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及问题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49.90 KB
- 文档页数:7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及问题分析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及问题分析
一、引言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远走他乡离开年幼的孩子,外出打工,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由于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普遍处于生活上缺少照应、行为上缺少管教、学习上缺少辅导和亲子关系上亲情疏远的状态,面临着道德、心理、教育、安全等诸多问题的考验,所以关注并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迫在眉睫。
二、调查目的
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6100万人(相当于英国人口的总和)。%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自己的孩子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如人意处,给这些孩子留下了一生的遗憾。
曾经,我也是一名留守儿童,在我5-8岁这三年时间里,我的爸爸妈妈在城市里打拼,留下我在老家由爷爷奶奶抚养照顾,半年甚至一年见父母一面。在爷爷奶奶的悉心照顾下,我健康的长大,坚强乐观,自信懂事。但是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没有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让我直到现在都缺乏安全感,做事渴望得到认同。因为儿童时期的这段经历,让我格外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群体。我的老家在鲁西南农村,经济
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乡亲们仅靠种地不易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很多青壮年农民选择到城市务工,留下年幼的孩子在家由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其他亲人带着。2016年1月-2月,我对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的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分析得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由于我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其他客观条件有限,调查会有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三、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主要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部分采用资料查询、搜集、整合以及走访的方式进行。考虑到研究的客观条件不足,选取的研究对象是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简单随机选取性别比例基本相当的留守儿童作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36%的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务工的时间是达到了半年,42%达到一年,8%达到一年以上。由此可以看出有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半年甚至一年才能见父母一次。其中在父母外出务工情况的调查中发现父亲外出务工的占36%,母亲外出务工的占12%,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的占52%。从此项调查中可以发现父母都外出的占了一半多。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有22%的留守儿童与母亲生活在一起,有6%的留守儿童与父亲生活在一起,有68%的与(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有4%的与其他亲戚生活在一起,生活上是"单亲家庭"的合计为28%,隔代抚养为68%,家庭缺失的情况非常严重。在这些家庭中,父亲和母亲的角色由一个人承担起来了,难免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儿童的角度看,如果父母选择一人外出务工一人留在家乡的流动模式,则父亲外出务工的比例大大高于母亲外出的比例,留守儿童能够与父亲一起生活的比例只占6%。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家庭教育中父亲承担
“严父”的教育职责的传统,如此大面积的父亲“缺位”的情况,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成长将产生更大的影响。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中的任何一方在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其中有68%的农村留守儿童是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称之为隔代监护。隔代监护的监护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特别是文化水平不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年龄一般相隔近50岁,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管理上弊端较多。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其年龄及能力等各方面的原因,对父母亲比较依赖,调查表明:通常父母一周内跟孩子联系多次的占12%,平均一周联系一次的占60%,平均一个月联系一次的占18%,10%的孩子反映跟父母很少联系。家庭教育是监护的重要部分,指父母在家庭内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对子女进行教育和影响的过程,它对人的影响极为广泛而有效,它可促使儿童的身心、品德、健康和智力得以正常发展以形成个性、个人理想和发展志趣。它本身是一种法定责任,应随着监护权的转移而转移,而事实上这一部分被无情地遗漏。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父母外出打工时有48%的孩子经常想觉得孤独,有34%的孩子有时候会觉得孤独,也有18%的并不觉得孤独。有28%的留守儿童同意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有48%的留守儿童不希望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有20%的留守儿童无所谓。由此可见大部分留守儿童想和父母一起生活的愿望是非常强烈的。
调查发现,32%的留守儿童课余时间主要用于做家务,30%的留守儿童用于和小伙伴玩,24%的留守儿童用于看课外书,还有14%的留守儿童用于上网吧。大部分留守儿童的课余时间利用方式比较健康合理,但少部分留守儿童课余时间用于上网,这值得我们关注并正确引导。
有62%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在学习上有困难;有14%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24%的儿童成绩位于中上游,44%的儿童学习成绩一般,18%儿童成绩不大好。可见留守儿童中大部分是“学困生”。
有16%的留守儿童认为身边人随自己很关心,46%的认为身边人对自己的关心程度一般,30%的认为很少有人关心自己,而8%的认为身边人不关心自己。可见大部分留守儿童缺乏关爱,这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不利。
综合以上调查数据,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做了以下总结分析: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看,部分外出打工父母的教育观念淡漠和社会不良风气,对这部分学生造成了消极的影响。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看,现在的学校并没有特别注意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教育问题,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的困惑与问题,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但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业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从社会教育的角度来看,当今社会关心留守儿童的程度不够高,即使一些社会团体建立了一些基金会、专用资金,但仅仅局限于物质帮助,没有上升到精神的层面上来关爱留守儿童,社并未出台针对留守儿童的专项措施或者实施相对应的项目方案。
五、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思考与建议
上述调查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主要存在监护不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有可能导致留守儿童生活、学习、心理的一系列障碍。但农村留守儿童较非留守儿童也有其突出的优点,如:能自己解决问题、有独立生活的能力等。我们要在发觉农村留守儿童的优点的同时,帮助他们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我将从改善农村环境和整合社会资源两方面提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