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信服等级保护(三级)建设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741.29 KB
- 文档页数:68
等保三级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为了保护企业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安全,国家提出了等保三级标准。
等保三级是指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评定标准,是我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体系中的最高级别,适合于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关键信息系统。
为了满足等保三级的要求,我们制定了以下解决方案。
二、解决方案概述我们的等保三级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管理体系建设2. 网络安全设备部署3. 安全运维管理4. 安全事件响应三、安全管理体系建设1. 制定安全策略和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安全政策与业务需求相匹配。
2. 建立安全组织架构,明确安全责任和权限。
3. 开展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4. 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安全审计,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四、网络安全设备部署1. 防火墙部署:在网络边界处设置防火墙,对进出的流量进行过滤和检测,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2. 入侵检测系统(IDS)和入侵谨防系统(IPS)部署:监测网络流量,及时发现和阻挠入侵行为。
3. 安全网关部署:对网络流量进行深度检测,防止恶意代码的传播和攻击。
4. 数据加密设备部署: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保障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五、安全运维管理1. 安全漏洞管理:及时更新和修补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安全漏洞。
2. 安全事件监测和分析:建立安全事件监测系统,对异常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
3. 安全日志管理:建立安全日志采集和分析系统,记录关键事件和行为,便于溯源和分析。
4. 安全备份和恢复:定期备份重要数据,建立完善的数据恢复机制。
六、安全事件响应1. 建立安全事件响应团队,明确责任和流程。
2. 制定应急预案,包括安全事件的分类和级别,响应流程和处置措施。
3. 定期进行安全演练,提高团队的应急响应能力。
4. 对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安全防护措施。
七、总结我们的等保三级解决方案涵盖了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网络安全设备部署、安全运维管理和安全事件响应等方面。
等级保护三级方案目录•等级保护三级方案概述•等级保护三级方案的具体措施–物理控制措施–系统安全控制措施–网络安全控制措施•等级保护三级方案的实施步骤•等级保护三级方案的监控与评估•等级保护三级方案的持续改进等级保护三级方案概述等级保护是信息安全保护的一种方法,用于对敏感信息进行分级管理和保护。
等级保护三级方案是针对较为敏感的信息建立的安全保护措施方案。
该方案旨在通过物理控制、系统安全控制和网络安全控制的组合,确保敏感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等级保护三级方案的具体措施物理控制措施物理控制是等级保护三级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保护敏感信息的物理环境安全。
具体的物理控制措施包括:•严格的门禁控制系统,限制未经授权人员的进入;•视频监控系统,监控关键区域的安全情况;•安全锁和安全防护设备,保护服务器和存储设备;•防火墙和灭火系统,防范火灾和减少损失;•等级保护区域的划分和标识,明确敏感信息的安全范围。
系统安全控制措施系统安全控制是等级保护三级方案的另一个关键方面,主要用于保障敏感信息在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层面的安全性。
具体的系统安全控制措施包括:•强制访问控制技术,限制用户的访问权限;•安全审计日志,记录敏感信息的访问和操作行为;•安全补丁管理,及时修补系统的漏洞;•数据备份和恢复,降低意外数据丢失的风险;•传输加密技术,保证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
网络安全控制措施网络安全控制是等级保护三级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保护敏感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具体的网络安全控制措施包括:•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保护外部恶意攻击;•虚拟专用网络(VPN)技术,安全地远程访问敏感信息;•网络流量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和阻止异常流量;•安全认证和加密协议,确保在网络中的身份验证和数据加密;•网络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等级保护三级方案的实施步骤要对等级保护三级方案进行有效实施,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评估需求:根据实际情况和信息价值,明确需求和等级保护的范围。
等保三级解决方案引言概述:等保三级是指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最高等级,对于一些重要的信息系统来说,保护等级需要达到等保三级。
为了实现等保三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解决方案来保护信息系统的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等保三级解决方案的五个部分。
一、物理安全1.1 硬件设备安全:采用物理锁、防盗链、防爆锁等措施,保护服务器、网络设备等硬件设备的安全。
1.2 机房安全:建立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控制机房的进出口,防止非授权人员进入机房。
1.3 网络设备安全:配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保护网络设备免受网络攻击的威胁。
二、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2.1 强密码策略:要求用户设置复杂的密码,包括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并定期更换密码。
2.2 双因素认证:采用密码和生物特征、手机验证码等多种因素进行身份认证,提高认证的安全性。
2.3 访问权限管理:根据用户的角色和职责,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限制用户对系统资源的访问。
三、数据加密与传输安全3.1 数据加密: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保护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
3.2 安全传输协议:使用HTTPS、SSL/TLS等安全传输协议,保护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3.3 数据备份与恢复: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并采用加密方式存储备份数据,以防止数据丢失或被篡改。
四、安全审计与监控4.1 安全日志记录:对系统的操作日志进行记录,包括用户的登录、操作行为等,以便进行安全审计和追踪。
4.2 安全事件监控:通过安全设备和系统日志,实时监控系统的安全事件,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威胁。
4.3 异常行为检测:利用行为分析技术,检测用户的异常行为,如非正常的登录、文件访问等,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
五、应急响应与恢复5.1 应急响应计划:制定应急响应计划,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应急响应流程,以应对各种安全事件。
5.2 恢复备份数据:在遭受安全事件后,及时恢复备份的数据,减少数据丢失和影响。
5.3 安全演练与培训:定期进行安全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以应对各种安全威胁。
1安全通信网络1.1网络架构一、安全要求a)应保证网络设备的业务处理能力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b)应保证网络各个部分的带宽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c)应划分不同的网络区域,并按照方便管理和控制的原则为各网络区域分配地址;d)应避免将重要网络区域部署在边界处,重要网络区域与其他网络区域之间应采取可靠的技术隔离手段;e)应提供通信线路、关键网络设备和关键计算设备的硬件冗余,保证系统的可用性。
二、应对措施1)核心交换机、网络出口设备性能在业务高峰期性能不高于80%;2)出口链路和网络设备(如:防火墙,IPS,防病毒网关等)采用冗余方式部署;3)网络拓扑设计按照不同功能、不同重要程度分区分域管理原则划分为多个安全域,不同安全域的IP地址规划不同(不同网段),按照方便管理和控制的原则为各网络区域分配地址;4)根据安全域不同,采取ACL策略或防火墙进行安全隔离。
2安全区域边界2.1边界防护一、安全要求a)应保证跨越边界的访间和数据流通过边界设备提供的受控接口进行通信;b)应能够对非授权设备私自联到内部网络的行为进行检查或限制;c)应能够对内部用户非授权联到外部网络的行为进行检查或限制;d)应限制无线网络的使用,保证无线网络通过受控的边界设备接入内部网络。
二、应对措施1)在边界部署防火墙,确保跨越边界访问和数据流都通过网关设备的受控接口通信。
设置必要的访问控制策略,未明确的通信统一拒绝。
2)在安全管理区域部署终端安全管理系统,实现对非授权设备私自联到内部网络的行为进行检查或限制,并且对内部用户非授权联到外部网络的行为进行检查或限制;3)在安全管理区域部署网络准入控制控制系统,对入网终端、设备进行授权,保证入网终端、设备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实现对网络中的用户和终端进行全方位的管控。
通过网络准入控制系统,建立完善的接入用户身份认证机制,及时发现网络中出现的新设备,对外来终端的接入行为进行阻拦并告警。
网络准入系统部署简单,旁路部署,基于网络扫描模式工作,无须改变原有网络架构。
等保三级解决方案引言概述:等保三级是指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的最高级别,主要应用于国家重要信息系统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为了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信度,制定和实施一套完善的等保三级解决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等保三级解决方案的五个部份。
一、物理安全1.1 严格的门禁控制措施:通过安装监控摄像头、门禁刷卡系统等,对重要设施进行监控和控制,确保惟独授权人员能够进入。
1.2 安全的机房设计:机房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采用防火、防水、防雷等措施,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1.3 安全的设备管理:对设备进行分类管理,制定设备使用规范,定期进行设备巡检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二、网络安全2.1 安全的网络架构设计:采用多层次的网络架构,设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实现对网络的安全防护。
2.2 强化的边界安全防护:设置安全策略,限制外部网络对内部网络的访问,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2.3 安全的网络设备配置:对网络设备进行安全配置,包括禁止默认密码、定期更新设备固件、关闭不必要的服务等,减少网络设备的安全风险。
三、系统安全3.1 安全的操作系统配置:对操作系统进行安全配置,包括限制用户权限、禁用不必要的服务、定期更新补丁等,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3.2 强化的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采用双因素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列表等措施,确保惟独授权人员能够访问系统资源。
3.3 安全的应用程序开辟和管理:采用安全的编码规范,对应用程序进行安全测试和漏洞扫描,及时修复发现的安全漏洞。
四、数据安全4.1 数据分类和加密:对重要数据进行分类,采用适当的加密算法和密钥管理方案,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
4.2 安全的备份和恢复策略:制定完善的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包括定期备份、离线存储、备份数据的加密等,以应对数据丢失或者损坏的风险。
4.3 数据访问控制和监控:建立严格的数据访问控制机制,记录和监控数据的访问行为,及时发现和阻挠未经授权的数据访问。
等级保护三级建设方案1. 引言网络安全是当今互联网时代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为了保障网络系统的安全和信息的保密性,等级保护制度应运而生。
等级保护制度通过对信息系统进行分级,并针对不同等级的系统采取不同的安全防护措施,以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本文将介绍等级保护制度的基本概念和目标,并提出了等级保护三级建设方案,旨在帮助组织建立稳健的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措施。
2. 等级保护制度概述等级保护制度是一套用于评价、管理和保护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的制度。
它依据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和涉密程度进行分级,根据不同的等级制定相应的安全要求和保护措施。
等级保护制度的主要目标包括:•保护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合规性;•防范网络攻击、信息泄露和破坏;•保障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高组织对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视和管理水平。
3. 等级保护三级建设方案等级保护制度一般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不同等级在安全防护措施、审计要求、人员监控等方面有所不同。
3.1 三级建设基本原则等级保护三级建设方案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安全性优先原则: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是最重要的原则,所有安全措施和策略应围绕安全性进行设计和实施。
•合规性原则: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信息处理过程的合规性和合法性。
•可行性原则:方案应具备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能够实际应用于组织的信息系统中。
3.2 三级建设方案详解3.2.1 一级方案一级方案针对涉及国家密级和商业秘密级的信息系统,要求最高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以下是一级方案的主要安全措施和要求:•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采用多层次认证和授权管理;•加强对数据的加密和解密处理;•采用先进的入侵检测和防火墙技术进行网络安全防护;•提供完善的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恢复性;•实施定期的安全审计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3.2.2 二级方案二级方案适用于需要保护的重要信息系统,针对财务、人事等敏感数据进行安全防护。
三级等保安全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1.项目概述:介绍安全建设项目的背景和目标。
2.业务描述:描述项目所涉及的业务和信息系统。
3.安全风险:分析当前信息系统存在的安全风险。
二、安全建设目标1.安全需求分析:根据三级等保要求,确定安全建设的目标和需求。
2.安全目标:明确安全建设的具体目标。
三、安全建设方案1.系统安全管理-设立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明确安全管理的职责和人员分工。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范。
-建立安全保密制度:确保信息系统安全和保密。
2.安全技术措施-访问控制:建立严格的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机制。
-加密技术:对重要数据和通信进行加密处理。
-安全审计:建立安全审计机制,对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审计。
-漏洞管理: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和修复。
-应急响应: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
3.安全运维措施-安全设备管理:规划和管理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
-安全事件响应:建立安全事件的处理流程和响应机制。
-安全备份和恢复:制定完备的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计划。
-安全培训和教育: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安全评估:定期进行安全评估,发现和修复系统的安全问题。
4.安全监控措施-系统日志管理:建立系统日志的收集、存储和分析机制。
-安全事件监控:建立安全事件的实时监控机制。
-安全预警和响应:建立安全事件的预警和响应机制。
-安全漏洞监控:根据外部威胁动态,及时发现并修复系统的安全漏洞。
四、安全建设实施计划1.安全建设阶段划分:将整个安全建设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并明确每个阶段的目标和任务。
2.安全建设时间计划:制定详细的安全建设时间计划。
3.安全建设资源计划:确定安全建设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4.安全建设风险管理计划:制定风险管理计划,针对安全建设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评估、控制和应对。
五、安全建设实施步骤和方法1.安全需求分析:对当前系统的安全需求进行详细分析和确认。
2.安全建设规划:制定详细的安全建设规划,明确安全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时间计划。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建设方案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建设方案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建设方案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建设方案目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建设方案1.前言1.1概述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金融机构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过活益增高,信息安全的题目也越来越突出。
同时,因为利益的驱使,针对金融机构的安全要挟越来越多,特别是涉及民生与金融相干的单位,收到攻击的次数日渐频繁,相干单位必需加强自身的信息安全保障事情,建立美满的安全机制来抵御外来和内涵的信息安全要挟。
为提升我国重要信息系统整体信息安全管理程度和抗风险本领。
国家公安部、保密局、XXX、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07年结合颁布861号文件《关于展开天下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事情的通知》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举措》,要求涉及国计民生的信息系统应达到一定的安全等级,按照文件精神和等级划分的准绳,涉及到当局机关、金融等核心信息系统,构筑至少应达到三级或以上防护要求。
互联网金融行业是关系经济、社会稳定等的重要单位,等级保护制度的确立和实施,无疑对互联网金融单位加快自身信息安全建议具有前瞻性、系统性的指导意义。
从国家层面上看,在重点行业、单位推行等级保护制度是关系到国家信息安全的大事,为确保重要行业和单位的等级保护信息系统顺利开展实施,同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来规范、指导和推动风险评估工作的进行,等级保护也积极响应各种标准和政策,以保障重点行业信息系统安全。
1.2相干政策及标准国家相关部门对等级保护安全要求相当重视,相继出台多个信息安全相关指导意见与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条例》(国务院147号令)《关于推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体系建设和开展等级测评工作的通知》(公信安〔2010〕303)《GB/T -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007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GB-1999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准则》其中,目前等级保护等保主要安全依据,主要参照《GB-1999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准则》和《GB/T-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本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建设方案方案亦主要依据这两个标准,以其他要求为辅,来建立本技术方案。
等保三级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各类黑客攻击、病毒传播、数据泄露等安全事件频频发生,给企业和个人的信息资产造成为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信息资产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保三级(GB/T 22239-2022)标准应运而生。
本文将针对等保三级提出一套解决方案,以确保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等保三级解决方案概述等保三级解决方案是为了满足等保三级标准的要求而设计的一套综合性安全措施。
该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组织与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组织架构,明确安全责任和权限,制定安全策略和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管理的有效运行。
2. 安全策略与规划制定全面的安全策略和规划,包括网络安全策略、数据安全策略、系统安全策略等,确保安全措施的全面覆盖和有效实施。
3. 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通过安全风险评估,识别和评估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确保安全风险的可控性。
4. 安全技术防护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手段,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与谨防系统、反病毒系统等,保护系统免受网络攻击和恶意代码的侵害。
5. 安全事件监测与响应建立安全事件监测与响应机制,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安全事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降低安全事件对系统的影响。
6. 安全培训与教育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减少人为因素对系统安全的影响。
7. 安全审计与评估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和评估,发现安全漏洞和问题,及时进行修复和改进,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等保三级解决方案的具体措施1. 安全组织与管理建立企业安全管理部门,明确安全责任和权限,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管理手册,规范安全管理流程。
同时,建立安全委员会,负责安全决策和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
2. 安全策略与规划制定网络安全策略,包括网络拓扑规划、边界安全策略、访问控制策略等;制定数据安全策略,包括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数据加密策略等;制定系统安全策略,包括操作系统安全策略、应用系统安全策略等。
朔州市交警队等级保护(三级)建设方案深信服科技()2020年10月目录1项目概述 (1)2等级保护建设流程 (2)3方案参照标准 (4)4信息系统定级备案 (5)4.1信息系统定级 (5)4.2信息系统备案 (6)5系统安全需求分析 (8)6安全风险与差距分析 (12)6.1物理安全风险与差距分析 (12)6.2计算环境安全风险与差距分析 (12)6.3区域边界安全风险与差距分析 (14)6.4通信网络安全风险与差距分析 (15)7技术体系方案设计 (17)7.1方案设计目标 (17)7.2方案设计框架 (17)7.3安全域的划分 (18)7.3.1安全域划分的依据 (18)7.3.2安全域划分与说明 (19)7.4安全技术体系设计 (19)7.4.1机房与配套设备安全设计 (19)7.4.2计算环境安全设计 (21)7.4.3区域边界安全设计 (28)7.4.4通信网络安全设计 (30)7.4.5安全管理中心设计 (33)8安全管理体系设计 (37)9系统集成设计 (39)9.1软硬件产品部署图 (39)9.2安全产品部署说明 (41)9.3产品选型 (43)9.2.1选型建议 (43)9.2.2选型要求 (43)1项目概述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朔州市交警队的业务开展也越来越依托于网络平台,但纵观当前的安全形势,各种安全事件层出不穷,而朔州市交警队目前的网络中,安全设备较少,以前买的安全设备由于网络带宽升级,使用耗损等,其性能也渐渐不能满足朔州市交警队目前的网络安全需求,严重制约了朔州市交警队的信息化脚步。
因此朔州市交警队希望加快信息化建设,以实现电子办公,执法信息网络公开化等。
通过对朔州市交警队信息化现状调研、分析,结合等级保护在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安全、系统建设、系统运维十个方面的要求,逐步完善信息安全组织、落实安全责任制,开展管理制度建设、技术措施建设,落实等级保护制度的各项要求,使得单位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安全保护能力明显增强,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明显减少,有效保障信息化健康发展。
三级等保安全建设方案一、安全评估与风险识别为了确保信息系统建设的安全性,首先需要进行安全评估与风险识别。
该评估包括对整个信息系统的漏洞、威胁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识别和评估,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进行防范和修复。
二、网络设备安全1.仅允许授权人员进入后台管理系统,设置严格的权限控制和访问控制机制,确保只有授权的人员可以进行管理和操作。
2.定期对网络设备进行漏洞扫描和安全评估,及时修补漏洞,防止黑客利用系统漏洞进行攻击。
3.配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和入侵防御系统(IPS)等安全设备,及时监测和阻止未授权的网络访问。
三、操作系统安全1.及时更新操作系统的安全补丁,确保系统不会受到已知的漏洞的攻击。
2.禁用不必要的系统服务和端口,减少系统暴露的攻击面。
3.配置安全策略,限制用户权限和访问控制,防止未授权的操作和数据泄漏。
四、数据库安全1.确保数据库系统安装在专用的服务器上,与其他系统隔离,防止攻击者通过数据库漏洞入侵系统。
2.配置强密码策略,限制用户的访问权限和操作权限。
3.定期备份数据库,并将备份文件存储在安全可靠的地方,以应对系统故障和数据丢失。
五、应用安全1.对所有应用进行安全测试,发现并修复潜在的安全漏洞。
2.配置安全策略,限制用户权限和访问控制,防止恶意用户的非法操作。
3.定期更新应用程序的版本和补丁,确保应用程序不会受到已知的漏洞的攻击。
六、物理安全1.建立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限制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进入机房和服务器房间。
2.安装监控摄像头和门禁系统,监控机房和服务器房间的安全状况。
3.定期检查并维护机房和服务器房间的设备,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七、员工安全意识培训1.定期开展关于信息安全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2.强调密码的重要性,鼓励员工使用复杂、安全的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
3.加强员工对威胁和风险的认识,教育员工警惕各种网络诈骗和社交工程攻击。
八、应急响应与恢复1.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安全事件和漏洞。
深信服等级保护(三级)建设方案等级保护(三级)方案模板深信服科技1××项目等级保护(三级)建设方案深信服科技(深圳)有限公司9月等级保护(三级)方案模板深信服科技2目录1项目概述项目概述.52等级保护建设流程等级保护建设流程53方案参照标准方案参照标准.74信息系统定级信息系统定级.84.1.1定级流程84.1.2定级结果95系统现状分析系统现状分析.115.1机房及配套设备现状分析.115.2计算环境现状分析.115.3区域边界现状分析.115.4通信网络现状分析.115.5安全管理中心现状分析.116安全风险与差距分析安全风险与差距分析116.1物理安全风险与差距分析.126.2计算环境安全风险与差距分析.126.3区域边界安全风险与差距分析.156.4通信网络安全风险与差距分析.166.5安全管理中心差距分析.187技术体系方案设计技术体系方案设计197.1方案设计目标.197.2方案设计框架.197.3安全域的划分.217.3.1安全域划分的依据217.3.2安全域划分与说明22等级保护(三级)方案模板深信服科技37.4安全技术体系设计.237.4.1机房与配套设备安全设计.237.4.2计算环境安全设计247.4.2.1身份鉴别247.4.2.2访问控制257.4.2.3系统安全审计267.4.2.4入侵防范277.4.2.5主机恶意代码防范287.4.2.6软件容错297.4.2.7数据完整性与保密性297.4.2.8备份与恢复317.4.2.9资源控制327.4.2.10客体安全重用337.4.2.11抗抵赖337.4.2.12不同等级业务系统的隔离与互通347.4.3区域边界安全设计357.4.3.1边界访问控制入侵防范恶意代码防范与应用层防攻击.357.4.3.2流量控制367.4.3.3边界完整性检查387.4.3.4边界安全审计397.4.4通信网络安全设计417.4.4.1网络结构安全417.4.4.2网络安全审计427.4.4.3网络设备防护437.4.4.4通信完整性与保密性447.4.4.5网络可信接入457.4.5安全管理中心设计467.4.5.1系统管理46等级保护(三级)方案模板深信服科技47.4.5.2审计管理487.4.5.3监控管理498安全管理体系设计安全管理体系设计509系统集成设计系统集成设计.529.1软硬件产品部署图.529.2应用系统改造.529.3采购设备清单.5210方案合规性分析方案合规性分析5210.1技术部分5210.2管理部分6511附录:附录:.7911.1等级划分标准7911.2技术要求组合确定81等级保护(三级)方案模板深信服科技51项目概述建设单位情况介绍项目背景情况介绍2等级保护建设流程整体的安全保障体系包括技术和管理两大部分,其中技术部分根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分为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五个方面进行建设;而管理部分根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则分为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管理、系统运维管理五个方面。
三级等保建设方案背景在信息化时代,保护信息系统的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我国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等级保护标准。
其中,三级等保标准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信息系统。
目标本方案旨在满足三级等保标准,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具体目标包括:1. 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2. 实施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3. 完善应急响应机制,提高系统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4. 提供相关培训和意识教育,提升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
三级等保实施步骤步骤一: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立1. 成立信息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审核信息安全策略;2. 制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确保信息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3. 进行信息资产的分类、评估和等级划分;4. 建立合适的信息安全组织架构,明确责任和权限。
步骤二:安全技术措施实施1. 制定基础设施安全策略,包括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等;2. 实施访问控制措施,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访问敏感信息;3. 部署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及时发现和应对安全威胁;4. 加强数据加密和密钥管理,保护敏感数据的安全性。
步骤三:应急响应机制完善1. 制定应急响应计划,详细记录各类安全事件的处理措施;2. 建立安全事件报告和响应流程,确保信息系统的及时恢复;3. 定期进行安全演练,测试应急响应能力;4. 收集和分析安全事件的信息,改进安全防护策略。
步骤四:培训和意识教育1. 开展信息安全培训,包括基础知识、操作规范等方面;2. 定期组织安全意识教育活动,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3. 发放安全宣传资料,提供实用的安全提示和建议;4. 设立信息安全咨询渠道,解答员工的安全疑问。
总结三级等保建设方案旨在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通过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实施安全技术措施、完善应急响应机制和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可以有效减少信息系统安全风险,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等级保护技术方案(三级)等级保护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需要而实施的技术措施,旨在保护重要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保证信息中心数据的完整性、机密性以及可用性,以降低潜在的信息泄露风险和技术攻击的可能性。
等级保护技术方案的建设需要涵盖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四个方面。
本文将针对三级等级保护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物理安全安全区域的确立是基于保密需求和物理安全需求的考虑,根据有关法律和规定的要求进行划分和确定。
建立稳固、可靠的物理安全防御体系,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 安全区域的规划与选择安全区域是为了限制数据在安全保护下的活动,并保障事务操作秘密性、机密性。
安全区域的划分需依据信息的重要程度、机密等级、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实物安全保障措施等进行合理划分。
2. 安全区域固定设施的安装与配备针对安全区域内各种固定设施,必须尽量做到防护壳、门禁门、告警系统、视频监控等安全配备,确保安全性问题的可控。
3. 人员出入的认证和访问控制在物理安全措施方面,人员的出入必须采用双重身份认证系统,即证件确认和指纹识别系统进行出入门禁管理。
4. 机密文件的存储和处理为了安全保障机密文件的存储和处理,应专门安排专人进行操作管理,已经使用的机密文件必须严格按照保密管理的要求进行销毁处理。
二、网络安全网络安全主要保护网络资源免受未授权的访问、利用、破坏等威胁,保障网络的可靠性、完整性以及可用性。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 网络访问控制网络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的基础措施,需要采用多重防护机制,包括网络和主机层面。
建立入校登录认证系统,实施一定的访问控制策略,如IP地址过滤、端口限制、访问协议限制等。
2. 信息安全监控信息安全监控是保证网络安全的重要措施,需要建立完备的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置异常访问行为。
建立安全事件响应机制,做好日常记录和审计工作。
3. 安全防护策略网络安全还需要加强物理隔离、编码技术、加密技术、认证技术等安全防护策略。
三级等保安全建设方案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三级等保安全建设方案》。
该方案是
为进一步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扩大信息安全保护面,确保国家关键信
息基础设施安全而制定的,对于企业、政府机构以及个人来说都具有
重要的指导作用。
以下是该方案的具体步骤:
1. 确定安全等级:根据信息系统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程度,可分为三个安全等级。
一级为最高级别,涉及国家安全和重要利益的
信息系统;二级为次高级别,涉及重要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信息系统;三级为一般级别,涉及运营服务和行业应用的信息系统。
企业应
该根据自身信息系统的重要程度来确定安全等级。
2. 编制安全方案:企业需要制定信息安全管理方案,并进行内部审批。
方案中应该明确各部门责任,制定操作规程,进行风险等级评估和技
术评估。
同时,应对信息系统进行定位、分类、评估,并确定安全保
护措施。
3. 实施安全措施:企业根据安全方案,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包括加强网络和设备安全防护、加密和识别身份、监控和审计等。
4. 定期评估:企业应定期对信息安全建设情况进行评估和检查,并进
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同时,应当加强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三级等保安全建设方案的实施要求企业加强自身信息保护能力,从而
保护自身信息安全、防控各类网络安全威胁,同时强化企业自身信息
安全风险感知与管理能力,不断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体系,提高应对
信息安全事件的应急能力。
企业应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重视安全为出发点,遵循科学规范的安全建设原则,保障信息安全,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信誉度。
××项目等级保护(三级)建设方案深信服科技(深圳)有限公司2024年3月目录1项目概述 (5)2等级保护建设流程 (5)3方案参照标准 (7)4信息系统定级 (8)4.1.1定级流程 (8)4.1.2定级结果 (9)5系统现状分析 (11)5.1机房及配套设备现状分析 (11)5.2计算环境现状分析 (11)5.3区域边界现状分析 (11)5.4通信网络现状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安全管理中心现状分析 (11)6安全风险与差距分析 (11)6.1物理安全风险与差距分析 (11)6.2计算环境安全风险与差距分析 (12)6.3区域边界安全风险与差距分析 (14)6.4通信网络安全风险与差距分析 (15)6.5安全管理中心差距分析 (16)7技术体系方案设计 (17)7.1方案设计目标 (17)7.2方案设计框架 (17)7.3安全域的划分 (18)7.3.1安全域划分的依据 (18)7.3.2安全域划分与说明 (19)7.4安全技术体系设计 (20)7.4.1机房与配套设备安全设计 (20)7.4.2计算环境安全设计 (21)7.4.2.1身份鉴别 (21)7.4.2.2访问控制 (22)7.4.2.3系统安全审计 (22)7.4.2.4入侵防范 (23)7.4.2.5主机恶意代码防范 (24)7.4.2.6软件容错 (24)7.4.2.7数据完整性与保密性 (24)7.4.2.8备份与恢复 (26)7.4.2.9资源控制 (27)7.4.2.10客体安全重用 (28)7.4.2.11抗抵赖 (28)7.4.2.12不同等级业务系统的隔离与互通 (28)7.4.3区域边界安全设计 (29)7.4.3.1边界访问控制入侵防范恶意代码防范与应用层防攻击 (29)7.4.3.2流量控制 (30)7.4.3.3边界完整性检查 (32)7.4.3.4边界安全审计 (33)7.4.4通信网络安全设计 (34)7.4.4.1网络结构安全 (34)7.4.4.2网络安全审计 (35)7.4.4.3网络设备防护 (36)7.4.4.4通信完整性与保密性 (36)7.4.4.5网络可信接入 (37)7.4.5安全管理中心设计 (38)7.4.5.1系统管理 (38)7.4.5.2审计管理 (39)7.4.5.3监控管理 (40)8安全管理体系设计 (41)9系统集成设计 (42)9.1软硬件产品部署图 (42)9.2应用系统改造 (43)9.3采购设备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级等保建设方案目录1 概述 (2)1.1 项目概况 (2)1.2 方案说明 (3)1.3 设计依据 (4)2 方案总体设计 (4)2.1 设计目标 (4)2.2 设计原则 (6)2.3 设计思路 (7)3 需求分析 (16)3.1 系统现状 (16)3.2 现有措施 (16)3.3 具体需求 (16)4 安全策略 (18)4.1 总体安全策略 (18)4.2 具体安全策略 (19)5 安全解决方案 (19)5.1 安全技术体系 (20)5.1.1区域边界 (20)5.1.2通信网络 (21)5.1.3计算环境 (22)5.2 安全管理体系 (24)5.3 安全运维体系 (27)6 方案总结 (28)1 概述1.1 项目概况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及信息网络对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加强对重要领域内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打击各类计算机违法犯罪活动,是我国信息化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为加大依法管理信息网络安全工作的力度,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维护信息网络安全,使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1994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条例中规定:我国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实行安全等级保护。安全等级的划分标准和安全等级保护的具体办法,由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1999年9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由公安部提出并组织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为等级保护这一安全国策给出了技术角度的诠释。2003年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27号文)中指出:“要重点保护基础信息网络和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命脉、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信息系统,抓紧建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制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管理办法和技术指南”。根据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1.2 方案说明本方案是在信息系统经过安全定级之后,根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基本要求和安全目标,针对相应的安全等级而提出的等级保护系统设计方案。本方案依赖于对系统及其子系统进行的准确定级,即需要定级结果作为安全规划与设计的前提与基础。本方案应当作为进行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工作部署的指南和依据。可以根据本方案对于网络架构、威胁防护、策略、区域划分、系统运维等多方面的安全进行设计、审查、改进和加强,是进行信息系统等级保护规划和建设的参考性和实用性很强的文档。本方案的应用建议:在进行某个等级保护的具体工作规划时,可以参考方案中各个框架的描述来策划安全策略、需求分析、安全措施选择等各个部分的工作。在考虑某一项安全建设时,可以依据本方案中对于相关的技术和管理的基本要求和安全目标进行分析。在具体的信息系统使用到本方案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时,也将用作相关部门进行等级保护测评和备案时的文档资料。本方案的读者包括等级保护方案的设计者、项目的承建方和用户方、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管理人员以及项目的评审者、监管方。1.3 设计依据——公安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公安部《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公安部《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公安部《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公安部《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准则》——《北京市党政机关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定级指南》——《北京市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技术框架》——《北京市公共服务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规定》(市政第163 令)——DB11/T171-2002《党政机关信息系统安全测评规范》——ISO/IEC 17799信息安全管理标准——ISO/IEC TR 13335系列标准——信息系统安全保障理论模型和技术框架IATF——《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公通字[2007]43号)2 方案总体设计2.1 设计目标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指对国家秘密信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专有信息、公开信息及存储、传输、处理这些信息的信息系统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对信息系统中使用的信息安全产品实行按等级管理,对信息系统中产生的信息安全事件分等级响应、处置。本方案侧重于实现对信息、信息系统的分等级安全保护的设计目标。总体设计目标:以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问题为基础,遵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参照国际的安全标准和最佳实践,依据相应等级信息系统的基本要求和安全目标,设计出等级化、符合系统特点、融管理和技术为一体的整体安全保障体系,指导信息系统的等级保护建设工作。不同级别的信息系统应具备不同的安全保护能力,3级的信息系统应具备的基本安全保护能力要求(具体设计目标)如下: 应具有能够对抗来自大型的、有组织的团体(如一个商业情报组织或犯罪组织等),拥有较为丰富资源(包括人员能力、计算能力等)的威胁源发起的恶意攻击、较为严重的自然灾难(灾难发生的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覆盖范围较广(地区性)等)以及其他相当危害程度(内部人员的恶意威胁、设备的较严重故障等)威胁的能力,并在威胁发生后,能够较快恢复绝大部分功能。上述对3级的信息系统的基本安全保护能力要求是一种整体和抽象的描述。信息系统所应该具有的基本安全保护能力将通过体现基本安全保护能力的安全目标的提出以及实现安全目标的具体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的描述得到具体化。2.2 设计原则在进行等级保护系统解决方案设计时将遵循以下设计原则:清晰定义模型的原则:在设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时,首先要对信息系统进行模型抽象,这样既能相对准确地描述信息体系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及其安全现状,又能代表绝大多数地区和各种类型的信息系统。把信息系统各个内容属性中与安全相关的属性抽取出来,参照IATF(美国信息安全保障技术框架),建立“保护对象框架”、“安全措施框架”、“整体保障框架”等安全框架模型,从而相对准确地描述信息系统的安全属性和等级保护的逻辑思维。分域防护、综合防范的原则:任何安全措施都不是绝对安全的,都可能被攻破。为预防攻破一层或一类保护的攻击行为无法破坏整个信息系统,需要合理划分安全域和综合采用多种有效措施,进行多层和多重保护。需求、风险、代价平衡的原则:对任何类型网络,绝对安全难以达到,也不一定是必须的,需正确处理需求、风险与代价的关系,等级保护,适度防护,做到安全性与可用性相容,做到技术上可实现,经济上可执行。技术与管理相结合原则:信息安全涉及人、技术、操作等各方面要素,单靠技术或单靠管理都不可能实现。因此在考虑信息系统信息安全时,必须将各种安全技术与运行管理机制、人员思想教育、技术培训、安全规章制度建设相结合。动态发展和可扩展原则:随着网络攻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安全需求会不断变化,以及环境、条件、时间的限制,安全防护一步到位,一劳永逸地解决信息安全问题是不现实的。信息安全保障建设可先保证基本的、必须的安全性和良好的安全可扩展性,今后随着应用和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不断调整安全策略,加强安全防护力度,以适应新的网络安全环境,满足新的信息安全需求。2.3 设计思路2.3.1 保护对象框架保护对象是对信息系统从安全角度抽象后的描述方法,是信息系统内具有相似安全保护需求的一组信息资产的组合。依据信息系统的功能特性、安全价值以及面临威胁的相似性,信息系统保护对象可分为计算区域、区域边界、网络基础设施、安全措施四类。建立了各层的保护对象之后,应按照保护对象所属信息系统或子系统的安全等级,对每一个保护对象明确保护要求、部署适用的保护措施。保护对象框架的示意图如下:图1. 保护对象框架的示意图2.3.2 整体保障框架就安全保障技术而言,在体系框架层次进行有效的组织,理清保护范围、保护等级和安全措施的关系,建立合理的整体框架结构,是对制定具体等级保护方案的重要指导。根据中办发[2003]27号文件,“坚持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方针,全面提高提高信息安全防护能力”是国家信息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之一。“积极防御、综合防范”是指导等级保护整体保障的战略方针。信息安全保障涉及技术和管理两个相互紧密关联的要素。信息安全不仅仅取决于信息安全技术,技术只是一个基础,安全管理是使安全技术有效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安全保障目标的重要保证。安全保障不是单个环节、单一层面上问题的解决,必须是全方位地、多层次地从技术、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安全设计和建设,积极防御、综合防范”战略要求信息系统整体保障综合采用覆盖安全保障各个环节的防护、检测、响应和恢复等多种安全措施和手段,对系统进行动态的、综合的保护,在攻击者成功地破坏了某个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其它保护措施仍然能够有效地对系统进行保护,以抵御不断出现的安全威胁与风险,保证系统长期稳定可靠的运行。整体保障框架的建设应在国家和地方、行业相关的安全政策、法规、标准、要求的指导下,制订可具体操作的安全策略,并在充分利用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构建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体系、安全管理体系,形成集防护、检测、响应、恢复于一体的安全保障体系,从而实现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和管理安全,以满足信息系统全方位的安全保护需求。同时,由于安全的动态性,还需要建立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在安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调整和完善安全策略,改进安全措施,以适应新的安全需求,满足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保证长期、稳定、可靠运行。整体保障框架的示意图如下:图2. 整体保障框架的示意图2.3.3 安全措施框架安全措施框架是按照结构化原理描述的安全措施的组合。本方案的安全措施框架是依据“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方针,以及“管理与技术并重”的原则进行设计的。安全措施框架包括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管理措施两大部分。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安全防护系统(物理防护、边界防护、监控检测、安全审计和应急恢复等子系统)和安全支撑系统(安全运营平台、网络管理系统和网络信任系统)。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管理措施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人(安全机构和人员),按照规则(安全管理制度),使用技术工具(安全技术)进行操作(系统建设和系统运维)。安全措施框架示意图如下:图3. 安全措施框架示意图2.3.4 安全区域划分不同的信息系统的业务特性、安全需求和等级、使用的对象、面对的威胁和风险各不相同。如何保证系统的安全性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对信息系统划分安全区域,进行层次化、有重点的保护是有保证系统和信息安全的有效手段。按数据分类分区域分等级保护,就是按数据分类进行分级,按数据分布进行区域划分,根据区域中数据的分类确定该区域的安全风险等级。目的是把一个大规模复杂系统的安全问题,分解为更小区域的安全保护问题。这是实现大规模复杂信息的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有效方法。随着安全区域方法的发展,发现力图用一种大一统的方法和结构去描述一个复杂的网络环境是非常困难的,即使描述出来其可操作性也值得怀疑。因此,我公司提出了“同构性简化的方法”,其基本思路是认为一个复杂的网络应当是由一些相通的网络结构元所组成,这些网络结构元进行拼接、递归等方式构造出一个大的网络。可以说,结构性简化好像将网络分析成一种单一大分子组成的系统,而同构性简化就是将网络看成一个由几种小分子组成的系统。“3+1同构性简化”的安全域方法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此方法是用一种3+1小分子构造来分析venus customer的网络系统。(注:除了3+1构造之外,还存在其他形式的构造。)具体来说信息系统按照其维护的数据类可以分为安全服务域、安全接入域、安全互联域以及安全管理域四类。在此基础上确定不同区域的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同一区域内的资产实施统一的保护,如进出信息保护机制,访问控制,物理安全特性等。信息系统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大的安全域(3+1同构法):安全接入域:由访问同类数据的用户终端构成安全接入域,安全接入域的划分应以用户所能访问的安全服务域中的数据类和用户计算机所处的物理位置来确定。安全接入域的安全等级与其所能访问的安全服务域的安全等级有关。当一个安全接入域中的终端能访问多个安全服务域时,该安全接入域的安全等级应与这些安全服务域的最高安全等级相同。安全接入域应有明确的边界,以便于进行保护。安全互联域:连接传输共同数据的安全服务域和安全接入域组成的互联基础设施构成了安全互联域。主要包括其他域之间的互连设备,域间的边界、域与外界的接口都在此域。安全互联域的安全等级的确定与网络所连接的安全接入域和安全服务域的安全等级有关。安全服务域:在局域范围内存储,传输、处理同类数据,具有相同安全等级保护的单一计算机(主机/服务器)或多个计算机组成了安全服务域,不同数据在计算机的上分布情况,是确定安全服务域的基本依据。根据数据分布,可以有以下安全服务域:单一计算机单一安全级别服务域,多计算机单一安全级别服务域,单一计算机多安全级别综合服务域,多计算机多安全级别综合服务域。安全管理域:安全系统的监控管理平台都放置在这个区域,为整个IT架构提供集中的安全服务,进行集中的安全管理和监控以及响应。具体来说可能包括如下内容:病毒监控中心、认证中心、安全运营中心等。安全区域3+1同构示意图如下:图4. 安全区域3+1同构示意图2.3.5 安全措施选择27号文件指出,实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时“要重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对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的潜在威胁、薄弱环节、防护措施等进行分析评估,综合考虑网络与信息系统的重要性、涉密程度和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等因素,进行相应等级的安全建设和管理”。由此可见,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可视为一个有参照系的风险管理过程。等级保护是以等级化的保护对象、不同安全要求对应的等级化的安全措施为参照,以风险管理过程为主线,建立并实施等级保护体系的过程。安全措施的选择首先应依据我国信息系统安全等级划分的要求,设计五个等级的安全措施等级要求(安全措施等级要求是针对五个等级信息系统的基本要求)。不同等级的信息系统在相应级别安全措施等级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安全措施的调整、定制和增强,并按照一定的划分方法组成相应的安全措施框架,得到适用于该系统的安全措施。安全措施的调整主要依据综合平衡系统安全要求、系统所面临风险和实施安全保护措施的成本来进行。信息系统安全措施选择的原理图如下:图5. 安全措施选择的原理图3 需求分析3.1 系统现状3.2 现有措施目前,信息系统已经采取了下述的安全措施:1、在物理层面上,2、在网络层面上,3、在系统层面上,4、在应用层面上,5、在管理层面上,3.3 具体需求3.3.1 等级保护技术需求要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必须全面了解信息系统可能面临的所有安全威胁和风险。威胁是指可能对信息系统资产或所在组织造成损害事故的潜在原因;威胁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存在形式,但其结果是一致的,都将导致对信息或资源的破坏,影响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破坏提供服务的有效性、可靠性和权威性。任何可能对信息系统造成危害的因素,都是对系统的安全威胁。威胁不仅来来自人为的破坏,也来自自然环境,包括各种人员、机构出于各自目的的攻击行为,系统自身的安全缺陷以及自然灾难等。信息系统可能面临的威胁的主要来源有:图6. 威胁的主要来源视图威胁发生的可能性与信息系统资产的吸引力、资产转化为报酬的容易程度、威胁的技术含量、薄弱点被利用的难易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被动攻击威胁与风险:网络通信数据被监听、口令等敏感信息被截获等。主动攻击威胁与风险:扫描目标主机、拒绝服务攻击、利用协议、软件、系统故障、漏洞插入或执行恶意代码(如:特洛依木马、病毒、后门等)、越权访问、篡改数据、伪装、重放所截获的数据等。邻近攻击威胁与风险:毁坏设备和线路、窃取存储介质、偷窥口令等。分发攻击威胁与风险:在设备制造、安装、维护过程中,在设备上设置隐藏的的后门或攻击途径。内部攻击威胁与风险:恶意修改数据和安全机制配置参数、恶意建立未授权连接、恶意的物理损坏和破坏、无意的数据损坏和破坏。3.3.2 等级保护管理需求安全是不能仅仅靠技术来保证,单纯的技术都无法实现绝对的安全,必须要有相应的组织管理体制配合、支撑,才能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管理安全是整体安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虽然得到了一定的落实,但由于人员编制有限,安全的专业性、复杂性、不可预计性等,在管理机构、管理制度、人员安全、系统建设、系统运维等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管理机构方面:——管理制度方面:——人员安全方面:——系统建设方面:——系统运维方面:4 安全策略4.1 总体安全策略——遵循国家、地方、行业相关法规和标准;——贯彻等级保护和分域保护的原则;——管理与技术并重,互为支撑,互为补充,相互协同,形成有效的综合防范体系;——充分依托已有的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加快、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第三级安全的信息系统具备对信息和系统进行基于安全策略强制的安全保护能力。——在技术策略方面:——在管理策略方面:4.2 具体安全策略4.2.1 安全域内部策略略4.2.2 安全域边界策略略4.2.3 安全域互联策略略5 安全解决方案不同的安全等级要求具有不同的基本安全保护能力,实现基本安全保护能力将通过选用合适的安全措施或安全控制来保证,可以使用的安全措施或安全控制表现为安全基本要求,依据实现方式的不同,信息系统等级保护的安全基本要求分为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两大类。技术类安全要求通常与信息系统提供的技术安全机制有关,主要是通过在信息系统中部署软硬件并正确的配置其安全功能来实现;管理类安全要求通常与信息系统中各种角色参与的活动有关,主要是通过控制各种角色的活动,从政策、制度、规范、流程以及记录等方面做出规定来实现。根据威胁分析、安全策略中提出的基本要求和安全目标,在整体保障框架的指导下,本节将就具体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来设计安全解决方案,以满足相应等级的基本安全保护能力。5.1 安全技术体系5.1.1区域边界5.1.1.1边界访问控制网络区域边界通常是整个网络系统中较为容易受到攻击的位置,很多来自外部的攻击都是通过边界的薄弱环节攻击到网络内部的。而安全域的边界也需要做安全防御,以保证安全域内的信息安全以及安全域内与其他安全域间的数据的受控的访问。因此网络及安全域边界需要进行着重的安全防御设计。本方案在核心交换机旁路部署2台防火墙提供网络内部横向边界的访问控制,实现大二层网络三级系统云服务应用区、数据存储区、安全管理区等的安全隔离。在外网区部署2台防火墙为互联网边界、外部专网边界提供边界访问控制。在云平台资源服务器上部署虚拟防火墙系统,实现资源池内部虚拟服务器之间的横向边界访问控制。5.1.1.2边界协议过滤本方案在核心交换机旁路部署1台入侵检测系统提供网络内部各域之间访问的入侵检测。在外网区部署2台入侵防护系统(含防病毒模块)为互联网边界、外部专网边界提供边界入侵防护、恶意代码过滤。5.1.1.3区域边界安全审计本方案在核心交换机旁路部署1台网络审计设备(含数据库审计功能模块),实现全网行为审计、实现数据存储区数据访问记录审计5.1.1.4区域边界完整性保护本方案在旁路部署区域部署了1台入侵检测系统,能够实现探测入侵等行为,完成对区域边界的完整性保护。在安全管理运维区部署终端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探测终端的非法外联、非法内联行为。5.1.2通信网络5.1.2.1通信网络安全审计在核心交换机旁路部署1台网络审计系统,收集、记录通信网络的相关安全事件,上报安全管理中心。5.1.2.2网络数据传输完整性保护在核心交换机旁路部署1台SSL VPN设备,对于重要数据的远程访问行为进行安全加密,提供完整性保护。5.1.2.3网络数据传输保密性保护在核心交换机旁路部署1台SSL VPN设备,对于重要数据的远程访问行为进行安全加密,提供保密性防护。5.1.2.4网络可信接入通过在安全管理运维区域部署网络安全准入系统,通过开启安全准入控制功能,确保经过认证的主机才能接入到网络,实现网络可信接入控制。。
××项目等级保护(三级)建设方案深信服科技(深圳)有限公司2017年9月目录1项目概述 (5)2等级保护建设流程 (5)3方案参照标准 (7)4信息系统定级 (8)4.1.1定级流程 (8)4.1.2定级结果 (9)5系统现状分析 (11)5.1机房及配套设备现状分析 (11)5.2计算环境现状分析 (11)5.3区域边界现状分析 (11)5.4通信网络现状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安全管理中心现状分析 (11)6安全风险与差距分析 (11)6.1物理安全风险与差距分析 (11)6.2计算环境安全风险与差距分析 (12)6.3区域边界安全风险与差距分析 (14)6.4通信网络安全风险与差距分析 (15)6.5安全管理中心差距分析 (16)7技术体系方案设计 (17)7.1方案设计目标 (17)7.2方案设计框架 (17)7.3安全域的划分 (18)7.3.1安全域划分的依据 (18)7.3.2安全域划分与说明 (19)7.4安全技术体系设计 (20)7.4.1机房与配套设备安全设计 (20)7.4.2计算环境安全设计 (21)7.4.2.1身份鉴别 (21)7.4.2.2访问控制 (22)7.4.2.3系统安全审计 (22)7.4.2.4入侵防范 (23)7.4.2.5主机恶意代码防范 (24)7.4.2.6软件容错 (24)7.4.2.7数据完整性与保密性 (24)7.4.2.8备份与恢复 (26)7.4.2.9资源控制 (27)7.4.2.10客体安全重用 (28)7.4.2.11抗抵赖 (28)7.4.2.12不同等级业务系统的隔离与互通 (28)7.4.3区域边界安全设计 (29)7.4.3.1边界访问控制入侵防范恶意代码防范与应用层防攻击 (29)7.4.3.2流量控制 (30)7.4.3.3边界完整性检查 (32)7.4.3.4边界安全审计 (33)7.4.4通信网络安全设计 (34)7.4.4.1网络结构安全 (34)7.4.4.2网络安全审计 (35)7.4.4.3网络设备防护 (36)7.4.4.4通信完整性与保密性 (36)7.4.4.5网络可信接入 (37)7.4.5安全管理中心设计 (38)7.4.5.1系统管理 (38)7.4.5.2审计管理 (39)7.4.5.3监控管理 (40)8安全管理体系设计 (41)9系统集成设计 (42)9.1软硬件产品部署图 (42)9.2应用系统改造 (43)9.3采购设备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方案合规性分析 (47)10.1技术部分 (47)10.2管理部分 (56)11附录: (66)11.1等级划分标准 (66)11.2技术要求组合确定 (67)1项目概述建设单位情况介绍项目背景情况介绍2等级保护建设流程整体的安全保障体系包括技术和管理两大部分,其中技术部分根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分为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五个方面进行建设;而管理部分根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则分为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管理、系统运维管理五个方面。
整个安全保障体系各部分既有机结合,又相互支撑。
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构建安全管理机构,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策略,由相关人员,利用技术工手段及相关工具,进行系统建设和运行维护。
”根据等级化安全保障体系的设计思路,等级保护的设计与实施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系统识别与定级:确定保护对象,通过分析系统所属类型、所属信息类别、服务范围以及业务对系统的依赖程度确定系统的等级。
通过此步骤充分了解系统状况,包括系统业务流程和功能模块,以及确定系统的等级,为下一步安全域设计、安全保障体系框架设计、安全要求选择以及安全措施选择提供依据。
2.安全域设计:根据第一步的结果,通过分析系统业务流程、功能模块,根据安全域划分原则设计系统安全域架构。
通过安全域设计将系统分解为多个层次,为下一步安全保障体系框架设计提供基础框架。
3.确定安全域安全要求:参照国家相关等级保护安全要求,设计不同安全域的安全要求。
通过安全域适用安全等级选择方法确定系统各区域等级,明确各安全域所需采用的安全指标。
4.评估现状:根据各等级的安全要求确定各等级的评估内容,根据国家相关风险评估方法,对系统各层次安全域进行有针对性的等级风险评估。
并找出系统安全现状与等级要求的差距,形成完整准确的按需防御的安全需求。
通过等级风险评估,可以明确各层次安全域相应等级的安全差距,为下一步安全技术解决方案设计和安全管理建设提供依据。
5.安全保障体系方案设计:根据安全域框架,设计系统各个层次的安全保障体系框架以及具体方案。
包括:各层次的安全保障体系框架形成系统整体的安全保障体系框架;详细安全技术设计、安全管理设计。
6.安全建设:根据方案设计内容逐步进行安全建设,满足方案设计做要符合的安全需求,满足等级保护相应等级的基本要求,实现按需防御。
7.持续安全运维:通过安全预警、安全监控、安全加固、安全审计、应急响应等,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进行安全运行维护,确保系统的持续安全,满足持续性按需防御的安全需求。
通过如上步骤,系统可以形成整体的等级化的安全保障体系,同时根据安全术建设和安全管理建设,保障系统整体的安全。
而应该特别注意的是:等级保护不是一个项目,它应该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所以通过整个安全项目、安全服务的实施,来保证用户等级保护的建设能够持续的运行,能够使整个系统随着环境的变化达到持续的安全。
3方案参照标准●GB/T 21052-2007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信息系统物理安全技术要求●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定级指南(报批中)●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报批中)●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指南●GB/T 20271-2006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B/T 20270-2006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GB/T 20984-2007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GB/T 20269-2006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GB/T 20281-2006 信息安全技术防火墙技术要求与测试评价方法●GB/T 20275-2006 信息安全技术入侵检测系统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GB/T 20278-2006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脆弱性扫描产品技术要求●GB/T 20277-2006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脆弱性扫描产品测试评价方法●GB/T 20279-2006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端设备隔离部件技术要求●GB/T 20280-2006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端设备隔离部件测试评价方法等。
4信息系统定级4.1.1定级流程确定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的一般流程如下:●识别单位基本信息了解单位基本信息有助于判断单位的职能特点,单位所在行业及单位在行业所处的地位和所用,由此判断单位主要信息系统的宏观定位。
●识别业务种类、流程和服务应重点了解定级对象信息系统中不同业务系统提供的服务在影响履行单位职能方面具体方式和程度,影响的区域范围、用户人数、业务量的具体数据以及对本单位以外机构或个人的影响等方面。
这些具体数据即可以为主管部门制定定级指导意见提供参照,也可以作为主管部门审批定级结果的重要依据。
●识别信息调查了解定级对象信息系统所处理的信息,了解单位对信息的三个安全属性的需求,了解不同业务数据在其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被破坏后在单位职能、单位资金、单位信誉、人身安全等方面可能对国家、社会、本单位造成的影响,对影响程度的描述应尽可能量化。
●识别网络结构和边界调查了解定级对象信息系统所在单位的整体网络状况、安全防护和外部连接情况,目的是了解信息系统所处的单位内部网络环境和外部环境特点,以及该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保护与单位内部网络环境的安全保护的关系。
识别主要的软硬件设备●调查了解与定级对象信息系统相关的服务器、网络、终端、存储设备以及安全设备等,设备所在网段,在系统中的功能和作用。
调查设备的位置和作用主要就是发现不同信息系统在设备使用方面的共用程度。
●识别用户类型和分布调查了解各系统的管理用户和一般用户,内部用户和外部用户,本地用户和远程用户等类型,了解用户或用户群的数量分布,判断系统服务中断或系统信息被破坏可能影响的范围和程度。
●根据信息安全等级矩阵表,形成定级结果业务信息安全等级矩阵表系统服务安全等级矩阵表4.1.2定级结果根据上述定级流程,XX用户各主要系统定级结果为:5系统现状分析系统现状分析按照物理、网络、主机、应用、数据五个层面进行,系统的展现客户信息系统的现状。
5.1 机房及配套设备现状分析包括现在的机房建设情况,以及机房内的配套设备部署情况。
5.2 网络现状分析该单位目前的网络拓扑图,以及部署了哪些安全软件,终端部署情况等。
5.3 业务系统现状分析现有业务系统的现状。
5.4 安全管理中心现状分析是否已有安全管理中心,以及现在建设的现状。
6安全风险与差距分析风险与需求分析部分按照物理、网络、主机、应用、数据五个层面进行,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同时根据安全域划分的结果,在分析过程中将不同的安全域所面临的风险与需求分析予以对应说明。
6.1 物理安全风险与差距分析物理安全风险主要是指网络周边的环境和物理特性引起的网络设备和线路的不可使用,从而会造成网络系统的不可使用,甚至导致整个网络的瘫痪。
它是整个网络系统安全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保证了物理层的可用性,才能使得整个网络的可用性,进而提高整个网络的抗破坏力。
例如:●机房缺乏控制,人员随意出入带来的风险;●网络设备被盗、被毁坏;●线路老化或是有意、无意的破坏线路;●设备在非预测情况下发生故障、停电等;●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火灾、雷击等;●电磁干扰等。
因此,在通盘考虑安全风险时,应优先考虑物理安全风险。
保证网络正常运行的前提是将物理层安全风险降到最低或是尽量考虑在非正常情况下物理层出现风险问题时的应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