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35.80 KB
- 文档页数:2
第1章基本的几何图形1.1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基础巩固:1.B 2.C 3. D 4.C能力提升:1. 6, 12,8 , 2 2.略1.2 几何图形基础巩固:1.点动成线 2.A 3.D 4.B 5.A 6.A 1.3 线段、射线和直线基础巩固:目标1:1.6条 2.两个,两点确定一条直线3.略目标2:1.C 目标3:1.C 2.C 3.1,3,6,10,21-()nn1.4线段的比较与作法1.A 1.C2.0.5cm或3.5cm 1.B 2.A 3.D4.2:15.1cm第1章《基本的几何图形》检测题一、选择:1.C 2.A 3.D 4.C. 5.D 6.D 7.C 8.B 9.C二、填空:10.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11.7或3 12. AC CD 13.4cm或8cm14.略 15.略 16.6或10cm 17.10 20第二章有理数2.1 有理数基础巩固:1.D 2.C3.A .4.C5.B2.2 数轴第一课时 1.B 2.C.3.C4.C5.2或-46.-0.57.B:+8 C:-2第二课时 1.A 3.<>> 6.<<>7. (1)(2)存在符合题意的点,此时或 .(3)设运动分钟时,点对应的数是,点对应的数是,点对应的数是.(1)当点和点在点同侧时,因为,所以点和点重合,所以,解得,符合题意.(2)当点和点在点两侧时,有两种情况.情况:如果点在点左侧,..因为,所以,解得.此时点对应的数是对应的数是在点右侧,不符合题意,舍去.情况:如果点在点右侧,..因为 , 所以 ,解得 .此时点对应的数是,点 对应的数是在点 右侧,符合题意.分钟或 分钟时点 到点,点 的距离相等.2.3 相反数与绝对值基础巩固:1.C 2.B .3.<> > 4.±5 5.±3 6.2,9 7.D 8.< 9.√× 10.A 11.C第二章 《有理数》的复习与检测达标测试:1.82.-10,63.±714.<>5.-5,26.A,7.B8.D9.D 10.B 11.C 12.9.4升 13.±5 14.>< <>第3章有理数的运算3.1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 第一课时1. (1)+10 (2)61(3)-16 (4)7 2.(1)9 (2)-11.8 (3)0 (4)31-3.1225元 第二课时1. (1)2 (2)0 (3)-9.4 1.(1)回到原点 (2)12厘米2. 25第三课时1(1).-7 (2)31- 2. 8 3. 0 3.2第一课时1. — + + + + 02.(1)36 (2)201- (3)0 (4)-1 3.-2008或2010第二课时1. -210(2)02.(1)11 (2)-110第三课时1.A2.C3.C4.B5.36.57.< < >=8.(1)7 (2)21-(3)0(4)2516(5)95- (6)-16 3.3有理数的乘方第一课时:基础巩固:1.343-)(2.2,4,-163.D4.A.5.D.6.64,625,27,316_1.D2.1,-1第二课时:1.C 2.C 3.C 4.3.0 5.(1)1.2×1014 6.9 ×105 (2)4×108秒3.4 基础巩固 :目标1.(1)916- (2)36 (3)33 (4)-1 目标2计算:(1) 532- (2) -3.3(3) -27(4)85目标3 -50基础巩固:1.-1,1 2.0,0 3.-20 4.645 5.6×1066. D7.D8.-26 ,311_,0 9.-25,0 第三章 《有理数的运算》检测题1. B2.B3.B4.C5.C6.B7.B8.B9.C 10.B 11.A 12.C 13.D 14.-4 15.1 16.-10 17.a-b 18.-2a-2c `19.-1006 20.0.0036 ,566 21.21 ,-2,41, 22.-27 23.1 24. -2x 25.6.5×10726.1,0 27.-0.73,-1.5,-14,181-,-2.9 28.0 29.112017m--m 30.43 31.13或-11 32.51-1178-青岛版七年级上册导学案答案第4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4.1 普查与抽样调查基础巩固:1、D 2、C 3、③ 4、(1)普查(2)抽样调查(3)普查 §4.2 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的主要特点有 (1)总体的个体数有限;(2)样本的抽取是逐个进行的,每次只抽取一个个体;(3)抽取的样本不放回,样本中无重复个体;(4)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抽样具有公平性.(三)导学例1、解:(1)缺乏代表性;(2)缺乏代表性;(3)有代表性.例2、解:根据题意得:100÷(20÷200×100%)=1000(条).答:鱼池里大约有1000条鱼;基础巩固:1、C 2、③目标二:1、C2、解:由题意可知三次共捕鱼40+25+35=100(条),捕得鱼的总质量为40×2.5+25×2.2+35×2.8=253(千克),所以可以估计每条鱼的质量约为253÷100=2.53(千克),池塘中鱼的总质量为10 000×95%×2.53=24 035(千克).4.3 数据的整理自测1、C2、A基础巩固:1、(1)随机抽取学生的人数为8÷16%=50.(2)因为统计表中a=50×24%=12,c=50×10%=5,所以统计表中b=50-8-12-15-5=10.(3)因为28分以上(含28分)为优秀,所以九年级学生体育成绩的优秀率为(15+10+5)÷50×100%=60%,该校九年级学生体育成绩达到优秀的总人数=500×60%=300人.§4.4 《扇形统计图》2.自测(1)D (2)诺基亚 35 126 360(四)基础巩固(1)10目标2:(1)A (2)B (3)C第四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复习基础巩固(一) 1、B 2、C 3、A 4、B 5、A 6、C7、解:(1)该年报名参加丙组的人数为25。
第一章第1节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教师寄语】让时间在知识的枝条上、智慧的绿叶上、成熟的果实上留下它勤奋的印痕!一:学习目标1.经历从现实世界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受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2.认识立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球等几何体,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几何特征。
3.会对简单几何体进行正确的分类。
重点:(1)认识立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球等几何体,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几何特征。
(2)会对简单几何体进行正确的分类。
难点:常见几何体的基本特征。
二、知识回顾(你已做好知识准备了吗?你一定还记得以下知识吧!)1:在小学,我们接触过哪些几何体?2:在小学,我们接触的物体的表面是怎样的?三、预习自学(自主学习课本4-6页,先了解本节知识要点!)1:常见几何体(1)如果对于我们看到的物体,只研究它们的、和位置关系,而不考虑颜色、质量、原料等其它性质时,就得到各种几何体,几何体简称体。
(2)由生活中的物体抽象出几何图形,在后面的横线上填出对应的几何体。
足球电视机水杯铁棒2:几何体的分类常见的几何体⎪⎪⎪⎩⎪⎪⎪⎨⎧3:平面和曲面(1)镜面、黑板面等都给我们以平面的形象,数学上所说的平面没有 ,没有 是向四面八方 延展的。
(2)除了平面的形象外,还可见到曲面的形象。
例如(3)体是由 围成的,面有 面和 面,长方体是由 个平的面围成的,圆柱是由 个平的底面和一个 的侧面围成的;球是由 个曲的面围成的。
四、探究合作(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分组展示,点拨提升!)1:几何体问题1:教材第4页的6幅图片中,你看到哪些物体?这些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有哪些特点?问题2:观察教材图1-1图片,并思考图片中的物品各具有怎样的形状?问题3:观察图1-2图片,并思考各对泥人的形状相同吗?大小相等吗?问题4:你熟悉下面几何体吗?用线把几何体和它们的名称连接起来。
:球体 长方体 圆锥体 圆柱体 正方体问题5:你还能分别举出形状与长方体、圆柱、球、圆锥类似的实物吗?看谁举得多2:平面和曲面问题6:①请你观察桌面、黑板面、平静的水面等,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呢?②观察易拉罐、水管、地球仪等,它们的表面有什么共同点呢?问题7:观察气象站,上海大剧院的两幅图片,从中找出哪些部分给我们平的面的感觉,哪些给我们曲的面的感觉.问题8:你还能举出生活中平面与曲面的实例吗五:例题深化(分组展示。
1.1 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第1课时)教学案
一、教与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世界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体会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棱柱、棱锥、球,并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
3、会对简单的几何体进行正确的分类。
二、教与学重难点:
重点是目标2,难点是目标3
三、教与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四、达标测评:
、找出生活中与下列几何体形状类似的物体各一个.
五、课堂小结:
1、几何体多面体的概念
2、几何体的分类。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几何乃至数学并不神秘,它广泛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只要你用心去发现,那里都可以发现他们的身影
六、作业布置:综合能力训练第一课时相应题目。
1.1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教案(一)一、学习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
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
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初步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经历“几何模形---图形---文字”这个抽象过程,培养学生抽象、辨别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学习几何的热情。
2、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三、教材分析1、课本给出了6幅图片,夜空中闪烁的星星,给人们留下点的形象,而立交桥上行驶的汽车,使学生感受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2、本节教材就是先从三维空间开始,给学生提供一些熟悉的或感兴趣的真实素材,从具体情景中加深学生对平的面和曲的面的印象。
四、学情分析课本六幅图分别从大自然,动植物、宏观世界、微观世界、现代社会的住和行,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捕捉图形,感受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而数学中所研究的几何图形正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
五、学法指导从生活周围熟悉的物体入手,对物体形状的认识从感性逐步上升到抽象的几何图形。
在具体情境中认识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
六、学习准备1、预习课本1.1节2、仿照图1—1和1—2做几个几何体。
七、学习过程1、课前预习:阅读课本观察每个图形的特点。
2、课上探究活动一:自主探究阅读课本第一节,观察课本中每个图形的特点,生活中有这样的几何体吗?问题1:我们已学过的或认得的存有哪些几何体?(学生讨论、交流)问题2:你能举出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形状与上述几何体类似的物体吗?(学生讨论、举例)2、合作交流认一认: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写出各几何体名称3、有效训练:找出你所认识的几何图形1、 P5课内练习12、精讲点拨: P5课内练习2师生讨论指出:线与线相交成点,面与面相交成线。
3、运用新知解决问题观察上图,你发现什么?4、合作交流:日常生活中的哪些事物给人以点、线的形象。
1.1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景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并分类。
2.能从组合图形中识别基本图形教学重点:能识别生活中的几何体,并分类。
教学难点:从组合图形中识别出基本几何体。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教师谈话,祝贺学生进入一个新的学习阶段。
2、生活中充满了丰富的图形,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
二、探索新知1、展示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的模型,让学生分别写出这些图形的名称,同时要求学生将相应图形和名称连线。
2.归纳说明。
(1)立方体、长方体、圆锥、圆柱、球以及棱柱都是几何体,几何体简称题。
(2)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四棱锥、五棱锥、六棱锥等他们的面是平的,这样的几何体也称多面体。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图形的异同点,并完成图表。
(4)想一想,立体图形应如何分类?分类的理由是什么?(学生代表回答,教师总结)(5)讨论,你还有别的分法吗?请写出来。
三、平面图形观察教材图1-4,1-5并讨论问题(1)请指出哪些面是平的?那些面是曲的。
(2)你还能举出哪些表面是平的或曲的例子来归纳说明(1)数学上所说的平面的含义(2)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等都是平面图形四、练习1、判断题(1)圆柱、圆锥的底面都是圆。
(2)圆柱的侧面是平面。
(3)柱体都是多面体(4)棱锥的侧面不一定是三角形2、写出立体图形的名称五、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回顾几何体的概念以及几何体的分类引导学生回顾多面体的概念以及分类作业板书设计 1.1 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1、几何体(1)立方体、长方体、圆锥、圆柱、球以及棱柱都是几何体,(2)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四棱锥、五棱锥、六棱锥等他们的面是平的2、平面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等都是平面图形。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1《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是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我们身边的图形》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现实生活中的图形进行观察和描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感知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几何的基础,对于学生今后学习几何的知识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初中数学,对于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方法还不够熟悉。
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于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善于观察和发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图形,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描述生活中的图形,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图形。
2.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生活中的图形素材,如图片、模型等。
2.学生准备:提前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图形,准备分享自己的发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形,如球、圆柱、正方体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图形。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身边图形,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图形。
青岛版初中初一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含答案青岛版初中初一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含答案基本的几何图形1.1 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主备人:张芹【教师寄语】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交流,在交流中获得成功。
【学习目标】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棱柱、棱锥、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
3、理解平面、曲面、平面图形的概念。
【学习重点】认识常见的几何体,并用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
【学习难点】对几何体进行分类。
【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1、预习疑难摘要:2、棱柱与圆柱、圆锥的区别与联系:顶点棱侧面底面高的条数棱柱圆柱圆锥二、探究活动(一)自主学习仔细阅读教材第4页~第5页,完成下列问题:1、说出下列立体图形的名称。
①②③④⑤⑥⑦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几何体,几何体简称_____。
4、观察下列实物图片,它们的形状分别类似于哪种几何体? ①②③④⑤合作交流将下列图中的几何体进行分类,并简要说明理由。
①②③④⑤2、如图所示的各图中包含哪些简单的平面图形? ①②③④3、在下图中的三幅图案中,你分别看到了哪些图形?它们是怎样组合而成的?巩固练习教材第5页练习1、2、3。
教材第7页练习1、2、3。
四、小结反思这节课我学会了: ;我的困惑: 。
当堂测试1、写出如图所示图形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
①②③④⑤2、下列几何体中不是多面体的是A、立方体B、长方体C、三棱锥D、圆柱3、下列几何体没有曲面的是( )A、圆柱B、圆锥C、球D、棱柱4、下列图案是由哪些简单的几何图形组成的?5、请你用两个圆、两个三角形和两条线段组合几幅新奇、有趣的图形,并给出文字说明。
六、自我评价A B C D掌握知识的情况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给自己一句鼓励的话七、布置作业1.2 点、线、面、体主备人:张芹【教师寄语】相信自己,没错的!【学习目标】通过丰富的实例,认识点、线、面、体,初步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1.1 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学习目标】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棱柱、棱锥、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
3、理解平面、曲面、平面图形的概念。
【学习重点】认识常见的几何体,并用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
【学习难点】对几何体进行分类。
【学习过程】一、探究活动(一)自主学习仔细阅读教材第4页~第5页,完成下列问题:1、说出下列立体图形的名称。
①②③④⑤⑥⑦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几何体,几何体简称_____。
3、观察下列实物图片,它们的形状分别类似于哪种几何体?①②③④⑤(二)合作交流1、将下列图中的几何体进行分类,并简要说明理由。
①②③④⑤2、如图所示的各图中包含哪些简单的平面图形?①②③④3、在下图中的三幅图案中,你分别看到了哪些图形?它们是怎样组合而成的?三、巩固练习1、教材第6页练习1、2.2、教材第6-7页练习1、2、3.四、小结反思这节课我学会了:;我的困惑:。
五、当堂测试1、写出如图所示图形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
①②③④⑤2、下列几何体中不是多面体的是( )A、立方体B、长方体C、三棱锥D、圆柱3、下列几何体没有曲面的是()A、圆柱B、圆锥C、球D、棱柱4、下列图案是由哪些简单的几何图形组成的?5、请你用两个圆、两个三角形和两条线段组合几幅新奇、有趣的图形,并给出文字说明。
六、自我评价教师个人研修总结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
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期个人的研修经历如下:1.自主学习:我积极参加网课和网上直播课程.认真完成网课要求的各项工作.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1 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1 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是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第一章第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以及它们的性质和特征。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接触到的第一个数学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它既陌生又好奇。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初中,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
但是,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对图形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层面,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认识它们的名称和特点,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图形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名称和特点。
2.难点: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图形的基本特征,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
2.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3.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图形的性质和特征,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和实例: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图片,以及一些实际问题。
2.准备教学PPT:制作教学课件,内容包括图片、实例、问题、总结等。
《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够识别常见的几何体,并能对它们进行分类。
2、理解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体会图形的构成要素。
3、培养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认识常见的几何体,能正确区分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等。
(2)理解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2、难点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体,理解面动成体。
三、学习过程(一)情境导入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图形的世界里,从宏伟的建筑到日常的用品,从自然景观到艺术作品,图形无处不在。
观察周围的环境,你能发现哪些不同的图形?比如,教室的黑板是长方形,篮球是球体,铅笔是圆柱体等等。
那么,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
(二)认识常见的几何体1、观察与思考观察以下实物:足球、魔方、易拉罐、漏斗、铅笔、帐篷、螺母。
思考:这些实物可以抽象出哪些几何体?2、常见几何体的分类(1)柱体圆柱:上下两个底面是大小相同的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棱柱:上下两个底面是形状、大小相同的多边形,侧面是长方形。
(2)锥体圆锥: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棱锥:底面是一个多边形,侧面是三角形。
(3)球体整个表面是一个曲面。
(三)点、线、面、体1、点动成线举例:流星划过天空留下的痕迹可以看作点动成线。
2、线动成面举例:汽车雨刷在挡风玻璃上刷出的痕迹可以看作线动成面。
3、面动成体举例:把长方形绕着它的一边旋转一周,得到一个圆柱体。
(四)实际应用1、建筑中的图形观察一些著名的建筑,如埃及金字塔、北京天坛等,分析它们所包含的几何体和图形元素。
2、交通标志中的图形研究常见的交通标志,如圆形的禁行标志、三角形的警告标志等,思考为什么要采用这些特定的图形。
3、艺术作品中的图形欣赏一些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探讨其中运用的图形及其表达的意义。
(五)课堂练习1、指出下列物体分别类似于哪种几何体:(1)篮球(2)字典(3)易拉罐(4)日光灯管2、下列图形绕某一轴线旋转一周,能形成一个圆锥的是()A 直角三角形B 长方形C 圆D 扇形3、一个正方体切去一个角后,剩余部分的顶点个数是()A 7 个B 8 个C 9 个D 7 个或 8 个或 9 个或 10 个(六)课堂小结1、总结常见几何体的特点和分类。
七年级数学导学案
姓名:年月日周次:星期:学习内容1、2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
学习目标1、经历从现实世界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2、认识立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棱柱,棱锥、球等几何体能通语言描述他们的特征。
3、会对简单的几何体进行正确的分类。
学习重点
用语言描述几何体的特征,对简单的几何体分类学习难点用语言描述几何体的特征,对简单的几何体分类
教学环节一、知识框架
1、图形平面图形,如:三角形、长方形、、、等。
立体图形,如:圆锥、圆柱、球、等。
2、多面体棱柱,如:三棱柱、四棱柱、、。
棱锥,如:三棱锥、四棱锥、、。
3、面平的面
曲的面
二、自主探究
(一)想一想
1、你在小学阶段,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你能从实物中找到这些图形吗?
2、生活中又有哪些立体图形呢?举例说明。
(二)试一试
1、你熟悉下列的立体图形吗?并用线把图形和它们相应的名称连起来。
球立方体圆锥长方体圆柱
2、说出下列几何体的名称。
教学环节(三)议一议
1、像立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球都是几何体,这样的几何体称为。
生活中还有哪些几何体?
2、几何体的表面中既有平面的,也有曲面的,立体图形是由个的面组成的。
圆柱是由个平的面和个曲的面组成?圆锥呢?
3、观察下面的棱柱及棱锥并回答问题:
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
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六棱锥
(1)这些几何体的每一个面都是(平的或曲的),像这样的几何体,我们称之为多面体。
(2)这些棱柱或棱锥是如何命名的?
(四)说一说
结合“知识框架”与你的同学互相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
知识总结:
圆柱
柱体棱柱: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圆锥
锥体棱锥: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等
三、快乐达标
1、长方体有个面。
2、五棱锥是由个面围成,它有个顶点。
3、以直角三角形一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形成。