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规章制度】校本教研教学反思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2
学校教学、教研常规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学校教学、教研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所有教师和教学、教研相关人员。
第三条学校教学、教研工作应遵循科学性、规范性、实效性的原则。
第四条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要紧密结合课程目标,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和积极性。
第五条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要尊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教学、教研团队合作。
第六条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要积极推行教师评价和激励制度,形成教学、教研风气。
第七条学校应建立定期检查、考核制度,督促教师和教学、教研相关人员履行职责。
第二章教学管理第八条学校应制定科学的教学发展规划,明确各学科教学目标和内容。
第九条学校教学工作要符合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确保教学内容和质量。
第十条学校应配备适宜的教学设备和工具,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第十一条学校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施情况,开展教学质量评估。
第十二条学校教师要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进行教学活动,不得擅自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第十三条学校应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
第十四条学校要定期开展教师培训和专业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第十五条学校要建立学生学习档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第十六条学校要做好教学成果的总结和宣传工作,提高学校的教学声誉。
第三章教研管理第十七条学校要建立科学的教研管理机制,加强教研组织和领导。
第十八条学校教研工作要以课程改革和教学研究为主线,同时注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第十九条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教研能力培养和指导,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
第二十条学校要组织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增强教师的教研经验和交流。
第二十一条学校要注重教研成果的运用和推广,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第二十二条学校要鼓励教师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和参与教育教学论坛。
第二十三条学校要建立教研成果奖励制度,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工作。
第四章监督与考核第二十四条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教学监督和指导。
小学校本教研规章制度一、学校教研工作的重要性学校教研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水平的重要保证。
通过开展教研活动,教师能够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
二、教研的组织与管理1. 学校成立教研组,并选聘有经验的教师担任教研组长,负责统筹协调教研工作。
2. 每学期教研组组织一次集体教研活动,安排时间和地点,确保教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3. 教研组成员应定期参加教研组会议,分享教育教学经验,讨论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制定解决方案。
4. 教研组应及时向学校汇报教研工作的进展情况,并接受学校的指导和评价。
三、教研的内容和方法1. 教研的内容应以学校的教学工作为主线,紧密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2. 教研的方法应多样化,包括课题研究、教具制作、教案设计、教学观摩等形式,以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
3. 可以组织教师互相观摩课堂教学,借鉴他人的优秀经验,发现自身不足,并进行及时改进。
4. 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到学校进行讲座和培训,增强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
四、教研成果的运用与分享1. 教研成果应及时整理和归档,形成教学经验交流的资料库。
2. 可以组织教研论文的撰写和发表,鼓励教师将优秀的教学经验和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分享给其他学校和教师。
3. 可以在学校教研网站上分享教研成果和经验,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五、教研成果的评价与奖励1. 学校应建立科学的教研成果评价机制,对教研成果进行评估,以确保教研成果的质量和实效。
2. 学校可以根据教研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评选并表彰优秀的教研成果和教师。
3. 学校可以给予教研成果的撰写者一定的奖励和荣誉,以鼓励和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
六、教研的监督与改进1. 学校应定期对教研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给予指导和支持。
2. 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和进修,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和水平。
小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一、概述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为了更好地推动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本校建立了一套科学有效的教研管理制度,以保障教师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目标本教研管理制度的目标是确保小学教师能够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提高专业素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教学质量。
三、组织机构1. 教研组长教研组长负责协调和组织教研活动,制定年度教研计划,指导教师开展教研工作,定期召开教研组会议,总结教研经验,推广优秀教学案例。
2. 教研组成员教研组成员是教研活动的参与者,每学期至少参与一次教研活动。
教师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专业特长选择参与的教研项目。
教研组成员需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并将教研成果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四、教研活动1. 教研主题确定每学期初,教研组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确定教研主题,并向全体教师进行宣传和解读。
教研主题可以包括教学方法、教材解读、评价方式等。
2. 论文撰写与提交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积累的经验和成果,可以撰写论文或教学文章,并提交给教研组长进行审核。
审核通过后,可以在学校教研网站或教研期刊上发表。
3. 教学展示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展示的形式分享和展示自己的优秀教学案例。
教研组可以组织同行评课、教学观摩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学习。
4. 教研成果应用教研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将教研成果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积极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研经费学校每年拨款一定金额用于教研经费,用于购买教学资源、教育技术设备、图书等,以支持教研活动的开展。
六、考核评价学校将根据教师的教研表现,进行考核评价。
优秀的教研成果将会被纳入绩效考核的内容之一,教研活动成果的质量和数量将成为评价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指标。
七、教研管理制度的优化与改进学校将定期组织教研管理制度的评估和改进工作,充分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与改进教研管理制度,确保教研活动的顺利进行。
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一、总则教研是学校教学改进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为规范学校教研活动,提高教研管理水平,制定本教研管理制度。
二、教研组织架构1. 学校教研组学校设立教研组,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学校的教研规划、计划和方案。
教研组包括学校领导、学科组长、骨干教师等。
教研组负责对教师进行教学指导和培训,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
2. 学科教研组学校按照学科设置教研组,负责制定学科的教研计划和方案,组织教研活动,提供教学资源和支持。
学科教研组由学科组长组织,包括该学科的所有教师。
三、教研活动1. 教研计划每学年初,学校教研组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和教学需求,制定教研计划。
教研计划包括教研主题、时间安排、参与人员和预期成果等内容。
教研计划经学校领导审批后执行。
2. 教研活动教研活动包括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教学研讨、课题研究等。
教研活动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倡教师自主参与和互动交流,促进共同成长和共同提高。
3. 教研成果教研成果应有实际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包括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改进成果等。
教研成果应及时整理和发布,以供其他教师参考和借鉴。
四、教研资源支持1. 教学资料学校应提供教学参考书、教学研讨资料、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支持教研活动的开展。
教师可以利用学校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电子资源等设施进行教研。
2. 奖励机制学校应建立教研奖励机制,对取得优秀成果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奖励形式可以是荣誉称号、奖金、晋升职称等。
3. 培训机会学校应定期组织教研能力培训,提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会。
培训内容可以是教研方法、教学评估、课程设计等,培训形式可以是讲座、研讨会、座谈会等。
五、教研评估学校应定期进行教研评估,评估内容可以是教研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教研成果的质量等。
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教师,用于促进教学改进和提高教研水平。
六、教研反馈与改进教研组织应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
教师应根据教研活动和评估结果,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校本教研规章制度一、制度背景和目的为了加强小学校本教研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创新本领,订立本规章制度。
本制度旨在明确小学校本教研的管理标准和考核标准,确保教研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管理标准1. 教研组织架构(1)学校应依据教研工作的需要,设立相应的教研组织架构,明确教研组的职责和权责。
教研组应按学科、班级进行划分,并设立组长负责组织和管理工作。
(2)教研组应每学年订立工作计划,明确教研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
2. 教研工作计划(1)每学年开始前,教研组应订立教研工作计划,并报告学校教务处备案。
(2)教研工作计划应包括教研课题、讨论内容、讨论方法、时间布置等内容,并明确老师的参加方式和学科督导的引导看法。
3. 教研成果评价(1)教研成果评价分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
(2)内部评价由学校教务处进行,评价内容包括教研计划的完成情况、教研成果的实际应用效果等。
(3)外部评价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或教研专家进行,评价内容包括教研成果的学术质量、对教育实践的引导性等。
(4)教研组应依据评价结果适时改进和完善教育教学工作。
4. 教研活动布置(1)教研活动应依照教研工作计划的布置进行,确保老师有充足的时间参加教研活动。
(2)教研活动应结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突出教学质量和教育实践的问题。
(3)学校应供给必要的场地、设施和资源支持,保障教研活动的顺当进行。
5. 教研成果共享(1)教研成果应适时汇总、整理和共享。
(2)教研组可以通过组内共享、学科交流会等形式,向全校师生共享教研成果和阅历,提高教学质量。
(3)教研构成员应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交流活动,扩大教研成果的影响力。
三、考核标准1. 教研成果考核(1)教研成果考核重要从教研计划的完成情况、教研成果的实际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评定。
(2)教研成果考核结果将作为老师绩效考核和评优评先的紧要依据。
(3)教研成果考核应定期进行,实在评定时间由学校教务处确定。
2. 教研活动考核(1)教研活动考核重要从老师参加教研活动的积极性、讨论内容的创新性和应用性等方面进行评定。
学校教学、教研常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教学、教研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教研活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教职员工,包括全日制教师、兼职教师、教辅人员和教学管理人员。
第三条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教学和教研能力的培养和考核,提供良好的教学和教研环境,激励教师积极教学、教研。
第四条学校要建立健全教学、教研活动的指导机制,加强教学、教研的督导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意见。
第五条学校要强化教学、教研管理,在教学、教研方面发现问题及时跟进,确保教学、教研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二章教学管理第六条学校要制定教学计划,明确各学科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合理安排课程表,定期课程评估,推进教师教学工作的改进。
第七条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组织教师参加教学方法、教学技能等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第八条学校要建立教师教学档案,记录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成果,鼓励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创新和突破。
第九条学校要建立教学督导机制,定期对各学科的教学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第十条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进行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等方面的考核和评估,及时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
第三章教研管理第十一条学校要制定教研计划,明确教研的目标和任务,合理分配教研资源,加强教研成果的宣传和推广。
第十二条学校要建立教研组织机构,明确各教研组的职责和权限,加强教研组织和管理,促进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
第十三条学校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提供相应的教研经费和支持,为教研工作提供必要的设备和材料。
第十四条学校要定期召开教研会议,总结教研工作的经验,讨论并解决教研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第十五条学校要组织教师参加外面的教研活动,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和教育展览,增加教师的教研交流和合作。
第四章评估与督导第十六条学校要建立健全教学、教研的评估机制,定期对教学、教研质量进行评估,推动教学、教研工作的提高。
教学、教研常规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学校教学、教研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制定的管理制度。
下面是一个教学、教研常规管理制度的范例:1. 教学、教研规划- 制定学校年度教学、教研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 每学期初制定教学计划,并定期评估和修订。
2. 课堂管理- 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和学校教学要求,合理安排教学课时和内容。
- 要求教师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确保学生专心听讲。
3. 教材使用与备课- 教材由学校统一选定,所有教师教学要使用学校指定的教材。
- 每位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教材,认真备课并制定教案,确保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4. 教学评价- 学校要建立教学评价体系,定期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估和反馈。
- 教师要配合学校的教学评价工作,接受教学质量的监督和指导。
5. 教研活动- 学校要定期组织教研活动,包括教师互相观摩课、教研组会议等。
- 教师要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交流教学经验,提升教学水平。
6. 教育教学信息管理- 学校要建立完善的教育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学生档案、教师档案、教学档案等。
- 所有教师要按照学校的要求,及时整理和归档教学相关资料。
以上是一个教学、教研常规管理制度的简要范例,具体的管理制度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教学、教研常规管理制度(二)一、引言教学和教研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教学和教研工作,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制定教学、教研常规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将对教学、教研常规管理制度进行详细阐述。
二、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是指学校针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规范管理的一系列制度。
下面是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范文:1.教学计划制度教师应按教学任务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并报校领导审批。
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
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不得随意更改或省略教学内容。
教研活动管理规章制度_校本教研工作规章制度对于教研活动的规范管理,既是对学校的负责也是对于师生们的负责,需要制定好管理的规章制度。
店铺为你整理了教研活动管理规章制度,希望你喜欢。
教研活动管理规章制度篇一1、每学期每位教师应认真学习相应学科教学课程标准,明确教学要求,研究教材教法、学法。
2、每学期每位教师应根据学校教改思路,于学期初制订好教研计划、并实施,期末做好汇报,上交书面总结。
3、每位教师应认真学习教学理论,积极参与教改试验。
4、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公开课。
青年教师三年内应过好“五关”验收(即备课关、说课关、上课关、评课关、操作关)。
5、落实教师听评课制度,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15以上。
平时互听课,同级相同学科教师应参加,其他教师没课的也可参加。
6、每次教研活动每位教师应做好活动记录,期末上交业务学习记录本和听评课记录表。
7、每位教师应认真总结教学经验,撰写论文,每学年至少撰写一篇论文。
8、各教研组长要深入课堂听课,做好督导工作,协助教导处组织教学常规检查和定期教研活动。
9、各教研组根据学校教学活动计划组织学科竞赛活动。
10、各教研组期初制订教研工作计划,期末写好工作总结。
教研活动管理规章制度篇二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学校教研工作在校长和教务处领导下开展工作,建立起四级教研网络:校长和业务主任、教研组、备课组、教师。
各级应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工作制度,学习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现代教育理论,端正教育思想,明确培养目标,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以教师研究为主体,课堂为主阵地,课改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各级工作制度如下:一、领导听课和深入教研活动制度在校长领导下,全面制定学校教研工作规划与多项规章制度,形成一支强有力的教研队伍,并负责监督实施。
1、选送优秀教师参加高层次进修,做好骨干教师的选送和培训工作,组织全校教师分期分批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努力做好自培工作,包括学校自己组织的业务培训和教师的自我学习培训。
学校校本教研管理规定引言本规定旨在规范学校校本教研管理,提升教研质量,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研究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在开展校本教研的同时,需要明确相关管理规定,确保教研活动的有序进行。
教研组的组建与管理1. 教研组的组建应根据学科领域或年级特点进行划分,教研组成员应包括该学科或年级的专业教师。
2. 教研组应定期召开会议,讨论教学问题,分享教学经验,总结教学反思,并制定教研计划。
3. 教研组的工作由组长负责协调和组织,组长应具备一定的教研经验和组织管理能力。
4. 教研组成员应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按时提交教研成果,并参加相关培训和交流。
校本教研活动的组织与实施1. 学校应鼓励并支持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活动,为教研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资源。
2. 校本教研活动应根据教学实际需求和教师专业发展需求进行选择和安排。
3. 教研活动可以包括教学观摩、教学研讨、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等形式。
教师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研方式。
4. 学校可以邀请外部专家参与校本教研活动,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
教研成果的评价与分享1. 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活动后,应按要求撰写教研成果报告,并进行评价。
2. 学校应建立教研成果汇总和分享平台,鼓励教师将优秀教研成果分享给全校教师。
3. 学校可以组织校本教研成果展示活动,为教师提供交流和展示的机会。
督促与支持机制1. 学校教务处应加强对校本教研的督促与指导,确保教研活动的质量和进度。
2. 学校应提供必要的支持,包括教研场地、教学设备和资金等,以保障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
3. 学校应建立奖励机制,对优秀的校本教研成果和教研团队进行表彰和奖励。
结论通过制定学校校本教研管理规定,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目标。
学校应积极推动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支持和保障,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
校本教研的各项规章制度一、总则1. 为深入推进学校教研工作,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树立教师的学习型、研究型、发展型教育观念,根据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制定本规章制度。
2.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全校教研活动,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宗旨,确立学校教研的组织机构、工作内容、程序管理等方面的规范。
二、教研机构1. 学校设立教研组,教研组下设各个学科组。
教研组长由学校领导任命,学科组长由学科教研组长推荐并报学校领导批准。
2. 教研组为学校的教研活动提供指导和支持,负责组织学校的各项教研活动,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3. 学科组为各个学科教师的教研活动提供指导和支持,负责组织学科教研活动,开展学科教研研讨、交流学习等活动。
三、教研活动1. 每学年初制定教研计划,确定教研重点和方向,明确各项教研活动的时间节点和责任人,实行细化管理。
2. 每月召开教研组会议和学科组会议,总结上月工作,安排下月计划,交流经验,讨论问题,推动教研工作的开展。
3. 每学期开展教研活动,包括教学观摩、教学案例研讨、教学评课等各类教研活动,促进教师间的教学互动和交流。
四、教研成果1. 教研组应及时总结和归档教研成果,包括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研讨会记录等,建立教研成果库。
2. 教研成果应及时分享和推广,组织学校内部的教研成果展示和交流,开展教研成果推广活动,促进教学的改进和提高。
五、教研管理1. 学校领导应加强对教研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建立健全教研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促进教研工作的长期持续开展。
2. 教研工作应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注重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确保教研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3. 学校应建立健全教研工作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六、教研经费1. 学校应保障教研工作所需经费的落实,确保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
2. 教研经费应合理使用,优先用于支持教研活动和教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七、违纪违规处理1. 对于违反教研规章制度的行为,学校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包括批评教育、责令整改、通报批评、取消教研资格等。
小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是指小学校在教研活动中所遵循的一系列制度和规范,旨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
一、教研组织机构1. 设立教研组织机构,明确教研组长、学科组长等职责。
2. 教研组织机构由教导主任或校长负责指导,并配备专职教研员或教务处人员提供支持。
二、教研活动的安排和进行1. 制定教研计划,明确年度、季度教研重点和安排。
2. 常态化开展教研活动,包括教案研讨、课堂观摩、教学反思等。
3. 建立教研档案,包括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
三、教研成果的评估和分享1. 对教研成果进行评估,包括教学效果、教师能力等方面。
2. 定期举办教学展示活动,分享教研成果和经验,促进互相学习和提高。
四、教研成果的考核与激励1. 设立教研成果考核机制,对优秀的教研成果进行奖励和表彰。
2. 建立教研成果的激励机制,对参与教研、取得优秀成果的教师给予奖励或晋升。
以上是小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通过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可以有效地推动小学的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小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2)范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行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
小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教研组织架构:明确教研组织架构,确定教研组组长及其他教研领导职务。
2. 教研目标及任务:明确教研的目标和任务,如制定年度教研计划、确定教研重点等。
3. 教研活动安排:制定教研活动的时间、地点及方法,如开展课题研究、备课讨论、观摩课等。
4. 教研成果评价:确定对教研成果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如教案评审、教学观察评估等。
5. 教研信息共享:建立教研资源共享平台,使教师能够分享各种教研成果和教学经验。
6. 教研经费管理:确立教研经费的使用范围和管理制度,如教研材料购买、培训经费等。
7. 教研培训计划:制定教研培训计划,培养和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8. 教研成果的应用:推动教研成果的应用,如组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进、开展教学研究等。
小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范文一、教研目的和意义教研是指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经过系统的思考和研究活动,以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效果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教育活动。
通过教研活动,教师可以不断总结经验、解决问题、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效果。
因此,建立和完善小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二、校本教研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
校本教研管理制度应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充分考虑学校实际情况和教师的实际需求,制定合理的教研方案和计划。
2.公正公平原则。
校本教研管理制度应保证教师参与教研的公平性和公正性,避免任意性和片面性。
3.合作共享原则。
校本教研管理制度应鼓励教师之间的合作和共享,形成合力,促进教师的共同发展。
4.实践导向原则。
校本教研管理制度应以教学实践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教师的教学实际,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校本教研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1.教研组织机构的建立(1)学校设立教研组织机构,由教研组组长和教研组员组成,组长由学校领导或优秀教师担任。
(2)教研组组长负责教研活动的组织、协调和落实,组员负责参与教研活动并提出建议和意见。
2.教研活动的开展(1)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育教学目标,定期组织教研活动,包括教研讨论、教研观摩、教学比赛等形式。
(2)教研组组长要制定具体的教研计划,并及时通知组员,确保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
(3)教研活动要重视教师的实际需求,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3.教研成果的总结和推广(1)教研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及时总结教研成果,并撰写教研心得和经验,形成教研报告。
(2)学校要组织教师进行交流和分享,推广优秀的教研成果,鼓励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借鉴。
(3)学校要建立教研档案,记录教研成果和教师的教研经历,作为评优和升迁的依据。
四、校本教研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1.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校本教研管理制度,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并落实责任,确保教研活动的顺利进行。
校本教研制度一、背景与目的校本教研是指在学校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通过观察、分析、反思、总结等环节,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
校本教研制度旨在规范和引导学校教师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组织机构1. 成立校本教研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校本教研制度,指导、监督和评估教研活动。
2. 设立教研活动室,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研环境。
3. 各教研组设立组长,负责组织、协调本组教研活动。
三、教研活动内容与形式1. 教研活动内容:主要包括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2. 教研活动形式:包括教学观摩、案例分析、经验交流、课题研究、学术报告等。
四、教研活动要求1. 教师应积极参与教研活动,遵守教研活动制度,尊重他人观点,善于合作。
2. 教师应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 教师应将教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五、教研活动管理1. 教研活动时间:每周固定时间进行,确保教师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教研。
2. 教研活动记录:教研组长负责记录每次教研活动的内容、参与人员、讨论成果等,及时整理归档。
3. 教研活动评估: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定期对教研活动进行评估,对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教研成果运用1. 教师应将教研成果撰写成论文、案例分析等,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研讨会、论文比赛等活动。
2. 学校应将教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3. 学校应定期组织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分享教研成果,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
七、教研活动保障1. 师资保障:学校应选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教研能力的教师担任教研组长,组织教研活动。
2. 经费保障:学校应将教研活动纳入年度经费预算,保障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
3. 制度保障:学校应建立健全教研活动管理制度,确保教研活动的规范、有序进行。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小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一、校本教研规章制度1、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身体力行者。
校长负责抓校本教研,制定校本教研制度,指导学校教务处与科研室制定校本教研计划,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督促和评价学校校本教研。
2、校级领导带头学习教研理论并参与教学研究,举办专题讲座,向教师介绍教学研究方法,指导各部门开展校本教研,成为教师的真诚同伴和专业引领的力量之一。
3、校级领导各负责一个研究课题或子课题,亲自参与校本教研活动,及时了解研究动态,发现问题修订研究计划。
4、校级领导要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整合教科室、教导处等机构的校本教研力量,形成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校本教研机制。
5、学校按计划确保校本教研经费到位,供购买资料、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请专家讲课及其它校本教研活动,保证校本教研的顺利进行。
二、教研学习制度1、全体教师要提高参训意识,积极主动参加培训,每次培训要履行签到手续。
2、保证学习时间,按时参加培训,认真记笔记,认真完成培训任务;3、积极参与研讨活动,讲座时要主动发表意见和建议,切实提高自身能力;4、保质保量完成作业,不搞形式主义,不搞突击,更不准弄虚作假;5、实行阶段性考核制度,每学完一部分内容都要进行阶段验收,对该阶段验收成绩不合格者,需继续学习,重新考核,直至合格为止。
6、端正学风和考风,自觉维护教师形象;7、校本培训考核成绩不合格者,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
三、教研考勤制度1、教研不许迟到或者早退,迟到或早退按上班迟到早退处理。
2、要按要求签到,不许让他人代替签到。
3、有正当理由而请假者,要把本次学习内容自己找时间补上。
四、教研质量考评制度(一)优秀教育案例评析制度1、选取优秀教育论文、案例编辑成册。
2、学校范围内评析。
3、全员参与,共同评析。
4、评出等级,予以奖励。
(二)校本教研奖励制度1、物资奖励发表文章。
市级奖励____元、省级____元、国家级____元。
2、量化考核奖励发表文章。
小学校本教学教研管理制度小学校本教学教研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小学的教学教研工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根据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校所有教师的教学教研工作。
第三条小学校本教学教研管理制度是学校教学教研工作的纲领,是尊重教师权益,加强教师指导,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基本保障。
第二章教学管理第四条学校制定横向、纵向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确保学校教学的全面统一。
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每学期更新一次,并向全校教师下发。
第五条学校建立教学档案,记录教学计划、备课、教学反思、教案、学生评价及教师参加培训的相关文件,定期进行备份并做好保密工作。
第六条学校对每门学科设立学科教研组,由相关学科教师组成,学科教研组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并将备课成果进行整理和评估。
第七条学校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荟萃名师智慧,邀请专家来校进行指导教学工作。
学校还鼓励教师相互交流和观摩课程,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第三章教学质量评估第八条学校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估机制,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控和指导,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九条学校每学期邀请教育专家进行随堂教学观摩,并对教师的教学进行量化评估,形成教学评估报告。
第十条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自我评估,并进行互评,教师每学期应完成一篇教学反思,以及对同班级或同学科教师进行互评。
第四章教研活动第十一条学校建立健全的教研活动机制,鼓励教师进行研究性学习和独立创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第十二条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教研活动,并定期召开教研会议,分享教研成果和经验。
第十三条学校支持教师参加教育研讨会、学术研究会等教育学术交流活动,鼓励教师参与教师教育研究项目和课题的申报和实施。
第五章奖惩机制第十四条学校建立教学教研奖励机制,对在教学教研活动中表现优异的教师,给予物质和荣誉奖励。
第十五条学校对教师在教学教研活动中的违规行为进行纪律惩戒,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等处分。
一、总则为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架构1. 校本教研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教务处、教研处、教科室等相关负责人为成员,负责校本教研工作的整体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评估。
2. 教研组:各学科教研组负责本学科的教学研究工作,具体包括:制定教学研究计划、组织教研活动、开展课题研究、总结教学经验等。
3. 备课组:各备课组负责本学科的教学备课工作,具体包括:制定教学进度计划、编写教案、开展集体备课、交流教学心得等。
三、职责与任务1. 校本教研领导小组:(1)制定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2)组织协调各教研组、备课组开展教研活动;(3)对校本教研工作进行监督评估,确保教研活动质量;(4)加强与其他学校、教育部门的交流合作,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2. 教研组:(1)制定本学科的教学研究计划,组织开展教研活动;(2)开展课题研究,推动教育教学改革;(3)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4)做好教学资源整合与推广工作。
3. 备课组:(1)制定本学科的教学进度计划,编写教案;(2)开展集体备课,交流教学心得;(3)关注教学动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4)做好教学反思,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研活动制度1. 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包括:教研组活动、备课组活动、教师个人备课等;2. 教研活动应注重实效,确保教师能够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3. 教研活动形式多样,如:讲座、研讨会、观摩课、案例分析等;4. 教研活动记录完整,包括:活动时间、地点、主题、参与人员、活动内容、成果等。
五、教学研究制度1. 教师应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案例等;2. 教师应关注教育教学改革动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3. 学校鼓励教师申报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支持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六、考核与评价1. 对校本教研工作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教研活动开展情况、课题研究进展、教学成果等;2. 对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组织协调能力、教研活动质量、教育教学成果等;3. 对教师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教育教学水平、教研活动参与度、教育教学成果等。
校本教研工作的规章制度1. 引言本规章制度旨在规范和管理校本教研工作,促进老师专业进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整体教育水平。
全部教职工在执行校本教研工作时必需遵守本规章制度的相关规定。
2. 管理标准2.1 校本教研项目立项1.学校教育教学讨论中心负责校本教研项目的立项管理。
2.老师可以个人或合作小组的形式申请校本教研项目。
3.校本教研项目申请须经过学校教育教学讨论中心审核,并报校领导批准。
4.校本教研项目申报周期为一学年。
5.校本教研项目申报需提交项目计划书,包括讨论目标、讨论内容、方法与步骤、预期成果等。
2.2 校本教研项目执行1.校本教研项目执行期间,老师需依照项目计划书进行讨论和实践,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2.老师需全程记录讨论过程和数据,保障讨论结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3.项目构成员需定期召开工作会议,交流并总结讨论进展,适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4.校本教研项目的经费及相关资源由学校教育教学讨论中心负责布置和管理。
2.3 校本教研项目成果评价1.校本教研项目完成后,项目组需提交项目成果报告。
2.学校教育教学讨论中心组织专家对项目成果进行评价。
3.评价内容包括项目的科研水平、对教学改革的影响和实际应用价值等方面。
4.项目成果评价结果将作为老师绩效考核的紧要依据。
3. 考核标准3.1 校本教研项目申报考核1.老师依据项目申报要求和实际情况,提交校本教研项目申请,并经学校教育教学讨论中心审核。
2.项目申报评审考核依据包括项目计划书的完整性、科学性以及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贡献程度等。
3.评审结果对申报老师的绩效考核、晋升晋级等产生影响。
3.2 校本教研项目执行考核1.项目构成员需按项目计划书的要求完成讨论工作,包括数据收集、试验实施、讨论报告等。
2.项目构成员需适时参加项目工作会议,交流并总结讨论进展,解决存在的问题。
3.学校教育教学讨论中心会对项目组的讨论记录和报告进行检查,评估讨论工作的进行情况。
4.依据项目的完成情况和讨论工作质量,对项目组进行年度绩效考核。
校本教研工作规章制度一、背景和目的校本教研工作规章制度的制定旨在加强学校教育教学团队的整体协作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通过规范校本教研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组织机构校本教研工作由学校教育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负责领导和协调,设有研究组、课题组和校本教研活动组等工作组织。
三、年度教研计划每年初,教育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和教师需求,制定年度教研计划。
教研计划包括研究课题选题、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周期等。
四、研究课题申报教师可根据个人教学需要和研究兴趣,自愿申报研究课题。
申报材料包括研究方案、研究意义和预期成果等。
教育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根据研究课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评审和筛选,并确定研究课题的资助。
五、研究活动开展教研活动以小组形式进行,每个研究组由5-10名教师组成,组长由教育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指定。
研究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研究任务,并定期进行汇报和总结。
六、成果评价和奖励教师完成研究任务后,需提交研究报告,并进行成果评价。
成果评价包括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以评委会形式进行。
优秀成果将进行奖励和表彰。
七、教育教研成果的应用教研成果应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学校重视教研成果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通过举办研讨会、培训班和教学观摩等方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借鉴。
八、监督与评估校本教研工作实行督导评估制度,每学年至少进行两次督导评估。
督导评估主要针对教研任务的完成情况、教师的参与度和教研成果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评估,以及发现问题和提出改进意见。
九、经费管理校本教研经费由学校统一拨付,由教育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进行管理和分配。
经费使用要符合相关规定,严禁挪作他用。
十、宣传和交流学校将通过发布校本教研成果、组织研讨会和开展教学观摩等形式,宣传和交流校本教研工作,鼓励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活动。
十一、附则本规章制度自开展之日起生效,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修订。
学校教研活动有关规章制度一、总则为了促进学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推进教学与发展,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教研活动的组织机构1.学校教务处负责本校教研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督促工作。
2.学校教研组为学校的教研工作机构,由教务处安排人员负责其日常管理和运行,包括组织学校教研活动、制定教研计划、推广教研成果等。
三、教研活动的安排1.学校每学年至少开展不少于两次教研活动,其中一次为专题研讨,一次为教学观摩。
2.教研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时间由教研组提出,经教务处审核后确定,并提前发布通知。
四、教研活动的参与方式和奖励机制1.所有教师都有参加教研活动的权利和义务,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参加两次教研活动,其中一次为现场参与,一次为书面总结和反馈。
2.教研活动的现场参与包括参加专题研讨和教学观摩。
教研观摩安排在校内,具体参与教师由教研组根据教学需要和不同学科安排。
3.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可获得一定的学术积分,并可以申报校级及以上教育教学科研项目,根据项目的成果和重要性,获得一定的奖励。
4.参加教研活动被列为岗位职责之一,教师应按时参加,并具备必要的准备和反思工作。
五、教研成果和评价1.教研成果应以论文、研究报告等形式呈现,并在学校教研网站上发布。
3.对于教师的教研成果和活动,学校将纳入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对教研成果突出的教师予以奖励和提拔,激励教师教育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六、教研活动的保障措施1.学校将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场地,保障教研活动的正常进行。
2.学校将组织专门的培训课程,提高教师教研能力和水平。
3.学校将建立教研活动档案和数据库,记录和归档教研成果和活动情况。
4.学校将定期组织教研座谈和交流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思想碰撞和经验分享。
七、其他事项对于违反教研活动规章制度的教师,将按学校有关规定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
学校教研活动规章制度的制定,旨在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校本教研教学反思制度
教学反思是教师课堂教学后的及时总结,是课堂教学中成功与失败的体现,是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措施的重要依据。
通过写教学反思,可以不断地积累素材,反思得失,寻找良策。
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深化思维、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目的,特制订我校教学反思制度:
(一)反思的内容
1、反思教学中的成功点。
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抓住教学中哪怕是稍纵即逝的成功点,及时记录下来,坚持不懈,就能串起教学的闪光珠链。
2、反思教学中的失误点。
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善教者难避其失。
如实记下失误点,然后进行分析研究,就能使教学:“长善而教其失”。
3、反思教学中的疑惑点。
教学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尤其是学生当堂提出的与课外知识相关的问题,老师未必能当堂一一作答,出现“卡壳”现象势必难免,这种“教然后知困”值得一记,以便钻研。
4、反思教学中的思维点。
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有赖于主导作用的引导和激发,注重记录各个教学环节中学生的思维反映,教师就能置身于教学的动态系统中,从而不断调整教学,努力激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之处于“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教学氛围中。
5、反思教学中的感悟点。
通过追踪教学过程,审视教学环节,总结教学得失,从而会发现许多感悟,及时将这些思维的结晶、灵感的火花捕捉住,于教于学都大有裨益。
(二)具体实施办法
1、教师要加强对平时工作的反思,采取一下形式:“案例点评式”、“经验总结式”、“失误反思式”、“片断旁注式”、“困惑征解式”“结论感悟式”、“阶段回顾式”等,对每一节课进行反思。
要求每位教师每月至少从课堂教学、育人、管理等教育教学实践中找出2-3个案例进行详实反思,认真及时做好反思记录,并在教研活动时组内交流。
2、学校定期对教师的教学反思进行展示、交流。
教师的教育教学反思在每月最后一个星期四下班前,由教研组长收齐后交到学校教科研管理处,检查后返至教师个人手中。
3、鼓励教师建立个人“反思集”,有条件的老师要把反思情况上传到校园网上,每学年学校将对优秀的教学反思分类装订成册,实现资源共享。
4、教师要运用新课程理念,开动脑筋,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反思,及时提炼经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努力提高自身反思水平。
5、教师要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灵活选择教学反思的类型,如:“课后思”、“周后思”、或“单元思”、“月后思”、“期中思”等。
6、坚持教学前、中、后反思,教学前反思重在教学预测,教学中反思重在随机应变,教学后反思重在教学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