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六经病与祝氏五段说
- 格式:pdf
- 大小:259.52 KB
- 文档页数:3
《伤寒论》六经提纲、诊断标准、问诊技巧本文节选《经方学科》一、《伤寒论》六经提纲一:“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1)二:“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185)三:“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264)四:“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273)五:“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281)六:“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326)二、伤寒六经诊断标准1、从太阳证诊断标准(1)恶寒或恶风发热;(2)头或头项僵痛,身痛关节痛;(3)身痒、颜面浮肿,脉浮。
2、从阳明证诊断标准(1)发热而不恶寒;(2)便干;(3)口干渴;(4)脉滑或数有力。
3,从少阳证诊断标准(1)口苦、咽干、目眩;(2)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3)诸孔窍疾患,如:眼、耳、鼻、头、咽;(4)脉弦。
4、从太阴证诊断标准(1)大便偏稀;(2)胃脘胀满或腹痛;(3)畏寒喜热、食不下,呕吐;(4)脉沉弱。
5、从少阴证诊断标准或问诊内容寒化证:(1)脉微细,但欲寐;(2)怕冷、四肢厥逆;(3)周身关节疼痛。
热化证:(1)心烦失眠;(2)口干渴;(3)舌红无苔;(4)脉沉细数。
6、从厥阴证诊断标准(1)消渴;(2)气上冲心;(3)心中痛热;(4)饥饿但不想吃;(5)三阳之一与太阴合病,寒热错杂。
三、伤寒六经问诊顺序与技巧在问时,要做到如下几点,这几点是针对六经的证问的,病人自述后,我一般都是从太阳证逐一地往下问。
但又不可过分机械的从太阳来问,第一,从太阳证开始问(1)头痛不痛;(2)脖子痛不痛;(3)腰痛不痛;(4)恶不恶寒。
第二,从阳明证开始问(1)吃的怎么样;(2)大便怎么样;(3)是一天几次,还是几天一次。
第三,从少阳证开始问(1)口苦不苦;(2)咽干不干;(3)耳呜不呜;(4)目昡不眩。
第四,从太阴证开始问(1)有没有想吐的意思;(2)有没有下泻的感觉;(3)有没有腹痛表现;(4)有没有饥又吃不下现象。
伤寒六经实质各家学说述评
伤寒六经实质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不同的学派和医家对其有着不同的学说和解释。
下面我将从不同的角度对伤寒六经实质各家学说进行述评。
首先,我们可以从传统医家的角度来看。
传统医家认为,伤寒六经实质是指外感病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疾病,包括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
每一经都有其特定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比如太阳经实质的病变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等。
这些学说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伤寒六经实质也被解释为一种病理生理学的概念。
现代医学认为,外感病邪侵袭人体后,会引起机体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导致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因此,伤寒六经实质可以被理解为不同病原体引起的不同疾病过程和临床表现。
此外,不同的中医学派别也对伤寒六经实质有着不同的解释。
比如,经方学派注重经络的辨证运用,强调药物配伍的原则;气机学派注重气血运行的平衡,强调调理气机的重要性;五行学派则注
重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强调疾病的阴阳失调。
这些学说在临床实
践中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总的来说,伤寒六经实质各家学说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具有重
要地位,不同的学说和解释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各家学说的理论和方法,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希望以上述评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伤寒论六经辩证系统图解伤寒六经辩证法,无论在辩证方面或治疗方面,都有着极完整得系统性与系列性。
所谓系统性,就就是数百个伤寒得具体证候,以病位得、病性得同一性组成六个病理阶段,即六经.六经又以同一得病因组成一个伤寒整体,即伤寒病理发展变化得全过程。
伤寒六经病理阶段过程中得若干具体证候之间纵得病理关系,形成了六经辩证得系统性.所谓系列性,即数百个伤寒具体证候,以病理趋势得特殊性相区别,以病因得同一性而组成一个伤寒证候得系列,又以同一得病性而组成阴性证系列与阳性证系列,又以病位病性得同一性形成六经证系列性。
六经各证候之间得横得病理关系形成六经辩证法得系列性.从其系列性说,伤寒过程依据器官功能盛衰分化为阴阳两类证候.阴证类与阳证类又依据表、里、气机病位而分化为六经。
六经各经中又依据不同得病理趋势分为若干具体得证候。
从伤寒一病分六经,六经又各分为若干具体证候,都就是以病因、病位、病性相联系,又以病位、病性相区分,形成一个辩证系统。
辩证之目得为治疗。
由于伤寒病为一种生物病原体所引起得病理过程,因而以“因势利导”为治疗得主导思想。
从这一治疗思想出发,对伤寒阳性过程以祛邪为治疗原则,对伤寒阴性过程以扶正为治疗原则。
在三阳病中,由于不同得病位有不同得功能特性而有不同得祛邪法;在三阴病中,也因不同病位有不同得功能特性而有不同得扶正法.如太阳为阳性表病而用汗法祛邪;阳明为阳性胃肠病而用吐法、清法、下法祛邪;少阳为阳性气机病而用与法;少阴病为阴性表病因而用助阳温经之扶正法;太阴病为阴性胃肠病而用助阳温里法扶正。
祛邪法分汗、吐、清、下、与诸法;扶正分助阳温经、助阳温里、回阳救逆诸法.如此形成一个伤寒辩证治疗系统。
略如下列图表:ﻫ上述就是伤寒六经系统与治疗法则.以下为六经辩证治疗系统得各经证治。
ﻫ (一)太阳经证治系统ﻫ在太阳病理阶段,由于就是表病位得阳性过程,体表组织在抗御反应中表现着功能亢进与代谢增高,体表组织因其功能特性而通过排汗得代谢机能以祛除病理物质,所以有发热自汗出与发热汗不出两种向外趋之势态。
金谷子医话谈伤寒之六经
谈伤寒之六经
伤寒以六经分证,六经者,究竟为何?后贤各有发挥。
有开合枢说,有标本中气说,有气化说,有脏腑经络说,余尽然之。
然竟谁是仲师之本意?余复尽疑之。
列贤所述尽管有理,仲师无言,难以质对。
仲师所言者,唯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而已。
或本《素问》之六大论而谈气化,然此六论首见于唐` 王冰,汉时有无,实难定论。
历史上一以贯之,与医学、种树之书一样幸免于秦火,以占卜之名而存的《易》,可说是论阴阳之祖。
孔子辅以十翼,至汉其说大行,“独尊儒术”。
仲景处其时,承内、难之医理,合易之六爻以论六经,亦当属情理中事。
观金匮之病因三条,及除厥阴以外,尚有“厥阳”一说,可推知仲师所言阴阳而已。
阴阳为变,中间有个“化”的过程,故而有三阴三阳之论。
诚如道生一,为太极;一生二,为阴阳;二生三,八卦是也;三生万物,八卦相重,六爻相叠,六十四卦,推论万物也。
故六经者,仅是曰阴曰阳,曰太曰少。
一而再,再而三,三而阴阳,而成六。
有名无实,有是理而无是质,故谈“六经实质”者,实无实质可言。
因其无质,故可曰阴曰阳,曰柔曰刚,曰气血,曰腑脏,谈正邪,论生长,说经络,道收藏,细致于桂枝麻黄、铢镏斤两,大至于星耀运行、鬼神来往。
千虑之思,期有合于圣意;一得之见,望就正乎师友。
《伤寒论》六经病证基本治则1——治病求本,本于阴阳
《伤寒论》继承与发扬了《黄帝内经》治病求本,本于阴阳的精神,对每一病证,均遵照审证求因的原则,辨其病因之阴阳,病性之阴阳,病位之阴阳,然后按照病因、病性、病位的阴阳属性确定其相应的治则治法,并遵照治则治法选取恰当的方药,最终达到五脏六腑、十四经脉、表里三焦,气血津液,流畅通达,阴阳平秘和谐的最佳状态。
比如病分阴阳,“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脉分阴阳,“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判断预后,“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证分阴阳,“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论病机,“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
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恶寒也……尺脉弱,名日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
实则《伤寒论》的病证治则治法,都是围绕着阴阳而展开,三阳病中,以祛邪存津液为主,即是阳病治阴;在阴病中,以扶正温阳为主,即是阴病治阳。
397法,113方,都是为了调整人体阴阳气血的通达调畅,阴平阳秘,阴阳和谐而设,故“治病求本,本于阴阳”,为仲景治疗之根本。
《伤寒论》中的“六经”提纲,学中医者必背,建议收藏《伤寒论》是我国中医药史上的瑰宝,也是每位中医人的必读书籍之一。
其原条文中对于六经辩证的概括性提纲,更是我们应该掌握的重点。
现把原文整理照录如下:一、《伤寒论》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以头项强痛而恶寒,脉浮等症候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称为太阳病,也是表阳证。
二、《伤寒论》第179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
”《伤寒论》第182条:“阳明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以脘腹硬满有抵抗、压痛,或者发热、汗自出、不恶寒怕冷、反恶热等症候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为阳明病,也是里阳证。
三、《伤寒论》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以口苦、咽干、目眩等症候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为少阳证,也是半表半里证。
四、《伤寒论》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比胸下结硬。
”以腹部胀满而吐、吃不下东西,自利,时不时的腹痛等症候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为太阴病,也是里阴证。
这跟阳明病是一个对立,也是一个相反的。
那阳明病是热结于里,一派这个实热证;那么这个是虚寒在里,一派这个虚寒证。
要牢记的是;“虚寒在里,以下为禁。
”五、《伤寒论》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少阴病也是表证(表阴证),这是对照太阳病来说的,一般的表证也类似太阳病,但是脉比较微细,同时喜欢躺着,喜卧,困倦。
六、《伤寒论》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阴病是以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等症候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为厥阴病,也是半表半里证。
关于“食则吐蛔”,现在很少了,古时候卫生条件差,没有蛔虫的人很少。
厥阴病是上虚下寒,如果寒从下往上冲,蛔要受波及则会吐蛔,如果没有蛔,再怎么冲也不会吐蛔。
主要参文献《胡希恕医学全集》。
领悟伤寒:六经治疗大法!临床上任何疾病都存在着损阳伤正的情况,无论什么疾病,都会损阳,都会伤正。
比如外感病,损阳伤正的病变主要是产生在邪正相搏的这个阶段。
因此,我们要消除病理性的损阳因素,就必须在临床上谨守病机,充分重视驱邪。
由于在六经病的不同阶段各自的病变特点不同,这使得消除损阳因素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比如太阳病它是邪正相争在表,一旦误治、失治,就有造成伤阳内传或造成变证的可能。
在治疗上以汗法为原则,仲景有麻黄汤、桂枝汤二方。
对于太阳病,卢氏主张用桂枝法作为主方,桂枝法实际上是从桂枝汤演变而来的,既简单又很复杂,这个复杂就在于它的增损。
如果以后有机会可以专门来讨论桂枝法,大家要是能够接受,那在临床上可以说是轻车熟路的。
通过用麻、桂这两方就可以发汗祛邪,表邪得解,正气才能够安和。
而阳明病阶段,邪热和正气的斗争是相当剧烈的,采用清法、下法作为手段,这是仲景的常法。
但是由于邪热盛实的病机会造成耗气伤津,往往一旦出现正气不支,阳明病同样也可以入阴,甚至导致津枯亡阳。
所以仲景的清法、下法能够祛邪泄实,能够使津液自保,阳气也才能够因之而安。
但在临床上真正的阳明病是很少见,如果一旦是真正的阳明病,那么就应该直用清下,这就很简单了。
我临床这么多年,加起来可能也没有遇到一二十个真正的阳明病。
那么一旦真正遇到了,也是一样的承气,一样的泄实。
不是说扶阳就不能够用清下,用清下的目的还是扶阳,这个过程同样有扶阳的理念在里边。
到了少阳病阶段,正气逐渐衰弱,邪到了半表半里,引起枢机不利,仲景提出了和法,用和法既能够枢转气机,又能够祛除邪气,所以这实际上就排除了“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的可能。
三阴病是以阴邪强盛、阳气不足作为一个普遍的病理,那么就应采用温散寒邪、温扶阳气的方法。
针对损阳伤正的病理,使阳得其扶,寒得其去,这实际上就达到了扶阳的目的。
总之,要想避免这种病理性的损阳因素,必须把握好太阳、少阴两关。
把握这两关,可以说又是仲景的核心思想。
民国伤寒家—祝味菊作者:付琳来源:《健康周刊》2018年第04期【摘要】祝味菊,浙江绍兴人,民国时期伤寒大家,中西医汇通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著作《伤寒质难》最为突出其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甚广。
【关键词】祝味菊;《伤寒论》;《伤寒质难》;正气观;五段八纲祝味菊,作为民国时期的伤寒大家,其学术思想及医改的倡议为中医的发展和创新奠定了基础。
祝味菊提出中医医改,是近代史上中西医汇通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学术上他褒参中西,融汇贯通,在《伤寒论》的基础上首提“八纲”,独创“伤寒五段”和本体疗法,崇尚温阳扶正,重识四气五味,临床善用姜附,创多种温热潜阳法,五段辩证及本体疗法,提出治病应以人为本,匡扶正气,形成了独特的医学体系。
祝氏著有《伤寒新义》、《伤寒方解》、《病理发挥》、《诊断提纲》等著作,其中《伤寒质难》是他学术思想的代表作,开拓创新,给予后世学者深刻启迪。
1 祝味菊及其主要的医事活动祝氏的籍贯(浙江绍兴),生于光绪十年甲申年九月十三日,曾入军医学校学习西医又东渡日本考察医学,1924年祝味菊沪上行医,开始了他的主要医事活动,先后发表文章《改进中医程序之商榷》、《中西医学概论》指出中西医各自所长。
开创了中西医融汇临证之先河。
开创了自己独特的治人为本的理论体系,创温阳扶正以“劫变救逆”的论治原则,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和用药风格,因善用附子被称为“祝附子”。
40年代初完成的《伤寒质难》是祝味菊的学术代表作,体现了他主要的學术思想,从内容来看,该书除首篇“发凡篇”之外,其余诸篇可分成两大部分。
前一部分是对伤寒病的理论探讨,后一部分是按照伤寒六经为序,分经讨论病症及诊治。
祝氏在书中突破了传统的《伤寒论》研究模式,以问答的形式阐发了祝氏对仲景学说的见解。
2 祝味菊的学术渊源祝味菊所受学术思想的影响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其一是祝味菊对《内经》和《伤寒论》学术思想的继承;其二,祝味菊中西贯通的学术经历和思想;其三,受郑钦安“扶阳”理论的学术影响。
六经新解——祝味菊伤寒五段学说古今争论纷纷,各有其理,也各有其局限性,而争论的焦点往往不在气化,而在具体病位,陈苏生先生大概论述了一下这些说法:窃考六经名词,初见于《内经》,昌明于仲景,其后注疏数十家,以主观不同,故其申述之义亦各殊。
《内经》所谓六经者,指经脉而言也,故《热论》曰:‘伤寒一日,太阳受之,故头项强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
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
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咽,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又曰:‘七日巨阳病衰,头痛稍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满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而嚏;十二日厥阴气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衰已矣。
’其大意谓邪有传变之性,病有自愈之理,后人拘泥六经,只求吻合六经经脉所发生之证候,刻舟求剑,去真远矣。
仲景有感于宗族之死于伤寒者甚多,习见伤寒患者,大都具有六大类证候,于是假《内经》六经名词,而处以六大类方剂,其着眼处,在于证候。
其论曰:‘太阳之为病,头项强痛而恶寒;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热痛,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有是证,即用是药,直截了当,无有曲解。
其所定六经名词,不外代表六种集体证候,与《内经》所称之六经,名同而实不同也。
(陆渊雷《伤寒论今释》大概主此说)嗣后医者,又鉴于无穷证候之发现,非依据于脏腑经络之六经名词所能范围,于是推广六经,而为人体形层之分析。
故曰:‘太阳为躯壳最外一层,其主皮毛,阳明主肌肉,少阳主腠理,太阴主肢末,少阴主血脉,厥阴主筋膜。
古人写的:伤寒入门六经正病!太阳则头疼身热脊强,此太阳正病也。
以后凡言太阳证,即头疼身热脊强也。
凡言表证者,亦即太阳证也,各经仿此。
阳从下起,三阳之长曰太阳。
脉尺寸俱浮,浮紧伤寒,浮缓伤风。
太阳受病,当一二日发。
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背腰脊强。
头者,诸阳之会,气病则麻,血病则痛。
身热者,寒客皮毛,郁闭其阳,而后发热,阳虽人身正气,郁则为邪、为热。
热虽甚不死,盖伤寒始于寒而终成于热也。
惟不发热而但恶寒者,邪发于阴也。
或热多寒少、或不大便而泉清频数、或热结膀胱溺涩、或汗多溺难、或汗后不解、或汗漏不止、或过经不解、或蓄血发黄、或喘、或呕,皆太阳所主。
阳明则目痛鼻干不眠。
阳为明,夹于二阳之中,阳气盛极,故曰阳明。
脉尺寸俱长。
长而微洪经病,长而沉数腑病。
太阳脉静则不传,如脉数急欲吐者,此寒邪变热,传于阳明,当二三日发。
以其经中客邪,故目痛鼻干。
身热者,阳明主肌肉,邪甚则身前皆热。
不眠者,烦盛津干,胃气不和也。
太阳未罢者,发热恶寒。
太阳已罢者,不恶寒而反恶热,烦渴作呕,津干便硬,或即狂言,谓之正阳明。
少阳阳明,胁满不大便而呕。
或瘀血发黄,或下血谵语,或胸烦懊,皆此经所主。
然亦有里寒下利,或寒气结积而为痼瘕者,不可不知。
少阳耳聋胁痛,寒热呕而口为之苦;少,初也。
阳气初嫩,亚于阳明,故曰少阳。
脉尺寸俱弦,弦而滑数者,阳极发厥;弦而和者,病欲散。
少阳受病,当三四日发。
以其脉循胁络于耳,故风热上壅不利,则耳聋胁痛、寒热往来、不食、呕而口苦干、目眩。
若不呕吐而能食者,为三阴不受邪也。
若身无大热燥闷者,阳去入阴无疑矣。
似疟,妇人血结,皆此经所主。
太阴腹满自利,尺寸沉而津不到咽。
阴从天降,首曰太阴。
在阳为表,在阴为里,邪在表则见阳脉,邪在里则见阴脉,故尺寸俱沉,沉实有力当下,沉细无力当温。
太阴受病,当四五日发。
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咽溢,故腹满或痛,而嗌喉下干燥。
或大便不通,小便如常;或自利,手足温而渴者,为传经腑热。
或自利不渴,手足冷者,为直中阴证。
伤寒六阶段及六经代表经方伤寒六经分述如下:伤寒方既可分为虚实、表里、寒热六类,亦可分为阴阳两大类。
伤寒的方剂,于是可由阴阳统之。
外感风寒引起的的疾病及类似的杂病或变症。
一、感受风寒:第一阶段:1、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
代表方:桂枝汤2、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
代表方:麻黄汤。
3、体虚之人感受风寒:脉微细,但欲寐,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脉微细,但欲寐,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发微汗。
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
第二阶段:1、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2、口苦、咽干、目眩也。
小柴胡汤第三阶段:1、身大热汗出类: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第一阶段症像),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2、腹满午后发热类: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与之。
第四阶段:1、腹满,消化力差: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代表方理中汤。
第五阶段:1、脉微细,但欲寐,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色,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第六阶段:1、有寒、有热,或寒、或热,或寒热错杂: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代表方乌梅丸。
二、类似的杂病发汗过多心悸的桂枝甘草汤类,心烦不能眠的栀子豉汤类,小便不利的五苓散类,胸膜炎、腹膜炎、胁膜炎的陷胸汤类,小腹蓄血的桃核承气汤类,身体发黄茵陈蒿汤类,胃中痞满不通的泻心汤类。
内有热而四肢发冷的四逆散类,头痛呕吐的吴茱萸汤类。
三、病后复发的调理:伤寒热病初愈,正气尚虚,气血未复,余邪未尽,当此之际,唯宜慎起居,调饮食,静养调理,预防疾病复发。
(郑武)六经病的传变顺序六经病的传变顺序一般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但也有不经此顺序的情况,或直中,并病等。
厥阴病是最危重的阶段。
★太阳病六经病之一,出自《伤寒论》。
太阳病包括经证和腑证。
多由外感风寒所致。
经病包括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腑病包括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
太阳经证分为三型(1)其人营卫不和,卫失固外开阖之权,肌表疏泄者为中风(即伤风,不是脑溢血)。
(2)其人卫阳被遏,营卫郁滞不通,肌表致密者为伤寒。
(3)其人外受温邪,津伤内热者为温病。
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表虚证)。
伤寒:发热,无汗,恶寒,脉紧,体痛(表实证)。
温病:发热,口渴,不恶寒(里热证)。
中风、伤寒、温病,均属表证,所以均有“发热,头痛,脉浮”,但其鉴别点是:中风:脉浮缓,有汗,舌苔薄白。
伤寒:脉浮紧,无汗而喘,舌苔薄白。
温病:脉浮数,发热,口微渴,微恶寒,舌尖舌质红绛。
太阳腑证分为二型(1)邪气内入膀胱,影响膀胱气化功能失调,以致气结水停,小便不利,为蓄水证。
(2)热结下焦,瘀血不行,以致鞭满如狂,小便自利为蓄血证。
蓄水证:发热恶风,小便不利,消渴,水人则吐,脉浮数。
蓄血证:小腹急结或鞭满,如狂发狂,小便自利,身体发黄,脉沉结。
鉴别点:蓄水是邪人膀胱气分,故只有小便不利而无神志症状。
蓄血是邪入膀胱血分,故只有神志症状而无小便不利。
太阳又称巨阳,统摄营卫,主一身之大表,故太阳居三阳之首,为六经藩蓠。
风寒袭表,太阳首当其冲,此时,卫气虽已受伤,但犹能达表抗邪。
正邪相争于表,经气不利,则症见脉浮、头项强痛面恶寒。
卫气行于脉外,功能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
风寒外袭,卫气受伤,温煦外御功能降低,是以恶寒(包括中风)。
1.太阳经证治法(1)中风:为太阳表虚证,是卫强营弱,营卫不和,治疗中风只需调和营卫,汗出病解,可用桂枝汤。
(2)伤寒:为太阳表实证,腠理致密不得汗出,非开表发汗不足以祛邪外出,可用麻黄汤。
(3)温病:为内热津伤,《伤寒论》未出方治,个人意见:当以辛凉轻透为主,可用银翘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