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余弦定理 第二课时 余弦定理的应用 课件(苏教必修5)
- 格式:ppt
- 大小:957.51 KB
- 文档页数:37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应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有关底部不可到达的物体高度测量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本节课是解三角形应用举例的延伸。
采用启发与尝试的方法,让学生在温故知新中学会正确识图、画图、想图,帮助学生逐步构建知识框架。
通过3道例题的安排和练习的训练来巩固深化解三角形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
教学形式要坚持引导——讨论——归纳,目的不在于让学生记住结论,更多的要养成良好的研究、探索习惯。
作业设计思考题,提供学生更广阔的思考空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及观察、归纳、类比、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结合实际测量工具,解决生活中的测量高度问题.●教学难点 :能观察较复杂的图形,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条件.教具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
教学设想:通过3道例题的安排和练习的训练来巩固深化解三角形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
教学形式要坚持引导——讨论——归纳,目的不在于让学生记住结论,更多的要养成良好的研究、探索习惯。
●教学过程:学生探究过程:课题导入: 现实生活中,人们是怎样测量底部不可到达的建筑物高度呢?又怎样在水平飞行的飞机上测量飞机下方山顶的海拔高度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方面的问题.[范例讲解]例1、AB是底部B不可到达的一个建筑物,A为建筑物的最高点,设计一种测量建筑物高度AB的方法。
分析:求AB 长的关键是先求AE ,在∆ACE 中,如能求出C 点到建筑物顶部A 的距离CA ,再测出由C 点观察A 的仰角,就可以计算出AE 的长。
解:选择一条水平基线HG ,使H 、G 、B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由在H 、G 两点用测角仪器测得A 的仰角分别是α、β,CD = a ,测角仪器的高是h ,那么,在∆ACD 中,根据正弦定理可得 AC = )sin(sin βαβ-a AB = AE + h= AC αsin + h = )sin(sin sin βαβα-a + h 例2、如图,在山顶铁塔上B 处测得地面上一点A 的俯角α=5404'︒,在塔底C 处测得A 处的俯角β=501'︒。
1.1.2 余弦定理1(第2课时) **学习目标**1.掌握余弦定理的推导过程;2.能初步运用正、余弦定理解斜三角形。
**要点精讲** 1.余弦定理 :三角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 即A bc c b a cos 2222-+=⇔bca cb A 2cos 222-+=B ac a c b cos 2222-+=⇔cab ac B 2cos 222-+=C ab b a c cos 2222-+=⇔abc b a C 2cos 222-+=证明:如图,在ABC ∆中,AB 、BC 、CA 的长分别为c 、a 、∵+=∴)()(+•+=•222BC BC AB AB +•+=22)180cos(||||2B +-•+= 22cos 2a B ac c +-=,即B ac a c b cos 2222-+=同理可证 A bc c b a cos 2222-+=,C ab b a c cos 2222-+=评注:当∠C =90︒时,则cosC =0,∴222c a b =+,即余弦定理是勾股定理的推广,勾 股定理是余弦定理的特例 2.余弦定理可以解决的问题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1)已知三边,求三个角;(2)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个角 **范例分析**例1.(1)在△ABC 中,a 2=b 2+c 2+bc ,则A 等于 ( )A .60°B .45°C .120°D .30°AB(2)在△ABC 中,a ︰b ︰c=1︰︰2,A ︰B ︰C 等于 ( )A .1︰2︰3B .2︰3︰1C .1︰3︰2D .3︰1︰2 (3)在△ABC 中,sinA ︰sinB ︰sinC=3︰2︰4,则cosC 的值为( )A .-B .C .-D .例2.在△ABC 中,BC=a , AC=b , a, b 是方程02322=+-x x 的两个根,且2cos(A+B)=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