车轴表面上的发纹形成一条直线,纵向发纹的长度虽小于该区段所允许值, 但连续成一行,且其间隔距离在2mm或2mm以下,仍认为是一条连续的发纹,并以连续共计的总长度为发纹长度。 3.5密集发纹 见本标准721、722、7.2.3,此时纵向发纹的长度在2mm以下,且其位置所在不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1998—02—24批准1998 —09—01实施 TB/T 1619 —1998 成一行时,可不计入密集的发纹条数内,但连续成一行的纵向发纹,在密集的规定部位内,

《和谐系列动车组空心车轴超声波探伤规程》(2013)100

TG/CL248-2013 和谐系列动车组空心车轴超声波探伤规程 为统一动车组空心车轴超声波探伤方法,规范探伤作业,确保探伤质量,特制定本规程。 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和谐系列(以下简称CRH系列)动车组空心车轴检修时以中心孔内壁为探测面的超声波探伤检查。 2 术语 2.1探伤螺距 空心车轴超声波探伤时探头在螺旋扫查过程中同一角度相邻两次扫查轨迹之间的轴向距离。 2.2探伤系统信噪比 基准缺陷超声信号幅度与超声波探伤设备显示的最大背景噪声幅度之比。 2.3对比试样轴 带有已知缺陷用于校验空心车轴探伤设备灵敏度和验证扫查区域系统可靠性的测试用空心车轴。 2.4落轮探伤 落轮探伤是指轮对(轮轴)从转向架卸下后,对空心车轴进行的超声波探伤检查。 2.5在线探伤 在线探伤是指对处于装车状态的空心车轴进行的超声波探伤检查。 3 探测规定 3.1 在线探伤周期 在线探伤周期见表1:

3.2 空心车轴超声波探伤对CRH2A/B/E、CRH2C一阶段动车组空心车轴超声波检测时,须采用横波斜探头对横向表面缺陷进行探测;其他车型须采用横波斜探头对横向表面缺陷进行探测,采用双晶片聚焦纵波探头或直探头对车轴内部缺陷进行探测。 3.3 动车组颠覆或脱轨时,须对全列轮对的空心车轴按3.2条规定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查。 4 质量保证 4.1 动车组空心车轴超声波探伤的质量保证期: 在正常运用的情况下,动车组空心车轴超声波探伤检查的质量保证期为表1中规定的运行里程上限(本次探伤作业完成后,上一次质量保证期终止计算)。 4.2 在超声波探伤质量保证期内,发生因漏探导致的事故时,由动车组空心车轴探伤单位负责。 4.3 超出超声波探伤质量保证期,发生因表面缺陷或内部缺陷导致的事故时,由动车组配属管理单位负责。 4.4 因内部缺陷导致的事故,同时由动车组制造单位负责。 5 人员要求 5.1 探伤人员 5.1.1从事动车组空心车轴超声波探伤的人员须具有中专或以上学历;视力(包括矫正视力)达到5.0及以上,非色盲。 5.1.2 动车组空心车轴超声波探伤人员须取得铁道部门无损检测人员鉴定考核委员会颁发的Ⅱ级或Ⅱ级以上级别的超声波探伤技术资格证书,并经过空心车轴超声波探伤岗位操作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作业。 5.1.3 各单位须按动车组空心车轴超声波探伤的工作量配齐探伤人员,并有适当的预备人员。 5.1.4 动车组空心车轴超声波探伤人员须保持相对稳定。 5.2 探伤辅助人员 5.2.1 探伤辅助人员是指在进行超声波探伤作业前后,专门从事轴箱盖、轴端装置、适配器拆装,以及内孔清理防锈等工作的专业人员。 5.2.2 从事空心车轴超声波探伤的辅助人员须经过岗位培训;了解动车组空心车轴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相应车型动车组空心车轴轴端及其附属装置的结构、拆装要求。 5.2.3 动车运用所须按空心车轴探伤工作量配齐探伤辅助人员,并有适当的预备人员,探伤辅助人员须保持相对稳定。 5.3 探伤质检人员 5.3.1探伤质检人员是指在进行超声波探伤作业全过程中,参与探伤设备日常性能开工和完工校验,对轴端零部件(端盖、压盖、测速齿轮)的安装作业、车轴内孔清理防锈的清洁质量、传感器安装间隙测量进行过程监控的专业人员。 5.3.2 从事空心车轴超声波探伤的质检人员须具有中专或以上学历,经过岗位培训;了解空心车轴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轴端及其安装设备的结构、拆装要求,熟悉探伤相关规程、标准、工艺,掌握空心车轴超声波探伤设备操作方法,并取得铁道部门无损检测人员鉴定考核委员会颁发的Ⅰ级或Ⅰ级以上级别的超声波探伤技术资格证书方能上岗。

轮轴、轮对、车轴磁粉探伤技术规范

6 轮轴、轮对、车轴磁粉探伤 磁粉探伤机 6.1.1 磁粉探伤机应具备以下功能: 6.1.1.1 轮轴、轮对和车轴磁粉探伤机,应具有手动和自动两种操作方式,具备周向磁化、纵向磁化、复合磁化三种磁化功能和自动退磁功能。 6.1.1.2 微机控制系统还应具备以下功能: 6.1.1. 能有效地对探伤设备的工作电压、周向磁化电流、纵向磁化电流、紫外线辐照度等主要技术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和自动记录,并设置有紧急停机 按钮。 6.1.1. 具有磁悬液的高低液位、过载、欠流报警功能。 6.1.1. 能对探伤性能校验和探伤记录进行打印、存储、查询。 6.1.1. 具有探伤设备主要故障的自诊断功能和远程技术支持功能。 6.1.1. 具有HMIS 及USB 接口。 6.1.2 磁粉探伤机应符合以下技术指标: 6.1.2.1 周向磁化电流0 ~3 000 A 应连续可调纵向磁化电流0 ~2 400 A 应连续可调。 6.1.2.2 通电磁化时间应为1s ~ 3 s ,停止喷淋磁悬液后应再磁化 2 次~ 3 次,每次s ~s 。 6.1.2.3 探测面的白光强度应不大于20lx ,紫外线辐照度应不小于800 μW/cm 2 紫外线波长范围 应在320 nm ~400 nm 内,中心波长为365 nm 。

6.1.2.4 整机绝缘电阻≥2M Ω。 6.1.2.5 退磁效果≤mT (3 Gs )。 工艺装备 6.2.1 轮轴、轮对、车轴磁粉探伤应配置除锈机。 6.2.2 车轴探伤时,应配置起重吊运设备。 6.2.3 探伤工作间和探伤作业场地应配有必备的办公用品和工具,探伤人员还应配置紫外线防护眼镜。 6.2.4 应配置天平、长颈或梨形沉淀管、磁强计、白光照度计、紫外辐照度计、裂纹深度测试仪、铜网筛(320 目)、磁悬浮测定玻璃管、磁吸附仪、配比磁悬液所用的量杯、量桶等。 6.2.5 天平、磁强计、白光照度计、紫外辐照度计裂纹深度测试仪应定期进行检定并有检定标识。 标准试片 轮轴、轮对和车轴磁粉探伤,应使用A1 -15/50 型试片。使用前应将试片表面擦拭干净,试片须平整,无破损、折皱和锈蚀。 磁粉及配制磁悬液 6.4.1 磁粉 6.4.1.1 磁粉检查应执行TB/T 2047 —2005 《铁路磁粉探伤用磁粉供货技术条件》的有关项目。 6.4.1.2 轮轴、轮对、车轴探伤用荧光磁粉颗粒度为小于320 目。磁粉颗粒度的测量方法见附件14 。 6.4.2 磁悬液探伤用磁悬液应由荧光磁粉和液体介质(水或油)配制而成。

轮轴、轮对、车轴磁粉探伤技术规范教学内容

轮轴、轮对、车轴磁粉探伤技术规范

6 轮轴、轮对、车轴磁粉探伤 6.1 磁粉探伤机 6.1.1 磁粉探伤机应具备以下功能: 6.1.1.1 轮轴、轮对和车轴磁粉探伤机,应具有手动和自动两种操作方式,具备周向磁化、纵向磁化、复合磁化三种磁化功能和自动退磁功能。 6.1.1.2 微机控制系统还应具备以下功能: 6.1.1.2.1 能有效地对探伤设备的工作电压、周向磁化电流、纵向磁化电流、紫外线辐照度等主要技术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和自动记录,并设置有紧急停机按钮。 6.1.1.2.2 具有磁悬液的高低液位、过载、欠流报警功能。 6.1.1.2.3 能对探伤性能校验和探伤记录进行打印、存储、查询。 6.1.1.2.4 具有探伤设备主要故障的自诊断功能和远程技术支持功能。 6.1.1.2.5 具有 HMIS 及 USB 接口。 6.1.2 磁粉探伤机应符合以下技术指标: 6.1.2.1 周向磁化电流 0 ~ 3 000 A 应连续可调纵向磁化电流 0 ~ 2 400 A 应连续可调。 6.1.2.2 通电磁化时间应为 1s ~ 3 s ,停止喷淋磁悬液后应再磁化 2 次~3 次,每次 0.5 s ~ 1.0 s 。 6.1.2.3 探测面的白光强度应不大于 20lx ,紫外线辐照度应不小于 800 μW/cm 2 紫外线波长范围 应在 320 nm ~ 400 nm 内,中心波长为 365 nm 。

6.1.2.4 整机绝缘电阻≥ 2M Ω。 6.1.2.5 退磁效果≤ 0.3 mT ( 3 Gs )。 6.2 工艺装备 6.2.1 轮轴、轮对、车轴磁粉探伤应配置除锈机。 6.2.2 车轴探伤时,应配置起重吊运设备。 6.2.3 探伤工作间和探伤作业场地应配有必备的办公用品和工具,探伤人员还应配置紫外线防护眼镜。 6.2.4 应配置天平、长颈或梨形沉淀管、磁强计、白光照度计、紫外辐照度计、裂纹深度测试仪、铜网筛( 320 目)、磁悬浮测定玻璃管、磁吸附仪、配比磁悬液所用的量杯、量桶等。 6.2.5 天平、磁强计、白光照度计、紫外辐照度计裂纹深度测试仪应定期进行检定并有检定标识。 6.3 标准试片 轮轴、轮对和车轴磁粉探伤,应使用 A1 -15/50 型试片。使用前应将试片表面擦拭干净,试片须平整,无破损、折皱和锈蚀。 6.4 磁粉及配制磁悬液 6.4.1 磁粉 6.4.1.1 磁粉检查应执行 TB/T 2047 — 2005 《铁路磁粉探伤用磁粉供货技术条件》的有关项目。 6.4.1.2 轮轴、轮对、车轴探伤用荧光磁粉颗粒度为小于 320 目。磁粉颗粒度的测量方法见附件 14 。 6.4.2 磁悬液探伤用磁悬液应由荧光磁粉和液体介质(水或油)配制而成。

重载运输的关键技术

重载运输的关键技术 重载运输的优越性是十分明显的。在一条铁路线上,开行一趟重载列车,等于开行几趟、十几趟、甚至二十几趟普通货物列车。这对于充分发挥铁路运输优势、提高铁路通过能力和运输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正因为如此,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生载动作作为一种重要的运输组织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已经成为铁路大宗货物运输的发展方向。 重载运输的特点在“重”上。由于列车又重又长,带来许多新的技术问题。重载运输的关键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功率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 用于重载运输的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要求马力大,性能好,牵引电机维修量小,使用效率高,环境污染轻。因此国际重载运输机车都在向车流传动发展。 2.轴重大、自重轻、性能好的重载车辆 重载运输要求车辆在长度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载重量,因此必须提高货车轴重。 为了不在增加车辆总重的前提下提高货车的载重量,许多国家都想方设法减轻车辆自身的重量。北美铁路普通彩大型铝合金车体,专门用于运煤的货煨是铝合金敞开式漏斗车和双浴盆式货车,复合材料、不锈钢、高强度钢以及新工艺也已在重载货车上普通应用。由于车辆轴重提高必须加剧车轮与钢轨的磨耗,为了养活轮轨磨耗,各国都在着力改进重载车辆的性能,主要是采用大直径车轮和可导向式转向架,可导向式转向架在车辆通过曲线时,能让两根车轴从互相平行变为不平行,使车轴始终与曲线半径的方向安全一致,以实现轮轨之间最佳配合。此外,为减小车辆运行时对轨道的冲击振动,车辆的弹簧悬挂系统也在不断改进,如在轴箱定位处采用弹性橡胶,使用新型减振磨擦构件等。为解决轴重增加后带来的轴承磨损加剧、轴承与轴颈之间易松脱问题,美国、南非等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如采用最新的迷宫密封技术、缩短轴颈等。由于重载列车的重量大、长度大,车钩与缓冲器所承受的纵向拉力和压力要比普通货车大得多,必须使用高强度车钩和大容量、高吸收率、低阻抗缓冲器。目前国际上发展的重点是弹性胶泥缓冲器。弹性胶泥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具有较高的黏度和良好的弹性,既能压缩,又能流动,把它填充在带有活塞的缓冲器缸体内,在活塞杆受到纵向冲击时,扒动活塞压缩弹性胶泥吸收能量,同时弹性胶泥在受压过程中会从活塞周边预留的间隙或节流孔流动到活塞的另一边,通过这种“节流”作用进一频道吸收冲击能量,使缓冲器的性能大大优化。 3.多台机车同频道操纵技术 重载列车需要两台乃至多台机车来牵引,这就产生一个多台机车如何同步操纵的问题。随着无线通讯技术和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列车重量的进一步提高,现在大多采用无线遥控设备对多台机车进行同步操纵。这种无线遥控设备用在组合式重载列车上,列车

CRH2型动车组空心车轴探伤工艺

CRH2型动车组空心车轴探伤工艺 附件3

图F3-1 CRH2型动车组普通轴端配置图探伤辅助人员2人一组,分别在车体的两侧平行进行拆卸、除油、除锈和恢复安装作业。 用克丝钳剪断轴箱前盖底部螺栓防松铁丝。 用套筒扳手松开轴箱前盖底部螺栓螺栓(M20×20),取下螺栓和 取下轴箱下部排油口盖,在前盖排油口下放置探伤液收集容器。 将轴箱前盖上的橡胶盖取下,挂于轴箱前盖上。 用直孔弹簧钳取出空心车轴内的C型弹性挡圈。 用专用工具将空心车轴内部的塑料车轴密封盖(实物为蓝色)形密封圈。

图F3-2普通轴端 图F3-3 AG37轴端、AG37+GEL247V轴端 图F3-4 AG43轴端

图F3-5 LKJ2000轴端分解示意图 1.LKJ2000传感器的拆卸 用克丝钳剪断LKJ2000型速度传感器软管安装电线卡的螺栓的防松铁丝。 用内六角扳手拆下安装LKJ2000型速度传感器的4个内六角螺×50,取下弹簧垫圈和平垫圈(每个螺栓各有1个弹簧垫圈和个平垫圈,垫圈均为传感器自带)。 用扳手将传感器软管安装电线卡的螺栓松开M10×30螺栓及垫GB/T93-1987),松开电缆卡; 拆下LKJ2000型速度传感器。 图F3-6 LKJ2000传感器的拆卸 2. LKJ2000轴箱前盖的拆卸 用克丝钳剪断轴箱前盖安装螺栓防松钢丝。 用套筒扳手取下轴箱前盖安装螺栓M20×55、M20×105【每个螺栓处各有1个平垫圈20(镀锌)< GB/T93-1987>及1个平垫圈20(镀锌)】。 用橡胶锤轻轻敲击轴箱前盖,取下电线支架和轴箱前盖。

铁路货车重载车轴热处理工艺开发

铁路货车重载车轴热处理工艺开发 【摘要】重载轴LZ45CrV为我公司新材质车轴,通过对铁路货车重载车轴的相关标准要求分析,进行多次试验确定其热处理工艺为:一次正火温度880±10℃,二次正火温度850±10℃,回火温度510±10℃,正火、回火保温时间均为3.5~4小时,空冷。 【关键词】重载车轴晶粒度热处理力学性能 1 前言 铁路货车重载车轴的材质是LZ45CrV,是27t轴重铁路货车车轴采用的新材质,属低合金钢。钢坯标准符合《大轴重铁路货车用LZ45CrV车轴钢坯试制技术条件》。由于在碳素钢的基础上添加Cr、V、Ni、Mo等合金元素,并对杂质和有害元素进行控制,所以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由于是新材质,目前没有成熟热处理工艺方案借鉴,制定和摸索出合理的热处理工艺方案就成为新材质重载轴工艺开发的关键。 2 LZ45CrV车轴技术标准要求 车轴标准符合《大轴重铁路货车用LZ45CrV车轴试制技术条件》规定。车轴的热处理工艺为两次正火加一次回火,车轴正火前的温度应低于500℃,回火前的温度应低于250℃。 2.1 化学成分 钢的化学成分(熔炼分析)应符合表1的规定。对成品钢坯化学成分进行验证分析时,C、Mn、Si元素与表1规定的成分范围的允许偏差符合表2的规定,其余元素与表1规定的成分范围的允许偏差应符合GB/T222规定。 2.2 力学性能和显微特性 经热处理后车轴的拉伸特性和冲击试验特性分别符合表3和表4的指标。车轴的晶粒度试样应显示为均匀的细晶粒组织,试样在金相显微镜下放大100倍观察。检验及评定按GB/T6394的规定执行,晶粒度不低于6级。 3 热处理工艺方案初步制定 试验采用太钢生产的车轴钢坯,规格260mm×260mm,炉号D1105163,共锻造车轴34根,图1为RE2C型重载轴锻造毛坯图,最大外径尺寸为230mm,长度2400mm,重量680Kg。针对LZ45CrV钢的基本情况与国内已有比较成熟热处理工艺的40Cr和LZ50钢进行对比分析。化学成分对比见表5,LZ45CrV 钢坯元素控制范围非常严格,并且还添加V、Mo等合金元素,故在确定热处理

大型养路机械车轴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探伤作业指导书岗位名称车轴超声波探伤作业编号:版次号: 发布时间:编制:余涛 大机设备检修车间作业地点探伤作业间岗位人数 2 任职条件具备Ⅱ级超声波探伤资质2名 环境要求 应在清洁、干燥、无强烈振动、无高温、无腐蚀性气体、通风 良好的环境中使用,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85%。 上道工序轴端盖拆卸 工步作业内容步骤工装设备及量具作业图示安全风险点 一准备工作1.探伤作业前必须完成探伤日常校验,确认探伤仪各部动作、技 术性能状良好。设备不得“带病”作业。 2.擦除轴端油污,记录车轴编号。有毛刺的需打磨平整。 3.根据车型按照《大型养路机械在役车轴超声波探伤工艺规程》 选择探头组装组合探头,连接好各探头连接线,编码器连接线, 电机连接线,鼠标。不允许在工作中随意转换探头。 4.SL2000B型探伤仪开机,进入探伤软件,六通道A显示界面。 5.灵敏度标定:按照《大型养路机械在役车轴超声波探伤工艺规 程》进行探伤测距及灵敏度标定。 6.完成上述标定后,将结果储存,以备调用。 7.耦合剂可选用机油,校验探伤灵敏度和探伤作业时,应使用相 同耦合剂。 SL2000B超声波探 伤仪。 六通道组合探头。 半轴试块、钢卷尺、 直钢尺、函数计算 器、耦合剂(机油)。 探伤过程中,注 意观察周围配 件的摆放情况, 确认摆放平稳, 移动探伤时,防 止绊倒伤人。 二探伤作业 1.车轴施行全轴穿透探伤检查。车轴轮对穿透 检查时必须在

2.大型养路机械年检时须对对齿轮座、轴身、轮座内外侧、轴颈 等部位施行小角度纵波探伤检查。 3.将与被探轴相对应的组合探头置于涂好耦合剂(油脂)的轴端 面上,使6个单探头均有良好的声接触。 4.在系统界面的“打开”,调取已经保存好的灵敏度校验记录。 调出后,点击“校准”,开始探伤。 5.仪器置于六通道同时显示状态下,向探头体施以均匀压力,观 察第一通道扫描线上应出现底波的位置是否有轴端面反射波出现,如有幅度足够高的反射波,表示组合探头接触良好,否则应重新检查组合探头的弹簧是否正常。 6.然后匀速顺时针旋转组合探头360°,在“A”型显示界面观察 六个通道扫描线是否有异常反射波出现,如有异常反射波出现,则应使用单通道显示键依次显示第一通道和出现异常波的相应通道,判断该轴是否有伤和伤的大小。车轴两端面分别进行。 车轴应摆放平稳,防止滚动。 车轴探伤执行“一探一验”制度。 以“主辅探”进行作业质量互控,作业过程由质检人员负责卡控。

关于铁路货车车轴常见故障探伤分析方法研究(张学辉)

学号15650702 北京交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关于铁路货车车轴常见故障探伤分析方法研究姓名张学辉 专业铁道车辆(铁道车辆方向) 层次专升本 入学时间15春 管理中心直属 学习中心太原 指导教师吕杰 2015年5月7日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1] 题目类型:①理论研究,②实验研究,③工程设计,④工程技术研究,⑤软件开发。 [2] 题目来源:①工作任务题,②生产实际题,③模拟或虚构题,④学生自选题。

本任务书必须网上报送学院,学院审批通过后,下载放置在学生论文首页。

目录 摘要 (Ⅰ) 第1章绪论 (1) 1.1 论文选题背景 (1) 1.2 车轴探伤的发展状况 (1)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1) 第2章 50钢车轴探伤常见故障的发现和预判 (2) 2.1 50钢车轴分类 (2) 2.2 50钢车轴探伤方法的分类及探测要求 (2) 2.2.1 50钢车轴探伤方法的分类 (2) 2.2.2 50钢车轴探测要求 (2) 2.3 50钢车轴型式、基本尺寸和理化性能 (3) 2.3.1 车轴型式和基本尺寸 (3) 2.3.2 车轴的理化性能和机械性能 (3) 2.4 车轴的损伤形式及部位 (4) 2.5 50钢车轴检修过程的卡控 (4) 2.5.1 车轴机加工质量控制 (4) 2.6 车轴探伤重点故障分析 (6) 2.6.1 车轴内部缺陷 (6) 2.6.2 轴颈裂纹 (6) 2.6.3 轴颈根部粗糙度超标 (7) 2.6.4 轴颈根部的局部腐蚀 (8) 2.6.5 轴颈根部疲劳累积损伤 (8) 2.6.6 轮座内侧微动摩擦腐蚀与车轴冷切 (9) 2.6.7 轮座粗糙度超标 (9) 2.6.8 轮座压装损伤与车轴裂断 (9) 2.6.9 轮座局部接触及透声不良 (10) 2.6.10 轴身铲痕与轴身碰伤 (11) 第3章货车50钢车轴探伤常见故障的分析与预判及解决措施 (11) 3.1 50 钢车轴探伤故障的预防 (11)

卡车车桥结构图文详解

动力传递的纽带 卡车车桥结构图文讲解 发动机,变速箱和车桥是卡车的三大动力核心总成,三者中车桥虽不像发动机和变速箱一样常被人们提及,但却在汽车动力传输的过程中发挥着纽带的作用,对整车的行驶的动力性和稳定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什么是车桥? 车桥,通过悬架和车架(或承载式车身)相连,两端安装汽车车轮的桥式结构。 图为车桥总成 ● 车桥的作用 车桥的功能就是传递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与车轮之间各方向作用力及其力矩,其对汽车的动力性,稳定性,承载能力等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是作为驱动桥,除了承载作用外还起到驱动、减速和差速的作用。 ● 车桥的结构 卡车一般采用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布置方法。一般情况下,前桥都是转向桥,而驱动桥在后桥。

前桥的结构 前桥定型结构 卡车前桥由主要由前梁,转向节,主销和轮毂等部分组成。车桥两端与转向节绞接。前梁的中部为实心或空心梁。 ● 驱动桥结构 驱动桥位于汽车传动系统的末端,主要由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和驱动桥壳等组成。 驱动桥典型结构

1.主减速器 主减速器一般用来改变传动方向,降低转速,增大扭矩,保证汽车有足够的驱动力和适当的速度。主减速器类型较多,有单级、双级、双速、轮边减速器等。 卡车后桥主减速器 1)单级主减速器 由一对减速齿轮实现减速的装置,称为单级减速器。其结构简单,重量轻。 2)双级主减速器 对一些载重较大的载重汽车,要求较大的减速比,用单级主减速器传动,则从动齿轮的直径就必须增大,会影响驱动桥的离地间隙,所以采用两次减速,通常称为双级减速器。双级减速器有两组减速齿轮,实现两次减速增扭。

双级主减速器 为提高锥形齿轮副的啮合平稳性和强度,第一级减速齿轮副是螺旋锥齿轮。二级齿轮副是斜齿圆柱齿轮。 主动圆锥齿轮旋转,带动从动圆锥齿轮旋转,从而完成一级减速。第二级减速的主动圆柱齿轮与从动圆锥齿轮同轴而一起旋转,并带动从动圆柱齿轮旋转,进行第二级减速。因从动圆柱齿轮安装于差速器外壳上,所以,当从动圆柱齿轮转动时,通过差速器和半轴即驱动车轮转动。 3)轮边减速器 一般来说,采用轮边减速器是为了提高汽车的驱动力,以满足或修正整个传动系统驱动力的匹配。目前采用的轮边减速器,就是为满足整个传动系统匹配的需要,而增加的一套降速增扭的齿轮传动装置。

重型轨道车车轴齿轮箱选型及设计

120Km/h重型轨道车车轴齿轮箱选型设计与制造 王勇涛1 (南车洛阳机车有限公司, 洛阳河南 471002) 摘要:二级车轴齿轮箱由一对锥齿轮及一对圆柱齿轮构成,先锥齿轮后圆柱齿轮和先圆柱齿轮后锥齿轮均能将万向轴的功率经过90°的改变传递给机车轮对。从车轴齿轮箱结构、锥齿轮转速、锥齿轮扭矩、系统传动的平稳性等方面阐述了120Km/h重型轨道车轴齿轮箱的选型。指出先圆柱齿轮后锥齿轮型车轴齿轮箱是120Km/h重型轨道车更好的选择,并介绍了该型车轴齿轮箱的设计。 关键词:锥齿轮平稳性转速设计选型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the type selection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the optimal configuration of wheelset of the 120Km/h heavy-duty vehicle Wang Yong Tao (CSR Luoyang Locomotive Cop. Ltd. ,luoyang henan china,471002 china) Abstract: A second-level wheelset gear box is consisted of a pair of bevel gears at first level and a pair of cylindrical gears at second level or vice versa, that is, first level is cylindrical gears and then second level bevel gears, which transmit the power from cardan shaft's through a change of 90°to the wheel of locomotive. The structure design of wheelset for the 120Km/h heavy-duty vehicle is formulated in this article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structure of gear box body, calculation method of rotational speed and transfer torque of bevel gears, system transmission's stability and so on.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optimal configuration of wheelset of the 120Km/h heavy-duty vehicle is that cylindrical gears is at first level and then bevel gear at second level and introduced the consideration in design of this wheelset gear box's. key word: Bevel gear Stability Rotational speed Design Type selection 1王勇涛(1983.10--),男,河南濮阳人,助理工程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