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药品管理】药理学 抗生素类药--β-内酰胺类抗生素
- 格式:doc
- 大小:52.51 KB
- 文档页数:7
药理学——β - 内酰胺类抗生素药
考情剖析
( 1)β -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
制;天然青霉素抗菌作用、药动学特
娴熟掌握
点、临床应用、不良反响及用药注意
1. 青霉素类
事项
掌握
( 2)半合成青霉素的药理作用及临
三十五、β - 内酰胺类床应用
抗生素各代头孢菌素的抗菌作用特色、代表
2.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抗菌特色、临床应用及主要不掌握
良反响
克拉维酸、舒巴坦、三唑巴坦等的药
3. 其余β - 内酰胺类理作用及常用复方制剂;亚胺培南、认识
俺去南的药理作用特色及应用
【抗菌体制】
生殖期杀菌药
对人类细胞无效
一、青霉素类
(一)天然青霉素——青霉素G(苄青霉素)
【体内过程】
1.不耐酸,不宜口服。室温下粉剂稳固,水溶液不稳固;
2.肌注汲取完整, 15~ 30min 达峰浓度;
3.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但脑膜发炎时,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添,青霉素透入脑脊液的量可提升,能达
到有效浓度;
4.99%以原形经肾小管主动分泌,而经尿排泄,可被丙磺舒竞争性克制;
5.青霉素的抗菌后效应时间为 6~ 12h(短);混
悬剂可延伸作用时间。
【抗菌谱】革
兰阳性球菌
革兰阴性球菌
革兰阳性杆菌
螺旋体
注意: G-杆菌无效!
1) G+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双球菌、不产青霉素酶的金黄色葡萄
球菌和厌氧的阳性球菌。
2) G-球菌——脑膜炎奈瑟球菌、淋病奈瑟菌,但淋病奈瑟菌(淋球菌)对青霉素耐药已相当广泛。
3) G+杆菌——白喉棒状杆菌、炭疽芽孢杆菌、破伤风杆菌、产气荚膜梭菌、放线菌属、丙酸杆菌。
4)螺旋体——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回归热螺旋体。
药理学——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
考情分析
【抗菌机制】
繁殖期杀菌药
对人类细胞无效
一、青霉素类
(一)天然青霉素——青霉素G(苄青霉素)
【体内过程】
1.不耐酸,不宜口服。室温下粉剂稳定,水溶液不稳定;
2.肌注吸收完全,15~30min达峰浓度;
3.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但脑膜发炎时,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加,青霉素透入脑脊液的量可提高,能达
到有效浓度;
4.99%以原形经肾小管主动分泌,而经尿排泄,可被丙磺舒竞争性抑制;
5.青霉素的抗菌后效应时间为6~12h(短);
混悬剂可延长作用时间。
【抗菌谱】
革兰阳性球菌
革兰阴性球菌
革兰阳性杆菌
螺旋体
注意:G-杆菌无效!
1)G+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双球菌、不产青霉素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厌氧的阳性球菌。
2)G-球菌——脑膜炎奈瑟球菌、淋病奈瑟菌,但淋病奈瑟菌(淋球菌)对青霉素耐药已相当普遍。
3)G+杆菌——白喉棒状杆菌、炭疽芽孢杆菌、破伤风杆菌、产气荚膜梭菌、放线菌属、丙酸杆菌。
4)螺旋体——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回归热螺旋体。
【临床应用】敏感菌所引起的感染——
破伤风、白喉
——应同时合用抗毒素血清
【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尤其是过敏性休克
怎么防?
怎么治?
(1)预防:
①避免局部应用;
②用药前询问过敏史;
③使用前做皮肤过敏试验,反应阳性者禁用,更换青霉素批号应重新做皮试;警惕个别人在皮试过程中出现休克;
④备好抢救药品(肾上腺素);
⑤注射液需要临用现配;
⑥每次用药后观察30min,无反应后方可离去。
(2)抢救
①立即皮下或肌注0.1%肾上腺素0.5~1ml,严重者应稀释后缓慢静注或滴注。
第二十章抗生素类药--β-内酰胺类抗生素根本要求重点难点讲授学时内容提要
1 根本要求[TOP]
1.1 掌握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的抗菌作用、抗菌谱、适应症、不良反响与其防治。
1.2 熟悉青霉素G,各种半合成青霉素以与各种头孢霉素的特点。
1.3 了解两类药物的开展概况。
2 重点难点[TOP]
2.1 重点
青霉素G的理化性质,抗菌谱,抗菌作用原理和作用特点,临床用途。细菌耐药性,过敏反响与其防治。
2.2 难点
比拟半合成青霉素类、头孢菌素各代的特点。
3 讲授学时[TOP]
建议3学时
4 内容提要[TOP]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
4.1 第一节分类、抗菌作用机制和耐药机制
4.1.1分类
〔一〕青霉素类按抗菌谱和耐药性分为5类:
1.窄谱青霉素类以注射用青霉素G和口服用青霉素V为代表。
2.耐酶青霉素类以注射用甲氧西林和口服、注射用氯唑西林、氟氯西林为代表。
3.广谱青霉素类以注射、口服用氨苄西林和口服用阿莫西林为代表。
4.抗铜绿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类以注射用羧苄西林、哌拉西林为代表。
5.抗革兰阴性菌青霉素类以注射用美西林和口服用匹美西林为代表。
〔二〕头孢菌素类按抗菌谱、耐药性和肾毒性分为一、二、三、四代。
1.第一代头孢菌素以注射、口服用头孢拉定和口服用头孢氨苄为代表。
2.第二代头孢菌素以注射用头孢呋辛和口服用头孢克洛为代表。
3.第三代头孢菌素以注射用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和口服用头孢克肟为代表。
4.第四代头孢菌素以注射用头孢匹罗为代表。
〔三〕其他β-内酰胺类包括碳青霉烯类、头霉素类、氧头孢烯类、单环β-内酰胺类。
一,典型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分类(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二,非典型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霉素类氧头孢烯类 单环β-内酰胺类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共同特点抗菌活性强 毒性低 适应证广,临床疗效好 (一)青霉素G性质:不稳定 (1)水溶液易失效并产生致敏物,故用前配制; (2)易被酸、碱、醇、重金属离子破坏,避免合用 特点:不耐酸、不耐酶、窄谱1、吸收:不耐酸,口服吸收少,需肌注或静滴;2、分布: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广泛分布关节腔、浆膜腔 间质液、淋巴液、中耳液及各组织,不易透过 血脑屏障,但脑膜发炎时脑脊液可达有效浓度;3、消除:不被代谢,几乎全部以原形从肾脏排泄,90% 经肾小管分泌;因此,合用丙磺舒可竞争青霉素的肾小管分泌,减慢青霉素的消除延长作用时间。抗菌作用青霉素对繁殖期敏感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 敏感菌株包括G+菌、G-球菌及螺旋体,属窄谱抗生素。 1、G+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敏感的葡萄球菌 (除金葡菌以外)等 2、G+杆菌:白喉、破伤风、炭疽杆菌、厌氧破伤风 杆菌、难辨梭菌、产气夹膜杆菌、丙酸 杆菌、真杆菌、乳酸杆菌等 3、G-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流感杆菌与百 日咳杆菌等 4、螺旋体:梅毒、钩端、回归热螺旋体等 5、放线菌 但对大多数的G-杆菌无效,对金葡菌产生的?_内酰胺酶不稳定临床用药 首选用于敏感的G+球菌、G-球菌、螺旋体所致的感染,但须病人对青霉素不过敏。 1、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咽炎、扁桃体炎、丹毒、猩红热、 蜂窝组织炎、化脓性关节炎、产褥热及败血症等;草绿色链球菌引起的心内膜炎;2、肺炎球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脓胸、中耳炎;3、G+杆菌感染如白喉、破伤风,但应加用相应抗毒血清 以中和外毒素;4、G-球菌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不产酶淋 球菌引起的淋病;5、钩端螺旋体病、梅毒、回归热;6、放线菌病 不良反应1. 过敏反应 主要不良反应 表现: 药疹、血清病、过敏性休克(最严重)等2,赫氏反应 用青霉素治疗梅毒或钩端螺旋体时,出现症状加剧的现象 表现:寒战、发热、咽痛、头痛、心动过速等3, 其他 局部刺激、高血钾、高血钠等
第三十八章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主要内容】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作用机制、耐药机制;
青霉素类抗生素的分类、代表药物和作用特点;
青霉素G的抗菌谱、作用机制、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和使用注意;
半合成青霉素的分类、特点和临床应用;
头孢菌素类第一代至第四代代表药物的作用特点、临床用途和主要不良反应。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lactam antibiotics)是指一类化学结构中含有一个β-内酰胺环的抗生素,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抗菌药物。其中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临床最为常用,近年来非典型β-内酰胺类(如碳青霉烯类、头霉素类、氧头孢烯类和单环β-内酰胺类等)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也有应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胞壁质聚合体的交联作用。具有活性强、毒性低、抗菌谱广、适应证广及疗效好等优点。
第一节药物分类、抗菌机制和耐药性
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分类
(一)青霉素类
1. 天然青霉素代表药物注射用青霉素G
2. 半合成青霉素
1)窄谱青霉素类代表药物口服用青霉素V
2)耐酶青霉素类代表药物注射用甲氧西林、注射用氯唑西林和氟氯西林
3)广谱青霉素类代表药物注射、口服用氨苄西林和口服用阿莫西林
4)抗铜绿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类代表药物注射用羧苄西林和哌拉西林
5)抗革兰阴性菌青霉素类代表药物注射用美西林和口服用匹美西林
(二)头孢菌素类
1. 第一代头孢菌素代表药物注射、口服用头孢拉定和口服用头孢氨苄
2. 第二代头孢菌素代表药物注射用头孢呋辛和口服用头孢克洛
3. 第三代头孢菌素代表药物注射用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和口服用头孢克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