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安徽省部分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
- 格式:pdf
- 大小:260.29 KB
- 文档页数:4
安徽省级科研项目选题指南人文社科类:一、科学发展观研究1、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进展研究2、科学发展观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系研究3、科学发展观与以人为本研究4、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研究5、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实现安徽新跨越研究6、保持党的先进性与加强安徽基层党的建设研究二、安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1、“三农”问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2、安徽县域经济发展与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研究3、安徽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问题研究4、安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问题研究5、中部崛起与实现安徽跨越式发展的对策研究6、安徽奋力崛起的思路与对策研究7、安徽东向发展战略研究8、大长三角地区区域合作与发展问题研究9、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研究10、安徽民营企业的发展状况与趋势研究11、安徽招商引资分析和对策研究12、安徽产业集群发展与提升产业竞争力研究]13、安徽资本市场发展研究14、安徽投融资体系研究15、安徽淮河流域开发与综合治理研究16、提高安徽自主创新能力的理论和对策研究17、全民创业与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研究18、生态省建设和发展循环经济研究19、安徽旅游资源的布局与开发研究20、提高安徽对内对外开放能力问题研究三、安徽政治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研究1、地方政府管理创新和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研究2、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财政体制建设问题研究3、依法行政和建立法制政府问题研究4、完善地方政府重大经济社会事务决策程序研究5、安徽行政机关效能建设研究6、安徽政府信息资源问题研究7、安徽公务员通用能力研究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管理、社会稳定、利益协调等问题研究9、构建和谐安徽的思路与对策研究10、安徽群体性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和应对研究11、安徽农民工劳动权利保障问题研究12、安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13、安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问题研究14、安徽收入分配的现状和分配制度改革研究15、安徽“十一五”期间的就业问题研究16、安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17、安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法律问题研究18、安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问题研究19、区域发展与安徽高等教育改革研究四、安徽精神文明建设和历史文化研究1、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研究2、坚持科学历史观和正确改革观研究3、安徽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研究4、安徽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研究5、新时期社会舆论引导的特点和方式研究6、安徽崛起的精神动力研究7、安徽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研究8、安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9、网络文明和网络道德教育研究10、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机制创新研究11、安徽区域文化研究12、安徽地域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13、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与研究14、安徽历史名人研究15、当代安徽著名作家作品研究16、安徽方言研究自然科学类一、农业科学(一)植物生产科学1、作物优质、高产、抗逆、抗病虫害等种质资源发掘、创制、引进改良和选育的生物学基础及转基因研究2、作物优质、高产、抗逆、节肥和节水的生理生态基础及其调控原理研究3、集约化安全、优质、高效、设施农业技术基础4、农作物、特种经济作物、药用植物和野生植物资源利用基础研究5、林木和园林植物的新品种选育、森林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森林衰退及重要森林病虫害控制机理6、重大农业病虫草害发生流行规律及其生态调控机理研究(二)动物生产科学1、动物胚胎工程、基因工程及其相关的技术基础2、畜禽、水产品、蜂、蚕等优良品种的遗传基础与生理调控机理3、营养对畜禽和水产动物主要生产性能的调控作用及其机理4、畜禽、水产动物主要疫病的病原生物学、流行病学和诊断新技术5、新型兽药、新型疫苗的基础研究6、安徽地方优良品种遗传资源发掘、保存和改良(三)农产品贮运、加工与质量安全1、农产品贮运、保鲜机理与新技术的应用基础2、农产品功能成分提取分离、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新技术的应用基础3、农产品清洁生产、贮运、加工新技术应用基础及质量安全标准体系4、农产品主要污染物分析检测技术及控制、降解技术应用基础5、转基因农、畜、水产品的安全检测和风险评价(四)可持续发展农业1、区域性农、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生态农、林建设2、主要气候灾变规律与农业减灾技术体系3、重大农、林业有害生物的成灾规律与控制机理4、动植物检疫性病虫草害及外来入侵生物预防和控制机理5、农业废弃物处理新技术基础研究二、信息科学(一)微电子技术1、高性能、低功耗器件的设计方法2、可重构硬件系统的设计方法与实现技术3、不同频率功率器件关键技术4、嵌入式技术与应用5、集成电路设计与多芯片模块立体封装技术6、新型电子器件和微机电系统(二)光电技术1、光信息处理与全光逻辑器件2、全光波长变换技术3、光子晶体理论及应用4、量子光学理论、器件及应用5、新型平板显示材料与器件6、新激光介质材料、新型激光器与激光技术应用(三)信息获取与信息处理1、新型传感器件、传感器网络及系统集成技术2、仿生感知机理及其实现技术3、生物信号检测与生物信息系统4、信息融合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5、异构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获取6、3S(RS,GIS,GPS)技术及应用7、超高速信号采集与处理技术(四)信息网络与通信1、网络应用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2、信息安全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3、电磁波发射、传播和耦合特性及应用4、未来移动通信平台、异构网络协同工作方式及其移动网络重构方法与技术5、光子网格与超高速光传输系统6、量子通信理论与实现7、新型信源、信道编解码理论与技术8、多、流媒体的统一表示、分析以及处理(五)计算机科学技术1、认知科学、机器学习及智能信息处理2、数据挖掘、信息检索与决策支撑系统3、软件的基础理论、基础软件与工程4、高效、并行或可扩展的计算机体系结构5、新型的人机交互系统6、计算机视觉与图形学7、高性能科学计算与算法研究8、生物信息处理与计算、移动计算、量子计算理论(六)自动化技术1、控制理论与控制系统中的关键技术2、电力电子功率变换、电力传动和电力系统控制3、复杂系统建模方法与应用4、大型工程系统的仿真、评估与优化设计5、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的新理论与新方法6、仿生机器人优化实现及智能机器关键技术三、生物与医药(一)基础医学1、脑和神经系统(包括特定的功能区域及细胞群)的发育、退变、再生与修复以及与疾病的关系2、避孕和人工辅助生殖的应用基础研究3、重大疾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相关的基础研究4、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参与的信号传导网络5、新的功能基因及其与疾病/健康的关系6、安徽省重要疾病遗传资源及利用研究7、细胞离子通道与相关疾病的研究(二)临床医学1、重大传染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致病基因克隆定位与功能以及诊断治疗的研究2、大器官移植和细胞移植、干细胞诱导分化和应用基础研究3、微创治疗与介入治疗4、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的产前诊断和优生优育的应用基础研究5、创伤修复或/和组织缺损修复的研究6、重要常见病多发病影像诊断与微创医学相关结构的虚拟重建(三)预防医学1、环境因素(水、空气、土壤、环境噪音以及光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机制研究2、膳食营养、功能食品以及食品安全3、重大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性疾病以及职业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研究4、心理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控制研究5、重要的慢性非传染病和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病因学和预防的研究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与应急机制研究(四)药物与药理学1、治疗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肝病、自身免疫病、糖尿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的创新药物2、新型给药系统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3、药物设计新思路及药物分析新方法4、实验动物模型构建5、创新药物的药动学特征和机制研究6、新型药物制剂关键技术研究(五)中医药学1、中医学基础理论研究2、中医药(针灸)和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3、中药资源研究4、中药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新药应用基础5、新型中药复方(六)宏观生物学1、动、植物系统发育、分类与进化2、微生物分类、重要微生物的筛选与利用3、我省重要生物资源和特有生物资源的调查、评价、开发与利用4、珍稀濒危物种的致濒机制与保护对策5、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遗传多样性和稳定性评价6、重大建设工程对生态的影响以及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七)微观生物学1、生长发育、细胞增殖、衰老和凋亡的调控机理2、基因操作、重要功能基因的发现及其结构与进化3、蛋白质组学研究、空间结构和功能预测与分子设计4、功能基因(组)及其表达产物的高通量分析、鉴定和筛选5、神经信息的传递、加工、整合及调控(八)生物工程与技术1、重要功能基因的表达调控、开发及应用2、新型表达载体构建及改造3、具有应用前景的新型工程菌的选育、改造和发酵工程4、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应用基础研究5、生物产品新型高效的分离、纯化方法研究四、工程与材料(一)机械工程1、新型机构及新型传动2、光机电一体化装置的应用基础3、零件成型、加工的新理论与新方法4、数字化设计与先进制造5、仪器仪表及机械测试理论与方法6、极限条件下装备及制造技术7、汽车及其制造工艺的理论与技术(二)工程热物理及能源利用1、节能、贮能新方法和新技术2、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等利用原理与方法3、能源材料及技术基础4、低温与制冷技术基础5、热能技术的基础问题(三)化学工程1、化学工程基础理论及方法2、化工产品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3、新型工业催化工程及动力学4、传递及分离工程新技术的应用基础5、新型煤化工的应用技术(四)冶金与矿业工程1、冶金过程的新技术与应用基础2、冶金与矿业工程的数学模拟和计算机仿真3、冶金与矿业产品洁净生产与废弃物回收利用技术4、深部矿山井巷掘进、支护及深井开采新技术5、矿山重大灾害事故的防治理论与技术6、大型矿井通风系统与可靠性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7、井下安全检测与信息处理关键技术(五)土木工程与建筑学科1、特殊施工方法的关键技术2、岩土与结构物的相互作用3、土木结构的防灾减灾与安全工程技术4、土木结构的理论与技术5、建筑学与城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6、新型建筑材料与建筑节能新技术(六)金属材料1、金属结构材料组织、结构与性能2、新型金属功能材料3、金属基复合材料4、金属材料表面改性5、金属材料的腐蚀、磨损问题(七)无机非金属材料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2、新型无机非金属功能材料3、无机-有机杂化材料4、陶瓷基复合材料5、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新技术、新工艺(八)高分子材料1、高分子材料合成新方法和新技术2、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3、环境友好可降解高分子材料4、功能高分子材料制备方法和技术5、特种纤维、新型纤维和纺织面料的加工与应用(九)纳米材料1、纳米粉体的制备、改性与应用2、无机非金属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新方法和新技术3、半导体、金属纳米材料组装体系及应用4、高分子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新方法和新技术5、纳米材料在能源、环境和安全中的应用基础五、资源与环境(一)资源的开发与综合利用1、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与勘查技术2、矿产资源及伴生资源的开采、深加工及综合利用3、水资源优化调度和工、农业节水技术4、旅游资源、土地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二)生态保护1、湿地生态系统调查、保护与利用2、森林生态系统建设3、城镇生态系统构建与优化4、典型水域生态系统的修复理论与技术5、矿区生态系统建设与优化(三)环境污染控制1、污染物及其环境污染过程分析的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技术2、废水处理新技术和再利用3、饮用水水质安全与保障技术4、大气污染和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和原理5、固体废弃物处置新技术及资源化原理6、环境质量检测与监控(四)防灾减灾1、地质灾害防治与建筑物防震减灾2、干旱、洪涝灾害成因、监测及减灾技术基础3、火灾机理研究及防治技术4、劳动安全与重大工业事故预防控制5、交通安全、城市公共安全预防与控制6、特种设备的监测和寿命评估六、基础与管理(一)数学1、数学应用理论研究2、数理统计及其应用3、计算数学、数学模型、数值分析及其应用4、非线性数学及其应用5、数学的交叉学科与边缘学科(二)物理1、凝聚态物理2、原子、分子的结构与光谱3、原子核结构与多体理论4、现代光学及应用(三)化学1、生物物理有机化学2、功能高分子和超分子化学3、环境与绿色化学4、组合与合成化学5、化学信息学和计算化学(四)管理科学1、决策理论与决策支持系统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3、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4、宏观经济与科技管理5、管理科学在农业、服务业、医疗卫生等行业的基础应用研究6、生产运作管理、质量管理与质量工程。
淮南地势分析报告1. 引言淮南市位于中国安徽省中部,地处淮河流域,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资源的地方。
本报告旨在对淮南地势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地形特点和地势状况。
2. 地理位置及地势特点淮南地处江淮平原南部,北纬32°58′~33°40′,东经116°52′~117°27′。
地势相对平坦,整体呈南北狭长形状。
淮河从淮南市境内穿过,成为该地区的主要河流。
淮河的流经使得淮南地区形成了丰富的水资源。
3. 地质构造淮南市地处淮河中下游地区,地质构造主要由华北平原和邳淮河平原构成。
华北平原是一个古老的地质构造,形成了平坦的地势。
邳淮河平原则是当前正在形成的地质构造,其地势相对较低,容易积水。
4. 淮南地势类型根据淮南地区的地势特点,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几类: - 平原:淮南市大部分地区属于平原地带,地势相对较低,地势平坦,适宜农业发展。
- 丘陵:淮南市东南部部分地区有丘陵地带,地势稍高,多呈东西走向。
- 河流:淮南市境内有淮河穿过,河流地带地势相对较低,容易积水。
5. 地势对淮南的影响淮南地势对该地区的发展和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 - 农业发展:淮南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种植。
农业是淮南地区的重要产业之一,地势条件为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 水资源利用:淮河作为淮南地区的主要河流,地势低洼使得该地区有丰富的水资源,可供农业灌溉和城市供水等多种用途。
- 交通运输:淮南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公路、铁路和河运等交通方式可以更加顺利地连接淮南与周边地区。
6. 地势对淮南的挑战由于淮南地势特点的存在,也给该地区带来了一些挑战: - 水资源管理:淮南地势低洼,容易受到洪涝灾害的影响。
因此,对于水资源的合理管理和防洪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 土地利用:由于淮南地势平坦,土地资源相对有限,土地利用要更加合理规划,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经济发展需要。
- 环境保护:淮南地势低洼,环境问题更加凸显。
2 2 1110空间均衡 高效安全 为淮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淮河流域水资源配置与调度现状及展望王 艳 杨 运 和 刚(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 蚌埠 233001)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矿产基地和制造业基地,但流域水资源不足、开发利用难度大,且其分布与土地资源、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进一步推进水资源优化配置、科学调度,为淮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资源安全保障十分重要。
1 淮河流域水资源配置与调度工作成效1.1水资源配置体系基本形成通过在山丘区建设调蓄工程,平原地区分级蓄水、沿河提水,实施跨流域和区域调水,逐步建立起以淮河为主轴,以南水北调东线、南水北调中线、苏北引江、引江济淮为纽带,以区域内自然河流、人工河道、湖泊洼地为补充的水资源配置体系。
目前,流域内已建成水库6300余座,塘坝约40万座,引提水工程约8.2万处,规模以上机电井约144万眼,水库、塘坝、水闸工程和机井星罗棋布,形成“一横多点”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体系。
同时,南水北调东线一期、中线一期、引江济淮、苏北引江等工程的建设,形成“四纵”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格局。
1.2供用水保障能力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流域内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提升水资源安全保障能力,目前各类供水工程设计年供水能力达995亿m 3,较1980年增长223亿m 3,2018年淮河流域总用水量549亿m 3,较1980年增长116亿m 3。
同时,积极推进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节约用水,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显著提升,2018年淮河流域万元GDP 用水量64.80m 3,较2005年下降78.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3.38m 3,较2005年下降83.7%;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0.52~0.64,亩均用水量243.24m 3,较2005年下降7.3%。
1.3水资源管理控制指标体系不断完善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流域内建成覆盖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域的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流域内各省用水总量增长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分析contents •引言•安徽省区域创新能力总体评价•创新能力细分指标分析•安徽省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升安徽省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结论与展望目录定义安徽省区域创新能力指的是安徽省内各个地区在科技、经济、社会等领域中,通过创新活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产业升级和提升经济竞争力的能力。
意义区域创新能力是现代区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对于促进安徽省的经济转型、增强地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安徽省区域创新能力的定义与意义•目的:通过全面、客观地评价安徽省区域创新能力,了解各地区创新能力的现状与特点,识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推动安徽省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评价与分析的目的数据来源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安徽省统计局、科技厅等政府部门的公开数据,以及各类学术研究报告和调查问卷。
研究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统计分析、比较分析等,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安徽省的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数近年来呈现稳步上升趋势。
对比分析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安徽省的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数位居前列,显示出较强的区域创新能力。
数据统计创新能力综合指数VS创新能力排名与比较全国排名在全国各省份中,安徽省的区域创新能力排名逐年提升,显示出安徽省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强劲势头。
比较分析与周边省份相比,安徽省在区域创新能力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优势分析•产业基础:安徽省拥有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实力,为区域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科研实力:安徽省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高校,科研实力雄厚,为区域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和技术支持。
不足分析•人才流失:尽管安徽省拥有较强的科研实力,但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一些优秀科研人才流向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影响了安徽省的区域创新能力提升。
“特色产业+旅游”助推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是指基于淮河流域地理环境的优势和资源禀赋,致力于发展现代农业、生态旅游、生态环保等产业,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
近年来,我国淮河流域地区正积极探索“特色产业+旅游”的发展路径,将产业和旅游相结合,助推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
一、特色产业是淮河生态经济带的重要支撑特色产业是淮河生态经济带的重要支撑,而农业、生态旅游、生态环保等产业又是该地区的特色产业。
淮河流域地区的农业资源丰富,包括水稻、小麦、棉花、果树、渔业等,形成了区域性的农业产业链。
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良好,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适宜开展生态旅游业。
淮河流域地区也面临着生态环保的重大挑战,因此有望发展生态环保产业。
一方面,淮河生态经济带可以充分挖掘当地的特色产业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附加值,增强地区经济的发展活力和竞争力。
特色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当地居民就业,改善农民收入,提升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
特色产业的发展也可以有效保护和修复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旅游产业是淮河生态经济带的重要支撑,尤其是生态旅游产业。
淮河流域地区的自然风光独特,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遗产,如古老的运河、丰富的湿地生态、多样的民俗文化等,深受游客喜爱。
近年来,这一地区的生态旅游业发展迅速,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生态旅游是该地区的旅游特色之一。
通过挖掘和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开展生态旅游产品和项目,如湿地公园、生态农庄、田园风光区等,可以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度假、娱乐和体验,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
淮河生态经济带还可以发展农业旅游和乡村旅游。
在挖掘和利用当地的农业资源和乡村文化的基础上,开展农家乐、情趣园、亲子游等项目,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种回归自然、放松心情的休闲方式。
这不仅可以带动当地农民的增收致富,还可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下安徽省县域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付则晨
【期刊名称】《山西农经》
【年(卷),期】2024()5
【摘要】当前,安徽省在城乡融合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县城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滞后、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等问题仍是制约安徽省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
通过分析安徽省县域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成效和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县域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等建议,为安徽省县域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以期激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动能。
【总页数】5页(P42-45)
【作者】付则晨
【作者单位】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7;F299.27
【相关文献】
1.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日照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2.乡村振兴视域下县域城乡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3.全面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县域城乡
融合发展路径研究与讨论4.乡村振兴视角下县域城乡融合发展路径研究5.乡村振兴战略下县域城乡融合发展路径研究——以江淮分水岭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安徽宿州分析报告1. 引言安徽宿州位于中国东部,地处淮河中下游、长江三角洲南缘,是中国华东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
本文将对宿州市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人口分布、旅游资源等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特点和潜力。
2. 地理位置宿州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3°38′-34°17′,东经116°43′-118°12′,总面积约为5,656平方公里。
宿州市地势东高西低,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带。
宿州市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处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内陆腹地的交汇处,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3. 经济发展宿州市是安徽省的重要经济支柱,也是华东地区的一个重要经济中心。
宿州市的经济以工业为主导,涵盖了冶金、化工、建材、机械、纺织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宿州市加大了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积极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4. 人口分布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宿州市的常住人口约为300万人。
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宿州市区及其周边地区,其中包括砀山县、灵璧县、泗县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宿州市的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挑战和需求。
5. 旅游资源宿州市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具有很大的旅游开发潜力。
其中,宿州的老城区保留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具有独特的历史韵味。
此外,宿州市还拥有多个自然景区,如灵璧石窟、宿州黄梅戏博物馆等。
这些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为宿州市的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6. 环境保护宿州市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致力于打造绿色、生态的城市环境。
近年来,宿州市加大了对环境污染治理和资源节约利用的力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宿州市政府还积极推动低碳发展,提倡绿色出行,鼓励企业实施清洁生产,以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7. 结论综上所述,安徽宿州市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人口分布合理,旅游资源丰富,环境保护工作得到了重视和推动。
安徽省各市经济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09数学应用数学(1)王秀秀0907021006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
但由于历史、地理以及国家政策导向等原因,地区间的经济水平差异显著。
这不仅体现在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差异,不同省或自治区之间的差异,还体现在同一个省份不同地市间的差异。
做好这些差异经济体的分类,有利于经济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利于区域间的合作和优势互补。
本文通过选取安徽省16个地市的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的经济指标,对处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各个地市进行聚类分析,从而将江苏省划分为三个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经济区域,结果供有关决策部门参考。
一、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但同时经济发展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障碍。
地区发展不平衡就是众多问题中的一个。
发达城市都集中东部地区,广大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长期处在不发达状态。
地区发展的失衡使得我国经济难以取得全面的发展,造成的后果是我国经济总量和总体发展速度十分显著,但人均水平长期徘徊在世界的中下层次,大多数人口难以享受到改革的成果。
另外,地区发展的失衡使得人口过度迅速地向少数发达城市集中,已经造成这些城市处于负荷运作,给这些城市的治安、环境和居住条件等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给城市居住和生活水平造成严重的影响。
也由于地区之间发展的失衡,使得各地区之间的经济难以形成一个顺畅的经济链,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经济发展循环体。
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首要的问题是对全国范围内,各省市范围内的经济体进行分类,正确划分发达经济体和不发达经济体,进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经济政策。
本文对2011年安徽省的16个地市的国民经济进行了聚类分析,试探讨依据本文选取的若干主要经济指标进行的分类是否与传统上将安徽省划为四部分是否一致。
结果供有关决策部门参考。
二、数据分析基于搜集到的统计资料,为了得出2011年安徽省的16个地市的国民经济分布规律,在众多衡量经济水平的指标中我们将采用下列指标:x:地区生产总值(亿元)1x:工业增加值(亿元)2x:全部财政收入(亿元)3x:地方财政收入(亿元)4x: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5x:各市固定资产投资(亿元)6x:房地产投资(亿元)7x:全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亿元)8x:全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亿元)9下面的表格是2011年安徽省各市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值。
皖北及沿淮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童琦随着皖江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皖北及沿淮地区经济已呈现明显落后的态势.皖北及沿淮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相对与安徽省较为缓慢,GDP总量仅占安徽省的三分之一.皖北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较多,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郡县治, 天下安”, 科学分析当前皖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其跨越式发展,对促进全省经济的快速崛起,对实现富民强省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主要现状一发展滞后.2010年皖江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上升至70%,相反皖北地区GDP占全省比重呈下降趋势.皖北地区共有9个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贫困人口占全省的40%以上.从经济效益看,皖北地区县级财政收入年均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省十强县皖北只有沿淮的凤台县,大部分县级财政运转困难.在经济投入看,皖北地区县内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不大.虽然,皖北地区的固定资产投入有所增加,但相对于皖北地区亟待加强的基础设施建设,亟待提升的产业结构层次,亟待增强的发展后劲,以及亟待尽快缩小发展差距的客观需要,其投资力度不够、能力不强、规模偏小的矛盾显得十分突出.二优势明显.一是能源矿产资源优势明显.皖北地区的一些县区拥有煤、磷、铁、铜等矿产资源,尤以煤最为丰富.据有关资料,皖北的煤炭资源储量占到全省的98%,工业储量为华东之首.霍邱的铁矿资源华东第一,全国第五.在资源短缺、经济增长对能源需求增大的背景下,这些资源优势为皖北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农产品资源丰富.皖北地区农产品种类多、产量大,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和肉类生产基地,一批特色农产品远近闻名.以粮食产量为例,皖北地区粮食产量占全省的比重由2003年的39%上升到2010年为68%,成为安徽乃至全国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三是产业优势日趋明显.皖北地区煤炭、钢铁、电力、药材、烟草、酿酒等行业在全省历来占有重要地位,省里支持皖北发展和“861”行动计划的实施又带动了该区原材料、能源、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的发展.四是低劳动力成本优势.皖北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为创造低交易成本、低生产成本、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二、存在问题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多方面原因,皖北地区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发展基础薄弱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1、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一是农业结构低级化.种植业仍占主体, 2010年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占50%以上;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较低,多数农产品是原形出售或经过初加工出售,深加工、精加工的比例很小.二是工业结构传统化.资源性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偏高,而科技含量较高的增加值比重偏低.“药切成片,粮磨成面”、“挖煤卖煤,发电卖电”的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三是第三产业初级化.大部分县区生活性服务业档次低,生产性服务业起步晚.2、内在经济活力不足.皖北地区县城创业氛围不浓,发展动力不强,内在活力不足,集中表现在反映人民群众创业总体水平的非公经济发展滞后.一是县域投资面临困境.皖北地区受多种因素影响社会投资总额较少.二是县域工业发展水平低.目前县域工业中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大众产品多,名牌产品少.三是县域消费市场低迷,尤其今年以来受物价等因素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较慢.3、生产要素制约明显.一是资金缺乏.皖北地区存贷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多个百分点,本地资金被大量抽走,资金向优势地区和行业集中的趋势日益明显.二是随着国家加大对代款、土地等调控,皖北发展面临土地、劳力趋紧的挑战.三是水资源短缺.全国水资源人均2200立方,皖北三市不足1000立方,而发展具有皖北资源优势却又是耗水量大的煤电和煤化工产业,水资源严重短缺.4、政策效应有待加强.一是随着新形势发展,出台的政策已不能满足皖北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财政、土地、科技、人才等政策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二是部分政策对皖北地区尤其县一级缺乏分类指导标准.三是皖北县域财力不足,对需要配套的资金普遍难以到位,影响了项目的实施.四是政策部分过于原则,没有细化为相关部门的操作性文件,在具体实施中难以完全到位.5、外部资本流入受阻.从省内看,沿江城市带已成为产业转移的强势吸纳区.2010年皖北三市利用省外资金总额为620亿元,不及芜湖一市利用省外资的总量.从省外看,邻近的苏北地区对皖北产业承接形成强烈阻遏,沿江城市带和苏北正对皖北形成合围之势,“屏障”和“过滤”效应日渐明显.三、推进皖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根据这次研讨班的学习和思考,参照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案例,我认为皖北地区县域经济应从以下几方面发力.1、以现存优势资源为依托,开展错位竞争,打造特色产业.在皖北县域经济中,由于各县所处地理环境、自然和资源禀赋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比较优势千差万别,有的县矿产资源储量较大,有的县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有的县劳力资源丰富,因此在经济发展上不能强求一致,关键要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通过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确立主导产业,实行重点开发,在资源优势中培育地方特色,在传统产品中筛选优势品牌,打造独具特色的战略产业和名牌产品,发展一县一业、一乡一品,坚持一业为主,多元互补.霍邱县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坚持“以资源兴产业,以产业促发展”,着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当前一个时期,重点抓好三大产业:一是启动千亿元钢铁产业.今年底力争达到百亿元产值,随着铁矿采选企业全面达产达效和一批深加工项目建成投产,到“十二五”末力争实现钢铁产业产值500亿元目标.二是依托雨润集团新上深加工项目和劲宇营养米、享禾米乳及蛋白饮料生产等项目,进一步延伸产业链,确保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产值超过300亿元.三是做大柳编产业.对柳编产业进行深度谋划,充分扩张发展空间,带动就业,增加出口.2、以区域经济合作为支点,加强东引西联,扩大对外开放.资金是制约皖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要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东引西联”,扩大民间投资.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要抢占“地利”先机,重点发展农业产业开发、能源、重要原材料生产的建设项目.同时要注意综合利用资源、防治环境污染、节能降耗和提高产品档次,力求走出一条县域新型工业化的道路.霍邱县在“十二五”时期注重外向型经济发展.一是推进大招商,实行招商引资项目预审制,严格兑现奖惩,成功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今年上半年实现境内引资亿元,同比增长%,其中工业引资41亿元.二是做强大企业.实行县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一线调研指导,一线帮助解决问题,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年底规模工业企业发展到90家,其中亿元企业46家、10亿元企业6家、50亿元企业1家,纳税超千万元工业企业20家.三是多争大项目.调整充实12个项目谋划小组,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支持皖北和沿淮三市七县发展的21号和16号文件任务逐项分解到具体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四是建好大平台.深入开展园区建设竞赛年活动,县财政拿出1000万元以奖代补, “三区两园”建成区面积达30平方公里.3、以转移农村劳力为突破口,加快城镇建设,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只有减少农民,才能把农民问题解决了.皖北地区县域转移农村剩余劳力应坚持“标本兼治”的方针.“治标”就是组织好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好农民经济生活来源.“治本”就是加大城镇化建设力度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要做好县城和中心城镇的规划与建设,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等方式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增强城镇综合服务功能,积极引导农民进镇入区,发挥小城镇地域性经济、文化、商贸中心作用.霍邱县近年来坚持做大城镇规模,完成城区规划修编,到2030年把县城规划建设为50平方公里、50万人的新兴城市,远景目标为100平方公里、100万人的现代化新城,实现20%人在农村,30%在集镇,50%在县城.4、以加大扶持为重点,配套相关政策,有效开展结对合作.省委省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皖北县区的扶持力度.一要制定加快皖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找准位置,明确目标和重点,着力培育一批中小城市,完善皖北地区城镇体系.二要进一步支持园区建设,把园区建成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载体.考虑到皖北市县工业园区起步晚、扩张快以及财政困难的实际情况,应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加省对市县工业园区的补助规模.对于在皖北地区落户的重点工业项目,省里可考虑统筹调配土地、环境容量指标予以支持.三要突出支持金融业的发展.四要加强结对合作工作.进一步拓展市与县结对合作的领域,借鉴安徽与央企对接的经验,探索结对合作的模式.五是支持办好一切有利县域经济发展的社会事务.一方面要加强县域各类教育,发展义务教育,扩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力技能;加强与县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合作,推进科研开发、人才培训、技术推广和信息服务.另一方面要加大医疗卫生、文化事业等民生工程建设,对财力较弱的县区给予一定补助.推动县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2020.12河水利委员会负责各流域水量统一调度,以水量分配方案为基础,组织制定水量调度方案,并按照水文情势预估,科学制定年度水量调度计划。
为保障水量调度工作顺利开展,应加强重要工程的调度运行管理,有效控制断面下泄水量。
同时应加强水文预报、调度模型等水量调度关键问题研究,提高水量调度科技支撑能力和科学水平。
6.2 加强水量监测与信息共享水量分配主要控制断面是监控管理水量分配实施情况的节点,断面年下泄水量、生态基流是落实水量分配方案的约束性指标。
为将水量分配方案落到实处,应加快推进流域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完善流域水资源监测体系,要建立水资源监测台账,监测数据应及时录入国家水资源监控系统,实现水量监测信息共享。
6.3 严格取用水监管和监督考核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严格取水许可审批管理,流域内批准的取水许可总量不得超过本流域的分配水量指标。
各省人民政府要将水量分配方案实施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作为全面推行“河长制”和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明确责任,加强管理,完善措施,将水量分配方案确定的任务层层分解落实。
6.4 实施水量分配方案后评估为总结水量分配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要开展水量分配方案后评估工作。
从实施目标、制度建设等情况科学评估水量分配方案的实施效果,及时发现和解决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施、管理等方面的建议,根据评估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水量分配方案■淮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与承载状况评价梅 梅 刘 琦 詹同涛(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合肥 230601)1 引言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在满足合理的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来水情况、工况条件、用水需求等因素,水资源承载经济社会的最大负荷。
根据这一定义,水资源承载能力主要包括水量、水质2个要素:水量要素,指在保障合理生态用水的前提下,允许经济社会取用的最大水量;水质要素,指在满足水域使用功能水质要求的前提下,允许进入河湖水域的最大污染物负荷量。
2 2 11144 结语本文从水资源承载能力出发,以可操作、可度量、可监测等原则,选取用水总量指标、浅层地下水开采量指标、深层承压水开采量指标,并分解到县域,构建淮河流域各县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控制指标体系,制定了控制指标评价标准,提出了水资源调控措施建议。
县域水资源承载力控制指标体系,不仅可以指导合理利用区域水资源,更能促进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指标概念明确清晰,有利于数据的收集,便于县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定量化研究,对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制定的淮河流域各县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控制指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很好地反映水资源禀赋条件、水利工程供水能力等承载潜力因素,未来需进一步选取淮河流域重点县域进行调研,搜集区域水资源禀赋条件、开发利用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等相关资料,评估水资源承载能力控制指标的合理性;需加快推进淮河流域重要跨省河湖水量分配方案编制工作,贯彻落实“以水而定,量水而行”,科学调配水资源,不断优化配置和调度格局■浅谈涡河流域水资源系统及配置网络概化吴 漩1 王敬磊1 刘开磊2 陈竹青2(1.安徽淮河水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蚌埠 233000 2.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信息中心)蚌埠 233000)1 引言水资源系统是指处在一定范围或环境下,为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目标,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若干水资源工程单元和管理技术单元所组成的有机体,即以水为主体构成的一种特定系统。
流域水资源系统涉及水系、水资源、水利工程、用水单元等多类型对象。
以单个流域为主体,进行流域水资源系统概化,建立水资源配置网络图,是开展水量调度模型构建的重要基础工作。
本文以涡河流域为例,浅谈水资源系统要素概化、计算单元划分、构建水资源配置网络技术要点,以期为其他流域水资源系统及配置网络概化提供参考依据。
2 水资源系统要素概化2.1用户类型概化流域内用水部门包括城市生活、工业、农村人畜、发电、灌溉、航运、环境等,数量多且类型繁杂。
1导言“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 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哈默和普拉哈拉德运用于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基本概念,指企业所具有的开发独特产品、独特技术以及独特营销的能力,同时还包括企业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及经营理念。
我国现阶段的县域经济,是处于基层行政主体视野下市场竞争、绩效考评的基本单元,其竞争力的强弱决定县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活力和可持续性。
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但其核心竞争力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类似,是一个经济单位整体实力的体现,是反映县域经济发展最关键的指标。
本文将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定义为县域范围内的资源、产业、技术、管理模式等方面优质禀赋的融合,在特定时段内一项或多项产业相对于其他县域具有明显的优势,且该产业在县域内部占据优势,具备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能力。
国内对县域经济的研究大量地运用了实证分析方法。
张红梅、沈山等(2005运用主成分分析了江苏省各市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汪燕敏(2006摘要:提升核心竞争力是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强县富民”战略的关键所在。
通过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方法对安徽61个县(市的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核心竞争力综合得分排名和各分项得分排名。
结果表明安徽各县(市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存在一定差异,但是整体差异度不高,并结合分析结果提出提升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实证分析;综合评价安徽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实证分析刘丽萍Empirical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County Economic Core Competence inAnhui ProvinceLiu LipingAbstract:Promoting the core competence is a keystone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county economy and achieving strong county-rich civilian strategy object.County economic core competences of Anhui 61counties (citiesare empirically analyzed and the composite score ranking and the various sub -scores ranking are derived with the methods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after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build.The results show that a fewcounties ′(citiescore competence have significant differcence to the o thercounties ′(citiesbut as a whole the difference is not high in Anhui province.Some proposals on enhancing the core competene of Anhui county economy are put forward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Keywords:County Economy ,Core Competence ,EmpiricalAnalysi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作者简介:刘丽萍,1977年生,安徽天长人,硕士,安徽工业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农村经济与金融。
(一)工业增长率和波动轨迹(二)工业增长波动幅度6、区域竞争力 聂震席著区域竞争力指标体系(一)世界经济形势(二)国内经济形势一、经济运行的态势和特点(一)经济发展的环境(二)经济发展的机遇二、经济发展的环境和机遇经济形势分析三、经济增长的波动与相邻区域的横向比较四、经济发展横向比较(一)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二)“非典”对经济的影响(一)宏观调控(二)改革六、宏观调控和改革工业化进程国内环境工业化推进措施工业化与相邻区域的横向比较四、经济发展横向比较五、重大突发事件对经济的影响生产要素投入产出水平财务效益研究开发投入专利申请科研论文投入产出比科技合作技术转移外国直接投资企业研究开发投入设计能力制造和生产能力新产品产值创新基础设施市场环境劳动者素质金融环境创业水平宏观经济综合指标产业结构产业国际竞争力居民收入水平就业综合指标经济科教开放城镇化环境发展资产营运状况负债水平和偿债能力发展潜力企业国际竞争力企业服务能力企业竞争力财务效益经济发展战略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三农”问题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创新的经济绩效科技创新次/天)主编速度(%)国比重(%)长速度(%)出比重(%)额(亿美元)占全国比重(%)率(%)政收入比重(%)配收入(元)消费倾向(%)消费倾向(%)世界经济增长主要国家和地区GDP增长速度经济运行特点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宏观经济发展特点1 国际经济环境2 国内的总体经济环境3 国内的具体经济环境1 经济结构调整2 经济发展高峰3 科学发展观4 改革带来的机遇1 经济总量与人均占有量比较2 地方财政收入比较3 居民人均收入比较3 居民人均收入比较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较5 外商直接投资比较6 对外出口的比较经济体制改革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劳动力利用水平生产设备利用水平原材料、能源利用水平产品质量水平产品经营水平经营效益社会效益负债水平偿债能力经济增长率财政环境和货币环境融资环境价格环境外贸环境就业环境失业率、劳动力供给数量、需求数量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地区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重财政收入总量财政收入增幅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投资额与增幅投资额即增幅出口额及增幅农村改革国企改革金融体制改革财政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市场体系建设就业政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社会救助体系政府机构改革政府职能变革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和方法政风建设人均收入地区生产总值结构就业结构三大产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城市化水平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文教科学卫生及事业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居民消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政府消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出口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进口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初中毕业升学率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产权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市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信息产业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完善信息系统,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装备水平设备利用率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每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优等品率合格品率产品综合质量系数市场销售率市场占有率销售利润率资金利税率销售合同履约率环境保护指数企业污染实际排放量/国家规定排放量资金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资产负债率所有者权益与负债比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增长率技术开发贡献率技术开发费用率先进设备装备率价格消化能力原材料涨价格/总成本降低额政策环境消化能力因政策环境变化增加的负担/总成本降低额职工技术水平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产品成本售价比产品出口增长率满意率社会贡献率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和物流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个具体的指标.共140个国家或地区,得分越低说明这十国家越稳定7个国家,得分越低说明这个国家越稳定的可能性,甚至被违宪或暴力活动推翻的可能性。
树立底线思维强化水资源“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刚性约束顾洪【期刊名称】《中国水利》【年(卷),期】2016(000)013【总页数】2页(P12-13)【作者】顾洪【作者单位】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正文语种】中文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战略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控制性要素。
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是进一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和严格保护,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硬措施。
淮河流域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
淮河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799亿m3,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3%,人均、亩均水资源量大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1/4。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局部地区缺水严重、水资源过度开发、超计划取用水,超出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
随着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淮河流域用水总量日益增加,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
近20年来,流域水资源总量呈减少趋势,使原已十分紧张的水资源供需形势更加严峻。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严格控制水资源消耗总量,实现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随着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技术创新和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水资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用水效率和效益总体上仍然不高且地区差异较大,用水方式粗放、用水浪费等问题依然突出。
在工业用水方面,水的重复利用率偏低,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几倍;在农业用水方面,渠系完好率低,工程配套差,水的利用效率不高,灌溉水利用有效系数较低;在生活用水方面,节水器具采用率偏低。
因此,必须大力推进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进一步提高用水效率,加强用水定额管理,严格控制水资源消耗强度。
水资源消耗管控是战略性资源消耗管控的一部分,包括水资源消耗总量控制和水资源消耗强度控制两个方面。
淮河流域主要社会经济指标统计分析研究
姜健俊;万瑞容;牛战富
【期刊名称】《治淮》
【年(卷),期】2022()1
【摘要】2020年治淮70周年之际,淮河水利委员会组织开展治淮70周年社会经济效益指标统计分析工作。
本文较为系统地统计分析了淮河流域最新的行政区划、土地面积、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城镇化率、GDP、耕地、粮食产量等社会经济指标及其近十年的变化趋势,得出了一些宏观性结论,对新时期治淮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总页数】3页(P34-36)
【作者】姜健俊;万瑞容;牛战富
【作者单位】淮委综合事业发展中心;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淮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从调研成果看淮河流域行蓄洪区社会经济现状
2.淮河流域片社会经济简况
3.入境粮食中8种主要感官指标的统计分析研究
4.基于改进TOPSIS模型的淮河流域社会经济水资源水环境协调发展问题识别研究
5.基于指标洪水法的淮河流域洪水频率分析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