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日量词对比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16 MB
- 文档页数:5
浅析汉日词汇中量词的对比摘要:表达数量概念的功能是由数词和量词共同承担的。
无论哪国语言数词都可以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但量词却不尽相同。
所谓的量词是表示人、事物、或者动作数量的词。
汉语中量词很丰富,但日语中就相对较少一些。
日、汉中量词的不一一对应而导致语言学习中的困难、不便。
关键词:汉日词汇;量词;对比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4-0220-01一、量词概念差异(一)日语中的量词在现代日语中,原则上一个数词的后面必须要附加一个量词。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大量的量词已经很少被用到。
形成了日语量词的一词多用的搭配功能,使得专有量词的用法主见缩小其使用范围。
比如日语中,“棹”的用法,在过去人们用细木棍等运送比较大的家具、物件等,因此使用“棹”来计量家里的立柜等大件家具。
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使用“台”来代替这个量词。
再如,从前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笠”的量词为“蓋”。
随着“笠”从人们视线中的消失,其量词自身也就逐渐消失了。
因此量词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一个时代的发展变化。
(二)汉语中的量词量词在汉语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是汉藏语言的独有特征。
汉语的十一大词类中,除了量词之外,其他十类词都是汉语和印欧语系语言所共有的,只有量词是印欧语系语言的缺项。
在汉语语法学的构建上,量词研究反应了汉语语法研究从语言共性向语言个性迈进的重大历史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它昭示出汉语的一个重要的语言特征,完善了语法体系的整体框架。
二、使用方法差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量词的教学一直是一个难点。
这不仅仅是因为汉语中的量词数量多,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现代汉语的数量结构中,量词的使用是强制性的,也就是说数词和所指的计量对象必须由量词来连接,构成“数词+量词+名词(num+cl+n)”的结构。
这两个因素与几百个汉语量词与无数的计量对象的搭配组合,造成了汉语中量词复杂的使用情况。
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汉语量词研究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汉语量词研究近年来,语言类型学作为一门综合学科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它研究的是不同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以及语言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这个学科的视野下,汉语量词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兴趣。
本文将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出发,对汉语量词进行研究。
首先,汉语作为一种属于汉藏语系的语言,其特点之一就是数量词的丰富性。
汉语中的量词数量众多,而且数量词的使用方式与其他语言有所不同。
在一些其他语言中,数量词通常是直接放在名词前面,而汉语则需要使用特定的量词来修饰名词。
例如,“一个苹果”在汉语中要表达为“一个个的苹果”。
这种使用方式与一些濒危语言中数量的表达方式相似,因此在语言类型学的框架下,我们可以将汉语的量词系统与濒危语言中的数量表达方式进行比较。
其次,汉语的量词还具有语义丰富性。
汉语中的量词除了表示数量之外,还可以表示形状、状态、领域、尺寸等多种意义。
比如,“一条鱼”和“一张纸”中的“条”和“张”既表示数量,又表示鱼的形状和纸的尺寸。
这种语义丰富性在其他语言中并不常见,因此汉语的量词系统在语义角度上也有其独特之处。
此外,在汉语量词的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语法现象值得关注。
比如,汉语中的数量词可以与动词、形容词和量词谓语结合,形成复杂的谓语结构。
例如,“我吃了一顿饭”中的“一顿”就是数量词和动词谓语的组合。
这种谓语结构在语法上有着一定的限制,不同于其他语言中谓语结构的形式。
因此,通过比较汉语量词的谓语结构与其他语言的谓语结构,可以从语法角度探讨汉语量词的特殊性。
综上所述,汉语量词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在语言类型学的视野下值得深入研究。
通过探讨汉语量词与其他语言的联系与差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的特点,同时也可以为语言类型学的研究提供新的观点和研究路径。
相信在未来的研究中,汉语量词这一课题将得到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关注综上所述,汉语的量词系统在与濒危语言的数量表达方式进行比较时展现出独特性。
华 中 师 范 大 学研 究 生 课 程 论 文论文题目 汉日量词对比完成时间 2016.12.27课程名称 汉外语言对比专 业 文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年 级 2016级研一汉日量词对比姜珊摘要:汉语和日语虽属不同语系,但因日语长期受中华文化的影响,所以日语中有大量的汉语字,语法也和汉语有相似之处,其中量词就和汉语中的量词既有相似又有相异之处。
汉语量词分为名量词、动量词、复合量词;日语量词从计量对象的角度分为度量衡量词、个体量词、集体量词。
汉日量词在独立性、使用范围、重叠形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日本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偏误的主要来源有:因意义相近引起的误用、因母语影响而引起的误用。
对此给对外汉语教学者提出一些建议:避免受到母语的影响、帮助日语母语者养成正确学习汉语的态度、进行分类分级量词教学。
关键词:汉日对比量词引文:日本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对日语与汉语相同的现象比较容易掌握,不同的尤其是相似而又有区别的现象,则难以掌握或掌握不准。
汉日量词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学习难度较大。
在日语教学中,老师有意识地对汉语和日语量词进行比较,有利于排除母语干扰,使学生在基础阶段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把不利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老师把日语和汉语进行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就能较好地了解真正的学习难点是什么。
对比分析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比学习者母语和目的语的体系,一方面找出相同的一面,为学习者更顺利地掌握知识,另一方面找出其相异的一面,防患于未然,阻止或减少母语干扰的发生,使学习者能够避免和减少语言错误。
一、汉日量词的分类1.1汉语量词的分类在汉语中,量词大致可以分为名量词,动量词和复合量词。
1.1.1名量词名量词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A.以点、线、面为主点状:点、粒、颗、滴、星、丸线状:线、丝、条、枝、带、缕面状:面、方、片、幅、汪B.从动词转化而来串、堆、叠、挂、挑、截、堵、排、抹、包、捧C.依靠局部来表现整体一头牛、一杆枪、一把菜刀、一顶帐篷,一头猪D.时间、方位、处所工具:一幕戏、一笔字。
汉日数量词的语序和语义指向的对比与翻译汉日两种语言中均有大量的数量词,这些数量词在修饰限定名词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又具有各自的特点。
汉语的数量词在偏正结构中的位置较灵活,但又受到语法习惯的牵制。
通过对语言坐标轴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修饰限定客观世界中的某一物体时,数量词和其他性质的定语,是不在同一个方向上的。
此外,通过对汉日数量词语义指向的对比与分析,帮助理解原文的深层含义,可以避免翻译实践过程中出现一些逻辑上的错误。
人类通过语言认识世界,因此语言的结构和意义是与客观事物的关系和意义相匹配、相映射的。
语言作为一个既客观又主观的存在,正在被人类从各种角度、各个层面认识、理解和研究。
然而认识、理解和研究的最基本的工具又是语言本身。
其中,语序作为语言最表面的形态,自然而然地吸引了众多研究者们的目光。
陆丙甫曾经说过:“一定的语法位置表达一定的类型意义。
”“任何功能都要通过某种形式去落实。
”众所周知,汉语不像日语或英语,有形态的变化。
因此许多想从结构主义出发描写或解释语序问题的学者无法最终得出统一的结论,每一种描写都会有例外无法涵盖其中。
形式主义把语言研究的中心任务看成是研究语法成分之间的形式关系,并不需要涉及这些成分的语义和语用性质,而功能主义认为形式一定受意义的影响,强调通过语言中社会交际中所实现的功能来描写和解释语言的语音、语法和语义。
将人类的认知系统引入语法研究所形成的认知语言学的核心观是:语言的结构方式临摹外在的现实事态,语法结构的本质是象征性的,是人们感知世界图式的一种反映。
比如,汉语语序变化多样,如果试图通过一条原则来说明,必然面临着许多“例外”。
而且,语言是活的,它的灵活性带来了各种变化的可能性。
极端一些说,即便是不太符合正常語序的语言,也可能出现在生活中。
因此就给研究者们带来了许多的麻烦。
廖秋忠曾经说过:“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不管是形式主义者提出的一些形式解释原则或功能主义者提出的一些功能解释原则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他们所提出的‘普遍’原则,其适用性经常是有限的,只是具有相对的普遍性或倾向性,而不具有绝对的有效性,经常经不起新语料的考验。
汉日对比语言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汉日对比语言学的概念、研究方法和意义。
2. 掌握汉日对比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3. 通过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汉日对比语言学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
一、汉日对比语言学的概念与背景
1. 介绍汉日对比语言学的概念、研究方法和意义。
2. 探讨汉日对比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
二、汉日语音对比
1. 介绍汉日语音的差异,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的对比。
2. 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汉日语音的对应关系和转换规律。
三、汉日词汇对比
1. 介绍汉日词汇的差异,包括词义、用法、搭配等方面的对比。
2. 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汉日词汇的对应关系和转换规律。
四、汉日语法对比
1. 介绍汉日语法的差异,包括句子结构、时态、语态等方面的对比。
2. 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汉日语法的对应关系和转换规律。
五、汉日语用对比
1. 介绍汉日语用的差异,包括礼貌用语、委婉表达等方面的对比。
2. 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汉日语用的对应关系和转换规律。
教学方法:
1. 采用讲授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2.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 通过练习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
教学评估:
1. 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布置作业,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汉字“口”在日汉语言中的量词使用作者:浦丽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9年第06期摘要:“口”作为一个十分古老的词在长期的发展中产生了大量组合,主要用作语素出现在复合词中,做量词的“口”通过动因、视觉刺激、功能、数量等功能制约着它出现的句法环境,但在日汉语的使用中却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口” 汉语日语量词“口”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是:①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②人口;③物体内外相通的地方;④出入的通道;⑤状如口形的破裂处;⑥指语言;⑦指用口头形式表达;⑧口之味欲;⑨牲口的年龄;⑩中医切脉的部位;刀剑的刃;系统;量词。
本文论述的是其量词用法。
1.用于人。
他家一共十四口人。
2.表示口腔的容量或动作。
喝了两口汤。
3.用于语言行为。
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4.用于牲畜。
大家杀了一口猪;5.用于器物。
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
“口”在汉语中是经常使用的量词,最初只称量人,一般不称量表尊的对象。
《鹿樵纪闻·卷下》:孙可望使人监之,所供奉皆造册呈报,内开:“皇帝一员,月支米若干,太子一口,宫眷八口,月支米若干。
”闻者莫不怪叹。
(皇帝太子都成阶下囚了,故用“口”称量“太子”。
)大约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称量动物。
但此时主要称量“羊”,偶尔称量“牛”“鹿”“鸟”。
宋代开始称量“猪”。
现在指从嘴里吐出或吞入的东西,或像人口一样的广口物体,或用口讲出的话语,也可直接用来指人和动物。
如:(1)他憋足一[口]气(彼は思いっ切り息を詰める)(2)一[口]唾沫淬到了镜子上。
(鏡に向かってツバを吐きかけた)(3)往地上吐出一[口]粘痰(地面に粘っこいタンをペッと吐き)(4)由于曾在日本留学,操一[口]流利的日语,日本人更是对他有好感(日本留学で流暢な日本語を話すことからいっそう好感をもち)(5)寺里有一[口]井(寺に井戸が一つあった。
)(6)这时候她才发现另一[口]锅旁边放着一只椅子(彼女は、もう一つのナベの脇に小さな椅子が置いてあり)(7)妈妈又到另一[口]衣箱前(母は、もうひとつの長持のところへ行って)(8)身后便是一[口]大水缸(うしろには大きな水がめがあり)(9)厨房内已经宰了一[口]猪(台所では豚を一頭つぶした。
汉日语指示代词的语法差别1. 引言1.1 介绍汉日语指示代词在汉语和日语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语法成分,它们在句子中起着指示和代词的作用。
汉语和日语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其指示代词的用法和语法特点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汉语中,指示代词通常包括“这”、“那”、“这个”、“那个”等词语,它们用来指代离说话者近的事物或人。
汉语指示代词的使用相对简洁明了,常常直接放在名词前面或者句子中。
而且在汉语中,指示代词的数量和性质比较丰富多样,可以根据语境和不同的词类进行变化和使用。
汉语和日语中的指示代词在语法特点和使用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深入研究汉日语指示代词的语法差别有助于加深对两种语言的理解,同时也能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效果。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分析汉日语指示代词的语法特点及其应用,以及语法差别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
【2000字完】1.2 研究意义研究汉日语指示代词的语法差别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汉语和日语是世界上使用广泛的两种语言,它们在语法结构和词汇表达上存在着诸多差异。
通过比较汉日语指示代词的语法特点,可以揭示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和思维模式,有助于增进我们对不同语言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汉日语指示代词在日常交流和跨文化交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准确地运用指示代词能够帮助人们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和观点,避免产生歧义和误解。
由于汉语和日语指示代词的差异,可能导致在跨文化交流中出现沟通障碍和误解的情况。
研究汉日语指示代词的语法差别,有助于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效率和准确性。
深入探讨汉日语指示代词的语法差别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促进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与理解,为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支撑。
2. 正文2.1 汉语指示代词的语法特点汉语的指示代词在语法上具有一些特点。
汉语的指示代词包括“这、那、这个、那个、这些、那些”等,用于指示人或事物的位置、距离、数量等。
“这”和“那”用于指示较近或较远的事物,“这个”和“那个”用于具体指示单个事物,“这些”和“那些”用于指示多个事物。
2342019年23期总第463期ENGLISH ON CAMPUS日汉翻译中“(一)量”的加译浅析文/周超蓉间、位”等。
但是“(一)个”却都大量出现,開译本中共计29例,占总数的72.5%,刘译本中共计102例,占总数的79.68%,林译本中共计33例,占总数的68.75%。
仅次于“(一)个”的“一种”所占比例也不过在10%左右,相差巨大。
2.“措定文”中的加译。
谢秀忱在《现代日语语法》一书中,介绍了日语句子的分类。
其中,按照谓语的词类可以分为四类:判断句、描写句、存在句、陈述句。
句子类型谓语例句判断句名詞宾语句あれは地図です。
描写句形容词宾语句ここのお茶がおいしい。
形容动词宾语句あの人は親切だ。
存在句存在动词宾语句彼は図書館にいる。
陈述句动词宾语句梅の花が咲く。
判断句是以指定助动词“だ”、“です”结合体言做判断句谓语,说明主体“是什么”的句子。
对于日语中的名词宾语句,也有各种不同的分类法。
三上章在《现代语法新说》中将日语的名词宾语句分成“指定文、措定文、端折文”三类。
在“AはBだ”这一句式中,若A=B,则为指定文,如“鈴木さんはあの人だ”;若A﹤B,则为措定文,如“犬は動物だ”;从主语宾语的意义关系上来看,《哥儿》中有加译的“是(一)量NP”结构其原文都属于措定文。
原文:家を畳んでからも清の所へは折々行った。
清の甥というのは存外結構な人である。
林:房子卖掉后我也常跑去阿清婆那里。
阿婆的外甥实在是个好人。
開:家宅卖掉后,我也时常到清的地方去。
清的外甥想不到是个好人。
刘:自从拆散了家以后,俺时常去探望清婆。
清婆的侄儿这个人,是个想象不到的好人。
“好人”是一个集体概念,代表的是一类人,是指心地善良,品行端正的所有人,而“清婆的外甥”是千千万万“好人”中的一个。
所以两者之间是有包含关系的,属于措定文。
引言数量词在我国由来已久,通常是数词和量词的组合的总称。
数词是人类最初创造和利用的词类之一,几乎是各种语言都有的。
高考复习日汉同形异议词详解(1) 约束日语词义(1)约会,约定。
(2)规则,规定。
例:他人と約束をしたら必ず果たすべきである。
| 跟他人订了约就一定要践约。
例:競技の約束を従う。
| 遵守比赛规则。
汉语词义拘束,限制,使不超出范围。
例:他约束手下不要随便行动。
| 彼は部下を勝手に行動しないように仕付けた。
日汉辨义日语和中文的“约束”都有限制、束缚的基本词义。
但作用的方向和对象有很大不同。
日语的“約束”是经过双方认同的,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较为频繁。
而汉语“约束”则是单方面决定的,作书面字眼的情况较多。
(2) 迷惑日语词义打搅,麻烦,为难。
例:お前はこんなことをして,おれは本当に迷惑ですね。
| 你做出这样的事情来,我真的是很为难。
例:人に迷惑をかける。
| 给人添麻烦。
汉语词义使人分不清是非,摸不着头脑例:她的态度使得他很迷惑,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 彼は彼女の态度に惑わされて,どうしたらいいか分からなくなった。
日汉辨义日语“迷惑”一词原本来源于佛教语,是梵文bhranti的译词,意为弄错、迷失,引申为麻烦、为难的词义。
而汉语中“迷惑”一词的迷和惑两字是同义复合,表达的是一个意思。
(3) 无心日语词义(1)天真,幼稚。
(2)(小孩)热衷于某事,一心一意。
(3)厚着脸皮要钱或东西。
例:無心の境地。
| 无邪念之心境。
例:この子供は無心な顔をしている。
| 这个小孩露出天真的脸孔。
例:無心を言う。
| 厚着脸皮开口要钱。
汉语词义(1)没有心思做某事。
(2)不是故意的。
例:今天我无心看书,就出去散步了。
| 今日は本を読む気がないので,散歩に行った。
例:話し手が何気なく話したことでも、聞いてはとても気にするものだ。
|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日汉辨义日语“無心”一词的心,是指有意图有目的的精神世界。
多用于佛教语,与“色”相对。
而汉语“无心”一词的心单纯地指心思,想法。
(4) 区区日语词义各式各样,形形色色,纷纷,各不相同。
例:出席者の意見がまちまちなので,結論は出られない。
汉字“口”在日汉语言中的量词使用“口”作为一个十分古老的词在长期的发展中产生了大量组合,主要用作语素出现在复合词中,做量词的“口”通过动因、视觉刺激、功能、数量等功能制约着它出现的句法环境,但在日汉语的使用中却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
标签:“口” 汉语日语量词“口”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是:①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②人口;③物体内外相通的地方;④出入的通道;⑤状如口形的破裂处;⑥指语言;⑦指用口头形式表达;⑧口之味欲;⑨牲口的年龄;⑩中医切脉的部位;刀剑的刃;系统;量词。
本文论述的是其量词用法。
1.用于人。
他家一共十四口人。
2.表示口腔的容量或动作。
喝了两口汤。
3.用于语言行为。
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4.用于牲畜。
大家杀了一口猪;5.用于器物。
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
“口”在汉语中是经常使用的量词,最初只称量人,一般不称量表尊的对象。
《鹿樵纪闻·卷下》:孙可望使人监之,所供奉皆造册呈报,内开:“皇帝一员,月支米若干,太子一口,宫眷八口,月支米若干。
”闻者莫不怪叹。
(皇帝太子都成阶下囚了,故用“口”称量“太子”。
)大约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称量动物。
但此时主要称量”羊”,偶尔称量“牛”“鹿”“鸟”。
宋代开始称量“猪”。
现在指从嘴里吐出或吞入的东西,或像人口一样的广口物体,或用口讲出的话语,也可直接用来指人和动物。
如:(1)他憋足一[口]气(彼は思いっ切り息を詰める)(2)一[口]唾沫淬到了镜子上。
(鏡に向かってツバを吐きかけた)(3)往地上吐出一[口]粘痰(地面に粘っこいタンをペッと吐き)(4)由于曾在日本留学,操一[口]流利的日语,日本人更是对他有好感(日本留学で流暢な日本語を話すことからいっそう好感をもち)(5)寺里有一[口]井(寺に井戸が一つあった。
)(6)这时候她才发现另一[口]锅旁边放着一只椅子(彼女は、もう一つのナベの脇に小さな椅子が置いてあり)(7)妈妈又到另一[口]衣箱前(母は、もうひとつの長持のところへ行って)(8)身后便是一[口]大水缸(うしろには大きな水がめがあり)(9)厨房内已经宰了一[口]猪(台所では豚を一頭つぶした。
英汉量词性隐喻对比分析隐喻是指以比喻的形式来表达含义的一种修辞手法。
在语言学中,隐喻常常用来揭示人们对于某一事物的看法、态度、情感及主观认识等。
量词是一种用来表示数量的词语。
英汉量词性隐喻则是将量词运用到隐喻中,用来表达某一事物的数量和属性特征等。
接下来,本文将从在英语和中文中应用了不同的量词性隐喻来描写、比喻和描述某一事物,分别进行探讨和分析。
1.在描写环境时的隐喻英文表述:The sky was covered with a thick blanket of dark clouds that hid the sun.中文表述:天空弥漫着一层黑压压的云层,遮蔽了太阳。
上述两句话都在描述天空的状态,但用的隐喻却并不相同。
英文中“一层厚厚的黑云覆盖了整片天空”用了“厚厚的一层毯子”来形容云层。
而中文中却用“黑压压的”来形容云层,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
英语委婉地把整片天空描述成被覆盖和隐藏的物品,而中文则以直接表述的方式来表达云层的颜色和形状。
2.在比喻人物时的隐喻中文表述:他矗立着像一棵树,高大而坚不可摧。
这两句话比喻的对象都是人物,但隐喻的形式却不一样。
英文中用“像一棵树”来比喻人物,在THESAURUS中“a tree”可比作稳定、雄伟、坚定、未动摇等意思。
中文中也用“矗立”来形容人物,与英文隐喻类似,表示坚定和不动摇。
中文隐喻还用“坚不可摧”来强调人物的稳定性和坚强性,两种隐喻都表现出人物的稳定、坚定和强大的特性。
中文表述:她的声音如同音乐,像一场美妙的交响乐。
在英文中,用“music to my ears”来比喻听起来十分舒适的声音。
这句话同时也用“a symphony of sound”来形容声音,其中symphony可以表示体现一种和谐组织的事物,而在中文中,则用“她的声音如同音乐,像一场美妙的交响乐”来形容声音,用交响乐这一艺术形式来描绘她的声音之美。
在两种语言之间的隐喻中,都体现了音乐之美和声音之和谐。
古今汉语中关于鱼的量词历时考察汉语言文学中关于鱼的量词历时考察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课题。
从古代的文献到现代的文献,都可以发现关于鱼的量词的变化和发展,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观察汉语中鱼的量词发展的历史。
关于汉语中鱼的量词,历史上有很多重要的变化,以及深刻的文化影响。
古代汉语中,鱼的量词有“礼”,“钩”,“目”,“只”,“络”等,其中“礼”是最常用的,也是最具代表性的。
它最早出现在《诗经渔父》中,原指半公斤的鱼,后来经过几个世纪的时间演变,已经成为通常表示一尾鱼的量词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鱼的使用也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了鱼的量词的形成和变化。
在清朝,“斤”这个量词逐渐取代了“礼”,这反映出清朝以前,鱼是一种稀有物品,人们更乐意用“礼”来表示,而清朝以后,鱼的消费量明显增加,这就使用“斤”来表示更恰当了。
在现代汉语中,“斤”已经成为最常用的鱼的量词,人们将“斤”用来表示整条鱼,也可以表示一斤重的鱼。
除了“斤”之外,“只”也是一个常用的鱼的量词。
“只”最初是指禽类,只后才拓展到用来表示鱼的数量。
在两宋时,“只”已经取代“礼”成为表示一条鱼的量词,“只”在现代汉语中几乎取代了“斤”成为汉语中表示鱼的最常用的量词。
此外,在古代,“目”也是一个用来表示鱼的量词,它最早出现在《史记隐公公世家》中,原指“河鱼一目”,当时河鱼一目可以捕捉到一条鱼,一目被认为是鱼的一个喻义。
随着人类渔业的发展,这种用法已经逐渐淡出我们的日常生活,但是在现代汉语中,“目”仍然留在了某些地方的方言中,仍然保留着最初的表示方法。
另外,还有几个地方的话语中有“钩”、“络”这样的量词,它们也是古代汉语中表示鱼的量词,它们的意思是“一组鱼”、“一把鱼”,也是反映当时捕鱼技术不发达的证据。
总之,汉语中关于鱼的量词在历史上有很多变化,受到不同历史文化的影响,也有不同的发展史。
从古代汉语中的“礼”、“钩”到清代,更多的使用“斤”,到现代汉语中,更多使用“只”,汉语中鱼的量词发生了显著变化,但是它们还是有着一定的联系,使我们能够以一定的方式使用这些量词,丰富汉语的表达方式。
英汉量词性隐喻对比分析隐喻是语言中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隐喻可以让人产生更深刻的联想和情感体验。
英汉两种语言在隐喻的运用上有着不同的特点,其中量词性隐喻更是各具特色。
本文将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量词性隐喻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它们在表达方式上的异同之处。
一、英语中的量词性隐喻在英语中,数量词还常常用于表示时间、距离、程度等概念。
"a long day"(漫长的一天)、"a short distance"(短距离)、"a great deal of money"(大笔钱)等都是典型的量词性隐喻,通过不同的数量词和名词搭配,表达出了丰富的意义。
汉语中的量词性隐喻也十分丰富多样。
汉语的量词可以说是一种独特的语法现象,它独立于名词之外,起到修饰作用。
常用的量词如"个"、"条"、"只"、"张"、"本"等,它们经常与名词搭配使用,形成各种不同的隐喻表达。
"一颗心"(一颗爱心)、"一双眼睛"(一双明亮的眼睛)、"一根棍子"(一根细长的棍子)等都是典型的量词性隐喻,通过不同的量词和名词搭配,传达出了丰富的意味。
在汉语中,数量词也常用于隐喻表达,比如"九牛一毛"(形容极少的数量)、"一箭双雕"(一举两得)、"三心二意"(犹豫不决)等,都是典型的量词性隐喻表达。
这些表达方式通过数量词和名词的搭配,形象地表达了复杂的概念,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1. 表达方式上的差异英语中的量词性隐喻更多地体现在名词和数量词的组合上,数量词往往转化为质量,通过与名词的搭配来表达具体的含义。
而汉语中的量词性隐喻更多地体现在数量词和名词的搭配上,通过不同的搭配方式来传达丰富的意味。
英汉量词性隐喻对比分析量词是一个语言中具有特殊意义的词汇类型,它们可以表示数量和程度等信息,例如“个”、“条”、“斤”、“扇”、“片”、“桶”等。
由于量词的数量本身就具备一定的比较性,因此在语言中常常会出现量词性隐喻,即使用某些量词暗喻或隐含更深的意义。
在中英两种语言中,量词性隐喻的运用习惯和表达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下面将从五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一、性别二、态度和情感中文中的一些量词还可以表示态度和情感,例如“心意”、“一片情”、“万分感激”等。
这些量词带有强烈的感性色彩,不仅表示数量,还隐含了对某种情感的表达。
相比之下,英语中使用量词来表示态度和情感的情况相对较少,除了“love”、“hate”等一些表示情感的词汇以外,大多数量词仅仅表示数量。
三、时间和空间中文中有很多量词可以表示时间和空间,例如“时刻”、“轮”、“天”、“方”等,它们的数量可以暗示时间和空间的属性。
与此相比,英语中的量词更倾向于直接表示时间和空间的数量,例如“minute”、“hour”、“meter”、“mile”等。
这种差异体现了中英两种语言对时间空间的理解和表达方式的不同。
四、精度和范围五、文化和传统中英两种语言的文化和传统差异也会影响到量词的使用方式和含义。
例如,在中文中,“只”这个量词有时表示光荣和祝福的意义,例如“一只好兆头”,而在英语中,“only”常常表示数量的限制和不足,例如“I have only one apple”。
这种差异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传统和价值观有关。
总之,中英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着丰富多彩的量词性隐喻,这些隐喻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事物,还可以反映出中英两种文化和传统的不同特征。
因此,在学习和使用语言时,我们需要注意到这些差异并进行充分的交流和理解。
126odern ChineseMXIANDAI YUWEN 一、引言汉语和日语之间存在诸多共性,日语中很多文字都来源于汉语,但两者都有各自鲜明的民族特点。
以汉日量词为例,虽然两者同源,但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存在许多差异。
例如,在形容纸的数量时,汉语中常用量词“张”,日语中用量词“枚”;汉语中说“一只猫”,日语中则是“一匹の猫”。
许多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容易先入为主,以汉语量词的观念来学习日语量词,从而引起许多误解误用。
基于此,本文以较为常见且容易混淆的汉日量词为主,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探讨,以期对日语和汉语学习者重新认识量词有所帮助。
二、量词的概念与分类(一)量词的概念汉语对量词的研究由来已久。
黎锦熙在《新著国语文法》中提到了“量词”这一概念,并把量词划分在名词类中定义为:“量词就是表数量的名词,添加在数词之后,用来作所计数的事物之单位”。
1961年,丁声树等人主编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把量词作为独立的词类进行分析。
20世纪50年代,《“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简述》(1954~1956年拟定)正式将量词定义为:表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词是量词,并将量词划分为现代汉语11个词类中的一个类别。
日语中称量词为“助数词”或“类别词”。
池上祯造(1983)定义日语量词为:“助数詞は、接辞の一つ。
ひとつ・ふたり・みっか・四箱・五棟・六皿・七本・八軒・九冊・十首などのように数詞に付属する接尾語を言う場合が多い。
”(笔者译:助数词是接续词的一种。
多数情况下接续在例如ひとつ・ふたり・みっか・四箱・五棟・六皿・七本・八軒・九冊・十首等数词后面做接尾语)。
益冈隆志(1995)认为,助数词分为“类别词”与“单位词”。
“本、册、枚”等根据所数对象的性质区别使用的叫“类别词”,加在数词后面表示量、次数、时间等各种单位的叫“单位词”。
为了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汉日量词的概念,笔者将中日两国部分辞书中的量词定义列成表格如下:汉日量词对比研究廖苏婷(宁波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作者简介:廖苏婷,女,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 要:本文从汉日量词的类别、意义功能和特殊性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在不同文化环境和社会背景下,同根同源的汉日量词(日语称之为助数词)存在诸多差异。
针对这种差异,本文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期促进对汉日量词的了解与认识。
关键词:汉语 日语 量词 助数词 比较odern Chinese M127XIANDAI YUWEN表1:汉日量词的定义①汉语现代汉语词典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的词。
如“尺、寸、斗、升、斤、两、个、只、支、匹、件、条、根、块、种、双、对、副、打、队、群、次、回、遍、趟、阵、顿”等。
量词经常跟数词一起使用。
新华字典表示事物或行动单位的词,如“张、条、个、只、遍”。
现代汉语大辞典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的词。
如“个、队、块、丈、斤、次、回、遍、趟、阵”等。
还有一种复合量词,如人次,架次等。
多数的单音节量词可以重叠使用,表示每一个都包括在内,如“他们个个红光满面”句中的个个。
日语新明解国语辞典数えられるものがどんな種類の物であるかを表す、下位の造語成分。
物によって使う言葉が異なる。
「一枚、二台、三脚」などの「枚、台、脚」。
(表示可数事物的种类,附属的构词成分。
不同事物所使用的词不同。
如“一枚、二台、三脚”中的“枚、台、脚”)スーパー大辞林接尾語の一。
数を表す語に添えて、どのような事物の数量であるかを示す語。
「個」「匹」「羽」「枚」「冊」「組」「杯」などの類。
(接尾词的一种,添加在表示数的词后,用以表示事物的数量的词。
如“個、匹、羽、枚、冊、組、杯”等。
)由上述内容可知,汉语量词更具独立性,已成为一项与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并列的词类;日语量词并不作为独立成分,而是被定性为接尾词、从属构词成分。
由此可见,汉语和日语的量词在两国的语言体系中占据不同地位,汉语远高于日语。
(二)量词的分类1.汉语量词的分类汉语中量词有多种分类方式。
各学者从不同角度,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量词进行分类。
本文简单列出几位学者的汉语量词分类观点。
丁声树(1961)在《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中将量词分成四类。
分别是:个体量词、集体量词、度量词和临时量词。
朱德熙(1982)在《语法讲义》中指出:“量词是能够放在数词后面的粘着词。
量词可以分成以下七类”。
这七类量词分别是:个体量词、集合量词、度量词、临时量词、不定量词、准量词和动量词。
在此基础上,他又把动量词细分为专用的动量词,借用名词,重复动词。
吕叔湘(1999)在《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中把量词分为个体量词、集合量词、部分量词、容器量词、临时量词、度量量词、自主量词、动量词、复合量词。
刘月华等在(2001)《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中指出:“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数量。
量词分名量词和动量词两大类。
”其中,名量词又被分为专用量词和借用量词、动量词分为专用动量词、借用动量词。
以上各位学者对量词的分类有部分名称完全相同,但该名称类别下包含的内容并不完全一致。
例如,同样是动量词,吕叔湘(1999)认为“次、趟、步、巴掌”等属于动量词。
朱德熙(1982)认为:“动量词常常放在动词之后充任准宾语,表示动作的次数”,他把动量词细分为三小类,①专用的动量词如:“洗一下,去一趟”;②借用名词如:“放一枪、看一眼”;③重复动词如,“看一看,想一想,歇一歇”。
刘月华等(2001)把动量词分为专用动量词和借用动量词两类,并在文中指出:“表示动作或变化次数的单位的量词叫作动量词。
”由此可见,即使同一种类的量词,内容也不完全相同。
2.日语量词的分类龟井真一郎,村木一至(1990)在《日本語助数詞の分析》中,根据量词的意义动能将量词分为表数量多少的量词和表顺序的量词(“助数詞の意味機能を大別して1)多さをいう2)順序表を言うの二種類にわけた。
”),并在此基础上又把表数量多少的量词细分为四小类:“ものの集まりの全体量、全体を構成している種類(例:種類、通り)、もののもつ属性量(例:cm、)、行為の頻度(例:回、周り)”。
益冈隆志(1995)在《现代日语语法》中把量词分为“类别词”和“单位词”,并把单位词进128odern ChineseMXIANDAI YUWEN 一步细分为时间单位词、时刻单位词、日期单位词、金额单位词、次数单位词、顺序单位词。
水口西光(2004)在《類別詞対照》中根据量词所修饰名词的性质把日语量词分为三类:个别量词、集合量词、计量量词。
饭田朝子(1999)在《日本語主要助数詞の意味と用法》中把量词分为:以事物形状为基础的量词(形状に基づく主要助数詞)、修饰有生命的事物的量词(有生類を数える助数詞)、修饰交通工具·机械类的量词(乗り物・機械類を数える主要助数詞)、修饰行为·事件的量词(行為・事象を数える主要助数詞)、修饰书籍·书卷的量词(書物・書簡をを数える主要助数詞)、其他量词(その他の重要助数詞)。
通过对比发现,日语量词的分类标准和汉语完全不同。
汉语量词分类由量词本身的属性和特征决定,日语量词的分类是依据其修饰对象的性质和类别,这也体现了中日学者对量词考察的角度和标准不同,汉语对量词的分类注重综合性,缺乏具体性,而日语量词的分类却恰恰相反,更关注量词的具体分类,缺乏综合性考察。
三、量词的位置(一)修饰名词量词修饰名词时,汉语中多数情况量词放在名词前面,如口语中常说的“我买了一本书”“我吃了一个苹果”等等。
(1)午饭铃声刚刚响过,从一排排高低错落的石窑洞里,就跑出来了一群一伙的男男女女。
(路遥《平凡的世界》)(2)先生,我们那地方,曾有一个古老的风气,生下孩子,好以身体部位和人体器官命名。
(莫言《蛙》)例句中的量词“一排排”“一群一伙”“一个”分别放在名词“石窑洞”“男男女女”“风气”的前面,起到修饰该名词的作用。
我们口语中还有“苹果吃了一个梨吃了俩”“书买了一本”的说法,此时量词放在名词之后,顺序的改变使得该名词有被着重强调数量的含义。
例如:(3)每月工钱五百文。
(鲁迅《祝福》)(4)还有水费十元,卫生费十元,共计月租二百七十元。
(余华《寂寞如贼》)例文为了强调“工钱”“水费”“卫生费”,把“五百文”“十元”放在后面。
同样,日语量词既可以位于名词之前也可以位于名词之后,如“三本书”和“五支铅笔”既可以用“三冊の本”“五本の鉛筆”的形式来表达,也可以表述为“本三冊”“鉛筆五本”。
但需要注意的是,日语量词后面不能直接接名词,两者之间必须加日语格助词“の”。
(二)修饰动词(5)小乔脸上的红晕一点一点黯淡下来。
(孔捷生《因为有了她》)(6)邹河用匙把豆腐脑切成一片一片的。
(余华《寂寞如贼》)量词除了修饰名词之外,也可以修饰动词。
例句中量词“一点一点”位于动词“黯淡”前面,表示“红晕黯淡”这一动作或作用发生时的状态。
“一片一片”位于动词“切”的后面,表示“切豆腐脑”这一动作或作用的结果。
日语量词修饰动词,通常情况下量词只能放在动词前面,并且两者之间一般要加上格助词如“へ、を、が”等。
例如:(7)四十歳を過ぎると、女たちは焦り出す。
(層野綾子《鮭の上る川》)(8)二階へお上がりになるのよ。
(有吉佐和子《地唄》)四、量词的功能(一)计量功能量词的计量功能是量词的基本功能,主要用来表示事物或动作行为的数量。
汉日量词都有计量功能。
例如:汉语量词中的“斤、头、对、双、匹”等;日语量词中“つ、り”等和语量词,“個、双、对、匹”等汉语类量词,“キロ(千米)、メートル(米)、ページ(页)、グラム(克)”等外来语类量词。
(二)替代功能量词的替代功能指的是用量词直接替代前面出现的事物,汉语中多用于替代前文中提到的名词。
日语量词这一功能虽不常见但也存在,一般出现于惯用表达中。
例如:日本人在工作结束以后,向同事发出“一杯飲みに行こう”的邀请,任何日本人都能领悟到这里的「一杯」指的不是茶或者咖啡等别的饮料,而是特指酒。
这和汉语中人们日常生活中说的“上我家喝两口”中的“喝两口”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句话中的“两口”也是“酒”的意思。
(三)附带功能饭田朝子在《数え方の辞典》(2004)里提到:“話し手が数える対象をどのように捉えているかを映し出す“鏡”のような役割があodern ChineseM129XIANDAI YUWENる”。
(笔者译:量词如同“镜子”一般,能够反映出说话人如何看待他所计算的对象)。
量词修饰某一事物时,都会附带该事物的形象特征,或者附带说话者的主观意识等。
这使得事物的形象更加生动,说话者的情绪更加饱满。
量词的附带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附带形象何杰(2000)指出:量词可以利用个体量词和客观实物的相似性,描绘出客观事物的外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