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林中小溪
- 格式:doc
- 大小:84.50 KB
- 文档页数:4
九年级语文《林中小溪》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林中小溪》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2)能够把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理解其深刻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通过朗读、默读、速读等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林中小溪》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2. 把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理解其深刻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的理解和想象。
2. 对课文中所蕴含的哲理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采用朗读、默读、速读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林中小溪》的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2)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问题:课文中所描绘的小溪具有哪些特点?作者通过小溪想要表达什么情感?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问题:课文中的小溪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认为作者是如何通过小溪表达自己的情感的?(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朗读感悟:(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5. 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悟。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小溪在自己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2. 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以小溪为题材,创作一篇作文。
七、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林中小溪》。
2. 根据课堂学习,整理小溪的特点及其所蕴含的哲理。
《林中小溪》九年级语文教案优秀10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林中小溪》九年级语文教案优秀10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林中小溪》教案篇一教学内容:《林中小溪》教学目标1、继续训练吟哦讽诵的读书方法,学会通过朗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深入体味作者的情感,并有所感悟。
2、整体感知小溪流向大海的过程,体会情与景交融的美好境界。
3、感受小溪的情感与精神世界,感受小溪的形象,并从中得到有益的人生启发。
4、吟哦讽诵,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文章的主旨。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1、领略大自然的美和小溪所显示的生命力量,理解作者的人生信念。
2、欣赏文章由景而情,由情而悟,一气呵成的写作特色。
3、用白描和拟人的手法表现小溪和森林之美,领会作者是怎样化身小溪去体察的。
教学过程:课前先学:1、阅读全文,了解作者写林中小溪主要写了什么,是从什么角度写的?2、文中的景色描写形象如画,抒发的情感激昂而深刻,请选取某些片段吟哦讽诵,认真体会、感悟。
口语训练:搜集、筛选、组合材料,写一段介绍家乡的风景、特产、风俗、民情的话,在课前读给大家听(鼓励脱稿)导学读标:1、能够正确、流畅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能够运用吟哦讽诵的读书方法,把读、思、悟结合起来,有所收益。
3、体会文章写景的特点,理解作者一些激情洋溢的抒情、议论性句子的含义。
把文章初步读懂。
释疑解难:学生自由提问,教师组织学生有选择地讨论、解决。
精读探究:教师:同学们,你们的家乡有小溪吗?你心目中的小溪是什么样的呢?苏联作家普里什文用他那细致而饱含热情的文笔,把大自然中森林的美和小溪的活力和展现在我们面前,他赋予了大自然以灵魂和生命,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用文字为我们编织的神奇的艺术世界吧!请同学们先讲讲了解作者写林中小溪主要写了什么,是从什么角度写的?(主要写了小溪向大海奔流的过程,写作的角度是小溪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教师:文中的景色描写形象如画,抒发的情感激昂而深刻,请选取片段吟哦讽诵,并说出自己的体会、感悟。
九年级语文《林中小溪》教案精选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九年级语文《林中小溪》教案精选10篇《林中小溪》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习拟人手法的运用;体会本文生动的语言;(2)学习以自我感情变化和思想的深化为线索的写法;理解情景相生,由情而悟的特点,找出感悟和情景间的对应关系;2、过程与方法(1)吟哦讽诵。
九年级语文《林中小溪》教案(优秀5篇)九年级上册语文《林中小溪》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大意。
2、领略课文中描写的大自然的优美景色。
3、学习课文中白描手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品味文章语言。
2、在情景交融中感悟作者的人生信念。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重点1.领略大自然的美和小溪所显示的生命力。
2.学习文中白描手法的运用。
难点1.在情景交融中感悟作者的人生信念。
2.理解作者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
教学突破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帮住学生领略大自然得美。
2.把握作者思想脉络来理清课文层次。
(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1、导入:有一位苏联作家,长期以俄罗斯高加索林区为创作基地,以森林地带大自然美丽风光为表现对象。
他依靠自己丰富的林学知识,读懂了自然界这本大书,他的作品抒写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同学们知道这位作家是谁吗?2、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并请一位同学结合预习简单介绍作者。
3、对学生的回答作适当的补充:他的作品主要是通过对大自然的诗一般的感受,展示了人的精神生活,歌颂人的创造力。
然后检查生词预习。
出示板书:颤动,涟漪,潺潺,干涸,簌簌,萦绕。
注音并解释。
点名让一位学生完成。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1、讲解:这篇课文写出了小溪和森林的美丽,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体会大自然的美丽。
2、指出学生在朗读中出现的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点:个别生词读音错误;语气停顿不当;没有读出感情等等。
3、讲解:本文的作者是一位长期以俄罗斯高加索林区为创作基地,以森林地带大自然美丽风光为表现对象的作家。
在本文中作者为我们描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小溪所显示出的生命力。
提问:课文在哪些地方体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小溪所显示出的生命力?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4、讲解:我们之所以能感受到小溪和森林的美丽,一方面是因为文章的语言很优美,更重要的是,课文中用了白描的手法,把它们当作有感情、有灵魂,有人格精神的人来表现。
林中小溪的主要内容
在茂密的林中,有一条清澈的小溪,它如同一条银色的丝带,在树林中蜿蜒流淌。
林中小溪的水清澈见底,河床上铺满了光滑的鹅卵石,微风吹过,溪水发出悦耳的流水声,仿佛是大自然为我们奏响的一首美妙的乐曲。
沿着小溪的岸边,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树木,参天大树、婀娜多姿的灌木、细长的芦苇,它们在微风中摇曳着,仿佛在跳着欢快的舞蹈。
小溪两旁还长满了各种野花,有艳丽的红色、娇嫩的粉色、清雅的白色,它们争相绽放,散发着阵阵芬芳,给林中小溪增添了无尽的生机和美丽。
林中小溪的水源来自远处的高山,水质清澈纯净,没有任何污染。
沿着小溪漫步,可以看到水中游动的小鱼,它们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着,偶尔还能看到一些小虾、小螃蟹在水中快乐地嬉戏。
小溪两旁的树木倒映在水中,形成了美丽的倒影,仿佛是一幅幅水墨画,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林中小溪的水流虽不是很急促,但却十分清澈,岸边的水草在微风中摇摆,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不时还
能听到鸟儿在林间欢快地歌唱,仿佛是在为林中小溪增添了一份生
机和活力。
沿着小溪漫步,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林中小溪就
像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一份礼物,它让我们远离城市的喧嚣,让我
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
在这里,人们可以尽情地放松身心,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享受宁静与安逸。
林中小溪是大自然的馈赠,它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让我们远离城市的喧嚣,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让我们珍惜大自然的馈赠,让我们一起保护我们的家园,让林中小
溪永远清澈、永远美丽。
九年级语文《林中小溪》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林中小溪》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能够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乐观情绪。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林中小溪》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2. 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情感表达。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林中小溪》的文本。
2. 相关背景资料和图片。
3. 写作练习纸张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林中小溪的景象,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林中小溪的想象和感受。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林中小溪》,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分析与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如隐喻、象征等。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和观点。
4. 写作练习:(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林中小溪为题材,写一篇短文。
(2)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分享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分享对林中小溪的理解和感受。
(2)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和指导。
6.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林中小溪》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悟。
六、教学延伸1. 拓展阅读:(1)教师推荐与《林中小溪》相关的阅读材料,如其他自然景观的文学作品。
(2)学生自主阅读,加深对自然景观的理解和欣赏。
2. 实地考察:(1)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体验自然中的小溪。
(2)学生记录考察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回校后进行分享。
九年级上册语文林中小溪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教案要怎么写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九年级上册语文林中小溪教案【优秀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林中小溪》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寓人生哲理于自然景物之中的写法。
2、体会文中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通过反复诵读、仔细品味,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重点、难点]1、重点:品味本文的语言之美。
2、难点:从中悟出人生哲理。
[教学时数]二教时第一教时一、导入1、作者简介:普里什文(又译作普里希文)(1873~1954)苏联作家。
2、导语同学们你有没有在林中小溪畔漫步的经历,如果没有的话请你和苏联作家普里什文一起作一次林间之游,观赏一下俄罗斯原始森林的风光。
二、赏析课文1、认真阅读《林中小溪》,初步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注意要读出感情,正确把握语调、语气,自己喜欢的段落可以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读,老师巡视、指导)同学们,能不能把你们最喜欢的或者自己感觉读得最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听?请老师给配上音乐。
2、画出文中小溪所经历的障碍及流经的坦途[讨论并归纳:“流水在浅的地方遇到云杉树根的障碍”,“狭窄的深水道”,“旋涡中心是一棵树早已横堵在小溪上”,“有一棵大灌木被冬雪压弯了,现在有许多枝条垂挂到小溪中”,“一米高的悬崖上落下来”,“一棵巨大的百年云杉……压在小溪上”。
划出小溪流过的坦途:“圆形的水湾”,“来到一个宁静的`地方”,“溪水溶溶像一个湖”,“水面在艳阳朗照下开阔了起来”。
]提问:小溪在林中奋然前行和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有什么相似的地方?[讨论并归纳:人的一辈子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总会有挫折、失败,起起落落,忧喜参半这就是生活,在你“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际不要怀疑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时候。
]3、课文把溪水冲破层层障碍夺路而出的情景写活了,请画出[讨论并归纳:“却毫不在乎”、“好象在收紧肌肉”、“水嘟嘟哝哝地仿佛表示不满……这不是示弱,不是诉怨,也不是绝望。
九年级语文《林中小溪》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林中小溪》。
(2)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3)分析课文中小溪的描写手法及其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自然景物,提高观察和表达能力。
(3)学会从文章中提炼主题,概括中心思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观念。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 课文《林中小溪》的朗读与理解。
3. 分析课文中小溪的描写手法及其作用。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2. 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3. 从文章中提炼主题,概括中心思想。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所描绘的场景。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林中小溪》的作者及其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勾画出生字词。
3.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小溪的描写手法及其作用,教师巡回指导。
4. 成果展示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补充意见。
5.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总结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及其作用。
6. 朗读训练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体会文章的意境。
7.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8.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观察身边的自然景物,写一篇短文。
9.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内容拓展1. 对比学习:邀请学生分享其他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进行对比阅读,分析各自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九年级语文《林中小溪》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林中小溪》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学会欣赏自然美,增强环保意识。
1.2 教学内容1. 课文《林中小溪》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色。
3. 探讨课文中所展现的自然景观和环保主题。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林中小溪》的基本情节和主题思想。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色。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2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意象和深层含义。
2. 探讨课文中所展现的自然景观和环保主题。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技巧。
3.2 教学手段1. 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的自然景观和环保主题。
2. 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活动4.1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课文《林中小溪》的作者和背景。
2. 阅读课文,理解基本情节和主题思想。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色。
4. 探讨课文中所展现的自然景观和环保主题。
4.2 教学活动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做好笔记。
2. 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 学生代表进行课堂分享,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色。
4.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深入探讨课文中所展现的自然景观和环保主题。
第五章:课后作业与评价5.1 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林中小溪》,整理课堂笔记。
2. 写一篇关于课文中所展现的自然景观和环保主题的短文。
5.2 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课后作业评价: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能力和交流技巧。
课题:林中小溪
主备人:仲启飞审核人:张琪
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大意。
2.领略课文中描写的大自然的优美景色。
3.学习课文中白描手法的运用。
4.领略大自然的美和小溪所显示的生命力;理解作者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
教学重、难点
1.领略大自然的美和小溪所显示的生命力。
2.学习文中白描手法的运用。
3.理解作者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导入:有一位苏联作家,长期以俄罗斯高加索林区为创作基地,以森林地带大自然美丽风光为表现对象。
他依靠自己丰富的林学知识,读懂了自然界这本大书,他的作品抒写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同学们知道这位作家是谁吗?
2.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并请一位同学结合预习简单介绍作者。
3.对学生的回答作适当的补充:他的作品主要是通过对大自然的诗一般的感受,展示了人的精神生活,歌颂人的创造力。
然后检查生词预习。
出示板书:颤动,涟漪,潺潺,干涸,簌簌,萦绕。
注音并解释。
点名让一两位学生完成。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讲解:这篇课文写出了小溪和森林的美丽,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体会大自然的美丽。
2.指出学生在朗读中出现的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点:个别生词读音错误;
语气停顿不当;没有读出感情等等。
3.讲解:本文的作者是一位长期以俄罗斯高加索林区为创作基地,以森林地带大自然美丽风光为表现对象的作家。
在本文中作者为我们描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小溪所显示出的生命力。
提问:课文在哪些地方体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小溪所显示出的生命力?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4.讲解:我们之所以能感受到小溪和森林的美丽,一方面是因为文章的语言很优美,更重要的是,课文中用了白描的手法,把它们当作有感情、有灵魂,有人格精神的人来表现。
提问:你们能结合文中具体内容来谈谈自己的体会吗?
5.讲解:作者对大自然充满了热爱,所以在文章中处处体现了他对小溪和森林的赞美之情。
课文在这种感情支配下组织行文,一气呵成。
指导学生从把握作者思想脉络来理清层次。
6.让学生自读课文,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1.小结:有位作家这样评价普里什文的散文——时而有如芳草簌簌作声,时而有如清泉潺潺流淌,时而有如百鸟鸣,时而有如薄冰悄悄脆响……结合课文仔细体会。
2.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三。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已学内容,进入新课学习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帮助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知识。
2.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话,点名在班上朗读。
然后进入新课学习。
二、讨论交流
1.提问:溪在林中冲破重重障碍奋然前行,这和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组织学生讨论后回答。
2.补充:小溪在与障碍搏斗中创造了时间和生活,人生也是如此,如果平平坦坦,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同样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和时间;溪流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创造了美好的生活,相信我们的人生,同样会如此美丽。
提问:作者从自然景观中感悟到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让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
3.指出:作者正是因为对大自然充满了热爱,才会对森林和小溪的观赏中.感悟出人生的哲理,而且课文处处写景都透露了作者的主观感情。
作家喜欢把自己的文章称作诗体随笔,可见文中诗的因素很浓。
这一方面表现在揭示的道理深刻,另一方面体现在他的语言上。
提问: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一生回答:溪流前进
中有分有合,但始终向着共同目标前进,我们的生活也是同样的;一生回答:溪流在前进中越过障碍,要蓄积力量,坚持到底,我们对待困难也要坚持,要有毅力。
2.讨论后明确:本文通过对小溪流过森林全程中表现出来的冲决一切障碍,非到达自由水域不可的顽强精神的描写,透露了融人自然,亲和自然的感情,表现出自己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
3.讨论交流。
最后总结出文章的语言特色:一,文章带有口语色彩,就像和朋友交谈;二,文中用了白描的手法来写,用拟人的手法把小溪和森林当作有感情有灵魂的人来写;第三,语言睿智深沉,字里行间透露出灵气。
三、仿写练习,总结全文
1.小结:课文是情景相生,由景生情,由情而悟,每一种感悟都是由特定的情景暗示出来的。
让学生仿照课文写一段话。
2.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