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政府建设是政府自身建设的根本
- 格式:pdf
- 大小:280.01 KB
- 文档页数:7
如何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2014-11-24 15:07 8062ubky|分类:时事政治|浏览3550次分享到:2014-11-24 15:27知识大富翁,挑战赢iPhone!提问者采纳热心网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以学习和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契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水平的现实需要。
第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依法行政既是法治政府建设的核心,也是政府工作的生命线。
《决定》指出,各级政府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进一步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
依法行政的本质是职权法定,以法律形式明确政府职能。
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必须完善依法行政的制度,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确保法律、行政法规有效执行;加强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部门职责履行、重点工作推进以及政府自身建设等方面的考核评估,加强行政问责,健全纠错制度,不断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进一步推行权力清单制度,使职权法定、边界清晰、主体明确、运行公开。
第二,不断健全依法决策机制。
《决定》指出,要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一是要建立集体决策制度,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健全决策透明制度,建立重大决策实行专家论证和风险评估制度,不断提高政府决策能力和水平;二是要重视法制机构在推进依法行政中的监督作用,积极发挥审查把关监督作用,积极发挥参谋助手法律顾问作用,积极发挥政府重大法律事务审查把关作用,为政府依法决策提供支持;三是建立督查机制,健全责任倒查机制,既要按照责任、标准和期限的要求,保证各项决策的落实,又要对未按要求贯彻落实政府决定及决策,进行追责,予以行政问责,转变作风,提高行政执行力。
三一文库()/心得体会/心得体会范文法治政府建设心得体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改革开放30年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对依法行政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和保障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党的xx大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了新的全面部署。
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xx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任务,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定不移地推进依法行政,确保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法治环境,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充分认识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的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临许多新挑战。
当前,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平衡,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协调发展任务十分艰巨;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收入差距拉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食品安全、社会治安、资源环境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创新进入攻坚阶段,触及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触及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水平,与形势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存在差距。
解决这些问题,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有效的运行机制,需要建立一套反映客观规律、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并得到有效执行的法律制度作保障,要求政府规范运作,依法办事,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能。
这次抗震救灾的实践经验再一次证明,越是情况紧急,越要依法办事。
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国务院依法采取各种应急处置措施,控制、减轻和消除地震灾害引起的严重危害,及时发布并实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依法解决因地震灾害而引起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有力地保障了抗震救灾各项工作规范、有序、有效进行,为积极稳妥恢复灾区群众的生活、生产、学习、工作,促进灾区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法治政府的理解法治国家是税收法治的政治基础,市场经济是税收法治的经济基础。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对法治政府的理解,希望大家喜欢。
对法治政府的理解篇一西方法律文化对法治政府的认识在西方思想理论中,对法治政府的解释,主要有三种:一、法治政府是依法组成并且依法治理,依法行使政府权力的政府。
在这个意义上,法治政府的含义与法治的含义具有相同之处。
正如英国学者威廉·韦德所指出的:“法治有许多不同的含义和推论。
”第一层含义是,“政府行使权力的行为,即所有影响他人法律权利、义务和自由的行为都必须说明它严格的法律依据”。
第二层含义是,“政府必须根据公认的、限制自由裁量权的一整套规则和原则办事”。
二、把“法治政府”理解为三权分立的政府。
三、认为“法治政府”与保障公民自由和权利相关联。
英国思想家哈林顿说:“一个共和国的自由存在于法律的王国之中,缺乏法律便会使它遭受暴君的恶政。
” 这正是“法治政府”的根据。
另外,关于西方对法治政府基本内涵的阐述中,值得说明的一点是,一般将依法行政确定为政府行使权力的基本准则。
特别强调法律优先与法律保留,要求政府权力有限并受议会立法制约。
如在英国,即将政府依法行政看作是法治的重要内容,强调政府权力的合法性,强调政府越权无效,认为法治政府应当是依法办事,限制自由裁量权,公民和政府之间的争议由法院解决。
中国现代法律文化对法治政府的阐释在中国,由于受封建传统思想的禁锢,对法治政府一直缺乏系统的思考。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理论界才开始关注和研究法治政府。
关于对法治政府的内涵,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第一,法治政府不仅仅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受法律约束或依法运作的政府”,而是由熟悉或精通法律的人组成的政府。
第二,法治政府是指整个政府的设立、变更、运作都是合法化、规范化的,包括政府整体行为和个体行为都是合法、规范的。
在政府整体行为中强调政府抽象行政行为和政府决策的合法性、规范性,在政府个体行为中主要指政府执法行为的合法性、规范性。
依法治国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近年来,中国在依法治国和建设和谐社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而要确保依法治国的顺利进行,并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需要一系列根本保障的措施。
首先,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建设的根本保障。
法律是治国的基石,只有通过法律的规范和制约,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秩序稳定。
中国自1978年开始进行法治建设以来,已经形成了一部完备的法律体系,其中包括宪法、刑法、民法等。
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确保了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保障了人民的合法权益。
其次,坚持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建设的重要保障。
依法行政是政府治理的基本原则,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
政府部门要依法行使职权,公正高效地履行职责,确保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
同时,政府要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服务意识和专业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此外,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是依法治国建设的必要保障。
法律是一种规范,只有人民群众了解、遵守法律,才能真正实现依法治国。
因此,要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人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
可以通过在学校开设法制教育课程,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制作法律宣传片等方式,向社会传播法治理念,提高人民对法律的理解和遵守度。
此外,健全法治监督体系是依法治国建设的重要保障。
法治监督是确保法律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执法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估,预防和纠正执法行为中的不正之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要建立健全的法治监督机制,包括人大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等,构建多方参与的法治监督网络,实现对权力的有效制约和监督。
最后,依法治国建设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各国之间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通过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先进经验与机制,不断完善自身的法治建设,做到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方面与其他国家接轨。
综上所述,依法治国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体现在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健全法治监督体系以及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
谈谈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新要求河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马方民一、深刻认识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00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经过十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现在距离实现这个目标的时间只剩下4年的时间。
对于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人民群众很期待,但是一些专家学者很怀疑,我们从事政府法制工作的同志认为很有希望。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努力奋斗,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目前正在向第三步目标阔步前进。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是经济社会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我们国家要完成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这是时代赋予我们行政机关重要而光荣的历史任务。
我们的国家正在建设成为法治国家,社会将成为法治社会,政府将成为法治政府,但是在三者之间,法治政府处在关键的地位。
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一句很重要的话,就是“没有法治政府,就没有法治国家”。
最近,温家宝总理又指出:“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从理念到方式的革命性变化,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各级行政机关的一项基础性、全局性工作,也是推动我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促进中原崛起的重要保障。
因此,我们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一定要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是行政机关自身建设的需要。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各级行政机关面临着繁重而艰巨的任务。
依法行政作为行政权力配臵和运作的基本准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政府工作的基本要求。
目前,政府职能转变总体上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政府管理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其中就有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法治政府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就是温总理讲的建设法治政府是政治体制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
1、玻璃的特点是人们可以透过玻璃看清楚室内各个角落的情况,结合管理学的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通过自然现象,我们会发现透明的物体有利于我们了解一定范围的物品。
从管理学上看透明同样是我们工作的重要保证。
职责分工明确是透明。
管理工作可以简单分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几个阶段,无论在哪一个环节职责分工都是前提,明确的职责更是有效开展工作的必要保证。
进一步讲是责、权、利三者都要明确,使参与其中的人员知晓自己的任务、权利和未来的收益。
信息公开是透明。
信息是组织运用的重要资源,对于组织内部来说,信息的及时有效传递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树立组织的良好风气。
我们看到一些单位因为信息不畅,导致部门各自为政,缺乏统一协调,影响了单位形象和工作效率,同样也滋生了各种不正确信息,助长了一些谣言的产生和传播。
另一方面信息公开对于政府管理至关重要。
当四川汶川县遭受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袭击时, 人们对信息的极端饥渴立即凸现出来。
信息成了大灾大难中最珍贵的生命线索;信息成了此时此刻公众最宝贵的“镇静剂”。
通过媒体,人们了解了中央领导对抗震救灾的部署、关切,感受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增强了抗灾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希望;通过媒体,人们了解了灾情的严重,目睹了灾区人民的惨痛,激发了伸出援手、为救灾做贡献的行动;通过媒体,人们看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动人画面。
媒体及时公开的信息还迅速平息了谣传。
所以说,信息透明至关重要。
信息透明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只。
有让公众尽可能多地知道欲知、应知的事实,尽可能清晰地了解事实真相,才能够正确地引导舆论,稳定社会和人心。
2008年5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政府信息公开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哪些信息需要公开、如何公开,这是将信息公开首次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条例》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完善,有利于提高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效果,更好地维护社会和谐。
2、温家宝总理去年在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上指出,建设法治政府。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讨论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2004年3月,国务院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建设法治政府的奋斗目标。
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各级政府的基础性和全局性工作,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大举措,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根本途径,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六年多来,国务院每年都对事关依法行政全局的重点工作做出部署,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有力推动和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
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推进依法行政的体制和机制尚不健全,一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强,不坚持依法行政、不严格依法办事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依法行政尚未成为考核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硬指标”、“硬实绩”和“硬约束”。
各级行政机关及其领导干部一定要正确看待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的新变化,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形势,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切实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进一步加大《纲要》实施力度,以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为奋斗目标,以事关依法行政全局的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增强领导干部的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提高制度建设质量、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保证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为着力点,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为保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此,提出以下意见:一、提高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1.重视公务员依法行政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和依法行政优秀干部的使用。
要积极采取措施,切实增强公务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提高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与问题的能力,使其养成自觉依法办事的习惯。
建设法治政府的标准建设法治政府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
建设法治政府,就是要依法行政,加强和改进政府工作,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效能,增强政府公信力,保障人民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国家法治化进程。
那么,建设法治政府的标准是什么呢?首先,法治政府应当依法行政,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
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应当依法行使,不得有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的行为。
政府行政行为应当合法、公正、透明,接受法律监督和社会监督,确保政府行政行为合法、合理、及时、公开。
其次,法治政府应当加强政府自身的建设,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
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法治政府建设的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加强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理念和法治能力的培训,提高政府工作效能和公信力。
政府应当依法行使权力,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政府服务型、法治型、责任型的转变,全面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再次,法治政府应当保障人民的权利和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政府应当依法保障人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推动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政府应当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最后,法治政府应当加强政府自身的监督和制约。
政府应当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管理监督,加强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保障政府工作的廉洁高效。
总之,建设法治政府的标准是依法行政、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保障人民权益、加强政府自身的监督和制约。
只有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保障人民的权益,加强政府自身的监督和制约,才能建设出更加公正、廉洁、高效的法治政府,推动国家法治化进程,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
建设法治政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建设法治政府,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020年9月12日河南省洛阳市直及部分县区事业单位联考《公共基础知识》试题(网友回忆版)(精选)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后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2020年2月1日出版的第三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重要文章指出,()是世界现存在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艺术宝库,是世界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各民族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的珍贵史料。
A、徽州文化B、敦煌文化C、龙山文化D、仰韶文化22020年4月1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印发通知,明确从()起,为2019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19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
A、2020年1月1日B、2020年4月1日C、2020年5月1日D、2020年7月1日32020年6月24日,银保监会、财政部、人民银行、国务院等扶贫办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扶贫小额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表示,进一步扩大扶贫小额贷款支持对象,将返贫监测对象中具备产业发展条件和()的边缘人口,纳入扶贫小额贷款支持范围。
A、无劳动能力B、有劳动能力C、弱劳动能力D、丧失劳动能力42020年7月24日,中国外交部通知美国驻华使馆,中方决定撤销对美国驻()总领事馆的设立和运行许可,并对该总领事馆停止一切业务和活动提出具体要求,作为对美方21日突然要求中方关闭驻休斯敦总领馆的反制措施。
A、成都B、沈阳C、武汉D、广州52020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
今年以来总书记先后八次出京考察,这是第一个在考察期间开的跨省专题座谈会。
疫情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这次座谈会传递出中国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鲜明的信号。
A、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B、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C、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D、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6唯物主义是哲学两大基本派别之一,它与唯心主义对立,根据其发展的历史形态唯物主义分为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下列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是()。
对法治政府建设的思考作者:李成慧来源:《新长征》 2016年第12期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如期实现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奋斗目标,国家印发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确定了建成法治政府的衡量标准和基本原则,提出了建设法治政府的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
要实现法治政府建成的奋斗目标,除了需要各部门、各地区认真贯彻执行《纲要》外,还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对法治政府建设的认识问题。
对于现代法治政府而言,依法行政仅仅是一个基本的前提,但并不是法治政府的全部。
因此,法治政府建设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只靠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就可以完成,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而要使这项工程的建设不偏离方向,必须找到工程的主线和轴心。
权利作为法律的核心,同样也是法治政府建设的主线和轴心。
只有把法治政府建设放在权利的视阈下进行审视和思考,才能找到建成法治政府的正确路径以及切实有效的措施。
一、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目标:维护和实现公民权利权利问题是人类自身发展和国家权力构建的基础。
法治是一种政治法律制度,法治社会的核心是限制政府权力,避免个人专制和独裁,保障公民自由。
法治是一种价值取向,它不仅指法律、依法办事和法律制度,还指渗透其中的价值判断。
现代法治中需要体现几个基本价值取向:人民主权、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律承认利益的多元化,对一切正当的利益施以无歧视性差别的保护。
在法治社会,权利是法治的源泉,是国家权力的基础。
权力来自于权利的同时又服务于权利,同时受权利监督,最终回归于权利,这是一切国家权力运行的轨迹。
法治政府是依法治官治权,是让政府按照法律的规定为人民服务。
法治政府就是行政机关能自觉运用体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法律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要赔偿。
高二年级政治上册知识点总结高二年级政治上册主要涉及五个模块的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政府建设、全球化与世界。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总结。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3.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4. 党的思想路线是党的行动指南,包括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等。
5. 党的领导核心是当时的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础。
2. 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 人民代表大会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种实现人民民主的制度,体现了人民的主权地位。
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在中国的具体运用。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基于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的市场经济。
3. 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同时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4. 以农村、农民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是共同富裕,推动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四、法治政府建设1. 法治政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形态,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
2. 法治政府的核心是依法行政,即政府的活动必须依法进行,行政行为合法、公正、透明。
3. 法治政府要强调法律尊严、法制统一、法律实施和法规规范。
4. 法治政府建设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和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的效能和公信力。
法治政府的基本标准法治政府是指政府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行使权力,依法管理国家事务,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政府。
法治政府的建设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要求,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在建设法治政府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一些基本标准,才能真正做到依法行政、廉洁高效、公正文明,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政府服务。
首先,法治政府的基本标准是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是法治政府的根本要求,也是政府权力合法性的基础。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和履行职责时,必须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依法行使职权,不得任意滥用职权,不得违法或者超越法定职权范围行使职权。
同时,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依法行政的过程中,要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尊重和保障公民的人权,做到公正、公平、公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其次,法治政府的基本标准是廉洁高效。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和行使权力时,必须廉洁自律,廉洁高效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
政府工作人员要廉洁自律,廉洁从政,不得以任何形式谋取私利,不得利用职权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得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消费和服务。
同时,政府工作人员要高效务实,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府服务,推动政府工作科学决策、务实高效。
再次,法治政府的基本标准是公正文明。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和行使权力时,必须做到公正文明,公正文明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政府工作人员要做到公正廉洁,不偏不倚,不徇私情,不搞特权,不得为亲友和特定群体谋取私利。
同时,政府工作人员要做到文明礼貌,尊重公民,尊重职业道德,尊重公序良俗,不得辱骂、侮辱、歧视公民,不得有不文明行为,做到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总之,建设法治政府,要遵循依法行政、廉洁高效、公正文明的基本标准,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政府服务,努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完善。
法治政府有哪些特征建设法治政府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维护群众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各地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方面采取了许多举措,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也要看到,一些人对法治政府的理解还比较简单,致使法治政府建设在实践中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
这就要求我们从理论上进一步把握法治政府有哪些特征。
建设法治政府目标的提出,在我国经历了一个过程。
上世纪90年代,国务院提出了依法行政的要求,这是我国政府治理理念的一大进步。
2003年,国务院法制办召开的全国依法行政理论研讨会首次提出了法治政府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2004年国务院颁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经过十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从建设法治政府目标提出的过程看,法治政府中的“政府”是指狭义的政府,主要包括各级行政机关。
法治政府的内涵主要是指各级行政机关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在行政理念、行政体制、行政规范、行政决策、行政执法、行政监督等各个环节贯彻法治的原则。
建设法治政府,是基于行政权在我国政治架构中的重要地位和行政权易于扩张的特性,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行政管理水平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法治政府的内涵决定了法治政府必须是守法政府、民主政府和透明政府。
法治政府是守法政府。
法治,在逻辑起点和制度目的上均在于通过法律制约公权力。
因此,法治政府必然是在实体和程序上都严格遵守法律的守法政府。
守法政府的内涵包含两方面:一方面,它必须是有限政府。
有限政府的核心不在于权力的大小,而在于政府权力是受到法律严格限制的,其边界是确定的、明晰的,政府行使其权力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
当前,一些地方政府行使权力的边界不够明确和清晰,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政事不分,这些都不符合法治政府的要求。
另一方面,它应当是责任政府。
法治政府强调法律权威至上,政府违反法律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实现权力与责任的统一。
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相互关系引言法治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个法治国家,必然要建设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而这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本文旨在探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深入理解法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应有的地位。
一、法治国家的构建法治国家是指在国家管理和治理中,以法律为根据,以法律为基础,以法律为重要手段,实现国家治理的一种制度状态。
法治国家不仅是一个理念,更是一种现实的构建,需要依靠明确的法律制度和有效的法律机构来支撑运行。
法治国家的构建,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程,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法律制度、法律机构和法律运行体制。
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它由宪法、法律和其他行政规章组成,构成了国家法律框架的主体。
法律体系的健全与否直接决定了法治国家的程度和水平。
一个完善的法律体系不仅要有现代宪法和法律,还要与时俱进,及时进行修改和完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法律制度是法治国家的重要保障,它通过法律的制定、执行、解释和审查等环节,保障国家治理与运行的公正和合法。
法律制度要具有科学性、稳定性和可操作性,确保法律能够被有效地执行,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法律机构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支撑,它是指国家机关和司法机构对于法律的履行和执行。
法律机构需要具备权威性、独立性和公正性,才能为人民提供公平的司法保障,维护社会正义与法制秩序的基本要求。
法律运行体制是法治国家的重要途径,它是指国家管理和治理的运行机制与体制。
健全的法律运行体制需要依据法律,合理分工、相互制约,协调运行,实现国家治理的高效和公正。
二、法治政府的构建法治政府是法治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政府在行使权力、管理事务时,必须在法律的约束下执行,以保证权力行使的合法性、公正性和透明性。
法治政府的构建,是一个完善和推进法治国家的过程。
法治政府需要依靠法律进行行政管理和决策,在法律框架下处理和解决社会事务。
法治政府建设(主观题必背)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努力实现法治政府建设全面突破(一)核心论点1.法治政府建设是以全面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的法治政府为根本遵循,将政府行为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日益健全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它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为重要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更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
(二)原因、意义1.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都对法治政府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立足全局、着眼长远、补齐短板、开拓进取,推动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再上新台阶。
(三)怎么办1.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2.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切实解决制约法治政府建设的突出问题,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统筹推进,强化法治政府建设的整体推动、协同发展。
3.到2025 年,政府行为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日益健全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为到2035 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健全政府机构职能体系,推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怎么办)1.推进政府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
坚持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理顺部门职责关系统筹结合,厘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关系,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实行扁平化和网格化管理,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推动各级政府高效履职尽责。
2.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全面落实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推动政府管理依法进行,把更多行政资源从事前审批转到事中事后监管上来,完善与创新创造相适应的包容审慎监管方式。
法治政府知识点总结一、法治政府概念法治政府是指政府依法行使权力、受法律约束、依法负责的政府。
法治政府是现代政府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公民权利的保障和政府行为的规范的基础。
法治政府的基本原则包括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保障人权、公共参与和监督。
法治政府的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二、法治政府的基本原则1. 依法执政:政府必须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保证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2. 依法行政:政府在具体行政活动中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规范进行行使行政权力,保障行政活动的合法合理性。
3. 公正司法:政府必须保障司法机关的独立和公正,保障公民的诉讼权和申诉权。
4. 保障人权:政府必须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和自由权利,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5. 公共参与和监督:政府必须保障公众参与政府决策和行政活动,保障公众对政府的监督和批评权利。
三、法治政府的组成1. 立法机关:立法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一部分,主要职责是制定和修改法律,监督政府的行政活动。
2. 行政机关: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一部分,主要职责是执行法律,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利益。
3. 司法机关:司法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一部分,主要职责是审理案件,保障公民的诉讼权和申诉权。
4. 政治参与机构:政治参与机构是国家权力机关的一部分,主要职责是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参与政治权。
四、法治政府的机制1. 法律制定和修改机制:国家机关在立法过程中,必须依法进行程序和规范,保障法律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2. 行政行为机制:国家机关在行政活动中,必须依法行使行政权力,保障行政活动的合法和合理。
3. 司法审理机制:国家机关在司法活动中,必须依法保障公民的诉讼和申诉权利,保障公正司法。
4. 政治参与机制:国家机关必须保障公民的政治参与权利,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
五、法治政府的建设1. 法治宪政建设:国家机关必须依法依宪行使职权,依法依宪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914行政首长论坛 [收稿日期]2009-07-08 [作者简介]张穹,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副主任1法治政府建设是政府自身建设的根本张 穹(国务院法制办,北京100017)[中图分类号]D920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314(2009)04-0018-07 近年来,党中央多次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这是因为法治政府建设是政府自身建设的根本。
一、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标志 法治政府有四大标志:(一)政府的权力要限制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的原则运作的政府。
法治政府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把自身的权力自觉地限制在法律的范围内,严格依法办事,防止权力被滥用。
也就是说,法治政府不仅要求公民守法,更要求自己带头守法;而非法治政府只要求公民守法,自己可以不守法。
从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征来看,法治政府就是有限政府、有效政府、诚信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个人的关系基本理顺,政府职能转变基本到位;中央与地方、政府与部门的权限划分比较明确;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形成;行政权力与责任挂钩、与利益脱钩。
(二)政府的行政活动必须严格依法办事,政府的事务按法处理在法制方面:行政活动有法可依,制度建设反映客观规律并为大多数人所认同,法律、法规、规章明确具体、科学规范、切合实际;法律、法规、规章得到全面、正确实施,法制统一、政令畅通,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违法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制裁,经济社会秩序得到有效维护。
在机制方面:及时反映人民群众意愿、权利与责任真正统一的决策机制基本形成;高效、便捷、成本低廉的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基本建立,社会矛盾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行政监督机制基本完善,监督效能显著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强。
在观念方面: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观念和意识明显提高,对法律信仰和忠诚,尊重、崇尚、遵守法律的氛围基本形成。
(三)法治政府的政府行为必须合法、合理、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一是,合法行政。
就是要求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914行政首长论坛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
二是,合理行政。
就是要求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
要平等对待行政管理相对人,不偏私、不歧视。
行使自由裁量权应当符合法律目的,排除不相关因素的干扰;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应当必要、适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行政目的的,应当避免采用损害当事人权益的方式。
三是,程序正当。
就是要求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应当公开,注意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与行政管理相对人存在利害关系时,应当回避四是,高效便民。
就是要求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守法定时限,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五是,诚实守信。
就是要求行政机关公布的信息应当全面、准确、真实。
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因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撤回或者变更行政决定的,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并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因此而受到的财产损失依法予以补偿。
六是,权责统一。
就是要求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经济、社会和文化事务管理职责,要由法律、法规赋予其相应的执法手段。
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和责任的统一。
依法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
(四)建设法治政府是在依法推进政府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中形成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依法推进七项改革任务:一是,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主要内容包括:依法界定和规范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合理划分和依法规范各级行政机关的职能和权限,实现政府职责、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完善依法行政的财政保障机制;改革行政管理方式;推行政务信息公开。
二是,建立健全行政决策机制。
主要内容包括: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实行决策公开;建立健全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
三是,提高制度建设质量。
主要内容包括:制度建设要遵循并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紧密结合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决策;要按照条件成熟、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科学合理制定政府立法工作计划;改进政府立法工作方法,扩大政府立法工作的公众参与程度;积极探索对政府立法项目、尤其是经济立法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制度;建立和完善行政法规、规章修改、废止的工作制度和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定期清理制度。
四是,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加快行政程序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主要内容包括: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健全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议考核制和执法过错或者错案责任追究制。
五是,积极探索高效、便捷和成本低廉的防范、化解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机制。
主要内容包括:积极探索预防和解决社会矛盾的新路子;充分发挥调解在解决社会矛盾中的作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通过信访举报反映的问题。
六是,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强化对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914行政首长论坛行政行为的监督。
主要内容包括: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接受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行政机关实施的监督;加强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监督,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认真贯彻行政复议法,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完善并严格执行行政赔偿和补偿制度;创新层级监督机制,强化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加强审计、监察等专门监督;强化社会监督。
七是,不断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
主要内容包括:实行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加强培训,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建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制度,强化依法行政知识培训;建立和完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情况考核制度;积极营造全社会尊法守法、依法维权的良好环境。
二、建设法治政府必须构建富含现代法治内涵的利益协调机制、权利救济机制和权力监控机制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关键要形成三种机制:(一)利益协调机制———现代法治的融合手段现代法治是现代文明中的良法善治,其生成和发展必须有良好的“土壤”,这种良好的“土壤”便是开放、宽容、和谐的社会环境。
只有在开放、宽容、和谐的社会环境中,人的自由理性和自主意识才能得到充分的张扬,多元主体的自主活动,以及相互之间的平等竞争和良性互动,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而又和谐有序的社会生活画面,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得到了协调和统一,自由与秩序得到了协调和统一,包容、宽容、互动、合作成为人们生活的基本态度,这便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和谐社会,实际上就是理想的现代法治社会。
实现社会的融合与和谐有很多制约因素,其中最关键的是要有一个良好的利益协调机制。
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为本质的关系,所有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根源均存在于人们的利益关系之中。
在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中,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先天和后天的自然差别,也由于人们在获得利益上的机遇和条件的不同,社会的利益资源在人们之间的分布是极不平衡的,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重叠和冲突是无法避免的。
一方面,适当的利益分化和利益差别能够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并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另一方面,利益的过分悬殊甚至两极分化,就会严重地挫伤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并有可能引发社会冲突,甚至带来社会的动荡不安。
利益的范围十分广泛,有政治的、经济的,也有文化、教育方面的,在法律上表现为多种权利。
利益的平衡与协调,首先有赖于建立良好的宪法制度。
在利益的平衡与协调机制方面,宪法对不同社会主体之间利益的平衡与协调具有根本性,宪法所调整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及权力责任关系,实际上都是不同阶级、阶层、党派、利益集团之间以及公民与国家之间最重要的利益关系。
在宪政体制的总体框架之下,国家的法律和政府的政策对社会利益的动态平衡与协调带有全局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公共权力主体的政府,其最重要的职责,就是要通过自身的权力资源,协调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将社会利益的分化和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差别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并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比如说,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和宏观调控手段,来抑制社会利益的过度分化,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保护,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协调和宽容共存。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一方面,社会总体上是稳定、和谐的,为推进我国的法治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另一方面,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又很不平衡,利益分化加剧,贫富差距悬殊,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到广大群众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914行政首长论坛切身利益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
为此,党中央及时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并提出了一系列富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特别是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
这一战略决策的实施必将对我国法治文明的进步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考察是否建立良好的利益协调机制,有效抑制利益的过度分化,实现社会利益结构的动态平衡,促使所有社会成员各得其所、各安其位、相互包容、相得益彰、平等竞争、宽容共存,从而使整个社会融合成一个组织良好、能自我调节和发展的有机体,关键要考察基于这种利益平衡机制而形成的法律制度、法治环境是否最大限度地保障社会的有序和稳定,能否使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关系处在比较协调的状态,能否使社会秩序比较规范、公平正义得到保障、社会矛盾比较平缓、社会生活比较安定、,只有在这种深厚的社会“土壤”里,法治之树才能自由地生长壮大。
(二)权利救济机制———现代法治的信任体系在现代社会,受到损害的权利能否得到有效的救济,是检验公民权利真实性的重要标准,也是检验一个国家及其法律制度是否具有社会公信力的一块试金石。
法治的生长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推动,更离不开公民对法律的普遍尊重和自觉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