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 格式:ppt
- 大小:2.10 MB
- 文档页数:29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内容简析:本课主要讲述两汉对内对外关系。
对内,出使西域和设置西域都护;对外,打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建立了同欧洲国家—大秦的友好往来。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张骞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等基本史实,使学生初步掌握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和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过程。
能力目标:通过对各种历史现象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想象、理解、分析、归纳、知识迁移等能力以及组织表达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走向世界之路,它是中华民族向全世界展示其伟大创造力和灿烂文明的门户,也是古代中国得以与西方文明交融交汇、共同促进世界文明进程的合璧之路。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习张骞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开拓进取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导入新课伴随着悠扬的乐曲,目睹这满目的黄沙,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令人魂牵梦萦的峥嵘岁月。
这堂课,就让我们翻开历史的卷帘,拂落岁月的风尘,跟随汉朝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一起,重走丝绸之路。
讲授新课:1.张骞通西域(1)西域的地理位置①提出问题:西域--顾名思义就是西面的地域,那么西域到底在哪里?我们一起看图确定一下它的地理位置。
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区,在两汉时被称为西域②教师讲述:西域,听起来那是一个遥远的、陌生的、荒凉的地方。
汉朝时,对于中原人来说,就是这么一个概念。
西汉初年,西域地区是怎样的社会情况呢?小国林立,人口最多的有几十万,最少的不到200人。
许多国家都受到匈奴的控制和奴役。
总结:经过文景之治,以及汉武帝的大一统,西汉国力强盛起来,汉匈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武力反击匈奴侵扰的时机已经成熟。
(2)张骞通西域汉武帝颁布《招贤令》:我大汉王朝,历经几代先皇的休养生息,现民殷国富,兵强马壮。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程标准】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学习目标】1、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两汉对西域的管理等基本史实,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2、通过比较古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理解历史的传承和发展。
【自学导航】一、张骞通西域1.西域:汉代人把今天甘肃、以西,也就是现在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
2.汉武帝认识到西域的重要性,决定招募使者出使西域,联络夹击匈奴。
(陆上丝绸之路)1.背景:_____ 通西域以后,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
2.路线:商人们把汉朝的丝绸等货物,从 _____ 出发,穿过 ________ ,经 _____ 运往 _____、 _____ ,再转运到更远的________;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
3.影响:丝绸之路是古代__________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______与______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海上丝绸之路)4.汉武帝开辟海上交通:东线:从山东沿岸出发穿过黄海,可到达、;南线: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和。
三、对西域的管理1.设置西域都护(1)设置:公元前年,西汉设置。
(2)职责:颁行号令,调遣,征发粮草,对西域进行有效管辖。
(3)意义:标志着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今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是我国领土。
2.班超经营西域:时,出击匈奴,派出使西域;班超经营西域30多年,还派出使大秦,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
四、课堂延伸:我在会场2014年,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同意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提交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文化遗产申请项目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假如你是申报代表团成员,你将如何阐述你的理由以获得评审团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