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理论管理学派的基本理论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1
大学管理学概论知识点总结一、管理学概论的概念和基本原理1.1 管理学的定义及其发展管理学是对管理活动进行深入研究的学科,它主要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和运用各种资源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起源于人类社会组织生活的需要。
古希腊有世界上第一个管理学家患急醒,醒丰饽,他是古希腊学派的创始人。
其后,有经焉德翁,托马斯·杰斐逊,罗伯特·德克斯勒等学科的提出和发展。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完善和丰富的过程。
1.2 经济学原理在管理学中的应用经济学原理在管理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管理学与经济学原理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指导着管理的各种活动。
经济学原理在管理学中的应用包括:需求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结构和定价策略、市场失灵等方面。
1.3 经济法规和商业伦理在管理学中的应用经济法规和商业伦理在管理学中也是不可或缺的。
经济法规和商业伦理对管理活动起到了规范和指导作用。
在管理活动中必须遵守国家的经济法规,同时也要遵守商业伦理,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水准。
1.4 组织行为学在管理学中的应用组织行为学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组织中的个体和群体行为。
组织行为学在管理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用来指导企业管理者在管理中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1.5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目标和责任、计划和控制、组织和领导、人才管理、激励和绩效评价、沟通和协调等方面。
这些基本原理是管理学的基石,对于管理活动的开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管理学中的管理职能及其实施2.1 管理职能管理职能主要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方面。
这些职能是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是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和技能。
2.2 管理职能的实施计划是管理者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所进行的一项综合工作。
组织是管理者对各项活动进行合理布置和安排的工作。
领导是管理者对组织中的人员进行指导和促进,使他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工作中来,并全力以赴地完成各项任务。
管理科学管理科学是研究管理理论、方法和管理实践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管理科学的初创阶段,始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首先,由美国工程师费雷德里克·泰罗创造出"标准劳动方法"和劳动定额,被称为"泰罗制",并于1911年发表了他的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泰罗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与"科学管理理论"同期问世的还有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和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这三种理论统称为"古典管理理论。
"管理的概念:一个组织有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使用以实现目标的过程,就叫管理。
管理科学的第二个里程碑是"行为科学理论"。
它产生于本世纪20年代,创始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乔治·奥尔顿·梅奥和费里茨·罗特利斯伯格等。
后来,行为科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形成一些新的理论分支。
现代管理理论是以"系统理论"、"决策理论"、"管理科学理论"等学派为代表,其特点是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为其理论基础,应用数学模型和电子计算机手段来研究解决各种管理问题。
管理学的分类管理学是一门多分枝的学科体系.按照不同的研究对象,管理学细分为很多分枝学科。
按照教育部学科分类目录,管理学下设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工商管理(会计学,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
我国著名学者提出了中国管理科学“三个基础,三个层次和三个领域”的学科结构理论。
即三个基础三个基础是数学、经济学和心理学.数学是管理科学中数量分析方法的基础,最常使用的是统计学(包括数理统计、回归分析、非参数统计等)、组合数学(主要研究存在性、计数、优化等问题)、数学规划(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目标规划等)、随机过程、离散数学及模糊数学等。
第一部分:题目二:谈谈现代管理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管理理论学派的主要思想。
1、经验学派:经验学派又称案例学派,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管理学家彼德·德鲁克和欧内斯特·戴尔。
这一学派的中心是强调管理的艺术性。
他们认为,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都不能完全适应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有关企业管理的科学应该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以大企业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加以概括和理论化,不必企图去确定一些原则,只要通过案例研究分析一些成功经理人员的成功经验和他们解决特殊问题的方法,便可以在相仿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管理。
经验学派的主要观点是:1)关于管理的性质,他们认为管理是管理人员的技巧,是一个特殊的、独立的活动和知识领域。
2)关于管理的任务,他们认为作为管理人员的经理,有两项别人无法替代的特殊任务:一是必须造成一个“生产的统一体”,二是在作出每一个决策和采取每一行动时,要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协调起来。
3)提倡实行目标管理。
2、群体行为学派:这个学派同人际关系行为学派密切相关,以致常常被混同。
但它关心的主要是一定群体中的人的行为,而不是一般的人际关系和个人行为;它以社会学、人类文化学、社会心理学为基础而不是以个人心理学为基础。
这个学派着重研究各种群体的行为方式。
从小群体的文化和行为方式到大群体的行为特点,均在研究之列。
有人把这个学派的研究内容称为“组织行为”研究,其中“组织”一词被用来表示公司、企业、政府机关、医院以及任何一种事业中一组群体关系的体系和类型。
这个学派的最早代表人物和研究活动就是梅奥和霍桑试验。
德国学者卡特·卢因(1890--1947)于1944年首先提出“团体动力学”的概念来描述团体中人与人相互接触、影响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对以后的团体行为的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
后来美国管理学家克里斯·阿吉里斯(1923-)在1957年发表的《个性与组织:互相协调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提出所谓“不成熟一成熟交替循环的模式”指出“如果一个组织不为人们提供使他们成熟起来的机会,或不提供把他们作为已经成熟的个人来对待的机会。
3不同管理思想的特点及其主要学派的基本观点一、古典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在西方,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开始向垄断阶段过渡。
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技术更加复杂,市场迅速扩展,竞争日益剧烈。
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管理水平以促进发展的问题,就迫切要求用“科学管理”来代替传统的经验管理,从而促成了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1.泰罗所创立的管理理论有以下主要观点(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最高工作效率是共同富裕的基础,没有雇员的富裕,雇主的富裕是不长久的。
(2)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经验管理。
管理是一门实在的科学、标准化、制度化、科学化。
(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
劳资双方变革思想,变对抗为合作、帮助。
从盈利的分配转变为增加盈利数上来。
根据以上思想观点,泰罗提出了以下管理制度(泰罗制)(1)制定科学的劳动定额。
(2)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工效。
(标准化)(3)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
完成和超额的工人,以较高的工资率计件支付工资。
对完不成定额的工人,则按较低的工资率支付工资。
(4)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发挥他们的能力。
(5)明确划分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并订立一些必要的规章制度和准则,以均分管理人员和工人们之间的工作职责,使其能进行管理和履行职责。
计划职能归管理当局,工人则从事执行职能。
(6)工人与雇主保持密切合作,共同完成所规定的工作任务。
(心理革命)(7)职能工长制。
他提高了工长的管理的专业化水平,为以后的职能部门的设立奠定了基础。
(8)例外原则。
上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该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自己只保留例外事项的决策和监督权2.“科学管理”的特点。
(1)以生产实践为基础,采用科学的方法对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打破凭经验和个人判断管理企业传统观念,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
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观点:从管理角度审视
组织
管理过程学派是现代组织理论领域的一个主流派别,它强调管理
过程是组织有效运作的关键。
这一派别的理论框架涵盖了组织设计、
组织控制、领导力等多个方面,是现代管理思想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下面将分别介绍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观点。
一、组织设计
管理过程学派认为组织设计是一个关键的管理过程,它包括组织
结构、职责与权利等方面。
组织设计必须适合组织的特点、目标及其
所处环境。
此外,组织设计的成功还需要主管者对组织的技术、人力、财务等资源有全面的了解。
二、组织控制
管理过程学派认为,组织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通过对组织的
各个部门和人员进行监控,以确保组织在规定的目标和标准下正常运行。
组织控制的目标是优化生产力和资源利用,有效地应对不可预见
的外部环境波动。
三、领导力
管理过程学派认为,领导力是一种管理技能,可以帮助主管者有
效地管理和控制组织。
他们应该具备卓越的领导能力,包括目标设定、
团队建设、决策制定、激励员工等方面。
只有这样,领导者才能真正实现使组织获得长期的成功。
总之,管理过程学派强调管理过程是组织成功的关键所在。
管理者应该不断优化和完善自己的组织设计、组织控制和领导力技能,以提高组织运行的效率和质量,从而使组织获得更大的成功和发展。
管理学基础知识(总25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1.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亨利•约法尔。
该学派的主要特点是把管理学说与管理人员的职能联系起来。
他们认为,无论什么性质的组织,管理人员的职能是共同的,即: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挥和控制,这五种职能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即各级管理人员都执行着管理职能,只是侧重点不同。
2.经验学派经验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德鲁克和戴尔。
该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即指案例)来研究管理学问题。
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的和失败的管理经验,就可以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管理结论或管理原理,以有助于学生或从事实际工作的管理人员来学习和理解管理学理论,使他们更有效地从事管理工作。
不少学者认为,经验学派实质上是传授管理学知识的一种方法,称为“案例教学”。
3.系统管理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卡斯特和落森茨威克。
该学派认为,组织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
它是由目标和价值、结构、技术、社会心理、管理等五个分系统组成的。
必须以整个组织系统为管理研究的出发点,综合运用各个学派的知识,研究一切主要的分系统及其相互关系。
4.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赫伯特•西蒙。
该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都是决策的过程,管理是以决策为特征的;决策是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管理人员应该集中研究决策问题。
5.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初。
该学派主张运用数学符号和公式进行计划决策和解决管理中的问题,求出最佳方案,实现企业目标;经营管理是管理科学在管理中的运用;信息情报系统就是由计算机控制的向管理者提供信息情报的系统。
6.权变理论学派权变理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
该学派认为,由于组织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外界环境的影响,组织的管理并没有绝对正确的方法,也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理论,任何理论和方法都不是绝对的有效,也不是绝对的无效,采用哪种理论和方法,要视组织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而定。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之管3大纲)第一章管理的概论一、管理与组织定义1.组织:是一群人为了某种共同的目标而结合起来协同行动的集体组织要素包括组织成员,组织目标,组织活动,组织资源2.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只能进行协调的过程1)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管理应当是有效的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4)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3.管理层次:高层管理者(决策层)中层管理者(执行层)低层管理者(作业层)4.管理的研究对象:主体,客体和环境的特征1)管理的主体—管理者2)管理者:指履行管理职能,对实现组织目标负有贡献责任的人①管理者的角色(亨利·明茨伯格)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②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3)管理的客体—管理对象及环境的特征4)管理对象:指管理者为实现管理目标,通过管理行为作用其上的客体.(在一个组织中,管理对象主要是指人,财,务,信息,技术,时间,社会信用等一切资源,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人的管理)5)管理环境:指存在于一个社会组织内部与外部的,影响实施和管理效果的各种力量,条件和因素的总和.分类:1内部环境:社会组织旅行基本职能所需的各种内部的资源与条件,还包括人员社会因素,组织文化因素2外部环境:又可分为宏观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因素)和任务环境(包括对日常交易产生影响的具体因素,如市场竞争格局,产品市场,顾客,竞争者,供应商,机融机构与融资机构,相关法律法规,政府主管部门等)3一般外部环境的具体因子:经济环境技术环境政治与法律环境社会与心理环境等关系:1对产关系:环境因素在组织中都可以找到对应物,组织是微缩了的小社会2交换关系:组织与环境之间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3影响关系:组织的管理受外部环境的决定与制约,并反作用于外部环境补充知识点:环境不确定矩阵根据环境的变化程度和复杂程度,可以把组织的外部环境分为四类:简单稳定的外部环境,简单复杂的外部环境,复杂稳定的外部环境和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二、管理学的特点和原理1.管理学的特点:一般性发展性实践性2.管理学的特征:两重性,既是科学又是艺术1自然属性:管理与生产力、社会化生产相联系的性质2社会属性:管理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性质3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科学性:反映管理实践活动的客观规律,管理理论来源于时间,又指导实践,有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论艺术性:即实践性,创造性,指在实践中创造性的运用管理理论知识的技巧,并将管理理论与具体实践活动结合3.基本理论:包括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伦理原理1)系统原理—在管理原理的有机体系中骑着统帅作用特征:集合性层次性相关性原理要点:①整体性原理(局部服从整体)②动态性原理(稳定状态是相对的,运动状态是绝对的)③开放性原理④环境适应性原理⑤综合性原理(它包括系统目标的多样性,综合性和系统实施方案选择多样性与综合性)2)人本原理(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是人本原理的基本内容和特点)⊙以人为主体的管理思想要点:①职工是企业的主体.认识过程分为3个阶段:要素研究阶段,行为研究阶段,主体研究阶段②职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高度集权,从严治厂(职工被动管理,企业有威慑力)实现有效管理的途径:适度分权,民主治厂(职工主动管理,宽松治理)③是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反战是现代管理的核心④管理是为人服务的(即服务与人事管理的目的)3)责任原理要点:①明确每个人的职责②职位设计和权限的委受要合理(人对所管理工作能否负责,取决于3个因素:权限利益能力)③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4)效益原理要点:效益的概念:有效产出与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效益的追求:①通过经济效益表现②影响效益的效益的因素很多,其中主体思想是否正确占重要地位③追求局部效益必须与追求全局效益一致④管理应追求长期稳定的高效益⑤确定管理活动的效益观5)伦理原理--要点:1伦理的重要性2论理的特征,包括非强制性,非官方性,普适性,扬善性3论理与法律的关系:论理与法律在内容上相互渗透,论理是不成文的法律,法律是最低程度的伦理,伦理与法律在作用上相互补充,伦理可以引导人们遵守法律,而法律可以作为维护伦理的威慑力量4伦理与效益的关系:a企业的伦理经营意味着企业注重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从而需要采取行动并付出一定的成.b伦理与长期效益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有正的相关关系c伦理与效益具有兼得的可能性d效率与道德可以而且应当结合在一起三、管理的基本职能1.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1)计划:指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对工作所进行的筹划活动2)组织: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建立与协调组织结构的工作过程包括:①设计与建立组织结构②合理分配职权与职责③选拔与配置人员④推进组织的协调与变革等3)领导:指管理者指挥激励下级,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包括:①选择正确的领导方式②运用权威,实施指挥③激励下级,调动其积极性④进行有效沟通等4)控制:指管理者为保证实际工作与目标一致性而进行的活动5)创新:核心职能2.组织职能分析组织职能是管理者实现组织目标而建立与协调组织结构的工作过程。
美国管理学家麦格雷戈(Douglas MC Gregor)于1957年提出了X-Y理论。
麦格雷戈把传统管理学成为“X理论”,他自己的管理学说称为“Y理论”。
X理论认为:多数人天生懒惰,尽一切可能逃避工作;多数人没有抱负,宁愿被领导、怕负责任,视个人安全高于一切;对多数人必须采取强迫命令,软硬兼施的管理措施。
Y理论的看法则相反,它认为,一般人并不天生厌恶工作,多数人愿意对工作负责,并有相当程度的想象力和创造才能;控制和惩罚不是使人实现企业目标的唯一办法,还可以通过满足职工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使个人和组织目标融合一致,达到提高生产率的目的。
麦格雷戈认为,人的行为表现并非固有的天性决定的,而是企业中的管理实践造成的。
剥夺人的生理需要,会使人生病。
同样,剥夺人的较高级的需要,如感情上的需要、地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也会使人产生病态的行为。
人们之所以会产生那种消极的、敌对的和拒绝承担责任的态度,正是由于他们被剥夺了社会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产生的疾病的症状。
因而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建立在对人的特性和人的行为动机更为恰当的认识基础上的新理论。
麦格雷戈强调指出,必须充分肯定作为企业生产主体的人,企业职工的积极性是处于主导地位的,他们乐于工作、勇于承担责任,并且多数人都具有解决问题的想象力、独创性和创造力,关键在于管理方面如何将职工的这种潜能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
<<管理学原理>>中现代管理的三大理论是什么?是系统理论、权变理论和决策理论系统理论在管理学的研究中运用系统思想,并非开始于管理的系统学派。
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巴纳德最早提出了协作系统的概念,并指出管理的职能就在于保持组织同外部环境的平衡。
在本世纪30年代,福莱特也明确地提出了管理的整体性思想,她把企业组织视为一个不断运动着的统一整体,指出管理必须着眼于整体内部的协调。
此后,管理科学学派也把系统分析作为一种基本方法用于解决某些工程项目的规划和复杂管理问题的决策。
企业经济管理十一个学派一·古典学派(管理过程学派)1代表人物:古典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法约尔。
美国的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
2主要观点:管理就是在组织中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
他们把管理看作是在组织中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
应该分析这一过程,从理论上加以概括,确定一些基础性的原理,并由此形成一种管理理论。
有了管理理论,就可以通过研究,通过对原理的实验,通过传授管理过程中包含的基本原则,改进管理的实践。
3优点:相对于其他学派而言,它是最为系统的学派。
他们首先从确定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能入手,并将此作为他们理论的核心结构。
管理过程学派认为管理存在着一些普通运用的原则,这些原则是可以运用科学方法发现的。
管理的原则如同灯塔—样,能使人们在管理活动中辨明方向。
4缺点:不能适用所有组织管理过程学派所归纳出的管理职能不能适用所有的组织。
对静态的、稳定的生产环境较为合适,而对动态多变的生产环境难以应用。
二·行为学派(人际关系学派)1代表人物:斯金纳、梅奥、马斯洛、麦格雷戈、卢因、穆顿等。
2主要观点:这个学派认为,既然管理是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去完成工作,那么,对管理学的研究就必须围绕人际关系这个核心来进行。
这个学派把有关的社会科学原有的或新近提出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用来研究人与人之间和人群内部的各种现象,从个人的品性动态一直到文化关系,无所不涉及。
这个学派注重管理中"人"的因素,认为在人们为实现其目标而结成团体一起工作时,他们应该互相了解。
3优点:研究的重点只是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人际关系强调的是行为个体相互之间的关系,并没有研究行为个体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协调问题。
4缺点:三.社会系统学派1代表人物::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2主要观点: 组织是一个是由个人组成的协作系统,个人只有在一定的相互作用的社会关系下,同他人协作才能发挥作用。
管理会计的名词解释|基本理论有哪些管理会计的名词解释:管理会计(Management Accounting),又称“分析报告会计”,是一个管理学名词。
指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会计人员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日常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并帮助决策者作出各种专门决策的一个会计分支。
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1、管理会计的对象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以使用价值为基础的价值管理。
从实质上讲,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从管理体现经济效益角度看,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价值运动;从实践角度看,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作业管理和价值管理的复合。
2、管理会计的目标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体目标为:1)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 2)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3、管理会计的职能预测、决策、规划(预算)、控制、评价4、管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相关性、准确性、一贯性、客观性、灵活性、及时性、简明性、成本效益性5、管理会计的工作程序1)确认,即将企业的经济活动及其他经济事项作为适当的管理会计业务予以辨认。
2)计量,即以货币或者其他度量单位对以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经营活动予以数量上的确定。
3)归集,即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他经济事项,按严格、一贯的方法进行记录和分类。
4)分析,对经济事项发生的内外环境及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评价和确认。
5)编报与解释,以适当的形式反映各信息需求者需要的信息。
6)传递,将相关信息提供给各级管理者或其他信息使用者。
管理会计的启示:企业环境理论综观管理会计的发展史,我们发现,管理会计技术方法的演进,一方面归因于企业环境变迁带来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则归因于对相关经济、管理理论的借鉴。
企业环境的变迁可能会影响管理会计研究焦点的转移,或对原先适用的管理会计技术方法提出挑战,这也就产生了管理会计技术方法创新的现实需求。
科学管理学派名词解释科学管理学派是以科学方法代替经验方法,以实现管理的标准化、效率化和集权化的一种管理学说。
这个学派首创于美国,其代表人物包括泰勒、吉尔布雷斯夫妇、埃默森、甘特、法约尔等。
一、科学管理学派的起源:科学管理学派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当时美国的企业在生产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现象,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管理混乱。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学者开始对生产和管理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尝试找出问题的根源并设计出更加有效的制度或管理模式。
二、科学管理学派的主要理论: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泰勒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和工程师,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他主张将科学方法引入到生产和管理中,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分析,找出最佳的工作方法,并设计出标准化的工作流程。
他认为,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
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是法国著名企业家和管理学家,被誉为“一般管理之父”。
他主张将管理过程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个基本职能,并提出了十四条管理原则。
他认为,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建立起一套规范化的、可复制的管理模式。
3.韦伯的官僚制理论:韦伯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
他主张建立一套规范的、科层的、专业化的组织体系,以提高管理效率。
他认为,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建立起一个稳定、有序、高效的组织体系。
三、科学管理学派的影响:科学管理学派的理论和实践对管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推动了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和可复制化,提高了生产和管理效率。
同时,它也促进了管理的专业化和职业化,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科学管理学派的局限性:科学管理学派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它过于强调理性分析和规范化管理,忽视了人的情感和主观能动性。
其次,它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复杂的管理问题。
此外,科学管理学派的实践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投入,难以在短期内见效。
科学管理学派是管理学界的一个重要学派,它通过对生产或管理过程进行科学分析,设计出一套系统的、规范化的、可复制的制度或管理模式,以提高生产或管理效率。
管理学学派基本观点管理科学学派可以追溯到泰罗所从事的科学管理运动,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这个流派的特点是把管理归结为简单明了的、用数量表示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成果,强调采用数学的方法和电子计算机的理性方法作决策。
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组织管理过程中运用数学方法和科学方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随着运筹学、电子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和网络技术在管理中的广泛应用,组织管理过程和组织结构将在深层次上发生一系列的重要变革。
(2)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着重研究和说明管理的过程和职能。
最早从事这方面研究的是法约尔,他提出了提出了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大职能。
孔茨进一步发展了他的研究,认为管理工作具有计划、组织、人事、指挥、控制等职能。
管理过程学派从管理实践出发,总结了管理的基本规律,提出了管理人员具体的管理职能,并对管理职能进行逐项研究。
(3)系统管理学派巴纳德是最早运用系统方法的管理学家之一,其主要的贡献是从系统理论出发,运用社会学的观点,对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组织中的群体及个人做出了全面的分析。
巴纳德第一个提出组织是一个人与人相互合作的系统,并分析了正式组织的三个基本要素——组织的共同目标、成员的协作意愿以及组织内的信息交流。
巴纳德是现代组织理论的创始人,被誉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
与巴纳德重点分析组织内部系统不同,卡斯特和罗森茨维克则认为组织是一个与环境交互影响的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组织系统由目标和价值、结构、技术、社会心理、环境等五个分系统组成,是一个复杂的“投入—产出”系统,各种资源依次经过一定的流程,达到组织设计的目的。
(4)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认为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
这一流派的代表人物是西蒙和马奇。
决策理论学派归纳了决策的类型和过程,分析了决策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提出了“有限理性”条件下的“令人满意”的决策准则。
西蒙以其对决策理论的重大贡献而荣获1978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管理理论丛林主要的管理学派如下:1.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是在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代表人有美国的哈罗德·孔茨。
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管理是由一些基本步骤(如:计划、组织、控制等职能)所组成的独特过程。
该学派注重把管理理论和管理者的职能和工作过程联系起来,目的在于分析过程,从理论上加以概括,确定出一些管理的基本原理、原则和职能.由于过程是相同的,从而使实现这一过程的原理与原则,具有普遍适用性。
2。
人类行为学派。
代表人物是劳伦斯·阿普莱。
主要观点是:既然管理是让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去把事情办好,因此就必须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心来研究管理问题。
该学派注重心理学,注重个人和人的动因,把人的动因视作一种社会心理现象。
这一学派把管理看作是对组织行为的领导和协调,坚持认为抓好对人的管理是是企业成功的关键.3.经验主义学派。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彼得·德鲁克,代表作《有效的管理者》。
该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管理者的实际管理经验或案例来研究管理学问题。
他们认为,成功的组织管理者的经验和一些成功的大企业的做法是最值得借鉴的。
因此,他们重点分析许多组织管理人员的经验,然后加以概括和总结,找出他们成功经验中具有共性的东西,然后使其系统化、理论化,并据此为管理人员提供在类似情况下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和技能,以达到组织的目标.4。
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切斯特·巴纳德,代表作《经理的职能》.他被誉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
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1.组织的实质──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人的行为构成的、整体的协作系统的一部分和核心。
这一协作系统由人的系统、物的系统和社会系统所组成。
2.组织要素:作为一个组织,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成员间的信息沟通。
经理人员是组织成员协作活动相互联系的中心。
他的基本任务是:建立整个组织的信息系统并保持其畅通;保证其成员进行充分协作;确定组织目标。
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有哪些11 企业管理的概念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
111 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由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提出,强调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标准化的工作流程来提高生产效率。
112 一般管理理论亨利·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认为管理活动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大职能,并提出了十四条管理原则。
113 行政组织理论马克斯·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主张建立一种高度结构化、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
12 人际关系理论人际关系理论强调人的因素在管理中的重要性,认为员工的满意度和人际关系对工作效率有重要影响。
121 霍桑实验梅奥通过霍桑实验发现,员工的情绪和工作环境对工作效率有很大影响,而非仅仅是物质条件和工作方法。
122 社会人假设人际关系理论提出了“社会人”假设,认为员工不仅仅追求经济利益,还重视社会和心理需求。
13 现代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包括管理过程学派、经验主义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等。
131 管理过程学派该学派认为管理是一个过程,包括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职能。
132 经验主义学派主张通过案例研究和实际经验来总结管理方法和原则。
133 决策理论学派强调决策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14 权变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认为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管理原则和方法,应根据具体的情境和条件选择合适的管理方式。
141 环境变量包括组织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等因素。
142 管理变量涵盖领导方式、组织结构、激励措施等方面。
15 战略管理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竞争优势,包括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和评估等环节。
151 竞争战略迈克尔·波特提出了三种基本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化战略。
152 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企业应培育和发展自身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以在市场竞争中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