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 格式:doc
- 大小:590.50 KB
- 文档页数:4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一、说教材。
(一)教材公析本课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的最后一课。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
这一社会变革表现在意识形态领域。
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各派思想家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各抒已见,彼此辩驳,从而带来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思想大解放的黄金时代!本课分为三目内容。
第一目: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主要介绍孔子的思想主张和教育成就。
第二目:思想家老子。
主要讲述了老子的思想主张。
第三目:百家争鸣。
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思想流派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的思想主张。
重点是孔子和百家争鸣;难点是老子的哲学思想和百家争鸣背景、各派思想主张。
(二)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①知道孔子。
②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2、三维目标处理方法:通过设计名片活动了解、介绍孔子,学以致用探究孔子思想在今天的借鉴作用;模拟稷下学宫的历史情境,通过表格法来了解各家学派的主要思想。
(四)教学难点难点:老子的哲学思想和百家争鸣背景、各派思想主张。
处理方法:通过成语故事了解道家的思想主张,避开深奥的哲学原理,取其强弱转化的观点,侧重情感价值观教育;创设情境层层导入化难为简,理解“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经济、政治发展的反映”。
设计对比、小辩论等方法,理解、再认、应用百家争鸣的思想主张。
二、说教法1、设计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建构主义的以创设“学习环境”为主要任务的理念。
体现了以主动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操作策略,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活动为中心,以学习主动性的知识建构为中心的思想。
《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提出了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的要求。
因此,本堂课在设计之时,就是依据这个标准,以知识为载体,思维为主线,能力为目标的原则,突出多媒体教学这一教学技术手段在辅助知识产生发展和突破重难点的优势。
因为是农村中学,因此在设计之中也考虑设计补充了不少知识点,对一些史料进行了详细说明。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和观念系统,在当今的世界,这种生活方式和观念系统的许多重要内容仍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深远的影响,而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它的潜在价值将不断地被重新发现、认识和评估。
他被公认为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
要了解中国思想,必须了解孔子。
“百家争鸣”表示当时流派的众多和学说的纷争。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要知道,除了儒家外,主要的还有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名家、兵家等,二是初步了解,所谓“百家争鸣”是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二、课程标准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三: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重点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战国时期其他思想家和军事家的主张。
通过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与本课思想史联系起来,启发学生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通过学生收集《论语》中的一些名言,说其中的含义,锻炼学生梳理历史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历史学习能力。
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孔子的教育主张和教育成就难点:通俗理解各位思想家的主张。
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设计一:教师展示:山东省有孔孟之乡的美誉,是因为山东省是哪两位圣人的故乡?学生:孔子和孟子。
教师:山东省滕州市又是谁的故里呢?学生:墨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春秋战国时期这些非常有名望的思想家(设计意图:通过情境设计,增加同学们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同学们了解身边的历史。
)设计二:教师:我们每天都在学习,大家知道学习这个词最先是谁提出来的吗?学生:是孔子。
教师:来自于孔子的哪一句名言呢?学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生:温故而知新。
学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教师:请同学们参考47页竖体字,说出到底是哪一句名言呢?学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教师:学而时习之,即学习也。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主要介绍了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主要思想家、军事家和他们的思想主张,以及形成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属于思想文化史,在历史发展中,春秋战国时期正是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的大动荡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的形成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正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到大变革时代的表现,同时百家争鸣也为统治者选择治国之道提供了思想基础。
二、课程标准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三、教学目标掌握孔子的思想主张与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培养学生在对传统思想文化批判和吸收的前提下初步形成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通过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史的联系,初步形成历史的整体观。
通过编制表格,增强学生阅读与归纳总结的能力。
通过对儒、道、法等家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引导学生认同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表达思想的习惯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通过对孔子教育成就的学习,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难点:通俗讲解各位思想家的主张。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话剧展示:《孔子设坛讲学》时间:春秋末期人物:孔子(班长饰),弟子1(学生甲饰),弟子2(学生乙饰),弟子3(学生丙饰),众弟子(全班学生饰)场景:孔子高坐杏坛,弟子端坐听讲孔子:当今世风纷乱,要治理国家只有两个字——“仁”和“礼”!弟子1:请问先生,什么叫“仁”和“礼”呢?孔子:“仁”就是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互相谦让,和睦相处。
“礼”就是人的行为规范要符合社会的要求。
弟子2:弟子不明白。
怎么样才能做到“仁”?孔子:仁者爱人,不但要爱自己的亲人,也要爱天下所有的人。
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千万不可强加于人。
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此乃仁也。
弟子3:那请问怎样才能做到“礼”呢?孔子:不同阶层的人要加强个人修养。
国君要有国君的风度,大臣要有大臣的忠诚,长辈要有长辈的表率,晚辈有晚辈的顺从。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案教案一:中华文化的勃兴——古代科技与发明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对中华文化勃兴的重要作用;2. 掌握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的基本知识;3. 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骄傲感。
教学内容:1. 介绍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的历史背景及其对中华文化的影响;2. 分类介绍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3. 探究中国古代其他重要的科技与发明,如井冈山水利工程、天工开物等。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知道中国古代有哪些重要的科技与发明吗?”2. 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的历史背景及其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四大发明(20分钟)分类介绍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
通过图片、实物或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这些发明的原理和应用。
4. 探究其他科技与发明(15分钟)介绍中国古代其他重要的科技与发明,如井冈山水利工程、天工开物等。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
5. 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并鼓励学生对中华文化保持骄傲感和好奇心。
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2. 实物展示:纸张、指南针、火药、印刷品等;3. 课堂互动环节:问题卡片、小组讨论等。
教学评估:1. 课堂互动: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2. 作业:布置相关阅读任务或写作任务,检验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的认识和感受。
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博物馆或科技展览,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2. 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研究,撰写一份关于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的研究报告;3. 开展相关主题的艺术创作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学设计宁夏中卫市第六中学刘凤琴一、教材分析1、本节课的作用和地位:因为本课所涉及的内容是影响中国几千年的诸子百家思想,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思想家们探讨治国治民的理论,研究国家的产生与形成…,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影响较大的有儒、道、墨、法等学派,这一时期的意识形态是这一时期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孔子等诸子百家的思想可以启迪我们的工作、生活与学习,使我们终生受益。
2、本节主要内容:①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②思想家老子;③百家争鸣时代背景的理解:④其他思想家和军事家的主张。
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的发展,促进了这一时期思想文化。
3、课型:常规课二、学情分析1.知识掌握状况:学生通过影视剧《孔子》、在小学《社会》课中已学过有关孔子办学的内容,对孔子已有初步的了解。
语文课刚刚讲完《论语十则》,对孔子思想内涵的了解又有了进一步加深。
历史课又学习了“大变革的时代”一课,对春秋战国时代背景(特征)已有相当的认识。
2.学生心理特征:七年级学生正处于童年期向少年期过渡阶段,从心理上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他们喜欢表现自己,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好争辩,对直观、形象的现象感兴趣。
本节课的设计,依据《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认知能力、心理特点来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重点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
(2)了解老子及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主张。
2、过程与方法:(1)本课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表演、辩论、知识竞赛、讲故事等形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2)老师创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阅读、课外搜集资料、自制图表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辨证看待事物的能力;(3)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教学目标:
1.重点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其他思想家和军事家的主张。
2.通过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史联系起来,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提高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3.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难点:(1)思想家老子(2)百家争鸣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孔子的三千弟子吟诵《论语》
的表演,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自主学习: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完成下列各题:15分钟
1、晚期的孔子是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的学
说,主张“”。
他又是一位大,创办,广
收门徒,注意“”;他的言行记录在《》中。
2、春秋末期的老子,是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
,其学说记录在《》里;墨
子主张“、”;孟子主张“”;庄子认为要,“”;末期的代表人物韩非,主张,提倡,提出建立的封建国家。
的鼻祖是春秋晚期的军事家,他著有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3.人物:①图1是儒家学派创始人_________。
②春秋晚期的_________,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③百家争鸣的墨家的创始人是_______;儒家代
表是_______;道家代表人物是_______。
图2 图3
④图2是法家代表_________;图3是兵家鼻祖_________。
4.时间:①处在_________时代的有孔子、老子和孙武。
②处在_________时期的有墨子、孟子、庄子和韩非子。
合作探究:
1.诸子思想有哪些值得借鉴?
活动背景:春秋战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一时间思想文化空前活跃,诸子百家竞相争鸣。
但是,诸子思想纷繁复杂,一时难以疏理清楚。
活动安排:
1、各历史小组选择一个学派,然后搜集相关资料。
2、阅读和研讨,看看其思想在当今社会中有哪些借鉴意义
3、各小组分别发言,大家共同探讨诸子思想的借鉴意义。
达标训练:
一、巩固基础:
1.春秋时期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老子 C.孟子D.墨子
2.根据孔子言论整理成的书是()
A.《春秋》B.《尚书》 C.《论语》D.《诗经》
3.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
A.老子B.孟子 C.荀子D.墨子
4.孔子生活在()
A.春秋晚期B.战国初期 C.春秋早期D.战国晚期
5.“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出自()
A.《道德经》 B.《孙子兵法》 C.《韩非子》D.《论语》
6.推动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因素是()A.新兴地主的产生B.频繁的争霸战争C.社会大变革 D.井田制瓦解7.下列内容不正确的是()
A.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B.孙武的著作是《孙子兵法》
C.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D.孔子提出了“仁政”治国的学说
8.下图是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主张的,他是()
A.庄子B.孙武 C.墨子D.韩非
9.下列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的是()
A.孔子的儒家学说 B.老子的道家学说
C.墨子的墨家学说 D.孙子的兵家学说
10.战国时期,墨家曾显赫一时,最深刻的社会根源是()A.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深得人民拥护
B.墨子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深得世人支持C.封建经济发展,小
生产者队伍壮大
D.新兴地主阶级支持
墨子主张
二、能力提升
12、图1是孔子的名言,
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孔子的三句名言
的意思是什么?
(2)孔子的教育思想
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
13.阅读图2孟子的名言,
走访了解古代、现代有关
史事,讨论回答如下问题:
(1)如何理解这四句话的含义?
(2)能否举出我国历史上的体现这种浩然正气的事例?
(3)当今社会我们应当怎样提倡这种浩然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